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体系建设范文

2023-09-19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这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从3个方面贯彻落实。

第一,必须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从小学1至2年级起,开设《品德与生活》,3至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重在品德启蒙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初中开设《思想品德》,重在良好品德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高中开设《思想政治》,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常识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第二,必须打好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基础,把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从德育覆盖领域看,应整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中小学全面整合德育资源,改进德育方法和形式;在高等学校重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从德育横向渗透看,要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广泛开发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注重德育与所有教育教学环节联系,深入挖掘各学科蕴涵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抓好社会实践环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适应青少年群体交流方式,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寓教于健康向上文化活动之中,扩大青少年参与面,丰富学生体验,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一、 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关键。作为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我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使命有新的认识和思考。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是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就是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它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其核心在于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教育发展到今天,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其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重智轻德忽视思想品德的塑造必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与时俱进的德育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充分肯定和尊重,是现代德育的价值思想和思维原点。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使德育成为学生的主动要求。

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就是注重个性的人才观。个性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的发展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德育过程中,只有承认个性,才有理解和尊重,这本身就是一种德育。

二、加强师德建设 ,是构建新德育体系的基石。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德育教育,师德为先。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可见,强化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学校德育建设的关键所在。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

学校一直都很重视师德建设,特别是自02年学校招收普招生以来,师德建设从塑造优秀的师表风范入手,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明确教师的责任和要求,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发表后,学校抓住机遇,加快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且育人是第一重要的。教育事业是教师用自己的劳动(职业)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事业。教师的优秀师表风范、模范师爱形象和高超的师识水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培育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精心的呵护广大教师的忠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爱心(热爱教学岗位)。学校给教师提供优越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交流,提高学历层次,注重对“博学多才”的“经师”和对“道德高尚”的“人师”的培养,适当的安排各种观摩助教活动,鼓励教师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和自我思想改造,端正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尊重知识的态度,定期监督检查教师是否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正确分析和处理教材的业务能力,达到教育教学能力有明显提高,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养成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钻研教学的自觉性,达到教师综合本领的提高,从思想上彻底除去陈规,开拓创新,积极实践,不断前进。

三、 队伍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保证。

德育队伍的建设是实施德育的人力保证。高校扩招后,教师队伍的数量极度不足,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党委统一意见,在普招生进校的第一年,抽调了50余名优秀教师和政工干部,成立了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队,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政治思想工作要领和方法。他们活跃在教室、食堂、宿舍,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问题,把爱和关心潜移默化的融进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今年,学校为保证学生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实行专兼职辅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保证学生日常生活有人管,政治思想工作有人做。

四、 制定德育计划,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生源结构,德育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德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坚持每个学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政治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德育计划,保证德育内容和实施途径符合学生的需要。

制定德育计划是将德育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根据不同时期学生思想特点和关心热点的变化,主要的教育内容为:校纪校规、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如何认识大学生活,“三心”(爱心、善心、)教育,就业前心理辅导等。同时结合不同时期国家的大事,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同学。例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纪念为世界和平而牺牲的人们,新学期一开学,由学生总支、学生处组织了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极大的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接着,针对04级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四想四对照”活动,促使同学们通过回顾一年来的学习生活,尽快找出思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活动针对性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德育的计划性,并不影响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关键是要找好切入点。

五、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

对德育的评价,是构件德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德育评价关键是要的确立德育目标。长期以来人们似乎习惯于把德育的目标定位于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热爱党,热爱祖国。虚的东西多,实的东西少。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从而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德育效果的评价。

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多次指出,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根据这一德育目标,学生管理部门制定了学生量化管理办法,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学习表现、思想品德、纪律劳卫、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对德育的实效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德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一、确立全员德育观, 用全员德育促进成长

2017年11月, 教育部印发通知, 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员德育是指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 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协调合作, 把学生德育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 形成全员德育的氛围。

一方面, 师生联心, 下好一盘棋。学校全体达成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全员德育观。学校是一盘棋, 无论是学校大环境还是在班级小环境, 学生都必然与学校的人与事产生关联, 从任课教师到机房设备管理员到寝室教官到餐厅师傅到门口门卫, 他们对待学生的态度、管理学生的方式以及与学生交往的点点滴滴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感受, 影响学生的茁壮成长。“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力量是隐形的, 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的、持久的。即使是不上讲台的教师, 在服务管理中也应承担起育人的职责。他们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 一言一行, 是文明热情还是野蛮无理, 也是能否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 家校联盟, 团结一条心。家庭是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学校制定完备的措施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 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网络课堂、学校开放日、一封家书等多种渠道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 指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反馈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借助家校合作的德育活动让家长主动关心学校, 关心学生, 让家长切实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

德育不仅是学校一位老师的事, 也不仅是老师一节课的事, 更不仅是一个学校的事。德育是学校里每一位老师的事, 是全学校教职员工的事, 有效的德育一定是“大德育”, 一定是“全员德育”。河南省外贸学校提出“人人都是德育老师”, “班主任首先是德育老师”。每一位老师的认真负责, 每节课的扎实进行、每次活动的丰富有效, 全员德育在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建立快乐德育观, 用快乐德育增强实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吸引学生的德育, 才能感染学生;学生快乐的德育, 才能提高实效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快乐德育主要是通过老师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 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积极帮助鼓励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触动, 体验快乐, 并以此对思想道德进行内化, 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得到提升的效果。

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感到欢愉, 学习也要改变策略。如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挂12个词, 不如挂上12幅画;挂12幅画, 不如组织学生画;漫画上墙, 不如校园网上挂;动手画画, 不如动漫现代化;电脑上网, 不如手机滑一滑。学生在趣味性、激励性的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感悟, 并获得成功感。河南省外贸学校在走廊墙壁上开设了班级文化建设栏, 每月一个德育主题, 让学生动手画、贴、设计。这种目标明确, 形式多样, 玩中渗透, 激励及时的德育活动, 极大地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树立活动德育观, 用活动德育提升兴趣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 我会忘记, 做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加, 我就会完全理解。”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 德育理念要想真正在学生中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德育活动就必须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 河南省外贸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下特色德育活动。

一方面, 以孝道感恩为入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好“孝亲、尊师、友学、立志、守法、长善、救失、落实弟子规”8个主题的教育, 并通过活动让学生践行8个主题的教育。着重开展孝道感恩教育, 引导学生孝亲感恩, 练唱感恩歌曲, 为父母做一顿饭。在春节、教师节等节日到来时, 倡导学生制作感恩卡片和写感恩信, 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以及亲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并引导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心中的爱和感谢。通过这些活动, 让学生践行孝道、学会感恩。同时开展爱心捐书活动, 倡导学生拿出自己看过的书捐给社会上的贫困地区, 践行仁爱教育。还开展爱国教育活动, 比如国旗下演讲、参观河南博物馆、扫墓活动等。

另一方面, 以礼仪塑形象为外化, 礼仪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亮点。通过礼仪教育, 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 培养学生谦谦君子、窈窕淑女般端庄优雅的仪态、谦恭有礼的品质, 捉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营造温馨和谐幸福校园。如新生入学教育中就开始进行礼仪培训大练兵活动, 训练学生对礼仪规范的感性认识, 训练学生逐步养成鞠躬、行礼、问好的良好习惯。又如礼仪值周活动, 每天一个班级, 学校门口, 礼仪值周, 强化训练学生礼仪习惯, 全校形成谦恭有礼的氛围。

德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 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活动为载体, 以体验为途径, 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坎里, 把德育信念内化为德育情感, 整合到学生的道德认知范畴中, 形成德育实效。

四、实现成功德育观, 用成功德育树立自信

“成功”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是学生成就人生的需要。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 能提升中职生的自信心, 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 从而形成正确地自我认识, 学会自主成功,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成功教育首先就是对学生提出积极的期望, 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培养让学生跳一跳跑一跑摘桃子吃糖豆, 把握“最近发展区”, 加速学生的发展。其次,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实施赏识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人", 老师用发光的眼睛看学生, 就会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美好品质。通过对学生优秀品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予以肯定,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追求进步。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赞美他人, 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源泉。让学生人人有成功, 处处有成功, 时时有成功, 享受成功的乐趣, 增强成功的快乐, 培养成功的能力, 树立成功的自信,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德育活动, 展示与激励能有效提高德育吸引力。一方面学校可通过“设计之星、文明之星、点钞之星、书法之星、化妆之星、礼仪之星、英语口语之星、尊敬师长之星”的内部机制, 促使学生逐步达到自己争取成功的程度, 从而最终达到教育成功之目的。另一方面可为学生创造获奖机会, 表彰是重在激励的基础, 要善于表扬。同时发挥橱窗和校园网的作用, 如班级壁报、学校橱窗、校园网络……, 展示作品, 多种形式及时、当众表彰有进步的学生。表彰的形式可以是奖状、奖品、作品展示、头像或生活照展示…。

“成功”教育历来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成功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 以行为改变教育、心理暗示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 浸润学生心灵, 引导其自觉认识、自觉提高成功素质, 建立起积极进取的心态, 然后形成自我激励, 树立自信, 最后立志成才。

摘要: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学校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教育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是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确立全员德育观、快乐德育观、活动德育观、成功德育观等方面出发, 对更新德育观念, 保障“知思行”德育模式有效落地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全员德育,快乐德育,成功德育

参考文献

[1] 杜艳红.对中等职业教育全员德育工作的思考[J].职教通讯, 2013 (17) :70-71.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好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人的感受,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学校充满留恋和不舍,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校园里开花。”这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科大附中”)王世东校长的筑梦自白和教育情怀,也是科大附中的教育价值追求。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笔者一行走访了科大附中,在深入了解这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后,力图揭示在改革的浪潮中,科大附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办学方式,如何进行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价值抉择。

守正:

根植一方孕育梦想的沃土

科大附中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创建于1960年,2013年3月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近年来,在海淀区工委、教委支持下,学校成为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和北京科技大学双重对口支持单位,申请成为北京市“1+3”项目改革试点校,“落户”北京市海淀教育新地图。良好的机遇和高端资源的注入,激发了学校的内部发展潜力,使学校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美誉度日渐提高。2015年,科大附中更是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也是全国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中学。

这些成就足以吸引人的眼球,而更引人瞩目的是科大附中这57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办学传统和育人特色。守育人之正、守规律之正、守传统之正、守责任之正,一代又一代科大附中人用这样的坚守根植了一方孕育教育梦想的沃土。

1.守校园文化之正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标志,文化需要继承才能鼎新,否则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因此,王世东校长十分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科大附中任职期间,始终将自己当作是学校几十年长跑接力赛中的一名接棒人,坚持在文化传承中守正。

走进科大附中,校魂石主题雕塑、文化走廊和教学楼一楼的校史馆给笔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所学校的设计很独特。这种独特并非只是位置和建筑的独特,而是一所规范、标准的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出的文化风格独特。

王世东校长告诉笔者,科大附中的文化走廊是按专题设计的,主要包括校史文化展厅、美术、科技、信息、物理、化学、生物、人文走廊以及操场墙壁涂鸦等,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在物、化、生、技等学科特色专题走廊的橱窗内,存放着跟学科相关各种标本、实验模型等,便于学生随时学习和观察。在人文走廊,校训中“明德至善”出处的原文被雕刻在显著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校训的含义;君子六德“仁、义、礼、智、信、廉。”是人文走廊的主旋律,是学校对师生明德笃行的引导。校史馆位于教学楼一楼大厅,是新生入学要上的第一节校本课程,以此增进他们对学校发展的了解,直至促使其生成对学校的自豪感,激发他们起为学校争光添彩的愿望。各个专题走廊,或是一场专题讲座,或是一个励志故事,或是一次社团活动,或是一场精彩演讲。这种关联学科、拓展前沿、强化体验的空间设计,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会有反映自己学校风格的特色,这就是其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有文化,也是最能证明学校自我存在和体现自我价值的。科大附中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历了几任校长,但以“明德至善,鼎新力行”一以贯之的文化和育人特色却长久地保存下来,这也是其独有的魅力之所在。

2.守办学精神之正

教育需要坚守,但坚守不等于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科大附中不斷进行着突破和超越,但在王世东校长眼中,学校应该改变的是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不变的是学校教育特色和文化传承。坚持学校的教育文化传承,与时俱进,融于新课程的育人理念中,能更好地发挥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百炼成钢,铸就梦想”的学校精神是由北京钢铁学院附中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凝练而成的。这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大附中人(钢附人)满怀教育理想,明德至善、授业解惑、殚精竭虑,将自己的青春韶华、全部才情、抱负无怨无悔地抛洒在这块教育热土上的真实写照。正因为他们有着对教育理想的坚守,才有了今天科大附中“春风化雨育桃李三千”的办学成就。

如今,令科大附中人引以为豪的“百炼成钢,铸就梦想”的学校精神,已成为学校深化新课程改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炼就了师生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实践创新、爱润心灵的精神品质。

吴遵民先生曾说:“让我们牢记教育的使命与职责,牢记教育的原点基础与终极价值:那就是生命。”的确,对于科大附中而言,“改变”与“坚守”的把握,不仅是一种技巧,而且是一项科学的决策,而做出这项决策的标准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服务人、塑造人。

3.守教育规律之正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慢的艺术,行在当下,利在长远。因此,科大附中以“健博慧雅,学有所长;家国情怀,行有担当”为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能力。

为此,学校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水平,开展校本化的课程实践研究,既注重学生成人成才,又注重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质量上,科大附中既追求学生成绩,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核心素养,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促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学习方式上,科大附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整理提供时间和拓展空间;在育人方式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德润心;建构德育课程体系,强化德育过程的实效性;制定并实施学生教育进阶目标,用陪伴教育引导学生发展。同时,科大附中注重家校合作,建立家校委员会,将家长资源整合为学校的教育资源,邀请专家给家长进行相应的培训,以做到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传统的以分数衡量学校好坏的评价机制下,科大附中并不是一所所谓的“一流”的学校,但从长远的教育终极目标来看,却算得上是一所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生活的学校。

鼎新:

撑起学生放飞梦想的蓝天

古人云:“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学校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守正不等于守成。因此,在守正根植梦想沃土的同时,科大附中还坚持在变革中出新。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研究,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追梦、铸梦和圆梦,撑起一片蓝天。

1. 建设主动发展的协作团队

借助海淀进修学校对口支持的教研专家力量,依托“中国好老师”项目,加大专业引领力量和科研提升能力的“落地”实践研究,科大附中提出“对接学生有效学习,建构有次第的校本教研机制”教研策略,提升教师的学科核心素养和“以学定教”专业发展能力。

通过教研专家的专业引领,带领教师进行深度研究。各个学科教研员深入对接学校教学实践,走进课堂,诊断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的深度研讨活动。教研员从指导者变成合作伙伴,快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能力,改进了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优质学校教研成长的新模式。

科大附中还成立鼎新书院,通过校内名师领跑,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学校建立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发展机制,定时间、定地点、定专题开展教研活动,落实三个“带动”责任:每学期组织开展一个专题研究,展示一节公开课,带领一个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中,在教研共同体的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教研合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靠“眼界”和智慧引领学生前行的,而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开阔“眼界”的“捷径”,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培育教育思想的过程。因此,科大附中十分支持教师积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深入进行教育理论学习。教师们先后参与了“深度学习”“高端备课”“项目学习”等重大课题,并以科研促教研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2.建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有了特色,学校发展就有了特色。科大附中立足科技艺术的课程特色,借力海淀区进修学校的专家力量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双重对口支持,依托“1+3”项目,全面梳理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资源,研发基础、拓展和研究三级四类(人文课程、STEAM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课程体系。打通学段,融合学科,开设跨学科的STEAM课程。

在四类课程的学习中,以人文课程引导学生涵养品性、明德笃行,實现价值引领;以STEAM课程使学生乐知融合、鼎新力行,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以体育与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历练健全人格;以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投身实践、关爱社会、勇于担当的品质。

科大附中将教育教学活动统整在学校课程中,使课程更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和生成性,提高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形成课程育人合力,引导学生树立明德至善、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凸显“价值引领人,科技塑造人,艺术陶冶人”的育人特色。

3.鼓励学生自我管理

对于科大附中来说,好的教育显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不断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为了鼓励学生的主动发展,科大附中创设各种条件,坚持进行学生自我管理的探索。例如,学校楼道书吧里的很多图书是由学生志愿者自主选购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建设书吧,年级都有志愿者牵头负责年级书吧的管理,同学们对书吧有什么建议、需求,可以直接向这些同学反映。

此外,科大附中在教育中不断渗透“自我管理”的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校持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北京市生涯规划教材为载体,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学会规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社会,了解职业,学会选择;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和主题班会,坚定目标、奋勇拼搏、实现梦想。

自我管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学生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在科大附中,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由过去的被管理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实现自我成长,是王世东校长和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力行:

拓展多维实践学习的空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科大附中将课堂教学拓展和延伸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迁移知识、拓展思维、主动探究,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1.在研学实践中增长才干

科大附中通过制定研学社会考察的校本实施方案,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设计了“行前教育引导课”“行中探究实践课”和“行后研讨总结课程”。

目前,科大附中已经开辟了山东曲阜泰安线、陕西西安线。行前,学校组织年级组,根据学科学习内容,建立跨学科的备课组,不同学科老师共同备课,加强跨学科融合,设计“研学考察课程手册”,组织学生进行行前教育,使学生带着探究的问题参加全程的实践考察活动;在考察活动中,组织学生成立专题合作小组,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人文意境,体验社会生活,研讨历史事件,体味文化精髓,引导学生依托专题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考察活动结束回校后,组织学生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汇报研学考察成果。

正如王世东校长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教材,经历是最好的成长。”科大附中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祖国名胜古迹和壮美河山为素材,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参与体验型的转变,培养了学生参与实践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传递爱心

高质量的教育一定是能够使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的教育,这是学生和谐发展、面对未来的基础。在实践中,王世东校长和教师们始终没有忘记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人生,用自己的能力服务社会。

随着共享单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大附中路段,部分单车摆放无序,随意停放,造成路段的环境相对杂乱,在学校的鼓励下,科大附中的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共享单车的清理和归整。

每年9月,学校开展的图书义卖活动,将善款换为“爱心包裹”,绵延传递到“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甘肃贫困老区、京郊敬老院、福利院等。在交通路口,设立交通志愿先锋岗,宣传交通安全,组织行人过马路。走进社区,慰问和服务空巢老人,送去爱心和温暖。每学期在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累积达1500人次,服务时间累积超过120小时。学校志愿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次被海淀区教育系统志愿者联合会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活动是科大附中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之一,学校创设各种条件,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活动中,亲身感知和体验,使其心灵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使学生在志愿奉献中敞开“爱”的胸怀,学会“爱”的传递,享受“爱”的幸福。

从校内养成到校外实践,科大附中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正以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科学育人、艺术育人、实践育人等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实现学生持续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教育。”无疑,科大附中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证明“这里是成就人的地方”,证明其具有“引起人灵魂深处变革”的能力。

责任编辑:木子

shalee0307.li@gmail.com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摘 要】班会课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班会课功能定位,科学开展班会课实践,有助于发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形成和谐班级文化,积极推动班集体建设;有益于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班会课的实施要避免班会功能盲目扩大、班会内容交叉重复、班会实施一刀切等误区。

【关键词】班会课;功能定位;误区

【作者简介】罗京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南京,210001)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

明确班会课的性质及功能定位,有利于解决班会课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利于班会课的科学实施。盲目扩大班会課功能,会增加班主任的工作负担;随意设置班会课内容,会挤占有限的班会课时间;班会课越俎代庖,会与其它学科教学重复。

一、班会课的性质

班会课最初是班主任为处理班级事务而召开的班级“会议”,主要在课余时间召开,未排入课表。班会课一般根据班级工作需要来确定内容、时间和长短,多为偶发事件处理、班级工作小结、常规教育、成绩反馈等。后来,大多数学校将班会排入课表,成为“班会课”,班会课内容、授课方式多由班主任自己确定,这就为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提供了时间和阵地的保障。目前,一些学校构建了校本德育课程体系,鼓励班主任根据班情,设计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班会课,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班会课应该是一次会议、一项活动,还是一门课程呢?班会课到底该怎样定位呢?

(一)班会课是“会”,更是“课”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带领班级达到理想的目标,这就需要通过班会课不断加强团队建设、解决班级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班会有时候是“会”,通过会议的方式进行班务处理、偶发事件处理、问题讨论等等;班会更应该是“课”,通过有计划、系统地实施班级德育,促进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发展。班会课是班级可以支配的时间和阵地,应该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班会课可以通过辩论会、演讲会等形式呈现,也可以采用一次班集体活动的形式,但不能说班会课仅仅是一次会议或活动。班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确定的组织者、有明确的参与主体、有严格的组织过程,具有明显的学校课程特征。班会应是“课”,更应成为“课程”。

(二)班会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班会课与一些学科课程有联系,但也应有明显的区别,班会课与心理健康课的区别恰能说明这点。心理健康课多采用互动、体验、探究等形式,侧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达到自我认知、自我调适的功效。班会课内容与范围更广,侧重班集体建设,培养团体心理品质只是其内容之一。又如,班会课与政治课等的区别也能说明这点。现今,中小学政治课(习惯上将思想品德等课程简称为政治课)更贴近学生生活、成长和发展的实际需求,与主题班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政治课偏重于德育认知,注重知识传授,注重德育学科构建,是“学科德育课程”(处于“知道”层面),班会课是“活动德育课程”,以解决本班学生实际问题为目的(力求“做到”层面),这是两者最重要的区别。

在新课程改革的框架下,班会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特定领域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主要通过相关学习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宽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班会课是校本课程

班会课的组织和实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以校情、班情为基础,以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解决班集体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目标,进而形成班级特有的学生文化。因此,班会课也是一门内容和课时安排具有一定弹性且个性鲜明的校本课程。

(四)班会课是活动德育课程

完整的学校德育课程应包括学科德育课程和活动德育课程两部分,班会课属于“活动德育课程”。活动德育课程与学科德育课程紧密联系,其独特价值与功能在于突破了学科德育课程的局限,可以作为学科德育课程的一种补充。班会课作为一门活动德育课程,是班主任有目的、有意识地将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性地融入班会课中,并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相配合,从而增强班级德育的有效性。

二、班会课的功能定位

在班级教育中,班会课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发掘学生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的现实问题或者学生的发展需求,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只有这样,德育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1.贴近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一个重要话题该不该成为班会课主题不能一概而论。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如果“香港占中事件”成为班级热点,这个问题引发班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行为问题,学生表现出不理性的言行,那么班主任就应该通过班会课倾听学生们的观点,进行引导教育和相应的澄清,并与学生一同关注后续发展,努力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如果“香港占中事件”没有成为班级热点,也没有引发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行为问题,那就没有必要,或者暂时不需要进入主题班会课。班主任的价值定位、价值干预、价值引领非常重要,班会课不是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2.立足当下,适度前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南京彭宇案”“陈冠希艳照门事件”等生活热点话题,也是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这些生活事件反映出不良的社会风气、折射出道德沦丧的丑态,都是很好的生活教育素材。有班主任以“陈冠希艳照门事件”为教育契机召开班会,学生踊跃发言,内容涉及如何正确追星、交友、隐私安全等诸多方面,对教师和学生都很有启发。这样的班会立足于当下生活,教育具有适度超前性,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人生的导师,应该根据青少年品德发展规律,在关键期抓好关键教育,通过设计和实施系列班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身体与心理健康成长,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在班会课的准备和实施中,学生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过精心设计的班会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其它教育形式相比,班會课的教育活动更集中、更高效,它能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展更广泛、更深刻的思想交流和碰撞,从而激发和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形成和谐班级文化,积极推动班集体建设

1.进行自我管理,处理班级事务,加强班集体建设。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受教育影响、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会课作为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具有开放性和明确行为指向的教育活动。在班会课上,可以引导班级成员共同制定规章制度、讨论班集体建设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形成良好班风。

2.开展自我教育,解决班级问题,促进班集体发展。

班会课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施加针对性教育影响的专门课程,是进行班级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班会处理班级事务,解决师生间、生生间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解决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班主任的价值理念对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会课上班主任不搞“一言堂”,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们的想法,通过班会课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这是班会课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3.追求自我发展,形成班级文化,创建优秀班集体。

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班级文化的创建极为重要。班主任可以围绕设定的主题,将班会课的内容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转化为班级文化的创建过程。班会课可以促进集体目标的实现、集体凝聚力的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师生情感的有效沟通;通过持续有效的班会课,班级的生活方式、规章制度、价值观和共同愿景逐渐沉淀、整合,最终会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氛围。而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助于班级成员良好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形成,从而推动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

(三)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

1.促进专业发展,与学生共成长。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影响人。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内容充实、计划周密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系列班会课来推动班集体建设。同时班会课也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挖掘自身潜能、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通过班会课,班主任可以熟悉所带的班级,通过对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可以围绕一系列预先设定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教育;可以锻炼教师的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教师捕捉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从而丰富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2.发挥纽带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班会课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开展多种德育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入社会,体验各行业的工作、生活,“用童眼看世界,用童心感知世界”。一些学校积极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根据系列班会的需要,邀请相关家长在班会课上展示专业技能、介绍前沿科技、分享人生感悟。在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时,邀请家长们来学校,参与亲子班会,搭建了亲子沟通的平台。班会课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密切了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班会课功能定位的误区

班会课有其自身的课程地位和教育功能,不能将班会课变为简单贯彻教育文件的一个“箩筐”。班会课一旦成为一个“箩筐”,什么都往里装,这样盲目扩大班主任的工作范畴,增加班主任工作负担,必然会引起班主任们的反感,长此以往会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班主任要避免班会课成为“一个鸡肋”,成为学科知识拓展的课堂,同时也要避免别的学科“吃剩下的鸡肋”变成班会的主题。因此,要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中思考班会课的功能定位,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进行多学科协作,完成相应班会课主题的实施;要避免班会课“一刀切”的现象。如果统一班会计划、统一班会主题、统一班会方案,那么班主任就完全没有了自主权,班会课自然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最终难以发挥班会课的教育功能。■

德育体系建设范文第6篇

摘要:大学德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大学德育的内在文化品性要求在大学德育中引入文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大学德育放在文化的视域中进行特殊考量。其基本立意在于开拓一个崭新的德育文化思维空间,梳理大学德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德育中的文化性缺失问题,以文化观照大学德育的发展,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德育;文化性缺失;文化观照

21世纪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文化时代,道德教育更是无可选择地面临着深刻的文化自觉。所谓“人文化成”,就是人的构成与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化的构成与发展,是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类心灵的建设。从文化的维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困境的大学德育。充分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既是对新时期提高大学德育有效性的思量,更是对教育人性价值的反思与回归。

一、文化:大学德育的本质维度

从文化的角度看,人的任何行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它的背后有强大的思想运动,有一定的文化支撑。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在文化视野的观照之下,都在意义和价值的笼罩之中。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与文化紧密相连。站在文化学视野来思考德育有其内在依据:其一,德育所具备的教化功能最能直接体现德育的文化实质。并因此被归于一种文化的深层次内容;其二,德育所要解决的就是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等问题,实质就是解决深层次的文化核心问题:其三,一个社会对德育的重视以及所制订的一系列指导方针本身内涵着文化价值取向,绝不能孤立于文化之外来施行德育。

其实德育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本身包含了德育,这是不容置疑的。之所以会造成把德育从文化中分离出去。既是因为传统德育的泛政治化。也是因为对文化理解的肤浅化。事实上,大学德育是大学中师生之间通过主体性互动而实现的政治、思想、道德价值意识生成和建构的文化事实。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大学德育的参与者无疑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其主要客体——知识,无疑应归属于文化;大学德育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文化性的,甚至其实现目标的方式也主要是文化性的。如果说世上还有一种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容纳、传播和发展文化的话,那就是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当然也包括大学德育。

大学德育作为文化范畴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自身的子目标和相对独立的存在价值,它总是通过对人的内在维度实现其外在价值和功能。德育是一个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的文化价值体系。德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实现都决定于对人的精神世界——人格的塑造。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是推进“精神成人”。能否做到这一点应当是衡量德育成败的一个标准,也是德育效应是否能够持续的关键。大学德育对青年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方向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甚至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教育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因为,“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人们是通过文化的交流进行思想政治的宣传和教育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运用先进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思想政治观点层面逐步消除分歧和隔阂,在文化认可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

此外,文化是具有历史继承性和延续性的,大学德育作为对大学生施以思想道德影响的教育活动,它本身就存在并延续于历史文化范畴之中,其发展也始终受到文化的影响。我们在设定大学德育目标,确认大学德育内容的时候,往往是出于“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初衷,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时代的大学德育,都不可能全然挣脱它既往的羁绊,大学德育必然是生存于它自身的历史发展之中的。换句话说,只有把大学德育当成一种文化事实,在丰厚的历史文脉中进行解读,才能把握它的真实品性。在文化转型和重构的新形势下,德育尤其是大学德育成为了传统与未来的纽带,成为了年老一代与年轻一代的协调者。

二、文化性缺失:我国大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号角。以此为契机,大学德育也迅速实现了思想认识领域的拨乱反正,并由此展开了全方位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德育在队伍建设,运作机制的建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的规划和制定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的轨迹,它所表现出的由中央文件、领导体制、课程体系和德育工作者队伍共同构成的欣欣向荣之喜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滑坡,交织成一幅矛盾、困惑、失调的图景。在与后现代文化的遭遇中,许多大学的德育工作显得苍白无力,无法面对思想较活跃的大学生,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大学德育有效性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如何衡估大学德育的有效性?大学德育有效性的弱化归因何处?笔者以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文化性的缺失是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

1、大学德育的工具化使其难以成为一种文化实体。大学德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内涵文化生命、体现文化价值、承担文化使命的文化实体。作为文化实体,它有自身的逻辑规定和运行法则。虽然它也必须适应于其作为历史延续的“前身”及它身处其中的周围的环境,但这种适应是一种自适应,是大学德育这个有机系统内生的主动演化。问题是大学德育的这种文化实体角色是受人的意志决定的,它要么被给定,要么受剥夺。如果它被主观地定位于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或手段,那么。就只能从他处寻求它存在和施行的根据,这样偏离其本性就在所难免。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被定位于“服务”上面。改革开放之前,以政治运动为中心,使德育成为政治运动的重要手段,而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统一性,更从体制上保证了德育只能为政治运动服务。改革开放以后,大学德育在主要为政治服务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为‘经济服务的功能。这样,大学德育的价值就更多地取决于它所提供服务的数量上了。在被动迎合政治或经济需要的时候,其文化主体的权利往往被忽视。大学德育工具化的结果,从表象看,造成了它的变动不居,因为尾随于政治或经济形势,想保持稳定何其困难,这也是被历史所多次证明了的。而从根本看,大学德育因为难以保全自己的文化操守,在变动不居中消磨掉了自己的本性,从而变成一个没有文化性的文化事物,德育的有效性自然受到影响。

2、大学德育的泛政治化使其难以成为一个培育学生德性的场所。没有人会否认,“教育是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只有人格,才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本质所在。”德育的终极企盼就是能够将至善至美的思想道德原则“播种”到学生内心深处,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生长,最终作为学生稳定的心理特征——德性而显露出

来。但是现实大学德育的设计、管理和运行机制却不足以保证这种美好愿望的实现。首先,我国大学德育设计实际上是一项政治决策,基层德育思路和行为的根本控制力来源于中央政治机构,一系列针对德育的通知、规定、决定,往往受制于当时的政治背景或政治取向。在对德育目的的设定中,很显然政治上的要求是居首的,而对文化性的关注却是缺失的,这使得大学德育将育人的职责,从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卸将下来。其次,大学德育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几乎就是政府或政党治理形式的“克隆”。1978年开始,大学德育依托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建立的政令上传下达的通畅机制重新走上正轨,逐步建立起了党政领导共同决策、校长和行政统一负责运作的管理模式。这种宝塔式的行政化管理模式突出了权力在整个德育运行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导致德育被分解成一件件“任务”层层下达、层层执行。再次,政治力在德育的全方位渗透和把持,使得教育者与管理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政治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道德和思想表现,而那些道德和思想范畴内的事理。则由于受到政治性因素的侵扰,失去了独立的品质和自身特有的发展属性。

3、大学德育的知性化使其远离真实的生活世界。从而失却了德育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关于道德的“可教性”问题曾是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争辩的焦点就在于道德主要是一种知识体系还是生活操守。从现实的德育实践看,思想道德无疑是具有“可教性”的。1978年以来,大学在恢复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的基础上,课程教学被视为了大学德育的基本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大学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到1998年教育部提出的“两课”课程设置方案,以及2005年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的实施。大学德育就逐步构筑起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待学生在课堂中系统学习。如此做法无疑凸显了德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由于课程教学的“繁盛”使其在不自觉中成为了德育的重要依靠,德育被操作成了“知识流淌”的过程,与生活世界日渐疏离。知性化的大学德育成为一种与价值无涉的“科学化”活动,其文化意义和价值被忽视,这也是造成大学德育现代化困境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德育发展的文化路径

新的时期,面对大学生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价值选择日趋增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关注、彰显德育的文化性,提升德育的文化品位,以文化的内在属性观照大学德育,实现文化的先进性与德育实效性的双重建构。成为创新和发展大学德育新的时代课题。

1、关注德育的文化价值。不可否认,德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当然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不可脱离,必然要反映执政者的意志和政治需要,德育在“天然性”上就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这种关联性不能逻辑地引致为德育成为政治的附庸或工具,从根本上讲,德育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我们在看到德育政治价值的同时,更应关注其文化价值。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就曾特别强调:“应当不断宣传这样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务必要能提高文化水平。”这不是对德育的一项临时性要求,而是对德育内在本性与规律的深刻把握。

德育是指向人的建设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建设的,德育只有深入人的心灵才能作为一种文化积淀长久存留于人的思想中,才能更有效地向外展示自己的功能和价值。德育的效果不是既定的,而是一种文化角度的意义和价值生成。德育有其内在的精神本性。德育越发展,德育活动的自觉性越强、文化内涵越深刻,文化对德育的引导和建构作用就越强。对大学德育而言,判断其文化价值性的关键应当是看它是否符合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先进的德育必然是为学生服务的,它创造出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它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推动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拓展德育的文化资源。德育的文化资源是指能够被德育综合利用的现有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内容。大学德育的文化性,要求我们走出封闭、狭隘和抽象化的逻辑推演模式,自觉遵循文化教育的规律。借助一切对我们有价值的德育文化资源,使德育更具有文化深度和历史厚度。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文化创造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大学德育的内源性文化资源。内源性发展倡导“每个社会应该根据本身的文化特性。根据本身的思想和行动结构,找到自己的发展类型和方式”。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原动力,其伟大的内在蕴涵,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大学德育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也是大学德育重要的文化资源。现代教育发端于西方文明,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起步就根植于西方文化传播的推进,大学德育应当积极借鉴这些外来的优秀德育文化资源,实现德育的新发展。当然,德育文化资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德育工作经验和传统,当代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成果等都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应积极地吸纳。

3、发挥德育的文化批判与选择功能。德育的文化批判与选择是一个目的系统。一定的社会观念、思想、知识、习惯、风俗等文化因子,如果与德育的目的相一致,则应以积极的姿态加以吸收、调整,纳入其教育的体系。相反,则应予以摒弃。因此,德育的文化批判与选择,就是德育按照其最高价值目标和理想。对传统和社会现实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在文化的比较中进行合理取舍,引导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带来了政治、经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变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另一方面,在道德的主体性基础不很坚实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法制建设不很完善的背景下。各种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粉墨登场,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为了促进文化商品的消费,极力推销物质至上的享乐主义;为了博取受众的注意,大肆宣扬游戏人生的相对主义和实用至上的道德虚无主义。成长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的艰难抉择中出现了困惑和迷茫,有些人放逐了对人生理想的价值追求,甚至放弃美丑、善恶的价值判断,躲避崇高、漠视理想、拒绝原则。面对这种现象,大学德育必须根植于当下的社会文化之中,充分发挥道德的文化变革精神,对现实文化进行批判和选择,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德育本身的“文化性”和德育的最终目标,培育和塑造理想人格。

4、创新德育的文化传递。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即教育灌输和文化渗透。教育灌输带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文化渗透则表

现出发散性和隐蔽性。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发挥教育作用,缺乏任何一个方面可能都会影响效果。大学德育一方面要在研究两者的和谐共融、相互补充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重点要在德育文化传递上进行全新的、深入的探索,以文化方法实施德育活动。

在现代条件下,以文化方法实施德育,就是要扬弃以往德育的泛政治化思维和知性德育的弊端,通过寻找有效的文化载体,采取民主的方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心交人,以交流、参与、对话的方式进行德育活动。总之,大学德育的文化传递是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大学德育变革、发展的文化路径的确认和应答,它对于德育建设的意义会愈益凸显出来。对于德育的文化传递,我们要从原有的一般意义上讨论,进入到一种理念、模式的建构上来。真正实现把文化的功能和特性用之于德育的实施,通过文化之“柔和”克服理论之“灰色”,通过文化去关照生命的意义、信念和价值,使德育深入心灵,进入头脑,使被教育者“心悦诚服”,最终实现文化自觉。

5、营造文化育德的氛围。以文化观照大学德育的发展,最终必然定位于在文化育德的氛围中推动大学德育的发展。文化是一个由不同层面组成的复杂整体系统,因此,大学营造文化育德的氛围,也需要沿着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三重路径同时展开。

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精神面貌、道德情感等组成,其核心问题是回答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当代,大学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积极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科学,服务社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文化氛围。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机制。学校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对各项制度,如教学、科研、思想教育等规章制度作出明确安排;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修正已有的规章制度,订立新的规章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创立、修正过程中,始终有一种理念在指导。现阶段,这种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学校环境文化由校园的物理空间、设施等构成。学校浓郁的人文气息、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活跃校园人的思维,激发灵感,提升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总之,大学德育要从内容到形式都融入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让学生在人文灿烂的育人环境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责任编辑:刘龙伏

上一篇:防汛抗旱标语宣传范文下一篇:新教师新学期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