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范文

2023-09-20

农民培训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新时期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因此探索出符合天津实际的农民培训模式与机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对于国内外较典型的农民培训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天津市农民培训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农民培训的实际效果,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机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选择到城镇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务农人员老龄化、知识水平较低、农村产业空心化,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典型国内外农民教育培养模式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农民培训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民培训的失效。

1.国内外典型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与机制的分析

1.1国外

1.1.1不同层次,不同主体,不同培养目标—韩国

韩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主要分为4H教育、农民后继者教育以及专业农民教育。培训主体不同,培训的内容、目标也不同。例如,农民后继者教育主要针对那些准农民加以培养,而专业农民教育则更偏重于现从事农业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管理能力等[1]。

1.1.2办学模式多样,机制灵活—美国、法国、德国

美国以办学模式多样见长,主要有SOE、FFA、SAE及课堂指导等,FFA模式主要培养职业农民的自主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团队合作、组织能力及领导能力,而SAE模式主要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辅导职业农民的某项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以便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当中[2]。法国、德国则突出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企业的职业培训可以直接进驻与学校的教育当中,以结果为导向办学,更加适应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1.1.3紧密衔接的培训体系,互为补充—日本、美国

日本针对不同教育层次,将农业推广辅以农业改良普及形成了完善的五个层次培训体系,彼此相辅相成,为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美国的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教育科教体系将不同分工又有机的结合,其56所州立的农业院校统领教育培训,农业部下设生产局配合实验站及农业院校搞科学研究,又有专门的推广服务中心等[3]。

1.1.4培训方式方法丰富多样,注重实效—法国

法国创立的“农村家庭旅馆协会”,开辟了新的教育方法—交替培训法,课程配合农忙农闲时采取工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工作以及学习的效率[4]。这种培训模式实现了长短期、脱产与半脱产相结合。

1.2国内

1.2.1 浙江省

浙江省地处沿海,农业经济发展居于国内前茅,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新型农民培训并存的培养模式。其成功的莲花模式就是利用莲花镇的产业优势大力打造其品牌效应,由专业合作组织吸收解决农民就业,促进了农业的科学发展[5]。同时,浙江电大通过发挥电大的远程教育以及系统办学的优势,开展的“农村大学生培育项目”,培养了农民大学生和大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科技致富、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6]。

1.2.2 江西省

江西省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业人口高达70%以上。调查研究显示,江西省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营业,因此,通过加强技术培训进而提高生产技能也就成为了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经之路[7]。江西省农民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而服务进而促进农业发展,一方面,着力农民的务农能力的提高,通过专家实地指导加典型示范的模式进行创业能力以及科学技术的培训,此外还大力开展有关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培训。

1.2.3 河北省

河北省特色的“定兴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开展对新型农民的培训,以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目的,有选择性的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通过建立企业培训中心进行现场实践培训,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河北农大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除了面向初高中生,取得大专文凭还面向具有一定经验的青年农民、现任村干部、农业科技示范户等,培养掌握农经动向、懂技术、有理论、能创新的实用性人才[8]。

2.天津市农民培训的现状分析

天津市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沿海城市,城镇化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天津市农业人口371.61万人,非农业人口645.05万人,农业稳定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441.69亿元,较13年增长呢3%[9]。近年来,天津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促进培训事业的高速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不懈努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主导,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推进

自2004年实施“351培训工程”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在农民培训方面的投入。“十二五”期间,计划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次,培养职业农民10万人,开展农业创业培训1万人,培养5000名农业高技能人才,组织2万人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并取得证书,市财政计划安排1.44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10]。在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专项推动农民教育培训工程的道路,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

2.2 规范化管理、强化取证,确保实效

“351工程”的实施使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管理推动机制,层层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则通过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所有的培训专业课程都要制定课程大纲、培训学时、考核标准等,使具体培训变得有章可循。同时为了防止培训走形式,补贴资金采取“先培训、后取证、再补贴”的方式,农民经参加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证书,方能申领财政补贴。

2.3 多部门配合,资源整合,强调体系化培训

天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体系是由农业主管部门统领,市、区县、乡镇、村各级分管部门组织实施,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相互沟通共同推进工程。制定培训目标之后,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认定培训机构到建立培训实训基地,成立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到聘用专兼职教师,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全面服务。

根据2015年上半年天津市农民培训情况(见表1)显示,农民对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需求量、参与度仍然是最大的,其中以种植业和林业参与培训人次最多。同时,职业资格证书类的培训和学历教育的投入是最大的。承担农民学历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提供大专学历教育的天津电大以及考试院和提供中专学历教育的农广校,其中以农广校的中专教育人次最多,这与天津市整体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有关。

3.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的思考

3.1农民综合素质偏低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18.9%,初中占 62.75%,高中及中专占 14.7%,大专及以上占 3.73%[11]。整体学历偏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较低的文化水平会对培训内容的理解产生一定障碍,同时也很难接受新的生产工具、信息技术。文化背景差异大,也会出现在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的供给予农民自身的需求不统一,相互脱节。

针对此问题,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根据不同层次主体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结合农民实际不仅要关注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提高不同水平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注重培训教材编写和实际授课过程中的易懂性、生动性,使农民愿意走进培训课堂,并且在课堂上听得懂、学得会、能应用。

3.2 办学模式、机制相对单一

天津市的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如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办公室、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等,而相关的学历教育则集中于电大、考试院和农广校等。

因此,应广泛借鉴美、德等国以及浙江、河北省等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以及灵活的办学机制,一方面,吸引龙头企业参与到农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中来,按需打造的特色农业,利用产业优势打造品牌,组织大规模的经营,这样一来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又因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其培训效果也有保障。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上岗前参与职业训练,以结果为导向办学。另一方面,利用农村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生产主体的主动性,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3 政府管理、监督机制仍不完善

在现实中,组织推动培训工作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各职能部门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具体问题不能及时落实。有关培训的推广工作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民对培训参与度不高。而且培训过程中的管理也相对松散,缺乏统一的监督机制,导致培训质量降低。

首先应该加强各分管部门对农业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可以将农民培训效果纳入其绩效考核中。其次,加大对于公民培训工作的推广宣传力度,可以由相关专家、技术人员下区县进行实地指导,深入村镇开展宣讲。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培训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加强对培训结果的监督、考核、反馈,是保证农民培训实效的有力保障。

3.4 培训体系建设仍有欠缺,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整体的培训体系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师资力量上真正能够以新颖的教学方式传授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的“双师型”人才缺乏。培训内容虽与农业技术相关,但实用性的可实际操作的东西欠缺必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因此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的经验,不断完善培训基础条件、实训基地、设施建设,加强市、区、县、村的培训平台建设,改善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范围,使农民能够就近参与培训,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发挥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的作用,弥补师资缺口,并建立一支稳定的、有经验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将农民需求调研常态化,据此开展针对性培训;专家远程一对一指导和农业论坛,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作者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基金项目:2013年度天津市终身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ZSZ130015)。

参考文献:

[1] 齐美怡.日本、韩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2] 官爱兰,蔡燕琦.农业现代化中农民职业培训:美国、韩国经验及启示[J].高等继续教育学校,2013,26(5):63-67.

[3] 安云蓉.国外农民教育模式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启示[J].科技世界,2014,8(22):18,41.

[4] 丁国杰,朱允荣.欧盟三国农民教育培训的经验及其借鉴[J].世界农业,2004,(8).

[5] 徐晓菲,王成福,赵云.浙江新型农民培养途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89-92.

[6] 培养造就更多更好的现代新型农民[N].浙江日报,2006-06-06(14).

[7] 周娟娟.江西省农民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江西农业大学,2014.

[8] 张亮.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0.

[9] 《2014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 张大鹏,刘长生,张伯平.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天津电大学报,2012,16(4):76-79.

[11] 《2013年天津市统计年鉴》

农民培训范文第2篇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去年年初,我们对全县农村富余劳

动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深切地感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统筹“三农”发展的“瓶颈”。

⒈农村劳动力滞留农业,制约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去年初全县共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按全县现有耕地估算,尚有万多农村劳动力富余,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剩余格局,以致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少的状况。

⒉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制约协调发展。由于低素质导致低水平就业,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村,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别呈拉大趋势。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而只靠做农业的文章,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转移

速度。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一方面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用工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弹性下降。据县劳务市场统计,每周有近个就业岗位推向市场,但能达成意向的只有人左右,真正符合要求被企业录用的还不足人。主要原因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

如何减少农民,提高农民,把人多地少的劣势变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城市建设的人文优势,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决策,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产业,摆上议事日程。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总结一年来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三抓

促三变”:

⒈抓宣传,转观念,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政府抓转移、农民想转移、社会促转移,才能取得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干部层面,形成抓转移就是抓结构调整、抓农民增收的观念。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一定要从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抓起。为此,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召开会议、建立机构等多种途径,形成“不重视农转工作不是开明领导”的共识,使各级干部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实行城乡统筹的主要抓手,并将其列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农民层面,形成洗脚进城,转移致富的观念。通过县、镇、村三级宣传体系,加强了对农民择业观念、就业

形势和就业能力及农转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重要成果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念,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树立“洗去脚上泥,出去搛大钱”的新观念,激发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增强了转移的主动性。

三是社会层面,形成农村劳动力是资源、财富的观念。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鼓动、资源整合、利益驱动,工商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职技校发挥师资优势,民间组织发挥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共同开发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

⒉抓培训,提素质,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此,我们实施“万名农民转移

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一是制订政策,吸引农民。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政府、农转办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今后年,全县每年培训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的办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次免费培训的机会,有一次免费推介工作的机会,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同时,县农转办还制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奖励标准》,规定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结业证书的,按“以奖代补”办法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参与农转工作的积极性。各镇乡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政策,做到“组织、资金、基地、人员”四落实。

二是创新机制,带动农民。主要是

开展“三种培训”,做到“三个挂钩”。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与输出挂钩。通过与企业、城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稳定的接纳渠道,走“先招工后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的路子。去年全县通过订单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菜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挂钩。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列出培训科目,走“边培训边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如镇根据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组织农民参加烹饪、餐旅等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该镇就有人转移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开展买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发证挂钩。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民培训实行买单,并对考核合格的,由县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县内企业凭证书优先录用,走“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凭证录用”的路子。去年全县取得初级职业技术证书的有人,取得结业证书的有人,培训后转移的有余人,转移就业率在以上。

三是构筑网络,便利农民。全县建

立了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职业技术学校和部门、企业所属培训机构为依托,乡镇成校为培训主战场,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培训网络。县一级设立了国际劳务技工培训中心、交通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个由政府授牌的定点培训基地。同时,把培训机构延伸到个镇乡,在各镇乡建立相应的培训网点,方便农民培训。目前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培训新格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为镇乡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对口的师资力量。

⒊抓配套,优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是畅通转移渠道,只有畅通信息、健全网络,才能使劳动力转移真正变成现实。为此,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积极创造城乡统筹就业

的劳动力转移环境。

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各镇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档案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设立有专业就业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并纳入县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县一级设立个人求职资源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构筑县内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计算机终端为一体的用工信息网络,并联通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加快与大中城市用工单位联网,及时了解和发布县内外单位用工和劳动力供应信息。在健全县内外用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县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就业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举办周三定期劳动力交流会,并根据用工素质特征和数量要求,到乡镇开展专场劳动力交流服务。县妇联设立了巾帼来料加工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架起了服务桥梁。

二是健全转移就业网络。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培训网点的同时,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变盲目性转移为针对性输出,低效益外流为高效益输出,真正让劳动力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跳出谋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带动劳务输出。全县先后成立了县职业介绍所等个劳动服务中介组织,涌现出一批敢创敢干的劳务经纪人。据统计,去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余人。

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四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门槛,促使农民在城镇落户,转产转业。允许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本县农村劳动力,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常住户口,并积极探索方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的户籍管理新路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土地转包、转让、

入股、租赁,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不断探索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城乡就业统筹制度,建立健全统

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社保扩面工作,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初步成效

我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转变思路与观念,大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⒈拓展了就业平台。通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了一定技术,学到了一些本领,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面进一步扩大,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县内向县外转移,

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国内走向国际,农民就业平台不断拓展。去年,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就地(县内)转移人,转向县外人、省外人、国外人,转移从事

二、三产业的人。

⒉促进了增收致富。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劳务输出,一方面减轻了众多农村人口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分割”,使留在农业的人口能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增效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大批农民转移到

二、三产业就业,使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占到了整个收入的以上。

⒊带动了经济发展。经过培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他们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纷纷回乡创业,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出去一个学生,回来一个老师”,“出去一个苦力,回来一个老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块状经济的发展。

⒋加快了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技、道德、法制等综合素质,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使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民培训范文第3篇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去年年初,我们对全县农村富余劳

动力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深切地感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统筹“三农”发展的“瓶颈”。

⒈农村劳动力滞留农业,制约农民增收。据调查统计,去年初全县共有万人从事农业生产,按全县现有耕地估算,尚有万多农村劳动力富余,农村劳动力使用结构存在较为突出的剩余格局,以致人地矛盾比较突出,出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少的状况。

⒉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制约协调发展。由于低素质导致低水平就业,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农村,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城乡差别呈拉大趋势。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抓好“三农”工作,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而只靠做农业的文章,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转移

速度。近年来,随着园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一方面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用工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弹性下降。据县劳务市场统计,每周有近个就业岗位推向市场,但能达成意向的只有人左右,真正符合要求被企业录用的还不足人。主要原因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用工单位的要求。

如何减少农民,提高农民,把人多地少的劣势变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成为人力资源优势,成为城市建设的人文优势,县委、县政府及时作出了决策,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要产业,摆上议事日程。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总结一年来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三抓

促三变”:

⒈抓宣传,转观念,变被动转移为主动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政府抓转移、农民想转移、社会促转移,才能取得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是干部层面,形成抓转移就是抓结构调整、抓农民增收的观念。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一定要从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抓起。为此,通过调查研究、学习考察、召开会议、建立机构等多种途径,形成“不重视农转工作不是开明领导”的共识,使各级干部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中心环节、实行城乡统筹的主要抓手,并将其列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农民层面,形成洗脚进城,转移致富的观念。通过县、镇、村三级宣传体系,加强了对农民择业观念、就业

形势和就业能力及农转工作中的先进典型、重要成果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念,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的旧观念,树立“洗去脚上泥,出去搛大钱”的新观念,激发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自觉性,增强了转移的主动性。

三是社会层面,形成农村劳动力是资源、财富的观念。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鼓动、资源整合、利益驱动,工商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职技校发挥师资优势,民间组织发挥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共同开发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

⒉抓培训,提素质,变低层次转移为高层次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素质问题,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就业能力增强了,才能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对此,我们实施“万名农民转移

培训工程”,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覆盖面。

一是制订政策,吸引农民。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县政府、农转办相继制订了《关于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提出今后年,全县每年培训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采取“财政拨一点、乡镇出一点、部门帮一点、用工单位拿一点”的办法,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一次免费培训的机会,有一次免费推介工作的机会,并将培训和转移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乡镇。同时,县农转办还制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奖励标准》,规定经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结业证书的,按“以奖代补”办法分别给予不同的补助,激发农村劳动力自觉参与农转工作的积极性。各镇乡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政策,做到“组织、资金、基地、人员”四落实。

二是创新机制,带动农民。主要是

开展“三种培训”,做到“三个挂钩”。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培训与输出挂钩。通过与企业、城市的联系沟通,建立劳动力培训输出稳定的接纳渠道,走“先招工后培训,以输出带培训”的路子。去年全县通过订单形式,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多人。开展菜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市场挂钩。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列出培训科目,走“边培训边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路子。如镇根据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组织农民参加烹饪、餐旅等相关技能培训,仅去年该镇就有人转移到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开展买单培训,做到培训与发证挂钩。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资金,对农民培训实行买单,并对考核合格的,由县劳动部门发给资格证书或结业证书,县内企业凭证书优先录用,走“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凭证录用”的路子。去年全县取得初级职业技术证书的有人,取得结业证书的有人,培训后转移的有余人,转移就业率在以上。

三是构筑网络,便利农民。全县建

立了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以职业技术学校和部门、企业所属培训机构为依托,乡镇成校为培训主战场,有资源和能力的企业共同参与,全社会通力协作的培训网络。县一级设立了国际劳务技工培训中心、交通技术培训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等个由政府授牌的定点培训基地。同时,把培训机构延伸到个镇乡,在各镇乡建立相应的培训网点,方便农民培训。目前全县上下基本形成了多渠道、多专业、多途径的培训新格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专门建立了农民培训师资库,为镇乡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及时提供对口的师资力量。

⒊抓配套,优环境,变无序转移为有序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是畅通转移渠道,只有畅通信息、健全网络,才能使劳动力转移真正变成现实。为此,县委、县政府着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优化配套政策,积极创造城乡统筹就业

的劳动力转移环境。

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各镇乡成立了农村劳动力信息服务中心,建立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档案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设立有专业就业要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档案,并纳入县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县一级设立个人求职资源库,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构筑县内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相关部门、乡镇计算机终端为一体的用工信息网络,并联通全省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加快与大中城市用工单位联网,及时了解和发布县内外单位用工和劳动力供应信息。在健全县内外用工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县劳动力市场继续推行就业服务窗口无休日制度,举办周三定期劳动力交流会,并根据用工素质特征和数量要求,到乡镇开展专场劳动力交流服务。县妇联设立了巾帼来料加工服务中心,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创业架起了服务桥梁。

二是健全转移就业网络。去年以来,我们在抓好培训网点的同时,坚持

“政府引导、社会主导”,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职业中介组织,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劳务输出经纪人,变盲目性转移为针对性输出,低效益外流为高效益输出,真正让劳动力走得了,走得快,走得好。同时,主动融入长三角,跳出谋发展,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带动劳务输出。全县先后成立了县职业介绍所等个劳动服务中介组织,涌现出一批敢创敢干的劳务经纪人。据统计,去年通过劳动力市场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余人。

三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着重抓了以下四项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门槛,促使农民在城镇落户,转产转业。允许在城镇务工或经商的本县农村劳动力,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在常住地申报登记常住户口,并积极探索方便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就业的户籍管理新路子。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土地转包、转让、

入股、租赁,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不断探索劳动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城乡就业统筹制度,建立健全统

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社保扩面工作,为进城农民提供社会保险,解决其住房、子女上学、养老等后顾之忧。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初步成效

我县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转变思路与观念,大力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着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取得一些初步成效。

⒈拓展了就业平台。通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了一定技术,学到了一些本领,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面进一步扩大,促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县内向县外转移,

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国内走向国际,农民就业平台不断拓展。去年,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就地(县内)转移人,转向县外人、省外人、国外人,转移从事

二、三产业的人。

⒉促进了增收致富。通过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劳务输出,一方面减轻了众多农村人口对有限土地资源的“分割”,使留在农业的人口能通过扩大经营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增效增收;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大批农民转移到

二、三产业就业,使非农产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占到了整个收入的以上。

⒊带动了经济发展。经过培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他们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纷纷回乡创业,当地干部、群众称之为“出去一个学生,回来一个老师”,“出去一个苦力,回来一个老板”,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块状经济的发展。

⒋加快了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使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科技、道德、法制等综合素质,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使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民培训范文第4篇

简报

第 1 期

丰润区十万农民大

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12月29日 我区十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全面展开

按照区2010—2011年度十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各地各单位结合各自职能任务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大培训活动全面展开。

一、建立机构,明确目标

为使大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区要求,各乡镇、区直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主管领导和培训活动主要负责人,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的培训工作,分工明确。这次十万农民大培训活动全区计划举办短期培训班40期次,开展巡回讲座500场次,制作电视专题节目、讲座50期次,制作网络专题节目20期次,制作发放光盘10000张,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80期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期次,组织农民参观学习35批次,累计培训农民10万人次。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各乡镇、各 - 1 -

单位也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明确了各自的培训任务和培训人员。

二、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围绕奶业、生猪、蔬菜、林果四条农业产业链,重点抓好种植业、养殖业、果品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及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控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围绕龙头企业的提升、农业品牌的创新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品牌农业、精准农业、合作组织知识培训;围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循环农业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培训,同时开展农业、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抓好阳光培训,多方面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围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基层党员培训。

三、完善制度,注重实效

为使大培训活动落到实处,各单位都从本单位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具体的保证措施,确保取得应有的效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发布培训信息,为本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区委电教远教中心充分利用全区党建平台——《丰润党建网》,开办“农业科技”栏目,将自己制作的农业技术节目上传到《丰润党建网》,供全区广大农民浏览学习,丰富农业技术知识。之后,电教远教中心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区各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

程教育基层站点,经常在远程教育网上的“市厅之窗”专栏点播收看“百万农民大培训”栏目,并对收视率予以监督通报。二是加强培训力量。各乡镇都能结合各自特点,积极与区直业务部门联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组织培训,把科技送到农民家中,送到田间地头。区老科协邀请市老科协农业专家刘寿山到新军屯镇讲授生姜种植、防病方面的科技知识;并聘请林业局戴宝柱书记和果树站胡长林站长,到王官营镇上水路村讲授果树栽植技术等。三是加强督导检查。科协、林业局、丰登坞镇、丰润镇、石各庄镇等单位都各自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把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建立了大培训目标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以确保培训任务合理、有序进行。

截至目前,全区农民大培训共举办短期培训班8期次;开展巡回讲座85场次;累计培训农民达2.1万人次。

农民培训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为例,分析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供给与需求现状,发现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失地农民真正的教育培训需要出发,从教育培训的内容设置、师资建设、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随着亳州市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商品住宅小区和各种拆迁还原小区林立,各种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断涌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然而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并未得到相关方面的充分重视,当前亳州失地农民教育存在内容设置单一、培训机构条件差、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缺乏效果评价机制等现实问题。

一、资金来源缺乏,资金管理需完善

在资金来源方面,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来源缺乏,仅依靠上级农民培训补贴,在教育培训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上同样需要完善,资金监管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资金监管机制缺乏。由相关部门人员关于资金来源与监管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亳州市仅仅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统筹使用好上级农民培训补贴资金,并鼓励各部门、各单位积极争取上级对口部门的培训计划和资金支持。这样的安排,过度依赖上级有限的补贴资金,并没有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失地农民培训专项资金,也并未发动社会力量,联合企业、用人单位等进行“开源”,这样的做法很难保障充分、稳定的失地农民培训资金来源。在培训资金的监管方面,培训资金申请使用程序复杂、混沌,审核时间长,未能做到专款专用,导致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影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内容设置单一、不完善

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仅仅停留在技术技能层面并且缺乏针对性、效果差,创业能力培训缺失,忽略了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需要,缺乏长远规划。

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方面,亳州市在实践上缺乏经验,在理论上也不够成熟,这导致亳州市目前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未能考虑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的失地农民群体的不同需要,在培训内容方面“一刀切”,缺乏针对性,不考虑长远职业规划。

亳州市目前针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家政、面点制作、加工技术等方面,培训层次较低,难以帮助失地农民在求职方面提高认可度,获得优势,经过培训以后,失地农民仍然只能获得短期工资福利待遇低的工作。

全民创业背景下,许多失地农民存在创业意向,他们渴望获得政府关于失地农民创业支持政策、贷款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但亳州市针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中相关方面内容缺失,无法为具有创业意向的失地农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另外,许多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后仅仅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并未完全实现观念、行为以及职业的转变,从而面临一系列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难以真正融入城镇生活,游离于城镇边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培训机构条件差,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目前,亳州市鼓励具有培训资质,符合培训条件的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自愿申请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并开展与之配套的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工作,允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农业部门分别认定定点培训机构,并且已有县区开始尝试规定定点培训机构在培训资金、培训场地、培训师资等各方面的硬性条件,以规范农民定点培训机构的工作。但由于执行不到位,这些规范和规定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规定出台几年,仍是“纸上谈兵”,并未落到实处。实际上仍然只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长期合作的培训机构真正实施面向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并未出现新加入的培训机构,竞争机制缺乏。而这些真正实施培训的机构由于资金缺乏、设施陈旧等问题,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培训,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另外,非农技术技能、种植养殖技术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培训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保障教育培训质量,但在目前亳州市失地農民教育培训师资构成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过低,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严重影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有待加强

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我国越来越强调持证上岗,就业准入制度深入人心。在开展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同时如果不加强失地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后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失地农民接受教育培训后获得的知识技能很难得到承认和证明,职业准入制度无形中就会变成失地农民就业道路上的另一道门槛。

五、对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投资体系,完善资金管理

亳州市需完善资金管理,加大对培训补贴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到专款专用,明确、简化申请程序,严格、高效审核资金拨付,将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的社会监督落到实处。同时,继续严肃查处虚报、套取、挪用农民培训资金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二)多层次多角度优化、完善教育培训内容

结合亳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调整教育培训内容;第二,真正从失地农民实际需求出发设置教育培训内容;第三适应失地农民创业需求开展创业培训;第四,加强生活指导与心理辅导。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

为了提高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亳州市应当拓展师资来源,聘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兼任教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师资构成中的比例以满足亳州市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要保障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还要注意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

(四)加强教育培训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加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要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通过一定的考核认定工作给已接受教育培训但未取得证书的考核通过者颁发从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证书,将后续参加教育培训的失地农民纳入职业资格认证的范围,达到认证要求的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第二,针对失地农民适当减免职业资格认证所需费用,提高失地农民参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第三,大力宣传参与职业资格认证所能带来的好处,提高失地农民参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意识,同时扩大职业资格认证的种类和范围。

基金项目:2017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规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课题编号:azjxh17105)。

农民培训范文第6篇

新疆农民教育培训因教育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幅员辽阔等因素制约,造成就近就地培训难度较大,农民培训效果不太显著。远程教育以其学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学习成本较低等优势,对于在新疆开展农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但存在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差、农民知晓率低等问题。笔者建议,立足新疆实际,加快远程教育在农民培训中的运用。

加大资金投入,健全远程教育基础设施。 受自然条件、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新疆财力与内地省份还有一些差距,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特别是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几乎是从零开始,亟需大量资金更新设备。建议教育、农业、科研等部门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新疆远程技术设备建设和维护;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机构(如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采用代建远程教育站点、代为培训农民等方式,通过推销优质农资、先进实用技术或签订订单等方式回收成本,构建企业+农民+政府的利益共同体。各援疆省市应因地制宜帮助受援地建设、维护、升级远程教育设备,也可以通过选派援疆干部、培训远教人员等方式,提升受援地远程教育水平。

整合优势教学资源,拓宽远程教育覆盖面。 加大摸底力度,掌握农民需求与教学资源现状。组织区地县三级远程教育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基层对当前远程教育站点、农广校建设和农民培训需求等问题开展调研,摸清家底、找准问题、掌握需求。协调各方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在摸清家底和农民需求的基础上,邀请农业部、援疆省市、自治区内专家针对某一需求热点进行授课。在远程同步授课的同时,做好资料保存,构建教学资源数据库。开放授课效果评价体系,评估授课结果,对广受农民群众欢迎的老师,增加授课频率、提高授课报酬,以此优化教学资源。

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知晓率。 采取农民喜闻乐见、乐于接受、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农民知道远程教育。加强基层远教技术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远程教育设备的运用率,让农民能接触到远程教育。通过挖掘那些受益于远程教育的典型事例,发挥模范的带头作用,让农民渴望远程教育。优化远程教育课程,更加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让农民能从远程教育受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3G、4G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手持上网终端的不断完善,改变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站点的建设,还应重视网站、手机网站的建设,以此进一步打破以往远程教育对站点的依赖性,拓宽远程教育渠道,使受众更容易、更方便地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上一篇:未来的学校范文下一篇:邮政银行个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