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会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行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国有林场会计工作诚信缺乏现象非常严重,会计诚信缺乏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国有林场的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利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平稳和快速发展,不利于我国林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会计诚信;财务管理;健康发展

一、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国有林场会计工作诚信缺乏现象非常严重,会计诚信缺乏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国有林场的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利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平稳和快速发展,不利于我国林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非常必要。

“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会计工作的最重要的要求是准确、真实、客观。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为企业、政府管理机构、金融统计部门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完善,国有林场的改制工作也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在这种状况下,国有林场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表现的更为明显。会计信息失真则违背了会计工作的最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尽管客观、真实性原则是会计工作中最根本的工作原则,然而在我国,由于财务制度的管理混乱,由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复杂,造成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常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完善,国有林场的改制工作也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在这种状况下,国有林场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表现的更为明显。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场资金的投入主体不断多元化、投入的资金量不断增加、投资项目复杂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有林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林业会计信息对于国家林业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于林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减少和避免国有林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原因

会计诚信的缺失不仅仅是会计行业本身的因素,也不仅仅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缺乏的表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环境诚信原则的滑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而社会价值观却呈现了多元化的变化。一些商家、一些个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来获取利益。而我国目前既缺乏建立诚信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更缺乏遏制虚假的价值体系建设。人们没有因为违反诚信原则而受到任何惩罚,相反还因此而获利,这就会对其他人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而坚守诚信的人则成为异类,从而造成社会环境诚信的进一步缺失,恶性循环造成诚信越来越缺乏。

2、会计人员迫于领导的压力,职业道德失范。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有了这种天然的从属关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关键在于单位负责人的影响。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的文化层次,及其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

3、会计法制观念淡薄,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总认为自己平时工作忙,事情多,不关注、不学习会计法规,更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思想上竟然没有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对职业道德规范和政策法规似懂非懂、十分模糊,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折射出会计监督机制相当不完备。

三、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的对策

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需要从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加强会计工作中的审计监督与独立审计准则建设等方面入手。

1、加强对会计人员诚信教育,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会计诚信教育应把重点放在职业道德、会计理论、政策法规等内容的学习上,熟悉掌握会计法律和财会知识,能够主观上自觉地遵法守法。只有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才能使会计人员从内心上树立高于原则底线的务实求真的精神。各单位主要领导也应参加会计诚信教育,将会计诚信机制建设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人员,让更多的人接受并理解会计诚信制度。

2、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是增强会计诚信的必要手段,重点在立法技术上,会计道德与会计法律互为补充,相互依赖。当今的法律制度执行和司法实践仍然不断受到人情关系、权力的干扰,因此会计法制建设还有赖于社会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当然还要加强对市场监管,完善我国相关法律。

3、加强会计工作中的审计监督与独立审计准则建设。

加强对惩罚性监管体系与相关制度建设是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保持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配套协调一致,才能为会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科学的基础。加强独立审计监管机制建设,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贯彻实施独立审计准则,切实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执业队伍建设,强化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

总之,我国国有林场会计工作诚信缺乏现象非常严重,会计诚信缺乏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国有林场的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不利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平稳和快速发展,不利于我国林业政策的正确制定。因此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非常必要。会计诚信的缺失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也与会计人员受到领导的压力有关。建立和完善国有林场会计诚信制度需要从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加强会计工作中的审计监督与独立审计准则建设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岳上植.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4).

[2] 续淑敏.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探讨[J].农业经济,2005(2).

[3] 李心和.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会计研究,2002(4)

[4] 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会计研究,2002(3)

作者简介:

刘兆蓉(1971-),女,大专学历,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会计师,主要研究会计管理方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

行业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典当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逐渐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拟对我国典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典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典当业 资金融通

一、我国典当业发展现状

198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典当行——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率先恢复了古老的典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典当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起。截至2010年底,全国经商务部、公安部核准设立的典当行总数4433家,注册资本金总额近600亿元,2010年度累计发放当金1801亿元。现代典当业有着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传统典当业相比,它的服务对象、投资主体和典当的当物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服务对象的变化

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典当行管理办法》和商务部、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典当管理办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允许典当业开办房地产抵押业务和从事财产权利典当业务,为典当业服务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开辟了新的融资平台。现代典当业便捷、安全的经营模式和合理的收费水平恰好迎合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他们解决资金临时短缺、急需“掉头寸”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现代典当业的服务对象已经从解决日常生活急需的社会大众发展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家和个体私营业主,他们的融资总量达到了典当总额的80%以上。

(二)投资主体的变化

我国典当业复苏时,设立的典当企业规模都不大,注册资本仅几百万元,基本上是国有性质的,经济体制改革后,才逐步改制成私人参股的民营企业。2005年,《典当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典当业的经营范围有所拓展,典当业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受到了民间资本市场的青睐。一些集团企业纷纷涉足投资典当业,注册资本都在千万元以上,其中不乏有房地产业、物流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知名企业,他们往往是资本实力强、投资意愿强、抵御风险能力强的“三强企业”,给典当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仅以江苏省为例,2006年以来新设立典当企业的控股大股东90%以上都是当地行业中的佼佼者,如无锡华西集团、常州国发投资公司等。

(三)当物的变化

传统典当业的当物大都是黄金饰品和居民消费品为主。典当业恢复经营后,影视小说中常见的衣着类当物不见了,手机、电脑类当物热闹了一阵也淡出了典当行,代之而起的是名表(大都在北京、上海)、汽车、股票等“新三样”。2006年后,房地产抵押和财产权利抵押等“当物”进入了典当业务,并且很快就占据了典当总额的大部分份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企业成了典当业的主要客户,当物从单一的居民消费品逐步扩展到厂房、股权等生产资料。房地产典当发展最快,大约占到各典当行业务量的50%以上,股权等财产权利质押约占典当总额的22%左右。

二、我国典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法层次较低、内容较粗,不利于规范发展典当行业

典当行业是特许经营企业,由于其设立、经营、监管的特殊性,法律规制必然严格、细致、具体。目前,2005年出台的《典当管理办法》是由商务部、公安部联合颁布的,只是一个部门规章,其法律地位相当低,且与国家现行部分法律、法规相抵触,如《担保法》、《公司法》、《贷款通则》等,而现行法律、法规对典当的特殊性质、典当的融资方式、典当的服务对象以及传统典当与现代典当的法理区别等,均尚未作出界定,因此既不能有效保护典当行业的合法利益,又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具体情况。同时,法律责任规定得过轻,与发放高利贷等违规经营所获利益相比,威慑力不足。此外,由于尚未制定完整严格的担保法规,加之民间传统上也是质典不分,从而导致概念模糊不清,扭曲了典当的固有价值,将用益物权与价值物权混同。

(二)相关监管缺位,不法经营和不法竞争影响典当业发展

一是寄卖行等的不法经营行为。由于寄卖行等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审批的程序较为灵活,相关部门对其监管不到位,未经批准的,挂有“典”、“当”、“押”招牌的所谓典当行在各地城区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寄卖行非法经营典当业务,经营范围与合法典当行完全一致,但息费率却是合法典当行的2~4倍,严重扰乱了典当市场,破坏了典当业的社会形象。二是典当业之间存在不法竞争。为了追逐利润,有些典当行在费率的收取上只执行一个费率,没有按规定将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与典当行的综合服务费分开计算。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典当行不执行《典当管理办法》中关于综合费率的规定,将综合费率下降到上限以下,严重干扰了典当业的正常发展。

(三)典当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典当管理涉及经济学、金融学以及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典当经营涉及企业管理学、心理学、人际交往艺术、鉴定评估技术等,典当品种涉及千万种商品和财物。典当业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特殊行业对人才要求相当高,但现行典当从业人员主要靠师傅的传、帮、带及自学成才,普遍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现有典当人才结构单一和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以及储备人才严重不足。随着典当业的快速发展,其人才瓶颈问题也日益凸显,有的典当行因物色不到合适人才迟迟不能开业,有的典当行因为人才不专业导致相关的业务难以开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互挖人才的现象。

(四)典当业融资渠道不通畅

目前,我国典当业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进行业务运作,只有极少数典当行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迄今为止尚还没有一家上市的典当行。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个别地区的个别典当行存在违规吸存甚至高息揽储的情况。缺乏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制约了典当业增强资金实力,发展自身规模的进程。

(五)典当经营范围过窄

我国典当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经营范围过窄,获利机会减少。在美国和加拿大,其典当行的经营范围非常广、综合性很强,典当行不仅经营典当业务,还做一些商品零售业务,包括旧货出售和卖新商品,一家典当行可拥有多个许可证,因为多种经营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增加其盈利点,同时也更加便民。

三、促进我国典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担保法律法规,强化对典当业的监管

在适当的时候,制定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典当行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以避免管理矛盾。要完善对典当业的监管,现在还亟需制定以下三类政策文件:一是有关行业发展的基础类文件,如典当行财务会计制度、典当行业统计制度等。二是有关行业管理类文件,如季报制度、典当行经营情况考核评价制度、典当行审批工作规程、典当行停业及清算办法等。三是有关企业管理类文件,如加强典当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规定、搞好典当行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规定等。

(二)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为典当行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现代典当行的经营规模和范围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对其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鉴别当品真伪、评估市场价值、预测未来走势等方面都要略有所长,因此典当行需要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人才匮乏将会严重制约典当行业发展。所以,要加快典当专业人才培养,通过学校教育、岗位培训、经验积累等不断壮大典当人才队伍。

(三)健全典当物品流通渠道,完善处置变现机制

健全的典当物品处置变现机制对于典当行的安全有序运营具有重要意义。要构建大型从事典当物品交易的专门市场,完善典当物品信息流通网络,加速典当物品流转,提高典当物品的变现能力,尽量减少因缺乏流动性而产生的损失,为典当行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商业流通环境。

(四)进一步拓展典当行的经营范围

除了房地产外,也可将有价证券以及一些高科技产品作为典当物品,比如增加“股票典当”等。“股票典当”是典当行推出的一项新业务,是指借款人以本人上市流通的股票证券、基金或资金账户中的存款作为典当物,接受典当行特约证券营业部的监管,向典当行申请贷款,用于股市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甚至消费支出的业务。“股票典当”在国外是极为普通的融资行为,而在我国该项业务并未被完全认可。对典当行而言,“股票典当”操作容易,特别是质押物变现容易,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典当行的经营范围,增加赢利渠道。

(五)拓宽典当行的融资渠道

典当业应积极探索各种融资渠道,坚持与银行广泛接触寻求获得银行贷款的有效模式,扩大经营资金的来源。同时,政府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放开典当业的融资渠道限制,在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的基础上,允许典当行从信托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基金等渠道进行融资;允许典当行的当物可以在认定第三方监管下对银行实施动态余额抵押,以当票为依据,在不影响当户对当物赎回的前提下对银行抵押物价值余额进行动态平衡调整。允许经营良好的典当行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以增强典当业的融资能力。

(责任编辑 李西江)

行业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化工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加大了石油化工建筑工程建设的力度,其质量水平不仅会对日后的使用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影响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化工行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影响因素

引言

近年来,现代石油化工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这些特点对工程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其工程质量不允许有瑕疵,否则会对人民的财产、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石油化工项目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难度大,对其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更为困难。

1影响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1.1人员的控制

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人作为施工的主要组织者、指挥者与执行者,在整个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出现任何失误,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所以,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人员的控制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控制因素。为了避免失误并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并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还要合理选择人才资源,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的进行激励等等。在选择用人方面,不但要考虑人的技术水平,还要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观察人员的常见错误并予以及时制止和改正。

1.2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工程项目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工程項目实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仪器仪表和生产设备等。在对材料进行控制时,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对供货厂家进行严格的挑选,尽量选择信誉良好供货厂家;第二,对材料的供应过程进行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以确保工程正常施工;第三,严格按照材料的验收与领用规定来进行操作,以便为材料的质量提供保障,确保材料能够正确使用。关于材料的质量控制,首先要确定好材料的质量标准,其次是做好材料质量的检验工作,另外,还要做好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1.3机械的控制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的控制通常包括施工机械设备与生产机械设备两类。施工机械设备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施工不可或缺的设备,要做好机械的选择和使用;关于生产机械设备的控制,要做好设备的选型和检查验收、安装质量和试运行的控制。

1.4施工方法的控制

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建筑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施工工艺、检测方法及措施等。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法的合理与否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施工方案,不仅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与成本。所以,监理工程师要参与和审定施工方案,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从技术与组织、管理与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保证施工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方法先进、操作简便,进而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生产成本。

1.5环境的控制

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影响其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主要包含工程地质、地形和地貌、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和气象等;第二,工程管理环境。工程管理环境主要包含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质量保证制度等;第三,劳动环境。劳动环境主要包含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的界面等。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中,环境因素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如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降水与风力等,这些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时,就要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2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保证分工的合理性明确施工质量责任

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就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并要对施工质量责任进行明确,这是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步骤。在分工时,应保证全部参与建设的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并要对每一个岗位的施工质量责任进行明确,制定合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在保证所有工程参与人员均有章可循的同时,也能够依靠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监督,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在施工质量责任方面,其界定必须要明确具体,同时对于负有领导责任的工程参与人员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其在发挥带头作用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发挥其领导和监督作用。

2.2对工程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以及合理配置

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更高的质量水平,在石油化工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所有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明确施工企业的投入和产出问题。通过工程资源的整合,不仅能够让施工单位利用尽量少的施工资源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具体的做法是:首先,从化工行业建筑工程的全局入手,对施工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安排,确保他们之间能够配合默契;其次,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相关要求,对施工现场的情况与投资单位的具体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以对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具等的数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并对以上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和安排,制定一套能够在施工时间和施工空间方面均符合要求的施工规划方案,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3构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化工行业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还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它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对提高工作效率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构建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时,切不可生搬硬套,要与实际相结合,勇于创新,建立与自身工程相适应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任何一个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制度建立应借鉴以往成功项目的经验,结合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从而保持项目各项管理工作运行平稳、流畅、高效并可防患于未然。

2.4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规划

对于化工行业建筑施工来说,不同的施工工期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如果施工工期比较长,就可以保证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性与全面性,这样工程质量水平就会相对较高;而如果施工工期比较短,

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便会做的比较笼统,工程成本会相对比较低。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工程的进度计划,在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方面寻找最佳的平衡点,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节约了施工成本。

结束语

总的来说,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这就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证化工行业建筑施工的质量,就要开展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推动施工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专业化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烽.化工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5):115-116.

[2]李欢.浅论化工厂房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化工管理,2016,(21):200.

[3]芦平荣,马斌.石油化工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化工建设,2016,38(01):33-36.

[4]白玉华.石油化工厂房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投资,2013,(S2):235.

行业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本科阶段的重要课程,应该突出以管理控制为核心的发展趋势,培养应用型的成本会计人员,即能够结合企业管理的需要来研究成本核算,为企业提供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各种信息。煤炭企业属于地下开采业,成本构成复杂且变化大,与其它产品相比,在成本核算上具有许多特殊性。

一、了解煤炭企业生产工艺的特殊性

第一,消耗材料以辅助费用和固定费用为主。原煤成本结构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大多可以多次回收复用。但与其他制造企业不同的是原煤生产消耗的不主要是原材料,如木材、坑木代用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等,这些都不构成产品实体,煤炭开采的主要是消耗辅助材料和固定费用。这是因为无论矿井井型规模是大还是小,矿井都要有地面设施、运输设施等,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避免水、火、断层、瓦斯、煤尘、冒顶等事故的发生,还必须发生一些辅助生产和安全保护费用,如维修、通风、排水、防火、照明、防尘等支出。这些费用支出基本上不受原煤产量变化的影响,属于固定费用和辅助费用支出,都由原煤成本负担,计算原煤成本时需要分阶段归集分配。因此,了解煤炭企业材料消耗的重点有助于在成本管理中进行重点控制。

第二,煤炭行业生产环境特殊,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如煤炭生产的地质构造、煤层结构、埋藏的深浅、倾角的大小、涌水量大小等都会对原煤成本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矿井煤层开采难度、工艺过程都有所不同,采煤方法的选择、工作面布置、设备配备、机械化程度等也会影响成本水平,所以授课时要给学生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成本核算不能够千篇一律,需要针对不同企业面临的地质条件具体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三,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中工资成本比重较大。因为煤炭开采业在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强度大,服务年限短,各种补贴、津贴较高,工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列全国各行业的首列。需要重视人力资本在原煤成本中的核算。

第四,生产组织和产品品质复杂。煤炭企业从开采到出煤涉及到多种生产组织形式。例如在洗煤和选煤过程中可能会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质量的洗(选)煤产品,即洗精煤,而洗精煤又可以按照质量标准划分为不同等级,不同成品煤需要不同的生产过程。同时由于产品品质的不同,成本核算也需要细化。

二、强调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并重

成本核算是一种企业策略和实施的管理工具,成本会计人员常常需要参与企业决策制定而不仅仅是数据提供者,所以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树立结合管理和决策的需要来研究成本问题的思想,在煤炭企业同样要将核算与管理相结合。

作为采掘行业,煤炭企业成本的高低受企业机械化水平、生产技术、生产组织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煤生产成本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如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但机械化程度提高后机电设备日益增多,折旧费、维修费、电费、配件消耗等也会逐渐增长,这又不利于原煤成本的降低。因此,作为成本会计人员,可以针对这些情况找出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最优成本产出点。

另外,矿井岩巷与煤巷、半煤炭岩的比重影响矿井的成本,例如岩巷布置比煤巷、半煤岩巷布置的材料消耗都大,岩巷布置为纯投入无产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使学生了解矿井巷道布置方式和支护方式会影响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如何控制企业成本的重点就需要由成本会计人员进行分析和测算。

三、认识成本核算方法选择的特殊性

彼德·德拉克曾说过:“制造业的传统成本会计没有记录诸如缺陷质量成本、机器故障成本和停工待料成本之类的非生产成本。可是在一些工厂,这些未记录且未受控制的成本却是和传统会计所记录的成本一样高。相比之下,一种新的成本会计方法——‘作业会计’可以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它是以作业为中心,将产品从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划分成各个作业,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最终计算出产品成本。目前已有许多煤炭企业都开始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因此在《成本会计》授课过程中可以弱化制造业传统的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等的讲授,将重点放在品种法和作业成本法上面。

(1)完成各作业的成本没有在会计账目中直接反映,首先需要识别,详细划分为完成各作业而发生的消耗。除工资、材料、电费、折旧、修理费等常规消耗外,安全费、塌陷补偿费、绿化费、排污费等项目需要特别强调,这些都是核算原煤成本的主要明细项目。

(2)确认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煤炭企业生产组织复杂,可以采用混合方式来定义作业,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在部门内部划分作业。由于煤炭生产将资源消耗先按照各个部门如开拓队、掘进队、采煤队、通风队、安装队、机电队等进行归集,那么在成本核算时就根据不同的部门划分作业核算对象,如开拓作业中心、掘进作业中心、采煤作业中心等,辅助作业部门可划分为机电作业中心、运输作业中心、通风作业中心、巷修作业中心、钻机作业中心、机修作业中心、皮带作业中心等与煤炭生产有关的支持系统。第二,根据业务流程再划分作业项目,如开拓作业中心包括作业前准备、爆破作业、出矸作业、支护作业和修理作业等,确保资源准确追溯至成本标的并控制作业中心的成本。这样,就可以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原煤成本,然后再平行结转到最终原煤总成本和平均成本上。

总之,煤炭企业生产工艺特殊,在讲授这类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时需要针对其特殊性,着重讲授实际操作中需要掌握的核算重点。

行业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以建筑管理存在的体制、意识、发展等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建立建筑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机制,在优化建筑管理人才成长与培养体系的同时,促进安全意识在建筑管理的提升与培养,做到对建筑管理工作核心价值和持续发展的全面体现与促进。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过程复杂需要有效的管理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建筑耗时过长需要扎实的管理来做到对重点的突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快速提升的今天,建筑行业对科技和管理的依赖性正在增加,良好的建筑管理工作成为保障建筑行业社会与经济价值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受到市场冲击和行业竞争的双重影响,建筑管理工作正在发生着基础、重点、内容等环节的重要改变,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对建筑管理工作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要以建筑管理存在的体制、意识、发展等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建立建筑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机制,在优化建筑管理人才成长与培养体系的同时,促进安全意识在建筑管理的提升与培养,做到对建筑管理工作核心价值和持续发展的全面体现与促进。

1 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管理规范的缺失。建筑工程从规划到竣工验收是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工程的招标、施工、竣工、验收、销售以及售后。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了许多的领域,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必须要确定全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如果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就会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施工的质量无法形成安全、科学、合理的操作规程。建筑施工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无章可循,违章的操作,忽视建筑物施工质量,从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

1.2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由于我国的建筑项目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得施工人员在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显得比较随意,同时,由于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人员无法对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详细的掌握和了解,在进行项目的决策时就无法做到科学、合理。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建筑管理体系不仅会给项目的规划、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的控制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导致施工人员分配不均,管理不当等现象的出现。

1.3 建筑工程人才管理的问题。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不仅涉及的领域较广,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推动的作用。但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较多以及工作量巨大,在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时就需要高端的专业人才对其进行管理,从而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有序性提供保障。但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对管理人才的不重视,以及传统理念对高薪聘请的限制,使得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多为资质不高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解决建筑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2.1建立市场化的建筑管理体系

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应该以管理者和决策者为重点,建立建筑管理的体系与机制,使建筑管理的各项工作有落实的基础,让建筑管理具体问题有贯彻的可能。应该结合建筑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推进建筑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的培养工作,将每位建筑管理人员看做是可发展和可进步的主体,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效率的建筑管理团队。要发挥体系的领导与监督作用,以监督来促进建筑管理体系的全面落实,掌握建筑管理的方向和要点,突出建筑管理的环节、细节与重点,进而确保建筑工程在落实质量、进度的基础上,得到更为科学的控制和管理。

2.2促进现代化建筑管理人才的培养

要树立建筑管理人员的正确发展与成长观念,以建筑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为突破口,以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培训机制为平台,通过有效奖励和多重促进的措施激发建筑管理人员自我成长的积极性。要加大建筑管理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敢于在培养工作中增加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投入,真正使建筑管理人员走向专业化和专家化的道路,做到对建筑管理工作发展人力与资源上的支撑。

2.3提升建筑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建筑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建筑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要在建筑管理工作中随时随地保持对安全的重視。应该确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与认知,落实建筑管理工作中安全方面的要点,通过有效地预防和严格的管理实现建筑总体的安全。应该针对建筑管理工作的实际对安全问题展开全面的治理和强化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落实建筑管理安全工作的方针与正常,以严格的测评与考核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从根本上做到对建筑安全的本质性把握和保证。

3结语

建筑管理工作的深化走市场化和科技化的道路,要以开发建筑管理的潜在价值为基础,从系统上推进建筑管理的持续发展,使建筑管理的细节得到全面地提升和更新,最终实现建筑管理对行业发展的不断促进作用。文章的最后要强调建筑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筑管理人才是具体工作的领路人,应该以长期的眼观从行业需要与具体实际工作出发,建立建筑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机制,为建筑管理人才的持续成长提供基础,进而实现建筑管理工作对行业、市场和发展的适应。

参考文献:

[1]程海英.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4.4.?

[2]关罡.我国实施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建筑经济,2008.2.?

[3]孙卫国.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08.2.

行业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当前,工程机械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型产业。如何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是施工单位的重点研究课题。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被拓展应用到工程机械行业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本文将概括机械人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特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应用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器人技术;工程机械行业;应用;

1机器人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特点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机器人就普遍运用到各个行业领域。机器人技术不仅与机电工程技术、液化处理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结合,而且集合了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和仿生学等专业学科。由此,机械人技术逐步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核心技术,受到各个行业的高度推崇。

自机器人技术全面推广应用以来,工业制造业的实践应用效果极其显著。与其他行业相比,工业制造业的生产环境是相对静止的。而这为工业机器人的实践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助于工业制造企业对整体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精细化监控。由于工程施工环境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性因素,故而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也提出了严格需求。

例如,在钻孔时采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可以提前预判坚硬地层;在围岩爆破时,可以采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进入危险环境参与作业;在铲装时,采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可以避免铲齿强制性插入围岩,导致原有的围岩结构发生大幅度破裂。

2机器人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创新应用路径

机器人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创新应用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2.1电液伺服控制技术

完善机械设备,优化液压控制系统,是提高工程机械设备操作时效性与稳定性的必要前提。首先,对手动操作系统实行升级改造。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编程数据技术的协调配合下,使原有的手动操作系统升级为电液伺服控制技术,优化电液比例阀的控制性能,达到路闸自动化控制的目的。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电液伺服控制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动操作系统。

2.2智能监测诊断技术

当前,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环境越来越复杂化,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监控难度。在工业机械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在工程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对运转速度、振动频率、运行压力以及弹性形变量等关键物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灵活控制。与此同时,采用光信号与电信号处理技术,提取关键参数信息,以便工业生产人员提前预判工业机械设备性能故障,促进各类工业机械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增强整体工业生产环境的可靠性。将微型控制器嵌入到工业生产车间的监控系统中,以局域网为媒介,连接监控中心的电子监控屏幕,使工业生产人员对整体生产环境展开实时的动态监控。

2.3远程遥感与自动控制技术

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安装驱动装置和压力传感器,实现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遥控与自动控制。压力传感器可以将压力参数信息反馈给控制器,由计算机运行程序向控制器发出相应操控指令,使控制器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对工程机械设备加以操控。由于工程机械行业的生产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单纯采用PLC控制器已经无法满足工业生产要求。而自动化运动控制器的使用,不仅可以依靠计算机编程技术,对工业机械设备实行逻辑控制,还可以提高工程机械设备運行参数运算分析能力,推动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总而言之,远程遥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运动控制器的协调运用,能够高度满足工业机械行业的生产要求。

2.4对象智能识别技术

为让工程机械设备在无人看管状态下始终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并且灵敏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可以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安装视觉传感器和距离探测器。例如,部分工业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上安装激光测距仪,自主识别探测路径,排除客观性因素的干扰。某工业企业将双目立体视觉控制装置嵌入到机器人终端操控平台上,在机械人转动臂上安装了手眼协同控制系统,使工业机器人完全代替人工进入生产车间,对各分段生产流水线的机械设备实行精准且灵活的操控,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人工劳作强度,节省大量的人工劳务成本,还能规避人为操作失误问题。由此可知,对象识别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5智能化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模块是智能化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应用基础。工程智能控制模块主要由高层任务规划、中层轨迹规划和底层伺服控制规划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其中,上位机是高层任务规划与中层轨迹规划的核心装置,而运动控制器则是底层伺服控制规划的核心装置。

此外,部分工程机械设备还配有卫星定位导航模块和故障预警反馈模块。这两个模块的协调配合,不仅可以快速定位工程机械设备的故障点位,还可以及时提醒工业生产人员采取合理的故障排查处置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机器人技术拓展运用到工程机械行业中,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还可以代替人工进入高危生产环境展开作业,降低发生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的概率。由此,推动工程机械行业的稳定发展,创造理想效益。

参考文献

[1] 顾玲,管荣根. 基于卡尔曼滤波数据融合的并联机床动态定位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 2007(07)

[2]. 张海朝,刘延斌,贾现召. 3-RRRT搬运机器人位置正解研究[J] 矿山机械. 2006(06)

[3] 卫进,毛昌明,寇子明. 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液压支架的研究[J]. 矿山机械. 2005(05)

[4] 巩明德,赵丁选,倪涛,丁德胜. 工程机器人异构从手设计[J]. 工程机械. 2003(12)

[5] 宣孝英,傅祥志. 6-PSS并联机构的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11)

作者简介:

王延林(2000.2—),男,满族,籍贯:辽宁丹东人,沈阳科技学院,19级在读本科,学士学位,专业:机器人工程

上一篇:心理健康观论文范文下一篇:税源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