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

2024-01-17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第1篇

第6课

关爱大自然 善待大自然 第1课时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1、对大自然的美有哪些感受?

①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给我们欢乐。

②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示,启迪我们的智慧。

③置身祖国大地,对美丽自然风光的眷恋会扩展为我们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2、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大自然孕育了一切生命。

②人类来自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人依赖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成长的摇篮。 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什么是生态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4、为什么保护生态环境? ①生态环境就在眼前。唯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拥有充足的衣食之源,才能欣赏到丰富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才能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②幸福生活不只是丰衣足食,也在于拥有碧水蓝天和美好家园。 ③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④人类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2课时 做大自然的朋友

1、为什么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秉承的态度

2、怎样尊重自然?

①尊重自然要求我们对自然怀有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②人类尊重自然,自然也会尊重人类。我们要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朋友,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

③尊重自然,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3、为什么要顺应自然?

①大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和自然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同样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②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危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③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的基本原则,

4、怎样顺应自然?

①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②顺应自然要能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发展谋福利。

5、我们每个人的积极生活选择是什么? 当下,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不良影响和压力,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积极的生活选择。

6、怎样保护自然?

①保护自然,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的充足空间;

②就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治理已经产生的各类环境资源问题 ③保护自然还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7、怎样做大自然的朋友?

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理念变成现实行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7课

依法保护环境

第1课时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1、我国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进一步完,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果。

②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工业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是,生态环境好转只是局部性的,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2、空气污染的原因? 生活中工业废气、汽年尾气等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不断增加,

3、空气质量持续恶化。

3、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雾面天气频繁发生,许多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酸雨污染仍然严重。

4、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出行困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5、水污染的原因?

由于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排入江河湖海,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6、水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恶化,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源有害物质增加,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 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7、水污染的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容易诱发多种疾病重的地区,人们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8、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欧濫伐等行为,导致森林面积锐减,草原沙化严重。农业生产中用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有毒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现象土地荒化严重,土壤污染加剧。

9、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地沙漠化严重致使耕地迅速减少,土壤污染最终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

10、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空气质量持续下降,水污染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加剧,这是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集中现。

11、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物种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 1.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把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2、我国环保法律体系是怎样的? 我国以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题的环保法律体系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3、《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我国宪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它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等,为依法保护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4、怎样做到严格执法?

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环保执法难”的问题,必须重拳出击,用“铁腕”严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决不允许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

依法保护环境,既要做到依法治理环境,也要依法制裁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5、怎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1) 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解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主动为保护环作贡献

(2)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积极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

(3)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如果发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我们可以向环保部门举报。

(4)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还要求我们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自觉保护好自然景观,参加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为环境保护事业多作一份贡献。

第8课

用合适的方式处理纠纷 第1课时

解决争议从协商开始 1. 协商和解应注意的问题?

①协商和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纠份最常用的方式,它适用于纠纷双方能正常交流、矛盾尚未激化的情形。

②协商解决纠纷态度要真诚、主动,既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能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③要根据产生纠纷的事实,弄清争议的焦点,分清是非和责任; ④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讲明自己诉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 ⑤尽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面对面等方式以温和的态度与对方进行沟通; ⑥诚实守信,一旦达成和解协议,要积极践行协约,不轻易反悔 2. 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常用的方式。纠纷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寻求有关组织、机构或中间人等第三方的帮助。第三方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 3. 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法院调解等多种方式。 4. 人民调解的重要性?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委员会。

5.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调解民间纠纷,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纠纷激化 6. 仲裁应注意的问题?

①仲裁是一种依靠专业力量裁决纠纷的方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③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法解决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7. 我国的仲裁机构以及仲裁员怎样选择?

我国的仲裁机构是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按照不同专业设立仲裁员专家名册,供当事人协议选择。这些仲裁员一般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律师、学者等人员担任。

8、解决纠纷一般有哪些方式?

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打官司”等多种方式将其化解. 第2课时

“打官司”的学问

1、诉讼的类型及相关法律? 诉讼,俗称“打官司”。诉讼主要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根据诉讼种类不同,,我国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诉讼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程序

2、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基本过程?

①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论一般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三个基本阶段 ②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之分。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提 起公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

③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之分。自诉案件的诉讼程序一般包括立案、审判、执行三个基本阶段。

3、诉讼的作用及特征?

①诉讼是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对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作用。

②诉讼判决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处理纠份,法院对审判结果强制执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任何公民都无权变更或撤销法院的审判结果。

③诉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依据法律规定裁判,具有严格规范性,是一种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手段。

4、怎样学会诉讼?

(1)起诉前必须先收集证据材料。一切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要分清这些证据在法律上对自己是否有利

(2)有了证据,就可以写起诉状了,起诉状的格式、内容都有法定要求,一般要清楚无误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3)向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及基本证据材料,要求法院受理案件。

(4)法院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会正式受理,要注意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将所有的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

(5)经过法庭审理和辨论,法院作出判决。拿到一审判决书后,如果双方都不上诉,案件就进入执行阶段。如果认为判决不公平,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次审理,二审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6)提起诉讼需要许多专业的知识与技巧。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作为代理人或辩护人,也可以就有关事项向律师询,以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怎样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1)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纷,我们既不能一味忍让,也不能草率、鲁莽。

(2)要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根据纠纷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学会选择正当的合适的处理方式,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要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第9课

尊重司法权威呢

第1课时

公证 律师 法律援助

1、 什么是公证?

公证就是人们所说的“公家作证”,它是由公证处代表国家行使公证职能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后公证处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2、公证的作用?

(1)公证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人们在解决纠纷、进行诉讼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依据。

(2)实施公证制度能够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 (3)促使公证当事人在从事经济或民事活动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法律行为,诚实信用,制止欺诈、造假行为的发生,尽可能避免损失

(4)有利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什么是律师?

律师就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专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4、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①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法律顾问,处理各种法律事务; ②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担任辩护人; ③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④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等。

5、律师的作用?

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实行并完善律师制度,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提供法律服务,对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等都具有要的作用。

6、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无偿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7、法律援助的对象?

在我国,接受法律援助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的公民,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等。

8、法律援助的作用?

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事业。能使弱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其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第2课时

遵守法律程序 维护司法公正

1、国家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有什么作用?

(1) 有利于有效地防止司法机关权力的滥用,增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提高法律实施的正确性;

(2) 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有利于司法活动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处理结果真实可信,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司法机关怎样维护司法公正? (1)办理诉讼案件过程中,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参与司法活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不受上级机关、行政机关和任何个人的干涉。 (2)办案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必须回避。

(3)整个司法过程和结果要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怎样理性维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遇到矛盾和纠纷不冲动不莽撞,不用违法的行为去处理,坚持走法律程序,尊重司法权威,才能依法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

依法进行民事活动

第1课时

民法: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1、什么是民法?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民法包括民法总则及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2.民法的作用?

我国民法赋子民事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民法是民事主体权利的宣言书。 3.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哪些权利?

①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②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4.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进行民事法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保护环境原则等。 5.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什么意义?

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统一。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法律活动,既要遵守法律的要求,又要遵守道德的要求。民事主体只有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规范民事行为,才能更好地维护民事权利。

第2课时 让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

1、 财产包括什么?分为哪几类?

财产包括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大体上分为不动产、动产和知识产权三类。例如房子、土地属于不动产,家电、汽车等则属于动产。不动产、动产都是看得见模得着的财产, 在我国民法中也被称为物。

2、什么是物权?包括哪些权利?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保护物权的专门法律是什么以及怎样规定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物权的保护和利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4、物权法的作用是什么?

①物权法通过明确所有权,解决财产的归属问题,从而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②物权法鼓励财产所有人将自己的则产交给最能发挥物的效用的“他入“利用,从而起到“物尽所用”作用。

5、怎样维护自己的物权?

当自己的物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保护。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是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11课

增强民事责任意识

第1课时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1、什么是合同?有哪些类型?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等。

2、什么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有什么作用?

①签订合同时,如果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意愿并符合法律的规定,就是有效的合同。

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3、 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哪些?订立合同注意什么问题? 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订立合同要慎重,对于重要的合同,要立字为据,采用书面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4、签订合同的作用?

①合同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纠纷。

②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出现争议或纠纷,合同便是解决争议、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 ③在现代社会,大家都遵守合同约定,就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5、合同当事人怎样遵循诚实守信的重要原则? ①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不作假,不欺诈; ②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相互协作,不以③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方式来获取私利,不擅自毁约; ④在合同终止后,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些都是当事人应该做到的。

6、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合同法》对当事人的要求是什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要求正确适当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②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构成了违约。违约一方所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和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其中最常见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支付违约金。

7、重信用 守合同的重要性? ①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②慎重订立合同,诚信履行合同,是我们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时应该做到的,是具备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的表现。

③在现代社会,倡导契约精神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有着积极的作用。 ④重信用、守合同就是在践行着契约精神 第2课时 依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

1、 什么是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受保护的民事权益,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

2、 民事权益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权利?

民事权益指的是人身、财产权益,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3、 侵权行为的危害?

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带来的损害可能是身体伤害、财产的损失,也可能是名誉的受损、精神的痛苦等。

4、 侵权行为的分类?

通常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有过错直接致人损害,这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也是最常见的侵权行为、比如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行为人并无过错,但他人的损害确系由行为人的有关行为、事件所致,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属于特殊侵权行为,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动物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

5、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了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款,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其中,赔偿损失是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责任方式,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

6、怎样适用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比如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时,可以单独或者同时适用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方式;如果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可以同时并用赔偿损失;如果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则可以适用赔礼道款的侵权责任方式,也可以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同时并用赔偿损失等

7、怎样保护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

①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我们就要做到依法进行民事活动,遵循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增强民事责任意识。

②尊重他人的民事权益。在民事活动中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谨慎行事,不因自己的过错损害他人权益;不得损害、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③学会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明确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民事权益的有关规定,采取适当防范措施,预防和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当自己的民事权益受侵害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第2篇

期中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6亿人口脱贫。但受历史、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影响,贫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14个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六成,还有数千个不通电,近10万个村不通水泥沥青路。这表明( ) ①中国人民已经找到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是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④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A、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2、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是因为改革是( )

A、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C、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D、是解决国家发展中所有问题的关键

3、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三缝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的“根”和“魂”分别是( ) A、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B、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 C、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对如图漫画的理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必须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必须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C、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D、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

5、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关于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提高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1 B、购买国外知识产权能够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C、知识多少与创造力强弱无关 D、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

6、近期以来,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生发的商业链条和盈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人们称之为“网红经济”。它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可见,“网红经济”( ) ①进一步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②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

③创新营销方式,增加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 ④满足了个性化消费引导产业升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国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么一定是中国红”…里约赛场上女排姑娘的顽强拼搏叩响每个中国人的心扉。“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是因为( )

A、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B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D、中华民族精神是鼓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8、“小康大业依赖科技,和谐社会根植教育。”下列四个选项最吻合此联寓意的是( )

A、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发展教育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D、教育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9、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表明中国正在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步伐。中国需要通过创新在全球发展中保持竞争优势,这说明了( )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的根本在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年开始这里实施地热代煤取暖,地热代煤取暖( )

①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②说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③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 ④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每年“两会”上,医疗、教育、住房等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2018全国“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反腐倡廉”“社会保障”“教育公平”

2 “医疗改革”“脱贫攻坚”“收入分配”“教育公平”“乡村振兴”等社会热点依然是全国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③只有人大代表的意愿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映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2、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必须( )

①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③抓住生态文明这个中心,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④坚持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判断题(10分)

13、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14、教育是促进人的全民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

1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16、法治是治国理政的主要方式,德治是辅助方式。( )

17、教养好的人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

三、简答题(24分)

18、青海地处西部,经济相对落后,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青海省政府决定投入旅游专项资金5.54亿元,加快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让“大美青海”的美誉再度叫响全国,让青海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加快青海地区经济发展,为什么要让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0分)

19、材料一: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国家。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

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30年将突破4亿。

材料二: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下降的通道之中,而且中国日趋严的老龄化趋势,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2)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是什么?(10分)

四、分析说明题(30分)

20、材料一:2018年3月1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李国英在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各级政府要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职尽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着力打造依法行政、治理高效的政府。

材料二: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对此,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龙认为,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对于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冇着重大的前瞻性、引领性作用。“国家机构调整于法有据、于理应当,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规律,必将层层作用,步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秦龙说。

(1)结合材料一回答政府如何做到依法行政?(4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什么是法治政府?(4分)

(3)结合两则材料回答如何建设法治政府?(6)分)

21、材料一:56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到“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

2、5)浓度继续下降”“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河北塞罕坝林场能由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原因有哪些?(2分)

(2)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我们必须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的要求是什么?(8分)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第3篇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二、学情分析

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思想水平和情感能力快速提升,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青少年思想和精神发育的核心主题。从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认同、接受和内化。

三、教材编写原则

1.关注生命教育,引领生命成长

2.基于学生实际,由浅入深

3.关注学生的生活,注重体验

4.针对学生的问题,在对话、探究的过程中引领

四、教学任务

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

1、认真研读、挖掘教材,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教材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领会编写者意图。(教材中暗含了大量方法指导,如思维导图)

(1)尊重教材

◆尊重教材,基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尊重不等于封闭,新教材能激发新问题、新思考、新讨论、新实践。

(2)深读教材:立足编写依据读懂教材。

◆一个使命◆一条主线◆三个逻辑统一◆上册八个主题

(2)深读教材:立足课程目标读懂教材

(3)立足学生发展特点读懂教材

◆国家意志和学生经验、认知之间的矛盾

(4)立足多维方式读懂教材

用结构方式读懂教材(从教材结构——单元结构——课结构)

2、充分利用教材栏目,关注学习过程

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脚手架。

3、增强情境体验与对话,提高教学开放性

教材的编写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教材设计的内容与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如何对课堂生成部分进行恰当的承接、整合、转化,是对老师的挑战。

4、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拓展教材,开发资源

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材的严肃性与教学的活泼性的有机统一,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性的有机统一,教材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成长的有效对接。(譬如,方法与技能的拓展)

5、提升专业素养和品格修养,保障课程有效实施

教材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领会编写者意图。(教材中暗含了大量方法指导,如思维导图)

五、教学措施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2、按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做到心中有书,熟练掌握教材,努力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讲课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搞好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课堂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并且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搞好课前、课中两个提问;做好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的准备及分析总结工作

5、认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做到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第4篇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做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4相关连接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我国是怎样推进改革开放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P4第一句前半句 5.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 (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P4第二句

(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P4第三句 6.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P3第四段第一句后半句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迟、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二、中国腾飞新篇章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体现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4.改革开放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 5.改革开放的地位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中国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7.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1.2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进行时

 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

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进入什么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 .我国为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5.我国经济发展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应对举措及意义是怎样的? (1)问题: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7.怎样继续深化改革? 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为什么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扯。共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 (3)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2.1创新改变生活

一、感受创新

1.如何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 (2)创新是一种主活方式 2.创新有哪些意义?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新点燃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4)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二、创新引擎

1.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创新?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现阶段,我国为什么需要创新? (1)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童,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2.2创新永无止境

一、创新强国

1.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现阶段,我国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科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4)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民族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关系

3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 教育的重要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5,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万众创新

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2.怎样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3.企业为什么要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子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4.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5.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2)学习相关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3)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拒绝购买查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6.创新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1)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让生活更美好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第5篇

第6课

关爱大自然 善待大自然 第1课时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1、对大自然的美有哪些感受?

①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给我们欢乐。

②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示,启迪我们的智慧。

③置身祖国大地,对美丽自然风光的眷恋会扩展为我们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2、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大自然孕育了一切生命。

②人类来自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人依赖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成长的摇篮。 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什么是生态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4、为什么保护生态环境? ①生态环境就在眼前。唯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拥有充足的衣食之源,才能欣赏到丰富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才能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②幸福生活不只是丰衣足食,也在于拥有碧水蓝天和美好家园。 ③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④人类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2课时 做大自然的朋友

1、为什么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秉承的态度

2、怎样尊重自然?

①尊重自然要求我们对自然怀有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②人类尊重自然,自然也会尊重人类。我们要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朋友,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

③尊重自然,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3、为什么要顺应自然?

①大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和自然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同样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②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危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③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的基本原则,

4、怎样顺应自然?

①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②顺应自然要能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发展谋福利。

5、我们每个人的积极生活选择是什么? 当下,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不良影响和压力,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积极的生活选择。

6、怎样保护自然?

①保护自然,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的充足空间;

②就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治理已经产生的各类环境资源问题 ③保护自然还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7、怎样做大自然的朋友?

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理念变成现实行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7课

依法保护环境

第1课时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1、我国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进一步完,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果。

②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工业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是,生态环境好转只是局部性的,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2、空气污染的原因? 生活中工业废气、汽年尾气等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不断增加,

3、空气质量持续恶化。

3、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雾面天气频繁发生,许多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酸雨污染仍然严重。

4、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出行困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5、水污染的原因?

由于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排入江河湖海,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6、水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恶化,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源有害物质增加,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 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7、水污染的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容易诱发多种疾病重的地区,人们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8、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欧濫伐等行为,导致森林面积锐减,草原沙化严重。农业生产中用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有毒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现象土地荒化严重,土壤污染加剧。

9、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地沙漠化严重致使耕地迅速减少,土壤污染最终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

10、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空气质量持续下降,水污染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加剧,这是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集中现。

11、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物种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 1.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把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2、我国环保法律体系是怎样的? 我国以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题的环保法律体系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3、《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我国宪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它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等,为依法保护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4、怎样做到严格执法?

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环保执法难”的问题,必须重拳出击,用“铁腕”严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决不允许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

依法保护环境,既要做到依法治理环境,也要依法制裁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5、怎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1) 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解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主动为保护环作贡献

(2)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积极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

(3)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如果发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我们可以向环保部门举报。

(4)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还要求我们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自觉保护好自然景观,参加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为环境保护事业多作一份贡献。

第8课

用合适的方式处理纠纷 第1课时

解决争议从协商开始 1. 协商和解应注意的问题?

①协商和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纠份最常用的方式,它适用于纠纷双方能正常交流、矛盾尚未激化的情形。

②协商解决纠纷态度要真诚、主动,既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能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③要根据产生纠纷的事实,弄清争议的焦点,分清是非和责任; ④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讲明自己诉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 ⑤尽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面对面等方式以温和的态度与对方进行沟通; ⑥诚实守信,一旦达成和解协议,要积极践行协约,不轻易反悔 2. 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常用的方式。纠纷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寻求有关组织、机构或中间人等第三方的帮助。第三方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 3. 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法院调解等多种方式。 4. 人民调解的重要性?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委员会。

5.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调解民间纠纷,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纠纷激化 6. 仲裁应注意的问题?

①仲裁是一种依靠专业力量裁决纠纷的方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③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法解决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7. 我国的仲裁机构以及仲裁员怎样选择?

我国的仲裁机构是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按照不同专业设立仲裁员专家名册,供当事人协议选择。这些仲裁员一般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律师、学者等人员担任。

8、解决纠纷一般有哪些方式?

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打官司”等多种方式将其化解. 第2课时

“打官司”的学问

1、诉讼的类型及相关法律? 诉讼,俗称“打官司”。诉讼主要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根据诉讼种类不同,,我国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诉讼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程序

2、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基本过程?

①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论一般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三个基本阶段 ②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之分。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提 起公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

③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之分。自诉案件的诉讼程序一般包括立案、审判、执行三个基本阶段。

3、诉讼的作用及特征?

①诉讼是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对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作用。

②诉讼判决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处理纠份,法院对审判结果强制执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任何公民都无权变更或撤销法院的审判结果。

③诉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依据法律规定裁判,具有严格规范性,是一种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手段。

4、怎样学会诉讼?

(1)起诉前必须先收集证据材料。一切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要分清这些证据在法律上对自己是否有利

(2)有了证据,就可以写起诉状了,起诉状的格式、内容都有法定要求,一般要清楚无误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3)向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及基本证据材料,要求法院受理案件。

(4)法院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会正式受理,要注意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将所有的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

(5)经过法庭审理和辨论,法院作出判决。拿到一审判决书后,如果双方都不上诉,案件就进入执行阶段。如果认为判决不公平,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次审理,二审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6)提起诉讼需要许多专业的知识与技巧。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作为代理人或辩护人,也可以就有关事项向律师询,以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怎样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1)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纷,我们既不能一味忍让,也不能草率、鲁莽。

(2)要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根据纠纷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学会选择正当的合适的处理方式,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要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第9课

尊重司法权威呢

第1课时

公证 律师 法律援助

1、 什么是公证?

公证就是人们所说的“公家作证”,它是由公证处代表国家行使公证职能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后公证处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2、公证的作用?

(1)公证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人们在解决纠纷、进行诉讼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依据。

(2)实施公证制度能够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 (3)促使公证当事人在从事经济或民事活动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法律行为,诚实信用,制止欺诈、造假行为的发生,尽可能避免损失

(4)有利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什么是律师?

律师就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专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4、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①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法律顾问,处理各种法律事务; ②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担任辩护人; ③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④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等。

5、律师的作用?

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实行并完善律师制度,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提供法律服务,对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等都具有要的作用。

6、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无偿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7、法律援助的对象?

在我国,接受法律援助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的公民,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等。

8、法律援助的作用?

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事业。能使弱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其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第2课时

遵守法律程序 维护司法公正

1、国家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有什么作用?

(1) 有利于有效地防止司法机关权力的滥用,增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提高法律实施的正确性;

(2) 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有利于司法活动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处理结果真实可信,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司法机关怎样维护司法公正? (1)办理诉讼案件过程中,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参与司法活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不受上级机关、行政机关和任何个人的干涉。 (2)办案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必须回避。

(3)整个司法过程和结果要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怎样理性维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遇到矛盾和纠纷不冲动不莽撞,不用违法的行为去处理,坚持走法律程序,尊重司法权威,才能依法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

依法进行民事活动

第1课时

民法: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1、什么是民法?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民法包括民法总则及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2.民法的作用?

我国民法赋子民事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民法是民事主体权利的宣言书。 3.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哪些权利?

①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②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4.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进行民事法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保护环境原则等。 5.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什么意义?

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统一。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法律活动,既要遵守法律的要求,又要遵守道德的要求。民事主体只有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规范民事行为,才能更好地维护民事权利。

第2课时 让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

1、 财产包括什么?分为哪几类?

财产包括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大体上分为不动产、动产和知识产权三类。例如房子、土地属于不动产,家电、汽车等则属于动产。不动产、动产都是看得见模得着的财产, 在我国民法中也被称为物。

2、什么是物权?包括哪些权利?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保护物权的专门法律是什么以及怎样规定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物权的保护和利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4、物权法的作用是什么?

①物权法通过明确所有权,解决财产的归属问题,从而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②物权法鼓励财产所有人将自己的则产交给最能发挥物的效用的“他入“利用,从而起到“物尽所用”作用。

5、怎样维护自己的物权?

当自己的物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保护。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是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11课

增强民事责任意识

第1课时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1、什么是合同?有哪些类型?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等。

2、什么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有什么作用?

①签订合同时,如果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意愿并符合法律的规定,就是有效的合同。

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3、 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哪些?订立合同注意什么问题? 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订立合同要慎重,对于重要的合同,要立字为据,采用书面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4、签订合同的作用?

①合同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纠纷。

②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出现争议或纠纷,合同便是解决争议、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 ③在现代社会,大家都遵守合同约定,就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5、合同当事人怎样遵循诚实守信的重要原则? ①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不作假,不欺诈; ②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相互协作,不以③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方式来获取私利,不擅自毁约; ④在合同终止后,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些都是当事人应该做到的。

6、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合同法》对当事人的要求是什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要求正确适当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②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构成了违约。违约一方所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和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其中最常见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支付违约金。

7、重信用 守合同的重要性? ①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②慎重订立合同,诚信履行合同,是我们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时应该做到的,是具备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的表现。

③在现代社会,倡导契约精神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有着积极的作用。 ④重信用、守合同就是在践行着契约精神 第2课时 依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

1、 什么是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受保护的民事权益,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

2、 民事权益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权利?

民事权益指的是人身、财产权益,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3、 侵权行为的危害?

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带来的损害可能是身体伤害、财产的损失,也可能是名誉的受损、精神的痛苦等。

4、 侵权行为的分类?

通常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有过错直接致人损害,这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也是最常见的侵权行为、比如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行为人并无过错,但他人的损害确系由行为人的有关行为、事件所致,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属于特殊侵权行为,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动物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

5、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了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款,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其中,赔偿损失是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责任方式,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

6、怎样适用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比如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时,可以单独或者同时适用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方式;如果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可以同时并用赔偿损失;如果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则可以适用赔礼道款的侵权责任方式,也可以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同时并用赔偿损失等

7、怎样保护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

①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我们就要做到依法进行民事活动,遵循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增强民事责任意识。

②尊重他人的民事权益。在民事活动中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谨慎行事,不因自己的过错损害他人权益;不得损害、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③学会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明确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民事权益的有关规定,采取适当防范措施,预防和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当自己的民事权益受侵害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范文第6篇

第6课

关爱大自然 善待大自然 第1课时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1、对大自然的美有哪些感受?

①大自然给我们美的享受,给我们欢乐。

②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示,启迪我们的智慧。

③置身祖国大地,对美丽自然风光的眷恋会扩展为我们对生活、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2、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大自然孕育了一切生命。

②人类来自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人依赖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成长的摇篮。 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3、什么是生态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4、为什么保护生态环境? ①生态环境就在眼前。唯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拥有充足的衣食之源,才能欣赏到丰富的自然美和生态美,才能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②幸福生活不只是丰衣足食,也在于拥有碧水蓝天和美好家园。 ③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质量的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④人类有责任,也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生态平衡、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第2课时 做大自然的朋友

1、为什么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要求,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秉承的态度

2、怎样尊重自然?

①尊重自然要求我们对自然怀有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②人类尊重自然,自然也会尊重人类。我们要把大自然看成人类的朋友,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

③尊重自然,对我们来说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3、为什么要顺应自然?

①大自然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人和自然息息相关,人类的活动同样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②违背自然规律的错误行为,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危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③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的基本原则,

4、怎样顺应自然?

①这就要求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②顺应自然要能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发展谋福利。

5、我们每个人的积极生活选择是什么? 当下,我们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不良影响和压力,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积极的生活选择。

6、怎样保护自然?

①保护自然,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的充足空间;

②就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治理已经产生的各类环境资源问题 ③保护自然还要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7、怎样做大自然的朋友?

我们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把生态文明理念变成现实行动,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7课

依法保护环境

第1课时 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

1、我国的环境形势是怎样的?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法治建设进一步完,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公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果。

②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工业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但是,生态环境好转只是局部性的,总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严峻,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2、空气污染的原因? 生活中工业废气、汽年尾气等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不断增加,

3、空气质量持续恶化。

3、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雾面天气频繁发生,许多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酸雨污染仍然严重。

4、空气污染的危害?

空气是重要的生命元素,空气污染导致人们呼吸系统疾病增多,出行困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5、水污染的原因?

由于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排入江河湖海,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6、水污染的现状?

目前我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恶化,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源有害物质增加,近海海域污染严重。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 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7、水污染的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容易诱发多种疾病重的地区,人们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8、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的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欧濫伐等行为,导致森林面积锐减,草原沙化严重。农业生产中用农药、化肥,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有害有毒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现象土地荒化严重,土壤污染加剧。

9、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地沙漠化严重致使耕地迅速减少,土壤污染最终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安全。

10、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

空气质量持续下降,水污染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污染加剧,这是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集中现。

11、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危害?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物种减少,破坏生态平衡,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 保护环境需用“重典” 1.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工作,把保护环境纳入法治化轨道,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

2、我国环保法律体系是怎样的? 我国以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题的环保法律体系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3、《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的规定?

我国宪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它主要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单位和个人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等,为依法保护环境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4、怎样做到严格执法?

解决我国普遍存在的“环保执法难”的问题,必须重拳出击,用“铁腕”严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决不允许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

依法保护环境,既要做到依法治理环境,也要依法制裁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5、怎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1) 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解决,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我们应该努力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履行环保义务,主动为保护环作贡献

(2)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我们要积极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

(3)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如果发现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我们可以向环保部门举报。

(4)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还要求我们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自觉保护好自然景观,参加一次环保公益活动,为环境保护事业多作一份贡献。

第8课

用合适的方式处理纠纷 第1课时

解决争议从协商开始 1. 协商和解应注意的问题?

①协商和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解决纠份最常用的方式,它适用于纠纷双方能正常交流、矛盾尚未激化的情形。

②协商解决纠纷态度要真诚、主动,既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能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③要根据产生纠纷的事实,弄清争议的焦点,分清是非和责任; ④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讲明自己诉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提出解决纠纷的建议: ⑤尽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面对面等方式以温和的态度与对方进行沟通; ⑥诚实守信,一旦达成和解协议,要积极践行协约,不轻易反悔 2. 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常用的方式。纠纷双方自行协商解决有困难的,可以寻求有关组织、机构或中间人等第三方的帮助。第三方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 3. 调解的方式有哪些?

调解一般适用于民事纠纷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以及法院调解等多种方式。 4. 人民调解的重要性? 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我国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委员会。

5.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职能?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调解民间纠纷,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纠纷激化 6. 仲裁应注意的问题?

①仲裁是一种依靠专业力量裁决纠纷的方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③可以仲裁当事人采用仲裁方法解决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7. 我国的仲裁机构以及仲裁员怎样选择?

我国的仲裁机构是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员,并按照不同专业设立仲裁员专家名册,供当事人协议选择。这些仲裁员一般由法律、经济贸易专家和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律师、学者等人员担任。

8、解决纠纷一般有哪些方式?

根据纠纷的具体情况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打官司”等多种方式将其化解. 第2课时

“打官司”的学问

1、诉讼的类型及相关法律? 诉讼,俗称“打官司”。诉讼主要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根据诉讼种类不同,,我国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诉讼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程序

2、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基本过程?

①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论一般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三个基本阶段 ②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之分。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提 起公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

③刑事案件有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之分。自诉案件的诉讼程序一般包括立案、审判、执行三个基本阶段。

3、诉讼的作用及特征?

①诉讼是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冲突和纠纷的最后途径,对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作用。

②诉讼判决具有强制性,依靠国家强制力处理纠份,法院对审判结果强制执行,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任何公民都无权变更或撤销法院的审判结果。

③诉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依据法律规定裁判,具有严格规范性,是一种最有效的纠纷解决手段。

4、怎样学会诉讼?

(1)起诉前必须先收集证据材料。一切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要分清这些证据在法律上对自己是否有利

(2)有了证据,就可以写起诉状了,起诉状的格式、内容都有法定要求,一般要清楚无误地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3)向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及基本证据材料,要求法院受理案件。

(4)法院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会正式受理,要注意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将所有的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

(5)经过法庭审理和辨论,法院作出判决。拿到一审判决书后,如果双方都不上诉,案件就进入执行阶段。如果认为判决不公平,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次审理,二审的判决是终审判决。

(6)提起诉讼需要许多专业的知识与技巧。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作为代理人或辩护人,也可以就有关事项向律师询,以使自己在诉讼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怎样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1)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纠纷,我们既不能一味忍让,也不能草率、鲁莽。

(2)要树立依法解决纠纷的意识,根据纠纷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学会选择正当的合适的处理方式,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要妥善解决矛盾纠纷。 第9课

尊重司法权威呢

第1课时

公证 律师 法律援助

1、 什么是公证?

公证就是人们所说的“公家作证”,它是由公证处代表国家行使公证职能依照法定程序,证明当事人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后公证处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2、公证的作用?

(1)公证活动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为人们在解决纠纷、进行诉讼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法律依据。

(2)实施公证制度能够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 (3)促使公证当事人在从事经济或民事活动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法律行为,诚实信用,制止欺诈、造假行为的发生,尽可能避免损失

(4)有利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什么是律师?

律师就是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专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4、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内容和范围?

①担任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法律顾问,处理各种法律事务; ②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为刑事案件当事人担任辩护人; ③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④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等。

5、律师的作用?

律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实行并完善律师制度,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提供法律服务,对依法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司法公正等都具有要的作用。

6、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和社会志愿人员,无偿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7、法律援助的对象?

在我国,接受法律援助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的公民,残疾人或者未成年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等。

8、法律援助的作用?

法律援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益事业。能使弱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其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是国家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第2课时

遵守法律程序 维护司法公正

1、国家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有什么作用?

(1) 有利于有效地防止司法机关权力的滥用,增强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提高法律实施的正确性;

(2) 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有利于司法活动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每一个司法案件的处理结果真实可信,保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司法机关怎样维护司法公正? (1)办理诉讼案件过程中,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参与司法活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法律程序,不受上级机关、行政机关和任何个人的干涉。 (2)办案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必须回避。

(3)整个司法过程和结果要对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3、怎样理性维权?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遇到矛盾和纠纷不冲动不莽撞,不用违法的行为去处理,坚持走法律程序,尊重司法权威,才能依法理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课

依法进行民事活动

第1课时

民法: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1、什么是民法?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民法包括民法总则及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等

2.民法的作用?

我国民法赋子民事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民法是民事主体权利的宣言书。 3.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哪些权利?

①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②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4.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依法进行民事法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保护环境原则等。 5.遵守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什么意义?

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法律和道德的统一。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法律活动,既要遵守法律的要求,又要遵守道德的要求。民事主体只有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规范民事行为,才能更好地维护民事权利。

第2课时 让财产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

1、 财产包括什么?分为哪几类?

财产包括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大体上分为不动产、动产和知识产权三类。例如房子、土地属于不动产,家电、汽车等则属于动产。不动产、动产都是看得见模得着的财产, 在我国民法中也被称为物。

2、什么是物权?包括哪些权利?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3、保护物权的专门法律是什么以及怎样规定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物权的保护和利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4、物权法的作用是什么?

①物权法通过明确所有权,解决财产的归属问题,从而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 ②物权法鼓励财产所有人将自己的则产交给最能发挥物的效用的“他入“利用,从而起到“物尽所用”作用。

5、怎样维护自己的物权?

当自己的物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保护。确认所有权、恢复原状、返还原物、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是物权的民法保护方法。 第11课

增强民事责任意识

第1课时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1、什么是合同?有哪些类型?

合同又称为契约、协议,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委托合同等。

2、什么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有什么作用?

①签订合同时,如果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意愿并符合法律的规定,就是有效的合同。

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3、 订立合同的形式有哪些?订立合同注意什么问题? 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订立合同要慎重,对于重要的合同,要立字为据,采用书面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4、签订合同的作用?

①合同确认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纠纷。

②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出现争议或纠纷,合同便是解决争议、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 ③在现代社会,大家都遵守合同约定,就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5、合同当事人怎样遵循诚实守信的重要原则? ①在订立合同的时候,不作假,不欺诈; ②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相互协作,不以③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方式来获取私利,不擅自毁约; ④在合同终止后,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些都是当事人应该做到的。

6、在履行义务过程中,《合同法》对当事人的要求是什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要求正确适当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②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构成了违约。违约一方所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和支付违约金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其中最常见的违约责任形式是支付违约金。

7、重信用 守合同的重要性? ①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②慎重订立合同,诚信履行合同,是我们参与经济社会生活时应该做到的,是具备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的表现。

③在现代社会,倡导契约精神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转有着积极的作用。 ④重信用、守合同就是在践行着契约精神 第2课时 依法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

1、 什么是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受保护的民事权益,依法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

2、 民事权益指的是什么?包括哪些权利?

民事权益指的是人身、财产权益,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物权、知识产权等。

3、 侵权行为的危害?

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带来的损害可能是身体伤害、财产的损失,也可能是名誉的受损、精神的痛苦等。

4、 侵权行为的分类?

通常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有过错直接致人损害,这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也是最常见的侵权行为、比如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行为人并无过错,但他人的损害确系由行为人的有关行为、事件所致,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属于特殊侵权行为,比如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动物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

5、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了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款,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其中,赔偿损失是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广泛的责任方式,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

6、怎样适用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比如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时,可以单独或者同时适用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方式;如果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可以同时并用赔偿损失;如果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权益,则可以适用赔礼道款的侵权责任方式,也可以适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同时并用赔偿损失等

7、怎样保护公民合法的民事权益?

①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我们就要做到依法进行民事活动,遵循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增强民事责任意识。

②尊重他人的民事权益。在民事活动中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谨慎行事,不因自己的过错损害他人权益;不得损害、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③学会保护自己的民事权益。明确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民事权益的有关规定,采取适当防范措施,预防和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当自己的民事权益受侵害时,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达标创优实施细则范文下一篇:对党员的评价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