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

2023-09-21

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1篇

公共区:供起居、会客使用,如客厅、厨房、餐厅、门厅等。

私密区:供处理私人事务、睡眠、休息用,如卧室、卫生间、书房等。

动区:活动比较频繁,可以有较多的干扰源,如走廊、客厅、厨房等。

静区:要求安静,活动相对比较少,比如卧室、书房。

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功能。在平面设计上,应明确处理这些功能区的关系,使之使用合理而不相互干扰。

起居室(客厅):两个基本原则是,其

一、起居室的独立性。其

二、起居室的空间效率。现在,有的户型中起居室也仍然保留着过去“过厅”的角色,有的户型设计了独立的起居室和交通空间分离,但也因此相对增加了户型面积。此外,要考察起居室四周的墙面是否好用,开门、开窗、阳台、卫生间位置是否恰当,否则会影响家具的摆放与使用,降低空间使用效率。起居室的采光口小或采光口凹槽深,会影响室内采光,使起居厅较暗。 厨房:购房者应当首先考虑自己的烹饪、餐饮习惯。在空间布局方面,开放式厨房有着很好的空间效果,可以充分展示个性化装修的魅力,也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时尚,但对于我国的传统烹饪方式其排油烟功能就有所欠缺。在面积标准方面,厨房是集储藏、备餐、烹调、配餐、清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必备的设备需要足够的面积。根据建设部的住宅性能指标体系,3A级住宅要求厨房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净宽不小于2.1米,厨具的可操作面净长不小于3米。2A级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净宽不小于1.8米,可操作面不小于2.7米,1A级则分别是5平方米、1.8米和2.4米。

卫生间:满足三个基本功能,即洗面化妆、淋浴和便溺,而且最好能有所分离,可以避免使用冲突。从卫生间的位置来说,单卫的户型应该注意和各个卧室尤其是主卧的联系,双卫或多卫时,公用卫生间应设在公共使用方便的位置,但入口不宜对着入户门和起居室。从面积角度来看,带浴缸的卫生间净宽度不应小于1.6米,淋浴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2米。

卧室:一般来说主卧室的面宽不应小于3.6米,面积在14至17平方米左右,次卧的面宽不应小于3米,面积在10至13平方米左右。其次,应注意卧室的私密性,和起居室之间最好能有空间过渡,直接朝向起居室开门也应避免通视。 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储藏间等。这部分面积虽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比如储藏空间,包括杂物间、进入式衣柜等多种形式,可以很有效地节省户内的家具空间。

总之,根据户型面积不同,小户型经济住宅强调基本生活要求,普通型住宅强调主要功能齐全和空间的灵活适应性,豪华型住宅强调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注重细节突出个性。

户型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三维平面布局上,还体现在竖向的维度。跃层、错层与复式就是近几年来的代表。这三种户型在概念上都是指户型内层高的变化。根据变化的方式不同,跃层是一套住宅占有两个楼层,由内部楼梯联系上下楼层。错层强调一套住宅地面不处于同一标高,但房间的层高是相同的。而复式住宅指地面不仅仅不处于同一平面,而且房间的层高也有差异。

具体说来,高度的变化实际上是平面功能分区的延伸,尤其是公共与私密、动与静的分区。跃层户型大多位于多层住宅的顶层,结合顶层的北退台设计,因此大平台是很多跃层户型的特色之一。室内布局一般在一层布置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客房等,属于家庭起居、聚会、会客、娱乐的场所,二层设置私密性较强的家庭室、卧室、书房等。错层一般是公共开放空间位于一个标高的平面上,如客厅、餐厅、厨房等。私密性较强的房间处于同一个平面,如卧室、书房等,两个部分之间通过台阶联系。复式住宅不具备完整的两层空间,而是利用不同层高的两部分结合成一套住宅,不仅通过地面的高差进行了功能分区,还分别赋予不同空间不同的比例尺寸,比如加大起居室的层高形成“厅”的效果。

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2篇

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现状分析

(一) 高校对德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所处地位认识不够全面

随着大学管理社会化的推进、流动教室的实行和网络课堂教学的开展, 宿舍成了大学生唯一固定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所, 也成了大学教育的第二空间。若说教室是大学生求知的圣殿, 那宿舍则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活的演练场, 宿舍文化耳濡目染的改变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理想平台。然而绝大多数学校未深刻重视宿舍文化的育人作用, 仍然将宿舍管理定位为高校后勤工作, 没有将德育渗透进宿舍管理当中。

(二) 宿舍文化建设过分强化制度管理, 缺乏创新和特色

长期以来, 许多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故步自封, 推行固化的, 甚至僵化的原则条例, 对寝室管理甚为苛刻, 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 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较为缺乏。90后大学生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有着较强的主体性意识, 更加追求个性的发展, 寻求自我价值的满足, 这与学校重管理, 轻教育的模式相矛盾, 从而导致宿舍文化建设的效果大大削弱。

(三) 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冲击

目前, 在信息社会化的大背景下, 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际渠道和娱乐休闲、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 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逐渐被网络所取代, 网络和大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手机电脑等新兴产品大量涌现, 带来的不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 随之而来的还有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化, 这些都对宿舍文化产生了冲击。网络文化不经筛选和甄别便涌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引起了大学生行为观念和思想方式的变化。大多数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 不愿与人交流, 形成自娱自乐的封闭世界, 与舍友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 也影响了宿舍德育功能的落实。

(四) 宿舍文化活动缺乏深刻内涵, 忽视了育人功能

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仅仅停留在表层上, 重于形式, 轻于内容, 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 无法达到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作为宿舍文化重要的表现方式, 宿舍文化活动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宿舍成员的课外文化生活, 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活动, 将自身的实践感悟和体会内化为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充分发挥其隐性德育的功能。

(五) 过度重视高校宿舍物质文化建设, 忽视了精神文化的熏陶

宿舍物质文化是宿舍文化的基础和外在的标志, 是宿舍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宿舍精神文化是宿舍文化的深层表现形式, 是宿舍文化的核心[2]。许多高校却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浪费在物质文化建设上, 忽视了处于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 忽视了宿舍的德育教育, 导致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严重不协调。

(六) 宿舍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人员良莠不齐

目前, 高校对宿舍管理人员绝大多数是社会人士、退休职工、学校教师的家属等, 整体素质都普遍堪忧, 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个人能力、言谈举止、品德修养都有待改善, 且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和指导, 在面临宿舍管理中的问题时, 无法进行行之有效的交流沟通, 更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宿舍管理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 无法实现管理育人的效果。

二、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宿舍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

(一) 合理定位德育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宿舍文化建设状况不仅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蕴, 也展现了这所高校的综合实力。传统的高校宿舍管理经验将宿舍管理归于后勤行政事务, 而现阶段, 随着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宿舍文化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校应积极的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 对宿舍文化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客观准确的看待宿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将宿舍管理划入高校德育工作的范畴。同时立足于本校宿舍文化的具体现状, 打造出一套完整的宿舍文化管理体制, 充分激发宿舍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其自主进行宿舍文化建设, 逐步打造体现素质教育、科学创新, 并富含特色的高校宿舍文化理念。

(二) 转变高校宿舍管理模式, 从制度管理向文化引导转变

针对高校宿舍管理模式僵化, 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的现状, 高校首先应建立完整具体的宿舍管理制度, 明确分工, 实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其次, 宿舍管理针对的是在校大学生而非社会人士, 不能一味的照搬规章条例, 应按照以人为本的观念, 形成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尝试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形成制度化的沟通交流模式。最后, 应加强宿舍文化的教育引导, 给予宿舍组织管理人员更多的自主权, 赋予宿舍文化建设更多的活力, 使他们能自由的处理宿舍文化建设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同时加强宿舍文化氛围对学生德育的熏陶, 丰富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 努力将宿舍管理从制度管理转变为文化约束和引导, 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三) 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宿舍德育建设

高校可以积极地顺应网络文化的新趋势, 大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宿舍文化建设, 创办校园网络平台, 建设多样的网络文化项目, 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共享性。如创办主题互动活动, 手拉手爱心捐赠活动, 网络在线听书, 阅读感言评选, 文明宿舍评选活动, 网上宿舍设计展示等等。这些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学生的德育。

(四) 加强宿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完善宿舍管理机制

高校首先应对宿舍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培训, 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建立高效的工作考核和管理机制。另外吸引那些政治素质好、专业基础扎实, 思想作风良好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加入到宿舍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 使他们以学生宿舍为平台开展德育教育, 合理的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并加强宿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尽快形成一支大型的宿舍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组织他们满腔热情的投入宿舍文化建设,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和宿舍管理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帮助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 从而增强宿舍文化的德育作用。

摘要: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文化环境, 高校宿舍文化通过相应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氛围, 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有着巨大的育人功能, 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探讨宿舍文化所具有的德育作用, 阐述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进大学宿舍文化建设中, 从而更加高效的发挥其德育功能。

关键词:高校,宿舍文化,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英.现代化背景下大学生宿舍文化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 2014 (09) .

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3篇

1 中职德育课的目标

2008年中职德育课进行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现在开设的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 每门课都发挥着各自的德育功能。其具体目标如下。

1.1 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通过学习,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 择业观, 创业观及成才观, 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学性, 做好适应社会, 融入社会和就业, 创业的准备。

1.2 职业道德与法律目标

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 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 陶冶道德情操,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树立法治观念, 增强法律意识, 成为懂法, 守法, 用法的公民。

1.3 经济政治与社会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1.4 哲学与人生目标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2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德育课的必然性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极端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也开始蔓延, 这是极其有害的。因此, 在中职政治课中教学中, 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坚持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国家利益。在新形势下, 大力倡导奉献精神, 通过感化, 帮助中职生分清荣辱, 增强知荣明耻的意识, 自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2 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根本要求

作为中职生,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 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才能提高自己竞争力, 才能提高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则要求中职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 均衡发展, 其中德育领先。因此, 只有加强德育教育,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3 知识经济时代的时代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各种技术日新月异, 生产力水平空前发展, 它要求社会从业人员有更多的创新能力, 更好的协作精神更诚恳的合作态度。中职生将是各条战线的劳动者, 今天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对于国家建设, 经济发展, 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此,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 对国家, 对民族负责的态度, 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挑战, 参与, 协作精神, 把今天的中职生培养成能够担负时代重任的人才。

3 中职德育课的教育方式

德育课的教育方式与其它的课程有不同之处, 它重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1 加强政治教师师德修养, 发挥政治教师表率作用

政治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治教师是德育课教学内容的传授者, 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人格, 作为政治教师应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在仪表仪容, 言谈举止, 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应是学生的楷模。在工作中, 政治教师应有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奉献于教育事业, 让学生从自己的的身上受到启迪。俗话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政治教师一定要帅先垂范, 既“言传”又“身教”, 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

3.2 在德育课教学中, 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德育课本身就是说理性很强的一门课,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 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 是不会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特点, 对学生进行教育。新编教材改变了过去理论式的编排, 增添了很多趣味性的内容, 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把理论的东西通过一些浅而易懂的实例表达出来, 这样学生易于接受。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对学生教育效果更强, 更好, 德育功能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4 拓展现行德育课教材的内容,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思想教育

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只是通过教材发挥出来的, 它存在于社会现实中, 这就要求教师开拓视野, 打破教材的界限, 从社会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4.1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 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要求学生从自己, 从现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比如, 有的学生不讲卫生, 有的学生爱讲脏话, 有的学生生活习惯差, 针对这些,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有的放矢,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不良习惯给自己, 给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养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成为不可服视的重要方面。

4.2 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

学生在校对时事政治了解很少, 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穿插对时事政治教育, 使他们了解国际, 国内在事, 这实际上也能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比如2009年我国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活动, 通过这一教育使学生充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09年7月新疆发生的叛乱, 最后被平息。这一教育使学生懂得维护祖国统一, 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总之, 中职生作为特定的教育群体, 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正在形成,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课的功能, 对他们今后成长, 成才具有深远意义。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加强对中职生德育教育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德育课的目标, 开设德育课的必然性及德育课教育方式论述了德育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课,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2] 职业道德与法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

[3] 职业生涯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6.

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4篇

高职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理工和经济管理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高职数学基础知识, 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专业知识、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突破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提到,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灵活化生产, 树立追求精益求精, 增加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品牌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表明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德育功能是指德育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功效和作用, 是德育的价值实现方式。

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分析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一丝不苟”、“耐心、执着、坚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热爱工作”、“爱岗敬业”等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 这些素质直接影响着对“工匠精神”的培养。由于大多数高职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主动性, 缺乏艰苦奋斗和钻研精神, 遇到困难缺乏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 这些都增加了学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难度。高职学生缺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和积极学习的想法但缺少坚定的信念和自律意识而不能长期坚持。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 一些高职学生认为是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人生目标做准备;另一些高职学生认为是为掌握一技之长, 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当学习遇到困难时, 往往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独特的梦想和目标, 或者另外寻求新的打算, 缺乏坚持到底、契而不舍的精神。

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现实需求

(1) “工匠精神”是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内在支撑。在过去的十几年中, 中国制造业一直在不断发展, 总体规模大大提高,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在超过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 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在全球排名第一。但是, 中国制造业的缺点也很明显:中国产品的精品率严重滞后于规模扩张, 关键核心技术严重缺乏, 知名品牌企业数量不是很多,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制造业成本快速上升,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要素供给能力接近极端。产业国际化程度低, 生产性服务业支持不足。在创新和质量方面, 制造业与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发达工业国家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总的来说,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但并不强劲。为了使我们的制造业更强大, 我们不仅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增加研发支持和完善产业支撑体系, 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内部支持因素—“工匠精神”。只有放弃急躁, 脚踏实地, 专注于提高质量、设计、细节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中国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构建品牌战略, 让中国制造更加自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的内生动力, 是成功实现中国外贸发展模式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的必由之路。 (2) “工匠精神”是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现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 对从业者的职业生涯来说非常重要。培育他们的“工匠精神”, 会使将来的劳动者具备高素质的技能、缜密扎实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健全完美的人格力量。这些潜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还可以影响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更决定着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和高度。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经常强调“爱心奉献, 严谨负责任, 勤奋工作能吃苦耐劳, 有一种或多种特殊技能”。可以看出, 爱岗敬业, 专注严谨、负责任的职业态度或精神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高职教育是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在塑造学生职业精神的过程中, 如果能加强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将极大地提高高职学生人力资本的附加值, 促进他们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 员工的职业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职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士, 应该认识到, 具有强大的职业精神, 良好的“工匠精神”和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是他们进入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 (3) 数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进行数学训练具有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工匠精神”, 无非是三个要求: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一以贯之。数学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方面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和思想政治教师的任务, 各科教师必须进行协作。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数学教学是最容易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可见, 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不仅是必需的, 而且是可行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挖掘教学过程与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 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数学是集理论、工具和能力于一体的基础学科,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受到各专业学生的重视。

四、基于高职数学德育功能的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1) 挖掘高职数学课程蕴含的“工匠精神”资源, 实行课程育人。以人为本, 德育先行。积极开拓德育的第二课堂, 从大德育观出发, 确立学科育人主阵地地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育人主渠道, 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为有力补充, 将各门课程、各个单位作为一个系统看待, 发挥整体作用, 各自从各个方面, 运用不同手段,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根据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 充分挖掘数学课程蕴含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工匠精神”资源, 将“工匠精神”内容有机融入到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等精神的培养, 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思想品质。

传统德育课倾向于片面化地重视思想政治类学科作用, 忽视和削弱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德育观的一个重要意义, 就是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 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 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 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 进一步确立学科育人的主体地位。突出教育的整体德育功能和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实施全科育人。

充分挖掘数学课程蕴含的内在“工匠精神”, 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 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工匠精神”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数学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细致、卓越、突破创新的教育, 实现学科有机渗透“工匠精神”。深入挖掘提炼、系统整理高职数学学科蕴含的“工匠精神”因素, 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 (2) 高职数学训练可以培养“工匠精神”。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特有的抽象性, 很多学生感到数学很枯燥。如果你想学好数学, 你需要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不喜欢数学, 对数学没有兴趣, 就不会刻苦钻研数学, 就会害怕数学甚至讨厌数学, 那要学好数学是很困难的。反之, 如果学生热爱数学,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 克服重重困难去弄懂学会, 自然就能够学好数学。所以数学的训练其实有一种爱岗敬业的熏陶。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门学科, 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精确性, 导致数学学科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精神。牛顿曾说过:“在数学中, 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当我们学习数学时, 我们应该有一种谨慎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 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 严格要求自己, 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数学里面的一个正负号、一个小数点, 如果弄错, 就会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数学的结果, 与标准的结果有一点点差别, 就是错误的, 这是由数学的精确性所决定的。数学家王元说过:“我们 (研究数学) 要有雄心壮志, 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无所畏惧, 敢于攻关, 还要在具体工作中一丝不苟, 踏实苦干, 惟有这样, 才能做出应有的贡献。”数学是一门追求极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 数学总是用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在数学方面, 对唯一的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学习数学使我们接受严格的逻辑规则, 拒绝模棱两可的解决方案, 只接受可以通过现实验证的结果。正是它的“苛求”, 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中培养出追求极致的思维方式。数学追求最实用的结论, 最少的条件, 使学生形成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精神。 (3) 寓“工匠精神”于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教育。中国优秀的传统数学文化, 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血脉和筋骨之一, 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来源之一, 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初心和底气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本来就蕴含了爱岗敬业、执着专注、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勇于挑战、自我超越、推陈出新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历史上有很多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弘扬着中国的“工匠精神”, 传播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伟大科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数学、天文学、历法以及机械制造等领域, 著名的贡献是使圆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的第七位, 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直到15世纪阿拉伯的数学家才将圆周率精确地计算到这一程度, 祖冲之的计算比其他国家早了一千多年,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因此, 可以看到祖冲之对科学研究的精益求精、突破创新、超越前人的科学精神。

五、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一种体现职业道德, 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职业精神;它也是一种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个人成长进步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摘要:“工匠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和精神标杆。高职数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 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本文在分析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现状的基础上, 探讨了高职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提出了挖掘数学课程中显性和隐性的“工匠精神”因素, 进行数学训练,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教育等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数学,德育功能,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海军.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20 (02) :40-42.

[2] 李晓杰, 李庆霞.工匠精神的数学解读及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06) :158-160.

[3] 刘小勇.略论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德育功能开发与运用路径[J].职大学报, 2017 (05) :92-94.

[4] 廖金萍.试析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28) :93-94.

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德育教育;方法策略;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教育界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目前,我们的小学教育不仅要求老师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需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用来提升小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从而让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小学语文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而且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大多很适合进行德育方面的讲授,从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所以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果仅仅只开设专门课程为学生讲授,往往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容,相反,如果把这些教育渗透在语文的教学中,会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在语文教学这样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到德育教育。而且德育教育,主要是对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态度的一种塑造过程,小学就是这一过程的最初阶段,对以后的德育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又将德育教育视为教育内容的首位,尤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科的教育过程当中。当前语文课文的选取大多都是富有教育意义的,很适合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所以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性,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的整个阶段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基础。在现阶段的教学观念中,小学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出高分数的学生,品德素质也一定要具备。我国正处于教育的攻坚时期,社会需要知识和品德同时具备的人才。根据一些研究者的深入调查,有些学校的小学生道德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下降,面对这样的趋势,学校更应该在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这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工作,是一个良好的途径,可以让学生渐渐的接受德育教化,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在我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中曾经提到,要坚持走科教兴国之路,使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品德的培养古已有之,宋代著名思想家周敦颐就曾提到要在文字的教授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并且他还曾提出在文章中一定要突出道德品格的培养,这属于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老师可以通过文章的讲授,来表达其中饱含的高尚道德品质。所以这也要求我们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重文章的选取,从而可以推动德育工作的进行。

二、强化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因此在我们的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也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逐渐强化小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爱国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呢?

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语文的教材,深入研究教材,发觉教材之中的德育内容,从而借助教材来完成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也要注意以小见大,从细节入手,利用语文教学的细微之处来进行德育教育。同时我们也要发现语文教材的重要性,他作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材料是极为重要的。当前小学生往往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对社会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在这时,语文教材就成为了他们初步了解社会的重要材料。借助于语文教材,使得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进行了一个从抽象到形象的过程,使他们对社会事物有了较为直观和初步的了解。

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师进行德育教育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也就为小学生的德育学习创造了一个适宜的教学环境。从我们教材中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大量适合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如《江南》一诗为我们展现了江南的美丽情景,增强了小学生对祖国的喜爱之情;《升国旗》则展示了升国旗时的庄严情景,使学生感同身受,更加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为祖国而自豪,进而启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深刻的挖掘教材之中的德育内容,为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第二,必须认识到课堂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实际环节之中,发挥德育教育。所以作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环节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以语文教材作为教学主导,学习教材之中的众多德育教育内容,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社会的认同感。因此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给予课堂教学环节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该环节的德育功能。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授课文内容的同时,融合进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字句时,感受到深刻的爱国之情,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教师最好还能合理运用情感熏陶法,在教授教授课文内容的同时,合理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真切的情感,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

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小学阶段,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十分之长,老师的言行举止都能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向学生展现自己良好的道德思想。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之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的语言、行为,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德育教育。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实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应当合理设计、运用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完美地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准。

参考文献:

[1]王少卿,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 2015 (6) :91-91

[2]徐娜,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亚太教育》, 2015 (8) :154-154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德树人”—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394。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城关第三小学 甘肃武威 733100)

德育的基本功能范文第6篇

摘 要:作为宋代哲学核心范畴的天理在人与自然关系构建、社会秩序维护、个体人格塑造诸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揭示天理的德育功能对于增强现代德育实效性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天理;德育功能;德育实效

天理作为哲学范畴的内涵已得到充分的阐释,但其德育意义和价值还未被深入剖析。本文就德育的维度对天理这一传统哲学范畴进行再诠释,以期发掘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古为今用,提高德育实效,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

一、天理的演进及其德育功能的源起

天理二字,由二程子“自家体贴出来”①。二程子对天理的体认,糅合了儒学之“天”与佛学之“理”。

“天”这一范畴自被提出以来,至少蕴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可感觉的物质之天或自然之天;人格化的天或神灵之天;象征着普遍必然性的必然之天。从原始宗教宿命走出的先秦儒学取“天”之普遍必然性之意,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争得地位,并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论证。孔孟借助“义理之天”,将伦理还原于人的自然心理与生物性情感以求本体化而使之得以合理化。汉儒借助“天”的自然性与意志性,将儒家的伦理诉诸外在的“天”,这使得伦理对于主体的人来说,成为外在的桎梏,道德实践不是主体自觉自愿的自律,而是外在强制的他律。故宋儒继承孔孟的思想方法,以“义理之天”为最高权威,展开对伦理道德的形上论证。

宋儒对孔孟思想方法的继承并不是简单地向先秦儒学的回归。汉代以后,玄学风靡,东晋以后,佛教兴盛,其特异的生命观、世界观、运思方式强烈地撞击、影响着儒家学说。宋代儒学的发展,在继承孔孟、批判佛道、吸纳佛道的过程中进行。作为宋代理学理论标志的“理”观念的确立,即有借于佛教。二程子对“理”的本体性内涵的界定为“体用一源”,即本体之理与其所显现的统称为“用”的万物、万事、万理是不可分的,理必显于事,事必含有理。其理论意旨在于升越儒家伦理道德实践的自觉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与最终伦理道德目标的一致性、不可分割的一体性。这种理论旨趣与禅宗“平常心是道”相契合。“体用一源”的命题形式、思维方式与华严宗的“体用一际”、“理事互融”相接近。“理”有深厚的佛学渊源,但儒学之“理”不同于佛教之“理”,佛教之“理”表达的是宗教观念,儒学之“理”表达的是伦理道德内容。这种差异更明显地表现为在“理”之前冠以“天”的“天理”称谓中,以传统儒学的“义理之天”规定与佛学有染之“理”,既体现了儒学消化佛学的理论实际,又以儒学特有的入世情结彰显了儒佛的本质差异。在“天理”观念的创造上,二程子可谓匠心独具。

二程子“体贴”出的天理观念,至朱熹演进为一完备的哲学体系。在这一体系化的哲学形态中,天理的内涵更为丰满。第一,天理被赋予与太极、道、天、命、性、心等传统儒学范畴同等意义。用这些范畴所含有的内容属性来充实天理的本体性内涵,意谓天理是宇宙的根源、万物的本体、人伦的极则,一切都由此产生和决定。第二,天理被赋予客观性、超验性,在理与氣的关系上,理在气先,理为气本,理为气主,有理才有气,有气化生万物。第三,天理不仅是生物者,而且既是“所以然之故”,又是“所当然之则”,是自然万物和政治伦理的本原、本体。第四,“月印万川”、“理一分殊”使天理成功过渡到现象世界,有效地解释世间百态,并指明了体认天理的途径——“格物致知”。这样,天理的述说由形而上的本体入手,经由合乎逻辑的展开,最终落实到形而下的现象层面,为政治伦理做出了最高论证,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引。

天理观念在逐步精细、缜密、丰满的演进过程中,论证伦理道德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秩序、塑造人格的功能日益充分、突显。这些功能为德育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天理在担负德育功能的期盼中诞生,并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切实体现出非凡的德育功能。天理与德育功能的结缘,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儒学的现世关怀。在释道思潮的影响下,唐末宋初的社会状态可谓礼崩乐坏、纲常沦丧。一个稳定和谐的人间秩序总是要一定的礼仪规范来调节,包括需要有一定的等级秩序,礼文仪节。整合异质文化,构建伦常秩序,成为宋代儒学的宗旨,作为理学象征的“天理”就此承担起德育的重任,并在社会秩序的维护、个人人格的塑造等方面体现出强大的德育功能。

二、天理德育功能的体现

德育为近现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以现代的术语观照古代的思想是否妥当?就德育的定义——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人们一定品德的活动来讲,德育一词的使用虽在近现代,但道德教育的活动则古已有之,用德育涵括天理的作用实不为过。那么,何谓德育功能?德育功能在哪些方面体现?德育功能不同于德育目的和效果,是实然与应然相统一的概念,既标示德育的实然状态——德育本来是什么,又标示德育的应然状态——德育应该是什么。简而言之,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德育功能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诸关系的建构体现。

宋代儒学以天理为核心范畴展开,天理浓缩了宋儒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在理论思维的形上之域向现实之维转化的过程中,天理体现出德育的自然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德育的自然功能关涉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不是天理之学的主导,但并未逸出天理之学的视阈之外。实际上,儒学自先秦始就本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③的原则,以人际道德为基点,推及至生态道德。宋代哲学不仅论证了人伦的合理性,而且以“理”“气”论证了生态道德的合理性。“理”为万物一体的本原,“气”为万物的同质。天理流行,化生万物,理附着于气,人物乃有形。为此,“民胞物与”④,“仁者,浑然与物同体”⑥。万物都有天理所赋予的内在价值和存在权利,人与自然本是一有机统一体,贵为天下最灵的人类不应遗世独立、屠戮伤害其他生灵,而应该发挥其独有的理性,爱惜生物、保护环境、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确立与自然万物共生存的大生命观,维持生存的可持续性。天理因其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所提供的形上依据而体现出德育的自然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关涉政治、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天理统摄仁、义、心、性、善,在理论层面论证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实践层面建立起政治评价的绝对标准,并以此标准再生产政治关系、巩固政治制度与秩序、引导人们的政治行动、形成主导政治意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天理以天之所命,不得不为之的强制形式,重塑儒家伦理道德的最高权威,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确立起良性社会的准则。经济方面,天理对人的经济行为的规范延续了先秦儒学的传统,“取之有道”、“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以此影响社会的经济生活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文化方面,天理产生于释道盛极之时,它的使命之一就是抵制异质文化的侵袭,整合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确立儒学文化主导地位,以此构建核心价值观。经历与释道抗衡、批判、吸收,两宋理学实现了这一使命,维持并发展了原有文化及其结构,保持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文化领域发挥出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关涉个体的生存、发展与享用。首先,社会有维持其秩序的通则,个体在社会中存在,必须把这些通则个体化。德育的本质就在于促使社会成员不断内化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从而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内化社会通则,塑造理想人格,正是两宋理学的意旨。天理以其绝对形上性涵摄了伦理道德的神圣性和异己性,但外在的伦理通则并不是永远高不可攀,而是可以被认知,并通过个体的努力被内化为个体的德性。“格物穷理”体验天理的最终目的也就是把外在于人的对个体来说最初具有强制性的伦理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品性,向外“治国平天下”,向内寻求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地。其次,天理不仅仅以其所涵摄的道德规则制约着个体的行为,而且以其所内化后的德性提高着个体的生活质量,使“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更加鲜明突出。以天理为最高标准的道德评价体系衡量着个体行为的善恶,并以此衡量着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被接受度、被认同度。被认同度高的人幸福感强。天理促成个体的自我肯定、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最后,对天理的体验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即宋儒所谓的“乐”。二程在自家体贴出天理的同时,把天理的境界指向“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⑥,即在“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物质条件极其艰巨情况下,颜子以何为乐,并且这种“乐”得到孔子的首肯和赞许。二程把这种“乐”解释为“以道为乐”,即在“与道为一”前提下“顺心任性”的自由自在之感。天理本是外在于个体的绝对存在,经过艰辛的体认与践履,天理与个体浑然一体,践履道德的自在从容代替了拘禁约束,游走于伦理纲常之中潇洒自如,“从心所欲不逾矩”,享受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总之,天理以高度抽象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理性以及由此衍化出的功夫修养和醇儒之境,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自我价值的建构方面体现出德育的自然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两宋天理之学在探讨体验天理的“为学之方”中,也指明了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三、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

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国家政权推动、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致知与力行相结合、规范与意志相结合诸途径实现。

天理维持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功能的发挥契因,在于其被国家政权所认可和推崇,成为具有权威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理学形成于北宋初期,经历两百年的理论困厄,至南宋宁宗、理宗两朝后,其在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逐步确立。元明两代,以程朱理学所训解的“四书”“五经”为科举考试及学术著述的义理标准,理学的学术统治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加强。此后,理学以其“三纲五常”内涵强有力地将人们的行为导入儒学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发挥强大的价值导向功能。

天理视阈下的智育与德育具有一致性。首先,两者具有内容同构性。智育和德育都以天理所涵盖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为对象,“所以然之故”指决定某物之所以为某物的内在本质或规律,“所当然之则”指规范人的活动的各种准则。尽管智育更多指向“所以然之故”,德育更多指向“所当然之则”,但实际上两者都以天理为学习内容。而且依据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知识的学习多以儒家典籍为主,儒家典籍蕴含丰富的伦理知识,德育依托智育进行。其次,两者具有方法相似性。德育与智育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均为“格物穷理致知”,即通过对具体事理的认识积累知识并扩充至同类事物最终体认普遍之天理。最后,两者具有关系递进性。道德智慧的养成离不开大量的道德知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智育为德育提供了前提;知识的学习,最终指向圣贤人格,智育以德育為鹄的。

知识来自现实又返回现实以指导现实。道德认识必须转化为道德行为才体现出其存在价值。因此,“知行常相须”⑦,天理德育功能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对此,两宋哲学家多有探讨,如朱熹“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也”的论断,深刻揭示了致知与力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指明途径。

天理德育功能的发挥因其客观性、绝对性、超验性多以外在强制的形式实现,正如朱熹所言:“仁者,天之所以与我而不可不为之理也;孝悌者,天之所以命我而不能不然之事也。”⑧当然之则通过“命”来规范主体的行为,实质上等同于外在强制。道德不同于以国家机器为坚强后盾的法律,它只有与主体的内在意愿相结合,才能真正转化为有效的行为规范。本体意义上天理与主体的割裂经由功夫修养弥合。经过“格物穷理”、“致知力行”、“立志”、“主敬”等功夫磨练,至“脱然贯通”之境,挺立起道德主体。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主体性包括了“我”性、求善性、内在超越性、自由意志性、自我约束性。人的道德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内在依据。由道德主体而流露出的道德行为,超越了伦理规范的外在强制性,表现出自由自觉性。规范与自由意志的双重作用,促成天理德育功能的实现。

四、天理德育功能的当代价值

研究古代哲学范畴——天理的德育功能,在合理诠释其哲学意蕴的同时,扩充其意义领域,以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现代德育。由此反观,天理的德育功能有两点可供现代德育借鉴。

第一点是天理对德育个体享用功能的突出。天理在本体意义上论证了伦理道德的至高无上性,为个体的后天努力指明了方向,并以儒学传统的性善使德性的成就成为可能。既然性本善,“气化”才有恶的产生,“变化气质”,回复善之本性,乃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由此,道德是人自我成就的必需,这种自我成就包含个体的社会化,关系着个体的存在、发展和精神受用。性善的弊端姑且不论,现代德育应从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的角度出发,在倡导德育自然功能、社会功能的同时,尤其注重德育的个体功能,使德育功能最终落实到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身上,落实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上,以此提高受教育者接受道德教育的热情,增强德育实效。

第二点是规范与意志相结合的德育功能实现途径。天理的境界指向圣贤,圣贤的气象正是“孔颜之乐”。这种“乐”,是与“理”为一,从而道德行为“自胸中活泼泼地流出”的自由愉悦。规范、规律不再是对人行为的束缚、制约,而是潜移默化成内在思想、行为方式的主体德性。“乐”实现的前提是以“理”为“乐”,志于“理”,乐“理”不疲,乐“理”至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德育在传授道德知识用之规范个体行为的同时,更应该培养个体对道德追求的自由意志,使道德践履真正成为幸福生活的必需,则德育实效将极大提高。

注释

①《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

②周润智:《教育功能结构探析》,《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③《四书章句集注》。

④《张子正蒙•乾称篇》。

⑤⑥《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⑦《朱子语类》卷九。

⑧《论语或问》卷一。

责任编辑:耦 合

上一篇:美语口语范文下一篇:总监代个人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