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学期黑板报范文

2023-09-21

迎接新学期黑板报范文第1篇

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规划财务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摘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秦怀金

2009年2月19日

这次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规划财务工作会议,是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一些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食品药品监管规划财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和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国家局党组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刘怡副局长亲自出席会议并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刘怡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会议的召开为新契机,迎难而上,再接再厉,做好规划财务工作,为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下面,我就2008年的工作情况和2009年主要任务向大会作报告。

一、2008年工作情况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出色完成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任务,胜利完成了北京奥运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任务,妥善处理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取得了新的发展。围绕食品药品监管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全系统各级规划财务部门尽职尽责,勤勉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中央财政对全系统的投入达历史新高,重大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执法装备和仪器设备水平不断提高,行政办公条件和技术监督条件明显改善,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对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食品药品监管重点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及时的支持

(三) “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新进展

(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五)财政投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

(六)规划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2009年规划财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大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加强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全面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努力开创规划财务工作新局面。

(一)积极探索新体制下的投入保障机制

各级规划财务部门要适应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尽快建立起新的工作机制,形成新的保障渠道。这是今年财务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摆到重要位置,投入主要精力。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体制改革给规划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深入基层,了解基本情况,掌握系统需求;要加强沟通协调,处理好与同级财政、发改等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经费支持;要提出政策建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地方政府提出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投入的建议意见和具体措施,积极探索新体制下的投入保障机制。此外,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级规划财务部门要确保本系统、本单位国有资产不流失。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防止乱收费、乱罚款现象的发生。

(二)全面做好规划工作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按照新体制、新职能调整实施“十一五”的关键一年。一是要调整规划发展目标和任务。体制调整后,依据食品监管方面的新职能,合理调整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二是要继续组织申报后续建设项目。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内容,国家局计划组织申报新的建设项目,重点加强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和本省“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切实做好规划项目论证,选准选好项目,确保项目立项。三是要做好规划实施督促检查工作。为及时掌握地方规划执行情况,国家局要求各省(区、市)局定期报送

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各省(区、市)局要抓紧落实已批准规划项目实施,开展规划实施情况检查,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不断完善规划,探索规划实施方式,推进“十一五”规划全面实施,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积累经验。四是要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国家发改委将启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国家局也将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开展前期调研和相应准备工作。各省(区、市)局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基础调研和前期论证工作,特别是要研究体制调整后,如何加强对全省食品药品监管规划财务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三)切实保障各级财政投入稳步增长

食品药品监管规划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前扩大内需的经济形势,加大沟通协调力度,争取各方支持,确保不因体制调整而减少财政投入,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确保正常运转投入稳定增长。预算是监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各级规划财务部门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反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大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力度,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提高预算的可批性,确保运转经费足额落实。同时,要主动做好与本单位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共同编制预算项目,提高预算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二是确保重点工作投入稳定增长。针对系统资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局将继续争取中央财政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更大支持,统筹配置资源,科学合理确定2009年中央补助地方专项经费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力争将有限的资金用在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上,集中财力办大事。各级规划财务部门要紧紧围绕本单位2009年工作要点,切实保障重点工作经费落实。三是确保重大建设项目投入稳定增长。国家局将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加快落实国债项目建设资金。各级规划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协调地方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争取将重大建设项目列入计划,逐年落实建设经费,争取地方配套的更好落实。

(四)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是国债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决胜之年。一是中西部地区行政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和实验室改造项目必须全部完成。2009年,地方项目中央投资基本到位,各省(区、市)局要加快项目建设,全部落实承诺配套资金,完成全部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局报送总结报告。项目建

设进展较慢和尚未完成配套任务的省份,省(区、市)局要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协调,亲自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务必尽快落实。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国家局将及时与国家发改委进行沟通,共同推动项目实施。二是中央项目必须加快实施。2009年,中央资金将主要集中用于中央项目,全力推进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迁建、国家口岸药品检验所改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和国家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改造等4个中央项目实施工作。国家局将制订印发《京外中央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加强项目管理。各相关省局要积极配合,早做准备,提前安排。三是药检仪器设备配备必须全面到位。国债项目安排药检仪器设备购置费用7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下达投资计划并拨付到各省(区、市)财政。国家局将在广泛听取各省(区、市)局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程序开展仪器设备配备工作,加快招标采购速度,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年内完成仪器设备配备工作。相关省(区、市)局要配合做好采购合同的签订工作,仪器设备到位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做好分配工作。

(五)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督管理

近来来,国家和各省(区、市)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我们要在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和政策的同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做到规范管理,高效发挥使用效益。一是继续完善管理制度。今年,国家局将清理和修订预算、财务、基本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程序,增加内部控制环节,确保资金使用的经济、安全、有效。各省(区、市)局也要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实现对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的动态监督,全程监督。二是加强中央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国家局今年将对中央转移支付专项、国债项目和国家局委托地方实施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项目进展、配套落实、建设程序、资金使用、实施效果等。项目执行的总体情况将作为国家局下一步安排其他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各省(区、市)局要积极配合,切实确保资金使用安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国债项目要严格遵守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健全项目档案,配套资金没有到位的由省(区、市)局负责落实。三是逐步开展绩效评价。通过对已经建成项目的执行进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客观分析,检查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新项目的决策提供参考。国家局将及时分析中央转移地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科学调整使用方向,把有限的

资金用于监管工作最急需的事项。四是坚决压缩一般开支。各级规划财务部门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节约办公经费支出;节约使用办公耗材,节水、节电、节油;严格控制接待费用,规范公务接待,严禁大手大脚,严禁铺张浪费;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

(六)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做好食品药品监管规划财务工作意义重大。在地方体制改革中,必须确保规划财务队伍不被削弱,得到切实加强。一是稳定规划财务队伍。新体制到位后,各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一定要高度重视规划财务工作,充分认识到规划财务对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划财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稳定规划财务队伍,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做好组织保障。二是加强人员培训。针对全系统规划财务人员可能出现变化的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开展培训,为规划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熟悉和掌握食品药品监管业务知识,强化规划财务专业知识,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防腐拒变的能力。今后,国家局将积极组织规划财务人员培训,各省(区、市)局也要创造条件,加强对全省规划财务工作人员的指导,将培训列入计划,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迎接新学期黑板报范文第2篇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学生们喜欢的活动组织教学:由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引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用动画为学生解释了生命诞生的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用装满书的书包代替妈妈孕育宝宝时的大肚子,让学生模仿孕妇做动作,感受母亲孕育孩子的不易,加强了学生切身的感受,记忆更深刻。

在整堂课中,尽量做到了情趣结合,动静结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始终保持一种愉快、好奇、兴奋的心情参与活动,课堂教学气氛很热烈,充分体现了在情景教学中快乐学习的教学特色。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

我在关注全体孩子的同时,更加关注个别不能参与到活动中的孩子。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分析原因、了解性格特征,认知特点和理解能力,适时做出回应、想出解决方法、与他们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表面现象,更要走进他们的心灵,与孩子一同感受他们的成长经历。

三、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各个教学活动中,不论学生做出怎样的回应,都要给予他们及时、适当的回应,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激励性的语言,旨在帮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并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模仿性的语言帮助学生说完整的句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合理安排时间,使课堂更饱满

我本节的课的最大不足在于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有不当之处,有些地方应该让学生多表达一些,增加他们的实际感受,我给的时间却不充足;有的地方一带可过,我却询问了过多的学生,时间就显得有点拖沓,也影响了后面环节的时间。再进行此课的教学时,要对各教学环节的时间进行更准确、更恰当的安排,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迎接新学期黑板报范文第3篇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身为学长学姐的我们当然就有义务去帮助他们。今天的**骄阳似火,稍在外面站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虽然如此,但是一想到学弟学妹马上就要来了,同学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都叫嚷着要去迎接学弟学妹们。一大早骏园里就成了橙色和绿色的海洋,买手机充话费送礼包的传单满天飞,连我们每天必走的路俩侧都摆满了帐篷。由于学校安排我们班今天下午四点到六点去南门接新生,所以从早上开始大家就迫不及待的等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下午三点四十几分,副班长邢辉便来叫我们去迎接学弟学妹们。大家一路开心的聊着天,同时还不时的评论着这些来来往往的学弟学妹们。到了南门我们学院接待地点后,我们便和院科协的同学们一起等着我们院的新生来。不是就有家长和同学来向我们咨询有关银行打钱、坐车的问题,大家总是很热情的用上去热心的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终于来了一辆接新生的小车,大家便高高举起了学院的牌子,喊着能电院的名字,希望有我们院的新生来找我们帮忙。可是当人都走了还没有人来找我们,大家开始有点抱怨为什么没有我们院的学弟学妹来呢?于是大家继续耐心地等待着,不久有一位女生走到我们前面停了下来,我们几个走上前去问她是哪个院的,结果她说是新能源的。一听到是我们专业的学妹,同学们都热情的说要不要我们来帮忙,可是她说不用了过会儿有人来帮她,大家又有了点失落感,但是还是很高心见到了我们专业的学妹。没过一会儿,又有一辆校车开了进来,又有一批人下来了,这会儿终于有一名热动的新生来找我们怎么去宿舍,于是我便主动帮着他拎着包带着他去六舍去报到。一路上我热情的给他介绍着学校的建筑和一些生活出行上的东西。看着他向我咨询着学校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在学姐的带领下去报到的。如今自己已身为学长,忽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六舍,我带着他去登记报道了一下,就领着他去拿钥匙去宿舍了,到了宿舍后他热情地向我说了声谢谢,还问了我叫什么名字。回来的时候虽然浑身大汗淋漓,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迎接新学期黑板报范文第4篇

当今世界, 经济竞争、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和国家安全都高度依赖科技创新。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核心要素。近现代史表明, 科技的重大创新与突破, 都会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乃至改变社会生产方式、人的生活方式, 进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化石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 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峻, 强烈呼唤着科技创新与新的科技革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世界主要国家都更寄希望于科技创新,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速产业优化升级, 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优势。

(一) 科技革命源于科技创新突破, 源于需求的推动

科学技术具有内在的革命性。科学革命往往源于现有理论与实验观察之间的矛盾, 发端于提出理解自然的新观念和观察自然工具的新发明, 是科学思想的飞跃、研究范式的变革、知识体系的新拓展。技术革命则源于人类对生存发展方式的新探索和对生产力发展的新追求, 往往发端于实践经验的升华、重大工具与方法的发明和科学知识与理论的创造性应用, 是人类生存发展手段的变革、利用和适应自然能力的跃升和技术范式的新发展。二十世纪以来,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互依托, 相互促进, 并表现为某些领域率先突破, 进而引发其他领域群发创新、新兴交叉领域不断涌现的特征。

科技革命源于人类发展需求的强大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0至30亿人口追求小康生活和实现现代化, 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件、大变革, 这将为全球科技创新和文明进步注入前所未有的动力与活力, 也对全球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必须创新生产与生活方式, 走科学发展道路。人类现代化进程强烈呼唤新的科技进步与革命。

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革命。经济危机是社会生产、分配、消费失衡和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 新兴产业应运而生。为了克服危机, 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更为迫切, 创新投入增加, 创新战略导向更加明确, 从而加快科技革命的到来。例如, 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加快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以电子技术、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科技革命催生产业革命, 并引发社会重大变革。19世纪初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麦克斯韦尔方程的建立, 成为电气革命的知识基础, 电机电器相继发明, 进而发展出电力电气等新兴产业,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初, 量子力学的建立, 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的进展, 现代计算机理论模型的提出等, 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的科学基础, 发展出电子信息、计算机等新兴产业, 人类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展望未来, 以能源、材料、信息与生物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 将引领人类进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为生产力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的新变革。

(二) 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和方向

准确预见科技革命何时、何处发生是困难的, 但也并非无迹可寻。从资源与需求面临的挑战看, 以下领域和方向将最有可能发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

——在能源与资源领域, 人类必须转变无节制耗用化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 迎来资源节约、高效、清洁、可循环利用的时代。这要求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例如, 先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开发, 高效制氢与存储技术, 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效、清洁和循环利用, 水资源高效利用及清洁循环, 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深部地球、海洋和空间资源的开拓等。

——在信息领域, 无论是集成电路、存储器、计算机还是互联网等现有信息技术, 都将遇到难以继续发展的障碍, 呼唤信息科技新的突破。例如, 新的网络理论, 网络云计算, 网络安全与智能管理, 人机交互与语言文字图像的智能处理, 海量数据挖掘与管理, 自旋电子、分子、量子器件, 光电子、量子、基因计算等。

——在先进材料与制造领域, 未来30至50年, 能源、信息、环境、人口健康、重大公共工程等对材料和制造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先进材料和制造向全球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制造过程将更加清洁、高效和环境友好。新的突破可能发生在:绿色、智能材料结构与性能设计, 制备过程精确控制及全寿命成本控制, 极端条件下材料结构和性能演化规律, 近终尺寸形貌加工以及材料器件一体化等。

——在农业领域, 将进入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时代, 在保障食物安全功能的同时, 农业还将担负起缓解能源危机、提供多样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等使命。这要求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突破, 如, 生物多样性规律, 高效、优质、抗逆农业育种的科学基础与方法, 营养、土壤、水、光、温与作物相互作用机理和精准控制方法, 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基础,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健康食品的科学基础等。

——在人口健康领域, 全球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可能达到90至100亿, 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质量, 保证食品和生态安全, 防治重大流行病, 并将关口前移, 走一条低成本、普惠保健之路。这要求在一些基本科学技术问题上取得进展。例如, 营养、环境、行为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因遗传、变异与修复机理, 疾病早期预测诊断与预防干预的科学基础,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生殖健康和早期诊断治疗, 老年退行性疾病延缓和治疗的科学基础等。

——一些重要基本科学也正孕育着重大突破。例如, 对暗物质、暗能量、反物质的探测, 将深化人类对宇宙和物质世界的认识。探索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电子的精确调控, 进而在光/电/热转化、光合作用与光催化, 能量、信息的储存、传输、处理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打开了从非生命的物质向人造生命转化的大门, 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开辟了新途径。人类将不断深化对脑和认知的探索, 一旦突破, 将导致科学思维方法的创新, 进而推动认知科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革命。

(三) 为新科技革命做好准备, 是把握未来的战略选择

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科技与经济的领先地位, 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都在积极谋划未来。选择重点领域, 增加创新投入, 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制高点。

2009年4月, 奥巴马在美国科学院的演说中指出, 20世纪, 美国之所以领导了世界经济, 是因为美国领导了世界的创新。他提出要重塑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 为未来50年繁荣奠定基础, 并承诺将R&D投入提高到占GDP的3%。同年9月, 美国政府出台《美国创新战略》, 阐释了清洁能源、电动汽车、信息网络和基础研究等领域的新战略。

2008年底, 欧盟举行首届创新大会, 提出依靠创新克服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 各国共同融资成立欧洲创新基金, 支持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

2009年, 为应对全球经济衰退, 日本政府紧急出台“数字日本创新计划”, 力图促进绿色、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必须为新科技革命做好充分准备。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明确指出, 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 形成长远竞争优势, 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温家宝总理在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中国必须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在新科技革命和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 赢得先机、占据主动, 实现跨越发展。

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 贸易保护主义、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更加突出, 知识产权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以市场、资源换取技术的发展模式将遇到困难;依靠跟踪模仿难以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推出了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调结构、抓改革、促创新的有力举措,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共识。“十二五”期间, 国家一方面要继续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 要选择若干重点领域, 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组织产学研力量, 加强自主创新, 前瞻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支柱产业。

(一) 能源产业技术领域

能源产业技术具有投资大、周期长、集成度高的特点。要从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实现自主减排目标出发, 着力发展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轨道交通和电动汽车技术, 根据我国资源实际, 加强煤的清洁高值综合利用、煤转天然气和煤制重要化学品技术研发。从调整能源结构、建设可持续能源体系目标出发, 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先进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同时, 加快专项技术研究和系统集成, 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力网体系。

(二) 信息产业技术领域

信息科技和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和引擎。要以应用为牵引, 创新信息产业技术,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依托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 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信息和知识为重要资源与要素的信息社会为目标, 继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技术, 加快部署发展物联网技术, 并促进两者融合。重视网络计算和信息存储技术开发, 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部分网络信息存储在外的局面, 促进信息共享, 保障信息安全。

(三) 材料产业技术领域

材料是工业社会的基础产业。我国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钢铁、有色、水泥、玻璃、高分子等材料产业调整结构, 提高产品技术标准, 降耗减排;另一方面, 要从我国资源特点与发展需求出发, 加快发展先进轻结构材料与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器件与系统技术。改变传统发展思路, 重视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可再生循环性和制备使役全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特性等, 建设强大的材料创新能力和材料工业体系, 加快从材料大国转变成为材料强国。

(四) 生物产业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与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生物资源丰富, 市场宏大, 发展空间巨大。应着力发展先进育种技术,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抗逆性;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加强药物研发, 形成以创新药物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推进工业生物技术的研发, 发展生物制造产业, 使我国成为生物产业强国。

三、面向未来, 前瞻部署, 引领和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既面临着新科技革命和新兴战略产业兴起的难得机遇, 又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健康、空天海洋、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等挑战。能否面向未来, 前瞻部署, 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将影响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一) 依靠科技创新, 构建支撑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

一是构建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 大幅提高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战略性资源的大陆架和地球深部勘探与开发, 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替代资源。

二是构建先进材料与绿色、智能制造体系, 加速材料和制造技术绿色化、智能化、可再生循环的进程, 加快材料与制造业产业升级。

三是构建普惠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 发展智能宽带无线网络、网络超级计算、先进传感与显示和软件技术, 走普惠、可靠、低成本的信息化道路。

四是构建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 保证粮食与农产品安全,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生物产业发展。

五是构建普惠健康保障体系, 推动医学模式由疾病治疗为主向预测、预防为主转变, 将当代生命科学与我国传统医学优势相结合, 发展中国特色的先进健康科学体系和普惠的医疗保健体系。

六是构建生态与环境保育体系, 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

七是构建空天海洋能力拓展体系, 提升空间探测和对地观测及信息应用能力, 提高海洋探测及应用研究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八是构建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发展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防范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

(二) 前瞻部署, 突破一批影响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

在组织实施好16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同时, 要面向未来, 前瞻部署,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影响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学问题与关键核心技术, 抢占长远发展和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实现创新驱动, 支持科学、持续发展。

1. 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

“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在继承现有互联网开放、共享的基础上, 创新未来网络体系结构, 突破低成本、高效、普惠、安全、可管理的网络服务核心技术, 使我国在未来网络升级换代和信息社会的过渡中赢得优势。

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通过揭示材料组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在节约资源能源和绿色低碳工艺、材料设计与工艺控制、材料循环与废料低成本回收、高值再利用等方面取得突破, 使我国主要材料科技与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工业过程技术。通过揭示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物质转化循环机制和工程优化放大原理, 突破绿色工业过程核心技术, 创建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建立满足发展需要、实现排放源头控制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工业过程体系。

信息化智能制造系统。发展面向制造系统的传感技术、信息智能处理方法, 创新全球信息空间下绿色、智能制造信息基础平台, 形成新一代适应全球制造与服务的信息化绿色智能制造系统。

艾级 (1018) 超级计算技术。将为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经济社会计算等提供强大支撑, 实现虚拟现实与仿真、海量数据分析管理。但面临功耗、效率、易用性等三大挑战, 需要原理上的突破和集成电路、体系结构与编程方法等方面的变革。要加快部署, 使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育种。发掘动植物优势种质资源, 克隆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群并阐明其作用规律, 建立重要农艺性状分子育种模块, 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的分子模块育种技术体系和设施, 使我国育种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科技问题。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此, 需要揭示深部矿床形成的规律, 突破深部矿物信息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和物探技术, 建立深部矿床的勘察评价方法和可视化模型, 为深部矿勘探提供先进科学理论和技术, 使我国主要区域地下4000米变得“透明”。

新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力系统。发展高效太阳能电池、新概念储能, 突破塔式热电站系统技术、风电系统控制与变流技术、新能源并网耦合与分布式电网技术, 建立吉瓦级风能和太阳能电站, 形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互补的可再生能源基地, 发展高效、安全、可靠的智能电力系统技术, 实现分布式热电系统和智能电力系统规模化。

深层地热发电技术。地热能分为水热型和干热岩型, 后者可开发热能可以是前者的1000倍。要重点突破深层地热能储量评估技术、先进钻井和中低温工质地热发电等关键技术, 开发利用干热岩型地热能, 使之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

新型核能系统。积极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以U235为燃料核电的规模发展, 乏料处理和再利用成为重要课题。要从四方面为发展新型核能系统做好技术储备:发展安全高效的增殖反应堆;前瞻部署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ADS) , 突破核心技术, 建设次临界实验堆;我国铀贫钍丰, 应加快部署钍基核能研究, 掌握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 建设钍反应堆原型;继续重视可控核聚变研究。

海洋实时观测研究网络。建设天基、定位与机动观测、深海工作站及新一代海洋考察船, 研发海洋基础数据库、海洋环境动力模型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提高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管理、航海安全和灾害预警能力, 使海洋实时观测网络覆盖我全部领海和专属经济区。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当今世界生命科学的热点领域, 有望成为继药物、手术治疗之后的新治疗模式。需要认识干细胞更新的分子机制, 突破干细胞繁殖的技术瓶颈, 解决干细胞定向分化、重编程、免疫排斥、安全植入以及活体精确观测等关键科技问题。形成特色和优势, 造福人民。

重大慢性疾病早期诊断与系统干预。是防治慢性疾病有效、经济的方法。需在监测重大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标记物、近人动物模型、中国人群的基因多态性及代谢特征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在基于中医药和营养科学的系统干预方法上取得进展。争取在重大慢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系统干预等方面走在前面。

3. 影响国家与公共安全的战略性科技问题。

空间感知网络。建立探测监视、分析识别和预警预报空间目标、空间环境的技术系统。形成大尺度、全天候、高分辨率的实时空间感知网络。

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系统。社会计算主要是利用开源信息对社会态势进行模拟分析与实验, 实现对社会可能事件的定性定量评估与预警决策。平行管理是利用社会计算, 仿真事件发生过程, 预测发展趋势, 支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对重大政策时效的预评估。构建可广泛应用的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系统。

4. 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基础科学问题。

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最新研究表明, 人类科学知识能够描述和解释的物质仅占宇宙的4%, 而暗物质和暗能量则分别占宇宙的22%和74%。应自主或合作建设若干探测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关键实验装置, 使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重要基本科学问题研究中能有所作为。

物质结构与性状调控。人类可以对分子、原子和电子实现调控, 进而按需设计和合成新材料、调控粒子间相互作用、产生奇异物态。这将可能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与调控的新飞跃。需要加紧部署利用新一代光源、先进中子源及各类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居世界前列, 为信息、能源革命提供新的科学基础。

人造生命与合成生物学。其核心问题是阐明生命特征、解析生命本质、合成人造生命, 进而认识复杂生命体系分化演化规律, 实现细胞编程的人工调控, 创新生物技术。要前瞻部署, 使在这一基本科学问题研究能有所突破。

光合作用。是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需要进一步阐明其高效吸收、能量传输转化的分子、量子机制, 碳元素代谢网络及调控因子等。努力在基础研究、物种筛选改良、仿生技术和工程化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5. 发展迅速的综合交叉前沿方向。

纳米科技。我国已与国际同步, 下一步研究重点应是:在物质与生命科学领域, 探索纳米尺度新现象与新效应, 开拓新应用, 促进纳米技术在信息、能源、制造、健康和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等, 保持竞争优势, 支持产业发展。

空间科学及科学卫星。是以航天器为工作平台, 研究日地间、行星间和整个宇宙空间的天文、物理、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交叉科学, 能引领带动空间技术发展, 是重要战略高科技领域。应以科学目标为牵引, 加快发展空间科学卫星系列, 为建设空间强国提供新的知识泉源和科技支撑。

数学及复杂系统研究。基本任务是寻找复杂系统的简洁规律。对象包括自然界、社会、工程、脑与认知等复杂系统, 涉及数学、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学、经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交叉领域。要在复杂性的本质认识和分析逻辑体系方面取得突破, 为分析处理复杂系统提供新的科学方法。

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走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当前,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重要进展,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科技工作总体上仍以跟踪模仿为主, 原创科学成就和自主创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还比较少,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任务紧迫、责任重大。

纵观一些国家创新发展史, 一般都经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但这种转变不是自然发生的。那些成功实现转变的国家, 都是从本国国情出发, 主动探索转变的途径和方式。政府往往发挥主导作用, 适时调整发展战略, 完善法律制度, 构建公平诚信、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投融资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优先改革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凝聚创新创业人才;加大创新投入, 前瞻部署科技发展战略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创新, 改革体制机制, 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促进知识、人才、技术的流动和转化, 提升创新动力与活力。

我国也正面临从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由于国情、发展阶段和制度文化不同, 我们应当借鉴但决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科技发展的体制与模式。既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更要从我国实际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出发, 走一条符合规律、符合国情和时代的创新道路。

(一) 坚持开放, 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我国的发展得益于开放, 我国科技的进步也得益于开放。面向未来, 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和技术, 把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和起点, 防止把自主创新异化为自我封闭, 搞大而全小而全。要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坚持自主、合作、共赢, 共创共享全球科技资源, 培育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国际品牌的跨国企业。前瞻部署基础前沿研究, 提升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原创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大幅降低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 在全球科技竞争合作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

(二) 坚持以人为本, 凝聚造就创新创业人才。

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取之不尽、富有创新活力的人力资源, 是提升国家创造力的根本所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世界上最为广阔多样的创新创业机会, 要不断完善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的政策举措, 以公平、多样的发展机会和事业吸引、凝聚海外人才与智力。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宏大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才, 用共同发展的理念凝聚人才, 用创新的事业培养造就人才, 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人才。营造诚信和谐的学术环境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形成“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研究、更加自主地探索、更加自觉地合作”的环境和氛围。尤其要关注青年人才培养, 给予更大的关爱和支持, 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创造形成只要努力, 人人可以成才, 人人可以成就事业, 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

要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革除应试教育弊端, 将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 尊重教师学生主体地位, 更新教育思想与方法, 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 废止灌输式教育, 转变为引导受教育者主动探索实践、思考学习的教育方式。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促进教育适应社会需求, 提高质量, 优化结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三) 深化改革, 解放创新活力, 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改革一切束缚科技生产力发展和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大鼓励创新的税收、政府采购、金融、知识产权等政策的实施力度, 引导支持企业投入研发, 发挥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知识、人才、技术的流动与转化。完善产业技术创新政策, 着力扶持重点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引导和支持国家科研机构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 着力开展定向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重大公益性研究,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引导和支持大学做好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 积极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社会服务。实现各创新单元功能互补、联合互动、形成合力, 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 逐步将R&D投入提高到占GDP的2.5%以上。中央政府的投入重点应是基础前沿研究、事关国家全局的战略科技领域和事关民生的公益性科技领域。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应引导集聚创新要素, 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提供创新公共服务, 扶持中小企业, 保护生态环境。

(四) 坚持统筹协调, 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建立科学高效的科技宏观管理系统。明晰和调整各功能主体的职能定位。政府工作重点要集中到制定战略规划、优化政策供给、建设制度环境上, 成为战略谋划和政策供给的主体;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部门行业与地方研究机构和企业是自主创新组织实施的主体。

加快建立完善分类管理的制度体系, 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技术服务与转化应用等采取不同的目标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政策导向。

进一步改革科技评价奖励。强化原创导向, 引导和鼓励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 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占领世界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基础前沿研究应接受同行和历史检验, 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应接受市场和应用的检验。强化需求导向, 引导和鼓励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根本改变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现象, 使得创新成果更好、更多、更快地得到转化与应用。

(五) 完善法律体系, 为创新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 围绕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 我国科技立法全面推进, 已颁布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农业技术推广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我们仅用3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余年历程, 基本实现了科技创新有法可依。同时, 还应看到, 有关科技创新的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例如, 要依法规范保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确立科技投入占国家公共财政和GDP的比例, 完善立法鼓励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依法明确和保障各类创新主体的职责和权益, 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分工协作的高效体制;重视科技进步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 诸如信息安全、网络安全、转基因食品、人类基因保护、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生物制品安全等, 完善相关法律, 保护公民和法人权益, 促进科研和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在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和加大执法力度的同时, 要依法打破信息、知识、创新公共资源的分隔和垄断, 提高创新资源公平共享程度等。

迎接新学期黑板报范文第5篇

首先, 我们要明白的是,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教师, 应该通过我们的教法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成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思维形成的引导者、能力培养的促进者和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解放思想, 敢于让学生去探索新知, 自己思维找到答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 教学过程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

2.1 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 强化问题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是学习的一部分, 脱离情境的学习是缺乏成效的。运用启发式教学,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设计多维度的教学情境, 使学习者能从各种角度去了解各种概念结论的本质及应用, 可以促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认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问题”是引导人类学习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问题是创造的前提, 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欲望, 表现为积极思考、追根究底的态度。问题更是数学的“心脏”, 因而数学课必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我们应以情境为基础, 以问题为纽带, 一方面, 通过问题进行学习, 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 通过学习生成问题, 让学习过程成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的过程。

2.2 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

教学中注意教师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要总是正确的化身。容许学生提出并验证他们自己的猜想和结论。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证实和证伪同样有意义、有收获、也同样重要。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结论或直接给出正确的结果, 因为发展或验证它们, 常使学生和教师自己有额外的收获。例如在做题目“已知数列是递增数列, 且, 则是数的取值范围是___”时, 学生考虑到数列的函数特性, 将看作n的二次函数, 由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只要对称轴, 即得。这个解法看起来很流畅简洁, 学生也很得意, 但结果却是错误的, 此时如果甲教师立即对上述答案给以否定, 并给出正确解法;乙教师先让学生取计算对上述结果加以验证, 很快有同学算出来结果并发现也满足题设条件, 怎么回事?刚才的答案由问题!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分别画出二次函数和数列的图像, 不等教师说完就会有不少同学发现问题的实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题目中数列的图像只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的一系列不连续的点而不是一条抛物线, 所以数列的单调性与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所区别, 进而得出正确结果应该是, 即……”。显然甲教师的做法会使不少学生的自尊心受挫, 进而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乙教师的做法不仅不会挫伤学生反而会激发他们认真探索思考问题的兴趣, 教学效果更是天地之差。

2.3 承认学生差距努力关照个别差异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 “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一刀切”教学观的束缚, 为关照个别差异, 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 设置不同的思考问题和不同的学习目标及任务, 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施教”、“个性化教学”, 尤其要注意每个学生的特长领域,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为主, 以长制短。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 教学手段的更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教学信息超文本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具有积极影响。以多种媒体呈现教学过程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 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课堂的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 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解决问题, 还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有利于促进以往“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总结”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例如在处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几节课时指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各个函数的图像并改变相关参数很容易就发现了几种函数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将三个函数的图像画在同一座标系中, 不少同学就发现了三种函数增长性的关系, 这样实际上学生自己已将后面《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增长的比较》一节学习了。

其次, 我们教师自己要积极学习, 认真反思, 完善自我。

3.1 教师自身也要学会学习

我们正处于一个川流不息、变化不止、日新月异的社会。知识在变、观念在变、方法和手段也在变。新课程提出尽可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学习计算机知识, 掌握互联网等新技术, 并能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 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 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 对于这些新内容, 许多对教师也是陌生的, 不少教学内容也只能是现买现卖了。如果教学中学生出现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教师回应起来自然就觉得有困难了。俗话说, 要教给学生一滴水, 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些都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自己会学习也爱学习, 同时让学生爱学习也会学习, 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为师之道。

3.2 注意反思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 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 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遇到了什么, 形成了怎样的能力, 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 然而就目前来看, 大多教师在反思方面做的很不够, 主要表现为反思的范围很狭窄, 反思的层次也很低。比如:为什么我的课气氛不好?为什么学生对我的课兴趣不大?为什么我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这些问题都是对教学的效果、教学对策的反思。应该说, 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必需的, 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在于对教育的反思。

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育人, 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学校的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的教学来实现的。因此, 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 不能看是否反思了教学问题就算结束了, 而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是否努力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为了分数?也就是说, 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价值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的反思, 根本上说就是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做了些什么?我们还没有做到什么?只有这样的反思, 才能促使自己观念的不断更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新课改的理念逐步得到贯彻落到。

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 教师要在改革的大潮中搏击长空, 做时代的弄潮儿, 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 不断反思, 不断重建。每一位成功的教师都必定是一位不断努力的学习者, 一位积极进取的开拓者。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 不断反思, 不断创新, 专业化实践的水平才可能不断提升, 才可能不断超越自我, 步入新境界, 否则永远只能是一个原地踏步、机械重复的教书匠。

摘要:由于信息时代的特点是知识爆炸, 信息迅速增长这就使得现代教育的目标从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 所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很必要的。

关键词:课改,问题,学习,反思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王尚志, 张思明.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M].华东师大出版社.

上一篇:文明寄语范文下一篇:农业发展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