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论文范文

2023-09-17

德育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动态发展变化,这对于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构建而言,无疑带来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于核心素养培养下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首先探讨了其构建的重要依据,而后从启蒙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多个层面入手,分析如何有效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以期提高德育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德育课程 课程体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6.052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由此,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德育课程的方向性也更加明确。为确保德育课程实现应有的作用,如何构建体系化的小学德育课程,成为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需要对此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小学德育体系构建的依据

1.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

当前,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都存在着零散和不够全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小学德育课程的时效性。为准确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予以明确,以此来确定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方向。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范围则要覆盖到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

2.紧密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

学校的德育目标通常是“培养自爱、自律、自信和自强的优良品格”,在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也应当紧密结合这一目标,让德育课程内容更加全面,且更具有指向性,以更快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

3.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德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这些德育课程可根据实际需要覆盖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国学经典诵读、主题班会、养成课程、服务科创和校外研学课程等,并对这些课程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系列化的德育课程体系。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1.注重开展启蒙教育

在“课程思政”理念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并不局限于少数课程,而是贯穿于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当中。事实上,学校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目的,也是让育人课程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时刻。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在德育课程体系构建中,首先需要注重的则是启蒙教育,这一阶段可从礼仪教育层面入手,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充分融入集体当中。

在基本的礼仪教育完成后,即可以少先队组织活动为基础,进一步树立学生的组织意识。这在当前形势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要以少先队活动为主阵地,并开展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一系列主题课程,发挥出这些主题课程的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活动”要素

在以往的德育课程教育中,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收效甚微,为改变这一问题,就需要从实践角度入手,对小学德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具体来看,首先,在德育课程体系中需要彰显出“劳动光荣”的理念,学校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劳动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和植树活动等一些小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开展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劳动锻炼,而且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人际交往表达能力,实现更为全面的发展。

除了劳动实践课程之外,学校还可利用兴趣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德育,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活动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弘扬个性,发挥自身的特长,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这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注重小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

自2016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表明法治教育在德育课程中的比重已经明显增加。考虑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法治的相关知识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法治意识的培育环节中,要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规则意识、程序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为重点,逐步安排法治教育的各项内容。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在法治教育前,可引入规则方面的教育,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引导,这部分内容包括了解并遵守班级、学校和公共场所的规则,让学生初步树立规则意识,而后教师再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意义。当然,在法治意识教育中,要有意識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开发法治教育课程的相关要素,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情境模式的方式,自身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4.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环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在自我管理中,包括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作息时间和学习任务安排等。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具体来看,为了确保养成教育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目标,学校和教师可充分运用传统经典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并在生活中实践。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勤俭节约”这一要求为例,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诵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名言,并向学生讲解国家提倡勤俭节约的相关报道,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在任何年代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都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5.注重德育课程体系中的“群体教育”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目前小学生群体中的孤独感问题较为突出,这已经成为小学生最容易体验到的一种不良情绪,如果小学生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中,会导致其难以适应学习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群体教育”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群体教育”这一环节中,其主要可通过课堂分组学习和课外集体活动的方式加以进行,在课堂分组学习环节中,教师可采取四人小组的方式进行,在分组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当安排宽容友善的学生与内向自卑的学生在同一组,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让内向自卑的学生感受到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愉悦。在课外集体活动环节中,则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集体活动和团队比赛中提高学生自身的社交能力,以消除孤独感。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重视心理咨询机制的辅助作用,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外聘专业教师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部分孤独感较强的学生,要进行团体辅导,以消除其心理健康问题。

6.充分发挥家校协同的作用

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而言,家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家、校协同作用的发挥,建立家、校社联合机制,实现全方位的教育指导,也让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更多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情况一目了然。具体来看,首先,学校可利用家长接待日等机会,对德育课程课堂教育教学予以“开放化”,让家长走进班级、了解教师在德育课程中的教育教学方式,或是与教师一起完成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通过这种开放的形式,让家、校协同作用更上新台阶。其次,为了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邀请家长群体中的行业杰出代表上台进行讲课,实现精彩互动,增进家、校沟通,更新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感受协同育人对学生品格的积极影响。

除此之外,学校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时,也要邀请家长群体的参与,让家长做好志愿者,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社会实践,如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等活动,这些举措能够有效发挥出家、校、社共育的合力作用,传承文化,凝聚正能量,共建生命成长共同体。

总的来看,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大背景下,对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具体实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做全方位的分析,采取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小学德育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推进小学德育真正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梅《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建构》,《知识文库》2021年第17期。

[2] 刘洪星《浅议小学德育课程建设》,《吉林教育》2021年第7期。

[3] 胡芳芳《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课程构建与实施》,《新课程研究》2021年第3期。

[4] 汪俊《加强资源有效利用 丰富小学德育课程》,《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第20期。

[5] 吴厚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渗透责任担当素养的途径研究》,《小学时代》2020年第17期。

(张忠林,1965年生,男,汉族,甘肃宁县人,任职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春荣学区,大专,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

德育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要在实践当中持续推进,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以及德育工作需求的复杂性来进行适当的创新。在路径选择方面,要紧密贴合中小学思想道德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起到预防和引领的作用,让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借助新的理念和工具手段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创新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57

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复杂多元,无论是家庭教育理念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使得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信息的获取等方面容易出现矛盾困扰的情况。面对新的形势,特别是复杂的德育环境的形势压力,要进一步提升学校道德教育的质量,并且改善以往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路径的探索,对原有中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要进一步修正。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如何进行适当的创新。

一、创新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环境

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大爆炸所带来的多元价值观信息的冲击,使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更容易受到干扰。在这样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德育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进行环境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营造学校德育教育的宏观环境当中要设置相应的主题,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念。要根据以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特点,改善相关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在德育管理的模式方面要进行升级,这也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要保持清晰的思路,能够对当下德育工作的形式进行准确的研判,这是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环境的重要前提。从德育管理的角度来说,管理当中遇到问题和阻碍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和行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德育管理环境创新探索中,需要从不同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更为合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学校需要做好必要的宣传,统一全体师生的思想,自觉树立德育意识,将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的领导,要主抓立德树人相关的教育宣传主题活动;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要把道德教育工作渗透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当中。

其次,要在校园整个文化建设方面,体现出浓郁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用文化孕育高尚的师德风尚,用文化孕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风貌。特别是要结合校园原有的绿化和环境设置,进一步增设或重新装饰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展示牌以及更加丰富的宣传展示活动展位。在校园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当中进一步开阔思路,创新理念和做法,特别是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要在这个方面挖掘更多的资源,整合更多的线索和渠道。要通过校园的整体环境建设,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新意,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正确性和导向性。

因此,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在环境方面要多下一些功夫,要契合时代的特色,不仅要追求形式新,更要抓住核心本质,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结合时代特色,创新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新的时代特色给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这些要求或挑战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效果以及如何才能保障效果等问题。探索德育教育新方法,需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行动。传统德育管理中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导致学生在价值观、诚信、团结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要想矫正过往的缺点,自然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当中,一些新的理念正在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教育教学理念,将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些工作才能被逐渐提上日程。新的方法可以从原有的已经开展的活动当中进行修正。一般来说,传统的道德教育会通过主题班会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布置安排等活动来进行,而近几年来关于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当中的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要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渠道创新,以实现资源方面的整合,发挥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在方法创新当中,要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思考有实践,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科学性与合理性。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更多地考虑到模式方面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寻找思想道德教育的机会,并且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进一步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专门从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立足实际,结合当前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些集中性的问题,从身边的案例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讨论法、合作法等,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达到协调统一,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是在师生这样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当中来进一步实现的。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摆正自身的角色定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扮演的只是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这也是我们在进行模式创新当中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三、結合新的技术手段开展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当中,新的技术手段的加入可以给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在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方面,有着更多选择的可能。我们特别提倡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他们就能够产生一些更加直观的感受,也能产生更多富有理性的认识,而这些又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在思想价值观方面的选择以及行动的倾向。新的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便捷地组织一些德育活动,而学生也可以借助这样的工具和手段进行充分的交流。所以,在技术手段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学校的管理者可以主抓相关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给学生创造更多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的机会。

例如,成立校园社团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组织公益宣传活动,以及开展主题征文、校园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书法展览、主题班会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之下,展现出更多新的风貌。

当然,活动的开展形式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及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验收和评价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也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等各种有效的措施,了解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道德教育活动要形成学校的特色,并且要与学校的办学风格紧密结合,要形成一个亮点。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线上线下联动,形成更加具有整合性的道德教育的平台。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在设计活动的同时,也要留心搜集及保存相关的素材,并且通过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等方式及时发布活动的情况,做好及时的记录,进一步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宣传倡导作用。

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要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就要通过评价机制,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观察他们具体的行为表现,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综合的渠道需要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信息。

四、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创新模式建设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大环境,离不开学校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学生从小到大成长的社区环境和家庭环境,这些环境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要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要注意他们在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要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应的创新工作体系或模式,要有效地发挥各个方面资源力量的整合作用,在思想价值观的引领、启发下,使活动设计的各个方面形成一定的合力。

中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影响,在不同的年龄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我们主要采用榜样熏陶的方式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这也要求在社区活动组织开展以及家庭生活的环境等方面要达成共识。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创新是从一些具体的细节入手的,能够把握细节,纠正细节上的一些偏差,就可能产生重要的连带效果。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考虑到,创新是因为具体的需要而创新,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真正把握具体的要素,能够从细节处着手在效果上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从而让中小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统一的环境下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要有敏锐的觉察,及时干预他们思想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想发挥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合力,还需要学校牵头进行工作模式的建构和创新。有些家长可能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要求也较少,所以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等方式提高家长的觉悟,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技巧,这些都是在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具体的细节内容。

总之,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当中,要不断地进行工作的反思和调整,将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推进下去。特别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道德教育工作挑战越来越大,从学校的角度,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要在整合的思维框架下进行工作的创新,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參考文献:

[1]韩春红,沈晔.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现实困境及机制建设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2).

[2]徐玲智.当前中小学德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9).

[3]彭传英,代存杰.浅谈新时期德育教学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3).

[责任编辑 李爱莉]

德育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程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是不争的事实,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高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德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高校德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面对德育实效性低迷的现状,各高校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德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成果并不尽如人意,暴露出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和学生不满情绪滋生。据调查,大学生更倾向于调动主体性、互动式且重实践的方法,而对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感兴趣。同时,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主动性、双向互动的德育活动。德育需要主体性教学,需要实践教学与活动教学,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的德育课程实施中,主要仍以传统的方式,即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灌输和传授德育课程内容,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聆听教诲。而当代大学生早已不满足于单纯地接受一些既定的公认的道德观念和信仰,他们常以独立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着时代和社会的各种变化。

其次,德育实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德育成了空谈之说。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的说法早已不新鲜。道德教育必然渗透着政治的、世界观的、人生观的因素等,所以,德育内容与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内容往往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正因如此,德育课程基本上以说教的面目出现,教师常常运用道德禁令或指令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教育,旨在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德育实施与生活几乎完全脱离,成为独立的说教课程。德育也随之成为空谈。

再次,德育只重目标不重过程,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学生规范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现在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为单纯的训练行为,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高校德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其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后果是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德育内容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内化,严重影响德育的效果。

二、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

导致高校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进行分析[2]:

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第一,德育按照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和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这是德育的目标和本性。但德育过于理想化虚化了德育目标,让人在道德实践中无所适从。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育几乎单一地被界定为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工具。德育必须以国家的政治要求为依据,但它决不是唯一的,德育政治化偏离了德育规律,无法真正实现道德的育人功能。第三,我国德育工作片面强调即时性,在德育现实中有太多应时、应景、应制的成分。这种德育的功利化忽视了德育本性,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性。第四,德育内容不仅要体现民族性,也要体现世界性,我国德育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客观地对待其他德育文化。德育思想封闭化禁锢了德育资源,影响了德育效果。第五,德育的网络传播和影响已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好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消费,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因此,德育网络化极易淡化德育功能,也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看:第一,长期以来,在教育强调只是知识习得、观点记忆的背景下,道德教育往往成为知识教育的陪衬。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对德育的定位误区恰恰是人才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第二,高校德育习惯于课堂教学传授,且大都采用灌输式,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加之德育教材内容比较深奥苦涩,很少关注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因而缺乏感召力。而且,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第三,高校大多数道德评价还只是一个形式,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较为抽象,评价方法刻板,评价手段单一等等,都不同程度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国德育还没形成一个层递性的序列,常常出现重复、混乱的现象。教育目标阶段性不明确,政治理论和基本观点的教育内容和方式重复、脱节;在德育的管理上,中小学严格有余,大学则管理不够。第五,高校德育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而且,学校与家庭基本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案与途径,家庭德育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其一,大学生若普遍没有德育实践,不可能全面认识社会,践行社会规范。缺乏德育实践使大学生德育成为纸上谈兵。其二,当代大学生社交面广、读书多、信息量大、知识面宽,对于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前沿接触了解较多,加之思想观念的开放性、自主性,容易造成其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忽视价值观培育是导致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根本原因之一。其三,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与过去几代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大学生个体之间差异也在增大,给注重共性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破除德育中存在的模式化现象,加强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德育。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对高校德育实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无法适应社会,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本固则根生,大学生健康心理是德育的目标与大学生发展的根本。

由上可知,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高校和学生个体的原因。这些因素和原因相互牵肘、相互制约,致使高校德育无法达到德育目标和理想效果。

三、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几条建议

1.德育课程非专门化,在课程改革中全面渗透德育因素

对于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东西方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东方国家倾向于开设专门的课程,而西方国家多倾向于否定专门的德育课程。在我国,系统化、专门化的德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表现为德育课程化与知识化。德育课程化使专门开设的德育课程并不能真正承担起德性培训的任务,而德育知识化则很可能造成德育的教育形式沦为灌输式,也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这与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因而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发掘和提炼蕴含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归纳出“渗透点”,学校可从教学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渗透德育的要求。渗透教学是难度很大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渗透能力,成为把德育因素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与管理,以“无为而治”对抗德育实效性低迷

根据对课程组织的划分,高校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类。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和学校政策中显现,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正面的显性课程可能引起的冲突和逆反心理增强,而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并通过受教育者内心的体悟,对受教育者产生心灵的洗礼和较持久的影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方式主要包括:(1)显性德育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2)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反映治校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学校建筑物、校园规划、教师设置等;(3)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例如,民主的学校管理体制、健全的生活制度;(4)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如校风学风班风、领导作用、教师言行和学校人际等。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感叹:“无为而治,其舜也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原则。“无为”反而能“取天下”。有为与无为,约束与自由,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无为而治并不排斥任何管理行为,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为无为,则而是在适当管理的前提下无不治。”高校大学生都是有着独立思想和意识的成年人,虽然缺乏社会实践而不够成熟,但他们已经有着辨别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于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规章制度与说教,而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让德育课程回归生活,使德育成为践履之学

世界是多元的,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人的思想道德也是在扬弃与继承中变化着,因而客观上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应该是现实的。真实的德育在于教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淡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还教育更为人性化的使命,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从人的成长规律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祛除伪善的说教,还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德育课程必须着眼于社会的变化和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存在脱离大学生生活,理论化、政治化突显的趋势。德育课程改革应贴近大学生生活,与之息息相关,借助个体真切的经历和经验,完成德育的培育任务。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是保证德育实效的紧迫要求。

4.指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培育道德选择能力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大学德育过程中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大学德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明了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自身提出任务,并独立地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3]受教育者通过自觉地选择道德目标,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调节自身精神状态并控制规范个人的行为,来达到德育目标,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但是,自我教育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去教育,使大学生们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能辨别是非善恶,遵从道德之善,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和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堂,王莎.高校德育实效性增强的课程改革和实施方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4-36.

[2]胡弼成,李鹏佳.高等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原因剖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133-137.

[3]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2001.303.(责任编辑 刘 平)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QI Feng-qin,LI Ying

(1.College of Distance Edu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255000, China;

2.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

Key words: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moral educaton;curriculum

德育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要求我国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全面应对新时代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应当注重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引导其建立完整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帮助的人。其次,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班主任的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效展开德育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路径

引言

小学在学生的成长生涯中尤为重要,该时期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发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德育。其次,班主任自身的行为习惯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班主任应用自己的优秀品质熏陶学生,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对于道德意识较差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不成熟,没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而国际化和信息化社会下,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影响着小学生思想的发展,为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增加了阻力,也正是在此背景和挑战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体现。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应当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为学生提供正确思想引导,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上文提到小学生心理和智力发展不成熟,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面对错综复杂的思想和信息,会产生一定的迷茫,不能分辨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好坏;班主任教育不当很可能会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目前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是防止小学生被外界不良文化影响而误入歧途,增强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树立道德底线和原则,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原则和优良品质。

(二)建立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

由于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限,没有正确法制意识和是非观,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灌输简单的法治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和是非观。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更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育内容,并将德育教育全面覆盖,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来自网络上参差不齐的思想文化,因此班主任应当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力度,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这也是我国教育部门有关德育的具体要求。

(三)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除了家庭,学校是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而班主任则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为小学生会无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习惯,所以班主任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行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在长大成人后仍然会记得班主任带给自己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当利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自己的优良品质去熏陶学生;对于出现错误思想和不良习惯的学生班主任应当及时纠正。

二、小学班主任在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上文提到新时期的背景下,各种思想碰撞,会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陷入思想的误区。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借助道德模范的真实案例,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以完成对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增强其对不良思想的判断力,保持道德原则和道德底线。所以德育教育在当今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应从以下几点开展德育教育: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榜样

小学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班级的领导和管理者,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担子,育人指的就是德育,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将优秀的道德品质内化于心,以完成德育教育的要求。当然,思想的熏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德育教育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所以班主任应当将德育融入日常教育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班主任用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为学生树立道德模范,以自身的品格魅力去熏陶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优秀的品质内化,进而形成自身的优良品质和道德意识。最后,班主任也应多关注学生的内心,给予学生温暖,让学生感受班主任的爱,建立对班主任的信任;这种做法有利于增强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便于德育教育的实施。

(二)营造优良班风

优良的班级风气,对德育教育的实施非常关键。如果班级氛圍不够和谐过于混乱,学生在班级内就不会找到温暖和归属感,没有团结意识。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时就会非常困难,(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所以优良的班级风气对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为学生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和优良的班级风气,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环境里学习,感受来自教师和班集体的爱。在营造班级氛围时班主任要优先关注特殊学生。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采用家访的手段,对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情况做调查,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爱,鼓励引导其融入班级,多与其余学生交流感受来自同学的友爱。

(三)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当体现在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班主任应当将德育教育融进日常教育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进而将优良品质和道德进行内化;班主任拥有足够的耐心,德育教育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德育教育方法,班主任应当利用多种德育教育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与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做到切实落实德育教育,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国庆节时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播放爱国影片,让学生感受先烈们的爱国情怀,鼓励学生写下观影感悟;在讲解语文课文时班主任也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使学生认可书中优良品质和价值观念。

在日常教育中班主任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德育方法,充分将思想道德教育融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另外,对于道德感较差,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班主任应该严慈相济,使学生能够心甘情愿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有利于德育的渗透。

(四)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共同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忽视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如果仅靠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就无法实现德育教育作用的最大化。所以班主任应该创新思路,联合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学生在生活中最真实的样子,更能让家长清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

比如随着社交平台的发展,班主任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所以班主任应当好好利用社交平台,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应当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更新教育理念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争取将德育教育的效果最优化,家校联手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马海霞.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 西部 素质教育,2019,5(13):40.

[2]谢华.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J]. 新课程研究,2019 (18):124-125.

[3]沈丽荣,岳莹莹.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9(5):83-84.

德育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1 德育答辩的缘起

大学是一个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基地,应当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多定位于人文教育,具有人文教育的本位特征。从教育初等阶段的《三字经》一直到高等阶段的孔孟,都不难看出古人对人文教育的注重,无不具有强烈的道德、伦理色彩。随西方科学技术的东渐,科学教育进驻大学,大学教育确立了专才教育模式,并一直保持着科学教育本位的倾向,表现为科学至上性、学科功利化、思想道德教育趋向政治化等。这些倾向导致在大学教育中,理工科更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认为科学教育更容易取得看得见的成果和与之相关的经济及社会利益;而作为人文教育一部分的道德教育就逐渐引退或缺场,失衡的代价则表现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面对新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年,黑龙江科技学院首次开展了对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展德育答辩的工作;北京理工大学自2003年起正式实行专业、德育“双答辩”;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作为河北大学的独立学院,于2007年4月面向07届毕业生首次开展了“本科毕业德育答辩”工作,并在2008年顺利开展第二届德育答辩工作。

2 德育答辩——大学人文教育的手段

高等教育实施的过程决定了开展人文教育的形式是有限的,主要体现在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课程等。人文教育的特点是持久的灌输,难以速成。因此,以上教育形式碍于时间、人员的限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科毕业生的德育答辩的开展,正是对毕业在即的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缺失的一种弥补,是人文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回顾大学时光、思考青春岁月、书写人生愿景等,形式体裁不限,体现了较强的发挥性和参与性。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近两年的实际工作为例,德育答辩共有以下几种开展形式:(1)由班主任提前写出若干问题,如:大学中你最难忘的回忆是什么?大学四年中,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大学中你最难忘的老师是谁,为什么?与同学产生过矛盾吗?等等。在德育答辩班会上让学生随意抽取问题回答,回答完毕可由评审老师提问。(2)班主任把班级四年的影音资料整理,在答辩会上播放给学生,共同回忆大学时光,学生自愿上台发表感想。这种形式极具感染力,往往使全班学生忍不住潸然泪下,惜别之情油然而生。(3)以座谈会形式,把教室桌椅摆放四面相对,拉近同学之间以及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回忆大学时光,化解过往矛盾,展望未来。(4)由学生演讲自行准备的材料,评审老师逐个提问并给予美好的建议和祝福。不管是哪种形式,均有学院的宣传机构进行拍照和录象,留下影音资料,同时学部选取优秀的德育论文上交到学生工作部,把学院优秀毕业生德育论文及相关照片资料汇编成册,以便学院存档并下发给教师和低年级学生传阅学习。

3 德育答辩——开展人文教育的思考

3.1 是德育教育,还是答辩形式

对德育答辩的褒贬不一,关键问题是涉及答辩本身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的问题。本人认为“答辩”这个词用在这里并不十分恰当。“答辩”二字,从字面上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这是项学术工作,可以用“答”和“辩”这种程序来完成。事实上,道德教育的成果和水准怎是用“答”和“辩”的过程就可以体现的呢?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可以用科学的角度去量化打分,而德育水准通过一篇“论文”或者几分钟的论述量化成分数和等级显然不合适。

3.2 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人的主体发展应该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协同发展。人的理性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来培养,人的非理性需要人文教育去呵护,推之,人的发展需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近几年大学校园中违背社会期望事件的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大学人文教育的忽视使大学成为出产标准化技能性人才的基地,而不是综合性人才的学府。大学教育缺失了对学生思想的培育,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育,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的培育。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对在校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如果大学教育培养的都是有才无德的“人才”,其走向社会以后对社会的危害远比一个无才无德的人还要大。

3.3 德育答辩的现实意义

首先,德育答辩是沟通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桥梁。德育答辩给了毕业生一个很好的释放情感的(下转第28页)(上接第11页)平台,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而学生答辩的过程,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是对其工作的肯定。其次,德育答辩工作的成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效果。通过聆听毕业生的德育阐述和阅读优秀德育论文,他们可以审视当前学习和生活状况,明确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方向,解答在大学阶段共有的困惑。另外,德育答辩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承,任何思想的沟通和碰撞,都是在积淀一个大学的文化。

3.4 德育答辩是大学人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

德育答辩工作的开展,显示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必要作用,但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并不是德育答辩能完全弥补的。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大学校园的精神,也谓之大学的“魂”。高等教育着力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知识,而人文知识的培养不像科学知识那样显而易见,是需要通过感悟的方式获得,是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因此,要加强大学人文教育,仅在本科毕业时进行德育答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我们关注本科毕业德育答辩这项新兴事物的同时,应该思考更多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方式。

德育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新课改的政策提出,很大程度的改变了现有的基础性教学课堂,人们对于孩子知识学习进行关注的同时,看到了培养小学生品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需要开展相应的教学课堂,而德育课程的实施开展,促进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进一步扩大,有效引领出新的学校风气,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会中道德观念进行了很好的体现。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德育;实施现状;对策分析

前言:在当前的社会时代发展中,有关教育行业的问题被不断的提出然后进行解决,新时代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思考方式进行了有效引导,利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德育教学课堂与学生进行思维知识上的有效互动,在培养小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可能的同时,将学生的个性化能力进行放大,突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一、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问题

在社会物质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去就会进一步的提高,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就是对小学生高尚精神世界的一个培养,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德育课程的开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与实际生活相分离

德育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开发,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多的是以理想化的状态作为传授背景的。虽然目前的教育领域已经借助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力量进行了改革,各项基础性教学课程进行了完善,但是德育课程作为相对发迹较晚的课程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征把握不到位,与时代的教育发展环境脱轨,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

(二)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作为一项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课程,在目标的确立上需要结合学校整体的学生情况,系统性的建立阶段性的有效发展策略,实施教学手段。目前的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教师对于教学课程的目标认知模糊,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导致教学效果不达标;并且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不足造成教学课程安排的不合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德育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学习目标任务不明确。

(三)教学评价不足

现在的很多学校实施的课程教学相对来说会有所侧重,对于德育教育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充足,加上教学手法的缺失,导致学生并不能根据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法,得出应有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评价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利于建立相应的学习自信心的,教师对于多元化教学评价手法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到位;缺乏一定的师生交流会导致教师更难以把控学生的想法,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内容。

二、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对策分析

基于现今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所遇到的问题,相关研究单位,对小学阶段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尽可能的保证德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转化学生的思想状态

学生作为目前教育实施的主体支撑性任务,在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生在当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力量,还有思想品质上的提升,小学生的知识学习需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与实际生活内容进行结合,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理论知识的利用效率,提升知识运用的熟练度。借助对学生认知思想的转化,教师在对抽象问题进行教授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德育知识的方法。

(二)建设校园环境

小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时间和课余时间相对充足,利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进行德育课程的开展,能够引领学生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好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在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考虑到课堂环境的建设问题,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主要导向,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进步学习提供良好的空间,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心理,通过学生的自主摸索,成功的进行思想理念的积累提升。校园大环境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各个年级的学生状态,利用校园文化对其进行正确的文化引导,帮助学生开展各项思想道德类的活动游戏,利用讲座、主体班会等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认知,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眼界,培养出优秀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

(三)开展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新課程教学理念下,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需要结合教师足够客观的课堂评价,从而有效推动课程开展的效果。建立起足够完善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保证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构能够得到客观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得到客观且全面的教学培养;适当的教学鼓励,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是教师对于自我的一个学习肯定,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密切,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进行思想品行和道德修养的提升。

结语:由此看来,面对社会的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的开展是必须的,并且教师作为重要的引导者,需要提升自身的德育认知,更好的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借助现代化的力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盛秋.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德育的思考[J].智力,2020,(19):133-134.

[2]向甸龙,潘勇.小学幸福德育实施路径探索[J].安徽教育科研,2020,(10):94-96.

[3]王剑倩.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和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61.

上一篇:成本会计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教师学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