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

2023-09-23

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化进程加快,各个行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在进行改革。为此,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行业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会计行业必须要做出改变,据社会环境制定新的计划,完善预算会计制度,推进其改革,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为国家服务,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单位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相关的变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现在实行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虽然进行了相应的制度改革,但依然会出现制度上的缺陷,影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发挥政府职能,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必须要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力度。但是,现阶段行政单位不太重视经济发展程度,而且没有建立相关的会计预算标准,这使得在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专用资金计算过程中缺少应用性和专款有效性,造成往来款项的性质复杂且不易区分,并且行政单位的财务报表不准确,从而影响了整体的预算的准确性,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开展。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针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关系

2.1改革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政府采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为了有效利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避免资金浪费和资金混乱现象的发生。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将财政预算资金和其它资金进行有效区分,并交给财政部门进行统一的支付管理,这样会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规范采购流程的资金使用,让采购的资金支出变得更加透明、公开。这样会减少行政单位预算中的资金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2改革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产生

现在,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变革,它的各个部门都是一些独立存在的个题。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与市场企业接触更加频繁。在这种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应该作为一个个体有自己的独立预算方案,将资金使用更加的清晰化,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会计预算体制的改革将预算变得公开、透明。这样一旦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相关的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做出相对的反应,进行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不会相互影响,也不用兼顾很多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针对性的对财务风险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就能为自身增加安全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随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它已经对传统的会计制度产生了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生变化,并不断地进行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一些不适现象,但是也在积极的进行变革和改进。首先,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的定位更加準确,推进事业单位认识到自身的经营目的,并不断地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最终提高会计预算的效率。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也开始逐步转变为政府会计,使得其能够针对政府总预算以及相应总账和明细账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最后,为了较好促使该体系能够得到较好运行,行政事业单位构建了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通过该制度完善权责发生制,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提高自身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落实效果,有效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4影响了国库账户的产生

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其推出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该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执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改变了预算资金的流转程序,使资金运转变得更加规范化。首先,就该制度的运行来说,它对“收付实现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该制度的需要,为了保障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不断对收付实现制进行改进。这个过程中,虽然资金交流更加频繁,记录信息逐渐增多,但是,也可以有效监督一些资金流动行为,避免资金使用不当,对贪腐行为造成一定的打击力度。例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的开支中,它一般通过财政部分由银行进行转交支付,在这个环节中涉及到了很多银行,例如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等等,也会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卡等,为了保证资金准确打到员工工资卡上,就需要应预算编制人员能够针对这一支出方式进行重点研究,避免出现出入和支出较为繁琐的问题,在遵循“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对资金进行处理,从而保证预算内容的清晰度,避免出现资金混乱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3.1 缺少专业的人才,影响财务工作的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大都缺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同于企业财务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大多不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过硬的管理会计本领,会计核算人员的综合能力较差,财务工作开展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大数据时代,要求管理会计人才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各项本领,具有计算机技能、职业品行、人际关系、获取信息以及分析和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持续发展的潜能,这样的“通才 + 专才”,在行政事业单位可谓凤毛麟角。管理会计人才缺失,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化领导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培养,营造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把管理会计知识与技能学习纳入日常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实际地位,从而提高单位整体管理工作的提升。

3.2 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一把手工程,但单位领导层往往侧重于业务、实物资产等,对于内控的管理缺乏专业认知,滞后的管理思想极大的影响了管理会计的有效推进。少数单位甚至没有对会计和出纳进行分岗处理、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一人兼任,内控缺乏有效措施、没有完善的内部稽核制度,同时单位内部的业务审核制度流于形式、资金审批流程不合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造成不利后果。为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灵活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实现内控沟通体系和管理会计信息处理的一体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了解改革对行政单位的影响,在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顺利开展,才能真正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利用,避免资金浪费,规避财务风险发生,从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欣伟, 潘伟东.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0)

[2]沈庆柄. 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优化[J]. 中国经贸, 2017(3)

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于其中归纳梳理并解决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受其影响较大,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就必须对《制度》带来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和核算不一致

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有效内部控制的核心工作。目前,尽管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能实现集中的支付、统一管理,以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分散管理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总的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核算仍旧缺少全面性,其审核、编制、调整、执行等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1]。

(二)会计核算制度有待完善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都缺少一个完善的、科学的制度,这就直接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不够严谨,核算中的许多信息缺少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中,涉及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素、计量方法、科目设置等等内容,改变了不合理的、滞后的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以及管理内容,解决了部分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问题,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常态”经济环境,并能够切实的、全面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情况以及业务活动情况,总的来说,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核算内容方面的影响

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之间的界限仍旧比较模糊,部分自主经营的事业单位,仍旧采用企業经营模式行政管理方式。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中,将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有效调整,基本等同于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内容,其中部分会计科目内容几乎和企业会计科目内容一致[2]。制度中优化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重新构建了会计核算模式,主要体现为“双报告、双基础、双功能”,在原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权责发生制对经济业务进行核算,财务会计的功能得以强化,如增加了坏账准备、无形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概念等,财务状况能够被更加客观、真实的体现出来。另外,进一步扩大了资产负债的核算范围,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二)会计信息方面的影响

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施行后,事业单位各个部门财务支出、收入需单独核算,并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有效管理,将预算资金作为主要管理对象,并且将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纳入了会计管理的范畴内。这种变化,对预算管理以及会计信息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会计信息需要比以往更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在《制度》中有着明文规定,必须严格遵从相关规定使用设置一级科目,不得私自调整,以此来保证不同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对称性,同时也为预算管理提供便利[3]。

如今,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国际化程度不断深化,政府职能也在逐步转换,需要建立起更加公开、透明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系统。而在此前实行的老制度,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对称性以及共享性受一定影响,无法真实的、准确的、全面的反映出国有资本实际情况,同时缺少反映成本信息相应的报告。针对这一点,《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部分会计信息需要直接上报至上级主管部门,甚至部分需要向民众公开[4]。

(三)财务报表方面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因为其管理方式的特殊性,所以财务报表内容和一般社会企业有着较大的差异。财务报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度改革前,它旨在反应行政事业单位的收付情况,这种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有效反应事业单位的业务情况,并且报表中时点、时期相关信息也混淆在一起,信息核对、审核较为困难。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中,根据合并报表内容,对财务报表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整,行政事业单位母公司下的子公司,皆需要纳入合并报表的编制,财务报表的作用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原本的资产负债表更加细化,报表内容虽然更加复杂,但是反映的内容也更加全面、精准[5]。

三、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下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中的内容,积极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引导财务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制度中的新规定,了解其中带来的新变化,分析制度修改的实际目的,切实的改变传统的工作习惯。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保证工作人员在培训中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应积极借鉴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模式,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开展管理工作。针对一些社会服务项目,应该着重凸显项目的公益性,严格遵从新制度中的内容,优化工作规程,提高会计核算效率以及质量。另外,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财务部门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意识观念,积极加强风险管理,落实全过程资金管理,对会计核算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

(二)改变财务工作观念

在制度改革前,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将预算资金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主体,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款项都是来自于国家财政部门拨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是对收入、支出、报销进行管理,从而导致许多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忽视了资金管理,在工作中只注重资产是否下拨,而未注意资产的完整性以及运营管理方法,主管会计在重要的项目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管理、监督职能。另外,长久以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成效都不尽人意。随着制度的不断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必须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工作观念,必须要注意会计核算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需将制度作为基础,优化会计核算流程,积极落实各项资金管理配置工作。

(三)分析财务报表内容

财务报表是国有资产最为直观的体现,制度改革后,财务报表中的内容得到了有效的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其中的内容,对各个科目的填写、编制要有足够的认识,从而让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9修订)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有效改变了财务部门管理方法,可解决长久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广大从业者务必要有足够的认识,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将这些内容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魏冬梅. 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5):199-200.

[2]甄广林. 浅析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 时代金融(下旬), 2018(8):152-153.

[3]张晓妮.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J]. 中国商论, 2017(31):112-113.

[4]刘承臻. 试论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J]. 财会学习, 201822):110.

[5]毛红霞. 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探讨[J]. 时代经贸, 2018(5): 45-46.

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是“十三五”期间政府财政管理改革的重大目标之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政府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更成为基础中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十三五”期间能将包含这一系列思想理念与制度措施的重大变革顺利平稳地过渡与发展,夯实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意义重大。本文结合财政部颁布的相关制度规范,深入剖析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发掘存在的问题探究其成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基础工作

一、引言

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的总称。是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核对;会计报表的编审;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监督的程序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等。近年来,社会改革进程中的利益调整给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机构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单位放松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或者仍沿袭以往年度的做法,根本没有建立成体系的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模式。这种状态难以适应改革形势下的会计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会计基础工作混乱,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阻碍了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配备不合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上普遍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有:随意安排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担任财务工作;或是财务人员身兼数职,财务之外的工作繁重琐碎;有的单位岗位设置未考虑独立性要求,缺乏制约机制,如安排出纳人员管理印鉴,制单与审核不分设等。其原因主要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紧张,人手缺乏以及基层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够。有的单位领导认为会计基础工作不过是简单的账务处理事务,只要认真细心,谁都可以做得好。从而长期忽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度的建立健全。这极大地削弱了会计工作基础,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对原始票据审核把关不严,票据管理不规范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七大要素及其他的附加条件,但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普遍未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具体表现有:原始凭证不合法或无效。行政事业单位用于列支的外来票据无外乎有两种:税务发票或非税票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对税务票据尚能依规使用,但对非税票据的种类与用途常不能正确区分,有用往来票据直接列收入的,有用对方销货单入账列支的,甚至有用白条直接列支的,管理较为混乱。再有原始凭证要素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的现象较为常见。如发票仅有总金额,未注明具体货物品名、规格、数量、单价、时间等内容,也未附相应清单。报销手续不完善,存在无经办人或证明人签字的情况。有些工程项目报销款项时无决算或无合同无协议等。其原因有财务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也有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包括领导对财务报销制度法规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业务是真实的,对原始票据要求不必过分严格。原始票据是构成会计核算的基本对象,没有原始票据根本无法进行会计核算。原始票据的不规范直接造成了会计资料数据信息的失真,影响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

(三)资金管理不规范,大额现金支付现象多发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现金的结算限额为一千元,超过限额部分应当以支票、银行本票或转账方式支付。虽然这个结算起点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不一定相符,但根据该条例的精神,大额支出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只图方便在可以通过转账支付的情况下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与大额现金支付同时衍生的问题有部分单位存在超限额提取现金、月末或年末账面现金余额过大、甚至存在白条抵库现象等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其原因有:客观上《现金管理暂行条例》颁布实施时间较早(1988年),就目前物价指数经济水平衡量,一千元的结算起点应存在调整空间。主观上部分基层单位习惯延续以往做法,对大额现金支付可能产生后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同时单位内部也未形成对大额现金支付的有效内控监督制度。资金管理不规范、大额现金支付带来的资金安全与廉政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如不加以控制,将给单位带来非常不利的严重后果。

(四)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会计核算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规定了相应的会计科目名称、核算范围、使用说明、主要的账务处理等。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科目设置与使用上显得较为随意。有的会计人员未深入学习各科目核算内容的实质,仅凭自己的印象与习惯来设置与使用会计科目,如:随意增加减少《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下的款级科目;对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不加以区分;有些科目只设总账科目、二级科目未设明细科目等。同时对记账凭证的处理不规范,会计核算较为混乱。如记账凭证内容填制不完整、编号编制不科学;账务处理不及时、不明细;暂存款科目使用随意或暂存款不及时清理、长期挂账;未按规定建立相关辅助账等。其原因主要是单位财务人员业务生疏,对会计知识学习钻研不够,满足于墨守成规,对日新月异的国家会计改革形势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影响到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

(五)固定资产会计记录不清晰,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长期以来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其具体表现有:首先账务体系设置不合理。财务账与实物账两张皮,财务账面数值对实物失去控制;其次财务会计信息更新不及时。对各种情况形成的固定资产进出财务部门未能及时入账、调账、销账;再有期末缺乏定期清查盘点,固定资产管理未形成“闭合环”。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个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链条中涉及的部门、人员、手续、环节众多复杂,财务核算人员与实物管理人员往往手尾不能相顾。而单位针对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活动不得力,内控制度基础不完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这种状况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六)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

其具体表现为:结合单位实际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等具体操作不规范。其原因仍是领导不重视,财务人员认识不到位,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三、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基层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其单位层面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基层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精;单位内控基础薄弱监督不力。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健全法规体系,提高法律位阶,加强领导重视基础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由财政部于1996年颁布实施,属部门规章。虽然《规范》中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但由于部门规章相较于行政法规、法律等的法律位阶靠后,效力等级较弱,其知名度及在老百姓的认知程度中均不及《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规范》的了解远不如《会计法》,更别提要不折不扣地贯彻实施了。事实上,一个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单位对其他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质量。故重新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其法律位阶,更加明晰地确定单位领导在会计基础工作中的法律责任,是解决领导重视的根本途径。

(二)落实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奠定人员素质基础

现行制度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虽然有一些硬性的学时规定与证书审核,但教育内容相对单一,与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相去甚远,基本流于形式。行政事业单位举办的一些专项培训,多为解决应急性事务,如某年度预算编制培训、某年度决算审核培训等。要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必须将对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上级财政部门年初制定覆盖管辖范围内全体行政事业单位的全年教育培训计划,列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拨出专项教育经费制作网络课件,适时邀请专家授课,并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听课时间作出硬性规定,利用信息化管理监督课时完成情况,学分计入个人年度考评项目。另一方面各基层单位要着重抓好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财务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环境氛围。

(三)加强内控建设,完善会计监督,筑牢制度机制基础

財政部于2012年已颁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契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业务,整合单位财务管理的每一环节,认真制定全方位、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将其予以落实,筑牢会计基础工作的制度机制基础。

另外,在具体操作层面,涉及的改进措施着重需注意以下几点:按规定设置财务岗位,选拔专业人才,建立牵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对会计原始单据的填写、审核、保存;严格控制使用现金,加强资金管理;认真吃透规范精神,科学设置会计科目,规范会计核算;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固定资产管理闭合环;完善会计档案管理,保障会计信息安全。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会计职能的扩展而不断变化。在会计改革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结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现实需求来重新理解和界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和实质,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1996】19号1996-06-17.

[2]左美春.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经营管理者.2013(12).

[3]陈倩.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5(36).

[4]张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经营管理者.2015(02).

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经济体制改革纵深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也开始关注会计管理体系的构建,希望依靠这样的方式,使得自身会计管理的效益得以发挥,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关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价值进行归结,继而探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题,并且提出对应的改善方案,继而引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进入到更加高质量的状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监督问题

财政领域的诚信体系得以建立,是当前我国各行各业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优化的焦点所在,其目的就是希望可以确保财政信息朝着真实性的方向进展,继而确保财务真实的成为发展中的助力。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也需要主动的去审视自身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构建良好的监督机制,以引导实际的会计财务机制运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价值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是指采取对应的监督手段,对于内部财务人员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的过程。很明显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可以使得财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使得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得以规避,引导从业人员能够严格依照职业操守来办事,养成严谨的做账和财务处理工作习惯,继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朝着更加规范性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尤其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进入到深度改革的状态,此时也需要关注会计财务机制的高效率高质量运行,而会计监督可以帮助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另外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长期因为会计监督不完善,使得财会管理处于偏差的状态,对应各项业务的开展,资源的配置都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是公众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规避这样的风险,就需要切实的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确保会计监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能够不断调整,继而进入到更加理想的会计监督工作格局。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在布局的過程中,可能因为会计监督意识或者会计监督措施等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实际会计监督的效能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此时就需要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结合实际调研情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会计监督投入不足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是很重视内部控制管理机制的构建,往往还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各项业务工作上,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处于比较低投入低效率的状态。部分事业单位领导甚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架构,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在平时没有必要进行投入,更没有必要真实的将其执行下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对应制度设计也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的地方,自然难以切实的发挥其自身的效能。领导不重视,员工自然也不会关注此领域,继而在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开展的时候,很多员工都不是很配合,反馈的信息、提供的数据都可能是失真的,这样就使得内部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对应内部会计监督的效益也不能发挥。有时候即使出具了对应会计监督的报告,往往也得不到重视,自然也不能进入到查缺补漏的状态,这一切都可能使得会计监督工作处于被弱化的状态。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全,会计监督环境不佳

从理论上来讲述,内部控制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版块,该版块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的基准。依照相关的规范,必须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架构,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很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执行,都是依照自身的经验来进行的,可能存在一些具体性的问题,往往难以有效的纳入到监督范畴中去。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积极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研判,内部控制制度就这样处于不健全的状态,这样就使得后续会计监督工作处于失准的状态,会计监督工作的综合效益往往也难以发挥出来。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没有落实

在财政支出制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也慢慢呈现出来,尤其是在管理模式上的问题:会计责任主体观念淡化,财务管理职能处于被严重削弱的状态,主管部门也没有切实的在下属单位业务检查上进行投入;专项资金设定不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行为管理不严格,使用随意性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些都可能使得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率处于比较低的状态,财政负担不断加大,内部控制也处于失灵的状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自然难以保证。再者,审计监督纠错的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甚至连专业的审计人员岗位都没有设定,多数都是纪检部门内部设定审计岗位,但是没有独立的审计结构。在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环节,纪检部门会让会计部门完成具体工作的检查,也就是财务部门来负责,这种自己检查自己工作的做法,本质上就是在做样子,会计监督的效益自然难以发挥。还有就是,外部监督实施的过程中,具体监督方式不是很合理,往往难以围绕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审计,这样的检查往往也起不到良好的监督效能,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价值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四)会计监督人员素质不高,对应激励机制没有形成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工作人员,都是年龄比较长的,会计岗位流动性比较差,他们的确有着夯实的会计从业经验,但是在单位会计工作环境发生改变,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可能难以应对这样的新挑战和机遇。还有就是当前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职业道德素养、法治观念都不是很理想,在实际会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会计风险。再者,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人员的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财务报销考核人员可能处于消极的工作状态,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上的问题,也会对于实际会计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如果上述提及到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就可能对于会计监督机制的效能发挥,对于会计监督人员自身职能的发挥造成不良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问题的改善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主客观因素导致的,要懂得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此缺陷,继而确保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局面。在此环节,需要树立改革思维,从如下几个层次入手。

(一)正确看待内部控制的价值,切实的强化会计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需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价值,将其作为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工作来开展,结合自身单位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研判,确保能够切实的做好布局和安排,继而进入到会计监督的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需要关注的有:其一,注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制度规范的构建,切实的依照规范,做好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对于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严格要求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做到账目和实际的吻合,形成岗位责任制度,确保财务会计风险可以得到规避。其二,注重资产管理规范和标准的生成,引导单位的资产使用行为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减少随意性,确保资产使用管理的效益不断提升;其三,关注会计监督效益的发挥,将与此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架构作为焦点,对于单位的招待费用、公车费用等细节进行更加详细的设定,确保遵照上级相关要求,切实的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发展,这样就可以引导会计监督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事业单位领导在上述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的带头效能,在各种会议上不断强调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價值,要求各个在职人员可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做好配合,继而在内部建立良好的会计监督工作氛围,这样将会引导实际内部控制和会计监督进入到更加高质量的运行状态。依靠上述的措施,行政事业单位从上到下的人员,都可以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会计监督工作的价值,该配合的去配合,该合作的合作,由此使得实际会计监督工作 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二)高度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优化会计监督环境

当然仅仅依靠实际意识的矫正,认知的调整,实际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监督工作效能往往难以全面发挥,还需要切实的将其与工作关联起来,进入常态化的状态,此时就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使得会计监督的环境能够不断改善。在此环节,此时需要注意的节点有:其一,注重与会计监督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坚持从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角度来评估,确保对应部门在此过程中的主体责任能够得以界定。在单位费用控制管理制度不断形成,对应报销手续流程不断规范的基础上,确保经费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这样就不可能出现任何的跑账、冒账或者漏账的情况。其二,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授权审批管理制度的架构,并且将其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不同环节使用的各项费用,都有对应的责任人签字,这样就可以使得岗位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看待自己的职责,继而不断减少不规范行为,使得人为操作层次上的错误可以得到规避。其三,在业务流程管理规范上,需要生成具体可行的方案,各个岗位可以对于其岗位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内部控制的要点,强调业务管理的协同性,确保业务处理的能力和效果可以不断提升。再者在单位财务部门相关制度架构中,还可以主动的进行岗位的设置,明确工作职责,关注具体的工作要点和内部控制关键点,继而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益可以得以全面提升。在会计监督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计监督的程序会更加科学,会计监督的各项工作都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自然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会计监督格局中去。

(三)注重多层次财务监督体系的架构

针对于实际监督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监督效益没有发挥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采取对应的措施来改善和调整:其一,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工作的推动,依照单位行政管理的特点来开展,分级财务监督工作的制定和实施也应该进入到精细化的状态,确保单位负责人和单位财务主管可以明确自身的责任,在岗的财务管理人员也可以切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这样上下形成良好的责任认知格局,自然可以确保对应的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其二,高度重视财务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可以巧妙的使用直接监督和间接监督的方式,直接监督关注的是实地考察,可以获取到第一手的信息,但是其容易受到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影响,继而影响实际监督效益的发挥。间接监督倡导的是依靠委托监督的方式,建立信任监督机制。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将司法监督融入进去,切实的发挥司法部门的效能,继而确保实际的监督机制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其三,高度重视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确保内部各个岗位的人员可以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价值,切实的依照对应的制度来执行,确保内部审计环境朝着良好的方向进展。在内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要关注监督方式的优化,监督内容的调整,确保可以对于会计工作进行全流程的监督,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存在对应的不足,甚至一些违法行为,就应该迅速的将其移交给相关部门,由此使得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可以切实的发挥效能,岗位监督效果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多层次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可以使得会计监督的力量不断汇总,由此形成会计监督的合力,使得会计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益得以全面提升。

(四)注重会计监督人员专业化发展,形成健全的激励机制

会计监督岗位的专业化发展,需要积极的向会计监督人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投入,为此需要做好的工作比较多,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高度关注当前会计监督岗位人员结构的优化,改变老员工为主导的队伍结构,将老中青依照特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的拓展,确保人力资源结构处于科学的状态,这样的会计监督队伍可以更好的去适应新的会计监督工作诉求,切实的将相关会计新准则、会计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实际的会计监督工作改革中去,继而切实的发挥会计监督工作的多维度效能;其二,高度重视会计监督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形成健全的会计监督课程体系,将会计监督的专业知识、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会计监督的职业道德、会计监督风险等内容融入进去,确保在职的会计监督人员可以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此问题,由此使得会计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不断提升,继而以更加理想的状态融入到实际的会计监督日常工作中去;其三,结合会计监督工作情况,切实的实现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使得财务报销考核人员能够以更加理想的状态融入进去,使得会计监督工作质量能够不断提升。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需要正确看待当前会计监督岗位人力资源激励制度的不足,改变其中不合理的条款,引入更多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激励机制,形成有效的奖惩制度,确保实际的会计监督岗位人员,可以切实的参与到本职工作中去,继而在实际的会计监督环节作出自己的贡献;其四,高度重视内部规范和外部监督机制的运作,设定合理的会计监督岗位,确保会计监督工作依照对应流程来进行。比如可以建立监督信箱等,依靠这样的方式妥善的处理好各种意见和建议,确保会计监督过程中是有交互的,是可以反馈的,这样领导与基层之间的关系,会计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行政事业单位深度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高度重视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如果此方面的问题长期存在,就可能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效益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需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确保会计监督环境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这样会计监督工作的效益才能够发挥。

参考文献:

[1]唐梅.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财会学习,2019(01):81+83.

[2]高峰.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纳税,2019,13(05):72+75.

[3]葛晶.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财会学习,2019(05):144-145.

[4]冯春驰.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意义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8):85-86.

[5]彭超瑾.关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的思考[J].纳税,2019,13(10):91+93.

[6]张英.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财会学习,2019(10):132-133.

[7]金敏亚.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财会学习,2021(01):98-100.

[8]金丽.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纳税,2020,14(06):133.

[9]王真.新时代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财务与会计,2020(22):9-12.

[10]覃云飞.探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改革[J].现代商业,2013(02):222-223.

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国内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许多企业单位也借此机会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事业单位也是如此。虽然我国事业单位在过去几年中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阻碍了单位的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现存问题;建议与改进措施

引言

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促进我国整体发展和经济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和条例办法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原有的制度体系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以管理会计体系最为重要。为了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公平的环境,2014年年底,财政部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我国企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规范性指导。科学、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能够确保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单位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效益,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因此,本文作者将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背景出发,对如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其他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需求的背景分析

(一)迫切需要实现“管”和“算”的统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活动也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国内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对外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有的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会计工作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了;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原有的财务会计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借鉴企业的一些会计、管理办法,通过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来提高单位日常的运营管理质量,从而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

(二)行政事业单位迫切需要一套体系化的管理模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相关方面的文件和政策已经比较细致和规范了,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管理会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应有的实施效果得不到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套体系化的管理会计模式,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更详尽的指导方案,最后导致管理会计很多方面的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如:虽然单位已经建立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却无法保证这些制度能够被执行;从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效益大打折扣。

二、行政事业单位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原则分析

相较于企业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引入管理会计这一工作理念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很多方面都还不是很完善。由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管理活动比较繁琐、复杂,因此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缺乏相应的规范性的文件或制度对其进行指导,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工作一直得不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这种发展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把握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基本原则,遵循基本原则解决问题。

原则一: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借鉴相关的经验开展活动。

长久以来,我国会计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就,是因为我们懂得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我国以及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会计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时候,也应当立足于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自身的服务特点和发展目标等情况,善于吸取以往失败的经验,积极借鉴其他企业单位的成功经验,构建一套符合单位自身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

原则二: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从事管理会计这一工作的人员,大都是从财务会计转型而来,他们虽然在财务会计上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但是缺乏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而管理会计人才,才是行政事业单位是否能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加大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显得极其迫切。

原则三:协调发展,加大创新力度。

由于管理会计被引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时间比较短,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还是一项比较新的管理内容,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考、借鉴,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注重各方面的协调性。一是要协调管理会计的构建程度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问题,尽量避免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而导致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失败。二是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所涉及的规章制度要与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政务管理制度等)相协调,避免各项制度之间出现不可协调的矛盾。三是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内容要协调。在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時候,所涉及的各项内容之间需要相互协调;要理清楚各项内容的关系,避免因为管理会计体系内出现内容不相容、制度不一致的情况。

三、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建议与措施

笔者通过对《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进行深入分析,再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理论体系:构建健全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管理会计是一种比较新的管理方式,目前正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相关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实际,就必须先构建一个健全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导管理会计的实践工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呢?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决策与计划会计,即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已经掌握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单位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在决策的基础之上开展各项计划工作;二是执行会计,顾名思义,执行会计就是将“决策与计划”这一步的结果付诸于行动。

(二)制度体系:健全管理会计制度体系

如果说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基础,那么管理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的目的就是确保单位管理会计的具体实施,监督和管理管理会计的实施情况。管理会计的开展,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管理会计制度体系是否科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会计制度体系的构建,需要与单位其他制度相协调,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单位原来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为参考,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为指导,构建一个健全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从而规范单位管理会计工作。

(三)人才培养: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来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是由原来的财务会计转型而来,虽然会计水平很高,但是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要求。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一是在招聘的过程中,对应聘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择;二是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对财务人员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在职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

(四)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管理会计信息平台

管理会计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其工作内容繁杂、琐碎,需要考虑的数据很多且复杂,各方面的信息量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一个会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储存、数据分析、信息共享、信息公开以及及时反馈等功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加强相关人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參考文献:

[1]郭安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财经界(学术版),2015,(02).

作者简介:黄迎春,深圳市会计学会。

行政事业单位林业会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看重,因此会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制度的完善关系着单位 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政府的财务报告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权责发生制的改革要求,新会计制度的提出有了 更充分的依据。同时,新会计制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突破,改革创新以及统一的会计标准能有效提高行政事业的运营效率, 降低风险成本,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效益。本文将对行政事业单位中新会计制度对核算产生的影响及后续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按照如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会计工作实现,其一般以货币为单位展开数据的整体分析,并结合单位的运行模式进行后期的经济活动规划,因此在行政单位中,新会计制度是对资金活动和流向的最优化管理。

在新财务管理体制中工作开展也需要符合国家的经济法规规则,财务工作人员在内部进行管理工作时能依法合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分析,并实现整体策略上的目标。

一、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财务预测能力

以前我国财政管理是有关部门直接负责,但如今下放到行政事业单位之后,相关财务人员却大多缺少相应的财务预测能力, 因此在财务人员进行独立化管理时就缺乏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后期财务状态拥有良好的预判,由此,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有关部门在需要食用到专项资金时往往也会发生一些异常和影响。

而在后期具体拨款和财政支出的过程中会出现资金超出预算的情况。另外,在预算方面,财政管控不够严格,后续项目预算不足, 也对财政预算工作造成了准确性无法保证的困难。

(二)资金管理不够严谨

除了财务工作人员的预算能力不足,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严谨性也不够,特别是在实际拨款中产生了大量浪费和超额。比如吃住的公款消费、不够简朴的住宿和饮食以及公费旅游等方面, 因为标准不统一,对于财政资金的把控也很难到位,因此,这样的现象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严峻的考验。

(三)缺乏正确管理理念

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必须从传统补贴模式释放出来,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突破并实现整体的有效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如今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拥有对财政管理工作的变革和突破。

但事实上,财政人员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操作,财务人员的财务观念没有得到良好的提升,在国有资产建设过程中,财政管理方式无法对抗如今社会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难以承担行政企业单位的财政责任。

二、行政事业单位中新会计制度执行策略

(一)制訂科学完善的财务规划和管理体系

在行政单位中开展财务工作时应依法依规操作,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应该是整个事业单位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保证资金使用过程的透明度,以此方式来促进财务规划和管理体系的完善。

在信息技术发展较为迅速的今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该与时代共同进步,进行一定的革新,如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管理进行国家级的统一标准,并设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办事效率。

同时,对财务管理人员应组织定期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创设良好的财务办公环境,增强相关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灵敏性和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把控。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中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落实好每一项制度,提高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最终缩减对财政管理的运营成本。同时, 对于财务管理的核算问题必须落到实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从内部提升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核。以此方式来加强预算的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专项资金也可以明细清晰,职权部门与项目审批部门的资金分配也可以更加科学合理。

(三)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中的喉舌部门,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素质,才能胜任这份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开设专门的部门,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不仅可以保障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在监督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良行为或者操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该进行批评和教育,肃清财务管理工作环境。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也逐渐进行改革,特别是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科学有效地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能最大限度提高数据化管理和改革的高度。负责财务工作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完善财务管理结构的体制,还要保证新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的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晓芳 . 新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J]. 经济管理文摘,2021(02):139-140.

[2] 吴小亚 .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J]. 商讯,2020(32):80-81.

[3] 刘乔龙 . 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J]. 大众投资指南,2020(22):136-137.

[4] 宋敏 .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 [J]. 财经界,2020(27):180-181.

作者简介:龚蓉(1989-),女,湖北宜昌人,供职于宜昌市东山中学,初级,会计,行政会计,研究方向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及对策。

(湖北省宜昌市东山中学,湖北 宜昌 443000)

上一篇:广告英语翻译方法探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媒介技术角度留守儿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