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

2023-09-23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此庭院大该有200多平方米,整个庭院形式独特,效果也很美。

二、 设计基本原则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了使用者的要求,坚持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原则。做好总体布局,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符合居民需要的环境,为居民提供可居、可憩又易于沟通的庭院。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配以高大的乔木和水池,充分利用植物的多样性,达到一年常绿,四季有花的效果,同时注重所用植物材料季相和花期的变化,创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适景适树“。

三、 设计主导思想

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方便、美化环境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主要以常绿树作为背景,用富有特色的花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达到四季有花。

种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期,在形成良好的庭院景观的同时,应考虑方便今后的养护管理。在节省经费,美化环境方面,要有其突出的特点,争取以少的投入,获得最佳效果。

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既要注重整体规划,又要注意局部景点的艺术魅力,满足功能需求。

四、 植物设计说明

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观构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植物的配置上,选用了多种植物,充分考虑了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及不同的空间层次感。

庭院中心:基本上以低矮的灌木以及地被修剪而成,而且同时具备了折线曲线的线条美。美观又不是大方。

北方:多种植高大的乔木,既作为背景树,同时也对墙有一定的遮挡,使其不再单调,也起到遮阴的效果。

五、 庭院具体规划

亭子:位于庭院的西南角,它丰富了竖向空间的层次感,同时可供人休息以及观赏庭院内景色。

水塘:提升了整个庭院景观的可观性。在天气炎热时这里能给人们降低一点心头热度。

桌凳:位于庭院的东北角可供人们休息娱乐,给静谧的庭院增添一份生机。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摘 要:私家庭院景观设计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旨在为人们营造舒适温馨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追求。现通过对私家庭院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私家庭院景观设计原则以及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探索和阐述,以期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能取得更好的成就,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新时期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庭院作品。

关键词:私家庭院;景观设计;问题;原则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追求与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遮风挡雨,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现代城市中私家庭院逐渐受到了现代城市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求。而随着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品质的转变,人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日常的室内活动,沐浴、享受室外的阳光,欣赏、观看室外各种花草树木形态各异的身姿等逐渐被现代城市大众所钟爱和追捧,因此,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也受到了现代城市大众越来越多的重视。私家庭院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居住环境也逐渐由实用性向休闲、观赏性等方面转变,在景观设计下庭院的任何一处都可以成为现代城市大众驻足或者注目的焦点。所以,如何设计出别具一格、创造出时尚经典的私家庭院值得我们思考。

一、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简述

现代私家庭院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品质、住房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下而逐渐出现和产生的,它主要是将独立住宅的宅前屋后的户外空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整合、围合而形成的相对私密的庭院空间。根据景观设计的不同,私家庭院可以分为自然式、西式以及混合式三种不同的类别,自然式庭院的景观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主要以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为基本和前提,在植物景观设计以及植物移植中也坚持和遵循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原则。而西式庭院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以人文景观为主,又可称之为规整式庭院。混合式庭院是综合了自然式庭院和西式庭院这两种类别的庭院景观设计的各自特色而形成、完成的,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二、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城市大众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欣赏水平等的不断提升,现代城市大众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庭院景观设计也日益深入人心,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城市大众所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的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处于发展的探索阶段,在景观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对场地特征缺乏清晰的了解和正确的分析、对景观实体元素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等,以致于私家庭院景观设计出现形式单一,设计出来的效果华而不实,不能较好地满足实际的空间使用需求。而影响诸如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业主对庭院的享受和欣赏意识不足、景观设计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专业景观设计人才的缺乏等。大部分业主在入住之前往往会比较重视对于室内的设计和装饰,投入、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而忽略了庭院户外空间的景观设计,甚至部分业主还会将庭院室外空间长时间荒废,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或者花费较少的时间和资金对室外空间进行景观设计,造成庭院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不协调。而这些都源于业主缺乏享受和欣赏庭院的意识,缺乏对于庭院景观设计的足够重视。所以,在当前的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一定要提升业主对庭院景观设计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景观设计在空间塑造中所发挥的重要重要,让其感受和体验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空间美感以及带来的美的享受,进而提升业主享受和欣赏庭院的意识,提升景观设计重视程度。另外,不管是对于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的长期良好发展来说,还是对于优秀的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作品而言都需要专业的景观设计人才为期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一名专业的景观设计师在庭院景观设计中只有结合业主的爱好和需要,才能设计和创造出满足业主需求的、舒适的空间环境,才能使业主尽情享受和欣赏庭院室外的空间,以在实现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陶冶业主情操、修养身心的效果和目的。然而,在当前的设计市场中专业的从事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的公司还相对缺少,即使市场上存在的一些景观设计公司的景观设计师也不是来自于专业的景观设计人才,大多是由室内设计师、园艺师等来充当,以致于在实际的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难以设计和创造出令业主满意的庭院作品。再加上一些“设计师”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于景观所呈现的效果以及景观形象的考虑往往较多,而对于庭院养护方面、生态角度的考虑却往往较少,过于注重庭院形式层面的景观设计而缺乏对庭院系统、整体的设计和考虑,在这样的景观设计中所创造的庭院整体效果也往往差强人意。所以,在当前的私家庭院景观设计发展中要注重对于优秀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加强和提升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力量,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庭院作品,才能更好地推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的可持续、良好发展。

三、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生态性

生态性原则是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要坚持和遵循的原则之一。它要求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以因地制宜的理念为指导,尽可能与私家庭院具体的地势、气候特点等因素相结合,在减少对庭院自然地形与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景观布置。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尽量的将一些乡土植物、本土生态材料运用进去,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观。

(二)人性化

私家庭院景觀设计不同于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与业户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流,以使设计更加符合业主的心理。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业主在个性、爱好、职业、生活习惯、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所以,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要与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了解业主的实际需求,要根据业主的个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人性化景观设计,对庭院的置石、水景、小品、植物等元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改造,以使庭院内部各个元素相互协调、整体外貌比较和谐统一。因此,人性化原则也是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所要秉承的原则之一。

(三)功能性

满足庭院的功能需求是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的必然要求,所以,功能性原则也是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所必须遵循的、不可忽视的基本原则。通常业主对于庭院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实现休闲娱乐功能,或者是社交功能、学习功能,亦或是园艺活动功能。总之,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必须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在满足业主功能需求的同时结合私密性的需要来进一步提升庭院的空间环境的质量,进而提升其生活品质,从而将景观设计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四)整体性

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要使庭院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建筑本身保持协调和统一,也就是说庭院室外空间的植物布置、道路的景观布置以及水景、景观小品等的布置都要和室内空间景观、建筑本身趋向于统一、协调。在突出庭院景观布置和谐性的同时也展现出庭院景观布置的整体性,在结合业主的实际需求和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庭院内部优化调整,以将庭院景观布置具有整体性。

(五)艺术性

满足业主的心理需求、功能使用需求固然重要,但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也要注重艺术性,以使通过景观设计可以让业主感受到光线通透的草坪,或者是树影婆娑的静谧林荫,亦或是繁花似锦的春色满园等美的享受。因此,艺术性原则也是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原则之一。

(六)连续性

在现代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不仅要通过布局、色彩、风格以及功能等景观元素实现景观空间布置的连续性,还要能够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景观形象,建立庭院景观的时空连续性。

(七)私密性

私家庭院是在封闭、围合之下形成的相对私密的空间,所以,私密性原则也是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所要注重和遵循的原则之一。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满足业主的私密性要求,保证或者尽可能规避出现的各种干扰,为业主创造和提供一个舒适、温馨而又私密的空间环境,在增加业主认同感、安全感的同时也提升业主对家的归属感。

四、私家庭院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内容

(一)设计要和环境相适应

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要和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不能过于注重景观设计的效果,不能单纯、一味地过于追求景观设计的艺术性,也要充分的考虑生态性要素。业主在进行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自身独特的爱好和许多美好的设想,尊重和迎合业主的个人爱好以及需求固然重要,但也要相對的比较合理、合乎时宜,在景观设计中也要综合考虑庭院所处的实际自然环境状况。例如一些南方的植物自然不适宜在北方种植,一些喜阴的植物无疑也不会在充满阳光的环境下健康生长,一些植物和其它植物共同栽植会互相影响甚至容易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在私家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不能一味迎合业主的喜好和需要进行不科学的景观布置,景观设计师在庭院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庭院空间不同的功能划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景观布置。例如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合理的栽植,也可以在改造生存环境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移植,在和业主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同时设计和创造出和谐的自然环境,极力避免今年看着充满生机的庭院植物景观到第二年就出现枯死一片的尴尬现象出现。适宜的植物要栽植在适当的位置,还要与庭院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和其它水景、铺装、小品等景观元素相互协调、相映成趣,进而呈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

(二)建筑本体要融于设计

私家庭院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差异,虽然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现代景观设计不再需要与建筑的风格相契合或者对应,但是还需要充分考虑庭院建筑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景观设计要与建筑的特征搭配协调,以使景观设计在装扮庭院的同时也能使庭院装饰建筑、建筑为庭院增加点缀。要使建筑本体融于设计,但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例如在欧式风格的庭院建筑中进行日本枯山水的景观设计则会显得非常的不协调。

参考文献:

[1]历孟颖.北方城市居住区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

[2]周文娟,曾先国.现代私家庭院空间的植物营造[J].山西建筑,2013,(19):185-186.

[3]赵亮.浅析私家庭院景观设计[J].大观,2017,(05):34.

[4]宋亭玉,刘朋朋.浅谈私家庭院景观设计特点[J].房地产导刊,2014,(15):34.

作者单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为推进“乡风文明年”活动的深入开展,美化农家院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争创文明乡镇、卫生乡镇,镇党委政府决定于今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庭院环境整治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打造“文明哈镇”和“卫生哈镇”创建,以全面改善农村居民庭院内外环境卫生面貌为目标,以“清洁庭院”户的创评为抓手,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习惯为核心,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组织动员全镇家庭积极参与到清洁镇村活动中来。

二、 工作目标

全镇广大家庭庭院内外环境卫生状况有根本改观,户容庭貌形象有显著提升。建立起庭院保洁和容貌秩序和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家家户户无乱堆乱放、乱晾乱挂,房前屋后无卫生死角,垃圾投放入箱,庭院绿化水平明显提高,广大家庭的卫生文明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三、实施范围

庭院环境整治活动的实施范围为全镇所有行政村(居委会)的本村(居)居民住户和外来住户。

四、实施步骤和主要任务

(一)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4月20日—5月20日)为宣传发动、组织部署阶段

成立哈拉道口镇“庭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镇

1 “庭院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庭院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议,提高认识,全面动员,营造氛围。各村成立相应的组织,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1日—10月末)为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阶段

各村对本村的庭院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分类指导,全镇在哈拉道口、嘎岔2个村进行“庭院环境整治”工作重点推进,探索形成一整套完善可行的长效运作机制。各村组织人员对本村庭院整治开展指导和督查,做到家家户户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堆积物及卫生死角,保持道路畅通,庭院周围及“四至三包”范围内无乱堆乱建、乱停乱放、乱晾乱挂、乱涂乱画,做到室外物品堆放有序,无祼露垃圾,周边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垃圾桶装化,按规定做到“户投”垃圾入箱。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12月末)为总结交流、督查评选阶段

在总结示范村经验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对庭院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各村通过现场交流等方式,村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督查通报、评比公示、工作考核制度,实现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清洁庭院”和示范户的创建工作。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全面推行家庭垃圾“户投”。全村垃圾实行一户一桶,家庭垃圾桶装化,施行无塑化或易降解袋装化集中投放(收集)垃圾。

2、落实房前屋后“四至三包”责任制。各村(居)与本村(居)80%以上的家庭签订房前屋后“四至三包”责任书和“卫生公约”,落实家庭庭院卫生责任,切实做到三包:即“包卫生、包整洁、包美化”,负责庭院周围全天保洁,

2 做好垃圾集中或定点投放,保持院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绿化美化庭院。

3、开展“清洁庭院”创评活动。组建“清洁志愿队”、“庭院环境监督队”、“庭院环境评比委员会”三支队伍,严格程序开展“清洁庭院”创建活动,做到“户投”工作有人督,庭院卫生有人查,庭院先进有人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庭院环境整治是一项直接面向家家户户的群众性工作,覆盖面广、内容细致、工作量大、标准高,做好庭院整治工作,对于全面深入推进“文明镇村”和“卫生镇村”创建有着积极的作用。各村要在镇 “庭院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指导下,增强工作责任感,切实加强对庭院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广大妇女和村干部要积极响应,切实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动员家庭成员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确保庭院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要利用多种教育渠道和阵地,全面开展大培训;中小学校要组织全校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清洁进万家”活动,带动提高全社会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养。要充分利用标语、广播、宣传窗等宣传渠道,及时报道各种活动开展情况和典型事例,以宣传舆论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各种不文明现象。各村要开设“庭院环境整治”工作宣传专栏,设计易于广大家庭成员参与的活动载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落实长效,建立四项制度。

一是建立“清洁庭院”评比制度。明确评比标准,以评

3 比促提高;二是庭院内外“清洁日”活动制度。将公历每月1日确定为庭院内外“清洁日”,号召家家户户在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基础上,开展庭院内外公共卫生的“清洁日”活动;三是建立季评比公示制度。各村(居)每季度末开展入户评比工作,对照评比标准评比产生“清洁庭院”户,并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对评选出镇“清洁庭院”示范户,实行挂牌。四是建立先进评比表彰制度。对在“清洁庭院”工作中有创新、整治效果明显的先进给予表彰。

六、组织保障

为顺利推进此项工作,镇成立“庭院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广文(镇党委书记)

李国忠(镇长) 副组长:杜文清(党委副书记) 姜淑英(镇长助理) 成 员:李春海(宣传委员)

站葆(宣传员)

谢丽娜(妇联主席)

孙悦(新农村办公室副主任)

许文龙(文教卫生助理)

许文星(环保助理) 李维生(卫生工作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在宣传办公室。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上报镇“庭院环境整治”活动办公室。要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分阶段落实任务,做到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重点整治与一般推进相结合、庭院环境整治与庭院创建相结合,整合资

4 源、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中共哈拉道口镇委员会

哈拉道口镇人民政府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摘要】庭院空间具有独特的建筑设计魅力,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建筑设计中,庭院空间的合理设计,能够改善局部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封闭式景观,创造出积极地居住范围。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庭院空间存在现象、作用和设计手法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庭院空间;作用;手法

一、引言

庭院空间是人类建筑设计不断发展的结果。早期的人类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建筑设计水平也不断提高,庭院空间的产生来源于古代先民对野兽袭击的保护而产生早创造性的设计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庭院空间的作用逐步扩大,不仅能保护居住环境,而且还具有了艺术等效果。庭院空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的庭院模式。当代有许多著名的设计大师,对庭院空间的设计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运用,他们一般将所属国的传统建筑设计元素融合到现代设计中,设计出了许多有名的庭院空间建筑。我国当代在建筑庭院空间的设计上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建筑物,比如北京香山饭店等。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日渐重视,在建筑设计领域,人民对于建筑物庭院空间有了新的追求。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为庭院空间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庭院空间的设计将会更具开拓精神。

二、庭院空间在建筑中的表现

1.生成模式

庭院空间的生成模式有以下几种:

(1)单面围合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庭院的某一面为建筑所围住,庭院空间与建筑明显的区分或者独立开来。在该模式下,庭院空间内部的处理因受到建筑的限制少,从而比较灵活,可以自由发挥,但也要避免庭院空间过度敞开,以免失去庭院空间的围合模式。

(2)平行围合模式

这种是指庭院空间的两面为建筑所围住,在中间形成庭院空间。在这种模式下,庭院空间位于两栋建筑的中间,而在另外两侧可能由围墙或者栅栏、篱笆遮掩,使得庭院空间的流动性很好,动态感十足,如果丰富庭院空间的配置,其空间设置将很吸引人。

(3)半围合模式

半围合模式又称为L型围合模式,庭院空间的紧邻的两侧为建筑。在这种围合模式下,庭院空间显得非常灵活,空间处于半敞开状态,建筑物内的房间可以与外部进行充分的接触,体现出了开放性,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保证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4)三面围合模式

三面围合模式又称为U型围合模式,指的是庭院空间的只有一面向外界敞开,其余三面均处于封闭式结构内。这种模式,私密性很强,但同时仍保留给外部空间一定的接纳性。庭院空间与建筑物的联系非常紧密,居住于内的人可以透过敞开的一面欣赏外部的风景,但同时给予了自身充分的保护。

(5)全面围合模式

全面围合模式指的是庭院空间的四面均为建筑所环绕。此种模式将庭院空间与外部完全隔离开,居住者可以充分享受极致的私密感和安全感,但空气可能流通不畅,阳光的照射也会不足。

2.庭院空间的形态类型

(1)规则形态

庭院空间大多具有较为规则的形态,且大多为矩形、正方形、圆形等。规则的形态具有对称的美感,且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 我国许多地区的祠堂、寺庙的庭院空间大多具有规则形态。矩形的庭院空间运用的较多,主要是矩形便于与周边的环境进行搭配而圆形体现出非常强烈的向心力,例如体育场馆的中心地带。

(2)不规则形态

不规则的庭院空间形态大多是因为受到地形的限制,必须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但也有一部分居住者追求的变化的、灵动的美感,不愿意受到“规则”的束缚,而选用了不规则的庭院空间形态。当然,这种不规则的形态也不是任意设置的,而是根据具体的地形或者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比如以色列著名的帕拉玛驰博物馆的形态就属于不规则的,但设计师巧妙地保持了原有的山体形态,让不规则的形态妙趣横生。

三、庭院空间的作用和地位

1.庭院空间的作用

(1)聚合作用

在我国的古代,庭院空间是家族史建筑群中十分常见的设计。这是因为庭院空间将不同的建筑物衔接起来,并聚合成统一的、共用的私密空间,既让各个建筑物之间保持了较为充分的联系,也让建筑物之间的干扰降到最低,有利于家族的联系。在我国的北方的农村,大部分的民房还保留了庭院空间,这同样处于家庭关系的考虑,即将家庭的空间与外界的空间隔离开来,保护了家庭的私密性。

(2)调试作用

在低密度的建筑中庭院空间被大量运用,庭院空间的设计可以实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在全围合的庭院空间里,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儿童的嬉戏,农作物曝晒,衣服的晾晒以及乘凉等活动。在庭院空间种上几棵树,并预留一些足够的娱乐空间,则又让庭院空间具备了自然地气息。因此,庭院空间弥补了建筑的不足,具有调试作用。

(3)改善环境的作用

在我国南方的很多地方,现在仍然有很多建筑物保留了天井,天井的作用除了让阳光照进室内外,还具有增强空气流通的作用。空气的流通与阳光照射的充足是居住环境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在建筑物中增加天井的设计,可以明显的改善居住环境。还有北京的四合院的设计,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范沙尘暴的作用。在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中,越来越认识到庭院空间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2.庭院空间的地位

(1)组织功能的核心

庭院空间在建筑的整体中处于组织功能的核心地位,这是由庭院空间的公共性质决定的。庭院空间相对于室内空间而言,显然具有强烈的公共性质。室内空间一般具有专属性,家族或者群体中其他人不能随便进入,但对于一个庭院空间而言,共同居住的群体可以任意在其中活动,庭院空间成为了人们消遣、娱乐、谈论的地方,甚至成为群体表达共同诉求,表达意见的场所,因此,庭院空间具有了组织功能的核心地位。

(2)中介地位

庭院空间是建筑物与外部世界沟通的过渡,庭院空间的存在使得建筑具有了层次感和空气感,消除了建筑物过度密集的不适感,而且庭院空间的存在降低了建筑物的体量,使得建筑物的与周边环境更加的协调、有序。庭院空间还是新建筑和老建筑之間的过渡地带,让新老建筑之间的矛盾在庭院空间处得到消解、融合。

四、庭院空间的设计原则

1.协调性原则

庭院空间从属于建筑的一部分,不能与建筑物割裂开来,因此,庭院空间的设计必须与建筑物保持协调。一是庭院空间与建筑物结构的协调,在具体的设计中,既要重视建筑物的实体性存在,也要重视庭院空间虚拟化的存在,不能认为庭院空间是建筑物设计之后的残留空间,而是应当在设计之初就要重视庭院空间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搭配问题。

2.生态原则

庭院空间的存在应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实现融合,不能僵硬的将庭院空间的设计加在建筑物上,例如南方地区的天井、北方地区的家庭院落,就存在地域的专属性,如果忽视了生态型原则,则可能导致庭院空间的设计的目的无法实现,违背了建筑设计的自然规律。生态原则要求一要注意当地的气候,二要将庭院空间的设计理念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融合。

五、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庭院空间的设计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的认可。当庭院空间的设计理念不再局限于发挥其物理作用时,庭院空间的人文功能、艺术功能将得到理解和运用。庭院空间是依附于主体建筑存在的,因而需要将庭院空间的设计与建筑物进行协调的衔接,以充分发挥庭院空间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齐芳燕.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安徽建筑,2010(02).

[2] 田甜、史云.中国古典园林对精神文化的形式表达[J].安徽农业科学,2011(19).

[3] 马琳.空间与建筑——西安院落式清真寺研究[J].科技信息,2012(28).

[4] 卢求、郭小平.欧洲总部园区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J].北京房地产,2009(02).

[5] 王涛.青岛老城区里院式建筑研究[J].中外建筑,2011(08).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一、民宿的概念

民宿主要是指经营者利用一定数量的空闲房间, 并结合当地发展的人文与自然或是生态等的特点进行设计与改造。其主要方式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 为游客提供住宿和餐饮等体验的场所。在设计与规划中, 民宿的景观、建筑或是设施与服务等方面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通过整体服务环境的营造, 将一个具有丰富生活方式的空间呈现给游客。这是一种较为深层次的体验[1]。

二、民宿庭院景观设计的意义

庭院的发展, 其作为一种与居民住宅相脱离, 与自然接触频繁的一个环境空间。也可说是对室内空间发展的进一步延伸, 具有独特的发展环境。庭院作为一种相对宽敞的室外空间, 与生活旅游和休闲活动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庭院景观的设计可以提高民宿的经济效益。这样既可以保证庭院景观的经济发展效益, 同时又具有视觉上美感的享受。

民宿作为旅游的组成部分, 其是经过系统筹划而建设成的高级庭院。在此基础上还与当地的特色相结合, 不断融入当地的地域风情与人文、历史文化特色等。民宿庭院与常见的乡村庭院有所不同, 除了具有原有的乡村庭院功能外, 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性功能。可见, 加强民宿发展中的相应庭院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民宿庭院景观的设计不仅可以直接改善旅客居住环境的体验, 提高民宿旅游的发展质量, 而且对于民宿旅游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2]。

三、东北民宿庭院景观设计内容

1、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庭院是民宿游客进行主要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应加强其相应功能性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 可以结合东北特有的气候与地形特点强化不同空间的差异性功能服务。针对庭院空间设置中人的活动形式的不同, 可以规划为动态发展空间与静态发展空间;针对其所服务对象的不同, 将其分为儿童休闲活动空间与成人休闲活动空间。通过这种方式, 将游客的现实需要与民宿庭院景观设计相结合, 不仅合理规划了民宿庭院景观的合理空间布局, 对于民宿旅游的发展而言, 也具有促进作用。

2、加强装饰小品的空间塑造

装饰小品顾名思义在民宿庭院景观设计中主要起装饰作用。因此, 具体规划设计时可以结合东北民宿庭院整体空间的大小及其主要建筑风格, 确定具体体量和类型。在具体设计上不应只追求重大体裁的设计, 而是应与周围的发展环境相融合。此外, 小品主要充当装饰与点缀庭院的作用, 在整体装饰上不要过分强调其华丽性, 应加强生活气息等的具体营造。因此, 小品可以占地较小, 就能够达到整饰空间的目的[3]。

3、突出植物种植的氛围营造

植物种植在民宿发展的庭院建设中充当着重要的环境营造任务。其不仅可以调节庭院的小气候, 同时具有较为广泛的用途。植物作为庭院景观设计的一种软性元素, 本身具有发展的独特形态, 又具有鲜明的色彩。整体设计上不仅应体现植物自身的个性之美, 还应加强群体之美的氛围营造, 给旅客带来整体视觉上的感受。同时, 也可以进一步弱化主要建筑与硬性铺装的临界边界, 起到一定的过度作用。植物种植的品种选择上, 也应体现出东北四季鲜明的特点, 形成四季间植物种植的合理规划, 体现庭院植物景观不同时期的美[4]。

4、重视庭院铺装材料的选择

对于民宿的庭院景观设计而言, 其整体铺装的设计是连接其他环境的主要因素, 选材上易选择较为丰富的材料, 进而营造出多元化发展的主体风格。值得注意的是, 还应考虑到整体铺装材料的使用应与周边的环境和庭院的整体风格相一致。东北民宿景观庭院设计的样式多样。有些重点强调原始质朴性, 有的则是强调现代发展的前卫性。可见, 对于庭院设计的铺装材料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如硬质铺装主要采用地砖、混凝土或是木材与石片等。好的铺装对于庭院景观的设计而言, 可以起到引导空间不断变化的作用。有效的铺装不仅可以对庭院的地面进行较好的装饰, 还可以在周边环境的边界地带对其加以使用。通过这种方式, 表达不同民宿庭院设计的文化历史与经营理念等, 从而更好地促进东北民宿旅游的发展。

四、结论

民宿景观的设计对于民宿旅游的发展而言尤为重要。东北民宿中的庭院景观的设计, 首先应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与地域人文环境发展的基础上, 并加强设计创新的使用。此外, 还应将当地所特有的文化发展品质与游客的整体居住体验相结合, 传递出一种简单美主导的生活理念, 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

摘要:近年来, 随着旅游范围与路线的不断扩大, 民宿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东北地区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 四季差异显著, 民宿的发展也受到游客的喜爱。本文主要从民宿的庭院景观设计为研究分析的出发点, 重点阐述了民宿的来源、民宿庭院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东北民宿庭院景观的内容设计。

关键词:东北民宿,庭院景观,设计分析

参考文献

[1] 陈沫, 齐岩波, 刘海霞.台湾民宿产业发展及对大陆民宿的经验借鉴[J].城市旅游规划, 2014 (10) :274-276.

[2] 张雪丽, 胡敏.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民宿产业定位、现状及其发展途径分析:以杭州市民宿业为例[J].价值工程, 2016, 35 (23) :101-103.

[3] 倪云, 徐文辉.杭州市“美丽乡村”庭院景观营造模式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5) :103-105.

庭院景观设计方案范文第6篇

1 现状

1.1 自然环境

常德滨湖地区指洞庭湖西岸,沅水和澧水下游的汉寿、安乡、津市、鼎城和柳叶湖区的滨湖平原地区,境内地势平坦无山,河流、湖泊与农田纵横交错。

1.2 经济环境

由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园田化建设,当地农田大多棋格状分布,道路笔直,人工河渠众多,民房大多整齐地相对排列在道路的两边,房子与房子侧面基本没有间距。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经济较富裕。

1.3 庭院现状

一般农户的房前房后均有一较小的庭院空间,房前庭院紧邻公路、面积小,因做晒场,前院水泥硬化面积大。围栏与园门一般用水泥柱或不锈钢材料,光亮虚华。后院一般作为菜园,园林植物种植少。

当地农家庭院中大多有少量本土树种,如水杉、柳树、椿树等随意分布,遮荫避暑,自然成景,也有数量不等的果树,多为橘、柚、桃、李、梨和枇杷等,果实多供家人食用,一般种植了少量园林植物,如松、柏、杜鹃、继木、紫薇、茶花、栀子花、蜀葵、绣球、鸡冠花和美人蕉等。庭院建设无规划,无图纸,随意而为,投入较少。

2 农家庭院景观设计原则

农家庭院景观设计应追求实用、宜居、美观、廉价和乡土五个原则。第一,实用。满足农家生产生活需要,普通农家庭院内应有足够的水泥空坪,满足农家基本的晾晒需要,有车辆驶入与倒车的道路,有家人休闲、儿童玩耍、亲人聚会的场地,有一定的果树与蔬菜种植的区域。第二,宜居。有助营造气、温、湿、声适宜的生态宜居效果,通过不同植物高低、疏密的配置,让居住环境冬避寒风,夏得清凉,空气清新,湿度合适,环境静谧,获得理想的生态宜居效果。第三,美观。即环境好。第四,廉价。农家庭院建设必须是低成本的。第五,乡土。乡土元素要把握,当地为典型的洞庭鱼米之乡,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具有悠久的稻作文化与渔牧文化,在农家庭院景观设计上应把握这一特色的乡土元素[1]。

3 农家庭院设计实践

项目组从2015年5月开始对常德滨湖地区18户农家庭院景观设计进行了指导,并选取了柳叶湖区3户农家于2015年7月开始建设农家庭院景观样板户,获得了较多有益的经验。

3.1 场地清理

电线杆、卫星天线等要置于庭院周边的位置,滨湖地区潮湿及积水,通过填土使庭院地面高于院外入户道路。

3.2 围墙与院门

围墙与院门宜用普通的砖、铁、石等材料,稳重而质朴;慎用外表光艳的不锈钢、豪华瓷砖、人造大理石等,避免庸俗与虚华。造型与色彩上要与主建筑风格统一,整体协调。因平原地区庭院狭小,围墙最好用栅栏做成半通透式的,使空气流通、视野开阔,并且符合当地生活习俗。

3.3 园路与活动场地

主道可用混凝土浇筑,再压模或镶卵石形成条纹美化。庭院小径可根据庭院大小与功能需求设计,随意而自然,用建房时多余或废弃的边角瓷砖、黏土砖、石块、卵石等铺设。

3.4 园林小品

普通农家庭院一般不必设计任何亭台,庭院中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即可遮阳避雨,树下设一桌几凳即可供家人小憩。天然的池塘应保留,但不能离房屋过近,避免滋生蚊虫和引起潮湿。庭院的周边位置可设棚架,其上爬满藤蔓、瓜果与花朵,其下供人行走、休闲与玩耍。棚架可用混凝土构造,也可用竹木搭建,成本低又耐用。庭院路灯设置一两个即可,别致精巧对庭院起点缀作用[2]。可改造利用废弃的生活用品与农具,以显示农耕文化,体现乡村风情,如用木船、犁、耙、石磨等巧妙组合,成为庭院中别致的点缀,可用瓦缸、石臼、陶罐做成农家风味的花器,利用渔具、蓑笠、斗笠等悬挂于墙面形成别致的水乡情趣。

3.5 种植设计

滨湖地区土地平坦,地势低洼,冬天寒风大,春天潮湿,夏天日照长、气温高,住房的四周可通过树木的种植形成后高前低、北高南低的理想格局。房屋的北面或后面种植高大且四季常青,枝叶紧密的树种,如松、樟、竹等,冬天遮挡北方强劲的寒风,又形成后有靠山的心理效果。建筑的南面或前面除种植几棵遮荫的大树外,适当种植灌木、花卉或者留空,疏密适中,使建筑半掩半露,春避潮湿、夏享清凉、秋有瓜果、冬享阳光。因滨湖地区房屋侧面与邻居紧靠,可在庭院前后两侧栽种树木,以增加私密性,但注意潮湿的春季早晚房屋墙角有一定的阳光照射以使室内外干燥。

湖区农家庭院面积不大,管理粗放,庭院景观设计不能追求规则式花园的对称和图案效果,而应力求中式的小巧、自然、幽静、写意的意境,通过竹、松、莲等气节植物的设计表现主人的情操与精神,通过红花与硕果的配置展现农家的喜庆与吉祥[3]。

庭院中种植几棵果树,既有硕果满枝的美景,又有采摘品尝的生活情趣。果树不能离住房太近,以免潮湿和有害昆虫进入室内。院墙的内外均可适当种植一些藤本瓜果与蔬菜,既可供食用,又可形成瓜爬院墙的景致。可适当种植一些常见药用植物与芳香植物,以供家用和增加生活情趣。

湖区秋冬季节多数草木枯黄,农家庭院应重点补充秋冬绿色。引种女贞、四季桂、黄杨等形成绿篱,用修剪成形的松、柏、冬青、海桐等完成景观构图,保持四季常青。可引种少量红继木、鸡爪戚等,与绿色叶片植物配合,丰富庭院的色彩效果。菊花、指甲花、节节高、美人蕉和鸡冠花等草本花卉,分株移植或种子散播即可,其成本低、易存活,很受农民欢迎。引种园林花卉时注意空间、色彩、花期的搭配,力求构图美观、色彩丰富。当地苗木市场上价格合理,适合农家庭院引种的木本藤本花卉有杜鹃、继木、紫薇、樱花、碧桃、海棠、桂花、茶花、腊梅和栀子花等[4],种植时注意景观的构图与花期搭配,以使整体和谐,季季有花。

摘要:分析常德滨湖地区农家庭院景观的现状,通过对当地18户农家庭院景观设计的指导与实践,提出了滨湖地区农家庭院景观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对改善南方湖区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家庭院,景观设计,滨湖地区,人居环境,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杨爱民.新农村农家庭院景观设计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3):167-170.

[2] 周志伟,陈洁.农家庭院景观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湘西北丘陵地区为例[J].绿色科技,2016(1):140-142.

[3] 邱尔发,董建文,史久西,等.闽浙地区乡村庭院树种的结构特征比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23-25.

上一篇:挂职团干部总结范文下一篇:大家早上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