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范文

2023-09-19

道德沦丧范文第1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及途径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训地点:

论文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 阅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及途径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修养;师德;建设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伴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我国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发展理念统揽全局的话,就会制约我们的进步、阻碍我们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条件,也是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更是我国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经济利益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社会环境氛围浓厚,人际交往关系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先进的主导意识思想统帅全局的话,必将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行为的失范,生活的脱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高校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基础上的道德修养的提高,对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型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对于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作为一个行业有其适应自身行业要求的行为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一般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具体而言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情感、教育理念、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育职业的良心、教学作风等多方面的内容。而道德修养属于社会道德调控范畴,与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赏罚一起实现社会道德的调控的功能与作用。高校教师强调道德修养正是服务社会、强化社会调控功能的体现。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符合与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做事方式和做事能力。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教师道德感与责任心是与其高深的学术修养密切相关的。具体表现在:(1)教学效果反映教师敬业的程度;(2)不断完善的专业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需求;(3)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的强度。这些都是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与修养,同时也对教师工作起着动力和方向的作用。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胡锦涛总书记曾这样说过。

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作为人才资源的储备库—大学高校,承载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人才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改革在向纵深推进、社会在加速转型,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也在多元化。社会对人的道德意识水平和道德行为规范

有着更高、更严格的期望与要求。在当代教育发展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我国教师队伍质量建设的成败,也决定着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特别是在 08 年全球金融“海啸”洗礼之后,如何分清经济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如何完善自我价值观、做好本职工作,如何甘于寂寞、潜心钻研,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如何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奉献毕生精力、服务于社会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乃至以后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进步,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对提高教师素质、大力实施高教改革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特有的特点,也会带来一些消极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带来了积极的、消极的或正面的、负面的双重效应。

首先,市场经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的特点。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而商品的本质在于它本身的价值,价值是物质用金钱等量衡量的基础,也是为金钱创造价值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一些抱有利己主义人生价值观的人,通过不道德的竞争行为,从中谋取钱财、使物的价值上升、人的价值下降,造成商品拜物、拜金主义思潮的蔓延,这必将会扭曲人生价值存在的根本,造成教师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其次,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人们效率和效益观念。但有人却把等价交换原则不适当地运用到人际关系和自身利益当中,助长了权钱交易的腐败风气。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日趋严重,庸溃、腐化、亵渎影响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再次,市场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过于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想方设法地谋利赚钱。由于金钱诱惑对个人利益的驱动膨胀,强烈激励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指标与资金变量的进步,进一步刺激消费、达到升值。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甚多。“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越多越好”的思想愈发占据上风,干扰着教师的正当利益关系,使教师的价值观浑浊。这些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可以诱使一些人为满足个人私欲“重利轻义”、“见利忘义”,严重扭曲个人道德修养,使教师不安心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最后,是市场经济竞争特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谋发展,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在竞争中实现商品的价值,即把商品销售出去,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销售规模、完善经营状况,并在竞争中增强个人的独立自主意识。其优点是,在这种市场经济竞争中,广大教师的自主、自强、自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一定的增强,使学校教学工作充满了生机。缺点是,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个人本质,纪律松懈,自由散漫,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上述几点影响,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作为教师本身需要接触的问题。如何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保持和发扬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需要我们共同考虑。

二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书育人的根本

俗话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是道的传播和解惑者,“道”是师的灵魂,“业”是载道的工具。在当代思想建设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决定着这个人一切,道德修养是以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前提的。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生在孤岛上,孑然一身,是无所谓道德的,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抽象意义上讲,就是社会。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后,人们为了征服自然,与自然进行斗争,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其中,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人自身素质的基本条件,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从内心向心外延伸的思想境界过程,心理道德是决定着外在的因素。因此,道德修养更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主观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直至产生“顿悟”,从而达到质的飞跃。所以说,崇高的道德信念是判定一个人道德水准和道德修养的集中体现。而作为高校教师,不仅仅是要做学生的楷模,也要做无愧于‘师德典范’的光荣称号。

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专业知识最为高深的一个群体,具有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名誉与责任。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 现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为师之道。当今社会,教师作为传播知识和造就人才的导航者,已经极其深度地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导学生。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已经说明了身为人师的典范性。通过分析这句话可以看出,教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如果一名教师‘德不能正其身,才不能称其职,言不能鸣其志,笔不能成其文’,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教师。综观古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往往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待和要求,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关于教师教书育人的典故数不胜数,像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俱名扬,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等古代经典典故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此外,人们还通常把教师比喻为燃烧的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人民教师的无尚光荣。但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除教书育人之外,还应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我们不应该脱离教师的职业和从事这一职业者生活的幸福去片面地理解职业道德。教师应当在教书育人中,完成崇高使命,从中来升华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意识,做积极履行职业道德的忠实践行者。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真正让学生得到满意和认可。所以,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 师德建设在学校中的作用

修身重德,事业之基。作为当代知识和人才建设的‘摇篮’—大学高校,承载着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重任,是先进文化的源泉和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而高校教师不仅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培养学生教育成才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说,能否把学生真正培养成造福社会、

造福人民的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名高校的教师来说,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素质,而一个人的职业道德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在教学传授过程中,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在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可以看出,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职业道德就像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具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是耳渲目染、潜移默化、和受益终生的。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工作的生命线,是塑造教师精神境界的重要工作,它的任务,是将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变成人们本原个体的思想行为。新的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向也呈多样化,因此师德建设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师德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师德的载体是人,社会道德准则只有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高校教师,其师德的标准就要求更高。因为教师所培养的对象不仅是社会中普通的人,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道德的标准就更高、更严、更全面。所以,教师师德的在高校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作为一种倍受社会敬重职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的针对对象往往是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影响深远的程度不容忽视。当前社会,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借助于各种职业活动的进行,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的调控也必须依靠职业道德功效的发挥。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自1904 年确立创建“壬寅.癸卯”学制以来,本着“厚德载物、博学广积、励志敦行”的办学态度树立起一大批高等学府,同时也带动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广大教师多年来,忠诚党的事业,坚持教学改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严谨,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形成了良好的师德传统,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受当前一些社会的不良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这必将会影响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现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这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教学事业。总而言之,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师的自身水平是当前发展我国高校教学水平建设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自觉加强自身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努力成为热爱工作、终身学习、锐意创新的楷模。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奉献毕生精力、服务于社会的优秀教师。

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当前,高校教师尤其是教育队伍年轻化的趋势下,在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以及教学作风等方面存在众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组

织机构可以通过相关的制度和环境约束机制来达到教师自身的内部激励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实行岗位竞争制

实行岗位竞争制,关键在于遵循社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设置岗位竞争制的规则。通过实行岗位竞争达到激励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修养以适应教学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竞岗的标准可以参照学术与道德评价相结合的机制,实行优胜者上岗,多劳多得;不合格者留岗待用。实行岗位竞争制,需要学校给教师创造提高自各项能力的机会,比如:岗前培训、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等。将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发展的需要统一起来,才能将外在的约束变为内在的激励。[3]

(二)建立道德评价与道德激励机制

道德评价就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是否达到合格教师的要求。道德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1)评价主体应尽量覆盖到与教学相关的人员,如领导、其他教师、学生以及参评教师自己。(2)评价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具体说是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价值取向两方面。(3)评价的标准是教育效果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者的结合明确了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4]道德激励机制是对工作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鼓励的激励措施。可以按照道德评价的结果树立鼓励先进的导向,带动更多的人争取先进的;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来显示高校组织的特色与优势,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强调道德论与认识论的高度融合,突出的是主体内心的理性自觉。然而这种自觉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活中总结并内化为习惯性的行为。通常的做法是:(1)通过学思结合的方法明人伦事理;这里所说的人伦事理指的是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即为师之理、为师之道,突出师德的重要性。(2)通过反思、剖析的方法提高自我修养;摒弃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权威位置的观念,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多进行换位思考,在相互尊重中赢得学生的尊重。(3)理论与实践的方法提高道德修养;高校教师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文化人同时又通过教育使他人成为文化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指明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向。[5]总之,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同时还需要外在环境为提高教师素养提供相应的机会与动力,两者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346—348页. [2]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52页. [3]卢敏,温福兰.《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价值取向》[J].《职业时

空》,2007(11)。

道德沦丧范文第2篇

摘要: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在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长期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是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道德回报;道德权利;道德义务

文献标志码:A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的重要组成成分,任何道德主体都具有道德权利,任何道德行为都具有回报性。但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不求权利的道德义务和不要回报的道德奉献才具有高尚的道德价值,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被人们尽量回避或予以否认,这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进程。

一、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含义

1.道德权利。道德权利是最一般最基本的人类权利,它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权利现象在道德领域的表现。道德权利指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由道德赋予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干涉的享有和要求某种利益的资格或名分,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具有的人格、尊严和应享有的道德自由、权力和利益。他反映的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道德行为的自由度、按照道德所享有的利益、道德主体的主体地位,是主体追求和维护合理利益而享有的具有价值合理性和道义支持的权利[1]。

2.道德回报。道德回报是一定道德关系中的人们,把利益作为对个体行为善恶责任或其道德品质高低的一种特殊道德评价和调节方式,即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在自觉或自发地评价道德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效果的善恶的基础上,对行为主体进行的物质、精神的奖励和褒贬[2]。它是道德主体通过一定作用和影响的道德行为而获得相同性质和相同程度的奖惩和褒贬的道德过程。它分为赏善和罚恶两个方面,赏善是给那些实行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褒扬,罚恶是给那些实行不道德的行为的道德主体以物质上的处罚和精神上的贬损。正如亚当·斯密说:“对我们来说,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应受奖赏;而另一方面,一个行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当的和被人认可的对象,那么,该行为一定该受惩罚。奖赏是回报、是补偿、是以德报德,惩罚,也是回报、是补偿,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

二、道德回报:道德权利的应有之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的基本权利,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活动中的基本要求,它具体包括:(1)道德主体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2)道德主体人格平等权;(3)道德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权。自由、平等、利益是它的基本构成要素,这种要求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回报。

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履行了一定道德行为后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满足。它包括:(1)道德主体作为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2)道德施予者应当得到相当程度的道德回报[4],从根本上看,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之后应获得的道德权利。

道德权利是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后的基本要求,道德回报是道德主体通过道德活动而获得的尊重和报答,二者是内在一致的。一方面,维护道德权利是获得道德回报的前提条件,道德主体只有能够自由地选择道德行为,在道德关系中得到起码的尊重,作为一个平权主体能够承担道德责任,才能要求被社会和他人公正评价,才能要求获得道德回报,才能享受道德回报。另一方面,倡导道德回报是对道德权利的尊重与维护,道德回报是对主体道德行为价值的评价和报答,在本质上是对“道德人”的尊重,肯定道德回报的积极意义,完善道德回报机制,又是对道德权利的保障和维护。

2.道德回报问题的实质就是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道德生活中只承认和强调道德义务,忽略道德权利,或者说道德权利没有取得合理的地位。道德只要求人们履行义务,却不强调履行义务后的道德回报,导致义务与权利、奉献与补偿、德行与幸福的二律背反,造成道德评价与道德赏罚不公。

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是一对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质主要表现为道德义务对于道德权利的先在目的性,也就是说,道德义务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以获得某种权利为目的前提[5]。道德义务是道德主体发自内心信念的活动,是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道德行为崇高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道德义务区别与其他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表明,道德义务不是作为获得道德权利的手段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获得道德权利为目的工具,同时,道德义务的承担,也不能以他人是否对等的承担此种义务为前提条件。但是,道德义务先在目的的特殊性,不能将它理解为道德义务是脱离道德权利而孤立存在的,更不能由此得出道德义务是与道德权利分离的结论。道德权利在道德活动中不应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动机,不能成为履行道德义务的前提条件,但道德主体在履行了道德义务后应该得到相应的道德权利,应该要求得到相应的道德回报,这是道德关系维护和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伦理正义的必然要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我们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6],履行义务就应当得到公正客观的回报,这应当成为一条客观普遍的道德法则。道德回报体现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一致性。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现实意义

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在道德生活中长期被有意无意的忽视,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德行成了有德之人的重负,缺德倒成了无德之人的通行证;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偿,无德者不履行义务反而占有享受他人的奉献;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有德之人,却给了不正当竞争者以投机取巧的机会;善行得不到善报,恶行得不到惩罚,甚至善行恶报,恶行善报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现象极大的伤害了道德主体的道德情感,严重影响了道德建设的进程。面对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强调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倡导建立道德回报机制,营造惩恶扬善的道德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在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只强调道德义务、道德责任,道德权利缺乏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要求道德回报。道德主体在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中毫无个性、自由和权利,失去行动的主动性,在道德行为中是被动的、消极的,没有权利要求社会和他人对道德行为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更不能要求道德领受者的道德回报,哪怕受到损失和伤害也只能自己承受。这种状况使道德主体在行为之前顾虑重重,空有满腔正义却无法付诸行动,极大的打击了道德主体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肯定了道德客体对道德主体的有用性,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有权要求对自己的道德行为作出公正评价并得到相应回报。这一行为突出了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的主动性和自觉能动性,对道德主体的生活和活动有积极意义。

2.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体现了对道德主体道德人格的尊重。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道德主体是生活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利益是人选择行为的出发点,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选择时,人们出于道德良心和道德原则,舍弃了个人的利益得失做出超功利的选择。这一超功利选择虽不以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为动机和前提,但道德行为后果的施受者,也就是他人和社会,应该给行为者高度评价和一定补偿.德行不期望报酬不应该成为不应得到回报的原因,许多的行为事前无法约定报酬也不应该约定报酬,事后的补给报酬是对奉献者的人格尊重。这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关系中依据道德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享有的道德自由、地位和利益。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使道德主体因为高尚的行为、公正的评价以及适当的回报而产生生命崇高感,产生被尊重、被重视的愉悦感和道德人格实现的满足感。

3.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是道德建设的必要条件。自古以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善良人们的美好心愿,但现实往往是不尽人意的,行善的人总是或多或少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而成全了社会或他人,行恶的人却总是牺牲了社会或他人而成全了自己,行善者经济拮据、生活穷困,行恶者却日益富足、洋洋得意,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不公正使人们对道德建设失去信心,道德建设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下流于形式。道德权利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趋善避恶、扬善抑恶,道德回报则能够激励和强化这一行为,在社会上形成示范作用,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提高群众性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参与的普遍性,在全社会形成惩恶扬善的道德氛围,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成为一种自然规律,在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所以,道德回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

维护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保障道德行为的道德回报,是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扩大道德权利而不履行道德义务,另一种是将道德回报狭隘地理解为物质回报。只有正确理解道德权利与道德回报的深刻内涵和交互关系,才能在道德生活中充分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的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林心雨.浅析道德权利的本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板,2001,(4).

[2]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2.

[4]康化椿.论道德回报[J].社会科学研究,2004,(2).

[5]易钢.道德回报理论初探[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2

[责任编辑 王薇]

道德沦丧范文第3篇

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全书只有五千余字, 流传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这是涵盖了人生观、社会政治观和宇宙观的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哲学体系著作。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政治、军事, 道德等问题。《道德经》中的“道”是指指物质世界的实体, 即宇宙本体, 也可以指支配物质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的一般性普遍规律。“道”的宇宙观是认为宇宙是物质的, 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两个方, 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相互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于对道德的理解, 老子说:“孔德之容, 唯道是从。”这说明“道”是“德”的哲学“本体”, 反之“德”是“道”的集中体现和必然结果。在这里, “德”可以理解为得道之得, 意思是说要按照道的规律和原则去办事。老子理想中的人格是虚怀若谷, 大智若愚, 胸怀开阔, 宁静淡泊, 谨言慎行, 与人为善, 待人以诚。含蔫不露, 微妙不可识, 温和庄重。《道德经》有云:“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老子把道德修养放在做人的首位,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教化人们不断学习, 改正错误, 强调通过自我的不断修养从而达到做一个完善的人。

索洛维约夫 (1853-1900) 是现代俄罗斯哲学史上俄罗斯东正教神学和哲学的奠基人, 其思想被认为是俄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体系, 他是俄国哲学历史中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代表性人物。索洛维约夫开创了独特的俄罗斯哲学时代。索洛维约夫使俄罗斯哲学在世界哲学界拥有了独立的表达形式和地位, 从而结束了俄罗斯哲学在19世纪以前仅仅依靠札记、散文、随笔等方式表达本民族思想的时代。索洛维约夫的道德哲学是俄国思想家的第一个伦理学体系。他站在时代的高度, 把握俄罗斯哲学融入世界哲学史的历史使命。索洛维约夫为俄国哲学塑造了鲜明的性格, 突出强调生活的精神基础, 同时渴望恢复精神世界的完整性。

二、对比分析二者对道德认识的不同理解

中俄两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对比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道德哲学观点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一) 二者产生的方式不同

老子的《道德经》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 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著作。道教产生于东汉中叶, 沿袭了历史中的黄老道和方仙道等某些修持方法逐步发展而来的。

道士们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能长生不死, 成为神仙。奉《道德经》为道教经典同时还赋予了阐释。索洛维约夫的道德哲学是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的, 俄罗斯哲学是在东正教土壤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 是俄罗斯民族意识、价值观念的完整表达, 也是我们理解俄罗斯民族精神世界的钥匙。俄罗斯民族的精神本质与东正教融合在了一起:东正教改变并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精神;俄罗斯民族本性也在东正教里留下了深刻印记。[3]通过二者对比可以看出, 索洛维约夫的道德哲学是在俄罗斯东正教影响下产生的, 而老子的《道德经》影响了中国的道教。

(二) 二者具体的精神指向不同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指宇宙的本源, 以“道法自然”作为道家学说的最高原则;“德”则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道德”融合起来创立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传统。《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里“道德”可进一步理解“上德”和“下德”:“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而无以为;下德为之, 而有以为。”意思是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 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 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 “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2]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里有云:“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 明德如辱, 广德如不足, 建德如偷, 质德如渝。”说的是真正理解彻悟了大道的人, 他们做起事来常常显得大智若愚, 机巧全无, 好像很愚昧的样子;可以践行大道的人, 他们总能不逞劳力, 不敢为天下先, 莲花出污泥一样, 像明月当空;内在修养高尚洁净的人, 常常好像受辱的样子, 不计较得失;而那些拥有德行广大之人, 他们却总是很谦虚卑下, 好像很微不足道的样子, 不自夸有德;那些建立了广大功德的人, 却常常好像小偷一样, 谨小慎微, 而不敢在人面前夸耀他的功绩, 不想让别人知道而偷偷摸摸地去做善事。[1]在倡导修身养性的道德标准上, 老子崇尚水的人性品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夫唯不争, 故无尤。”老子认为, 水在最底下的地方, 水是有容、有德、最善的事物。水滋润养育着万物, 却不去争名争利, 这是它最接近道的作为了。老子在《道德经》中常把人的品德看作是水, 希望人们以水融合天与地, 修养人心品德, 默默地为社会和他人服务, 去除私欲而不求取回报。如果做到这一点, 那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索洛维约夫是俄罗斯哲学家, 对上帝的信仰是其哲学的核心和理论底线。在他的专著《善的证明》中善有三层含义: (1) 人性之善。索洛维约夫认为人的三种内在感受:怜悯, 羞耻, 崇敬是人社会生存的道德本性, 乃至是全人类道德的本原, 此外人的其他道德品质都被视为是这三种道德的变形; (2) 上帝之善。索洛维约夫认为上帝之善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 即:上帝是完善的, 人类是不完善的。索洛维约夫把未来寄予人的信仰, 一个人类得以道德永生的依据。在他看来, 上帝之善绝不仅仅是人性道德内在追求的最高目标, 而恰恰体现在人类追求至善的具体过程之中; (3) 贯穿于人类历史中的善。索洛维约夫认为最高道德目标的实现, 绝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结果, 因为个人道德永远不能脱离社会道德。这就使个人道德修养自觉地融入进了追求社会历史善的进程当中。[4]

索洛维约夫哲学的核心是“理性和良心的体现”。是人内心对上帝的崇敬之心。基于这种“崇敬感”的基础使上帝的意志高于人的一切行为而使人产生一种心理需求, 这样就构成了道德的基础。

这样一来, “道德”就是指衡量行为正当的观念标准, 是人的行为准则。索洛维约夫肯定上帝之善的存在, 并随历史长河不断追求不断完善, 并相信人类终将实现至善之境。索洛维约夫的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东正教对其道德哲学的影响。

(三) 二者对各自社会的影响不同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中最早的唯物主义著作。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心理和道德观的形成以及中国人的做人, 做事基本方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德经》的主要内容包含伦理学、哲学、军事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 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哲学、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体现了公元前中国社会哲学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中国历代文人政客修身、齐家、治国的经典。

索洛维约夫是20世纪初的一位职业哲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被后人称作是俄罗斯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体系。索洛维约夫哲学成为俄罗斯“哲学复兴”的思想源泉, 他是系统的和完全独立的考查道德哲学基本原理的第一次尝试, 是俄罗斯思想家的第一个伦理学体系。索洛维约夫在他对社会的理解是基于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世界的真正哲学的、神圣的态度以及哲学的唯心主义, 这个唯心主义最重要的核心是人的道德问题。这个道德作为人和社会的最高理想需要进行无私的、勇敢的斗争, 这种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当代俄罗斯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结语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 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血脉和根基, 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特有文化形态的载体和依托。它直接关涉民族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关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来的发展与走向。因此, 对中俄两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对比分析也是当今时代的世界性课题。通过对比分析老子和索洛维约夫对道德的认识, 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1) 从时间维度上看, 老子对中国的影响有2000多年, 要远远长于索洛维约夫对俄罗斯100多年历史的影响;

(2) 从空间影响范围来看, 老子的思想, 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 而且对世界的影响也非常巨大。到上个世纪的中叶, 在欧洲共有六十多种《道德经》译文。其中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以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老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为世界文化名人。据统计, 世界上被翻译成外国语言文字并且在世界各国出版印刷量最多、仅次于基督教《圣经》的要数老子《道德经》。由此可见, 老子的影响具有世界性, 而索洛维约夫的影响力主要在俄罗斯;

(3) 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索洛维约夫是俄罗斯哲学史上跨时代的人物。将二者关于人性中的道德问题加以对比分析, 可以促进中俄两国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都是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两国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促进文明与文化的多样性, 以求共同进步是维护欧亚大陆稳定、防止“文明冲突”的必由之路, 是促进中俄两国国家利益的实现, 促进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

【相关链接】

俄罗斯联邦 (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Федерация, 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 , 通称俄罗斯或俄国, 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 地跨欧亚两大洲, 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 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建立沙皇俄国, 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 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 领土不断扩张, 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二战时期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 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 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 最大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 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 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 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 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 其军工实力雄厚, 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 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 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

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 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 东正教 (基督教的东部分支) 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 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 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 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 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摘要:道德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研究道德的学者比比皆是。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老子的《道德经》并流传至今。俄罗斯在19世纪出现了索洛维约夫的道德哲学。本文对二者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 揭示了中俄两国文化对道德认识的异同。这有利于尊重文化差异, 促进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老子,索洛维约夫,道德

参考文献

[1] 李俊华.上德若谷上善若水[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111.

[2] 吴星辰.道德与《道德经》浅议[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1) :55.

[3] 孙雄.东正教传统及其对俄罗斯宗教哲学的影响[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 (5) :13.

道德沦丧范文第4篇

中国教育史实际就是一部道德教育的历史,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修德”与“修身”并举, “明道”与“践行”统一。但儒家哲学构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文化传统所主导的学校道德教育, 虽十分注重“知行合一”, 然而, 这里的“知”却并不具有认识论意义, 而是生存意义上的, 它仅局限于对既有的道德规范的领会与把握, 并将这种体悟与自己的全部生活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以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不是将自我从这种“合一”之中分离出来, 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去探究自身所居于其中的自然与人文世界。在道德教育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它把作为具体规范的道德之“知”被视为生命的全部而忽视了人对自然、社会运行之内在规律以及道德自身的本质之知。儒家道德强调“克己”以“复礼”, 造成个人具体性的消解与人文意义的遮蔽。传统道德主要以人伦道德与“天命”思想为基础, 视野狭窄, 内容片面, 将道德局限于社会伦理与家庭伦理之中, 倡导孝、悌、忠、信, 主张修身养性、见贤思齐, 进而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在其指导下, 道德中所蕴涵的人的主体性与对世界万物执著探索的理性精神受到抑制。同时, 集道德政治化与政治道德化于一身, 使道德依附于政治, 对知识则持否定的态度。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着深厚的影响, 于是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 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 学校道德教育中规范、条例成了主要的内容, 灌输、操练与惩戒成为主要方法。

2 重建新的道德精神的必要性

道德的源起是人的主体需要, 它是源于人的生命活动, 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的利益与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切道德的内在依据。在东西方教育走向新世纪之时, 面临着同样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 重建有魅力的道德教育。因此, 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就不仅仅是从外部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矫正, 而是要探索人的生命涌动与理性超越在生命活动中的有效结合, 即要回到人自身, 回到人的“真实的”生命活动之中。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缺的不是规范, 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一种要成为道德的人的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因此, 我们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便要同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让他们在生活中接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 并在这种训练中发展出自己的道德智慧——对生命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 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反映了历史的发展的必然, 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3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

随着教育的国际交流的增强, 我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理念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我国教育领域对学生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 学生作为一个认识主体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已经逐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在道德的认识上, 学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参与到道德的认识之中, 学校道德教育的结果并非是培养学生掌握大量的道德知识、律令与教条, 而是一个以道德认知为基础, 学生情感、意志共同作用的过程, 是知、情、意等要素共同在发生作用。另外, 学生受到的道德影响也是丰富和多元, 既有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既有真实的现实生活世界, 也有虚拟的网上世界。正是由于学生的“整体性”, 我们应以整体性的教育观来看待学校道德教育, 转变过去单纯将道德教育视为知识学习和行为操练的道德教育观念, 重新反思我们过去对于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对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3.1 塑造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必要性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扬弃和超越道德教育中两种貌似对立的倾向:一是从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特别是脱离学生的道德生活实际的高远的道德理想出发, 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二是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 把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

主体性道德人格力图处理好生活中、特别是道德生活中, 自由意志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自由意味着责任, 责任必然要以自由为前提。道德选择中的“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道德选择的自由度越高, 道德责任感就越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处理其主体发展的未确定性与可能性和学校道德教育所施加的道德教育内容的约束与规范性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道德的关系。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学生将有利于我国今后民主法制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 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

学校道德教育要从构建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出发点, 给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 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 让学生对道德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 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让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社会实践中以一个自主的个体去体验真正的道德精神, 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通过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 使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 力图塑造新的道德主体,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中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 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真正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于是我们提出:“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 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 这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道德沦丧范文第5篇

1 道德需求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心理基点

在传统教育与教学过程中, 灌输是传递知识的必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同样要以传播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渠道, 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然而, 高校育人的方法手段又绝非依赖单一的灌输实现其作用, 尤其是不能忽略人的内在需要。在将“灌输”与“引导”结合的尝试中, 我们能够寻找到的应当是一种既能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又符合学生学习利益需求的平衡点, 这就是道德需求。

所谓道德需求, 就是人在长期的道德知识的获得、道德意识的形成以及道德修养的提升过程中形成的, 对更高道德水平和道德层次的一种心理认同与渴望。长期政治理论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必须建立在“灌输”与“引导”的有效链接, 而这一链接点恰恰就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在需求与变化过程, 是其主动参与教育、体悟教育内涵的心理需求的满足过程。

“灌输”与“引导”的结合过程本身, 实质上就是帮助大学生找到心理基点。人的需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个人获得的需要;二是回报社会的需要, 人必须将为自我和为他人的需要统一起来, 并把为他人献身和为人类牺牲的需要作为更高级的需要, 即道德需要, 才能实现灵魂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 社会也才能由此而得到发展。我们在灌输教育中帮助对象理解了这种内在关系, 就等于帮助他们完成了道德需求的正确选择。

2 道德需求是“显性式”与“隐性式”教育方法的结合点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诸因素矛盾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通过“显性式”传播手段传递进步观念和正确信息, 激活主体的自我图示结构, 还要用“隐性式”启动认知过程, 使主客体间的知识传递产生互动和联动效应。

主客体互动的关节点就是大学生的道德需求。道德需求作为心理积淀能减少学员在理论学习中产生的压力和抽象感, 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员应当设置轻松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将“显性式”与“含蓄式”相结合, 让学员在轻松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知识, 提高素质。

道德需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心理基点, 要其必须设置适应对象心理要求的教学情景。如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多媒体和网上资源将教学需要的情境通过多媒体声像进行情境的模拟、演绎, 要求学员通过自我观察做出判断;让学员充当情境演绎的主角, 通过表演、叙述、演讲等方式再现生活场景, 用生活事实来说明道理;通过生活道理潜移默化地使学员领悟生活价值和人生真谛。总之, 道德的心理需求是一种无形力量, 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独特手段。

3“单向式”与“多向式”相结合——构建多向互动的模式

传统的教学理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沟通模式, 这种简单模式经过多次教改之后已经发展为今天的师生双向互动模式, 并且逐步开始向更高的模式发展, 即由“单向式”——“双向式”——“多向式”的不断转化。

“多向式”教育模式是对现代教育模式的最新体悟和诠释。在理论教学中, “教师”这个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天, 信息时代的发展让知识的传播更具多样性、广泛性、快捷性和开放性, 在知识的占有和传播上没有固定的先后之分, 全人类共享着他们所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打破传统模式就是打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固定身份, 让知识传播得更自由、畅通。可以采取提问式、论辩式、讨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让学员和教员在开放的形式中都能获得和补充知识。

4“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具备面向国际的视野

教育必须要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其他学科等开放性的教育要求, 学校教育要求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是封闭型的。从高校教学发展前景看, 高校德育必须打破常规, 变“封闭式”为“开放式”, 为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 在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途径上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模式和人才的培养经验,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竞争和合作意识, 具备面向世界的观念。

5“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启动心理契约的机制

所谓“心理契约”, 即某一特定关系中的主观约定, 如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不成文的内隐协议。在高政治教学中引进心理契约概念, 就是在学习中建立主客体之间的内在主观约定, 达到相互约束、相互激励的最佳耦合。

教学实践表明, 建立心理契约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热情。由于心理契约是一种非正式的契约关系, 它不受行政关系、师生关系的制约, 因此能够被大多数学员接受。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主动强化契约意识, 积极维护心理契约机制, 保持彼此之间的期望相容, 帮助对象在隐性机制中调整好学习心态, 激发出学习动机, 保持对契约伙伴的期望张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提出道德需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心理基点, 探析了新形势下思想道德建设内在心理动因与外在方法手段的互动。

道德沦丧范文第6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132班的罗绪尚,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心灵的道德底线,文明上网》。

我们每个星期都有一节信息课,信息老师教我们如何上网获取资料,但在期中考试期间,我们班上有同学因缺晚自习去上网而受到学校“严重警告”处分,为什么学校既允许我们上网又限制我们上网呢?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邓小平同志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因为我们生活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要能更快地适应高科技的社会,就需要有从外界迅速获取科学信息和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了适应了这一要求,善用网络的同学都清楚,网络确实是一个知识库,似乎各种疑难问题在网络面前都只是小儿科而已,总共不超过两秒钟的时间就能让你知道你想知道的答案。他就像一个多功能的导师,如果我们每次通过网络去学习的话,那一定受益匪浅。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各种国内外的大事件,大新闻,网络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可是,网络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有几类问题是目前尚未解决的:

一类是网上安全问题,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网上欺诈等;二类是指传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三类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

其次,中学生沉迷网络导致了很多严重的问题:

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不少同学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大量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或者聊天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难以自拔,呈‘白天睡觉,晚上泡吧’状态。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眼睛超负荷运转,严重危害了身心健康,耽误了学习,有的甚至犯罪。每当长辈试图阻止他们上网时,他们总有理由为自己辩解,使得义愤填膺的长辈们顿时哑口无言……

从本质上说,处于中学阶段的我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

因此,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网络的弊端,我呼吁各位同学,我们要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服务,该下网时就下网,妥善的操控网络,而不是做网络的奴隶。

那么在纷繁芜杂的网络应用当中,如何坚守我们心灵的道德底线,做到纯净上网、绿色上网、不做网络的奴隶呢?

首先同学们要以网络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一个人的道德底线作为个人行为的准则,趋利避害,坚决抵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

其次,我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自己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甄别信息良莠的能力,遵照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定的:“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自由意味着责任”。用好网络新媒体,远不只是灌水、转帖、拍砖、围观那么简单,更需要坚守社会文明底线,积极理性地思考和反思,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提升网络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同学们,让我们心怀道德文明,时刻提醒自己,文明上网,纵横于网络之中,畅游于信息海洋中,善用网络,为我服务!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经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网络生活。在今天主宰自己的思想,在明天主宰自己的人生。

上一篇:客房实训报告范文下一篇:农村房屋建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