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销售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19

农药销售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 蔬菜农药残留抽检中的仪器分析法

因为小分子化合物是农药中的需要成分, 所以更多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联用 (HPLC-MS) 、气相色一质谱联用 (GC-MS) 、高效液色相色谱、气相色技术等等, 其中色质联用技术的运用最多, 主要是因为该技术对于多种标样残留的分析非常合适。通常情况下, 大部分农药残留都可以用GC-MS技术进行检测, 例如: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有机氯等等, 其检出限通常在1-10g`/kg, 但是如果碰到热稳定过强、分子量极性大的农药, 则不可以使用GC-MS技术, 需要HPLC-MS或者其它方法来检测。

1.1 微波辅助萃取

由于各个化学物质微波吸收的能力是不同的, 然而微波辅助萃取检测法的原理正式于此, 其中唯一可以直接使用基体浸出的萃取方法是MAE技术。该技术首先对所检样品进行微波加热, 对于其中具有极性溶液的加热方法是, 利用该项技术中的极性分子, 这样便可以迅速的对微波能量进行吸收, 从而将样品中的分离杂质、目标化合物萃取出。相对与传统的振荡提取法来说, 该方法具有易于自动控制、试剂用量小、快速、安全、高效的特点。其主要应用于对土豆、甘蓝农药抽检中。

1.2 气相色谱法

在一般情况下, 试样中, 各组分在固定时间和气相的分配系数有差异的, 然而气相色谱法恰是利用这一点进行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采用此种方法在一次进样中可以检测多种农药, 得到完全的定量、定性以及分离。此项技术在检测器的配置上一定要具备功能全、性能高特点, 这样结果更可靠、分析速度更快捷。

2 蔬菜农药残留抽检中的酶抑制法

在蔬菜农药残留抽查工作中, 酶抑制法运用是做多的, 主要是因为其技术成熟, 并且准确、快速。研究表明, 农药驱除病虫的主要原理是, 利用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等物质, 对昆虫的中枢神经进行抑制, 对其神经的正常传导进行破坏, 从而使昆虫致死, 然而酶抑制法也是利用此种原理, 将乙酰胆碱酯酶与样品反应, 根据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情况, 便可以判断出样品中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但是酶抑制法检测农药的种类相对有限, 目前仅用于氨基甲酸酯、有机磷等农药的检测。

3 蔬菜农药残留抽检中的生物传感器法

在针对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的研究中, 生物传感器法是最为火热的, 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传感技术与反应技术的有机结合, 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作为识别元件, 包括细胞、抗原、抗体、酶等等。此种方法的分析工具主要由化学或物理的信息转换器构成。复杂样品与传感器之间的分析物, 如:糖与外源聚集索、抗原与抗体、底物与酶等等, 之间的识别反应会产生化学物理信息如电化学、颜色、热声、光等等, 这些变化通过传感器的不同原理, 如:热敏电阻、压电装置、光敏达等转换成第一信号, 再经过放大显示, 从而达到对于蔬菜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的目的。该种方法的传感器还分为, 免疫传感器、全细胞传感器、酶传感器, 此种方法相对与其他检测方法来说, 具有适用范围广、高效、灵敏、简单、快速等优点, 建议推广大量使用。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工作的主要方法仪器分析法、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法进行探讨与研究。研究的方向主要针对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使用范围。对其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 在日后的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工作中, 能够更加科学的选择检测方法, 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完美的, 所以彼此之间应该配合使用, 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 以保障蔬菜的品质、食品的安全, 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农药在蔬菜栽培与成长过程中的使用率越来越大, 给蔬菜的增产与增收带来一定好处同时, 但农药残留也越来越严重。蔬菜农药残留对消费者的健康将产生严重威胁。因此, 加强对蔬菜农药残留抽检, 控制蔬菜质量, 保障食品安全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工作中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分析, 以达到促进抽检水平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抽检,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春艳.我国蔬菜供应链结构的演变与仿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2] 汪普庆.我国蔬菜质量安全治理机制及其仿真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3] 赵锡海.蔬菜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监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4] 叶小君.兰溪市蔬菜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消防预案范文下一篇:风险防控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