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2024-05-19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制图在工业发展、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给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技工学校传统机械制图教学弊端,以及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技工学校 机械制图 模块化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是技工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属于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用于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创造力、机械图绘制、识别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等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由于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一些弊端,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和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必须进行改革。

一、技工学校传统机械制图教学的弊端

1.过分重视教师教

根据大纲教学要求,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基本上是由教师借助教学模型、教具在黑板上绘制图形,然后向学生进行讲解的模式展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几乎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这种过分重视教师教的技工学校机械制图传统教学模式,既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更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教学缺乏实践环节,必将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效果。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已根深蒂固在教师们的思想当中,很难彻底改变,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自身有限的专业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将课程教学局限于课本之内,而难以向实践教学拓展。

二、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策略

1.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在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要想发展模块化教学,就必须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对实训教学环节进行强化,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实践技能培养是模块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教师应适当缩短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机械绘图训练,以此增强自身对机械工程各种图样的绘制与识别能力。

另外,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特点,对实训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如计算机软件制图、徒手绘图、尺规绘图、零件绘图等。其中,计算机软件制图作为当前及未来工程领域最主要的绘图方式之一,应引起教师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计算机软件绘图应作为技工学校机械制图实训教学中的重点环节。这一环节的制图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机软件制图水平,无疑对其今后的就业有着极大的帮助,对现有教学模式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在发展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模式过程中,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刻不容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大胆探索与尝试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教学方法,并学会将教学中以教为重心的模式逐渐向以学生学为重心转变,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环节,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主学习。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将学生的学与做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小结

当今社会对技术类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技工学校作为机械类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其开设的机械制图课程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应用,使得机械制图课程在培养学生多项基础专业技能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技工学校应积极致力于机械制图模块化教学改革工作,以加快该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玮.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2]张明远.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视界,2014(5).

[3]周四凤.关于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2(6).

[4]贺秀英.对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

[5]黄世有.关于技工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的探索[J].职业,2011(6).

(作者单位:平度市高级技工学校)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下面以数控专业为例来讨论一下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

1 教学内容

数控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是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编程或者从事车间技术员、车间调度员、车间工艺员等工作。无论是哪个岗位都需要有非常熟练的识图能力。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员要根据图纸编制工件的加工工艺, 编制数控程序, 然后进行熟练操作。如果是车间调度或车间工艺员就更应该熟练地读懂图纸, 才能对操作工人做出准确指导, 才能让人信服你。因此数控专业的学生学习制图课的教学内容时, 应该在掌握制图基本原理和机件表达方法的基础上, 加强零件图的读图能力训练。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地练习四大类零件图 (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 的识图方法。多看零件图, 在脑海中积累大量的形象储备, 为熟练读图奠定基础。高职生在制图课程方面的能力目标是: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读懂复杂的零件图。能绘制简单的装配图, 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2 教材建设与习题集的编排

现在高职制图教材版本很多, 教学内容都相近, 但很多教材的教学重点没有突出高职生的能力目标, 把教材作成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这些教材的习题集差别就更大了。有人将习题量编的很大, 但没有经过严格筛选, 无法突出学习重点, 能力目标不清楚, 造成学生做习题时不能搞清楚题目要考核的重点内容, 因为习题量大学生做不完, 就可能造成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有练习到位, 而把时间耗费在别的方面了, 没有真正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另一种情况就是以“够用为止”的理由把习题集编的很薄, 每个知识点只有极少的练习题, 学生完成作业后没有巩固性练习可做了, 达不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因此我认为教材编写可以精炼一些, 突出高职教学的特点, 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 尤其是在零件图的学习中, 要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能力目标, 强化零件图的读图训练。而习题集的编写要求每个知识点都有两个层次练习:一个是必做的练习也就是作业, 这是经过严格筛选出来的, 最能体现知识点和能力目标的典型习题。这些习题做完后老师要进行批改或讲评,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基本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第二是课外练习题, 是用来强化知识、拓展知识、提高技能的题目。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运用知识的目的, 本部分习题也要围绕知识点和本章的能力目标来编写, 重要的是可以把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运用。

3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该课程就跟学习游泳一样, 光学理论不去动手根本不行。在教学过程中光讲理论不做练习也不行, 要讲练结合以消化知识和提高能力。在讲授习题课过程中采用讨论式教学更为有效,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符合建构知识的要求。把机械制图课堂建立成两个类型的课程。第一是教学型的课程, 莱夫和温雅 (Lave, Wenger) 的教学论认为:教学型课程是为了指导新加入者而建构出来的, 这类课程根据学习者以外的求知观点来加以体现。第二是学习型课程, 莱夫和温雅 (Lave, Wenger) 的教学论认为:学习型课程与教学型课程恰恰相反, 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的一种“日常实践中的学习资源”。对例题进行精心设计, 用投影打出题目, 让学生思考、讨论、讲解题思路等。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协助者、引导者的作用。在上习题课时, 把学生可能要出现的错误设计成多个题目, 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亲自动手做做, 然后在朋辈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显而易见学习型课程和教学型课程这两个课堂情境的最重要分歧就在于两者对教学的强调程度不同, 以及不同的控制点或权威所在。经过笔者将两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 教学实践创造了非常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在讨论问题时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地位, 学生建构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4 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图纸, 不论是讲课还是讨论或讲评作业都要用图纸说明问题, 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直观形象地讲清问题, 我们需要作大量地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课件中插入一些生产现场的真实场景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通过展现各种各样的零件实物增加学生脑中的形象储备和直观效果。

当然不能因为多媒体教学有如此多的优越性就完全用多媒体代替教室授课形式。学生自己动手作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讲的再多再清楚, 学生课堂讨论再多再热烈都代替不了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学生练习少是达不到熟练掌握制图知识和能力的。另外还受到学校多媒体教室资源的限制, 不可能让一门课占用了全部多媒体资源。只要教师掌握好了多媒体教学的技能, 把握好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在机械制图课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高职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在校的三年当中除有近一年的顶岗实习以外, 还有一定课时的实习实训内容, 所以真正的理论课授课时间非常有限,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学到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有效进行教学, 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效率。希望笔者在机械制图课程上的改革思考能给同行们带来启示。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 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的特点决定了课程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要注重实践, 要尽量给予学生真实的环境。笔者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工作实际重点选择、教材要精炼但不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习题要分层次训练、教学方法上以构建教学型课程和学习型课程模式为主, 教学手段上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教学型课程,学习型课程,能力目标,多媒体运用

参考文献

[1] 姜平.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4:24~28.

[2] 杨幼君.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中充当的角色与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4:19~20.

[3] 玛莎·斯通, 威斯克.什么是着重理解的教学[M].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 2003:365~367.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合二为一

1.1 课程思路

传统教学过程中《机械制图》与《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 分别由两个专业老师讲授, 机械制图专业老师讲授《机械制图》, CAD老师讲授《CAD》, 一般先开设《机械制图》然后再开设《CAD》课程, 把这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割裂开来。我校目前将《机械制图》与《CAD》融合为一, 以《CAD》课程为技能主线, 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 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 贯穿全部课程, 以上机绘制图纸为能力, 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 强调课程实用性及现实性, 适当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 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 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 培养实用型熟练工种人才。课程由一名教师讲授, 打破了这两门课程的系统性与专业性, 并本着实用性、够用的原则, 减少了课时,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初、中级、高级技术工人, 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机械制图》课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在《机械制图》与《CAD》教学目标是以绘图为手段, 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主。以往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采取《机械制图》与《CAD》并重进行培养的, 结果课时很多, 学生的负担很重, 而参加工作后, 实际应用却很少, 极少数学生以绘图为工作, 而大多数的学生是在流水线上工作, 只要会看图, 能绘制简单的图样就行了。因此, 在融合的教学过程中, 采取分层教学, 对一些优秀学生、高级技工班的学生提出较高要求, 要掌握绘图基本技巧, 而对一般学生、中级技工班学生只要能看图、识图、绘制一些简单的图样就可以了。这样, 教学更有针对性, 课时少了, 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实际教学中的课时分配

融合式授课:比例为2∶3, 即《机械制图》为2, 《CAD》为3。课时大致可分为《机械制图》为16到20课时, 《CAD》为48到60课时。前者以平面为主, 后者二维、三维兼顾。

1.3 课程教法

融合式授课:先讲《机械制图》, 后讲《CAD》, 以《CAD》为主, 《机械制图》为辅, 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 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 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每讲一节CAD时, 对机械制图知识作相应的简要介绍, 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 在《机械制图》内容基础上留一定量的作业, 全部要用CAD来完成, 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教学过程中两者兼顾, 即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运用了《CAD》软件, 甩掉图板绘图, 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 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将《CAD》与《机械制图》合二而一, 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 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2 教材选用

机械制图一般选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专业或非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目前, 我校C A D教材选用《AUTOCAD 2004计算机绘图实用教程》, 课程内容为“二维绘图知识”与“三维绘图知识”。

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要注意新国标, 简化画法, 特别是视图的正确性画法。以突出动手能力和实用性为主线, 对画法几何部分要适当选取内容, 不必强求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2) 在《CAD》教学中, 要注意细节与精确的实际技能项目。一定要严格训练学生以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准, 不要标错和画错。关键性的应用技能与技巧, 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 使学生切实地掌握。

4 教学效果, 快乐教育, 寓学于乐

以前的教学中, 很难做到让学生“举一反三, 学一会十”。常常是讲一个模型学生会画一组三视图, 拿到新的模型, 又无从下手。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融入《CAD》课程, 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将传统的利用模型和教学挂图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CAD的精确、高效、多变的绘图方法和直观的空间形体及全方位的投影视角观察得到展示,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了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对于理解机械制图中的投影关系和机械形体分析中的难点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打破了《机械制图》不好讲, 难于理解的局面。

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随着教师的引导形成一种研究性的思维方法,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对一些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的学生, 还能使其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带动整个教学过程, 形成良性互动。比如, 在《CAD》教学中“阵列”绘图工具, 学生做“环形”阵列, 对“矩形”阵列产生尝试的欲望, 自己就试着把“矩形”阵列也做了出来, 在教师引导下, 自主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真正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缺课、旷课的很少, 学生出现了早来晚走的现象, 上课根本没有睡觉的, 整个课堂井然有序, 是所有专业基础课中学生最爱学的课程。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特别是现代机械工业中数控机床及机电—体化技术应用, CAD技术的普遍应用及推广, 更需要CAD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伴随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的使用, 《CAD》与《机械制图》教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将《CAD》与《机械制图》真正的有机融合在一起, 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紧密衔接, 我们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将会从中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先进技术与技能, 为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以工程类教学中的《CAD》与《机械制图》课程关系进行了分析, 对两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CAD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融合

参考文献

[1] 王启美.面向21世纪的工程图学教育改革[J].图学教育研究, 2001 (7) :64~66.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 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发展越来越明显, 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是单一的、狭窄的, 而是多学科的、宽广的, 因此整合课程内容已是必然的趋势。作者本着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将就业需求作为培养目标的原则, 确立了按职业能力结构调整课程内容的课程改革方案。从2005年开始将《机械制图》课改革为《机械制图与CAD》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学期来上, 第一、二学期上机械制图课, 第三学期上Auto CAD绘图课。授课内容由多个教学模块所构成的, 每个教学模块中又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标准。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是, 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 创建大机电的教学平台, 从而优化教学结构, 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为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机械制图与CAD》教材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目前, 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教材大都是按照学科体系来编写的, 没有现成的具有突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特色并适用于整合课程的教材。因此, 编写一部既能方便教师进行综合课教学组织, 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以及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集“导教”、“助学”为一体的教学指导型校本教材显得尤为重要。经过研究决定自行开发适用于本校综合课程改革的教材, 并制订了新编教材所应体现的“四新“原则, 即课程体系新、内容形式新、指导方法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新。

在新编《机械制图》教材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1) 教材内容的与成功的教学模式相适应。

课程综合化属于课程内容的改革, 内容改变了必须有新的教学方法与之适应。在新编教材中, 借鉴了目标逆向教学法的思路, 突出了“以实践为中心, 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从活动入手, 借助实践活动展开教学。教材在每个教学模块的开篇都有目的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特点, 设置了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同时该活动也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从“平面到立体”的真实的思维过程, 并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后续课程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使得教和学找到它们的共鸣点。

为了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活动实践形成自己的经验, 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材中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了多种活动类型, 有在新知识教授前为了激发学生对新问题思索的体验型活动, 还有引导学生应用已经掌握的简单模型知识学会分析复杂模型方法的任务驱动型活动, 也有对典型零件图中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等技术要求进行核对的验证型活动, 以及在模拟的生产背景中完成装配体中零件的测绘工作的项目型活动等, 多种类型的活动设计思路遵循“以成功教学策略为基础, 着重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 容纳了许多以前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将教学难点变易并融于活动中,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方法, 使他们将来更能适应岗位的要求。

(2) 教材中整合知识的处理上, 注重在相同生产背景下进行知识的组合。

在内容的编排上, 从认知规律出发, 将典型零件作为主干, 把“机件表达方法”与零件的结构特点相结合, 全面整合了与零件图有关的知识点。同时配有大量的立体图, 引导学生从空间入手, 紧扣原理,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学习,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 教材在整合内容处理上本着启发学生从粗略的、定性的、的直观的知识入手, 然后通过假设在某个特定的生产背景下, 实施并完成具体的工作项目逐步得到对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知识认识,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等过程, 建立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认识事物的方法, 以图为载体, 通过对图中各种标注的探究, 达到对新知识的构建的目的。

(3) 教材编写力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机械制图》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并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预测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设计了学法指导、重点难点易错点剖析等内容。与本教材配套使用的《机械制图习题集》也考虑到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 特意编排了适应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习题, 其中有针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设计的基本题, 还有针对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设计的进阶题, 以及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计的提高题。从课堂实践效果来看, 设置难度呈阶梯状的习题,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追赶目标和发展空间, 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 Auto CAD绘图可操作性强, 实训内容丰富。

《Auto CAD实用教程》采用了图文并茂、少讲理论、多讲操作、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编排风格, 以大量的插图、丰富的应用实例、通俗的语言, 结合机械行业制图的需要和标准编写面成, 并将绘制平面图、绘制两个视图、绘制三个视图、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进行了系统讲解, 还把Auto CAD取证内容有机地融入到本书中, 以方便机械制图课程设计和Auto CAD取证用。

3 综合课程的实施效果

(1) 在综合课的教学改革中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出现了学生喜上不想下, 一次上完盼下次的学习现象。

(2) 本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满足人材基本素质要求和岗位需要为出发点的教学理念。每个模块内容都是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 按需施教, 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 并贯穿于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使机械制图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 是“机械制图”教学观念上的突破。

(3) 理论课和实践课融为一体。教材编写图文并茂, 设计了学法指导, 重点、难点、易错点分析, 并设置了问题诊所和学习模仿题库, 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在内容设置突出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符合培养学生动手技能的实际需要。

(4) 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在教室满堂灌的讲课模式。在新的课程体系中以“工程项目”为载体, 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 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 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并完成知识的学习。这样一来, 使传统教学模式中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学生成了课堂活动的真正主人,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开发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摘要:本文就《机械制图与CAD》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具体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中职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当前的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机械制图作为学科核心课程,在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技术上都比较重视,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更新,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因此需要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中职的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另一方面,当前的机械实际设计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所采用的制图方式从传统的手工制图,转变为CAD/CAM等计算机软件制图,导致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传统的机械制图方式,还必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图技术,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进行机械制图教学的时候将这些新技术利用起来。

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

(一)技术性需求增强

在当前的机械制造生产企业中,对机械制图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制图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的需求,并且企业对于机械制图专业人才的要求更加现代化。在当前机械制图的实际绘制过程中,采用了电脑制图软件代替手工绘制,这些绘图软件的操作较为复杂和专业,需要学生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够掌握,这就使得在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中,技术性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在当前的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缺乏技术方面的教学手段应用,而是采用较为传统的课堂讲课教学模式。老师利用PPT对技术知识进行讲解,学生没有计算机和制图软件,只利用笔和纸学习技术性极强的制图软件,这使得制图软件教学效果較差,很多学生即使上了很久的理论课,但是在实际操作时仍旧一头雾水,所以在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新技术和新思想、新模式,让学生一边上机操作熟悉软件的同时学习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实现学生的快速理解和掌握。

(二)学生实践需求增强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实践成为机械类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与过硬理论素养的机械制图专业人才,需要加强当前中职教学中的学生实践。并且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学习具有相同的地位,甚至对机械制图专业,现代教学理念偏向于学生的实践作图训练,而非一味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在当前的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练习还远不足够,尤其是机械制图实践,一方面是因为中职院校缺乏相关的制图设备,机械制图需要利用电脑和软件,而CAD软件对电脑配置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学校投入较多的资金在学校计算机库的建设上。但是当前的中职学校建设过程中,由于学校的资金和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机械制图的实践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许多中职学校也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提供给学生使用。

(三)教学内容不够先进

除了技术上的不足以外,当前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够先进,部分教师水平不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上升,对机械制图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并且对图纸所传递的信息和图纸的解读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这就促使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教授最新的机械制图内容和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中职学校采取的机械制图教材还是十年前的版本,对于最新的机械制图行业变化没有足够的教学。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部分中职院校,存在部分教师的机械制图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不够的情况,由于中职学校的资金实力和其他因素,在教师的聘用方面,存在一部分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学生的机械制图学习水平不能够达到社会需要的水平。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机械制图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也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作用,对于增强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思想落后,对学生的基本技术培养重过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培养,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基础性和针对性都过强,但是当前的时代是进步发展的时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因此当前中职的教学成果可能在数年之内就会落伍。因此,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注重教会学生新技术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内容从只有技术变为技术和方法并重。

此外,由于当前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不够先进,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学生在课程学完之后仍旧不会绘图,甚至不会看图纸,这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机械相关的课程来讲无疑是非常不利的情况。因此需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机械制图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机械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建立学生终身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中职的教育,让学生既能够掌握专业的机械制图能力,也形成独特的新技术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快速掌握新技术,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对社会的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教育方面,则是提高了对中职高职等技术教育类学校的重视程度,在推行普通教学的同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改变以往中职教育的弊端,改善中职院校的生源和教学质量,使中职院校能够为社会生产培养出更多具有现代化思想和过硬专业知识技术的工作人员。在这样的中职教育改革的趋势下,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结合现代化技术成为必要的手段,这是推进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重要举措。

(三)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新时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中职教育必然会和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推进中职教育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先进的机械制图技术,以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改变教学思维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就需要改变当前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教学思维,传统的中职教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用能力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体系的建立,以及对新技术的掌握。而现代化的教学思维,通過理论知识学习,构建系统性的学习体系,结合充足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所学的机械制图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进而在后续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快速根据工作要求,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

比如说,在传统的绘图中要求掌握绘图字体、比例计算等内容,在电脑绘图教学中就可以不作为重点内容,同时电脑绘图也会应用一些新的绘图方法,以取代传统的方法。这些内容和方法,在电脑绘图教学中可以把传统绘图的内容与方法作为额外的知识点,重点要教会学生对电脑绘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帮助他们建立立体绘图思维,重点让他们掌握在绘图中必须要掌握的原理与知识。

(二)推行计算机绘图教学

当前时期的机械制图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绘图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绘图工具,在中职的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是帮助学生实现学校和工作对接的重要途径。目前比较常用的软件是AutoCAD、Pro/E、Solidworks、CAXA等,虽然这些软件的大致要求与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差异性还是比较大。而软件绘图是一个经验教学,必须要让学生去根据学到的操作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并且举一反三才能让他们熟练掌握这些软件。比如Pro/E就比较侧重三维建模,教师要用这种软件的拉伸、旋转与混合这四种基本方法对基本几何体进行三维建模教学,这一软件除了可以教会学生三维建模方法,也可以通过软件强化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的立体感,而立体感是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三维建模绘图软件的基础。而且Pro/E因为能更直观的表现从二维平面几何到三维立体几何的绘图过程,且具备三维转换二维的功能,相比AutoCAD更为直观且效率更高,更适合机械制图的计算机绘图辅助教学。

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不能忽视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诸如“微课”等线上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构建中职院校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利用信息技术,全方位提高学生机械制图学习的质量。

五、结语

总之,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熟练应用现代化的制图设备及制图软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代的发展接轨,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优秀人才。并且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接受学习更多更专业的机械制图知识,提高中职的教学水平。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教法 探讨

机械制图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直接影响的,同时与生产实践也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这门课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太抽象,很难较好的去掌握。这也给后续的专业课教学带来了麻烦。因此,探讨其教法有很大的必要性,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较好的教学方法。

1 有效利用客观环境,进行启发授课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讲解中如何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利用好此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投影基础和几何元素的投影图是整个课程的基础,但入门较难,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投影体系,难以在头脑中勾画出点、线、面、体等各种基本几何元素在空间的形状和位置,更不用说将想象出的空间位置经过变换后在平面上画三视图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按照常规教学方式使用模型、挂图外,我还利用太阳、物体(人体)、影子等学生常见、易接受的形体,建立一般的光源、物体与投影的概念;利用教室墙面、地面建立空间投影体系;以桌面、粉笔盒、课本、三角板、铅笔盒等作为各类的几何元素,启发并教会学生如何在教室这个空间投影体系中模拟摆出各种不同几何元素的位置,再观察假设投影后的效果,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效果。

2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力求讲授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讲课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做出结论的过程。提出问题应尽量做到自然明确,联系实际和富有启发性;分析问题要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做出结论要简明准确、便于记忆。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围绕本课时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如在进行重点内容“组合体视图的读法”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根据“使学生掌握读图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抓住“读图方法”这一主线,按“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读图方法及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讲清方法(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指出难点(分析图框)、点明关键(不同组合型式的视图特点),再举例讲解读图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地讲授教学内容,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施教能力,同时也是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加深理解的首要条件。

3 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机械制图课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都是非常沉闷死板的,这样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在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搞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机械制图课而言,零部件表达方法所涉及的练习特别适用此法。如在三通阀的表达可采用讨论法。在讨论前,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的各种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剖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其他表达方法),再分析三通阀的结构特点。至此,让学生分组讨论表达方案,各组选代表陈述表达方法,说明其优、缺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确定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显然,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问题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益处。但在实用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切忌含糊不清。在讨论中,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发言总结,明确讨论结果。

4 提炼讲课内容,归纳绘图方法,方便学生记忆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机械图样的一门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和图解能力。机械零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教得其法,学得轻松,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分析、归纳等逻辑艺术,提炼讲授内容,注意归纳各种绘图方法及视图特点。

5 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上课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指以不同形式存在的各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像、声音、动画)数字化,然后用计算机对他们进行组织加工,并以友好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给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6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技术课,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注意随时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切实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巨大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理论的兴趣,或在讲理论前先找出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引出所要讲授的理论,唤起学生求知解难的欲望。如在讲解线与线的空间位置、相贯线等内容时,以水暖管路的连接作为应用的例子;在讲零件结构和表达方式时,先利用实物演示或组织参观,让学生看一些轴、盖、齿轮、箱体等典型零件,使学生了解各零件的作用,再回头讲结构形成的过程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记得牢、学得快,教学效果好。

机械制图中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公式,但是却又一定的抽象性。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教师应精心钻研教材,把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再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尽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要合理分配课堂上教师及学生的活动时间,既要防止教师满堂灌的作风,又要避免学生的练习“形式化、走過堂”。要“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学模式,创新模式,遵循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模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提高机械制图的授课效果。

上一篇:机械加工精度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切口感染护理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