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

2024-05-10

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第1篇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字体:大 中 小]

1.心态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2.情况不同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3.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4.鲨鱼与鱼

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5.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

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

这一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在没有一条腿以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地活出自己的生命。

6.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第2篇

——生活中的“性价比”

“性价比”一词由来已久,它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左右着许多人的消费理念;它同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吃穿大到车房;同时它又因人而异,不断生出许多变化。总之,在当今的中国人心目中,凡是力求达到性价比最高即是最优选择,实惠的产出需要以理性的投入为前提,而性价比恰好成为了如此行事的最佳准则。

依照性价比的定义:性能价格比,是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性价比”成为广大中国平民共同追求的最理性的消费准则,广泛且深入的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中。例如,就工作而言,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力求做到最高效,所谓高效就是一种对性价比的追求。老板想用最低是成本得到最多最好的产品而员工则期望以最少的劳动换回最多的工资和奖金。再说学习,身为学生的我们,目前大概也只有学业一项能以“业”字冠名。现如今对学业的投入与产出已然成为一项投资行为,父母投入了多少与学生学到了多少共同构成了一项长期的买卖行为,而最终走出校门的学生能力高低将成为这次投资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学生犹如一件商品拥有了自己的“性价比”。

然而,性价比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性价比的公式:“性价比=性能/价格”来看,性价比作为一个比值,其大小是由性能与价格共同决定的,而其中的性能应该是建立在个人对产品性能的要求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先满足性能要求,再谈价格是否合适。依我个人的看法,性价比因人而异恰恰出在“性能”二字上,不同的人对性能的认识和要求是不同的。就拿简单的到食堂吃饭来讲,不同的人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欢吃米饭有的人喜欢吃馒头,相比之下,吃馒头的对米饭则没什么感觉,认为一食堂的跟四食堂的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觉得四食堂的贵些而有所抱怨,但对那些喜欢吃米饭的来讲四是个食堂的米饭则性价比要更高,同样的东西,性价比就这样因人而异了。再如谈恋爱,漂亮的、帅的并不一定是合适的;又如买手机,功能强牌子出名的并不一定是我买得起的。可见,即使是众人都在追求的性价比有时也是不确定的,其实这也恰好从另一面解释了性价比的深一层内涵,最合适菜是最高性价比。

“性价比”三个字简单明了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衣、食、住、行无所不在,穿衣我们往往喜欢货比三家以求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吃饭我们又总是比较着今日明时的肉菜价格精打细算;再看住房,则更是得好好谋划一番,极高的房价逼得人们不得不与银行和地产商斗智斗勇,,只为求得一处最划算的居所;而汽车生产商似乎是有意在拿捏广大消费者的心理,纷纷做足广告,大力宣传自己的汽车性价比最高。衣、食、住、行面面俱到,组建性价比的消费经已然是家家必念。

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第3篇

我爱我心 绽放全科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迎接“5.25”心理健康月的到来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以及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通过集体趣味游戏比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激励大学生发团队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学员之间的团队意识,锻炼大家共患难的精神,加强大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活动对象:

10全科全体同学

四、活动流程:

1、三点过河

三点过河游戏是在一条为宽5米的河面以人的脚为桥墩将组员全部安全送达到对岸,包括做桥墩的组员。最先完成者获胜。 规则:

1)小组选3个人做桥墩,只能有三点在水里。

2)其他组员必须戴眼罩一处依次从桥墩上走过。

3)每小组只能有三次落水,超过三次全部重来。

2、拥挤的公交车

用胶带把3张报纸连成圆筒,比赛人员进入圆筒内跑到目标再折回的接力赛。

规则:

1)全员分成数队

2)根据号令几个队员跑进圆筒

3)跑到目标,回来把圆筒交给下一组

4)如果报纸破裂,只向内的人要当场用胶带修理好

5)最快完成的一组获胜

获胜组将获得每人圆珠笔一枝。

10全科心理部

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第4篇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逃课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高职学生逃课的应对之策,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高职教育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职学生;逃课;心理特点;应对之策

一、高职学生逃课心理的特点

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同样也存在着逃课的现象,而且尤为严重。这与学会学习和终生教育的目标是相悖的。高职学生肩负着在生产第一线建设和发展未来社会的重任,理应对学习充满饱满的激情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但是,现实情况与之相反,并且逃课现象愈演愈烈,这就要分析一下当下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的研究和把握,实施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自身年龄的增长,处于青年期的高职学生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但是某些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偏低,没有考入理想大学,就读于高职院校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只是“烂苹果”而已,今后也没有前途可言,从而做事缺乏信心,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2、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

学习倦怠反映了其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对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低,即个体对自身完成学业规定的有关内容学习能力的信念不高,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落差比较大,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对某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不能在学校获得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动机不强,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

3、高职学生的成就和赞许动机强烈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或群体为取得较好成就、达到既定目标而积极努力的动机。赞许动机是指人们期待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别人或集体的鼓励或称赞,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其实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和赞许动机,不过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对于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人们时不时把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比,他们的学习生活自然成了人们吹毛求疵的焦点,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成就动机和赞许动机要比一般大学生强烈,他们更渴望有人發现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与成就,更希望有人对他们投以赞许与肯定。

二、解决高职学生逃课现象的对策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重点院校、一般院校和职业院校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和地位,具备不同的职能,这就需要密切联系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针对高职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解决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

1、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思想和动机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走出“逃课”误区的前提

部分学生进大学后,没有了原来的支撑点,新的目标又没有确定。在这个空档里,他们学习松懈,没有寄托,不知何去何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学习激情,自然就会逃课。所以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思想对高职学生特别是新生而言非常重要。可以说,没有明确的目标选择比他们“逃课”更让人担心。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评优树先、举行报告会等,用榜样的现身说法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举行与学习有关的大讨论或者辩论来端正学习思想和动机,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大赛来明确学习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线。

2、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避免对学生的心理伤害

高职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不再轻易苟同他人见解,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特别是在社会控制日益宽松、个人价值受到认可的年代,自我意识更是得到张扬。因此,选择用课前点名的方式强迫学生上课,也提高不了上座率。大学和高中不一样。老师再怎么较劲,也无法左右学生的学习态度,反而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所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有必要的,要把尊重学生、关怀学生、教育学生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3、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一方面,学校无视学生本身的特点和需要对学生有过多的要求;另一方面,却没有建立较完善的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支持机制,主要表现在缺乏学习资源的支持,对学生课程选择指导的支持,对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行为缺乏支持。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扰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支持。社会支持是降低压力的消极结果和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三、结束语

高职学生逃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解决高职学生的逃课现象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位一体的共同努力,因此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所面对的时代特点,探索与高职学生心理相容的管理政策和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 连 榕, 杨丽娴, 吴兰花. 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关系[J]. 心理科学, 2006,29(1):47-51.

[2] 朱 芳. 高职院校学生逃课情况的心理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18):25-26.

【作者简介】

陈勇(1967—),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威海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及学生管理。

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第5篇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竞赛来增加同学们的心理知识储备,提高其整体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同时有利于同学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将其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于解决自身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活动时间:2013年5月21日下午

三、活动地点:图书馆与山顶操场的交界处

四、活动对象:河南城建学院全体学生

五、活动主办方: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六、宣传方式:宣传小册、活动板报、心协报纸

七、活动内容:

1、前期准备:准备难、中、易等级的心理问题各50道,将问题写在

纸条并塞入气球中;将气球吹好并系在绳子上(5月

20号前必须准备好);最后将有问题的气球按难度等

级分别悬挂在帐篷的三面。

2、活动规则:按难度等级易、中、难的顺序随机抽取题目,答对问

题方可进行下一轮的题目抽取。

三道问题全部正确,则可自行挑选准备好的小奖品;

趣味心理学现象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更好落实职业中专生健康心理素质要求,营造和谐健康特色校园文化,为学生的多方位发展提供空间,护理教研组决定举办趣味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的活动,同时也让大家了解并喜欢上心理学,特举办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心理学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身边的问题,感受心理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让学生通过心理学的活动感受到心理学的魅力。

三、活动名称

第一届趣味性心理健康知识知识大赛

四、活动对象

赣州科汇技工学校全体学生(每个班级选派1-2名同学)

五、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8日下午4:20 活动地点:会议室 活动形式:笔试 要求:自带草稿纸和笔

六、报名方式

11月7日前各班主任把参赛人员名单报于负责人张凰老师处

七、评选方法

总分100分,19个选择题,7个填空题,1个问答题,比赛时间60分钟

八、奖项设立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3名

九、补充说明

考虑是本次是第一届心理健康知识大赛,大部分同学未曾接触过心理学,因此本周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心理健康知识题库,80%的比赛题目来自题库。题库里部分题目有答案,以方便大家学习。部分题目没有答案,目的是让同学们上网查阅答案,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培养心理学兴趣,最后祝大家赛出好成绩。

上一篇:企业简介英文版范文下一篇:求同存异的例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