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

2024-02-03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为促使高校经济学课程内容尽快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产品市场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数字经济与这些理论的相关内容;提出数字经济在这些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通过阐述将数字经济与经济学课程的融入方法和建议,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学课程 融入 

一、数字经济融入产品市场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产品市场理论

在经济学教材中,产品市场理论主要包括:①供给和需求理论,介绍产品的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供需均衡模型等。②消费者选择和效用理论,讨论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偏好和选择,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等。③生产和成本理论,讨论企业如何分配各种生产要素使得产品的产量最大化,以及不同产量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变化情况等。④市场结构理论,讨论市场的类型,分析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均衡产量和收益的变化情况。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下,互联网造就了一大批以前端展示信息为核心的企业。如电商平台、资讯平台、社交平台、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等,微信、淘宝、京东、美团、滴滴等巨头企业拔地而起。例如,在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信息消费应用于疫情防控的各个方面,诸如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消费的推广和升级,多领域多群体疫情促进信息消费普及和边界拓展。信息消费打破了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消费与供给的精准匹配,有力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三)数字经济在产品市场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

在讲解产品供需理论的时候,可结合“数字经济下产品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来进行阐述。先对供需关系概念和理论进行讲解,然后通过举例进行巩固。例如分析这个案例:我国机械加工产业从传统制造技术以金属切削的“做减法”方式转换为数字化制造,采用以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的3D打印的“做加法”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字经济正在打破传统供需关系。又如,在讲述消费理论时,可以提出问题:“在信息消费数字化发展下,中国老百姓为何喜爱储蓄,是由于消费倾向引起的还是由于收入引起的?”引发学生思考。这种案例教学可以由老师讲授为主,也可以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课堂讨论掌握理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数字经济融入要素市场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要素市场理论

[HJ1.9mm]要素市场理论可分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其中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包括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等理论。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则讨论从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出发来分析其对要素的供给量是如何随要素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

1.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具有要素报酬递增的规律。数字经济下的产业互联网市场,不再是传统产业的单一市场,而是为满足需求跨产业的要素融合市场。数字经济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物联网的发展带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根据IDC的数据,新摩尔定律主导下全球数据总量将由2015年的6ZB增加到2020年的44ZB,到2035年将达到19267ZB。在智能商业时代,数据所带来的影响力将不亚于甚至超过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生产要素,成为不可替代的第四大生产要素。

2.健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由市场合理配置,参与收益分配属于初次分配,要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通过市场方式完成。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对数据的保护和规制势必要厘清数据自身的产权制度,产权的大小决定了数据主体参与市场分配利益的多少,数据产权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数字经济参与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相配套,引导各主体平等有序地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与市场竞争。

(三)数字经济在要素市场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

生产要素理论实质上就是收入分配理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把数据作为其生产要素的经济思想是与传统经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讲述要素理论时引导学生举例分析生活中信息是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和需求、劳动的边际产量以及劳动均衡价格,通过案例的讲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要素对于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同时,在讲述要素报酬分配理论时,在同学们掌握了要素与边际产量值关系的基础上,可结合数字经济中“将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決定报酬”这一机制的建立来引出话题,并提出问题:电脑程序员为什比加油站工作员工资高?同时可播放当前区块链发展现状视频,通过一系列的时代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如何参与分配来维持市场的竞争秩序。

三、数字经济融入市场失灵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市场失灵理论

经济学教材中指出市场失灵理论是指利用价格的自动调节不能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它包括①公共产品理论,讨论公共产品若由私人提供必然引起的严重的成本收益失衡。②外部效应,讨论正负外部效应对市场的影响以及矫正。③市场信息不对称,讨论不完全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

1.发挥数字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当社会经济基础从工业经济转变为数字经济时,基于数字经济的“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间形成了新的组合方式或资源配置机制,如基于大数据的“看不见的手”可能转变具有局部“看得见的手”的功能,而“看得见的手”则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转变为部分“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加强市场、政府和社会自组织三种资源配置机制之间的融合创新以及有形实物资源与社会无形资本之间的融合创新。

2.数字经济中企业市场支配的垄断问题。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可以成为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却也可能妨碍市场竞争,并被垄断经营者作为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工具;数字市场中企业之间数据资源共享与专享之间的矛盾将成为主流,从经济学层面看,实际上是数据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数字经济中存在诸多的市场问题,如何处理生产与定价效率之间两难的“马歇尔冲突”问题,如何处理具有垄断地位的平台型企业与双边市场中的众多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数字经济在市场失灵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

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平台经济迅速崛起,新的数字平台通过掌握消费者数据,垄断了流量入口,拥有对平台内的企业的较大决定权。因此在市场失灵理论的讲述中,把数字经济下产生的新形式的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作为主要讲述点,通过案例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平台强制要求经营者“二选一”的压制竞争的行为,解释当前平台数据产权化造成的数据垄断的现象,从而造成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失灵。另外,从数据到大数据所引发的跨界竞争,展现的是与以往不同质的竞争效果,可结合谷歌的跨界竞争导致了传统巨头的衰败案例进行讲解。另外,举例德国的Facebook案以及国内的人人公司诉百度案,解释数据垄断和竞争是怎样运行的问题。数据资源以及技术构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经济市场上的支配地位经营者,具备排他性的实力,极易形成寡头数据控制者,很容易拉升数字市场的进入壁垒。这又是其数字经济下市场失灵的另一展现形式。将数字经济特点与市场失灵的表现加以融合,通过经济的现实问题来讨论数字经济下市场失灵的背后原因与理论。让学生不仅理解经济理论,更要具有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

四、数字经济融入经济增长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大致划分为古典经济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①古典经济理论强调市场自由,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分析讨论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长期内如何达到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以及在适当的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率目标,注重研究如何控制各种经济变量使其满足稳定增长条件以及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函数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关键。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

1.数字经济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成为软件产业增长点。截止2019年底,全国光缆总长达到4538万公里,全国所有城市基本建成光网城市,2019年5G基站建设量达到15万座.,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新兴业态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些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交易系统和智能硬件设备需要通过嵌入式软件来实现“赋智赋能”。还通过支持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智慧系统的发展创造出了新的市场需求,使得在交通、安防等领域的信息技术需求增长明显。

2.数字经济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世界贸易组织(WTO)称,目前预计2019年全球商品贸易仅增长1.2%,大幅低于4月预估的增长2.6%;目前预估2020年增长2.7%,也低于此前预估的3.0%。贸易到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再到一些关系到全球生产力提高而急需解决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同数字经济相关的制度建设,都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全要素生产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口和资本积累贡献下降的情况下,更多要靠全要素生产率,而发展数字经济正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三)数字经济在经济增长理论教学中的融入点

在讲述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章节时,可采用实行“财经新闻—经济理论—政策运用”的模式来进行知识传输,例如,在讲述GDP有关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对传统经济与数字经济下GDP的区别,同时通过“两会”新浪网“等财经新闻的热点,提出思考的问题:是否GDP总量越高越富有,通过数据展现二者的关系;另外,在讲述影响GDP增长的关键因素,可结合数字经济发展下全生产要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分析当前我国近年来GDP增长幅度较小这一经济现象,并举例有关投资、消费和外贸等对GDP影响的案例,从认识GDP指标的内涵延伸到分析影响GDP增长的因素,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让学生课后对《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等经济类的报刊杂志的评论板块以及热点专题进行阅读。从而了解GDP增长背后的市场需求变化来加深理論理解。

五、数字经济融入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内容设计

(一)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它包括①财政政策,讨论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化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②货币政策,讨论如何调节货币供应量,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均衡的一系列措施。③收入分配政策,讨论如何针对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收入差距大小在分配方面来制定原则和方针实现宏观目标。④对外贸易政策,主要讨论政府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准则。

(二)数字经济中的相关内容概述

1.数字货币改变货币经济体系,推动零利率、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以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需求不再是利率的函数,因为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未来资本不再稀缺,原来经典意义的资本有可能面向消亡。政府的公共投资、公共消费和公共产品会大幅度地增加。另外,数字货币最终导致IS-LM模型失灵。IS讲的储蓄和投资的关系,LM讲的是货币偏好和货币供给的关系。不论是IS,还是LM最终都受制约于利率。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体系和宏观经济的渗透,加速了IS-LM模型失灵。

2.数字货币全面侵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础。数字货币将全面侵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模型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庇古效应,凯恩斯革命以及传统国际贸易模式。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加剧了股市波动和物价水平之间相关性越来越强的趋势,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理论,在进入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之后,投资与就业的相关性不断削弱。互联网革命和信息时代到来,基于全球化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服务贸易崛起,传统贸易正在被改变,数字货币和数字经济将会进一步改变国际贸易产品的结构,同时影响国际贸易在宏观经济中的位置。

(三)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教学的融入点

数字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供给效率的提升,抑制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物价和利率上升压力。在讲解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时,可将数字经济融入,例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举例“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弥补财政赤字”的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利用P2P网贷、众筹以及支付宝、余额宝、QQ钱包等金融产品,来分析探讨数字经济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降低信息不对称对金融信贷的约束,让弱势群体享受金融服务,改善金融结构。在产业政策方面,大数据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资源包括劳动力使用效率,增加了劳动力有效供给,来抵消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减少问题。

在数字经济时代,把数字经济融入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既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体系又熟悉数字经济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凝练数字经济特点,将其内容更好地融入经济学课程的产品市场理论、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勇坚,夏杰长,刘悦欣.数字经济平台垄断问题:表现与对策[J].企业经济,2020,39(07):20-26.

[2]龚月.数字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76-178.

[3]石中金,单寅.认识数据要素市场,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J].互联网天地,2020(06):38-39.

[4]王佳欣.数字经济成为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J].财经界(学术版),2020(17):17-18.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3396);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項目(项目编号:yjg203081);重庆邮电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JG19229);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化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JJY19-2-17)阶段性成果〕

(杨波、陈园园,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利用杭州服务外包的最新数据资料,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研究杭州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和模式,提出杭州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包括人才资源、区位、商务环境等因素;但杭州发展服务外包也存在着商务成本高、管理水平低、立法不健全等劣势;同时,提出杭州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政策扶植、市场潜力大、人民币升值、CPI上涨、市场竞争激烈。针对杭州服务外包发展上述现状从政府与企业的角度提出杭州发展服务外包要营造积极的产业环境、提高企业内部的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的合作信誉等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 发展模式 SWOT分析

一、杭州服务外包发展特点

杭州作为全国21个示范城市之一,服务外包综合排名已经位列全国第四。杭州是一个适合并应该发展服务外包的城市,杭州没有天然港口、矿产等资源,但杭州有良好的城市美誉度;杭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城市,与上海“同城效应”日趋明显,使得杭州接轨国际金融服务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杭州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服务外包人才资源丰富等都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服务外包的高吸纳就业与低污染、低消耗正好与杭州的人力资源丰富但自然资源缺乏的城市特点相契合。

1.杭州服务外包发展的总体情况

2008年,杭州服务外包合同协议金额为2.35亿美元,完成合同执行金额达2.10亿美元。2009 年杭州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离岸执行额9.18 亿美元,离岸执行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52%。2010 年杭州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23.02 亿美元,接包合同执行额18.84亿美元,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19.14 亿美元,离岸执行额15.53 亿美元,离岸执行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9%。杭州市进入商务部服务外包业务管理系统备案的企业有205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有46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供48976万美元,占全市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的97.28%。

2.通信网络研发和金融服务外包为主

杭州市服务外包主要由浙大网新、灵川软件、网讯、思科、美国道富以及诺基亚西门子研发企业完成。微软、摩托罗拉、英特儿、TCS、NEC、infosys等跨国公司在杭州设立了软件研发中心。目前,杭州已形成通信网络研发和金融服务外包两大主要产业。产品技术、医药、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行业发展迅速。软件企业获得双模认证高达61家。通信网络研发和金融服务外包占全市离岸执行额的近50%。

3.高质量的产业发展人才培训

目前杭州已经形成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人才培训联盟、人才培训机构三级完整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杭州市坚持“部委(省政府)—基地城市—示范区--园区—服务外包企业”五级共建机制,联动企业、院校和园区及相关社会机构,推进国际交流共建实训基地。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的对外培训业务;“浙大网新”与浙大合作开展的定制式市场化培训;东部软件园与新加坡联手培育软件人才的“千里马”工程;以及东忠集团的东忠人才发展培训机构从教材、师资等直接参与到人才培训中来等。

二、杭州服务外包的SWOT分析

利用波特的SWOT分析法,分析杭州服务外包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分析如下:

1.杭州服务外包发展优势

(1)产业基础扎实。电子信息产业是杭州支柱产业,杭州拥有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一系列称号。2011年,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90.13亿元,同比增长23.99%;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22.59亿元,同比增长32.34%,其中软件业务收入732.02亿元,超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特别是在应用软件领域优势明显。

(2)区位条件优越。杭州紧邻上海,位于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之内;是长三角南翼、环杭州湾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我国东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航空、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是全国第八大机场和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已开通航线191条,其中国际航线38条。杭宁客运专线和杭甬客运专线、筹备中的沪杭客运专线和磁悬浮都交会在杭州铁路东站枢纽,有利于杭州与上海市场的对接,人才的流动与面对面交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国内市场。

(3)基础设施较完善。杭州已实现宽带“全程全网”,建成宽带互联网络、VPN传输专网、MSTP传输专网、SDH传输网络、语音传输网络,并与我国移动、联通、电信实现互联互通,具有大容量的数据出口带宽。市内的服务外包园区,十分注重服务外包产业特性,着力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目前已形成浙大网新软件外包产业示范园、东忠科技园、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等一批服务外包园区。

2.杭州服务外包发展劣势

(1)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1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7011.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0.1%。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分别实现增加值236.07、3322.15、3453.58亿元,增长2.5%、9.8 %和11.0%。三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5:47.8:48.7调整为3.3 :47.4:49.3。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完成生产总值只有不到10%的比例,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即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并不理想。虽然第三产业总值超过了第二产业,但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总产业动辄70%的比例差距盛大。

(2)商务成本比较高。人力成本支出不断上升,主要体现在工资支出和社会保障比重高、生活成本高等方面。杭州在土地、税收、生活成本等因素偏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城市的商务成本与生活成本偏高必然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杭州服务外包与先进城市大连相比,在税收、房租和生活成本等方面杭州明显偏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和流失了大批优秀的外贸人才。其次,房地产价格高企导致办公场所租金偏高,和服务外包人才流失,已成为杭州市外包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3)人才缺口严重。对于迫切需要发展国际外包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杭州市而言,虽然杭州教育发达,软件、英语等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有充足的保证;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名牌高校都有相关人才和相关培训体制,但这并不就意味着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目前,杭州服务外包的人才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人才存量与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差距。二是人才总量与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的差距。

(4)服务外包立法、执法尚需完善。服务外包相关立法、执法的不足和缺位是杭州在发展外包业的一个整体劣势。这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对企业、个人重要数据信息的保密支持不足。

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高级目标是接包方和发包方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要达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建立相互信任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这一点杭州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重道远。

3.杭州服务外包面临的机会

国际服务外包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罕今,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服务外包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麦肯锡咨询公司称,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目前已达4650亿美元,其中IT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研发服务潜在市场分别为900亿美元、1700亿美元、85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到2012年潜在市场规模可望增长到8000亿美元。目前,在465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中,仅有9%实现了离岸外包,分别为IT应用服务170亿美元、业务流程外包100亿美元、IT基础设施服务10亿美元和设计研发服务120亿美元,行业仍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杭州服务外包面临的挑战

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美元计价的典型行业,软件外包业几乎是站在了遭受人民币升值冲击的最前线。在目前汇率与利率上升的综合作用下,部分中小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已被收购兼并或直接倒闭。

国内城市之间竞争激烈。目前上海、北京、大连以及南京是我国软件外包城市的领先者。杭州与成都、西安、武汉、南京、济南等城市处于第二线城市,软件外包出口额还较低,仍属于起步阶段。

三、结论与对策

要完善服务外包法律法规体系,要严格服务外包产业准入,提升服务外包的质量和形象,保障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执行,同时制定配套的地方扶持服务外包产业政策,推动服务外包产业与本地企业的相关产业链整合。

孵化服务外包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对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给予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便利;在税收上对离岸服务外包暂不区分是属于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还是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均考虑给予统一的税收政策,逐步实现零税政策;在技术上,安排专门技术人员为企业排忧解难等。

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权益、矛盾、困难、问题等,往往由于单独企业的能力不够、权力有限、实力单薄等原因无法有效解决,各地服务外包企业应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真正由企业家主导的行业协会。各地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在全国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发挥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的外包企业和产业。

参考文献:

[1]吴胜武,余志伟,杨小虎. 服务外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5

[2]卢峰. 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4-85

[3]邬适融.战略与路径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4

[4]魏秀敏.服务外包300问 [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40-44

[5]汪应洛. 服务外包概况 [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0-24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第3篇

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姓名:吴文杰学号:20112925专业班级:工商管理2011级2班 概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国际贸易方兴未艾,这其中大企业的跨国投资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刚刚结束的2013成都全球财富论坛上,戴尔、德州仪器等美资跨国企业纷纷宣布在蓉有新举措,而大众、英特尔等企业更是在几年之前便已在成都投资建厂。如此多的跨国企业之所以选择成都,根本在于利润的最大化。这其中所体现的理论依据之一便是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基石——比较优势理论。关键词:比较优势利润最大化跨国投资市场经济国际分工众所周知,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一国即使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都高于另一国,但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不仅可以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可以使贸易双方获得利益。这从跨国企业在成都的投资便可看出。如此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是因为成都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属于西部中心城市,辐射面积广,市场增值潜力巨大;成都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政策较为优惠;成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也高于西部其他省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另一方面,成都的劳动力生产成本并不低(远高于西部其他省市以及东南亚);技术也并不发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跨国企业在比较权衡之后,发现在中国(成都)投资设厂成本将远低于在本国设厂或者是在中国东部设厂,为实现长远利润的最大化,必然选择投资成都。西方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明显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有先进的技术,国际知名的品牌,先进的渠道。因而在这一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则普遍技术较落后,没有自主的知名品牌或者较少,对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不了比较优势。所以经过一系列的比较后,得出如下结论:即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方面有比较优势(目前西方各国的劳动力价格普遍较高,土地使用成本也较高);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品牌、销售渠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基于此,跨国企业普遍愿意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这符合他们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被投资国也解决了就业、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在2013财富全球论坛上,主题即为“中国的新未来”,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就从很大层面上表现了国际贸易中的“相互需求理论”,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就用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优势理论作了说明和补充。一是补充了国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二是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相互需求就更加说明了贸易合作的合理性。因此,基于以上所述,2013全球财富论坛在成都召开,使更多的大型跨国企业进军天府之国——成都,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成都)在当前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一方面的优势那就不能盈利,若无利可图,则贸易将无法开展。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第4篇

询价特指一种政府采购手段,即询价采购,是指询价小组根据采购人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由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报价,然后询价小组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成交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其程序如下:

(一)采购预算与申请:采购人编制采购预算,填写采购申请表并提出采用询价的理由,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提交财政采购管理部门。

(二)采购审批:财政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采购项目及相关规定确定询价这一采购方式,并确定采购途径——是委托采购还是自行采购。

(三)代理机构的选定:程序与公开招标的相同。

(四)组建询价小组:询价专家应随机抽取,这有别于招标性采购。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五)编制询价文件:询价文件应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做出规定。

(六)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名单: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为邀请更多的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报价,可通过网络发布询价文件。

(七)询价:询价小组要求被询价的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八)确定成交供应商: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的成交供应商。

(九)评审结果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成交供应商的名单、各供应商的报价、询价专家的名单。

(十)发出成交通知书:公示期满无异议,则应立即发出成交通知书,这才能确保询价方式的高效。

二、比选

比选是指比选人事先公布条件和要求,从自愿报名的比选申请人中,通过比较、选择,确定中选人的行为。

(一)比选人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比选申请人,不得对潜在比选申请人实行歧视待遇,不得对潜在比选申请人提出与比选项目实际要求不符的过高的资质等级要求和其他要求。比选人提出比选项目、编制比选方案,进行比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比选方案包括比选的范围、对比选申请人的资质等级等要求、邀请比选申请人的数量、拟划分合同段的数量、项目比选计划草案等。需要中选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在比选方案中注明。

(二)比选人应当在比选公告发布 3 日前将比选方案报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三)比选申请人是响应比选要求、符合比选公告规定的资格等条件并参加比选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比选项目 提供勘察、设计、监理、咨询服务以及有股权关系的任何法人及其任何附属机构(单位),不得参加该项目的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的比选。法定代表人为同一个人的两个及两个以上法人,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不得在同一项目中同时参加比选。

(四)必须进行比选的项目,应当在省发展改革部门指定的公共媒体上免费发布比选公告,同时该媒体公开在电子数据交换网络上代为接受比选申请人自愿报名。比选公告应当载明比选人的名称和地址,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比选申请人的资质等级、强制标准等报名条件以及报名办法、比选方式等事项。比选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最少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比选申请人凭资质等级证书等比选公告规定的条件报名。比选人可以确定2个或者3个比选申请人为比选被邀请人参加比选竞争,也可以事先公布项目的固定价格,从自愿报名的符合条件的比选申请人中随机抽取中选人。比选人进行比选时,应当通知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到场监督,有关部门应当到场监督。符合比选公告规定条件的比选申请人在2个以上等于或者少于预先确定的比选被邀请人个数的,比选人应向全部比选申请人发出比选邀请。符合比选公告规定条件的比选申请人超过预先确定的比选被邀请人个数的,比选人在监督部门以及自愿到场的比选申请人的现场监督下,按预先确定的比选被邀请人数量从比选申请人中随机选择确定,当场向其发出比选邀请。比选人应当将比选项目的内容、特点和要求书面告知比选被邀请人。

(五)比选被邀请人根据比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并提出报价。比选人组建的评审委员会与比选被邀请人进行谈判并进行评选。评审委员会由比选人选派本单位有关技术、经济、招标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成员人数为3人或者3人以上单数。

评选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1)制定比选规则。比选规则应当明确比选程序、谈判内容、评审标准、合同草案等事项。

(2)比选谈判。评审委员会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比选申请人分别进行谈判。在谈判中, 谈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比选申请人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

(3)确定中选的比选申请人。评比结束后,评审委员会应当要求所有参加谈判的比选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最后报价。比选人应当按照符合项目要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合理低价的原则通过比较、选择、确定中选人。

二、竞争性谈判

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直接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的方式。

(一)成立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二)制定谈判文件。谈判文件应当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的条款以及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

(三)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谈判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并向其提供谈判文件。

(四)谈判。谈判小组所有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谈判的任何一方不得透露与谈判有关的其他供应商的技术资料、价格和其他信息。谈判文件有实质性变动的,谈判小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第5篇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是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 而不是专注地集中于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认为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案例

小军 (化名) , 男, 16岁, 家庭环境艰苦, 能吃苦耐劳。父母在他幼年时离异, 母亲改嫁, 据村社区的人介绍, 小军的母亲偶尔会回来, 但都是在家外面, 从来没有再进去原来的家, 也没有和小军见面, 只是偷偷看, 又悄悄离开;小军从小和爸爸和爷爷奶奶生活, 爸爸是建筑工人, 工作不稳定, 收入不高, 经常在外面喝酒, 在家里也很少和小军沟通;爷爷奶奶60岁, 兼作一点零工, 收入很少, 奶奶对小军的花费控制得很严, 爷爷疼爱小军, 小军跟爷爷关系很好。姑姑很关心小军, 经常买点东西过来看他, 小军在姑姑身上能感受到母爱般的温暖。小军和社区中的居民关系比较好, 会主动和社区中的叔叔阿姨打招呼, 在小区中也得到叔叔阿姨的关心。

(一) 小军问题分析

小军父母离异, 母亲改嫁, 父亲很和他交流, 从此可知, 小军缺乏父母的爱, 容易导致对爱的特别渴望, 特别需要;小军父亲收入不稳定, 爷爷奶奶收入低, 可见家庭经济拮据;小军小学辍学, 有偷窃的历史, 有越轨行为, 学历低和越轨行为是他融入社会的不利因素;

(二) 小军优势资源分析

虽然父母离异, 目前偶尔回来, 说明母亲肯定是很挂念小军的, 母亲改嫁邻县, 有机会见面, 弥补母爱的缺失;姑姑很关心小军, 小军也很听姑姑的话, 姑姑可以好好引导小军走出困境;小军和邻里的关系比较融洽, 有利于小军在社区矫正;小军从小经历很多苦难, 能吃苦耐劳。

(三) 小军的需求分析

1. 小军父母离异, 母亲改嫁, 父亲对小军关爱少, 小军有获得父母爱的需要。

2. 小军家庭经济拮据, 有获得改善经济的需要。

3. 小军有越轨行为, 有改掉越轨行为, 重新融入社会, 重新被社会接纳的需要。

4. 小军在社会游荡多年, 有学习社会技能或者就业的需要。

三、在优势视角下, 结合青少年的特点, 运用社区矫正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者介入案例

(一) 优势视角下, 社会工作者应该关注的是案主的优势, 而不是案主所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案主的情况时, 聚焦于案主的优势, 善于挖掘案主良好品质、能力、好习惯等方面的内在能力, 也要挖掘案主周边环境的有利资源, 对案主有帮助的人、群体或者机构等, 甚至包括一些可以改善案主状况的机会。总之这些优势包括案主个人内在的, 也包括案主以外的周边环境, 只要可加以利用, 只要对案主有利的资源都要关注。

(二) 社会工作者引导小军发现自身的优势

从自身上看, 小军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 父母离异, 承受的苦难比较多, 磨砺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 这是小军自身具备的一个非常大的优点。从人际关系看, 小军听爷爷和姑姑话, 他们是引导小军走出困境很好的人选。从条件机遇看, 小军的母亲转嫁邻县, 母亲偶尔回来想看小军, 创造机会给小军和他的母亲见面, 有可能再续母子情, 弥补小军从小缺乏母爱的缺失。从社区环境看, 小军和街坊邻里关系比较好, 虽然犯了错, 也更容易获得街坊邻里的接纳;从社会背景看, 小军的家庭比较贫困, 而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小军的家庭有机会争取到国家的补助, 增加家庭收入, 提过生活质量。

(三) 社会工作者引导小军发挥优势, 运用优势解决问题

首先, 社会工作者要和小军约谈, 了解小军的心理, 了解小军的需求, 也要和小军的家人多方打听小军的情况, 然后社会工作者要和小军建立起专业的服务关系。社会工作者要充分肯定小军吃苦耐劳的品质, 多点赞扬他, 让小军知道这是他非常好的品质, 通过社工和周围的人对他的赞赏, 让他在自我认知上面知道自己的优点, 培养他的自信心和应对困难的勇气。其次,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和小军的家人一起关心引导小军, 小军听爷爷和姑姑的话, 当小军情绪低落或者其他困难时, 爷爷姑姑要善于引导小军。接着, 社会工作者可以找到小军的母亲, 了解母亲对小军的太对, 鼓励小军的母亲能够回去正式和小军见面, 对小军表达关心和牵挂之情, 让小军知道虽然父母离异了, 但是母亲还是很关心他的, 一直默默地关注着他的成长, 让小军感受母爱的温暖。同时, 社会工作者需要引导小军理解自己的母亲, 理解母亲的难处, 打开心扉, 珍惜和母亲相逢的机会。社会工作者要针对小军在社区矫正的情况, 注重社区环境的改善, 社会工作者可以和小军约定, 小军犯了错误, 尽量替他保守密码, 让他再融进社区时不要被异样的目光看待, 珍惜和街坊邻里的融洽关系。最后, 针对小军家的经济困难, 社会工作者可以向小军的人家宣传精准扶贫的政策, 让小军的家人去申请补助, 或者联系社会机构, 争取更多人给与小军家经济支持, 让小军家走出经济困境。

(四) 社会工作者引导小军巩固优势, 利用自身和外部的优势资源, 提高小军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和小军一起对照每个任务的执行情况和每个目标的实现情况, 要实时调整服务方案。小军从一个有点自暴自弃的状态, 让他认识到他也有很多优点, 他不是社会多余的人, 而是社会上有用之人, 让他知道自己也有闪光点, 社会工作者继续强化他这种优点的意识, 直至这种意识内化。社会工作者继续促进小军母亲和小军的关系维持, 跟进母子的沟通, 让这种沟通能一直进行下去, 让小军感受到爱一直都在他身边, 强化这种有爱相伴的感受。小军既然选择辍学在家, 社会工作者应该和小军一起制定以后的计划, 小军是选择去学习社会技能还是选择去工作, 有了明确的目标, 日子充实。如果想去学习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一些培训社会技能的机构同学, 如果想去工作, 社会工作者可以连接一些社会资源, 为小军的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小军接触了小混混团体才有了越轨行为, 社会工作者应该跟进小军的社会交往圈, 断绝与小混混的任何联系, 引导小军发展新的交际圈, 彻底告别与小混混扰乱社会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在加强整合社会的支持网络, 家人对小军的感情支持, 邻里的帮助, 社会机构团体的关注, 让小军有一个很强的社会网络。

四、小军在社区矫正的方案评估和跟踪

社工和小军一起对照一开始制定的目标, 实现情况如何, 爱的需求没有有得到满足, 越轨行为有没有改掉, 是否彻底断绝和小混混的关系, 小军的经济情况是否的到改善, 社会工作者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估表格给小军填, 衡量目标实现程度以及后续的努力方向。社会工作者这通过小军的家人和小军所在社区的叔叔阿姨对小军变化的评估, 了解方案的成效。社会工作者自己分析评估, 找出案例实行的亮点和不足, 完善案例处理, 为下一次服务案例提供经验参考。社会工作者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 继续跟进小军这个社区矫正的案例, 为小军融顺利入社会保驾护航。

五、结束语

社区矫正在中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 而社区矫正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探索更是吸引了很多学者, 本文秉承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 探索运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引导案主充分利用自身和外界的资源, 达到解决困难, 提升能力, 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希望本文用优势视角理论解决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个案的探索, 丰富社会工作者问题解决的策略资源库积累, 希望社区矫正越轨青少年的探索越来越完善。

摘要:青少年朝气蓬勃, 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青少年也是问题多发的群体, 他们身体和心灵发展还不成熟, 感情强烈, 容易冲动,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抵抗困难的能力也比较弱, 很多时候需要社会给与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本文通过归纳优势视角的原理, 以及社会工作者用优势视角的理论解决社区矫正的案例中少年的问题, 以优势视角理论为指导, 挖掘案例中少年的优势资源, 运用优势资源战胜困难, 不断巩固案例中少年的优势资源, 让案例中的少年更自信地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优势视角,社区矫正,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 许小玲, 马贵侠, 唐莉.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支持网研究——基于社会工作系统论的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 .

[2] 费梅苹.偏差青少年同伴圈的形成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竞争优势理论实务论文范文第6篇

一、引言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大,要求企业的应变能力也越强。当今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的剧烈,竞争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战略应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做出适当的转变[1]。在以前人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成本等方面,但是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不能够体现当今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的特点,如今企业竞争的主要内容是时间的竞争、战略柔性的竞争,对变化环境适应能力的竞争等。

二、战略柔性起源与定义

关于柔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柔性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学家Hart(1937)关于经营周期震荡的研究相关柔性的额研究,二是梅森和贝克曼关于农民对农业价格的波动研究。Slack(1983)对柔性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厂商对于经营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无法预测性,Upton(1994)指出柔性是企业通过比较低的时间、绩效、成本及耗费进行改变和采取行动的能力,但是绝大多数的学者都普遍认为柔性就是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战略柔性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管理文献中,并在战略管理、组织理论和营销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企业柔性的研究大致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于生产方面,主要还是围绕着制造柔性进行研究,后来慢慢衍生到其他的一些方面比如财务柔性、组织柔性、营销柔性等;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竞争更加剧烈和多变,环境变化性明显提升,这种改变为企业战略与环境的协调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后来战略柔性的特征、外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虽然有关柔性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但是对于战略柔性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但关于战略柔性的涵义至今仍然还是没有统一的界定,侯玉莲(2003)对于战略柔性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界定的,首先,从企业环境特征分析战略柔性是企业应对内外环境突变的能力;其次,从企业的内外部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战略柔性体现了企业内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调整性。

目前关于战略柔性的研究论文也不少,但是对战略柔性的定义还是没有明确的统一。关海特、豪斯克森和哈瑞森(Hitt,moskisson &Harrison,1991)认为战略柔性可以使得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所谓的战略柔性就是企业对于变化的竞争环境作出反应以及提前进行改变的能力[2];Harrigan将战略柔性认为是企业在市场上对自我的重新定义,商业计划的改变并且对于目前计划改变的能力,Sanchez(1993)认为战略柔性的是对高度不确定以及动态的市场环境、未来资源的选择所进行的判断,并且提高竞争优势的能力。后来他又指出战略柔性是企业对对动态的竞争环境的各种需求所作出的反应能力,也是对不确定性进行应对的基本途径[3],并且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资源柔性反应的是企业可以用来开发、制造及销售不同种类产品的内部资源,协调柔性是从战略方面进行考虑的,主要是从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运作方面来说明这些资源的高度灵活性。M.A.Hitt则将企业战略柔性认为是企业对的竞争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以及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之前就能够采取行动增强或者维持企业现有竞争优势的能力。Gerwin&Gupta 提出,企业战略柔性是指企业能对环境变化有效的适应能力,企业战略柔性不是企业经常采取的而是企业偶然采用的一种战略措施。侯玉莲(2003)从企业环境特征和企业内部结构两个相联系的方面来研究战略柔性的涵义[4]。

三、战略柔性文献综述

1、早期战略柔性文献综述

关于战略柔性,国内外文献主要聚焦于考察企业内部资源与战略柔性的关系,王核成等人指出文化是战略柔性的核心,战略柔性的基础是知识,战略柔性的主干是组织,战略柔性的保障是资源,然而领导力与创新意识则对战略柔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5]。简兆汉等人认为,保持战略的柔性是企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战略使其适应新的形势和不可预测的未来事件,实现已经制定的战略。

企业要实现目标并维持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引出了战略柔性的基石就是核心能力[6]。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柔性除了在经济领域的研究之外,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更加关注柔性问题,并进一步延伸了柔性的内涵以及概念。艾可夫(Ackoff,1977)和皮尔罗(Perrow,1977)等主要研究组织柔性(Organizational Elexibility)在快速变化或不可预测环境中的重要性问题;伯恩斯(Burns,1961)和斯滔克(Stalker,1961)主要通过对有机式组织和机械式组织的经营和适应问题的比较来研究柔性;汤姆普森(Thompson,1967)的研究主要是企业应该怎么样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以安索 (Ansoff,1979,1980)、艾文斯(Evans,1978)和哈里根(Harrigan,1982)等为代表的战略管理学家也开始关注并逐渐研究提升企业柔性的途径;豪尔(Hall,1991)研究了企业变革与适应能力受到正式程度(Degree of Formalization)的改变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学派,比如金融学家、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柔性问题。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如艾德勒(Adler,1982)和格温(Getwin,1989)等探讨了柔性制造系统问题;威尔斯(Viers,1986)从对策论的方法角度考虑了柔性生产技术的选择问题,并且提出如果在技术方面缺乏柔性,事先没有较大的生产能力也可能是一项科学战略。

2、近代战略柔性文献综述

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对战略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贝克曼(Beckman,1990)和雷威利(Levary,1992)探讨了在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中制造柔性的作用;格温(Gerwin,1993)主要对战略柔性问题的研究还是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剖析的[7];阿普顿(Upton,1994)研究了有关制造柔性的管理问题[8];巴雷特 (Barrett,1998)研究了市场导向和组织柔性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佩吉尔(Pagell,1999)运用了多种方法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制造柔性进行了探讨。同时,学者们对于企业柔性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艾屏科(Eppink,1978)试探性地研究战略柔性在计划的问题;哈里根(1985)则分析了战略柔性的退出和进入壁垒;提斯(Teece)等人在研究战略柔性时将资源竞争理论扩展到了动态竞争的情景,从而提出了一种“动态能力” (Dynamite Capability)的新观点[9];圣茨(Sanchez,1995对战略柔性问题的研究是从产品竞争的角度出发;1999 年Hamel 等人出版的“战略柔性”(Strategic Flexibility)论文集中,将战略柔性和组织学习等问题紧密关联起来[10]。2000年以后对于战略柔性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王铁男,2010)、技术能力(zhou,2010)从知识资源获取的视角来研究创新绩效和战略柔性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战略柔性在不同的企业导向下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如2007年郭海提出来的企业家导向、2010年杨智提出的市场导向下战略柔性的影响,还有2005年Rajshekher提出来的市场导向等;最后近年来对于战略柔性研究较多的就是战略柔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柔性的构成维度的研究,如2010年孙宝文就对战略柔性的构成维度进行了研究,2012年李桦研究了战略柔性对于组织绩效和组织双元性的正面影响以及组织双元性在战略柔性和组织绩效中的中介作用等问题。从2000年以后,对于战略柔性的在实证方面的研究在逐渐增加,大多数的实证主要还是侧重于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战略柔性与创新绩效等方面。有关战略柔性的分类,Sanchez将战略柔性分为资源柔性和协调柔性;Ashok则分为市场柔性、生产柔性和竞争柔性,对于战略柔性的分类也没有完全统一。

四、文献评述

目前有关战略柔性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派系:首先是从研究柔性生产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要实现真正的柔性生产就得改变原先旧的战略形成方式,提高柔性程度[11]。然而,另一学派的出发角度是战略管理,他们认为战略的形成必须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战略体现的是一种长期性的计划,因此,这个学派所说的柔性主要是指企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适应的一种能力[12]。这两派的基本观点都非常的合理,但是他们都没有非常全面地反映当今企业竞争环境的主要特点。林亚清、赵曙明指出大多数得战略柔性的研究忽视了外部环境对于战略柔性的影响[13],他们从政治网络战略、制度支持外部因素分析了战略柔性,对于转型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和国家而言,政治网络战略增强了企业的战略柔性,而制度支持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最后研究发现恶性竞争在政治网络战略与制度支持的关系中也具有显著调节作用[14]。

国外对于战略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柔性这方面,尤其是作业柔性或制造柔性方面,但是很少从战略本身去研究战略柔性,没有重视战略过程中的选择问题。针对目前对战略柔性的研究,实践意义的战略柔性的研究还正处在早期的探索阶段,然而大多数战略柔性的研究还处在概念的界定,以及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柔性研究体系,而且在战略柔性进行测度和评估方面也没有具体、同意的标准,并且在战略柔性的加强和应用方面也没有较强的、可操作的理论体系。研究这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资源观的视角出发,将战略柔性认为是由企业可支配的资源的内在柔性和企业在一系列可行方案中运用这些资源的能力所共同决定的。战略柔性的研究政府的角度以及企业外部的角度来考察战略柔性的就更少了,以后战略柔性的研究将向转型经济国家企业政治行为等外部因素侧重。使用战略柔性思想和方法对于企业管理应对充满不确定性、变化的环境,提高企业绩效,保持永久的竞争优势有很大的作用。

五、总结

本文从战略柔性的起源、战略柔性的定义以及战略柔性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进行综述,讨论了对于战略柔性当前的研究状况。随着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企业对于核心知识的保护也在不断的提高,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前更加的复杂。企业想要适应复杂的环境,就要有适当的柔性。尤其在我们国家企业所处的环境更加的多变,采用柔性的战略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取胜。

参考文献:

[1] 祝爱民,王宏博.企业战略柔性评价要素分析[J].企业战略,2006,(12):65-66.

[2] M.A.Hitt,R.E.Hoskisson and J.s.Harrison,“Strategic competitiveness in 1990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U.S Executives,”Academy of Managemet Executive,1991.

[3] R.Sanchez,“trategic Flexibilityin Product competi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6(Special Issue):135-159.Management Journal,Summer95,Vol.16 Issue 5.

[4] 侯玉莲,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柔性.河北人学学报.第1期.第29卷2004.

[5] 王核成,邹训敏,王瑞.基于动态能力的战略柔性[J].商业研究,2005,(320):40-42.

[6] 简兆汉,刘益,李怀祖.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战略柔性化的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1999,(13):37-40.

[7] 许可,徐二明.企业资源学派与能力学派的回顾与比较[J].经济管理,2002 (2).

[8] 万伦来,达庆利.企业柔性的本质及其构建策略[J].管理科学学报,2003,6(2):89-94.

[9] 管黎华,范诵.基于柔性战略观点的企业差异化优势营造[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 35 卷,2001年12月.

[10] 万伦来,刘志迎.试论企业柔性的本质[J].预测,2002 (5).

[11] 王迎军,王永贵.动态环境下营造竞争优势的关键维度——基于资源的“战略柔性”透视.外国经济与管理.第7期.2000.

[12] 汪应洛,李垣刘益.企业柔性战略——跨世纪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J].管理科学学报,1998,1(1):22-25.

[13] 林亚清,赵曙明.政治网络战略、制度支持与战略柔性——恶性竞争的调节作用[J].管理科学,2013,(4):82-92.

[14] 赵桂英:试析“恶性竞争”的根源及遏制,《中国商贸》,2011年第3期.

[15] 王铁男,贾榕霞,陈宁:组织学习能力对战略柔性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4期.

[16] 李桦:试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组织双元性的中介作用,科研管理,第9期,第33卷,2012年9月.

上一篇:社区素质体育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师范学院体育舞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