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范文

2023-09-19

道德与法律范文第1篇

自古以来, 精神赡养早已存在, 蕴含于孝之中, 且是孝的重要表现形式。

( 一) 孝的观念

孝是古代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中的基础与根本, 是不可忽视的道德要求。孝, 不仅表现为子女供养老人, 满足其物质需求, 而且表现为尊敬老人, 迫使老人处于精神愉悦的状态下。早在西周时期, 孝观念已存在, 在孔子的作用下, 孝观念得到系统化发展。

( 二) 孝的制度

孝作为道德的重要体现, 得到古代统治者的关注与重视, 在此背景下, 致使相关的孝制度得以建立。其中, 孝的法律保障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 奖励孝行, 包括表彰和推举孝子做官两种形式。另一方面, 处罚不孝行为。对于古代律法, 侵犯父母、祖父母以及曾祖父母的人身视为重大罪状, 且其被纳入《唐律》“十恶”范畴。

二、精神赡养的现实性

目前,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基本实现, 但精神赡养却成为人们忽视的对象, 导致精神赡养上升至新兴社会问题高度。其中, 法律制度不完善、人们道德意识淡薄等是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一) 法律制度不完善

《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婚姻法》等法律, 均明确规定老年人的赡养问题, 但可操作性的精神赡养内容相对匮乏, 具体表现为两方面内容:

第一, 内容缺乏明确性, 以我国法律为依据, 精神赡养的界定并不明确。精神赡养是基于赡养与物质赡养的关系, 被推导出的赡养形式, 针对《婚姻法》, 对精神赡养作出的规定, 即家庭成员应尊老爱幼, 子女具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针对《老年人权利保障法》, 在《婚姻法》的基础上, 有所发展, 明确规定赡养人具有慰藉老人精神的义务。由此可见, 精神赡养的主体以及具体方式等并未得到明确规定。

第二, 操作性不强, 近年来, 因精神赡养问题而诱发的诉讼案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由此证明, 老年人在得到物质赡养的基础上, 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精神赡养。由于精神赡养在立法上未得到明确规定, 在老人提出精神赡养诉讼请求基础上, 导致法院的判决情况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 法律的公正性遭到质疑, 致使诸多老人不敢提起诉讼。

( 二) 人们道德意识淡薄

从古至今, 孝敬父母均作为道德的基本标准, 是道德的重要体现。基于文化角度, 精神赡养是传统“孝”文化传承的体现; 基于经济角度, 精神赡养则是成本与收益的展示。子女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 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但得不到对应的回报, 致使其在竞争中遭到淘汰, 进而失去晋升的机会, 甚至丢失工作。在此心理状态下, 子女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日渐被忽略。对比年轻人, 老年人无需工作, 闲暇时间较多, 迫切希望得到子女的认可。但子女工作忙碌, 无暇顾及老人的感受, 甚至认为老人是他们的负担。

三、精神赡养的实现策略

对于精神赡养属于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 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与此同时, 道德与法律是控制社会的两种方式, 其本质上存在差异, 但并非属于绝对对立的关系。因此, 为实现精神赡养, 应结合法律与道德, 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

( 一) 完善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是具有较强约束力, 是保证精神赡养得以实现的有效措施。针对我国现存的关于精神赡养的法律法规, 需在原有法律制度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精神赡养法律制度, 为精神赡养提供法律保障。在完善法律制度过程中, 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 即明确规定精神赡养、拓宽精神赡养内容、明确提出精神赡养的法律责任以及完善精神赡养相关的辅助制度。

( 二) 培养道德观念

精神赡养坚持长幼平等的基本原则, 与封建社会不同, 其无需晚辈为长辈牺牲, 而体现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回报。基于此种回报, 不应是成本与收益的经济核算, 而是人类亲情的展示, 是道德水准的发展。孝, 作为道德的根本与核心, 而孝道教育是培养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因此, 为实现精神赡养, 采用有效措施, 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 引导子女学会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尊重父母, 迫使子女的责任心得到增强。与此同时, 加大精神赡养宣传力度, 借助网络、媒体等现代宣传方式, 迫使具有现代意义的孝亲观念深入人心, 为精神赡养的实现奠定基础。

四、小结

总而言之, 法律与道德虽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但两者并非绝对分离的。精神赡养是人伦底线的彰显, 不仅属于道德义务范畴, 而且属于法律义务范畴。因此, 为保证老年人精神赡养得到满足, 结合道德的约束力, 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 迫使法律与道德相互映衬, 共同推进精神赡养的实行, 实现老年人赡养的全面性。

摘要:老年人赡养包括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两大方面。近几年,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完善, 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基本实现, 致使精神赡养问题日渐凸显。相较于物质赡养, 精神赡养更具独特性, 其受赡养义务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影响。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是推动精神赡养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 基于精神赡养, 如何判定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促使两者间关系达到平衡是精神赡养顺利进行的决定因素。本文笔者将基于道德与法律, 分析精神赡养的历史性、现实性, 探究精神赡养的实现策略, 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道德,法律,精神赡养

参考文献

[1] 司丹.精神赡养:在道德与法律之间[J].学术交流, 2012, 06:52-55.

道德与法律范文第2篇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预习案

【使用说明】

1、自学课本第47页内容

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预习案中的问题,完成预习自测。

3、把自学中存在的疑惑或发现的问题写在“我的疑惑或发现”中。

【预习导学】

预习自测:

仿照例子写出几个算式:

1、40+5=5+40

120+10=10+1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5+6 =(6+4)+(5+5)

37+58+63=(37+63)+5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或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探究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加法结合律

1、算一算,看看下列两组算式有什么关系?

(13+25)+45Ο13+(25+45)

(36+18)+22Ο36+(18+22)

2、再写出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再同第();或者先把()相加,再同第(),他们的()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加法交换律

1、下面圆圈中可以填什么符号?

7+8 Ο 8+7

1000+25 Ο 2 5+1000

2、我也写几个这样的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相加,()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做(

3、怎样用字母写出发现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检测:

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82+__=__+82

47+(30+8)=(__+__)+8

(84+68)+32=84+(__+__)

75+(48+25)=(__+__)+48

2、学会了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会使一些计算变得简便,试试看!

38+76+24(88+45)+1278+53+47+2

2。 3)

《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训练案一

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 45 + 36)+64=45+(□ + □)

560+(140+70)=(560+140)+□

a +(27 + b )=(□ + □)+ b

369+258+147=369+( □ +147)

(23+47)+56=23+(□ + □)

654+(97+a)=( 654 + □ )+□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适当的数。

1.26×305=305×

2.(246×8)×125=246×(8×)

3.214+678=678+

4.225+(75+437)=(225+75)+

动动脑筋,看谁能很快算出下列各题

(64+73)+3787+42+5856+78+44

36+18+6425×1248×125

4×125×8×2550×12×2425×13×4

道德与法律范文第3篇

马黎明

教学内容

苏科版教材四年级上第56-57页例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运算律的第一课,学生在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的技巧,提高运算的能力。在教学的设计中,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课本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的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学情分析

本课是运算律的第一课,学生在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的技巧,提高运算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从众多算法中分析比较,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规律、发现规律,直到应用规律,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参与体验,让学习体验突出个体,让体验产生效果,而不是教师的抽象概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正确的用字母来表示。 突破方法:在列算式中理解算式的意义并发现运算律。 难点:正确的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突破方法:让学生看到图形和字母能更直观,简洁地显现运算律的本质内容。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吧?大家最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啊?为什么喜欢呢?

喜羊羊他们都注意观察,思考问题,总能想出办法对付灰太狼,今天我们请来喜羊羊和美羊羊,看他们哪个更聪明!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吧?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 (2)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A. 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B. 男生跳绳和女生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C.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2)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3)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师: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都是求的跳绳的总人数。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 2

这是一个等式,读一读。

(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指名学生回答说,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6)从这些例子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谁愿意上黑板写?(学生写,教师了解学生写的情况)。

(8)观察板演的等式,问:等式中的符号代表什么,如:○+□=□+○,教师就提问:“□”和“○”都代表什么,○+□=□+○表示什么呢?(代表任意的数)„„

小结: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2、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第1排的两题填好。

96+35=35+□

204+□=57+204 指名回答,为什么?

(2)下面的等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46+59=46+59

90+10=5+95 [没有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号两边的加数不同。] (3)同学们,想一想:过去我们学过的计算中,哪些地方应用过加法交换律?

下面一道题357+218,请同学们计算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计算加法找出了一条规律(加法交换律),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加法的另一条规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 同学们根据例题这幅图再算一算“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会列式吗?

(1)指名回答,板书:28+17+23 第一步先求什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给28+17添上括号,表示参加跳绳的总人数:(28+17)+23,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2)还是这个式子28+17+23(板书)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教师添上括号:28+(17+23),添上括号后表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等式?

板书:(28+17)+23=28+(17+23)

(5)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教师当场板书)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2、归纳加法结合律:

(1)观察这三个等式, 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写一写。 板书:(a+b)+c=a+(b+c)

a、b、c代表什么?(a+b)+c表示什么?a+(b+c)表示什么? (3)小结:三个数连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3、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想想做做2后两排。 (45+36)+64=45+(□+□) 560+(140+70)=(560+□)+□

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还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下面的等式各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女生代表加法交换律,男生代表加法结合律)

2、”想想做做”4 38+76+24

(88+45)+12 38+(76+24) 45+(88+12) 请每个同学选一组题独立完成。

反馈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小结:可见,合理地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想想做做”5 出示题目后学生说。

五、拓展练习

1、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7=□+a 45+□+55=74+(□+□) 18+(c+□)=(18+□)+a

2、想一想:怎样应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30+28+70+45+72 =(30+70)+45+(28+72) =100+45+100 =245

3、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

同学们,加法的这两个运算律,可以推广到任意多个数相加,即多个

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成一组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时可以使计算简便。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六、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律范文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课件出示两个加数正好为100的无组数据。

(二)学习新课

1、情境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活动吧?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

(2)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A、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B、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C、男生跳绳和女生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D、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2、探索加法交换律:

1、(1)要求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2)还可怎么列式?板书:17+28=45(人)

(3)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引导学生说出: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师: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都是求的跳绳的总人数。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连接这两道算式?(等号)板书:28+17=17+28这是一个等式,读一读。

(4)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试试看。(指名学生回答说,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交流)?

(6)从这些例子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谁愿意上黑板写?(学生写,教师了解学生写的情况)。

(8)观察板演的等式,问:等式中的符号代表什么,如:○+□=□+○,教师就提问:“□”和“○”都代表什么,○+□=□+○表示什么呢?(代表任意的数)……

(9)小结:同学们想出来的方法可真多!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10)课件:朝三暮四的故事

(11)总结谈话:其实我们以前也做过,(课件出示)人类就是比动物聪明多了,知识总是在不断的完善和更加的理论化。

3、探索加法结合律

1、同学们根据例题这幅图再算一算“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会列式吗?

(1)指名回答,板书:28+17+23

第一步先求什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给28+17添上括号,表示参加跳绳的总人数:(28+17)+23,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2)还是这个式子28+17+23(板书)如果要先算参加活动的女生人数应该怎么办?教师添上括号:28+(17+23),添上括号后表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结果是多少?

(3)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它写成怎样的等式?板书:(28+17)+23=28+(17+23)

(5)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教师当场板书)(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4、归纳加法结合律:

(1)观察这三个等式, 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2)你能用字母a、b、c代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表示出来吗?(独立写一写) 板书:(a+b)+c=a+(b+c)

a、b、c代表什么?(a+b)+c表示什么?a+(b+c)表示什么?

(3)小结: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 结合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交流:每道题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指出:第4小题,这题不仅运用了加法的结合律,同时也运用了交换律。

82+0=0+82

47+(30+8)=(47+30)+8

(84+68)+32=84+(68+32)

75+(48+25)=(75+28)+48

2、“想想做做”第二题

学生自己填写后集体评价。

3、“想想做做”第四题

38+76+24(88+45)+12

38+(76+24)45+(88+12)

请每个同学选一组题独立完成。

反馈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4、“想想做做”第五题

说明:那两片树叶上的数的和是100,连一连?

4、渗透简算意识。

要求:计算比赛,一二两组算左边,三四两组算右边,不写过程,直接写得数,半分钟,看哪组速度最快!

出示题目:45+(88+12)(45+88)+12

启发思考:时间到!停笔!我宣布,一二两组快!三四两组慢!老师这样评价,你们有话要说吗?尤其是三四两组!不公平?左边算式中先算88加12,正好凑成100。右边呢?(凑不成100)能凑整的快是吗?好,再来一题!这次公平一点,自己选择,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师出示:75+(48+25)(75+25)+48

交流:等于多少?你算的是哪道?为什么都选这道?因为先算75加25正好得到100。

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知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还知道了三个数连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三题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8+17=17+28(28+17)+23=28+(17+23) 46+42=42+46

54+12=12+54

48+a=a+48

……

道德与法律范文第5篇

首先,在课堂上,孩子们始终能够跟着老师的步伐,认真按照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与总结,并且得出的结果还是令人惊喜的。孩子跳脱的个性并没有因是实习老师讲课而过度展现,学习态度还是十分认真的。

但是,认真的学习态度并没有完美体现在对待老师的提问上,部分孩子还是不太乐于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展现自己,整堂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基本上是固定的。当然,这除了与孩子自身性格相关外,也与老师的引导激励有关,在对孩子们们进行鼓励引导之后,举手情况还是会有所改善。

再者,通过这堂课,我发现自己对孩子们发现力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讲课时,发觉孩子们在课下对于这节课的内容是有预习的,但他们的思维并没有因此而被束缚,在主题引入环节根据已有条件提问题时,孩子们能够不拘泥于课本,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表达式的提出上,先不论正确与否,更是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而且,对于这种需要发散思维的问题孩子们明显兴趣更加浓厚。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时间的把握上就并不是十分到位,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明显前松后紧,时间没有用在关键。对于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有些招架吃力。而且,自己对于教案的掌握也并没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对课堂氛围的带动也明显不足。总之,虽说这堂课总体感觉不至太差但与预想还是有差距的。

上一篇:制度建设论文下一篇:全面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