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19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合作还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形式较单一、合作文化有隔阂”等问题,亟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U-G-S”框架下的合作新模式,以促进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是实现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新疆师范大学突出“师范性、区域性”办学特色,牢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引领新疆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在“新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一、缘起:新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重立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

新疆师范大学重新确立了师范类专业具体培养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为振兴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志向;热爱教育事业、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以及健全心理的新型师资;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能力的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重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构建了以“教育贯通能力”为指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破学科本位,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结构。通过通识课程,重视养成教育,强调知行合一;通过学科专业课程,拓展学科适应的空间,深化专业内涵;通过教育学科课程,突出教师教育的目的性与专门性;通过博雅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植入知识结构体系中的国际元素,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重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新疆师范大学重建普通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为“3+0.5+0.5”:即从四年制整体系统视野设计培养目标体系,制订各科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既保持了基础通识类课程内容,又增强了学科基础以及教育类课程模式,更增强了实践教学过程(课程程序和编排调整、岗前培训、心理、技能、技术、自主意识等等),实现了前3年基础通识+学科+教育基础+培训,第一个0.5支教实践,第二个0.5能力提高和拓展。

二、实践: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支撑

新疆师范大学在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建立完善了“三大支持系统”:

(一)形成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学习共同体”

一是教育理念相互渗透。教师培训的“全员培训、全过程培训、终身学习”等理念与师范生培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等理念相得益彰;二是教学资源共用共享。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将校内外专家“请进来,走出去”,对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三是学习“共同体”已经形成。一方面,教师培训使大学教授们和一线中小学教师有了紧密的接触,对任教师范生有了新的体会。另一方面,通过参训教师走上大学讲台为师范类本科生作专业研究汇报、师范类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示范课听课与评课并与参训教师建立等方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

(二)建设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U-S共生体系”

新疆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长效的联动机制,先后在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40多所优质示范中小学、30余所优质幼儿园建立了教师培训的实践研修基地,并在南疆四地州建立了6个“自治区‘双语’师资培养培训创新模式试点计划”实习基地,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基地的建设和相关研究工作。

(三)建立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U-G-S合作机制”

学校先后与伽师县、乌鲁木齐县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编制、中小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培训、实习支教、农村教育硕士培养、学历教育和教育干部培训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在三方合作中,高校负责理念引领、智力支持、技术指导和人才资源保障。通过区域学校改进计划、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育资源开发,促进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在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保障,为地方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保障和必要经费支持,为高校遴选教育实践基地、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条件保障,支持高校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广大中小学校为高校提供教育实习平台、教育实验场域,并积极参与在职培训,分享教研成果等。

三、反思: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的问题

(一)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高校与政府、中小学各自隶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双方形成的合作更多是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一种自发行为,而不是建立在规范制度之上的系统的组织行为,由于没法建立明确的组织目标权利与责任制度以及相关的运行规则,由于缺乏相应组织化的安排,也就缺乏协同发展的组织规划性,常常使三方的合作陷入困境,有时候也就难以达成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与政府、中小学的基本做法是通过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育合作研究三大方式进行。但从深层次看,意识与行动存在脱节的情况,合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比较简单、粗糙,缺乏对教师教育的整体思考,诸多教育合作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和相关性,缺乏实践指导价值,难以拓展释放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常常导致合作难以持续、深入发展。

(三)合作文化仍有隔阂

由于我国多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教育系统比较封闭,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之间文化的融合尤为困难。高校与政府、中小学的组织文化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这差异的直接结果是三者蕴涵着的文化价值取向亦迥然不同,文化上的隔阂也必然导致对双方的协同发展的阻隔。面对现实的教育问题,各自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三方合作常常处于分离状态。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模式“三大支持系统”的实践和尝试,为新疆师范大学探索高校与政府、中小学建立合作共同体,构建走向教学实践的教师教育范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在促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索。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当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学院面临着办学条件相对不足、社会公众认可不够等困境。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今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独立学院需要在办学定位问题上重新审视自己,而积极转型发展,走“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之路,无疑将会是较为科学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独立学院;困境;发展;转型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近十多年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它的产生与发展为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促进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新形势下国家对独立学院办学的新要求、新变化,独立学院面临着调整充实、转型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艰巨任务。这也就意味着独立学院在伴随着被母体高校“扶上马,送一程”之后,已走到了迈向未来抉择的十字路口。

一、当前面临的困境

(一)办学条件相对不足

从办学数量上来看,独立学院自2008年至2015年这几年间,呈现递减态势,且在普通高等学校中的所占比例也逐年下降;从在校生规模来看,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数逐年增加相对应,独立学院的在校生数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从2008年至2013年这短短6年间就增加在校生数约60万人。

由于独立学院的高校数量呈逐年萎缩,独立学院的在校生规模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以相对有限的教育资源来承担愈来愈多的本科人才培养任务,以及相对滞后的教育投入增长与图书资料购置、实验仪器设备、文体活动场所等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各项投资建设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的步伐,这就使得独立学院出现了办学条件不足的状况。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独立学院往往将母体高校教师和自主聘用制教师进行双轨制管理:相当数量的独立学院仍把母体高校作为仍然其师资来源的主要渠道。这往往易造成这部分教师及管理工作人员把自己摆在一个“打工者”“临时工”的位置上,缺少应有的主人翁与“建设者”意识,进而缺乏对独立学院的认同与归属,独立学院的建设成长与之关联不大,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自主发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自主招聘的师资队伍中,一部分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一部分是招聘的应届硕、博士生,往往缺乏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老的老,少的少”“招不进,留不下”的师资困境。而他们在薪酬待遇、科研立项、培训进修、国际交流等方面与公办高校教师又有着很大差距,这就易导致教师流动性大,严重影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社会公众认可不够

独立学院从建立之初依靠母体院校资源优势,发展到2012年的独立颁授毕业证与学位证。除此,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独立学院支持,诸如各类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毕业生在招聘所面临的录用、考研、公务员报考等方面。然而,据山东省2012年的一份招生情况:“在之前进行的山东二本一次征集志愿中,有104所院校理科和119所院校文科‘零投档’,其中超过9成为独立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独立学院及其学生的认识现状。

独立学院办学质量参差不齐,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同母体高校相比没有“优势”与“特色”;招生门槛低导致招生质量较差,人才培养的起点及过程难以与母体高校抗衡;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学习能力欠缺,致使独立学院的毕业证、学位证含金量成色不足……上述因素常常容易导致社会用人单位只看学历不看能力,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不看好,甚至出现拒绝选择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现象。

二、明晰自身办学定位

独立学院依托母体办学,在创办初期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母体高校的影响。然而独立学院毕竟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独立校园、独立颁发文凭的高校,如果一味地模仿跟随母体高校,没有自己的准确定位和办学特色,其持续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因而创建区别于母体高校办学模式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办学传统,打造自身办学特色,是新时期独立学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独立学院走向独立、积极转型的关键一步。对于走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与转型”发展之路,需要对独立学院自身进行准确定位。

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一发展空间下,独立学院应当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框架下,根据自身办学条件,着眼于市场需求,找准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形成自身特色,打造成良好的品牌,与公办高校进行差别化竞争,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赢得社会的认可。

三、未来发展探究

(一)拓展职业教育空间

受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进一步推动,对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持续加大。在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就已多次强调,要不断研究制订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面对目前国内的职业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的实情,以及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导向,利用好自身已有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教学资源,独立学院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专业设置上应突出与地域经济和特色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独有优势,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及时转变办学方向,进一步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二)拓展社区教育空间

“推进继续教育基本制度建设,印发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出台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测评工作。出台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作为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进一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将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又一走向。国家积极鼓励各级学校以多种形式为继续教育提供支援服务的政策取向,无疑为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指引了新的方向。

目前国内的社区学院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蓬勃发展势头,社区学院的发展模式将会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中占有重要一席。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认为美国的社区学院在经费使用、政府调控、多元化管理、专业设置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并试图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成功的办学经验,为我国独立学院提供发展思路。我国的独立学院可以凭借其独特、灵活的办学优势与办学条件,在今后的社区学院发展中抢占先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2012-2014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公示[EB/OL].教育部网站.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2015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EB/OL].教育部网站,2015-2-26.

[3]袁学军,李磊.SWOT分析模式视野下独立学院的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

[4]单俊楠.文凭“变脸”,山东二本一次征集志愿“零投档”九成为独立学院[N].半岛都市报,2012-8-3.

[5][7]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6年工作要点》的函[EB/OL].教育部网站,2016-3-25.

[6]马闯,刘乐.习近平在贵州调研工作[EB/OL].央广网.6月19日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和所长,二者的优势应该充分互补与相融。“家”与“园”必须携手,这本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如何携手”、“如何开发出适应新时期的有效的家园共育方法”、“在携手的过程中如何探索出家园一体教育的有效策略,从而推动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进步”,却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的新视点。本文对家园共育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探索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和所长,二者的优势应该充分互补与相融。“家”与“园”必须携手,才能推动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进步。

1.形成推广三个“一”家庭教育方法

(1)“一个小时”是基本的时间保障。我们特别提示家长: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至少每天保证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一个小时”。不能面对面,电话、网络、视频都可以成为与孩子在一起的补充方式,每个孩子都需要与家长特别是父母单独相处的时光。

(2)“一个拥抱”是传递亲情的良好方式。拥抱只是一扇门,一扇通向良好亲子关系的门,重要的还要在拥抱之后更多的身体、目光、语言上的交流。

(3)“一个活动”建构亲子互动的桥梁。家庭气氛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就是创造家庭良好气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长跟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是很多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内容很多,共同活动的目的是要消除代沟,融洽感情,寓教于乐活动之中,让家庭教育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进行。

2.构建“四位协同”家园一体工作机制

(1)家园协同,互为保障

家园一体需要幼儿园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在民主管理与生态教育环境的机制下充分体现幼兒园管理的民主化、生态化,确保家长在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的同时,其教养意识与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为此,我们从幼儿园管理角度建立了《幼儿园家长学校制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培训制度》《家长参与评价制度》等,以保障家长参与教育的权利和对幼儿园履行家园协同职能的监督;同家长、老师共同商量制定了《家长行为准则》、《家长工作制度》等,使家园一体在制度、规则的保障与约束下有效推进,不断深化,逐步完善。

(2)充分互动,促进交流

具体概括为“八个一”的交流互动方式,包括家访与约谈、家园栏、幼儿成长档案、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义工活动、家庭教育读书沙龙、节日亲子活动、幼儿园简讯及家园网站论坛。我们认为:多元的家园交流方式,引领家长深度领悟学前教育的意义、目的及方法,从而获得家庭指导的有效策略。

(3)家长学校,培训依托

家长培训是实现家园协同的重要方式,家长学校是建立培训机制的重要载体。我园是市示范家长学校,我们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承担具体培训活动的准备与实施工作。培训机制的建立,多元有效的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家长的教育修养水平和家庭教育效能均得到不断提高。

(4)评优评先,激励水平

我们定期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表彰活动。每学年开展“优秀家长”的评选,评选程序为家长首先按照幼儿园家长学校公示的评选条件,在班级自主申报,并以班级为单位展示其主要成效,由孩子和家长共同投票,最后由家长学校工作小组商议确定。在颁奖会上还将逐一介绍其在家园一体教育中的策略和成效,以激励更多家长学习和效仿的愿望,促使更多家长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更加关注自我家庭教养水平的提高,以自身的身体力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3.践行“1+X”的家园一体教育活动体系

(1)“1”=选择课程,定期开展家园一体集体教育活动

第一,园所集教活动。集教的概念是相对于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而言,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相同内容的学习。家园一体集体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组织下,引导家长以各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的共育形式。它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比较明确的内容。有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每周一和周二下午在全园开展;有相应的制度督促活动的开展。需遵循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分类分层指导原则、创造性原则。

第二,家长参与形式。前期收集各种资料及经验铺垫、家长义教活动:如家长直接参与到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来,充当爸爸“老师”或者妈妈“老师”的角色、参与情景剧表演;活动中的直接参与;后期的延伸教育活动:如家园共育活动表格,可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进行亲子游戏的学习。

(2)“X”=拓展时空,日常贯穿灵活多元的家园一体教育

第一,范畴原则。我园的“家园一体教育”的基本特点是突出活动,除了上述的定期开展的“家园一体集体教育活动”外,在日常工作中还涵括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服务性活动、开放性活动、参与性活动、教育性活动和研究性活动。操作中注意了服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第二,主要形式。服务性活动,它是指幼儿园、家庭、社区以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教育咨询、图书借阅、媒体宣传、家访、送教上门、家长志愿者。开放性活动,它是指幼儿园对外开放,即提供场地,也提供设施,营造温暖、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吸引家长关心教育,它包括亲子沙龙、亲子俱乐部、参观观摩、家庭互助活动、节日亲子活动。参与性活动,家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与活动。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从幼儿园推及家庭和社区。

4.建立“立体交互”的发展性评价平台

(1)整合性评价使幼儿园评价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我园采取整合化评价方式,辅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动态化的评价形式对幼儿园的“家园一体”工作进行全面评价,最终关注到幼儿的发展与成长。

第一,“四种方式”全面评价活动:专题研讨,评价一体教育活动选材内容;教案审阅,评价一体教育活动设計理念;教学观摩,评价一体教育活动师幼家长互动效果;随机听课式,评价一体教育活动落实力度。

第二,“三份档案”拓展评价内容:幼儿园建立了家长工作档案库(包括实物档案与电子档案),每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同时也与家长一起为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以成长档案的方式,真实地记录家园一体工作的进展情况,为课题的深入与推广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2)开放性评价使家长评价成为评价体系中的重点

通过家长评价,可以了解家园一体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促进和调整工作。

第一,“一信一表”指导家长参与评价:一信是“邀请信”,在每次活动之前,我们都会向家长发出邀请信,在信中,除了注明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准备等要素外,还会对家长参与、观察与评价活动给出指导性建议,让家长的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一表是活动评价表,教师或幼儿园会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设计给家长的观察评价表或家园共育表,在表格中,会给家长以较广的空间发表自己的合理化意见。

第二,“一卷一册”形成家长评价常态:一卷指调查问卷,家长通过调查问卷自由评价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情况;一册指家园联系册,在联系册中,家长对幼儿发展情况,教师工作情况,都可给出自己的评价。

第三,“一坛一站”拓展家长评价渠道:家长论坛是开放式的发言平台,家长在主题之下发言、讨论;班级微博、QQ群及幼儿园网站的陆续建立,则更从时间和空间拓展了家长评价的渠道。

(3)互动性评价让幼儿评价成为评价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

在一体模式的构建中,我们认为幼儿其实是其间最重要的因素,所有的工作归根结底都指向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幼儿对家园一体教育活动,特别是家园一体集体教育活动的兴趣度、参与度,是家园一体教育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指征。但幼儿的评价能力有限,在引导幼儿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亲子、师幼的互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亲子活动单、幼儿意见征询则是其中比较有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陈丽丽.家园共育培养新时代幼儿[J].新课程,2012(5)

[2]张玲.幼儿园亲子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幼儿教育,2017(8)

[3]赵玉敏.幼儿园教育中的“三个结合”[J].文化研究,2018(8)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以专门校外教育说为理论基点,从“校外教育”和“活动教育”两个概念辨析入手,从政策、学理和实践三个研究视角着力,对校外教育活动内涵做了新界定,从机构、形式、内容和目的四维度提出校外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活动性、综合性和教育性的特征。基于对校外教育活动的新认知,明确提出以活动组织方式为依据,将校外教育活动划分为展示展演、比赛竞技、考察探究、拓展训练、交流访问、劳作实践、童玩游戏、讲座论坛和集会仪式九个类型,详细分析了校外教育活动呈现专业化、课程化和协同化发展趋势下,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实施所坚持的创新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一般策略和其独特属性。

关键词:校外教育;活动;类型;策略

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外教育机构发挥教育职能、实现其教育功能的主要载体,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直接关系到其对服务对象的吸引力,影响到校外教育机构的品牌力和美誉度,关系到校外教育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校外教育各相关行政部门、研究指导单位和专门活动场所或机构都十分重视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际成效。如浙江省依据浙江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九部门修订的《浙江省青少年宫评估指标体系(2014年修订)》,在2014-2016年三年间对全省所有的青少年宫实施了全面评估工作,依各青少年宫评估结果分别评定为示范(一级)青少年宫、优秀(二级)青少年宫、合格(三级)青少年宫和不合格青少年宫。该评估体系由五个一级指标构成,总分值为1000分。“工作业绩”指标是其中的第五个一级指标,它的分值为320分。“工作业绩”指标又由五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仅“活动实绩”指标的分值就为200分,占工作业绩权重的62.5%。然而,目前对校外教育活动的内涵和外延仍然没有一个清晰的、得到普遍接受的认知,这导致校外教育活动在组织、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惑,它也阻碍着校外教育独特教育价值的社会认可和学术地位的取得。还以《浙江省青少年宫评估指标体系(2014年修订)》为例,“活动实绩”指标中将校外教育活动细分为兴趣培训、主题活动、专项活动、社团活动、阵地活动、综合实践等六个类型。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六个类型活动隐含的划分依据是各不同的,有的依据活动的内容、有的依据活动的形式、有的依据活动的目的、有的依据活动的特点……,正因为划分标准的多维度并存,造成活动类型区分的逻辑不清,造成了青少年宫教师对具体活动无法归类,或同一活动划归多类的情况,让青少年宫管理者和专业教师生发出困惑,这反过来又影响了该评估体系对实践指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该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考察,可以发现它想引导青少年宫全面发挥其职能的良苦用心,但由于对校外教育活动的本质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故客观上出现了指标制订的动机和实践指导的低效。要解决此矛盾和冲突,就需要对校外教育实践话语体系中的校外教育活动、类型进行较为细致和全面的考察,并对校外教育活动的一般组织策略进行分析,以进一步认识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

一、校外教育活动概念的辨析

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外教育”概念和“活动教育”概念的交集,从两个概念的不同角度,会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校外的教育活动”,一种是“校外教育的活动”,还有一种是“校外的活动教育”。“校外的教育活动”和“校外的活动教育”都强调“校外”实施空间,没有对实施的主体明确界定,一般会指向广义上的理解。“校外的教育活动”指一切的校外教育,就是上面提到的广义的校外教育概念。“校外的活动教育”虽然强调活动教育,但“活动教育”在学术研究上主要在学校教育,会与“校外教育的活动”的概念相混淆。由此,可以发现“校外教育活动”的界定可从“校外教育”和“活动教育”两个概念辨析入手。

(一)校外教育和活动教育

1.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一词最早由日本教育学者松永健哉于1930年提出。[1]从理論上做出系统论述的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他在所著的《教育学》中指出:“除了学校以外,各种机关和团体对于儿童所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教养、教育工作,叫儿童校外活动”。[2]随着校外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国内对校外教育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化,出现了四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专门校外教育说——校外教育是指由特定的校外教育机构实施的。如我国青少年宫系统所称的校外教育大体持该学说观点。第二种,校外教育整体说——校外教育是指发生在学校之外的教育活动。在民众日常交流、新闻媒体报道等所称的校外教育多数符合该学说观点;第三种,有计划的社会教育说——校外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社会教育。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学术讨论中讨论校外教育多符合此学说观点。第四种,课外活动说——校外教育是指发生在学校日常课程之外的教育活动。从学校教育和正规教育的视角讨论校外教育多坚持该学说观点。

本文对校外教育活动的讨论基于专门校外教育说。若从专门校外教育说来考察我国的校外教育,我国校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伴随着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而发展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标志性事件为宋庆龄在上海创立中国福利基金会,并于1947年成立了第一家儿童福利站,开展以图书阅读为主的校外文化教育活动,这是中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雏形。[3]第二阶段为建国初期的形成期。标志性事件为1949年4月,大连市儿童文化宫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此后,全国各地特别是京、津等一大批大城市开始兴建少年宫或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的复苏期。改革开放后,对将青少年宫(少年宫、少年之家)批判为“培养修正主义苗子的温床”进行了拨乱反正。从1982年到1984年,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场所达到8000多所,校外教育活动阵地初具规模。第四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的繁荣期。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把全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机构都明确为校外教育机构,扩大了校外教育机构的范围。《通知》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以及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校外教育规范有序开展。

2. 活动教育

“活动教育”首先表现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既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脉络的传承,又有中西教育思想融合发展过程。活动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如荀子提出了:“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在《学记》中已经出现“息游”和“居学”的各种学生课余活动。民国以后,活动教育的理念在陶行知、陈鹤琴等一批教育家推动下,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实践应用。当时,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总结历史上活动教育思想的精粹基础上,首先比较完整提出了活动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重视儿童学习兴趣和直接经验,主张“做中学”。作为“杜威博士最有创造力的学生”的陶行知,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对杜威教育思想加以扬弃,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并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模式。陈鹤琴提出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活教育”理论。两位教育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促使了活动教育理论在我国初步形成。从新中国成立初到90年代初的校外活动阶段,1992年国家教委正式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将“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之后活动课阶段,再到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在小学至高中以必修课的方式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我国活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都在不断丰富发展。田慧生等学者则提出了活动教学和活动课程的概念,[4]指出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踐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综合校外教育和活动教育的概念辨析、发展历程的考察,校外教育活动的概念可界定为由校外机构为促进未成年人综合素养提升而组织实施的,以活动教育为理念,用目标、主题、内容和形式来吸引未成年人,以非固定未成年人群体为主要参与者,以未成年人自主选择、自我参与、主动实践的活动为组织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二)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特征

从上述校外教育活动的界定中可以看出,教育活动是校外教育活动最终的属概念,或者说上位概念,也就是说,校外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活动。从教育活动的机构、形式、内容和目的分析,校外教育活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开放性

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主体有明确的界定,即校外教育机构。这里的机构是指特定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机构,以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主,也包括各种机关、团体和社会单位等。校外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没有进行严格限定,这是因为随着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同融合理念的提出,学校教育活动可以延伸到校园之外,如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校外教育活动也会走进校园,如以“文明办”主导的乡村和城市学校少年宫的出现和建设。同时,某些校外教育活动内容也可能在与学校课程内容对接,也就是说,校外教育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并非是校外教育活动的判断依据。

2.活动性

校外教育活动的目标寓于活动过程,以活动场景、内容、形式的创设吸引未成年人,让他们在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个性化实践、合作探究的活动项目体验过程中,建构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重建原有主观认识和外在客观世界的联结,获取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综合性

校外教育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跨学科性,通常会融多种教育要素,集多种活动方式于一体,呈现的内容突出地域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活动方式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团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概念中提出以综合素养为核心,强调了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国际潮流,突出了校外教育的内容、目标和评价的综合性。

4.教育性

校外教育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这样使校外教育活动与未成年人的个体自由活动有着严格区分。强调校外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并不能否认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区别,两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功能上是一致的,但在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空间上存在着明显不同。

(三)校外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校外教育活动已经出现了如下发展趋势。

1.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长久以来,校外教育活动长期停留在凭经验运行的状态之中,校外教育活动的教师专业标准一直是空白,也没有相应的专业组织。随着校外教育进入到新世纪繁荣阶段,各青少年宫基本设立了活动部门,配备专业的活动教师,各级校外管理部门也成立了校外教育活动教育研究组织,逐渐形成了专门的话语体系,各青少年宫和校外教育研究指导机构探索构建校外教育活动质量标准体系的局面已初步显现。

2.课程化

以往的校外教育活动呈现出随意、单一和零碎化状况,没有形成系统。随着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形成一种热潮,各种主题的活动课程开发精彩纷呈,既有量的积累,又有质的突破。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化的另一种表现是活动也可以像舞蹈等课程一样,进行连续的课程化组织,引导未成年人从参加单次的活动,到选报需要跨越一个周期的多次活动课程。校外教育活动课程化发展,有效提高了活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协同化

所谓协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资源,互相配合,一致地完成同一目标的过程和能力。校外教育活动的协同化主要体现为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协同的两个层面。从系统内部来看,虽然多数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基本设有“活动部”独立部门,但校外教育活动已经不是“活动部”一个部门的事,应该与校外教育机构的其他部门协同,共同组织开展校外教育活动,“人人都是活动教师”的观点已经基本形成。校外教育的外部协同是指校外教育机构要与政府、社会、学校协同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形成开放的组织体系。

二、校外教育活动类型的再认识

(一)校外教育活动的传统类型

在长期校外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校外教育活动类型,如主题教育活动、专项活动、网络活动、社团教育活动、阵地教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分析这些类型的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的历史痕迹。

早在1957年,教育部、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少年宫和少年之家工作的几项规定》中就明确提出:“青少年宫的基本任务就是配合学校对少年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巩固和扩大课堂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锻炼他们的技能和技巧。”《规定》指出了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基本定位,也明确了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文化活动和兴趣活动三种基本类型。

1991年,针对各校外培训机构出现了热衷举办文化培训的现象,国家教委会同文化部等七部门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成建制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阵地活动,又要对学校开展的课外、校外活动加以指导,并提供有利条件;既要搞好各种类型的小组活动,又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活动。要特别强调和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开办各种商业性活动。《意见》明确提出了阵地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活动、公益活动等活动形式。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校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进一步阐析。“注重知行统一。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纲要》明确提出了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

在平時的工作实践中,还经常使用综合实践活动、网络活动、专项活动等概念。这些概念作为日常交流、工作的常用语,形成了特定的语义和话语体系。

(二)校外教育活动类型的再认识

校外教育活动传统类型区分带有明显的历史痕迹,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话语体系。但从分类学角度看,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问题,由于同一次分类中混用了多种分类标准,使得被区分出来校外教育活动类型是互相交叉包容的。划分校外教育活动的类型标准有很多,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从浙江省校外教育活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最后回归到校外教育的活动实践中去,通过组织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教研大组进行为期两年的系统研究,对浙江省青少年宫系统的所有典型活动案例进行收集,基于活动的目的性和专业性,提出了以活动组织方式不同为主要划分依据,将校外教育活动分成如下九大类型,并依据新的分类标准进行“投筐”验证,最终形成了校外教育类型区分的新认识。校外教育活动的九大类型是:1.展示展演活动。它是当前校外教育比较常见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指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参与对象,以呈现教育活动成果或主题宣传为内容,实现以展育人目标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演出和展示展览活动。2.比赛竞技活动。它是校外教育最为常见的活动之一,是未成年人交流技艺、相互学习、提升水平的重要形式,也是组织者选拔人才、检验成绩的重要方式,如各种个人或团体的竞赛活动。3.考察探究活动。它是未成年人基于自身兴趣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4.拓展训练活动。它是以科学的系统的体能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校外教育活动,如野外生存训练。5.交流访问活动。它指组织两地(多地)未成年人之间,或者未成年人与成人之间,在思想、文化、兴趣特长、实践能力等方面互相学习、交流、增进情感的教育活动。如各种对外艺术、文化交流活动。6.劳作实践活动。它主要指组织未成年人从事适宜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该类活动有严谨的方法和流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传统手工、科技制作、社会生产、农事体验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在模仿、体验等活动过程中逐步学会创新,了解和掌握生活技能或生产技能。如农事体验活动。7.童玩游戏活动。它以游戏娱乐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注重未成年人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和精神享受,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公共空间意识。如各类童玩节、游戏节活动。8.讲座论坛活动。它是面向未成年人开设的事迹介绍、经验分享、知识传授等活动,或是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的自主性主题交流和讨论的教育活动。如各种讲座报告和论坛活动。 9.集会仪式活动。该类活动存在着固有时间、固有仪式、固有规范的特点,更体现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意义,如各种纪念日活动。

三、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流程

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实施包含丰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从构成校外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和基本单元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活动对象、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项目。校外教育活动有特定的对象——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未成年人概念具有明显的法律属性,有明确的界限,包括刚出生的婴儿。活动目标是校外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总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活动目标是目的达到的标准,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促进未成年人整体素养的全面提高是校外教育活动的总目标,通过目标领域和目标层次逐级拓展,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活动主题是一项活动向参与者传达的主要信息和核心概念,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所在,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活动主题一般以活动名称、标题的方式呈现,包含了活动目的、活动背景、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等多种信息。活动项目是指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境的重要载体,校外教育活动最终都是通过一个个项目组织落实的。项目决定了活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项目是校外教育活动策划、准备、运行、评价的重要管理对象。

从历时性演进观察校外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活动一般流程可分为活动策划、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每个过程中主要内容和时间顺序都有各自的基本要求,它也体现出校外教育活动是一个结构系统(见图1)。校外教育组织流程并不是对活动形式的限制,而是为活动组织实施提供一个教育要素间组合和行动推进的指南。校外教育的活动策划、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都是由活动目标统领,服务活动目标的实现。活动策划阶段主要完成活动目的意义和主题内容的确定,以及设计活动方案,它是校外教育活动的启动阶段。活动实施是吸引活动对象自主参与,组织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校外教育活动特点决定在活动实施阶段要特别注重宣传和推广、选配好合作机构或志愿者,强化活动场所和情景创设,设计服务对象乐于参与和创新的活动项目,有效组织和展开活动。每个活动最后一个流程必然是评价,但校外教育活动尤其强调活动评价不仅存在于活动实施之后,而且活跃在活动每个环节和流程中。任何一种评价结果都对下一个活动环节或下一次活动项目组织实施起着判断、管理、指导和改进作用。

(二)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

1.创新性策略

校外教育活动的创新是提高活动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校外教育活动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校外教育机构地位提升的重要前提。校外教育活动实施的创新策略主要通过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的途径来实现。

理念创新——校外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要有新理念的支撑,要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点,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还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视野。校外教育活动的设计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体现当前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要求。理念的创新最先体现在目标的新颖性上,让活动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内容创新——校外教育活动的内容创新一般有如下两条路径:一是拓展新的内容领域,二是在传统内容上增加新的内涵。社会的发展为校外教育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领域和主题,校外教育的内容要紧跟社会热点,这些热点来自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要善于采用“传统活动+新的主题”的策略,让传统活动常办常新。

形式创新——校外教育活动形式创新可以通过活动类型、活动情境和活动手段等路径来实现。就单一的教育机构来说,很多教育机构只是开展某几类活动,九大类活动分类本身具有帮助机构拓展活动形式的作用。结合活动主题的创新,设置新的主题情境,也能使活动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活动手段的创新主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实现。

2.开放性策略

校外教育活动的开放性策略是其协同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校外教育活动课程涉及方方面面,只有遵循开放性原则,才能凝聚各方力量,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新的突破。从系统学角度,包括活动本身的开放、机构内部的开放和机构外部的开放几个层面。

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校外教育活动内容上要突破学校教育系统课程内容结构的限制,活动内容设计要以实践或生活逻辑,摒弃学科知识逻辑主线,选择和重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社会、体育艺术、休闲生活等领域知识内容,重点落在对国情社情认知、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家国情怀厚植、公民素养提升、科学精神养成、人文底蕴培育、劳动意识唤醒、健康行为养成等。形式上,要改变固定班级授课制的组织方式,而是根据活动内容采取跨年龄段、跨群体、跨地区的组织方式,鼓励多组织机构或团体联办、协作、共办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要凸显团队协作、实践体验、互动探究、展示竞赛和自主学习等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

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校外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主要在未成人的闲暇时间,未成年人学习阶段特点决定其闲暇时间有碎片化和连续性并存的特点,校外教育活动的特点和形式的开放性,共同决定校外教育活动时间的开放性既有必要性,又存在可行性。在每日、每周的碎片化时间,可以设计短时段的独立模块、单一主题的活动,而在寒暑假的连续性闲暇时间段,可以组织短时段和长时段并存的系列活动,时间跨度可从几小时至几周,甚至一个月以上的各种活动。在空间上,校外教育活动要凭内涵深刻的丰富内容、引人入胜的多样形式、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敲碎校园围墙的限制。用好学校围墙之外的农村和城市、田间地头和车间商场、国内建设场景和国外人文自然环境等传统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同时更要用好围墙之内的校园空间。学校往往具有所在地区最优的教育活动设施、最集中的校外教育活动对象、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将学校纳入校外教育活动空间,尤其对乡村地区开展校外教育活动更有现实意义。

对象与主体的开放——校外教育活动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属性,校外教育活动对象是未成年人,活动要杜绝出现针对特定小群体的特定活动,要面向全体未成年人开放的,保证自主选报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有均等的获得性机会。在活动宣传阶段,要坚持活动信息的公开性和广泛性;在活动成员确定时,要坚持公平性和公正性;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一视同仁,让各参与拥有相同的管理权、参与权、评价权等。校外教育活动主体开放是指校外教育活动开发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校外教育机构不独霸校外教育活动的开发权,不能仅自身的发展需求出发,受限于自身条件和资源,而要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共同参与校外教育活动,为各群体、各机构创造和提供研发和实施高质量校外教育活动的平台和机会,整合社会资源,丰富校外教育活动内容,满足社会、家长和未成年人对优质校外教育活动的期许。

3.自主性策略

自主性是活动教育的本质特性,杜威倡导的“以儿童为中心”,让学生“做中学”的思想,学生的自主性是前提条件。因此,校外教育活动能否引导未成年人成为活动的主体,是判断一个活动成败的重要依据。校外教育活动的自主性策略可以通过活动对象的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评价的路径来实现。

自主选择——当前,校外教育活动参与对象的确定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由组织机构通过学校、社区等途径直接指定参加,另一种是通过一定的宣传途径,让未成年人个体自主选择参与。给未成年人参与活动的选择权,有利于加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参与度。为了增加自主选择的成功率,活动的定位要强调从未成年人实际需要出发,以“学有所乐、学有所享、学有所得”为指导思想,让未成年人在正向情绪体验和自我接纳认同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和能力,体验情感和价值观。

自主参与——要充分发挥未成年人在校外教育活动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就要根据活动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提供自主管理、自主设计、自主实施的活动场景。校外教育活动要坚持“玩中学,做中悟”。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引导未成年人共同讨论活动规程的制订和落实,要强调活动规则的自主建构,建立团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教育的活动氛围。在活动实施前和实施中,要创造未成年人自我设计活动形式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所乐意尝试的方式去完成活动任务,自我调控活动进程,自主调整活动推进方向,自行强化或改变团队成员的分工,提倡活动中展现个性,促成多样化发展,增强校外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自主评价——活动评价的目的在于活动的优化,使校外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喜欢,家长认可,成效显著的综合载体。评价不仅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注重参与者获得结果的体验过程。活动要强调未成年人的自我评价,使评价过程真正成为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的过程。未成年人参与输入性评价,同时要考虑家长对于校外教育活动的态度,实现家长、教师、未成年人、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多种参与。

校外教育活动概念的厘清是有效施行校外教育活动管理和规划的基础,也是支撑校外教育在教育话语体系中取得本应有地位和独有价值的基础。从历史考察、当下实践和未来趋势分析入手,从政策、学理和实践三个研究视角着力,校外教育活动作为与学校教育活动或正规教育活动的区别不仅在于活动组织的主体,更在于其活动的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以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和自主实践为前提和基础。校外教育活动是由校外机构组织实施,对未成年人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使得校外教育与社会教育有了明确的区分;校外教育活动是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养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这就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两者之间的差别。随着教育時空边界的不断拓展和融合,校外教育活动和学校教育活动处于互动融合发展进程中,校外教育活动的专业化、课程化和协同化的特点越来越显现,这个发展趋势也使得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策略的独特性越来明显,校外教育活动类型之间的融合也日渐明显。

【参考文献】

[1] 侯怀银,雷月荣.“校外教育”解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05):27-31.

[2] 沈明德.校外教育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 吕同舟.改革开放30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回顾[J].中国德育,2008(11):12-15.

[4] 田慧生,李臣之,潘洪健.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高职院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还有有一定的差距。该文从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方面,进一步展开了在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专业教育 创业教育 融合 策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从1980年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还有一定的差距。2010年5月教育部提出了:“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诸渠道,结合专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因而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理念进入了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要求是一致的,这就为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搭建了平台。因此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如何融合,对此策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1.1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 1989年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创业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2002年教育部及与会专家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中提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后几年来对高职中创业教育的研究,认为高职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目前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1.2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但仅仅认为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创业教育可以单独开展,表现为各类创业活动,比如说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培训班、创业竞赛活动等;对于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例如:如何将创业教育列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并列入学院的整体育人体系中;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还是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管理,各高职院校还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例如:专业教育归教务处管理,而创业教育归学生处或思政处管理等,这样导致创业教育的课程以选修课或者学生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数量很少,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严重脱节。

2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2.1 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要求是一致的,专业教育所提倡的创新教育和创造教育与创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专业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表现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与别人的交流能力,与企业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同时创业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创业能力,进而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2.2 扩大学生的就业路径 当前,高职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日显突出,学生的自主创业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自主创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更创造了就业机会。把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在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竞争能力。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有着首创和企业家精神,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不会完全依赖于现有的企业。如果在现有的求职过程中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学生就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扩大了学生的就业路径,有效地解决了就业问题。

2.3 提高高职院校持续的生存发展能力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的人力资源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更需要敢于“开拓、创新的创业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人力资源的需求,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才能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更好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高职院校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3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

3.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要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中融入创业教育,要把创业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高职教育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与高技能型人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核心要求之一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目的。创业教育的培养最终应成为专业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而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构性融合。

3.2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重要策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教务部门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多样化个性的需求,灵活多样地开设不同岗位需要的创业培训课程,实施按需施教,在各专业现有的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能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社会中创建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工作岗位。

3.3 培养适合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学校的领导首先要重视培养适合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对专业教师和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整合,要让教师先明白创业教育对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学院生存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要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灌输于学生的意识中,培养学生创业的理念与精神,并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顶岗实践活动,多开展教师与成功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的交流活动,引导高职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如果每一个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都融入创业教育的知识,经过几年的教育与实践,我们的高职学生将来会有很强的创业意识,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

3.4 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的同时,必须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要切实加强校内外的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使教学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引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真实项目,让学生以生产性实训为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实训计划,提高实训内容和过程的真实性。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在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典型创业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成功创业的经历鼓舞同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让他们明确创业的艰辛。比如:在校生中有一些学生通过项目代理、网上开店的形式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尝试。

3.5 引导校园文化氛围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而校园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酿造浓郁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省、市及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和社团活动,学校要对成绩突出的同学予以奖励,校园的宣传栏、广播、校报要积极报道在技能大赛、社团建设等实训活动中获得奖励的优秀学生,以鼓励全体学生树立主动创业、创业光荣的观念,营造有利于创业的舆论氛围,使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相互融合渗透。

3.6 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要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以确保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其次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参加顶岗实践的时间、实践实训课程的课时、与企业合作学生参与的横向课题的数量等等,这些都应与教师的评聘、报酬等直接联系起来,采取鼓励政策和良性的评价体系,调动教师从事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考核评价包括学生参加实训课程的数量、到企业实践的课时、参与技能训练的成绩、自己创业的成绩等,注重考评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把对学生的评优、奖学金的获得等与这些联系起来,制定与创业教育相联系的考评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教育活动,提高创业能力。

总之,高职发展历程让我们懂得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对于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我们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79-84.

[2]仇志海,洪霄.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范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9-50.

[3]李涛.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创业经济,2010:37-38.

[4]刘康生.在高职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思考[J].商业文化,2010(7):199.

[5]张瑶祥,蒋丽君.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46-47.

[6]陈璐.连锁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3):79-80.

作者简介:范琳,女,副编审,硕士,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科研处,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谢继延,男,副教授,硕士,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创示范办公室,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本文为2012年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移动水杯架一直是班级内使用较多的设施,但幼儿在摆放自己的水杯时总是随意一放了事。水杯摆放不整齐容易掉落,水杯绳则容易缠绕造成拿取不便,有时水杯绳还会拖到地上,孩子走过绊倒,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对移动水杯架进行整理,以优化水杯架的使用,期望教室更加安静整洁。同时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过渡环节中,能够形成自觉整理的习惯。

关键词:生活教育;幼儿教育;安全意识

一、案例描述

(一)现实意义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儿教育无处不在,根據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教育相较于其他阶段教育来说具备保教结合的独特性,《纲要》指出教师应当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常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可见,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背景介绍

幼儿每天早晨进入班级,都会将自己的水杯放到水杯架上,然后开启一天的幼儿园生活。班级孩子众多,水杯架上放置水杯的位置有限,有时来的晚的幼儿甚至会说:老师,水杯放哪里?没地方放了……三层的水杯架真的放不下全班幼儿的水杯吗?于是,老师们和幼儿进行了一次探讨。

二、水杯改造进行时

(一)改造第一步

案例一:水杯带子乖乖的 起初,孩子们来园都是自己将水杯放在水杯架后就开始一天的在园生活。有的孩子认为长长的水杯带直接挂下来会让自己在取水杯的时候变得不方便、有的孩子反应自己的水杯带子老是被其他幼儿的水杯卡住……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我与孩子们就“水杯与移动水杯架”开启了探索与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呢?

策略:水杯带找家 针对水杯带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方案。正正认为既然水杯带子这么麻烦,总是给大家添麻烦,那不如就把水杯带子拿掉。针对这个提议,孩子们进行了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水杯带子都可拆卸,有的拆卸不方便,而且有的孩子把带子取下来放进自己的框里,放学又会忘记带回家。拆卸水杯带的方法以失败告终。

为了帮助幼儿,我决定带领幼儿去大班哥哥姐姐的教室看一看,来到大班教室,孩子们发现“哇,哥哥姐姐的水杯带子都是绕在水杯上的”。他们决定和哥哥姐姐学习,帮助水杯带找家。孩子们将水杯带绕在水杯上,但是他们发现自己手一松开,带子就散了,也许是自己绕绳的方法不太对。于是,我将上次参观哥哥姐姐教室的照片放在电脑屏幕上,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水杯带子需要绕的紧一点,绕完最后一圈的时候要把绳子的头卡住,这样就不会掉了。

经过多次尝试,大部分的孩子都学会了这项本领。

(二)改造第二步

案例二:水杯也来排排队 经过孩子们的努力,水杯带子都已经绕在了水杯上。但孩子们发现,自己班里的水杯架看起来还是没有哥哥姐姐的水杯架整齐。于是,他们又去大班进行了一次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发现哥哥姐姐的杯子都是一个贴着一个进行摆放的。参观完毕后,孩子们回到班中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

策略:小黄点来帮忙 头脑风暴后,mia提出:我们可以在移动水杯架上贴小标签,就和区域里那样。随后,孩子们便行动起来,有的设计标签、有的进行裁剪、有的在水杯架旁规划如何贴、有的……大家各司其职。一阵忙碌之后,孩子们的标签宣告完成。紧接着,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试验,先放置好最角落里的水杯,确定好位置后将水杯拿出,贴上标签,然后再放置第二个水杯,确定位置后贴标签……依照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在水杯架上贴好了标签。

在后来的喝水过程中,孩子们取放水杯都会有意识的将自己的水杯和水杯架上的标签做好比对后再放。与此同时,我们为每天的值日生增设了一项新的任务:管理移动水杯架。值日生们在空余时间需要到水杯架旁,看一看班中幼儿的水杯是否绕绳、是否整齐的放置,若未很好的完成,他们会做出提醒。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之下,移动水杯架变整齐了。

三、收获总结

幼儿的成长:从最初将水杯随意放在架子上到每次喝完水自然而然将水杯带子绕在杯上后整齐摆放,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既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改善了班级常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力量,使幼儿的小手更加灵活、更加的有力量。参观大班教室,我们特别邀请了有经验的哥哥姐姐为班级幼儿讲解示范,本班幼儿在对比中提高了整理的意识;“小值日生”这一角色的加入,不光丰富了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服务意识。

我的成长:生活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不容小觑,一只小小的水杯、一根细细的水杯、一个移动水杯架,也隐藏着很多学习探究的价值。作为老师,首先应当拥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值得幼儿思考的点。

我想用几个词来形容本次水杯架整理的活动,首先想到的是“智慧”,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都充满智慧,他们的小点子成为了我们优化的小方法。如“在水杯架里面贴小点点,一个点点一个水杯”、“让值日生看着小朋友放,检查他们有没有摆整齐”……生活是孩子的,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生活。

其次我认为最贴切的形容词是“成长”,不论是对孩子,还是教师自己,都有所成长。他们自己想办法整理水杯架,我们想办法优化一日生活。他们设法让小小的空间变得干净整洁,而我们正在让整个教室变得更井然有序。

最后,我想到的是“安全”,我们总把安全第一挂在耳边,但在幼儿园活动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在安全的环境下,孩子才能更自由的生活、学习,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安全隐患,尽可能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最好能有避免事故发生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邱远红.浅谈幼儿园生活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6(20):163-164.

[2]索长清.“新常态”下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问题、路径及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01):35-40.

[3]刘雪艳. 幼儿园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问题的研究[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1555-1561.

上一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论文范文下一篇: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