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几种模式范文

2023-12-07

说课的几种模式范文第1篇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活动,所说的内容是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所以教者既要说清教学设计,又要说清设计的以及,做到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认识,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统一。 第

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说课质量的基础。说课应做到教材分析正确、准确、透彻,教学目的确定,教法设计合理。

第三、创新性原则。说课是深层次的教学研究。一节示范性的说课,对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教者在说课中应注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可行性原则。说课是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授课前的实践演习,是对教学方案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的检验。备课是为了授课,所以教学设想必须切实可行,方具有实用价值。教学设计是否可行,关键在于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无论是教学目的的确定,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都应从学生的智能水平,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才能具有可行性。 2 、说课的基本要求

⑴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或领导,说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 20----25 分钟就足够。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很多,所以说课中应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防止面面俱到,无主无次的泛泛讲解,尤其是对本节课的知识教学,应将重点放在重点、难点知识分析和教法设计上。例如,某教师在说《美国的工业和农业》一节课时关于工业,教材是三个知识点,①高度现代化,部门齐全;②工业产值居世界前列;③重点分布为三大工业区。①②两点内容浅显,③是教学的难点,所以教者对①②点只是一带而过,着重分析说明③点的教法设计。说课是教师语言技能的表演,思维品质的外现,因此教师在说课不中应语言简练,层次分明。

⑵重点内容应明确具体,说理透彻。说课中应围绕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中重点难点分析,重要知识点的教法设计和整体教学设计以及巩固训练等主要的内容进行,并且洋说的清楚明白,分析透彻,论证具有说服力。

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说课与授课不同,它不仅要讲“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说明“为什么”,这是说课的质量所在。说课的三个方面的理论(即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学科教学的专业理论,体现各级各类学校的特色理论)要随说课的步骤有机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有机的融为一体,防止穿鞋戴帽,油水分离。

说课的评价 :

说课必评“说”,评“说”活动开展的好,能促使教师更深入的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去研究说课。评课的内容应与说课相对应,即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评教学方法设计及巩固训练设计等。

说课的几种模式范文第2篇

1 基于芯片类的设计开发课题

这里所说的芯片一般是指像微处理器MCU如单片机及其外围器件如DSP、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等等, 因此这类课题既有硬件电路的设计, 又有基于芯片的软件设计。这样的课题一方面由于其技术含量较高, 往往涉及到一些前沿性的应用技术, 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另一方面此类课题无论是对学生将来的就业还是深造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同时“软硬”兼顾, 往往最受学生的欢迎。

一般而言, 如果课题涉及的系统方案较复杂, 则可让学生进行分工协作, 如安排一些学生负责硬件电路的设计, 另外一些学生则负责软件的设计。应该指出, 基于系统设计的这种分工协作, 其实只是就侧重点而言的, 实际上参与课题的所有同学, 无论是负责硬件还是软件, 都必须对芯片本身有一个较通彻的了解。尤其是在硬件设计的最初阶段, 在一些通用硬件模块如信号检测调理电路的设计过程中, 应让所有同学参与到其中, 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讨论, 必要时进行一些实验或仿真测试。这样可以确保设计软件的同学对硬件也不陌生。同样, 也应要求设计硬件的同学逐步掌握芯片的汇编语言或C语言, 熟悉相关的软件开发环境, 并最终能读懂理解相关程序。总之, 电气类专业学生做到“软硬”兼通, 这才是我们最终的培养目标。

此类课题的毕业设计指导实践, 在我们教研室开展过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基于单片机的小型测控系统的开发”、“用FPGA实现对交通灯的控制”及“用PLC实现对电梯的调速控制”等。事实证明, 做此类课题, 学生学习及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 都感觉至少初步掌握了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

2 硬件电路的设计及调试

此类课题与第一类课题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涉及软件的设计, 完全是纯硬件电路的设计及调试。纯硬件电路的构建, 应有足够多的相关知识点作支撑, 更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此类课题在知识点的涵盖上应包括传感器技术、信号的检测及调理技术、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等。由于不存在软件设计, 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就集中在硬件设计上, 因此, 应从严从细地规划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关键元器件的性能测试。要求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形成技术文档。在器件的选型上, 也可让学生比较同类产品的性价比, 给出自己的选择并予以说明。

(2) 电路设计。推荐学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 首先将系统方案分割成几个模块各模块间要注意功能的衔接及信号的接口设计, 其次就可对各个模块进行设计。模块化设计思想的优点是使系统的总体方案思路清晰, 容易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为将来的调试提供方便。在这个过程中, 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除了获取一些经典的设计实例, 还应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设计构想, 在经过方案论证及指导老师批准后可予以采用。

(3) 电路调试。电路调试分模块电路的调试和系统电路的调试。在这个过程中要借助各种测试仪器仪表对相关信号进行测试跟踪, 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客观地记录并形成技术文档。

从以上三个大方面来看, 纯硬件电路的课题, 一定要有相应的实验条件, 除了像调试用的常规仪器外, 还应有一定的元器件性能测试条件, 如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测试, 就要求有相应的外部物理量输入, 当然这一点也可以借助其他院系的仪器资源。

3 软件设计

应该看到, 在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当中, 是有很大一部分对软件设计情有独钟的。针对这一点, 可以给这部分学生安排软件设计类的毕业设计课题。当然, 这里所指的软件并不局限于一些应用软件, 事实上如果让学生用应用软件如Authorware或者Power Point等去做一门课题的课件, 那这种纯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无多大益处, 也违背了毕业设计的初衷。我们所说的软件设计更倾向于用一种或几种 (如混合汇编) 编程语言开发出一套相应的软件或软件平台。这些编程语言可以是汇编语言、C、C++、Fortune、Basic、JAVA及特定软件语言如Matlab和虚拟仪器所用的Lab View等。当然, 学生也可以进行一些大型数据库像SQL Server、Oracle等的开发。

在此类课题的指导上, 很重要的一点应使学生培养一种良好的编程风格, 树立一种项目开发管理的思想, 努力增强程序的可读性、兼容性及可移植性。例如有教师让学生用C语言编写了一个LCD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程序, 该程序后来要求作为一个子程序被另外一个主程序调用, 这就涉及到一个程序移植的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 也可以让学生开发一些基于计算机接口器件如网卡、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 这类底层程序的设计开发, 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了解和拓展。

4 结语

以上三种课题模式只是本人的一个很浅显的归纳, 当然实际中还有许多更好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总之, 毕业设计是一个师生共同投入的过程, 要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教师的选题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反映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实践中, 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因人而异, 即在选题的过程中, 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及特长合理地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课题。

摘要:针对电气类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中出现的问题, 归纳并阐述了三种较合理的课题模式, 即基于芯片类的设计开发、硬件电路的设计调试及软件设计这三种课题。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芯片,模块化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萍, 等.浅论电气专业毕业设计与实际相结合[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2 (10) .

[2] 何立民.单片机技术应用选编[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杨晖, 张凤言.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与数字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书记人代会讲话范文下一篇:税务师考试试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