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范文

2023-09-16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1篇

绪论 要点: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 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面部色诊的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面肿、腮肿及口眼㖞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躯体四肢 要点: 1.望颈项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四肢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皮肤 要点:

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排出物 要点:

1.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呕吐物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大便、小便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八:望小儿指纹 要点: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 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 1.舌诊原理

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神变化(荣、枯)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4.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I临床意义 5.舌下络脉变化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 要点:

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 2.舌诊的临床意义 第四单元 闻诊 细目一:听声音 要点:

1.喑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谵语、郑声、独语、所欲、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嗅气味 要点:

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2.病室气味异常的临床意义 第五单元 问诊 细目一:问诊内容 要点:

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 2.十问歌

细目二:问寒热 要点:

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问汗 要点: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问疼痛 要点:

1.疼痛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

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问头身胸腹

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问耳目 要点:

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昏、雀盲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七:问睡眠 要点:

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 要点: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九:问二便 要点:

1.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小便异常(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十:问经带 要点:

1.经期、经量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带下异常(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六单元 脉诊 细目一:脉诊概说 要点: 1.脉象形成原理 2.诊脉部位 3.诊脉方法 4.脉象要素 细目二:正常脉象 要点:

1.正常脉象的表现

2.正常脉象的特点(胃、神、根) 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要点:

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散脉、芤脉、革脉、伏脉、牢脉、疾脉、长脉、短脉、动脉)

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 细目四:相兼脉与真脏脉 要点:

1.相兼脉的概念与主病 2.真脏脉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细目五:诊小儿脉 要点:

1.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2.常见小儿病脉的临床意义 第七单元 按诊 要点:

1.按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按腹部辨疼痛、痞满、积聚的要点 4.按胸部虚里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按腧穴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细目一:概述 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 细目二:表里 要点:

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

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寒热 要点:

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

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虚实 要点: 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

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五:阴阳 要点:

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 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

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 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要点:

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 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 第九单元 病因辨证 细目一 六淫辨证

要点:风淫证、寒淫证、暑淫证、湿淫证、燥淫证、火淫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 情志辨证 要点:

1.喜证的临床表现 2.怒证的临床表现 3.悲恐证的临床表现 4.忧思证的临床表现 第十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细目一:气病辨证 要点:

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气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6.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7.气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二:血病辨证 要点:

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5.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

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细目四:津液病辨证 要点:

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2.饮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3.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4.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 第十一单元 脏腑辨证 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要点:

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 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 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 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要点:

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风水相搏证的临床表现

5.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 要点:

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

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 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

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 要点:

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 第十二单元 六经辨证 细目一:太阳病证 要点: 1.太阳病提纲

2.太阳病本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太阳病变证(栀子豉汤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真武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阳明病证 要点: 1.阳明病提纲

2.阳明病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阳明病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少阳病证 要点: 1.少阳病提纲

2.少阳病本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阳病兼变证(大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四:太阴病证 要点: 1.太阴病提纲

2.太阴病本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太阴病兼变证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五:少阴病证 要点: 1.少阴病提纲

2.少阴病寒化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3.少阴病热化证(黄连阿胶汤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六:厥阴病证 要点: 1.厥阴病提纲

2.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乌梅丸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厥阴病寒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细目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要点: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的概念 第十三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细目一:卫分证 要点:

1.风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燥热犯卫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卫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二:气分证 要点:

1.邪热壅肺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扰胸膈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结肠道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气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三:营分证 要点:

1.热灼营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陷心包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营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四:血分证 要点:

1.热盛动血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2.热盛动风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3.热盛伤阴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4.血分证的鉴别要点 细目五: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要点:顺传与逆传的概念 第十四单元 三焦辨证 细目一:上焦病证

要点:上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二:中焦病证

要点:中焦病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法方药 细目三:下焦病证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2篇

[摘 要] Blackboard学习平台在国际国内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大学教育技术中心的角度,探索如何组织和开展基于Bb平台的混合学习实践,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实际,开展Blackboard平台辅助课堂讲授、小组协作学习、混合式协作学习、主题探究学习、案例教学、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构建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拓展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

[关键词] 混合学习; 学习模式; 混合式协作学习; 角色扮演

[作者简介] 周红春(1970—),女,广东梅县人。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教学信息化研究。E-mail:zhc@jnu.edu.cn 。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知识、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应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带来了高校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多渠道获得知识,学生对学习场所、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选择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使过去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教师和学生同样具有获取知识的自由和网上交流的平等权利。因而,有利于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混合教学的思想和方法能把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教育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探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Blackboard学习平台是国际著名品牌,具有成熟、稳定与可支持大用户量访问、交互能力强、多种语言支持等突出特点。该平台在国际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大学,在中国内地也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200多所大学应用。因此,探索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对于构建适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拓展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功能

Blackboard平台以课程为核心,具备可独立运行并且支持二次开发的模块式结构。Blackboard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由五大功能模块构成,分别是:(1)课程内容模块:本模块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供教师发布和管理教学资源,包括课程信息、课程内容、课程文档、作业练习和外部链接等内容。(2)课程选项模块:本模块主要用于管理课程网站、设置课程显示界面以及对课程资源的管理进行操作,如管理课程菜单、课程设计、循环使用课程、课程复制、导入与导出课程等。(3)课程工具模块:本模块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工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师生实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传递资源信息、解惑答疑、分享心得。同时通过增加协作工具,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为各个小组配备协作工具,确保学习和项目分工可以高效、顺利地进行,并提供文本聊天、协作白板、小组页面浏览、问题和解答集锦等协作交流,如课程通知、课程日程表、教师信息、任务、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板、数字收件箱、词汇表管理器、消息等。(4)测验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由测试管理器、调查管理器、题库管理器、课程统计、成绩簿等组成,主要进行测试题库管理以及数据统计管理。(5)用户管理模块:本模块主要对各课程的学生用户进行注册或删除,组织管理学习小组活动等。

二、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混合学习是各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环境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等学习方式的混合。[1]具体包括:

不同学习资源的混合:书本资源+实物资源+数字媒体资源,自制的学习资源+选用优秀的学习资源。

不同学习时空的混合:课堂讲授+网络虚拟学习时空。

不同学习参与者的混合:学生+教师+计算机+专家。

不同学习方式的混合:网上学习+网下学习,同步学习+异步学习,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接受学习+探究学习。

不同学习工具的混合:网络教学平台+QQ+视频会议系统+虚拟实验室+题库系统等。

不同深度的混合:从指导思想、学习设计、学习工具到学习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注意发挥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E-learning的优势。

三、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

合式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一)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试验的组织

混合式学习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索主要从两个层次进行组织:

第一个层次,我们于2007年组织了208门课程开展试验,要求在Blackboard平台上建设课程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学习平台获取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及简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程内容、练习与测试、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及反馈、教学进度安排(讲授、实验、辅导等)、教师的联系方式、课程通知等。这一层次是全校所有课程E-learning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满足基本的教学和教学管理需求而设。现在这一层次的课程目前已建设有500多门。

第二层次属于试点建设层次,重在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通过提高课程管理效能、促进合作学习,强化教学过程的核心因素——互动交流,鼓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进一步整合。其中,课程管理包括共享教学资源、收发学生作业、在线练习及测试,合作学习包括建立师生及同学之间交流的讨论区、为小组研习提供虚拟学习社区、为教学提供校际交流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同伴评价等。第二层次是建设的重点,是E-learning创新教学的核心。

2009年底,暨南大学在校级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中组织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上优质示范课程建设,从全校不同院系组织了20门课程参与该项目建设,开展基于Blackboard平台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并把优秀课例拍摄下来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底再组织了20门课程参与试验,立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设计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1. 课程前端分析

(1)学习目标分析

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分析,确定课程总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的主题,如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等,并对各级教学目标做出整体描述,描述内容包括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学会什么知识和能力、会完成哪些创造性产品、潜在的学习结果等。

(2)学习对象分析

对学习对象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身能力、特征和风格。它包括分析学生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的学习已具备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相应的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确定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同时,也包括对学生一般特征的分析,即分析对学生从事该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学习风格。学习风格的分析包括学习者在接受信息加工方面的不同方式、对信息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需求、在认知方式方面的差异等。

暨南大学作为一所侨校,学生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源的多元化特征明显。针对学生特点,探索适应海内、外学生的教学模式,是侨校教师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每一届学生中,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充分利用Blackboard平台的优势开展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

(3)学习内容分析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与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在完成课程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扩展知识、案例等内容,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互。

2. 学习情境创设与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情境创设是基于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学习的内容安排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的比较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活动中,支持学校的学科教学活动。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创设故事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创设合作情境和创设虚拟现实情境等。

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由于学习环境对学习活动起一种支撑作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参照学习活动的设计来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支持。

在学习环境设计中,比较注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实验教学环境、校园网建设以及公用计算机机房、教师备课室、学生寝室、图书馆等校园环境。软件环境则包括有利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服务中心、有利于辅助课堂教学和师生交流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有利于教师教研参考和学生参考及自主学习的电子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平台以及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宽带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各部分环境又通过校园网互联整合,使得整个学习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知识建构整体。Blackboard学习平台为支撑混合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如交流工具、情境工具、认知工具、评价工具、效能工具等。

学习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它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概念,通常包括人、材料、工具、设施和活动五大要素。在教材设计上,采用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立体化教材设计模式,主要包括课程学习导航、网络课程、教师授课录像、多媒体教学PPT讲义、在线辞典、在线测验等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

3. 学习活动的设计

按照建构主义思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就是学习活动。学生认知机能的发展、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应归因于学习活动。因此,学习活动设计是混合学习设计的核心内容。学习活动可以是个体自主的,也可以是群体合作的。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学习活动努力做到传统的教学活动与在线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差异安排辅助课堂讲授、小组协作学习、混合式协作学习、主题探究、技能训练、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更加民主、科学、合理的师生、生生关系。

(1)辅助课堂讲授模式

在教学中,有些纯理论知识,抽象程度较高,需要先由教师启发精讲,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分析讨论、对比归纳,完成意义建构。因此设计了以Blackboard学习平台为辅助工具的辅助课堂讲授模式,学习活动过程归纳为“情境创设—教师启发精讲—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练习强化—教师总结”六个环节。[2]其中授课PPT、教学网站、网络课程或相关网络资源均通过Blackboard学习平台进行组织。

这一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利用Blackboard学习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去讨论、探索,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缺点是该模式并未彻底摆脱“教师中心论”的局限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对一些抽象程度较高、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或教学单元,可以采用这一模式。

(2)小组协作学习模式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所学习的知识打交道,而且要与他们的学习伙伴交流。对比实验表明,带有组间竞争的协作学习比个别化学习更有效。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学习中,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习者与中介(学习资源或学习工具)的互动,通过课程资源共享和自动测评达到目标;二是学习者与其他人(学习群体,即同学或老师)互动,通过建立虚拟学习社区鼓励合作对话。

该模式的学习活动过程可以归纳为“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小组分工—浏览网络学习资源—小组协商讨论—共同完成作品—教师辅导—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多元评价”八个环节。该模式强调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以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要素”的作用,重视情境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通过分析内招生和外招生的各自特点,划分为几个小组,以平衡两端学生的差异,同时也鼓励同学之间学习上互助的团队精神。学生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对每次测验的成绩要进行分析。小组的作用还在于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专题研究,并制作一个专题的网络课件,或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或报告。所有研究成果都作为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网站上。

(3)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

混合式协作学习是在小组协作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协作学习模式,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①传统面对面的教学(F2FL)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混合,利用传统面对面的教学弥补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不足。

②面对面的协作学习(F2FCL)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混合,无论是面对面的教学还是在线学习,都以协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是面对面的协作学习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整合。

③面对面的协作学习(F2FCL)与E-learning混合,利用网络技术支持面对面的协作学习,是F2FCL的必要补充。

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的学习活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传输—面对面加工—形成一定的产品—协作扩展学习。该模式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①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传输:将学习材料放到Blackboard学习平台上,学习者根据他们的需要随时进入Blackboard学习平台浏览这些材料。页面上包括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信息,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或者他们想深入探讨,可以随时联系老师和同学。此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习,并且能够促进独立性和自我信心。

②面对面加工:尽管Blackboard学习平台在学习材料、内容的传递过程中起的作用非常大,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交流仍然非常必要,它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深入理解。面对面过程不仅意味着坐在某处听某人讲话,它应该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

③形成一定的产品:仅建构知识并不充分,还需要在分享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定的、有形的产品。通常包括三条途径:首先在有教师指导的面对面学习之后,学生们将有关学习心得、作业、练习等记录下来,并将初稿同教师、辅导者、学习伙伴通过Bb学习平台进行交流,它将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发布写作纲要,供小组成员和教师观看,并相互之间进行评论反馈等。最后,完成作业的最后版本,并通过学习平台发送给教师和同学。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3篇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猪细小病毒病诊断与防治学生汤中洁系部畜牧兽医系系部名称畜牧兽医系专业年级2010级指导教师朱兴贵职称副教授专业兽医医药

2012 年 10 月 8日

摘要:猪细小病毒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别是以出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而母猪无明显病状为特征。母猪早期怀孕感染时,其胚胎、胎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 。随着对猪细小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在猪细小病毒病原学、诊断与防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诊断防治

前言

据调查,猪细小病毒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可能与未经免疫或免疫程序不科学,引种不慎有关。为此要加强该病的引种检疫及免疫工作,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

猪细小病毒病免疫一定要谨慎,免疫时,最好使用灭活苗。严格消毒制度和人员进入管理,做好平时消毒工作,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养殖场,管理不当可人为传入病情。该病毒对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在大多数猪场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地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该病的严重危害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对PPV诊断方法及免疫防制的研究成为了热点之一。

1. 猪细小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

1.1流行特点

本病见于出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多发生在每年4~10月份或母猪产仔和交配的一段时间。本病发生后可持续多年。本病具有易感性,猪是唯一的已知宿主,不同年龄的猪及野猪都可感染,有的动物血清中也可存在本病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感染的公猪和母猪是主要传染源。交配、胎盘感染、感染母猪所产死胎、弱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内分泌物等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可造成传染。垂直感染的仔猪至少可带毒9周以上,病毒传染过的猪舍空舍四个半月以后仍可感染。本病可经胎盘垂直传染和水平传染。消化道、呼吸道、交配均可感染,出生前后的猪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胎盘和口鼻。污染物及鼠亦是重要媒介。

1.2病理变化

一般情况下,感染本病的母猪死亡率不高,主要影响下一代。如果对个别患病严重的死亡母猪进行剖检,病理变化主要变现为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反应,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的现象。胎儿在没有免疫力之前感染PPV,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淤血、水肿和出血,胎儿死亡后颜色变黑,并有脱水和木乃伊变化。镜检病变主要是多数组织和血管广泛的细胞坏死、炎症和核内包涵体等。胎儿对PPV具有免疫反应能力后再受到感染时,不产生明显变化,镜检观察,可出现内皮细胞肥大和单核细胞浸润等病变。受感染的细胞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脑脊膜上可见到脑膜炎的病变,以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少量浆细胞增生形成血管套为特征的变化,是其最主要的病理变化。

2. 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妊娠猪特别是出产母猪的繁殖失能或称繁殖紊乱,即妊娠母猪受到感染后,会引起流产、产死胎、胚胎坏死、木乃伊化胎儿和弱仔及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等临床症状;也有妊娠母猪和幼仔感染初期出现体温升高和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2.1繁殖母猪感染后的临床症状

2.1.1胚胎死亡、母猪返情

妊娠母猪在怀孕30~36d之前受到感染时会发生胚胎死亡,死亡的胚胎在下一个发情期临近时完全被母体吸收,母猪可能重新发情。

2.1.2木乃伊胎

胎儿在50d后感染死亡时,由于胚胎骨骼钙化,死胎不能被完全吸收,导致胎儿干尸化:50~65d死亡者会严重干尸化;65~100d死亡的则部分干尸化。

2.1.3流产

当有严重的胎盘炎或全部胎儿死亡时,则发生流产,但此内现象比较少见。

2.1.4死产

母猪在妊娠55~65d被感染时,胎儿已逐渐发生免疫应答,可以产生抗体,多能正常生产,但母猪内膜有轻度炎症,胎盘有部分钙化。感染的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和生长不良,可见胎儿充血、出血、水肿、体腔积液及坏死等畸变。受感染胎猪存活但太衰弱,不能耐受分娩时的逆境因素,多在分娩时或临近分娩时不能呼吸而死亡。

2.2公猪感染

公猪被感染,对性欲和受精率无明显影响,但精液可长期排毒。

3. 诊断

猪细小病毒感染可依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作出初步诊断,一般认为,如果仅妊娠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胎儿发育异常,同时有证据表明是传染性疾病时,则应考虑到PPV感染的可能,但进一步确诊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自1967年, Cartwright等首次报道PPV病以来,有关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报告较多,从最初的病毒分离鉴定,到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直到核酸探针、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PPV病的诊断中。

3.1临床诊断

根据猪病的临床症状,即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母猪本身没有明显的症状等,结合流行情况和病理剖检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若要确诊还须进一步做实验室检查。

3.2实验室诊断

有关该病诊断的方法的研究报告较多,从最初的病毒分离鉴定,到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梅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免疫学方法,直到核酸探针、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到PPV病的诊断中。

3.2.1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1)血凝试验(HA)此试验操作简便易行,且能进行快速、大量的诊断,但是其灵敏度低、特异性不强,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2)血凝抑制试验(HI)此试验一般采用试管法和微量法,是检测PPV抗体最常用的经典方法。利用HI试验检测人工感染PPV的猪,发现感染后5d即可检测到相应抗体,12~14d抗体滴度高达1024~4096,并能持续多年检出抗体。待检血清进行HI试验时需要首先进行热灭活处理,然后再用红细胞吸附,以除去血清中的非特异性血凝素,进一步用高岭土吸附以除去或减少血清中非特异性抑制因子。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

3.2.2血清中和试验

原理是利用被检血清的抗体中和PPV,然后根据培养细胞的病变情况来计算血清抗体的滴度。SN的特异性比HI高,但是SN的操作较为复杂,首先要进行病毒感染力的测定,而 PPV在低剂量时并不引起细胞病变,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3.2.3琼脂扩散试验

此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特异性较强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刘诤(1996年)用此法取妊娠期延长,产后死胎,木乃伊胎的初产母猪血清与 PPA抗原作常规琼扩试睑。结果均出现明显沉淀线。

3.2.4免疫荧光抗体技术

结合血清学特异性,敏感性与显微术的精确性的一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 Rivera等(1986)利用固相免疫荧光技术(IBA)检测 PPV的抗原和抗体获得成功,其具有特异、敏感、快速、检出率高的特点,是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常用的方法。1996年,黄骏明等用此法对疑为猪伪狂犬病和猪细小病毒病混合感染的初产母猪流产胎儿的肝,肺,肾冰冻切片进行检查,结果为阳性,且与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无交叉反应。目前更主要的是研究其非特异性染色的问题。

4.防治措施

猪细小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药进行治疗。为避免该病的发生,只能采取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环境消毒和疫苗免疫。疫苗目前主要分灭活苗和弱毒疫苗。

4.1引种

健康猪场应防止PPV从外界传入,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猪时,必须从未发生过本病的猪场引进,引进种猪后隔离饲养半个月,经过2次血清学检查,效价在1:256以下或为阴性时,再合群饲养。

4.2消毒

坚持经常性消毒,用0.5%漂白粉或1%烧碱可杀灭病原体,减少猪与病毒的接触。种群管理,加强检疫工作,引进种猪,要隔离观察并检疫,从未发生过猪细小病毒病的猪场和地区,应该杜绝引进病猪和带毒猪,发病猪场应特别防止小母猪在第1胎受孕时被感染,或把其配种期拖延到9月龄,此时母源抗体己消失,自动免疫力已经产生,经免疫后方可正常饲养。

4.3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目前对易感猪进行疫苗免疫是最有效的。现主要使用灭活苗。灭活苗分为组织灭活苗和细胞培养灭活苗,以油佐剂细胞灭活苗最为常用。

免疫程序,实行程序化免疫,健康猪、假定健康猪在配种前1个月接种灭活疫苗。新生仔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可以选择在20周龄左右进行,后备种猪要在配种前20天以前接种,经产母猪应在产后15天进行,每年接种2次,连续3年即可;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分别进行;对于曾发生过细小病毒病的猪,大多数猪感染后获得免疫力,体内已产生抗体,可以获得良好的保护,这些猪不需再接种。

致谢:

之所以能完成本论文,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朱新贵副教授,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希望借此机会向朱新贵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室友,我们从各地相聚到一起实属不易,这三年大家对我如同自己的亲姐妹,我们相处的很融洽,无论时间过的有多久,我都不会忘记这份情谊,希望大家以后有个美好的将来,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父母把所有的爱给了我,让我在成长的路上不曾受过任何伤害,今后我只有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我一定会做一个孝顺的女儿。

参考文献

【1】 曹伟,李敏.猪细小病的防治与诊断.猪传染病策略防控大讲堂.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008,175~181

【2】 姜平,郭爱镇..兽医全攻略猪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84~88

【3】 张宏伟,董永森.猪细小病毒感染.动物疫病.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2009,63~64

【4】 张朝 阳,猪病毒细小病毒感染及防治.中国畜牧兽医.2006,86-89

【5】 李昌文,仇华吉,董光志.猪细小病毒研究进展.动物医学进展.2004,36~38

【6】 丁永龙,猪细小病毒感染.新编猪病诊疗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第一版),

2006,76~79

【7】 丁壮,猪细小病毒及其防治.蓄禽流行病防治丛书.金盾出版社(第一版),2008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4篇

1.1 风热卫表证

本证多见于疾病初期。

1.1.1 临床症状发热, 手掌足底、指 (趾) 背侧见红色丘疹为主, 灌浆疱疹少见, 口舌疱疹, 糜碎灼痛, 流涎拒食, 臀部偶见红色丘疹。常伴流涕, 轻咳等肺卫表证, 舌红、苔薄、脉见浮数。

1.1.2 病因病机属风热邪毒, 侵袭肺系, 郁于卫表, 发于肌肤。

1.1.3 治法疏风清热, 解毒透疹。

1.1.4 主方银翘散加减。

1.1.5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僵蚕、蝉蜕、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1.1.6 随症加减发热较重, 加豆豉、玉泉散 (生石膏加甘草) 。咽红而痛, 加射干、玄参。皮疹瘙痒, 加地肤子、白藓皮。另外配合锡类散吹口。

1.1.7 病案举例王某, 男, 3周岁, 20 05年5月1 3日初诊。患儿母诉, 昨起发热、流涕、鼻塞、哭闹, 服用感冒药不见效, 前来就诊。查:体温38℃, 咽红充血, 口颊粘膜疱疹, 舌边尖溃疡如米粒大, 边缘充血, 口中流涎, 手掌、足趾、臀部可见少许红丘疹, 哭闹, 不欲饮食, 询问大便偏干, 小溲正常。查:心肺正常, 血常规:WBC:6.9×10 9/L、N48%、L52%。诊断:手足口病, 证属风热卫表证。处方: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炙僵蚕、嫩射干、玄参各10g、薄荷5g、蝉衣3g、碧玉散15g (包煎) 、玉泉散30g (包煎) 、蒲公英和紫花地丁各30g。二剂水煎服, 配合锡类散吹口。

2005年5月16日复诊:身热已和, 手足、臀部红疹已消退, 口颊粘膜疱疹亦已消除, 舌边溃疡稍敛, 饮食渐增, 二便调和, 舌红, 苔薄腻。原方去豆豉, 加竹茹10g, 继服二剂而愈。

1.2 气血湿热证

本证多见于夏天梅雨季节或长夏之季。

1.2.1 临床特征发热较甚或身热不扬, 汗泄不彻, 手心足底及指趾背侧疹出较多, 丘疹参见, 甚至痒痛渗液, 臀部变见丘疱疹, 口中疱疹多溃烂, 秽臭, 疼痛拒食, 涎水稠粘。常伴烦懊恼闷, 溲黄,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1.2.2 病因病机温邪湿热, 郁于气分, 熏蒸口舌, 外发肌肤。

1.2.3 治法清热解毒, 除湿退疹。

1.2.4 主方甘露消毒丹加减。

1.2.5 常用药黄芩、石膏、薄荷、碧玉散、人中黄、射干、白藓皮、连翘等。

1.2.6 随症加减热甚汗少加淡豆豉;另紫雪散冲服;咽痛赤烂加僵蚕, 马勃;渴甚者加川石斛, 鲜芦根;大便秘结加大黄;皮疹淌滋水者, 加苦参。另外配合锡类散吹口。

1.2.7 病案举例周某, 男, 5岁, 20 07年6月1 5日初诊, 近3d发热不退, 体温达39℃左右, 汗出不解, 手足部位有丘疱疹瘙痒异常, 抓破处渗液, 口痛厌食, 流涎粘稠, 哭闹不安, 小溲黄少。查:体温39.2℃, 口腔粘膜、牙龈、舌边糜烂红肿, 口臭较重, 手足部位疱疹较多, 红疹较少, 手痛处淌滋水, 躯干部位未见皮疹。心肺正常。舌红, 苔厚腻, 血常规:WBC:6.3×109/L、N66%、L34%, 诊断:手足口病, 证属气分湿热证。处方:苦参、黄芩、苏藿梗、僵蚕、射干、淡豆豉各10g, 石膏30g (包、先煎) , 碧玉散15g (包) , 连翘30g。三剂水煎服。另锡类散吹口、紫雪散1/3口服, 2次/d。

2007年6月20日复诊:身热已和, 手足红疹已退, 疱疹萎小或见结痂, 口臭已除, 龈肿亦消, 舌面糜点减退, 涎少转稀, 饮食亦增, 舌红、苔腻渐化。原方去苦参、豆豉, 加竹茹、陈皮各5g, 继服三剂痊愈。

1.3 惹入营分证

本证多见于素体阴虚患儿或病程中后期患儿。

1.3.1 临床特征发热, 入夜尤甚, 手掌足底及指趾前侧红疹为主, 疱疹灌浆亦不破溃;唇红而燥, 口中溃疡灼痛, 不愿进食, 常伴烦闹不安, 舌红而绛, 苔少或剥, 脉细数。

1.3.2 病因病机温热邪毒, 由气入营, 劫烁营阴, 郁发肌肤。

1.3.3 治法清热解毒, 凉营消疹。

1.3.4 主方清营汤加减。

1.3.5 常用药生地、玄参、赤芍、丹皮、碧玉散、射干、连翘、人中黄、蒲公英、竹茹。

1.3.6 随症加减身热不退者, 加知母、玉泉散;咽红疼痛者, 加僵蚕;皮疹瘙痒者, 加白藓皮、蝉衣。

另外, 配合珠黄散、锡类散吹口。

1.3.7 病案举例袁某, 男, 5岁, 2 00 6年6月1 4日初诊:患儿5d来持续发热, 体温38~39℃, 夜间为甚, 手足红疹不消, 口碎灼痛不缓, 神疲烦闹, 饮食不进, 大便偏干, 小溲短赤, 曾服用板蓝根冲剂及抗生素 (头孢类, 量不详) , 扑热息痛等, 疗效不佳。查:手心足底, 指趾底红疹散布, 疱疹隐隐不破溃, 口颊粘膜有疱疹, 舌边溃点如米粒大, 舌红略绛, 苔少, 脉细数。诊断:手足口病, 属热入营分证, 处方:生地10g、玄参10g、僵蚕10g、射干10g、连翘10g、碧玉散15g、人中黄5g、栝蒌15g、白藓皮12g、蒲公英30g、竹茹10g、荷叶10g, 三剂水煎服, 另珠黄散吹口, 后家属来院告知服用后即热退身凉, 诊消病愈。

2体会

中医历代文献并无手足口病的记载, 根据本病具有流行性, 传染性, 病理性质属热, 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的临床特点。笔者认为, 本病应归属于温病范畴, 是一种由温热邪毒引起的小儿出疹性疾病, 故采用卫气营血辨证较为适宜。笔者发现其病理机转只涉及卫分、气分、营分, 未见深入血分, 临床无一例病人有发斑、出血、神昏等症状, 说明本病预后良好。但由于症候兼杂, 临床又以卫气同病、气营两燔等证为多见, 故临床治疗不可拘泥于一法, 生搬硬套。

在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均存在口舌疱疹溃疡的临床表现, 与“口疮”等有类似之处, 提示肺胃两经热盛, 熏蒸口舌所致, 故治疗中常须加入石膏、碧玉散、人中黄、竹茹等甘寒清肺胃之品, 并配合锡类散、珠黄散吹口;同时本病具有温病疹出营分的规律, 故治疗中还须加入生地、丹皮、玄参等凉营之品, 以利热退疹消。

本病多发于夏秋之季, 温热邪毒常常夹暑夹湿, 此亦为本病病机特点之一, 所以辨证治疗时要与该季节好发疾病之“水痘”等疾病详加辨别, 区别对待。

摘要: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 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特征的疾病。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 易发生死亡。少数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 但能传播病毒。引起该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 (EV71) 和A组柯萨奇病毒 (CoxA) 、埃可病毒 (Echo) 的某些血清型。其中E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 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此病五明显的地区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节多见。该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 疫情控制难度大。笔者对近年来临床上多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医药治疗, 收效显著, 谨对其辨证, 施治规律作如下探讨。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5篇

——春节给力优惠活动进行中

为了让本院职工能更多的了解自己父母及亲友的身体健康情况,能早发现早治疗。我院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春节期间举行职工亲友健康查体大优惠。持“方城中心卫生院春节送健康”券可进行免费检查:

一、体检项目:

1、胸透

2、血压、心电图

3、彩超(肝、胆、胰、脾、肾)

4、化验:血型、表面抗原、血糖、尿常规

二、体检要求:早8:00--11:30,持优惠券,空腹到医院内科门诊一室进行挂号登记

三、体检时间:

自2013年01月01日至2013年02月28日止,每天早8:00至晚16:30

中医诊断学范文第6篇

一般检查报结果:男性,22岁,体温37℃,脉搏80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120/70mmHg,发育正常,正力体型,营养良好(消瘦),神志清晰,自主体位,言语流利,急性病容,步态正常,体查合作。

皮肤检查报结果举例:全身皮肤无苍白、无黄染、无色素沉着,无发红发绀、无色素脱失,皮肤干燥,弹性减弱,无皮疹及脱屑,双侧肘关节伸侧可见5cm*6cm片状瘀斑,未见蜘蛛痣与肝掌,无水肿及瘢痕,无皮下结节,毛发正常。

淋巴结检查报结果:(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左侧腋窝内侧触及3个肿大淋巴结,从花生大小至核桃大小不等,质韧,无压痛,活动度一般,淋巴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局部皮肤未见红肿、疤痕、瘘管。

头部检查报结果:

头发稀疏,未见头皮血肿及瘢痕, 头颅大小形态正常,

巩膜无黄染,睑结膜苍白,(左侧球结膜可见出血),眼球运动正常,(双侧眼球垂直或水平震颤;双侧眼球内斜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4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减弱,消失),集合反射正常(消失),

耳廓形态正常,无结节,无牵拉痛,外耳道无益液,乳突区无压痛,双耳听力粗侧正常, 鼻外形正常,无鼻翼煽动,鼻中隔轻度左偏,鼻腔无出血,鼻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发绀、苍白),口腔粘膜未见溃疡,牙齿排列整齐,无龋齿、残根、缺齿、义齿(?缺齿),牙龈无红肿、益脓,舌红润,伸舌居中, 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口腔无异味。

颈部检查报结果:颈部直立,伸屈、转动自如,颈部未见包块,平卧时可稍见颈静脉充盈,甲状腺Ⅱ度肿大,闻及连续性静脉杂音,气管居中(左偏、右偏)。 肺部

视诊报结果:胸廓形态正常,呼吸运动两侧对称,呼吸困难,无“三凹征”,呼吸浅快,频率25次/分,呼吸节律均匀整齐,前胸可见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自上而下,肋间隙无膨隆及回缩。

触诊报结果:右侧第二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轻压痛,未触及皮下气肿,右侧胸廓扩张度减弱,右侧语颤消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叩诊报结果:双肺叩诊清音。 听诊报结果:

双肺呼吸音清晰(粗糙;增强;减弱;消失;左下肺背部闻及管样呼吸音),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左上肺闻及湿啰音;双肺前胸、背部均可闻及大量 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

语音共振两侧对称(左侧减弱;右侧增强;),未闻及胸语音,羊鸣音。 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左下肺闻及胸膜摩擦音)。

心脏

视诊报结果举例:

心前区无隆起无凹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弥散,无抬举性心尖搏动,无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未见异常搏动。

触诊报结果举例: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弥散, 无抬举性心尖搏动,未触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叩诊报结果举例:叩诊心界不大。(向左扩大,向左下扩大,向两侧扩大,叩诊呈烧瓶心) 听诊报结果: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额外心音及心包摩擦音。

腹部

视诊报结果举例:

腹部(平坦、饱满、低平,上腹中部腹部膨隆,舟状腹), 腹式呼吸运动(自如、受限、消失), 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腹壁未见疝、皮疹、瘢痕、色素沉着、腹纹、腹部体毛、血管搏动)

听诊报结果举例:

肠鸣音4-5次/分,音调不高亢,

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腹中部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 肝区、脾区、腹壁未闻及摩擦音 叩诊报结果举例: 腹部叩诊鼓音,

移动性浊音阴性(阳性),

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五肋间,肝区无(有)叩击痛, 胃泡鼓音区及脾浊音区无扩大无缩小, 双侧肾区无叩击痛 触诊报结果举例:

腹壁(柔软,板状腹,揉面感,腹壁紧张度增强。)

未触及压痛及反跳痛(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

未触及肿块(剑突下3cm处触及一3cm*5cm的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感,质硬,边界不清或边缘不整齐,活动度差或肿块固定,有压痛,无搏动感)

肝、脾、肾均未触及,Murphy 征阴性, 未触及液波震颤 未触及振水音

脊柱四肢神经反射:

脊柱无侧弯,活动度正常,脊柱无压痛、无叩击痛, 四肢关节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 四肢肌力正常, 腹壁反射正常,

上一篇:中西餐礼仪范文下一篇:志愿者招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