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

2023-09-20

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第1篇

第一作者:张文亮(1989-),男,山东莘县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应用。E-mail:sxlyjzwl@163.com;

通讯作者:赵培宝(1969-),男,博士,教授,现主要从事植物病原菌与植物互作机制及病害生物防治等研究工作。E-mail:zhaopeibao@163.com

摘要: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在我国多省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和生防价值。臭椿是落叶乔木,干形通直,树皮光滑有直纹,是一种较好的园林绿地乔木景观,常做观赏树、庭荫树。随着臭椿分布越来越广,病害、虫害不断加剧,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应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臭椿几种常见病害和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害特征和防控措施。

关键词:臭椿、病虫害、防控措施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是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各地均有分布。臭椿是春色叶类和秋色叶类植物,树体高大,可达20余米,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叶面深绿色,背面灰绿色,圆锥花序,翅果长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10月。观赏价值较高。

臭椿作为一种用材树种,因材质轻韧切有弹性,是作为家具、建材、农具的优选材料。臭椿种子含油量较高,33.4%,为半干性油,且臭椿的种植分布范围广泛,因此臭椿是最值得推广种植的生物柴油植物之一[6]。臭椿具有较强的抗尘能力,适应性强,同时臭椿的耐盐能力强,可作为先锋树种。范敏慧[7]等利用臭椿酮对非小细胞肺癌 H460细胞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臭椿酮对非小细胞肺癌 H460 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具有抑制作用 。随着栽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就臭椿的病虫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做初步综述,旨在为臭椿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主要病害及其防控

1.1白粉病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普遍的侵染性病害,危害植物的嫩叶、花蕾、嫩梢和幼芽,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大大削弱植株的生长势[4]。白粉病在北京、山东等地普遍发生,并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寄主范围广泛,主要为害杨树、碧桃等多种园林植物。

臭椿白粉病主要是由拟小卵孢属(Ovulariopsis)和球针壳属(Phyllactina)引起的侵染性病害[5]。最典型特征是发病初期在植物叶片背面上形成小白斑,显微镜下可见叶背面具有白粉层菌丝体、分生抱子梗、分生孢子,发病后期会导致大量落叶。随着发病加重,叶背面全部被菌丝覆盖,幼嫩叶片出现绿岛现象。

防治措施:1)清除侵染源。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生长季节结合整形修剪及时除去病芽、病叶和病梢,以减少侵染来源。2)强化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抗病性。选择合适行间距,提高通风透光性。以适量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追加磷肥、钾肥,增强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喷洒25%丙环唑乳油600倍液,50%硫悬浮剂500至800倍液等保护性杀菌剂。

1.2炭疽病

炭疽病是园林植物经常发生的一大类病害,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嫩枝和茎,常常为害叶缘和叶尖,使叶片枯黑死亡。早期一般不易被发现,寄主范围广,主要为害泡桐、大叶黄杨、茉莉、海棠、白三叶、米兰、广玉兰等多种园林植物。

臭椿炭疽病主要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引起的侵染性病害。该属菌菌落圆形,呈轮纹状平铺,菌落初期为白色,逐渐变為灰白,分隔明显,分枝较发达。病菌通常以菌丝体在寄主残体和土壤中越冬。菌丝生长的适温为10-35℃,分生孢子的适温为25-30℃;孢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5]。该菌适应环境能力强,主要通过风雨、人为活动等传播。

防治措施:1)要进行合理修剪,提高树冠的通风透光性,确保林间湿度条件适宜,不利于炭疽病的暴发;对树体进行修剪及时防除林间杂草,减少侵染源。2)药剂防治:发病后,应尽早防治,可喷洒100%链霉素30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25%咪鲜胺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

1.3立枯病

立枯病是危害臭椿苗期的主要病害,可造成当年生苗茎基部或幼根病部坏死,植株死亡。立枯病病原菌寄主广泛,为害苹果、香椿、海棠、桑、银杏、刺槐等,是世界性苗木病害。立枯病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呈水侵状、褐变。后期病部缢缩萎蔫,甚至死亡,但不倒状。植株根部淡褐色,呈腐烂状。病斑上生有菌丝体或菌核。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病菌在土壤或病残体上越冬,可借助雨水、农具、农事操作等进行传播。

防治措施:1)育苗前要进行种子、土壤消毒杀菌。种子可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育苗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杀菌处理。2)加强管理。育苗肥充分腐熟腐透。合理控制行间距,提高植株的通风透气性。苗期浇水不宜过多,避免积水,阻碍土壤透气性能。3)喷洒30%苯噻氰乳油 1000 倍液、95%噁霉灵水剂3000倍液喷洒到苗木根部,晾干后移栽。

2主要虫害及其防控

2.1斑衣蜡蝉

(1)危害症状

斑衣蜡蝉是刺吸性害虫,若虫、成虫喜好群聚,通过吸食嫩叶或嫩枝的汁液而生存,叶片被害部位因吸食汁液形成白斑而枯萎,影响叶片、嫩枝生长。由于成虫、若虫对吸食汁液中的糖分不能完全利用而排出透明状蜜露,散落在枝叶、树干,引起煤污菌的寄生,使叶面、树体蒙黑,影响树木生长和光合作用[2]。

(2)发生规律

山东地区1年发生1代,斑衣蜡蝉产卵越冬场所多在竹竿、角落、枝干等处,待次年4月,天气回暖,卵块中陆续孵化出若虫。7月羽化为成虫,8月-10月是成虫交尾产卵时期。正常成虫寿命约120天。成虫、若虫数十头群集在树干、枝叶、嫩梢上。斑衣蜡蝉对臭椿为害时间较长,长达6个月。

(3)防治措施

露地栽植臭椿不要与香椿、葡萄、苦楝、花椒混交。每年在4月前将卵块集中清除,结合修剪,进行集中销毁或焚烧。保护利用若虫的寄生蜂等天敌防治。药剂防治可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倍液和1.2%苦烟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2.2臭椿沟眶象

(1)危害症状

臭椿沟眶象是一种蛀干害虫。幼虫主要蛀食植物的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严重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导。稍大通过圆形柱孔钻入木质部,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蛹期两周左右。

(2)发生规律

山东地区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干,成虫在2-30cm土层内越冬。臭椿沟眶象繁殖会出现虫态重叠,很不整齐,成虫为害30天左右开始产卵,卵期7-10d,幼虫孵化期分为两个时段,5月上中旬和8月-9月上旬。

(3)防治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控制源头,防止扩散蔓延。趋性引诱,臭椿沟眶象对堆积厩肥具有趋向性,可采用臭椿沟眶象的习性进行人工捕捉,省事省力。同时悬挂倒喇叭形捕捉器,可以捕捉一定的成虫。化学防治可采用氯吡硫磷40%乳油500倍液进行挖槽灌根,针对树冠及树干等成虫主要活动部位,利用 8%绿色威雷500 倍进行全树喷雾,在树干上分枝点以下进行喷灑 30%氯胺磷乳油200倍[3]。

3小结

通过研究分析臭椿常见病害、虫害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有效控制臭椿病虫害蔓延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很多病害、虫害都是危害性较强、寄主不单一、容易传染,本文的初步研究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贾红梅,张宏杰.美国白蛾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J].现代园艺,2021,44(16):33-34.

[2]张华普,张怡,马成斌,王国珍.斑衣蜡蝉在葡萄上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21(02):26-29+33.

[3]张志伟,阙怡,马新,张诚.臭椿沟眶象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9,48(03):104-109+115.

[4]王宴荷.臭椿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4):81-82.

[5]王教敏,付卫东,吴云,张国良,杨明丽,Richard Reardon.臭椿炭疽病菌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01):27-31.

[6]罗艳,刘梅.开发木本油料植物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07):68-74.

[7]范敏慧,帅仁亚,王俊.臭椿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的抑制机制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06):458-461+525.

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第2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对于材料生产水平与工艺稳定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逐渐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是基于传统高分子技术发展而来的表面改造工艺技术,有助于充分发挥高分子材料的优良性能,提升材料的使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现就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定义与特征介绍如下。

1.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新技术概述

(1)表面改性方法

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手段。首先,最为常见的就是直接涂覆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直接涂覆有机物的方式来达到基材相互融合的效果,不但具有材料基本性能,还具有官能团的功能,所以能够满足表面材料改造的特殊需求,比如说亲水材料的处理。不过,该技术存在明显的缺陷,就是耐久性不足,使用寿命较短;表面氧化处理工艺是一种借助于表面氧化来实现聚合物表面聚集的处理工艺。其中,火焰处理方法是通过高温瞬间氧化的方式来实现表面处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油墨印刷技术。电晕放电技术则是通过薄膜表面电场的方式来达到等离子效应,进而满足自由基的改善作用。通过表面引入氧原子,能够轻松达到表面改性的效果。酸处理技术则是通过热铬酸溶液处理的方式来改善表面的官能团,主要通过基团整体代入基材的方式来达到表面改性的效果;最后,等离子体处理与紫外辐射技术。等离子体处理也是通过等离子放电的方式来达到有机物氢键消除与其他类型有机键结合的处理效果。紫外辐射则是通过紫外光辐射下基材表面改性的方式来达到表面处理效果的技术,由于成本不高,再加上能够不影响材料的本身性能,所以该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表面改性工艺

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需要基于基础理论的发展。从工艺实现角度上来看通过将聚合物基才置于密闭反应容器中,同时加入接枝单体,通过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同时加入接枝单体,反应的温度一般低于溶剂的整体沸点,此时需要添加惰性气体进行保护,主要反应将会在5min内完成。该生产工艺主要采取间接生产的工艺模式,能够用于聚苯乙烯、高密聚乙烯以及低密度聚乙烯等不同类型高分子材料的生产活动。接枝的单体主要以丙烯酸、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物质为主。该模式的最大特征是适应于各种碳氢键的聚合,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需要的辐射时间比较长,反应的速度主要以引发剂和液相转变气相速率相关。尽管可以通过提升腔内温度的方式来解决蒸发速率的问题,但是一旦温度超过一定的沸点,会在基材的表面留下固态层,此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反应的速率,相当于变相降低了反应的效果。

连续法是一种利用聚合物基体作为反应介质,采取单股纤维与柔性薄膜进行反应的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反应步骤中,首先经过氮气置换来去除大部分的空气,随后通过基材电机牵引的方式来解决有光引发剂与单体的预留问题,随后在射线当中穿过石英窗,正反面移动辐照,随后在灯腔上安装反射镜,达到起泡的效果,随后在溶剂、引发剂的单体蒸汽影响下,容器的单体温度经过电加热控制,确保流经管道的密闭性,电机的时间随着电机速度发生改变,经过丙酮材料清洗后,干燥即可完成工艺操作。

2.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新技术原理

光引发剂一般选择二苯甲酮或者相应的衍生物材料,通过引发剂吸收紫外光激发的方式来达到迅速恢复三线态的效果。通过聚合物的表面夺取H原子,能够实现聚合物表面自由基的混合,通过单体加成形成接枝链,从而实现聚合物表面的处理。从技术类型上来看,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中技术原理均具有独特的性能,而光介质改性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近些年来通过技术研究,成熟度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成熟的工艺生产模式来适应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促进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新技术的市场应用

(1)改善有机材料稳定性

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有机材料光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从客观上来看,导致有机材料寿命缩短的重要因素就是紫外线的影响,所以近些年来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都逐渐倾向于光稳定性剂的应用。尽管常规的稳定剂可以添加到材料当中,但是该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采用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时,表面的层级接入环氧基团,从而使得基团进入第二个反应部分。比如说胺类的化合物,能够改善整体的光稳定性,常用的稳定剂在抗光氧化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下图1为胺稳定剂的分子式结构。

上述分子式条件下的光稳定剂能够有效提升抗光氧化性能,能够很好的满足共混生产的实际需要。

(2)印刷与生物领域应用

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在印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电晕放电法,能够解决聚烯烃薄膜印刷性能不足的问题,该方法不但具有操作简单、技术成本低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满足大多数的生产需求。不过,该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耐久性不充分,使用时间较长后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采用表面光接枝的模式可以很好的引入聚烯烃的极性单体,从而在客观上解决这个问题。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物相容性问题,另外一个是血液接触的抗凝血问题。实际上,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高分子材料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所以只有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的方式才能够提升整体使用性能。比如说肝素膜改性就可以满足材料表面的处理要求,从而降低使用过程中血栓的出现率,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

(3)农业领域应用

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近些年来,通过高分子表面改性,不但提升了膜防水防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满足透光率的使用要求,从而避免透光率不足导致的植物光合作用差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另外,目前国内农业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依然是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该材料的表面溶于水达到3个月后就会出现失效的情况。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调整后,提升表面活性水平,有效减轻水的影响,该材料的吹雾有效期较低,没有什么换代产品与材料,销路相对比较好。

(4)服装业应用

服装行业中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纤维产品等领域。一般来说,常规的布料往往存在染色性能差的问题,所以推广过程中必然会遭受到一些风险与阻力,导致商业化无法实现。对比表面改性的方法,价格上得到控制的同时,也能够避免染色的问题。比如说MGA接枝处理后,应用到高强度PE上,不但可以达到染色使用性能,也可以解决均匀性不足的问题,为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复合材料应用

复合材料中一个较为关键的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应用环节是高强度纤维,该纤维具有基体相容性特征,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能够改善纤维与集体的相容性,达到理想的材料附加水平,从而解决基团相容性的问题。

4.总结

综上所述,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在高分子材料的处理与工业现代化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通过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处理,能够使得高分子材料更好的满足印刷、生物、服装生产等行业,同时通过复合材料的应用,有助于缩减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浪费问题,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希望可以为我国化工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为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结合目前生产实际与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方法与工艺类型,其次对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技术原理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对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市场化应用的趋势、前景进行了解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水平,为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参考文献

[1] 许任甜.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以及运用分析[J].轻工科技,2019,35(03):26-27.

[2] 乐碧兰,季慧.松香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化工管理,2019(23):183-184.

[3] 王小凡.解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7(03):169-170.

[4] 孙昭艳,门永锋,刘俊,石强,杨小牛,安立佳.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从基础走向应用[J].科技导报,2017,35 (11):60-68.

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第3篇

[摘要]目前,静电在生物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介绍高分子抗静电的方法,阐明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策略。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 抗静电 研究

静电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之中,如人们每时每刻呼吸的空气每厘米就含有100500个带电粒子;自然界的雷电;干燥季节里人身上化纤衣物由于摩擦起电而粘附在身体上,这一切都是比较常见的静电现象。实际上,静电在生物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高分子抗静电的方法概述

高聚物表面聚集的电荷量取决于高聚物本身对电荷泄放的性质,其主要泄放方式为表面传导、本体传导以及向周围的空气中辐射,三者中以表面传导为主要途径。因为表面电导率一般大于体积电导率,所以高聚物表面的静电主要受组成它的高聚物表面电导所支配。因此,通过提高高聚物表面电导率或体积电导率使高聚物材料迅速放电可防止静电的积聚。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除静电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添加抗静电剂是提高高分子材料表面电导率的有效方法,而提高高聚物体积电导率可采用添加导电填料、添加抗静电剂或与其它导电分子共混技术等。

(一)添加导电填料

这类方法通常是将各种无机导电填料掺入高分子材料基体中,目前此方法中所使用的无机导电填料主要是碳系填料、金属类填料等。

(二)与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共混

导电高分子材料中的高分子(或聚合物)是由许多小的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组成,当在材料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材料中就有电流通过,即具有导体的性质,凡同时具备上述两项性质的材料称为导电高分子材料。与金属导体不同,它属于分子导电物质。根本上讲,此类导电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可以作为抗静电材料,但由于这类高分子一般分子刚性大、不溶不熔、成型困难、易氧化和稳定性差,无法直接单独应用,一般作导电填料与其它高分子基体进行共混,制成抗静电复合型材料,这类抗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效果更好更持久。

(三)添加抗静电剂法

1.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是一类具有表面活性剂特征结构的有机物质,其结构通式为RYx,其中R为亲油基团,x为亲水基团,Y为连接基。分子中非极性部分的亲油基和极性部分的亲水基之间应具有适当的平衡与高分子材料要有一定的相容性,C12以上的烷基是典型的亲油基团,羟基、羧基、磺酸基和醚键是典型的亲水基团,此类有机小分子抗静电剂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4大类:阳离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两性型抗静电剂。

导电机理无论是外涂型还是内加型,高分子材料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4种:(1)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增加制品表面的吸湿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海一岛”型水性的导电膜。(2)离子型抗静电剂增加制品表面的离子浓度,从而增加导电性。(3)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加摩擦体间隙的介电性。(4)增加制品的表面平滑性,降低其表面的摩擦系数。概括起来一是降低制品的表面电阻,增加导电性和加快静电电荷的漏泄;二是减少摩擦电荷的产生。

2.永久性抗静电剂。永久性抗静电剂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亲水性高聚物,它们与基体树脂有较好的相容性,因而效果稳定、持久、性能较好。它们在基体高分子中的分散程度和分散状态对基体树脂抗静电性能有显著影响。亲水性聚合物在特殊相溶剂存在下,经较低的剪切力拉伸作用后,在基体高分子表面呈微细的筋状,即层状分散结构,而中心部分呈球状分布,这种“蕊壳”结构中的亲水性聚合物的层状分散状态能有效地降低共混物表面电阻,并且具有永久性抗静电性能。

二、我国高分子材料抗静电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许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已陆续开发出一些品种,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目前常用的品种有,大连轻工研究院开发的硬化棉籽单甘醇、ABPS(烷基苯氧基丙烷磺酸钠)、DPE(烷基二苯醚磺酸钾);上海助剂厂开发目前多家企业生产的抗静电剂SN(十八烷基羟乙基二甲胺硝酸盐),另外该厂生产的抗静电剂PM(硫酸二甲酯与乙醇胺的络合物)、抗静电剂P(磷酸酯与乙醇胺的缩合物);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的ASA一10(三组份或二组份硬脂酸单甘酯复合物)、ASA一150(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物),近年来又开发出ASH系列、ASP系列和AB系列产品,其中ASA系列抗静电剂由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化合物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SB系列产品则为有机硼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硼酸双多元醇脂与环氧乙烷加成物的脂肪酸酯)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而成;ASH和ASP系列主要是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复合而成,杭州化工研究所开发的HZ一1(羟乙基脂肪胺与一些配合剂复合物)、CH(烷基醇酰胺);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开发的IC一消静电剂(咪唑一氯化钙络合物);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开发生产的SH系列塑料抗静电剂,已经形成系列产品,在使用效果和性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品种可以替代进口,如SH一102(季铵盐型两性表面活性剂)、SH一103、104、105等(均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H抗静电剂属于结构较新的带多羟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济南化工研究所JH一非离子型抗静电剂。(聚氧乙烯烷基胺复合物)等;河南大学开发的KF系列等,如KF一100(非离子多羟基长碳链型抗静电剂)、KF-101(醚结构、多羟基阳离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另外还有聚氧乙烯醚类抗静电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专用抗静电剂202、203、204等;抗静电剂TM系列产品也是目前国内常用的,主要用于合成纤维领域。

从抗静电剂发展来看,高分子型的永久抗静电剂是最为看好的产品,尤其是在精密的电子电气领域,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利用聚合物合金化技术开发出高分子量永久型抗静电剂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

三、结语

我国合成材料抗静电剂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针对目前国内研究、生产、应用与需求现状,对我国合成材料抗静电剂工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新品种开发力度

近年来国外开发的高性能伯醇多聚氧化乙醚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聚碳酸酯的脂肪酸单缩水甘油酯;用于磁带工业的添加了聚氯化乙烯醚醇的磷酸衍生物;适应于聚烯烃、聚氯乙烯、聚氨酯等多种合成材料的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三聚氰胺加成物等,总之国内科研院所应根据我国合成材料制品要求,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环保无毒的抗静电品种,并不断强化应用技术研究,以满足国内需求。

(二)加快复合抗静电剂和母粒的研究与生产

今后要加快多种结构抗静电剂及其他塑料助剂的复配,向适应范围广、效率高、系列化、多功能、复合型等方向发展。另外合成材料多功能母粒作为助剂已经成为今后合成树脂加工改性的重要原材料,如着色、阻燃、抗菌、成核等母粒在国内开发方兴未艾,国内要加快抗静电母粒的开发与研究,促进我国抗静电剂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绪珊、童俨,导电纤维及抗静电纤维[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1.148154.

[2]张淑琴,抗静电剂,化工百科全书,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4):667.

[3]陈湘宁、王天文,用于最佳静电防护的本征导电聚合物的最新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2,30(11):4750.

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第4篇

1 分子蒸馏技术特点

这种分离技术耗能小、纯度高、污染第, 和常规蒸馏技术对比具有的优点如下:

1.1 较低的蒸馏温度

常规蒸馏技术的蒸馏原理为利用物料间不同的沸点, 因此必须把蒸馏对象加热至沸腾。但是分子蒸馏技术的分离原理是蒸汽分子从液相中分离, 其操作温度和环境可以远远低于沸点温度, 不需要把蒸馏对象加温至沸腾。

1.2 较低的蒸馏压强

对比常规蒸馏技术, 由于存在塔板或者调料导致的阻力, 因此真空度比较高。但是, 分子蒸馏技术所学的装备结构比较简单, 以体系整体的角度来看, 其真空度获取的较高, 物料极难被氧化, 因此也不易受损。

1.3 较短的受热时间

分子蒸馏技术需要加热面和冷凝面之间的距离较小, 如和轻分子的平均行程相比要更小, 较小的距离以及从液面蒸发后轻分子不会发生任何碰撞直接走向冷凝面, 受热的时间较短, 这能够保障物料的原始状态, 降低热量导致的损伤。

1.4 较高的分离程度

常规蒸馏不宜分开的物质可以使用分子蒸馏进行分离。如果物质使用这两种方法都能分离, 但是就分离程度而言, 分子蒸馏技术效果更好。

1.5 不会出现沸腾、鼓泡现象

使用普通蒸馏技术会出现沸腾、鼓泡情况, 但是分子蒸馏由于是自由蒸发液层表面, 空气无法进入液体中, 同时蒸馏过程进行的真空度较高, 所以蒸馏过程不会出现鼓泡、液体沸腾等情况。

1.6 不可逆性

普通蒸馏的实质是蒸发和冷凝, 气相和液相形成平衡态势。但是纵观分子蒸馏的全过程, 轻分子在蒸发表面溢出后直接奔向冷凝面, 在飞射过程中不会和其他分子碰撞, 因此过程不可逆。

1.7 清洁环保

分子蒸馏技术进行的比较温和, 该技术具有较强的环保性, 不会产生污染物, 让物料的天然品质得到很好的保障, 同时操作简单、工艺设备少、效率高, 还能把臭味以及颜色除去。

2 分子蒸馏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

2.1 生产高级道路沥青

评价道路石油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是蜡含量, 其对沥青产品的质量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含有的蜡越高, 沥青就会具有较高的温度敏感性, 因此就会降低其高温黏度、低温延度、黏结性和塑性, 严重影响沥青的使用品质。蜡含量越低, 沥青的性能越高, 稳定性也越强。在分子整流技术的辅助下, 深化处理沥青, 保障较高的除蜡率。所以, 在对沥青进行除蜡的时候引入分子蒸馏技术, 已成为当前沥青产业的新趋势。

2.2 扩散泵油的生产

把扩散油泵引入高真空技术之中, 要求具有较高的耐氧化性, 需要较低的冷却温度蒸汽压, 随着蒸汽的变化蒸汽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但是沸腾温度不能太高。扩散油泵具有的特点是:较低的饱和蒸气压、较高的抽气速度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等等。其以经过精制、溶剂脱蜡得到的油为基础, 然后经过蒸馏, 真空脱脂得出。国内相关专家生产扩散泵油的时候, 分子蒸馏以及薄膜脱气生产的拔头油, 并和HV IS400 和HV I650基础油按照一定的比例合成基础油HV IS500, 经过小型试产以及小规模实际生产, 取得很好的效果。

2.3 制造高黏度润滑油

作为润滑油的一种, 硅氧烷类化合物能够把光盘的光滑性有效提高, 保障其在不同的温度、湿度下的稳定性。由于硅氧烷类化合物是一种热敏性物质, 其沸点大都超过200摄氏度, 使用常规的蒸馏方法容易导致其变性, 但是使用分子蒸馏技术能够大大降低润滑油中成色物质的含量, 同时, 还能够降低大约40%的蒸馏时间。

2.4 生产生物柴油

作为一种可再生原料, 生物柴油主要是单烷基酯, 其由长链脂肪酸形成, 能够很好的补充采油机燃料, 能够小部分替代石油原料生产的柴油。把生物采油融入柴油机燃油中, 能够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国内相关专家以植物油、动物油等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 然后使用分子蒸馏技术处理, 最终得到较高品质的柴油产品。

3 结语

进入新世纪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的提升, 分子蒸馏技术获得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众多的优点被石油化工行业所青睐, 但是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以期进一步提升效果, 保障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综合水平的提升。

摘要:所谓的分子蒸馏 (molecular distillation) 指的是非平衡整流, 其依托不同物质分子水平自由程的差别在真空环境下有效分离物质, 其实质还是分子蒸发, 但是这种液——液分离技术比较特殊。

关键词:分子蒸馏,石油化工,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媛, 陆晓滨, 崔波, 张树禄.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04) .

[2] 毛多斌, 陈必春, 许志杰, 郭晓东, 陈永森.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 (02) .

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第5篇

藜麦的食用和种植历史长达5 000-7 000多年, 被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它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是当地居民的主要传统粮食作物, 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可以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 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和单体植物, 富含蛋白质、赖氨酸、纤维素、多种微量元素, 且具有低热量、低糖、零胆固醇的特点, 被正式推荐为最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 具有“超级谷物”之美誉, 易熟, 口感独特, 味道清香, 同时易消化, 一方面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增强机体功能, 另一方面, 还有利于调节人体免疫及内分泌系统, 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藜麦还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 且具有独特的植株形态。近年来高寒山区农民通过大面积种植藜麦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进一步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形成了当地原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景点, 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藜麦生态学特性

根据不同的原产地生态条件, 可将藜麦划分为高原型、山谷型、海岸型和盐地型。高原型原种植于秘鲁东南部和玻利维亚西部的阿尔蒂普拉诺高原, 栽培品种多, 根据形态和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品种类型。山谷型藜麦多生长于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的山谷地区, 由于极高的海拔 (2 500m左右) , 此地区光照充足, 营养生长时间较长。而海岸型适宜生长低纬度环境下, 植株分枝少, 主要靠近智利南纬38°附近的海岸线栽培。盐地型则适宜种植于秘鲁南部、玻利维亚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地区等盐分较高的环境, 具有极高的耐盐性。

3 藜麦生物学特性

藜麦植物分类属苋科藜属, 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株高视品种不同而高低不一, 高至三米, 低至几十厘米, 整体呈扫帚状生长;扎根较深, 有较为发达的侧根, 以网状分布于地下1.5m左右;茎直立生长且较为粗壮, 有数量不等的分枝, 特色在于其主茎下端为圆柱形, 而中上部及侧枝有条棱, 生育时期多呈绿色或带条纹, 等到成熟时则变为红色、黄色或紫色等。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品种对植株株高和茎粗影响较大, 且分枝数目也与品种、环境及播种密度密切相关。叶为单叶, 互生生长, 有叶柄, 叶片为鹅掌状, 叶缘有波状锯齿, 植株茎秆上部叶片为宽披针形, 而中、下部叶片为卵状三角形或卵状长椭圆形, 幼叶呈绿色, 表面大多有蜡粉覆盖, 老叶呈黄色、紫红色或红色等。藜麦是序状花序, 主梢和侧枝都可以结籽, 花为两性花, 自花授粉, 异交率可达15%。籽粒形状呈扁圆形, 大小和小米相近, 直径约1.5~2.0mm, 千粒重约1.5~4.5g, 主要有白、黑、红等几种颜色。藜麦种子因其表皮的水溶性皂苷而不能直接食用, 将其去除常用的方法为浸泡或碾压。

4 藜麦生理学特性

藜麦耐旱、耐寒、耐盐碱及耐瘠薄的生理学特性使其在沙漠和高原中均能生长, 生命力极强。藜麦具备一般C3植物没有的独特的生理机制, 因此能够在水分严重亏缺的环境中生长。藜麦在通风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海拔适中的中性土壤较适宜生长, 但它对土壤酸碱度的耐受范围在一般在PH4.5~8.9之间。

对藜麦耐盐机制的研究结果不一, 有研究表明, 在高盐环境下, 大量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存在导致子房壁内水势降低, 种皮对高浓度盐溶液起到了阻碍作用, 其不能进入种子内部。也有研究发现, 藜麦种子可以维持植株体内主要通过液泡和木质部维持植株体内离子平衡, 并合理有序地控制气孔开闭, 从而达到抗盐的目的。

针对藜麦耐旱机制, 有研究表明, 藜麦庞大且发达的根系及其强吸水性的草酸钙囊泡, 保证了藜麦在干旱缺水环境中, 仍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5 藜麦种植基本条件

藜麦生长较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在15~20℃之间, 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2℃, 生长周期约为90~120d, 无霜期110d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500h以上, 海拔1 500m以上, 气候凉冷, 昼夜温差大, 土壤PH值酸碱适中即可, 土壤湿度需至少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4, 以保证种子顺利发芽。

6 栽培技术

6.1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选择

海拔1 500m以上的冷凉山区, 无霜期110 d左右, 有效积温2 300℃以上, 降雨量430~480mm之间, 气候适宜, 早晚温差较大, 光照较强的地区。

6.2 地块选择

地块最好选择在沟湾地或者山坡地, 土壤湿度大的地块, 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及排水便利。藜麦种植需要倒茬, 前茬作物以马铃薯、玉米、豆类茬效果较好。

6.3 整地

待前茬作物收获后, 于深秋季节进行深翻, 深度25~30cm。来年于春季播种前3~5d, 再深翻耙耱或旋耕镇压一次, 保证地面平整, 无坷垃、无秸秆、无杂草等。播前基施底肥:复合肥 (N:P:K各15%) 40kg/667m2, 生物有机肥40kg或优质农家肥2 000kg/667m2, 生长后期不追肥。

6.4 播种

播种时间:以播种层的土壤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选择降雨量有30 mm左右播种有利于种子出苗, 播种层含水量达到15%~20%为宜, 若土壤水分过低, 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后很快干枯干死, 而土壤水分过多时播种, 种子可能由于积水而引起发霉腐烂。

播种量:每亩400g藜麦拌700g炒过的谷子一起播种, 依据不同品种的适宜性每亩留苗应在5 000~9 000株之间。

播种方法:使用小型谷子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 视当地种植条件采用条播或穴播, 根据地块大小及播种要求调试好播种深度和播种量, 一般播种深度为1~2cm, 行距50~60cm, 株距25~30cm。

6.5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种子通常于播种后3d左右发芽, 幼苗于5d左右伸出地面, 若达10d还未出苗或出苗较差应及时进行补种。间苗定苗适宜在幼苗长到约3cm高时进行, 同时锄草。间掉的幼苗放在盛有适量泥浆的塑料盆中, 以备补苗移栽至田间缺苗断垄的地块。

中期管理:在8片叶子时要在行中进行除草, 拔掉病株及残株, 提高整齐度, 增强通风和光照。第二次锄草在株高1m左右, 结合根部培土进行, 促进茎部茎节和次生根的生长, 增强植株的支持能力, 防止后期倒伏。

后期管理:藜麦种子变硬, 指甲掐不动为成熟期, 待生长到100~120d时, 用镰刀手工收割。

7 病虫害防治

地下虫害:苗期 (5月下旬至6月中旬) 以防治蛴螬 (俗称核桃虫) 、金针虫、小地老虎、蝼蛄为主, 此时由于害虫主要侵害藜麦根部, 造成水肥无法顺利供应到植株上部, 导致幼苗弱小直至死亡。防治方法:播前基施农家肥时混合入15%毒·辛颗粒剂4kg/667m2。

地上虫害:多侵害藜麦叶片, 以金龟子、豆芫菁、小菜蛾、二斑莹叶甲等害虫为首。防治技术:1、诱杀成虫———在成虫出现盛期, 利用成虫趋绿性和趋光性进行诱杀。可用灯光诱杀, 2~3.33hm2安置一台频振式杀虫灯, 或太阳能杀虫灯。2、药剂防治———喷雾法:于成虫活跃时段 (约下午5点以后) 将45%高氯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于新高脂膜500倍液混合, 于田间均匀喷洒。

根腐病:由真菌、线虫、细菌引起, 多发生在降雨较多的时节, 田间湿度较大, 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分进行传播。主要危害幼苗, 发病初期, 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染, 并逐渐向主根扩展, 根部变黑腐烂, 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 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 导致叶片发黄, 甚至整株枯萎死亡。防治技术:1、及时排水———一般约6、7月份降雨较多时, 及时将田间积水排出, 抑制病菌生长。2、药剂防治———100g/667m2根好+100g/667m2根腐灵, 用50kg水稀释后进行灌根, 或喷洒叶片。

8 适时收获与保存

藜麦种子活性很强, 没有休眠期, 当藜麦成熟后, 需要对其尽早地收割, 若不及时收获, 如遇连续降雨就会导致藜麦种子发芽, 造成减产。但过早收获可能导致籽粒灌浆不完全, 导致产量和品质均降低, 所以要在蜡熟期适时收获。蜡熟期表现为, 茎叶趋于枯黄, 种子趋于坚硬, 指甲掐不动, 此时可以收割整株或仅收割穗子。籽粒后熟过程十分关键, 因此收割完成后要将种子放置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3~5d。种子入库前应进行严格清选, 将混进种子里的泥沙、石块、杂草等杂质清除干净, 并用专用水分仪检验籽粒含水量, 一般低于12%即可入库, 一方面防止种子霉变或活力丧失, 另一方面可减少次年病害的发病程度, 保证籽粒品质。

联合国将2013年定位“国际藜麦年”, 足以看出藜麦的潜力无可比拟性, 对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作用突出。但我国藜麦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 其存在诸多问题, 这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不断发现和解决。在育种方面, 优质资源少, 相关栽培技术不够完善, 需要在引种工作方面加大研究, 培养出更多的良种及良法, 以提升藜麦的产量及品质。随着相关种植技术和育种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藜麦种植规模必将不断扩大, 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同时藜麦将会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成为中国的新主粮。

摘要:藜麦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营养价值较高, 在未来主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比很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 从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及精简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藜麦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和阐述, 进而明确藜麦基本种植条件、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及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内容, 为山西省藜麦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藜麦,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特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杨发荣, 黄杰, 魏玉明, 李敏权, 何学功, 郑健.藜麦生物学特性及应用[J].草业科学, 2017, 34 (3) :607-613.

[2] 王晨静, 赵习武, 陆国权, 毛前.藜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 (2) :296-301.

[3] 贡布扎西, 旺姆, 张崇玺, 等.南美藜在西藏的生物学特性表现[J].西南农业学报, 1994, 7 (3) :54-62.

[4] Jacobsen S E.The worldwide potential for quinoa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J].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 2003, 19 (1-2) :167-177.

[5] 黄杰, 杨发荣.藜麦在甘肃的研发现状及前景[J].甘肃农业科技, 2015 (1) :49-52.

[6] 高兰.加快藜麦栽培技术推广, 促进高原特色农业升级[J].农业与科技, 201737 (3) :111-113.

[7] 任贵兴, 叶全宝.藜麦生产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 2014.

[8] 周海涛, 刘浩, 幺杨.藜麦在张家口地区试种的表现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 (1) :222-227.

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第6篇

1.1 概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能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容易实现蓝光发射、视角宽、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 使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应用前景广阔;其材料、信息、物理等学科和平板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

2 专利申请概况

2.1 数据库的选择及检索

根据数据库收集的文献量及分布特点对中文和外文数据库进行选择, 其中中文数据库选择CNABS数据库, 外文数据库选择VEN数据库。

本人所审查的领域U8014, 对于本文的红光铱配合物采用分类号为:C07F 15/00, 关键词为:铱、红光、发光材料。

2.2 年限与申请量关系分析

经检索, 涉及的专利申请量总共573篇, 对该数据进行分析, 具体参见下图2-1, 由此可知:红光铱配合物专利申请最早出现在1998年, 并且在2009年左右达到申请量的高峰。

2.3 申请人与专利量的关系分析

专利申请量经过检索, 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申请人包括三星SDI株式会社、通用显示、默克专利、索尔维、南京邮电大学、海洋王照明等单位。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辅配体修饰

三星SDI株式会社 (US2004127710A1) 公开了一系列辅配体化合物:、以其制备的红光器件的发光波长约为620 nm, CIE坐标为 (0.25 0.6) 。

3.2 主配体修饰

3.2.1 主配体上取代基的修饰

四川大学 (CN102153593A) 公开了铱配合物:, 其主要思路为:由于主配体上增加了一个苯基取代基, 所得的配合物可能具有更大的共轭度, 能隙变窄, 其磷光发射光谱有望红移至红光波段;2) 主配体上的4-联苯基单元具有一定的空间扭曲结构, 有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配合物分子沿主配体方向产生π-π堆积作用, 从而改善材料的浓度猝灭问题;3) 通过向4-联苯基单元的不同部位引入具有不同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取代基, 还可进一步调谐配合物的能级结构和能隙, 使发光波长红移至纯红色区域, 同时改善分子的堆积及浓度猝灭问题。总的来说其波长大于600nm

3.2.2 主配体的整体修饰

三星SDI株式会社 (US205287391A2) :, 液态化合物最大波长为620nm;液态化合物最大波长为620nm, 色坐标为0.25 0.6液态化合物最大波长为560nm;可以增加最高已占分子轨道 (HOMO) 和三重金属一配位体的电荷转移 (MLCT) 态的能隙, 这样就能够发出红光。HOMO和MLCT态能隙的增加可以由分子畸变所引起, 分子畸变是由庞大配位体的配合作用和加入具有优异σ-供体和π-供体性能且能够产生强配位场的配位体引起的。

电子科技大学 (CN102627963A) 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红色磷光掺杂客体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主配体, R为苯、萘、蒽、菲的芳基中的任一基团。本发明所得红光磷光发光材料作为客体材料掺杂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中能得到稳定且高效率的红光发射;其最大发光峰位于600-650nm区间, 其发光色坐标接近NTSC规定饱和红光色坐标 (0.67, 0.33) 。

通用显示公司 (EP2554548 A1) 公开了铱化合物:, 其发明点为:包含苯基喹啉或苯基异喹啉配体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所述配体具有经两个碳原子分别连接到苯基喹啉或苯基异喹啉的苯环上的喹啉或异喹啉。这些化合物在喹啉、异喹啉或者连接基上还包含除氢和氘以外的取代基。这些化合物可以在磷光OLED中用作红光发射体。特别是, 这些化合物可以提供稳定的、狭窄的和有效的红光发射。代表化合物:波长为:612nm。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CN1696137A) 公开了一系列喹啉类氮杂环作为配体, 与铱 (III) 配位, 形成铱 (III) 配合物;并且通过真空蒸镀或溶液旋涂的方法将铱 (III) 配合物掺杂在主体材料中, 构造多层器件或单层器件, 实现高效红光发射, 并且较短的寿命和较高的效率, 为构造高效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可能性铱配合物:、选择一系列喹啉类氮杂环作为配体, 与铱 (III) 配位, 形成铱 (III) 配合物;并且通过真空蒸镀或溶液旋涂的方法将铱 (III) 配合物掺杂在主体材料中, 构造多层器件或单层器件, 实现高效红光发射, 并且较短的寿命和较高的效率, 为构造高效电致发光器件提供了可能性。

上海拓引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CN101200477A) 制备红色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为芳乙烯基喹啉合铱配合物, 具体是:二 (2-芳乙烯基-1-喹啉) 合乙酰丙酮合铱。引入重原子铱, 使磷光得以顺利发射, 突破了外量子效率25%的限制, 使发光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烯键将芳基与喹啉双偶极基团相连, 使其发光效率提高, 波长红移, 发光色度更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明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铱配合物技术领域的发展概况和熟悉该领域的主要化合物特点后, 在今后审查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理解结构和性能的构效关系, 而且可以快速理解审查案例的技术构思, 从而更有效快速地检索对比文件, 进而提高审查效率。

摘要:有机电致磷光技术中铱配合物由于具有较强的发光特性、发光波长可调性、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而成为最有应用潜力的电致磷光材料。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分子红光铱配合物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上一篇:基层社会治理内容范文下一篇:发热患者护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