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课程范文

2023-09-20

技能课程范文第1篇

搭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技能实训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以学生为中心, 把“职业技能”作为技能课程培训教学的主线;搞好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机制, 把证书体系与能力标准结合起来、把行业、企业需求与课程开发结合起来、把技能实训与理论讲授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与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等方法进行综合改革。

2 技能课程培训改革的基本方法

2.1 培训课程的开发依据

组合不同的专业能力模块,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专业化方向、不同专业技术岗位的需要。根据各专业不同的学习内容来开发各专业技能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培训模块课程有六大特点: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并重点掌握好专业技能。二是能力标准的开发必须根据行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来开发, 突出动手能力, 淡化知识的学科性。三是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有一定的要求, 必须突出规范化、过程化、标准化。四是专业基础与专业课也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达到融会贯通的原则。五是培训组织者应多关心注意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 注意人力资源素质和职场专业动态的要求, 关心教师使用新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六是设置多层次培训技能教学和学习目标, 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

2.2 教学观念的转变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改变, 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实训操作示范者、观察者、证明与鉴定者, 由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执行。教师还负责新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负责学生学习成绩的鉴定, 负责行业企业新技术的变化以及实践技能培训成绩的提高等方面。技能培训课程教学从“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转变为“以职业技能为基础”, 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创新, 有原来的依赖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

2.3 技能培训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

确认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技能鉴定。学生职业技能的鉴定必须符合相应专业等级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要求, 根据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相关考核, 即可以确认学生能否达到相应等级的职业技能水平, 又可以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

2.4 技能培训教学管理方法

第一, 对技能培训教师的考核办法。教师考核指标的重要考核内容是要求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师, 并且要求教师多与行业、企业联系, 并与行业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开发, 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同时把上级主管部门、企业、行业以及学生对培训教师的反馈也作为一个考核指标。

第二, 注重培训时间的灵活安排。应及时评估和修订职业技能的专业能力标准、专业培训课程、专业培训教材等, 注重培训时间的安排, 让培训学生能更好地自主选课, 也能把握好学习时间和进程, 学校应经常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参与学校专业开发、教学计划制定、指导课程内容更新等教学活动。

2.5 技能培训注重校企合作与交流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 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建产学结合基地, 共建软件研发中心, 与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应安排技能培训课程的授课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和科研开发工作, 校企合作委员会还应该为技能培训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提供岗位实习。校企合作委员会还应对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提出改革建议。

另外, 校企合作委员应对学校开发的专业培训课程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并协助完善专业培训课程设计, 指导学校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校企合作模式要不断创新, 学校要因地制宜, 不拘一格, 探索构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总之, 要搞好职业院校培训课程的改革, 各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才能把培训课程的改革得更完善, 更彻底。

摘要:把“职业技能”作为技能课程培训教学的主线, 满足不同层次培训学生的需求, 强调培训教师素质考核;树立校企合作与交流的思想, 构建合作平台;建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评价方法, 保障技能培训效果;根据工种开发专业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培训课程,教学观念,校企合作,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桂华.改革培训制度, 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之我见[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1, 3 (4) .

[2] 张洪喜.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改革探索, 2009, 2 (8) .

技能课程范文第2篇

1 学习指导技能

新的学习方式强调, 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无所作为。在处理教学中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关系时, 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 但“指导”的技能也是致关重要的。

比如, 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围绕听课、记忆、迁移、背诵、演练等接受活动进行;新课程强调了学习的探究性, 教师对学生需要进行课题发现的指导、问题解决的指导、个别指导、小组指导、体验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信息收集指导等。在指导的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快乐的课堂环境,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空间。

2 教育科研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科研兴教 (校) ”已形成共识, 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逐步增强。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技能, 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课例收集、撰写、分析到总结反思, 形成课题。围绕通过实践形成的课题进行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 而其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过程。同时, 通过课例 (题) 研究这个切入点, 可以牵动教研、科研、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 激活学校的整体工作。

掌握教育科研技能还存在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 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 汇总教师的教学经验, 积累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 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3 合作技能

新课程的综合化、社会化、民主化的特征, 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合作, 如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等。师生之间的合作就是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像学生的一员一样, 参与提问题, 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理解、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学情境, 就会在师生的合作中形成。其次, 教师之间的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 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 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 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 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第三,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由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还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在新课程中, 教学活动许多方面的变化, 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复杂并逐渐走向开放。对教师而言, 无论是正常教学, 还是实施教学改革, 都将涉及许多方面, 需要多方支持与帮助, 并接受多方的监督与指导。这其中来自教育管理者的监督、指导和帮助, 是最为直接的, 也是经常的。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求得教育管理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新课程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能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科书”的传统观念。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获得课堂资源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 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 在新课程中老师必须走出书本, 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 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 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既立足于课堂, 又不局限于课堂, 努力向课外拓展, 向社会和家庭开放;既立足于教材, 又不局限教材, 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5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

课堂管理的涵义不再仅仅是应对混乱、维持秩序以及教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管教, 更重要的是建设并形成良好的教室气氛。美籍教授威廉姆士博士在考察中国教育之后, 写下了一封有针对性的信, 他认为“教师不应自称为握有‘真理’, 倒不如说真理是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另外的某个地方, 而且探求真理是他们的共同任务。”课堂管理应是师生的共同行为, 其主旨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课堂控制。因此, 新课堂的管理应是师生共同进行的, 课堂应是充满温暖, 师生之间彼此熟悉、相互接纳、安全轻松的学习场所。因此, 教师课堂的管理应变成引导、对话与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首先应该是理解和尊重的, 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6 学习评价技能

以往的学习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 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则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表征与结构的变化。评价不再是选拔的手段, 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因此, 教师要明确课程评价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总之, 在新课程体系中, 教师的教学技能不再仅仅是牵引学生思想的绳索, 它也应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推进器。教师既需要对传统教学技能进行更新, 又要不断实践, 以获得新的适合新课程需要的教学技能。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 教师面对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 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为了适应角色的需要, 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 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教师,教学,新课程,技能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 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技能课程范文第3篇

1 关于技能型课程设置原则

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及技能为本位的多元整合课程教学体系。它强调在突出技能培养的前提下, 对课程、教学、模式三个范畴的有机整合, 构建课程设置方式和教学过程运行形态。技能型课程设置是以掌握专业相对应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即掌握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应知、应会和职业道德的内容来确定;而技能型教学过程则应以专业对应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向导, 在师生互动中实施教学。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已证明, 仅仅通过教授理论知识, 学生是不能形成职业技能的, 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对“劳动过程”的“认知”到“操作”的“学”的过程, 即通过本体感受的体验过程, 需要进行反复实践和积累才能掌握。

2 课程科目设置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机械加工专业高中后入学, 学制两年半的机械加工专业的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 以取得车工、铣工、装配钳工等高级职业资格作为教学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 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熟悉相关生产过程与生产组织, 具备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操作技能, 在机械加工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1 课程科目 (如图1)

参照国家高职教学计划, 机械加工 (高级工) 课程设置分为文化领域课、人格领域课和职业领域课。文化领域课主要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基础。人格领域课主要科目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体育与健康、哲学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经济政治基础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职业能力领域课主要科目有:机械制图、机械电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机械C A D/C A M、机床电气控制、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床控制技术量、钳工技能训练、车工技能训练、铣工技能训练、电工技能训练、数控车技能训练、机械设计实践等。

2.2 模块结构

根据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教学结构, 根据文化领域、人格领域课程特点, 仍以传统的普通课程教学模式;而职业领域的课程则按照技能型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处理。在职业领域课程中, 废除我们过去沿用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课的以每门课为体系教学, 根据职业技能的要求, 按工种划分教学模块, 将按机械加工的职业能力要求, 划分为钳工、车 (铣) 工、电工和数控车四个大课程模块, 其中每个模块又分为中、高级两个部分。高级部分可根据毕业时的就业情况和学生的需求确定选项 (见图1) 。

在每一个课题模块中, 又分为职业知识 (应知) 和职业能力 (应会) 两大部分。运用“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使学生在这两部分内容的不断交叉学习中, 逐步形成职业心智技能和职业动作技能。教学中更强调技术的专门性和处理现场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 更多地选用发现探究模式、项目教学模式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如图2) 。

2.3 技能型课程结构及校本教材的开发

技能型课程结构具体体现在教材上, 而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首先在教材开发。技能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是国家职业标准。它不能照搬普通教育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而要创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新课程体系。其知识体系由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训练构成, 课程设置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专业技术理论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不能追求面面俱到, 不能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其中操作技能又分为基本技能、相关技能和专业技能。知识体系中各个知识点和操作技能都以模块划分, 其内容都是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水平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 所以技能型课程的开发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开设相应的课程。我院对机械加工高级工对应开发了四套校本教材, 它们分别是电工模块课程、钳工模块课程、车 (铣) 工模块课程和数控车模块课程。

3 技能型课程模块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往往受到普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教学中常常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实用性。教师作为技能型课程的研究者, 教与学的理念与方式急需作出根本性的转变, 需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工、挖掘与开发, 打破学科的界限, 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实用性与发展性之间形成既广泛又严谨的联系。

3.2 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合理安排问题

采用“一体化”模块式的技能型课程教学, 由于教学内容在“应知”和“应会”之间不断交替, 会使得教学设施和设备的使用安排变得较为复杂。教学设施和设备的管理人员应和技能型课程教学的教师有一个良好协调, 才能将教学设施和设备充分使用, 又能使教学在“应知”和“应会”合理交替。

3.3 技能型课程实施模块化要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强化职业技能训练, 而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是以实用为目的。因此, 实施模块化课程设置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技能训练课题不能只考虑某一专项技能而忽视了复合能力的发展。

3.4 各大模块之间“应知”部分内容的合理衔接

电工模块课程、钳工模块课程、车 (铣) 工模块课程和数控车模块课程的中级部分是平行关系, 但教学中又有先后, 因此, 如何将职业能力领域课程主要内容融合到各大模块的子模块中, 与“应会”内容合理衔接是模块设置的关键。实践中, 在各大模块“应知”部分编写时, 既要将职业能力领域课程主要内容编在各子模块的“应知”部分中, 又要打破原来各个学科体系, 以利于对“应会”的掌握是模块课程的关键。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旧的课程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建立新的技能型模块式课程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界探讨较热的话题。由院校进行技师层次的全日制教育是一件新生事物, 没有现成的经验或模式可供借鉴。本文以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高中后入学, 学制两年半的机械加工专业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 以取得车工 (或铣工、装配钳工、数控车工) 高级职业资格作为教学目标, 进行课程的技能型课程模块设置实践。

关键词:技能型课程,模块设置,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小建.高技能人才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谈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J].职业, 2004[2].

[2] 张小建.明确方向落实措施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培训, 2004[2].

[3] 自小立, 范文彬.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谋略[J].石油教育, 2004[4].

[4] 上荣明.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及其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

技能课程范文第4篇

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外语界事实上就引入了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 并尝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语作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专业,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也势在必行。2005年,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设立了“日本语能力测试改革研讨会”, 对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内容进行改版, 并于2010年开始实施新的日本语能力测试 (简称“JLPT”) 。在《新日本语能力测试指导书》中明确指出“新的测试不仅考查学生的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 更重视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并解决问题的能力”[2]。而听解力和口语表达力是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 口语、听力、视听说等专业技能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手段, 课堂形式的改革就尤为重要。

一、借助日文歌曲提高听说课堂的趣味性

大学本科日语专业的最大特点是几乎所有学生都是零起点,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引导学生在一张白纸上作画, 进步会很明显, 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笔触, 对于未知的画风我们总是充满期待。但是同时, 如何让他们积极自觉地作画, 而不是强迫性地动笔, 就要看老师对学生兴趣的调动。尤其是日语专业大多是文理兼收, 不少学生是理科生, 因为英语不好转而选择日语, 还有一些学生是调剂过来, 对语言学习兴味索然。一味地让他们练

发音、学语法和记单词, 只会让他们厌倦甚至最终放弃日语学习。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笔者在口语课堂中尝试每节课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一首日文歌曲, 将单词提前写在黑板上, 在反复播放音频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讲解歌词, 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并让学生即席发表听歌的感想。课下还会让学生自己尝试翻译歌词, 并自己在网上搜罗不同版本的中文翻译, 对比孰优孰劣。当文字配上曲调, 对歌词的听取会更难, 所以歌曲的选择尽量以平和轻慢为主, 还尽可能下载配有字幕的歌曲演唱视频。

从最简单的日本民歌『四季の歌』到流行歌曲『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 仅13级学生大二一年学到的日文歌曲就有二十首之多。也许不是所有人都擅长歌唱, 但是正如我们常说的“音乐无国界”, 优美的旋律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们不仅扩展了词汇量, 还增强了对日语文字魅力的感性认识。因为喜欢某首歌曲或者某个歌手而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动力的学生更是不在少数。

二、利用日文音像资料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听说能力可以在反复的练习中进行提高, 但是缺少内涵的对话最终是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的。正如孙有中教授在《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一文中所说:“如果没有对语言对象国历史与现状的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语言对象国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也就不可能进行深层的跨文化交流。”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 出国体验尚属奢侈行为, 而不断更新换代的电子产品和铺天盖地的媒体信息为外语学习和文化碰撞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途径。新闻、日剧、电影、综艺等各种影视作品充斥着学生的生活, 比起反复枯燥的听力教材音频, 听觉、视觉的多感官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同时语言知识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感悟文化差异提供了真实丰富的素材。

笔者在听力课上为学生播放的影视资料以纪录片和经典日剧为主。为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尽量选择一些内容难度与精读课相当, 生词量少、发音标准、语速适中的音像内容作为教材。例如, 日本放送协会 (简称“NHK”) 摄制的系列纪录片《72小时》就是了解普通日本人和真实日本社会的极佳素材。这一系列片纪录片没有名人事迹, 也无绚丽背景, 摄制组只是将镜头聚焦于一处, 截取形形色色的人们的72小时。『上野公園満開の桜の下には』一集为我们展示了繁华大都市东京的樱花烂漫, 在盛开的樱花树下载歌载舞的日本人延续着「花見」的传统。通宵占位的年轻工薪族诉说着日本企业森严的上下级关系, 追逐樱花漫游日本的退休老教师笑谈樱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身患绝症仍然运动不止的老先生闲看樱花年年盛开, 短短的25分钟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课本中无法表达的樱花文化。笔者当时兼任同一班级的日语听力课和日语口语课, 听力课上放过的视频正好作为话题在口语课上让学生讨论。不少学生的观点出乎意料的独到有见解, 他们不仅说到了樱花的颜色、花期和种类, 还提到了樱花与日本人的性格、审美意识的关系。虽然仅仅学了一年多日语的他们, 词汇量还很匮乏, 语言表达也不够顺畅, 但是视频给他们带来的文化冲击影响深远。

三、用影视片段解释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特定内涵。“语言交际离不开话语的背景知识。各民族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 如果脱离了语境而只从字面理解语言的意思, 往往会产生文化误解”[3]。日语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庞大而完整的敬语体系, 同样的表达面对不同的对象用词完全不同。敬语学习之所以很难,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缺乏真实的语境, 即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停地复述自谦、尊他、郑重的各种表达, 他们也很难熟练运用。而影视作品融语言、知识与文化为一体, 结合影视片段对语言知识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解释无疑对敬语的掌握更加有效。

2016年的动漫电影《你的名字》以绚丽的画面感和细腻的情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中男女主人公第一次交换身体时, 行为的违和感自是一目了然, 语言的差异性更是将日语中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特点对比得尤为鲜明。三叶以泷的身体与好友交谈时, 「わたし」、「わたくし」、「僕」、「俺」四种不同的表达, 令学生对日语中第一人称的适用场合有了深刻的体会。这种差异在汉语或者英语中都是没有的, 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四种不同的“我”, 这四种不同的表达又用在何种场合。而这个片段则用幽默的画面简单明了地为学生做出了生动的解释, 面对好友, 「わたし」、「わたくし」和「僕」的自称会令对方感到陌生, 拉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014年的日剧《今天不上班》中的女主人公青石花笑是一个普通的公司白领, 工作认真、体贴周到, 但是不善交际, 且做事一板一眼。她在工作场合的措辞和用语非常有针对性, 面对客户婉转客气, 面对同期进入公司的同事稍显随意, 而和关系亲近的后辈在一起时则完全用简体。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青石和男主人公正式交往后, 对方在请示工作时直接称呼她「花笑さん」, 而不是一直以来的「青石さん」, 同期的同事立即觉察到了不同「青石のこと、下の名前で呼んでたっけ」。当时给学生播放后, 立马有学生问道同样的名字, 「青石さん」、「花笑さん」和「青石」的三种称呼有何不同。在提示他们注意女主人公与对方的关系后,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为敬语称呼的「さん」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对比双方分手后, 男主人公对青石的称呼又恢复到了「青石さん」的场景, 这种变化更加体现出了日本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谨小慎微。

四、将影视题材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日本的电视剧往往以短小精悍、反映社会现实为特点。近几年, 日本的终身不结婚率连创新高, 不结婚现象加剧了少子化的进程, 成为日本社会的难题之一。以此为主题的日剧备受关注, 女主人公从经济独立、事业至上的女强人形象到梦想结婚、成为家庭主妇的传统女性, 人物性格的塑造转型在无形中传达着日本社会和政府的迫切心理。

2012年的日剧《不结婚》的第一集开篇是大学社会学课堂一景, 片中的教授以这样一段话做导语:“结婚, 这是大多数人的都会不如的正式舞台, 谁都能成为主角的梦想舞台。但是2012年日本的终身未婚率创历史新高, 男性每五人中就有一个人五十岁之前没结过一次婚, 特别是女性的未婚率不断攀升, 几乎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两倍。”这段台词里的数据引用的是日本政府的真实数据, 作为小组讨论的话题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当时笔者用格式工厂软件将这一个片段剪切出来后, 提前发到班级的QQ群里, 鼓励学生观看后自己上网搜索更多的相关数据,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发言。有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从不结婚现象说到老龄少子化问题, 还有的小组从日本看中国, 提到中国当代年轻人也有很多独身主义。带有情节和画面的日剧视频明显带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远比单纯的数据陈述更生动, 也更直观。很多学生在登录日本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时还学会了关键词搜索、数据整理、图表分析等方法, 这个过程不仅促使他们更客观理性地看待日本的社会热点问题, 还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日剧习惯刻画普通而平凡的角色, 从个体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 人与人的羁绊、梦想和现实的碰撞、自我价值的探索都是历久弥新的主题。2013年的日剧《半泽直树》以惊人的收视率扭转了日益低迷的日剧市场。作为一部典型的职业剧, 如此高的收视率离不开紧凑的故事情节和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其中, 面试、拜访客户、接洽合作等场景为学生了解日本企业文化和职场环境提供了真实的画面, 台词更是用到了大量的敬语表达。笔者将这部日剧全部转为MP3格式发给学生作为听力练习材料, 并让学生思考这部日剧的成功之处。在布置作业之前, 笔者让学生回忆72小时纪录片中出现的年轻工薪族, 并简单介绍了战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经过小组讨论, 学生们认为主人公半泽直树坚持正义逆流直上, 以牙还牙的个性极具魅力, 与日本现实社会中不可抗拒的上下级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影视作品鼓励学生以所学语言和知识谈论日本的社会现实,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歌曲、电影、动漫、日剧、纪录片等音像资料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将其应用于视、听、说等技能课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调动多种感官功能。观看、听取、理解、思考、讨论、发言等手段的合理结合,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日语思维能力, 弥补了课堂讲授教学的不足:[4]。但同时也存在着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的接触性学习, 缺乏深层次思辨理解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 应该注意选择更有针对性的影视作品, 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文化元素进行对比分析,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中日跨文化沟通能力, 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调查。

摘要:新一轮外语教学改革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为听说技能课程带来机遇和挑战。歌曲、电影、动漫、日剧、纪录片等音像资料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 将其应用于视、听、说等日语技能课程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培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中日跨文化沟通能力。

关键词:日语,跨文化能力,音像

参考文献

[1] 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 2016 (5) :17-22.

[2] 国際交流基金·日本国際教育支援教会『新しい「日本語能力試験」ガイドブック』2009.

[3] 莫全芬.谈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体[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1) :68-72.

技能课程范文第5篇

1 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1) 传统考核方式重知识轻能力, 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学生大多理论知识基础薄弱, 只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技能优势的发挥。近几年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学生普遍不能专心于学业,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难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不符。

2) 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3) 课程成绩构成不合理。过分强调期末综合考试使得一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仅凭在学期末突击取得高分, 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作为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业核心课程都安排有相当比重的实践课程, 且多安排在专业理论课后或穿插在理论课程中, 由于未能充分将其纳入期末考核, 尚未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削弱了对学生技能的考核, 有悖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 试卷题型构成不合理。侧重理论知识考查的记忆性题型较多, 而综合性题目、案例分析、材料辨析类题型少, 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不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以就业为导向, 实施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考核制度改革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主, 面向过程、面向实践”的思路, 考试目标突出能力提升, 实现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改革以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 以有利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项目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为指导思想, 通过考核制度的改革促使本专业的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在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2.1 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增强其职业素养,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之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学校应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 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适合各门核心课程的要求与特点, 且能全面衡量和检验学生技能水平与专业能力的考核制度。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 确定各考核内容在总成绩中的权重, 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实用。

有关资料表明, 在现代管理对人才测定的100多项指标中, 卷面考试只能测出其中的1/3, 而毅力、合作能力、创造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考不出”的能力, 正是高职教育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在实践中大胆推进考核方式改革, 鼓励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使考核内容更加全面。

针对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性强的特点, 可采用以下考核方式:

1) 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以能力考核为主。可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平时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发言、个人综合表现等相结合的方式。也可结合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工作任务, 布置小论文、小型设计报告等, 据此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并记入平时成绩。

2) 实践课程:可选择现场技能操作、实验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方式, 或采取理论考试与上述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或实际操作能力与平时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核的方式。

3) 案例分析: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 可结合实际项目由授课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共同研究筛选相关工作案例, 组织学生进行各类案例分析讨论, 并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最终报告及其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及综合表现, 给出相应成绩。

4) 校外综合类实训:可以采取顶岗考核答辩、实训报告、实习单位意见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 期末综合考试:结合各门课程特点灵活采取闭卷或开卷考试。

2.2 成绩构成改革

围绕项目实施过程, 建立以项目实际操作能力为重点的考核方式。成绩构成上体现出分散成绩构成, 重视平时成绩的特点。

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成绩构成更加科学。期末成绩由课堂抽查、校内实训、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校外综合类实训、期末综合考试等部分组成。根据授课教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制订的各核心课程考核环节与考核内容及其所占比重, 确定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

2.3 实施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考试模式

实施毕业生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 将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纳入各专业培养目标, 并针对各行业项目能力标准和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开展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质,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3 考核方式改革动态管理

在学期前, 各专业核心课程授课教师将制订好的考核方式提交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 并将最终文件上报教务处。各授课教师保存好各个环节的考核记录, 以备院系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确保各考核环节严肃、公正, 避免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及时收集社会反馈信息, 持续推动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以期培养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紧跟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建立起及时分析考核结果,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

此外, 为了使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须制定相应的组织与政策保障措施。健全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管理的领导体制, 确保课程考核改革有章有序进行, 保证改革方案得以顺利执行。

4 推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改革高职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制度,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技能和能力的考核, 避免将考试分数作为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同时需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呆板的教学模式, 积极推行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改革, 实现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以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此外, 针对高职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 近年来提出的“项目导向”课程建设将专业课程划分成若干模块,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知识的连贯性和交叉性, 可操作性有限, 且企业实践教学部分难以按教学计划如期进行, 企业导师进课堂的课时难以保证。因此, 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 应着重发挥现有教师队伍中行业专家的带头作用, 加强对校内教师的技能培养, 鼓励其主持或参与社会生产项目, 扩大学校行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度, 为高职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口碑效应。

摘要: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升。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专业核心课程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就其考核方式改革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核方式,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 姜俊颖, 张良, 唐甜甜.高职院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探索:以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 2011, 13 (9) :110-112.

[2] 张宁.高职高专考试模式改革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117-118.

[3] 杨晓忠, 张磊.现行高职高专教育考试命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1) :8-9.

技能课程范文第6篇

一、技能竞赛改革了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 技能需求反映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赛项符合市场发展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中, 深入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标准, 了解企业最新技术的发展情况, 并将这些技术要求归入教学内容中。同时, 职业技能竞赛以考核学生技能为主,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设置实践实训课程, 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研究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上,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建立起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从而培养出高素养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 在技能竞赛中发现问题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技能竞赛中, 教师可不断发现问题, 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 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个过程也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 可见, 技能竞赛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 是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绝佳机会, 因此必须要掌握好每一次机会。

现阶段,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员都切实了解到, 开展计算机技能竞赛对于强化教学质量的保障性作用, 在遵循以赛促教理念的同时, 进行了大量的现实实践, 并实现了理想的效果。在具体行动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加大对每届竞赛的重视力度, 将竞赛新项目确定为计算机考研组的主要工作内容, 以切实体现研究人员的职能作用, 构建专项科研组, 并建立现实的, 规范的训练计划, 集思广益大力执行具体工作。 (2) 在完善技能竞赛的物质条件后, 还需要商请专业资深人士, 计算机教员一同深入到联合企业进行实地训练, 资深人士要给予专业的训练指导, 开阔教员的理论思考空间, 优化教员的职业素养, (3) 建立落实以赛促教的机制, 以适当的时间安排优秀教员深入到企业一线参与专业培训, 以科学的方法, 调动计算机教员参与进修的积极性, 以提高其基础素养。不仅如此, 还需要以适当的时间, 组织相关教员开展技能培训活动, 为促进高素质教员团队的构建创造完善条件。

(二)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实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 都有过高考成绩不理想的经历, 而将高职院校确定为技能培养的场所, 而大部分进入到职业院校的学生, 都会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卑微感, 学生这样的状态如果在长期中不能得到改善, 长此以往, 就可能会降低学习兴趣, 呈现被动化学习状态。如果基于这样的考虑, 积极开展计算机技能赛, 就会让学生在参赛过程中, 找到自信, 转变心态, 强化技能。倘若有学生在参赛过程中, 取得了理想成绩并获得了物质奖励, 就可能会让学生从根本上摆脱自卑感的束缚, 继而使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为其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主要会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体现:

(1) 从厌倦的态度转变为积极专注、勇气探索的状态。在班内借助层级式的选拔方式, 引导以往竞赛成绩最优的学生参与竞赛, 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这种选拔方式的运用可以强化学生探索问题、研究技术的热情, 也能够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计算机竞赛中的大部分项目, 都属于三人以上的小组赛, 小组成员的合作状态会影响到小组的胜负。那么竞赛前, 就需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充足的集训, 让学生在此期间, 拉近距离、充分沟通、积极合作、努力创新, 使学生形成高度的核心素养, 更重要的是, 促进小组成员通过竞赛, 强化善于合作的精神。

(3) 发挥榜样的作用。借助校内的板报栏、网络平台、教学楼廊道等空间展示竞赛成绩优秀学生的简介和获奖项目, 以调动其他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努力的信心, 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氛围。不仅如此, 还需要请经过岗位实习的获奖学生, 向在校学生讲述其参赛经历和获奖方法, 并向学生展示榜样的形象, 让在校学生都会切实感受到参与计算机技能赛的现实意义。

技能竞赛的进行不仅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能够了解社会各企业对于人资的需求标准, 更能够对课程教学的高效创新起到保障作用。要想实际这样的目标, 院校就需要在正式开赛前, 根据计算机教学客观条件和发展状态, 构建具有长期作用的机制, 并切实体现技能竞赛的指导作用、鼓励所有师生对技能竞赛的现实意义做出充分了解, 使相关教员加大对计算机竞赛的重视力度, 并将其确定为衡量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核心方法, 保证“以赛促教、教赛相长”机制的充分落实, 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 结合各企业发展需求, 来储备现代的复合型人力资源, 以此为各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技能竞赛进行中,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遵循“高效联合、产教并重”的理念, 以此为院校本身的教学创新和企业经济转型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并切实体现校企联合的重要意义, 促进各企业单位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与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来培养理想的人才, 从而在为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的同时, 也为校企合作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计算机竞赛活动, 是促进院校教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佳方法, 也是院校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各行业领域对人资需求标准的最佳渠道。那么在本文中就重点对计算机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影响做出分析。

关键词:技能竞赛,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吴晓澜.探讨高职计算机技能竞赛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 2017 (4) :167.

[2] 胡志强.计算机技能竞赛对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作用的研究[J].职业, 2016 (24) :75-76.

[3] 刘渝妍, 岳强, 平大林等.基于计算机技能竞赛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福建电脑, 2015 (1) :35-36.

上一篇:老年人智能教育范文下一篇:雨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