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在网络条件下,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空间、渠道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给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抢占网络“制高点”原则,追求有效性原则,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原则,坚持创新的原则,德育和网络有机结合的原则,辩证统一的原则,

关键词:虚拟环境;大学生网络德育;基本原则

大学生网络德育,是根据教育学、传播学原理和思想道德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其主要方式是在了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和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达到网络德育目的。在网络条件下,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空间、渠道等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而给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开辟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新天地。本文就如何加强虚拟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提出几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抢占网络“制高点”原则

网络技术的延伸导致了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规律,针对这个新形势,着手研究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新问题,从而开辟崭新工作途径。探索切合实际的新的工作方法,这既决定着我们对身边的各种矛盾和挑战能否给予积极的回应,更决定着新世纪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功。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努力探索大学生德育进网络的方式方法,构筑—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的网络平台,确保大学生网络德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和增强影响力。做到“守土有责”,抢占网络这个“制高点”,在网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阵地。

1、准确把握着眼点

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向在校大学生宣传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然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获得新知的重要渠道,高校的德育就应主动抢占这一阵地。德育进网络也应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其中,首要的是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荣辱观占领网络阵地,提高学生们接受正确有益的信息和抛弃错误有害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在网上建立德育工作网站,坚持和巩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对师生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另外,创建一些贴近校园和贴近师生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在网上建立德育工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渗透式”隐性教育的功能。我们还可以运用校园新闻资源。整合校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搭建校园网络新闻立体平台,做好典型宣传、热点透视和舆论引导工作;通过电子邮件、BBS等方式,充分发挥其交互作用,做好校园舆情的了解,从中挖掘有用信息,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内容。

2、主动占领制高点

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调动和刺激起来,并将使其认知方式与情感评价产生连贯性的感染。网络以其独具的特色、完善的服务、新颖的包装以及针对自己特定的人群展开充分的宣传攻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增强参与者的亲和力,从而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知过程。我们应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的理念上积极回应挑战,主动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制高点。当然,这不仅是单纯在网上建立若干个德育网站,而是要正视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出现的虚拟环境。在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上,要对发展加快的时代保持敏锐的关注与积极的思考,使得我们对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对策研究不局限于简单去构筑一个网站,而是要从把握网站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出发,研究挑战,研究规律,确定理念,制定对策,从而保证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两个领域具有前瞻性,较好地落实党中央对高校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要求。

3、认真找准切入点

高校德育进网络的要旨是占领网络阵地,并在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基础上,提高工作对象的信息素养,最终达到高校德育效益最优化的目的。也就是说,高校德育进网络的“进’,不是将德育的教科书简单地放在网上,也不是指单一地把它作为技术性质的信息交换系统。要从本质上实现德育进网络,要不失时机地找准德育进网络的切入点,从而达到内容和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可以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通过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构筑起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覆盖全校、辐射社会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切实使学校网络德育工作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要利用网络这一高科技的信息载体,在网上建立和开设反映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余文化生活的栏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网上科技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学生求新、求异和求特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

二、追求有效性原则

追求有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要解决高校德育进网络的有效性问题,必须围绕大学生的需求来采取措施,或者通过引导来激发大学生对网络德育方式的需求。

优化高校德育的外部环境,提高大学生网络德育内容的可信度。只有那些让大学生感到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只有使大学生感受到德育信息对自己的发展和生存有益处,大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注意,接受德育才能够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如果再借助互联网的帮助,德育的吸引力就会大增。

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大学生网络德育的积极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上德育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要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重视网络德育。要改革传统的德育考核内容、方式,制订相应措施,把教师的网上德育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德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使网上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做表面文章。

根据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突破传统德育的“单向灌输”模式。大学生在思想心理上已趋于成熟,他们反对被动灌输式的教育,比较认可平等交流式的教育。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者在网上要“淡化”自己的教育者角色,并且要运用网上聊天和电子论坛的匿名功能,融于网络,从网上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实现平等基础上的互动教育,使德育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要掌握大学生上网聊天的时间和网络交往的规律,运用大学生熟悉的网络符号,吸引大学生进行同步交流。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者在和学生聊天时受到冷落。

教育者要吸引大学生乐于和自己交流,就要了解大学生网上聊天的心理,并不断适应网上聊天的氛围。此外,大学生网络德育要借助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及网络的互动功能,鼓励大学生参与网上德育的决策。如让他们提供好的方案、建议,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的兴趣。大学生参与网站建设,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及时调整,使之真正成为学生欢迎的网上好去处。此外,还要做好德育网站的宣传工作,提升德育网站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网上德育的吸引力。

注重网络德育的手段和艺术。要精心设计网站版面,准确提炼内容。德育网站应该让自己的信息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并产生价值观的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最终会化为对网站的忠诚度。要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免费电子邮件,或者提供搜索工具、图像库和文件库的超级链接。学生认为是有价值的,他们就会反复访问。网站还要有独特的活动或资源,可以提供思想道德方面的竞赛。也可以在线直播某些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或事件,提高大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开发蕴含健康向上的“红色游戏”,迎合大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的特点,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

三、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原则

1、民主化原则

坚持民主化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正确引导的原则,而不是采取“堵”和“封”的办法;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

疏导原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在1999年前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校园之时,不少学校采取了“堵”和“封”的办法,但结果可想而知。随着互联网在校园发展,疏导的原则越来越得到大家认同。而网上疏导工作就是要以积极健康的主流信息和在线活动,引导网上舆论,并及时沟通信息。做好疏导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通过精心设计和制作德育网页,引导广大师生学习科学理论、基础知识,以改变传统德育工作单一枯燥的说教方式,增强德育的可信度和亲和力。

坚持疏导原则还应网上引导和网下疏导相结合。在网上涉及国家大政方针的重大问题,由于参与讨论人员立场观点的不同,对广大师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带来很大困难。这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下疏导,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就有关问题做专门的形势政策报告。并将报告在网上进行直播。为广大师生进行释疑解惑。

群众路线,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首先,要充分发挥专职德育工作者主导作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网络技术,提高信息素质,利用互联网,倾听广大师生的呼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失时机地开展工作;其次,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掌握新技术,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当前互联网上许多“红色网站”都是他们建立和维护的,许多校园网站信息版块的版主都是由学生担任的。广大学生既是高校德育工作对象,又是网络德育工作的一支生力军。因此,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既要发挥专职德育工作者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大学生的积极性。

2、科学化原则

首先,对网络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要科学化。也就是说,对网络中德育工作的目标定位要合理,不能过高或过低。因为互联网技术在德育工作领域的应用虽然具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但说到底,它毕竟只是我们进行德育工作的一种手段,是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对网络德育工作进行科学的定位。既不能认为“包治百病”,“包打天下”,也不能保守观望,舍本逐末;其次,要注意教育环节的科学化。要求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网络中德育工作与现实德育工作相结合。德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有时会呈现不稳定性、隐蔽性等特点;而在网络中,人们是与“冷冰冰”的机器对话,计算机无法把握当事人思想情感的变化。因此,对解决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要将网络中的德育工作与现实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既有人机对话,又有人—人交流的互补型的德育工作网络机制。

第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结合。高校德育网站的建设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按照“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分阶段逐步实施。在当前条件下,可以考虑以建立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高校网站为支撑的网络群。同时在中央网站的指导下,各高校网站分别发布具有各地特色的信息。既体现中央网络的统一性,又具有各地网站的多样性。这个网络系统一旦建立,各地高校师生都可随时在网上获取丰富的德育资源,接受形象生动的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在全国高校系统内真正形成“大德育”的局面。

第三,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也就是说在德育工作的网站上,既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灌输”,也要注意对广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给予科学的、明确的解答。并通过网上论坛为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咨询,使每一个人通过上网既能接受到道德情操的陶冶,又能感受到强烈的人文关怀,从而增强网站的影响和吸引力。

3、法制化原则

加强网络社会的立法,健全网络社会的制度建设,把网络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有着深刻的伦理学依据。因为人的自律精神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需要一定的经历、经验、知识作基础,而且需要相当程度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为前提。大学生从其人格的发展阶段上看。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加之置于无纪律约束的虚拟世界中,行为、言论很容易与社会道德规范产生偏差,因此,社会给予缺乏道德自律人以法律制裁。正是使他们道德内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不是一种理论上的推测和假设。而是被无数的心理学实验所反复证明的事实。

因此,面对国际互联网上泥沙俱下、汹涌而至的信息,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给信息空间以一片“蓝天”的目的。首先,应建立国家级“信息海关”,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人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其次,加强对国内所有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进一步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再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以强大的法制武器打击信息犯罪活动。通过设立“层层关卡”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高校学生接触,为高校开创德育新局面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第四,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提高大学生遵守网络“游戏”规则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

四、坚持创新的原则

1、德育工作理念的更新

理念的更新是整个德育工作创新的前提。新的工作理念将指导和促进德育工作手段和模式的创新。大学生网络德育工作应顺应当前德育工作环境、内容、途径的变化而更新观念;网络德育工作者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德育工作民

主化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自然平等的身份与他们共同交流和讨论;网络德育工作者应树立开放的观念,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为背景,在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这一开放性、主体性、交互性工具,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网络德育工作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需要造就一批网络德育工作的行家,需要培养一支既懂德育工作理论规律,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学习的观念,以应对环境的挑战。

2、德育工作内容的调整

内容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根本。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它为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开辟了新的领域,拓宽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网络因具有极高的文化和科技含量,使教育内容和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面对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内容,必须在传统德育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增加新内容。德育内容的创新要努力吸纳人类社会的最新文明成果,实现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在网络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的今天,大学生网络德育内容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如网络道德、网络法规和网络安全等诸问题,对此,我们必须相应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网络德育内容中去。

3、德育工作途径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新的可能空间。首先,可以建立心理咨询站,定期由心理医生与德育教师主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在互动沟通中的优势,进行双向沟通。其次,可以开展网上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以便充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学生在网上接受调查时,干扰较少,因此,调查的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网上调查还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动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引导。再次,可以开设网络论坛。论坛由德育教师担任负责人,参与者可以自由参与讨论或留言交流思想;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公告板,让学生就当今的热点问题或思想困惑进行交流解答。最后,可以开发德育工作软件。高校要抓紧时间,组织专家开发专门的德育工作软件,积极推进德育信息资源建设,吸引学生主动使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还需要开发超文本结构的德育工作电子教材,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实现德育工作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与互补,增强德育工作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五、德育和网络有机结合的原则

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对德育的深远影响,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以建设德育网站为主要途径的德育进网络模式,创建了大批德育网站,积累了丰富的德育网络资源。如何集成、管理、共享、推广和应用这些德育网络资源,提升高校德育网站的整体水平,促进高校德育进网络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进一步加强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建立健全校园网,加强网络知识传播

建立校园信息网是高等学校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目前,校园网建设刚起步,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热情的引导,注重网络知识的传播。如开设新兴学科选修课,邀请信息产业方面的专家和成功人士举办学术报告会,举行各种有关网络知识的活动,做好德育内容的网页设计和制作,多渠道传播相关知识,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同时注重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学生网上谈论的话题,学生处每天都应派专人查看网上有关学生工作的情况反映,掌握学生思想道德动态,并就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或专门召开学生干部会议予以解答)。把过去“单向性正面灌输”变为“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用这种方式既有利于阐述教育者的观点,也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化解心中疑惑,维护学校稳定。

2、加强网络管理,建设网络文明

在高等院校建立好校园网后,应结合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学生网络建设及学生上网条例》,对学生上网提出明确的要求,比如学生应注意网上文明用语,不得在网络上从事攻击、谩骂、传播色情信息与服务、恶意诈骗,不得以不真实的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等。应实行各级网络管理和个人网责任制,以建立网络文明机制。为搞好网络管理,学院也应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信息员主要由学校政工干部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他们的主要责任是捕捉、反馈信息,了解“网民”动态,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传递学校工作意向,对违规者给予“暂停上网资格,纪律处分”等处罚。

3、利用网络特色,抓好网页制作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基础建设,重点抓好网页制作,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院团委等单位或部门在制作部门主页的时候都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工作。在学生中可以举办“德育”网页设计竞赛,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其活动使德育正面的理论深入同学心坎,发挥理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这样,既强化网络特色,又为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条件成熟的高校还应给德育工作者配备专用电脑,请计算机专家给他们讲授网络在德育工作中运用的相关知识,请心理学家给德育工作者传授心理教育、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使德育工作者能了解学生的种种心态,借助“心理咨询网站”平台,使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帮助,缓解学生因学习就业而产生的压力。

4、增强网络内容的思想性,加强网上沟通

建设德育网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德育有效性。德育网站在内容上应该重视理论文章的建设。一方面广泛收集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成为撰稿人,力争让现实中的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理论争鸣中必须向学生正面宣传的问题在网站中都得到体现,并给学生以及时指导。为了增强说服力,应该坚持“八荣八耻”的原则,通过对多种观点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应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追求什么,鞭挞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同时,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热爱网络,思想易受家庭观念左右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建立网上家长学校。通过家长信箱、学生信箱、家长与学生对话等载体和形式,帮助家长了解学校德育工作动向,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既缩短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距离,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了高度一致。

六、辩证统一的原则

1、“趋利”和“避害”的统一

凡事有利必有弊,互联网也是如此。网络在高校的普及于德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网络这一新事物,趋利避害,这是我们处理高校德育进网络问题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利”的一面,必

须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充分认识信息网络技术的巨大力量,积极推进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争取主动权,使高校德育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另一方面,就其“弊”而言,由于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精华糟粕并存,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内容,也有不少迷信、色情、暴力的内容,甚至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也通过网络在校园内传播。这样,不但使自制力较弱、好奇心较强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误导,而且极有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更主要的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互联网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大学生。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保持清醒的头脑,扎实努力地工作,把互联网的“利”发挥到极致,把互联网的“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理论灌输和情感熏陶的统一

要真正使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必须处理好理论灌输和文化熏陶之间的关系,把我们德育的理论资源优势转化为网上优势,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扩大网络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时,通过网络这种形式而变得更为直接、直观和生活化,变枯燥的理论灌输为生动的文化熏陶。通过网络这种形式可以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当前国内国际形势、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更全面和快捷地展现出来,使受教育者在网上更加方便地查到相关知识,从而达到理论灌输和情感熏陶的双重效果。一个成功的德育网站,除了理论灌输,更应具有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各取所需,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也给高校网络德育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高校网络德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必须依据全体学生的整体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来安排网络德育的内容,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想状况的不同,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针对每个学生制订出德育的内容和方案。如开设网上辅导员、网络对话、BBS聊天室等板块。另外,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问题还应进行个别教育引导。网络德育要适应人的思想层次性,制定多样的教育目标,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教育和服务相统一

德育进网络。必须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是德育进网络的使命所在。网络德育必须以教育为主,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增强德育网站教育性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服务性的内容,将网络教育与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快捷有效的服务,拉近与学生正面教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德育网站的认同。如开设大学生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等服务性板块,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健康轻松的娱乐,吸引学生对正面教育的兴趣,使学生在服务、娱乐中得到教育,在教育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5、监督管理和引导的统一

首先,运用技术手段譬如建立“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等来阻止“危害数据”的进入,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高校德育工作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其次,应制定法规和建立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法规、规章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再次,加强素质教育,通过疏导性的德育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使大学生具备网络法制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和网络自律意识,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自觉遵守和维护网络秩序。

6、专职兼职相结合

加强高校德育进网络,关键在队伍建设。要分层次建立网上德育工作队伍。首先,建设一支高素质、少量精干的专职网上德育工作队伍,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熟悉德育工作规律,又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骨干力量。其次。建设一支覆盖面广、政治觉悟高的兼职队伍。这支队伍以学生辅导员、大学生教师和学生骨干为主。学校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论坛、聊天室、BBS等交互性较强的网上栏目中做工作,与其他上网师生以平等身份交流,增强网上正面声音,加强对网络舆论氛围的引导。同时举办网络德育工作干部业余培训班,对他们就德育进网络工作的原则规范、技能等进行重点培训。再次,建立一支论坛、BBS版主页等方面的“民间”队伍,选聘时要严格把关,选择政治素质较高、责任意识较强的学生和教师担任,从而形成专兼职队伍的结合。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与发展,使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受到影响,给大学生德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面对校园网络文化挑战的大学生德育对策,确立了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研究的新原则,开创了校园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锋会(1966- ),男,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史与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濮阳45700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人们拓宽视野、充实知识,使积极利用者成为网络时代的胜利者,也可以令人精神颓废、道德偏失,让消极使用者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品。

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尽管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深刻又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伴随着这一文化的迅速传递与扩散,其所带来的各种心理与伦理问题亦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网络文化的主要作用

网络文化是人类20世纪末的创造物,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为核心所形成的,关于人类新的生活理念与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的精神积淀,以及有关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变迁的真实记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应用范围涉及社会各行业和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应数当代大学生。正是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敏感和关注,使网络文化渗透到校园,并迅速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

大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是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们都希望看到的结果,进一步了解网络文化的作用将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他们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它主要有以下作用:

1.指引作用。校园网络文化的指引作用主要体现在内容指向是明确具体的,它反映在理想价值指向、思想价值指向、政治价值指向、利益价值指向都有着相对确定的标准,使受众认同、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要求受众按照这些内容和标准去实践,从而使自我在实践中接受这些价值观。

2.承上启下作用。网络对于文化的传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网络具有更好地保存、传递文化的价值,网络具有选择文化的价值。网络文化的选择意味着文化排斥,即排除陈旧的、过时的或与时代要求相悖的、有害的文化要素,淘汰一切无用的内容,批判有害的文化要素,澄清文化方向。文化的选择功能具有优化文化保存、传递的功用。

3.渗透性作用。网络技术具有交互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因而网络文化也具有交互渗透的特征。网络文化对用户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网络文化对用户的影响是隐蔽的、不公开的;网络文化中的价值观、道德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用户的脑海中的。

4.教育作用。受众可以通过网络文化的传播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认识多元文化所组成的多元世界,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无意识的文化影响比明显的有意识教育作用更大。

5.娱乐作用。网络具有在线聊天、在线影视、网上游戏等服务的功能。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在工作之余,对休闲娱乐的追求越来越迫切。然而,传统的休闲娱乐项目已无法解决人们时间精力有限性和享受乐趣迫切性之间的矛盾,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坐在心爱的转椅上,品着名茶或喝着咖啡,足不出户就能在网络上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观享受。

二、网络文化的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第一,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德育开辟了新阵地。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网络化必然会充实大学生德育的内容。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界限。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总是受时空限制,学生必须同一时间,集中在同一地点,进行同一主题的教育,而网络则是全天候开放的,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向老师咨询、探讨自己所关心的话题,與同学或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也可以即时在网上迅速查找到相关的信息。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使原来教育内容滞后于学生思想的不同步现象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空间有多大,大学生德育的空间也就有多大。

第二,网络文化创新了大学生德育模式。信息化社会将为大学生德育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开辟一条新的途径,提出了大学生德育实行开放性教育的新课题。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应从“灌输信息”为主转变为“引导选择”和“灌输信息”并重。学生只要上网,即可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与外界任何人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可以说,大学生德育进网络意味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空前突出,自主意识高度发挥。网络交互机制激活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传统教育方式要求大学生在规定的、标准的、统一的、集中的学习条件下,被动、消极地获取教育信息,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压抑。在网上,大学生则可以随心所欲地索取所需,在主动、积极、放松的状态下自由获取信息,主体性得到大大增强,能动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第四,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多样化。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大学生德育工作也应该大容量、大口径地输出。小信息量是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运用网络可改变传统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老面孔,使其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先天优势,教育形态将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将教育的内容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使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向多元化、现代化迈进。

2.网络文化的对大学生德育的消极影响。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虽然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但其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显现,并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这是当今科技进步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第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冲击。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和网络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激烈地碰撞和冲突,其人生态度、义利观念、婚恋观念、择业态度、政治观念、道德准则、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都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呈现出目标追求多样性、实用性、功利性和两重性等新的特点。

第二,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受到挑战。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经常使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教育者通过课堂讲授、个别谈心、座谈讨论等面对面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发挥教育作用。网络时代开展大学生德育并不是使用传统的“灌输”方法,主要方式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的一切手段,向大学生提供信息,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选择思想信息。同时,将传统的教育方法现代化,在计算机网络中,为思想教育所使用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方法穿上现代科技的外衣,这对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方式形成了挑战。

第三,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德育工作者素质受到挑战。网上信息堪称信息的海洋,它涉及面极广,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巨额知识财富,而且这些信息每天都在以极快的速度更新,这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者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理念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第四,网络文化使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受到挑战。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的背景是全新的,挑战也是全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它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界限变得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了。教育主体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高校对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因此,大学生德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积极推进大学生德育改革,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大学生德育的创新。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新思路

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使一个全新的思想文化交流空间迅速扩大,为大学生德育工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它拓宽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创造更为新颖的、有效的、适应现代大学生信息交流特点的大学生德育工作新形式,是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一个全新的、重要的课题。

1.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充分利用网络论坛系统,组织开展网上信息交流活动。论坛的特点是自由开放地讨论。论坛中的讨论常常是多主题的,讨论的形式非常自由,讨论的语言非常轻松。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应将论坛当做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平心静气地分析其间存在的问题,选准切入点,以一种宽松的态度,采取柔和的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解疑释惑,凝聚人心。作为论坛最常见的交流方式,把受教育者摆在与自己交流、互动的同一个平台上,以平等的、诚恳的态度开展交流、讨论,启发和影响受教育者,广泛的讨论可以作为常规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利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化。

2.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更加剧烈,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导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

3.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完善大学生网络人格。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者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生活为中心”,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转变教育者角色,不是提供“说服”“说教”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灵魂工程师,这样才更有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具有取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魅力。如设立心理咨询网站,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开设在线心理咨询。同时抓好学生上网的心理,即网络人际交往的心理特征、网络心理障碍、虚拟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比较等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支持,真正理解和自主追寻网络文化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完善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人格”。

4.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应树立新的观念。新的观念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变化,从而更新观念,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在信息大潮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首先,要有时代观念。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积极主动地学习信息网络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求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大学生德育工作在新时代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要有市场观念。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决定了网络空间就是一个大市场,各种思想和文化信息在这里交汇和冲撞,让人们自由选择和认同。

再次,要有“务虚”与“务实”相统一的观念。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原则,是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为人们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创造了无限的数字化空间。但网络文化又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扩展,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标准都会渗透到网络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是“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个性张扬与社会约束的统一。因此,大学生德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認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仔细研究网络传播艺术,密切关注网络未来发展趋势,不断改善网络传播方式、方法,把大学生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一切努力落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上。要透过网络空间,紧紧抓住大学生关注的、在全社会具有倾向性的问题,敢于接触,善于引导,把大学生德育工作做到实处。

总之,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现在还处于发展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文化的重视,将来网络文化一定能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创造更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唐孝云,刘京诚,秦岚.校园网络文化传播与大学生教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2]林文强.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

[3]林健.试论网络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0(21).

[4]王如高.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关系[J].前沿,2003(1).

[5]邱杰.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前沿,2003(12).

[6]山东省高校网络教育课题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3(10).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为把新天地现代种业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优势企业集聚、技术装备先进、生产技术领先、创新能力突出、经营管理现代、优质高效集约的现代种业产业园区,句容市农委委托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从远景到现实结合,编制了《句容新天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确定了以种苗繁育为主导产业,以特色园艺、优质稻米、农业休闲、农林科研、技术展示为辅的综合性园区。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规划建设,力争通过3 年的时间,使新天地现代种业产业园区形成五区二园一中心的格局,即:种苗繁育区、蔬菜良种繁育区、优良乡土树种繁育区、优质稻米繁育区、休闲农业区;百果园、百菜园;农林研发中心。

句容市农委采取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等措施。去年,新天地现代种业产业园区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已建成标准农田266.7 公顷,苗木、草莓、草坪等各类种苗基地200 公顷;U型渠11600 m,新建排灌站4 座,建设涵洞涵闸36 座;水泥路9800 m,砂石路8000 m,农桥18 座;新建连栋温室2 栋4000 m2,组培室700 m2;钢架大棚20 公顷,滴喷灌400亩;完成生态养殖厂房建设6000 m2;河道整治15 万m3;园区架设输电线路4200 m;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建成了农业气象观察点、田间物联网两个项目;基础设施方面,完成了接待餐厅、园区门楼、停车场、办公区自来水等工程建设;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苏州高效生猪生态养殖、协锦生物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江苏省林科院乡土树种研究所的乡土树种种苗繁育、富硒大米等项目相继落户,共引资近7000 万元。 近两年,园区参加的《欧亚种葡萄避雨设施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和《无公害大棚草莓标准化栽培暨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推广》项目,分别获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句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园区以种苗产业为基础,实现种苗生产周期化、立体化、工厂化,围绕优质苗木、特色蔬菜、时令鲜果、优质大米、种苗基地建设,推广了铁皮石斛、稻鸭共作、富硒大米、大棚草莓、网纹甜瓜、鲜食玉米产业,防虫网、遮光网、喷滴灌、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板等新技术的应用,创出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德育;德育优化

文献标识码:A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影响大学德育的主要因素包括德育主体、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德育途径。大学德育优化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构成大学德育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使各种有利的影响形成合力,消除不利影响,以实现德育理想,达到德育效果的最优化。

一、德育主体性优化

德育是一种价值性的环境或影响,是对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彰显与认同。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德育主体自身主体意识的确立、主体性的发挥等内在因素是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德育的本质在于满足个体道德发展,促进个体道德境界的提升,获得道德审美感和精神享受。德育实际上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事实证明,德育主体如果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其道德品质的形成就失去了坚实的自觉性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德育优化的必然要求。

德育的主体性优化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冲破旧的传统的道德服从意识,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在德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做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做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的信息,及时调节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二、德育目标的优化

德育目标牵动着整个德育的全局,其重要性在大学德育中居于首位。德育必须而且应该有它的理想目标。离开了理想目标的德育是破落的德育,是没有力量的德育。但是理想之所以为理想,又在于它不是现实的存在而只是用来引导、完善和改进既存现实的一种精神目标。理想表达着对完美的未来德育的企盼与追求,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图景性观念。理想虽然不是空想,但理想作为理想又未必全部都能实现,它只是作为一种具有现实性的可能性而存在着,其意义在于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走向的引导。但我们当前的大学德育常常把理想当现实,提一些大而空的道德要求,把德育的长远理想当做近期理想并以此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而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这种理想化的、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德育必将异化成为德育的深重灾难,这种高高在上、学生难以企及的“圣人道德”教育,会使很多学生背负起沉重的道德包袱。这种德育不可能培养学生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际能力。

德育的理想目标不能失去普遍的社会基础,更不能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大学德育倡导学生追求的道德人生、追求的完美生活,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正常人性的基础上。优化大学德育目标必须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现实性。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学生不好理解,更难于在心理上接受,过于理想化、至善化的道德与人格毕竟不会成为社会中普遍的道德现象。因此,德育还必须有其现实目标,只有将德育的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结合起来,学生才会既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又有发展的余地。第二,发展性。德育目标的发展性是指德育目标的制定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是随着时代变化逐步发展的。德育目标只有具有了发展性,才可能从其滞后性的固有矛盾中解脱出来,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化。第三,可操作性。大学德育应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一元化的德育目标分成若干独立的层次,依据其德育水平的高低,相应确定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

三、德育内容的优化

德育被很多德育工作者泛化为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甚至包括民主与法制教育、无神论教育、青春期教育等在内的大杂烩,大学德育内容和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大学德育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侧重于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基本结构,突出反映社会生活实际中根本的、基础的、本质性的典型范例,在坚持方向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将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置于一个大的系统之中进行整体构思,并进行层次划分与分段设计,注重衔接又避免重复。当前,大学德育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信念教育为主线,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核心。德育的具体内容可以优化为以下部分:

第一,一条主线。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主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在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及德育教育的根本途径等方面,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有精辟的论述,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以此作为大学德育内容的主线,大学德育才能方向明确,信念坚定。

第二,一个主题。即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为德育教育的主题。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生命力所在,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深刻理解个人的发展是与祖国的繁荣息息相关的,并且在行为取向上,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实现的同时,能以他人、集体、国家利益为重,从大局、长远利益出发,协调好彼此的关系。

第三,一个核心。即大学德育以培养“四有新人”为核心。大学的核工作就是培养符合21世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使他们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他方面的素质得到综合、协调的发展。大学德育只有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工作,才能很好地完成德育任务,这是大学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四、德育环境的优化

环境既包括校内环境也包括校外环境。优化高校德育环境,要充分利用和扩大社会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把社会对学校有益的自发影响转化为教育规律支配下的自觉影响。目前,优化学校周边环境是优化校外育人环境至关重要的一环;校内环境的优化重在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

环境既包括人的因素也包括物的因素。从人的因素来考

虑,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的相互关心、热情支持,教学人员的严肃认真、高度负责,学校后勤人员的热心服务等,都会使学生真实地认识和直接感受这种环境的温暖和感召,很容易使学生适应环境、热爱环境,投入到良好环境的建设中去,在环境中受到教育并进行自我教育。从物的因素来考虑,学校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等,能够使学生心情舒畅、身心愉悦,从而利于学生心理的调整、情结的缓解、气质的熏陶、性格的锤炼及文明习惯的养成。反之,不良的环境容易使人心情浮躁、情绪激动、心理失衡,而且不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另外,通过各种现代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等施加影响和作用也是环境营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是德育途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重要时代表征。

五、德育过程的优化

长期以来,大学德育过程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偏重程序化的模式,将德育过程变成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忽视德育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这样的德育既不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情感,也不能引起其道德上的共鸣。

德育过程的优化必须注意以下环节。

第一,大学德育过程必须注意学生的内在德育需要。德育实践告诉我们,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能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没有学生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有自觉、主动的道德行为。只有那些与人的内心需要紧密相连的事情,才能引起人内心的共鸣,唤起其行动的力量。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的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首先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

要把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就必须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根据社会的要求,提出符合大学生成长需要的道德规范、原则。高校德育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上,放在培养他们具有一种公民的道德义务意识和道德责任上,即培养一个社会需要的共同核心价值。如: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

第二,大学德育过程必须注重学生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的统一。德育是受教育者“知、隋、意、信、行”相结合的具有微妙教育义理的活动。人之所以为人更为重要的在于精神层面的存在,人不仅具有欲望、情感、理智,而且具有需要、动机、愿望。人性的复杂导致了育人的复杂性,而作为育人之核心的德育就更为复杂。在德育中,道德情感始于道德认识。先贤圣哲早已喻示我们“尊德性而道学问”,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道德认知,必须让其掌握德育知识。但是,要引导学生的德性发展,只有“知”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做到以情感人,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在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增强他们的道德情感。只有做到“知情”统一,才能进一步培养其“意”,进而稳定道德心理,升华道德认识。高校德育只有把知、情、意、信、行统一于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才能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第三,大学德育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实践。德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教师的德育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只有通过学生的社会交往活动才能真正形成道德品质。德育从来就是人理解人的教育,这种理解也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实现。投身于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中,人才能在实践中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才能将其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同时,只有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才能形成客观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产生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进而形成道德自律,这才是德育的真谛。 第四,大学德育过程必须坚持教育与修养并重。高校德育不仅要关注教育,而且也要注重学生的自我修养的培育。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逐渐培养和完善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德育需要青年大学生有一个自我消化、自我吸引的过程。青年大学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按照德育原则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时自我反省、检点、选择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树立切实可行的道德目标,不断内化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高尚的道德行为的人。

六、德育途径的优化

德育内容的多样性、德育实施的复杂性决定了德育途径必然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大学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党团组织、管理教育、心理咨询、环境熏陶、自我修养完善。德育途径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德育途径的优化着眼于德育整体功能的发挥,着眼于德育途径的最优化组合。大学德育要在坚持德育途径整体性的前提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才能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提高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德育的实效,走出德育的困境。

责任编辑 宋淑芳

(E-mail:zwsf-002@163.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既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方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殊性的一面。如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理想信念还需坚定,价值观念有待强化,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够明确,职业规划不够清晰;艺术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更追求自我价值,在待人接物、礼貌礼仪方面有待加强;艺术类学生入学时的文化课成绩,相对其他靠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有较大差距,但艺术专业基础相对较为扎实;艺术类学生活泼好动,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思想行为有较大的嬉闹性、随意性、创意性;相比以文化课成绩录取的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较大改进空间,文化课学习方法、效率改进和提高的空间较大;艺术类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等的提升空间很大,其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认识误区

在新升本科院校中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一)唯专业论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是以专业能力作为录取和就业的主要考查指标的,专业能力在评价中所占比重较大,因而在新升本科艺术类大学生教育中存在“专业中心主义”思想,即只要把专业学好就行,其他都是辅助选项,甚至“唯专业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到艺术类学生身上,就变相为“只学专业”“老子专业第一”,艺术类学生把时间和精力几乎都花费在专业学习上了。艺术类学生本身高中的文化基础知识就相对较差,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其在理想信念树立、意志品质培养、思维方式开拓、学习习惯养成、学习方法运用、校规校纪遵守等方面有一定差距。这些差距仅靠艺术专业教育本身很难弥补和克服,而且这种缺失会像“钙的缺失”一样,始终阻碍着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这种从高中开始就一条腿走到底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二)重专业轻德育论

同样,如果只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而对其理想信念、核心价值、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引导不力,艺术类大学生仍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价值取向模糊、人生目标含糊、成才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果欠佳、人际关系紧张等,这样也难以达到育人的预期效果。因此,这种论调同样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自由主义论

这种观点鼓吹西方式的民主和自由,主张经济上私有化,在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在文化上推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思想。尤其在思想引领、宿舍文化建设、日常管理、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消极言行放任自流,甚至对他们的不良表现视若无睹。这种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逃避了教师的教育、引导之责,背离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放任、放纵艺术类大学生眼前的不良行为,必然损害他们的长远利益。如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没有得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取资格,或因考试作弊被取消学位证获取资格等,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纵容或疏于教育,艺术类大学生违纪违法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只以艺术生生理年龄为依据,忽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社会年龄的片面做法,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违背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对教师的要求,更不符合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

(四)历史虚无主义论

這种观点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用孤立、片面的方法观察、分析历史,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和历史真相,否认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连续性,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否定中国革命史和党的历史,否认历史的育人功能和主流价值观。它甚至否定与党的历史密切联系的高校辅导员制度,消极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团活动。这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如在高校传播,将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五)“自然熏陶”论

这种观点认为,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形成,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但外界环境的影响是自然发生的,而不能有教化、说教和灌输,要让艺术类大学生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成长。这种论调乍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思考,它脱离了我校的实际情况。某学院专科升本科,到现在才十多年,学校的整体育人环境还不完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还相对滞后,与省内老牌高校的历史底蕴和校园文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立在这种“自然熏陶”基础上的教育理念,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微乎其微。

(六)“嫌弃”论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类大学生入学时文化分很低,因而即使进入本科学校学习,仍然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也无法改变他们文化素质低的未来,甚至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而做学生工作最好的办法是只简单完成上级布置的具体事务,不做深入细致的育人工作,甚至主张用专业课教师的专业优势来压制他们。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它能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更为片面的是“虚化”德育,没有意识到学生工作的根本是要抓好育人工作,核心是引导学生找准成长的方法、平台、途径,并引导学生在学习上下足功夫。虽然艺术生文化课基础起点低,但只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们就一定能学好专业课并补足文化课的短板。

(七)极端利己主义思潮

个别教师宣扬“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厌恶诚实劳动,奉行损人利己原则。这种极端利己主义思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周围师生,导致一些师生附和、仿效,丧失正确立场。90后、00后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更为注重物质利益,如果引导不力,有从利己主义发展到极端利己主义的趋势。

以上七种论调在艺术类师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它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发出不同的声音,不同程度地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效果,不利于艺术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对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梦”的提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提出了明确的政治责任,即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中国高校大学生也都因此深深地烙上了鲜明的政治印记,每一名大学生都是“中国梦”的筑梦者、追梦者和圆梦者,并有义务把“中国梦”细化成自己的“成才梦”“就业梦”“创业梦”等。把每一名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复兴人才,也成为每一所高校所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社会主义革命实践者结为一体的学说,而不仅仅是保留在经典、在文本里的理论或学说。马克思主义不同于纯思想意义上的康德主义与黑格尔主义等学说。康德、黑格尔虽然既是思想家,又是哲学家,但不是革命家。因此,他们的思想是学说,但不是改变世界的指南。马克思既是伟大思想家又是伟大革命家,因为只有他才真正实现了自己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的誓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我们勾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是指导中国“强起来”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因背离马克思主义而亡党亡国,中国因与时俱进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这样的历史对比鲜明,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并不断发展的真理。

(二)依规依法履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定职责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继被写入党章,载入宪法,通过法定程序,使学习、宣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员的党内义务和公民的法定义务,受到党章和宪法保护。

马克思主义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用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考察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才能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色和特色。因此,在艺术类学生中,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且通过学习、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每一名艺术类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把新思想落实到每一名艺术生的实际行动中,把“中国梦”细化为个人的“成才梦”“艺术梦”,通过每一个人的“成才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艺术类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选择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核心素质的不足,提高整体素质。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互补充,不宜用专业课教师取代辅导员

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7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出台。以上两个文件,主要围绕办什么样的高校、如何办高校,以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条主线,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规定》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作为辅导员首要职责,实际上明确了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同时,根据《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学科归属。《规定》第七条第三款表明了辅导员工作的学科归属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

因此,辅导员的专业与所在院系学科专业是否一致没有必然性。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形成合力,但并非意味着专业课教师可以取代辅导员。

(四)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成長成才的精神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入学前的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部分学生是中途改学艺术的。他们在进入高校之后,理想信念、人生目标不够明确,精神动力等不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有待改进,学习效率、效果有待提高,人际交往、社团活动等存在困惑……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习惯、激发成才动力,这是新升本科院校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围绕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等重大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远大抱负,增强为理想而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勇担历史使命,成长成才。

大学生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学校是教育的摇篮,教育要以德为先。高校一定要把大学生德育工作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作为基础性、基本性工作全方位、全员性抓起。而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缺乏规范性、统筹性、细节性等方面的薄弱,直接呼唤着高校“大思政”体系建立、完善、落实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学生德育工作需要高校“大思政”的全力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大思政;格局

从19年前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投毒案,到2004年震惊中外的“马加爵”案、2007年中国矿大投毒案,再到4月16日骇人听闻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接二连三出现的校园凶杀事件不断冲击着人们道德定义的底线。令人震惊、叹息之余,也让人反思高校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忽略和道德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结合当前德育教育的现状对德育教育的开展和它与“大思政”教育的紧密关联性提供一些具体性、可行性分析研究。

一、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自身素质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人生道德意识、世界观、价值观直接决定着以后人生发展的前景与方向,并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不仅关系着高等院校的教学成效,而且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高等院校不仅要完成将完备、系统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予学生的本职任务,还要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教育教学的基础性位置,建立起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德育水平的体系。这是一个长久性、系统性、重要型工程。

二、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几点问题

当前高等院校都把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了学校教务工作的中心位置,大多院校单独设立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队伍和领导小组,并完善各层级领导机制,形成完整、正规、严谨的专业学科机构。但高等院校的德育教育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社会发展速度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很快,高等院校不能及时调整、更新,出现一些相对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变化的落后、甚至脱节的教育体制,实效性及作用性不大;②对“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观念认识的不足,对思政工作教育理念的滞后,教育过程的刻板化、形式化,制约了教育教学的效果;③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专业性有待提高、师生各自为战、互动性差,教课内容有待进一步趣味化、生动化,便于学生吸收和消化;④高校德育教育体系相对独立化,上下沟通、衔接性差,督导性不足,全员育人的思想有待进一步落到实处,“大思政”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完成。

三、高度重视、形成合力,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实践证明,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参加、全方位指导的实效性、系统性、长远性工程,要解决好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切实提高大学生德育水平,高等院校必须淘汰落后理念、更新教育思想,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创造良好氛围和局面,主要体现在:

(1)把德育工作作为教书育人第一要务,学校领导亲自抓起。学校领导,尤其是党政领导,一定要在“大思政”视野下,从思想上重视起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将这项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亲自抓起。权力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统一领导和规划,层层传达,执行有序。创建出一支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体,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以领导干部为支柱,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思政”教育新体系、新格局。

(2)扩大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①细化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环节,配备好各个环节的师资队伍;②加强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优化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结构;③加强对德育教育队伍的培训与考核,定期举行会议共同探讨与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和方案,提高教育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④改善传统教育模式,寓教于乐。开展多样化教学,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让学生在趣味中得到知识,获得收益,提高德育水平。

(3)加强理论专业课学习,将学习用于实践。做好思想政治理论专业课的课堂教育,将专业课知识切实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谛,进行思想境界由内而外的熏陶与升华,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与道德水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实践的机会,可通过增加政治理论学科课时、创设德育教育基地、设立专门实践课程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和机会,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效果更加显著。

(4)重视道德情感因素,识别个体差异性,照顾好每个个体。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息息相关,道德情感对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激励与引导作用,并对道德规范的形成起着能动性与基础性作用。高校必须重视道德情感因素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大学生情感动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情感关怀、形成共同道德认知;热爱学生,鼓励学生,关注大学生自身需求与心理诉求,把爱作为纽带始终贯穿在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这种教育是符合教育本性、人性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才会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大思政”教育格局要注重部门之间的联系性,要让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各部门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假设性心理情景剧演练比赛,心理咨询、心理问卷调查,个别案件溯因辅导等各项心理活动的开展,导引心理健康方向,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杜绝个别学生尤其是内向型学生心理危机意识的产生,培养阳光健康的学生形象,提高整体德育水平。

(5)开展多种形式的鼓励性、引导性评比活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德育教育,要形成一种良好氛围,例如开展季度、年度品德优秀学生选举,奖励拾金不昧精神典范,进行最具道德魅力学生征名活动等等,并创设奖励墙,以张贴、广播等形式告知全体校园,公开化、透明化,形成一种习惯和文化,铸造良好风气和环境。

(6)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和途径,各部门齐抓共管、创设整体氛围。高校科研处要将德育科研立项放在重要位置,为“两课”教师和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科研与交流的良好平台;财务处要将德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保障此专项费用的投入,为德育教育提供无后顾之忧的经费保障;保卫处要切实履行治安责任,强化治安秩序、管理交通秩序、美化文化市场;图书馆和后勤服务部门要注重整体素质,突出服务功能,参与到创设文明礼让的校园文化中去,为德育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氛围和整体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是做人的基础,道德是教育的根本,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成果与社会的良性、和谐、可持续发展。高校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教学的首位,而德育教育离不开学校“大思政”的全力支撑,这是一个需要全员共参与、共创设、共衡量、共导引的集体性工作。学校一定要下足功夫,细化工程,将“大思政”教育体系和格局切实落到实处,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宋庆辉,高永会,韩霞.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刍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2]王志勇,张燕,刘松虎.大学生德育教育浅析[J].中外企业家,2011(14)

[3]周杨.对德育的几点思考[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

上一篇:离散数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钢结构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