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

2023-09-16

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高校公寓建立党员工作站,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路径,使大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公寓 党建 党员工作站

高校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自习室”和“第三课堂”。学生通过宿舍认识社会、认知自我,学生宿舍的风气直接反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影响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先进力量的代表,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稳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大学生宿舍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在全院大学生宿舍中开展“党建进公寓”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把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加强对学生寝室的管理,用先进的文化占领校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纪律观念,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党员先进性的新途径。“党建进公寓”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党建进公寓”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秉承“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凸显学生个性。“党建进公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延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

“党建进公寓”既是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构建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学生公寓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将原先组织载体中的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向宿舍区、宿舍楼、寝室延伸。这样有利于发挥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先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和管理。实施“党建进公寓”,将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的培养、考察、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更全面、更立体地反映学生的整体面貌,使党建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能调动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接受党支部考察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缩小党组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促进育人功能的提升。

开展“党建进公寓”的活动,使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向务实型转变,使学生党员直接面向同学、贴近同学、服务同学,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通过“党建进公寓”,使广大学生党员接受同学们的监督,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发挥排头兵作用,带动学风班风建设和促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增强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凝聚力,达到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双赢。

学生党员充当宿舍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能有效推动健康、文明、和谐宿舍文化氛围的形成,使宿舍成为广大学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进而推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党建进公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思路

规范监督机制,学生公寓要加强党建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一套体系完备、操作规范的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制度,健全监督机制。以制度作保障,确保学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为了推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制定《党建阅览室管理制度》、《意见交流小本、党建信箱管理条例》、《党员寝室挂牌条例》、《“公寓之星”评选工作条例》、《公寓表现综合评价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党建进公寓”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对公寓区党建工作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要突出对学生党员的评价和监督,提升党员在学生中的形象和威信。把学生在宿舍生活区的表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党员的评价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制定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党员思想、行为、表现鉴定制度;学生党员在公寓工作、学习、活动情况的原始记录;建立学生对学生党员的测评制度。对评价指标体系下不称职、不合格、不突出的学生党员,组织要亮黄牌给予警示,严重的则要按组织程序进行教育和处理。只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透明性,从而进一步完善“党建进公寓”的监督体系。

建立临时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学生党员合理分配到各个宿舍并充分授权,让党员结合具体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点,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在开展公寓临时党支部建设的工作中,党员不仅要亮明身份,更要在实际工作中作贡献。学生党员需要平台,广大同学需要帮助,而公寓党支部能平衡党员和同学的需求,弥补不足。在组建公寓临时党支部的过程中,由大学生学生会组织部、党建办公室联合开展工作,组建一支坚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临时党支部积极配合职能部门积极展开工作。

(1)每学期开展公寓临时党支部集体、个人评优工作,并给予通报表扬,同时把公寓临时党支部评优结果纳入学生党员的考核评比。

(2)临时党支部对“学生党员寝室”进行定期抽查、寝室互查;及时开展问题寝室约谈工作;做好宿舍电脑使用引导工作;定期向学生办公室和学生所在班级通报情况。

(3)建立学生情况信息网,及时收集学生在公寓内的动态信息和各类情况并及时反馈;主动参与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处理;开展宣传、引导、教育工作,规范大学生寝室的日常生活。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公寓管理人员、辅导员在学生公寓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公寓内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素养,优化公寓内部环境,让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党员及临时党支部更加富有活力和影响力。大学生党员第一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依托公寓,开展有效的公寓党组织建设活动,拉近学生与公寓管理部门之间的距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积极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反映学生的合理诉求,反馈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学生党员宿舍挂牌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立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文明宿舍建设、创建和谐校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通过“党员模范寝室”、“模范党员”等评比活动,活跃学生基层党建文化活动,弘扬社会新风,为推动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与繁荣而凝心聚力。在学生公寓中,开展特色党日活动和“学生党员与新生零距离”活动及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布置做到“五上墙”:党旗上墙、党员权利上墙、党员义务上墙、基本制度上墙、入党誓词上墙,切实巩固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动基础。公寓临时党支部还可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的作用。(1)设置“党员墙”。在学生公寓楼层设置“党员墙”,把楼层学生党员的照片连同姓名、寝室、班级、学院予以公布,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2)开展“党员寝室”示范活动。对于获得流动红旗的党员寝室实行挂牌制度,发挥其示范作用;(3)开展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依托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室,由负责心理健康的老师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4)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党建工作站通过理论学习、时事讨论、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定期对党员实行学习提高及再教育工作;(5)开展红色厅廊文化活动。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激励性话语、名言警句及适合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语句制作成展板悬挂于厅廊,开展励志教育;(6)开展党员献义务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周末大扫除、维护公寓、通宵自习室的秩序和卫生、“一对一”困难帮扶等活动,带动广大同学自觉弘扬雷锋精神。

三、“党建进公寓”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党建进公寓”是党建工作的延伸,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

1.拓展育人功能。大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是一个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的过程,通过公寓党建与院系党建的联动,发挥公寓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公寓区育人氛围,构建公寓区党建工作新模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得到双管齐下的培养教育,又可实现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通过加强对大学生公寓区的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渗透性,推动学生公寓区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优化服务效果。“党建进公寓”坚持以服务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党员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开展各项工作。服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态度等,特别是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公寓党建的落脚点。大学生公寓党组织在学生公寓区提供的各项服务满足了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服务效果必然获得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3.扩大影响辐射。“党建进公寓”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公寓区的辐射,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形成了多层覆盖、多重管理、多元形态、动态调节、自我完善的党组织网络,使党组织建设形成了由上至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新机制。

“党建进公寓”,实践证明,这种党建形式,使学生党建工作走进了学生生活,与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卢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法治与社会,2008(7).

[2]田爱君.和谐校园视野下积极推进党建进学生公寓园区[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9):203.

[3]陈茉.新时期宿舍文化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基本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增刊:171.

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状态,可以分析出情绪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状态。因此高校的辅导员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可以能够的适应社会。辅导员作为大一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生活学生的逐鹿明灯,将培养大学生可以对自我情绪进行控制。依附着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自律性,打造和谐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

一个人的情绪将直接反应出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其具有两面性,可以为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作用,也可以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生活过程中,情绪将决定学生是否能够适应校园以及社会,并且学会享受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情绪管理是时刻清晰自身的情绪,并且实现自控性,来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也具有察觉他人情绪的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情绪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大学生能够轻松的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初迈大学校园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特点

根据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分析,大部分还处在青春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并且这期间学生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都非常的活跃,自身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将会过于冲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爆发。因此将通过高校辅导员的帮助提高学生的自律性以及自我认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脾气产生约束,渐渐平缓学生的心理。但是学生的心智与成年人相比不够成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对事物过于敏感多疑,情绪起伏不定。根据当前调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从整体上看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发展并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于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距。女生与男生比较下来在处理问题上更加理智,并且遇到困难可以咨询他人寻求帮助,所以男生的心理年纪成熟的较晚[1]。

根据高校辅导员多年的经验,结合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其中最容易出现的情绪问题包括因为学习或其他原因产生焦虑的心理,或者目前常见的抑郁,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容易愤怒或者自卑。严重将会造成心理的疾病,发展程焦虑症、抑郁症等。

2.情绪管理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一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与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的心理可以健康的发展,并且通过与他人之间进行交流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面对挫折时可以积极的面对。如果学生对高校组织的活动产生抵触的情绪将会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成为大学生心理的障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2]。

大学时期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所以学生的情绪千变万化,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从某中角度来看,根据当前时代的变革,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国家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实行上学缴费制度、考试淘汰机制等,这样的形式转变对大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部分家长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导致学生在不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心理出现问题。虽然大学生的情绪取决于自身的想法,但是外界的因素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建设的关键时期,适应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因此在面对这些巨大打击时,缺乏经验,进而使学生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刚刚进行校园,帮助大学生可以正视自身的问题,克服自身情绪,实现科学的管理与把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3.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

3.1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作用

大学生的情绪管理主要是对大学生个人或者集体的情绪进行控制与调节的过程。使大学生可以对自我产生清晰的认知,并且细心观察照顾他人的情绪。=,互相引导与调整,打造完善的人格,这是对情绪智力的挖掘与培养。使学生可以驾馭自身的脾气,轻松控制自身的情绪,长期的管控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性。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可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去渗透,在两者的共同教育下直接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满足于当前教育的背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3]。

抓重点举例说明让同学们知道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在校园生活里一定也有有一些不安于学校枯燥的学习氛围的同学们,因为学生的思想问题在没有得到辅导员的深度管理,导致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并不能进行自我管理,经常会有一些同学产生从众心理,成帮结派的出去酗酒,吸烟,甚至打架斗殴等现象,这些行为在同学们思想品德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见怪不怪。如果老师只会一味的惩罚学生,那么辅导员将没有精力处理其他事情,所以一定要掌握管理方法,抓住机会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我们就拿学生在外喝酒现象为例,老师可以利用课余的时间,在网上找一些关于喝酒危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专题劝导。

3.2高校辅导员通过多元化手段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高校的辅导员应当加强对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理论知识,并且自身为学生树立榜样,增强自我的情绪管理能力。首先高校的辅导员应当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其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常见的困扰为学生们做出解答,并且可以联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去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努力调整自我的情绪,进而达到管理的效果。通过对学生之间调查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校外的青年志愿和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能够建立学生无私奉献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创建课程聊天室,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思想觉悟[4]。

结束语:根据上述文章可得,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高校的辅导员不能操之过急,作为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掌舵人,应当寻找有效培养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策略,完成最初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存在的情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天予.基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施[J].长江丛刊,2019(31):147-148.

[2]杨春娟.关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分析[J].智库时代,2019(23):293-294.

[3]方衡.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在提高大一新生情绪管理能力中的作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9):104-106.

[4]陈国娜.人际交往视角下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休闲,2018(12):66-67.

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决策参与

[作者简介]吴庆(1969- ),男,湖北黄石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决策参与、青少年发展等。(北京10008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增幅达46.2%。之后,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基于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问题缘起: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认知偏低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正处于发展之中,正面临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试图在计划和市场之间找到恰当的均衡点。具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正紧紧围绕以下目标进行: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引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育,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共服务、人才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等。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来源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等环节,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政策优化、封闭、完整的系统。

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等九大类,它们构成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完整政策体系。但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是片面、肤浅的,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大学生顺利就业。

例如,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7年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当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该调查组在2006年开展的调查也表明: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但是,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仍没有深入下去,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上。例如,在关于“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2.56%,“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分别为23.77%、58.39%和13.93%。可见,在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层面仍需加大力度。笔者参与的“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课题组在2000~2002年对北京高校的调查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信息与政策依然是大学生就业中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需加大服务及改革力度。就业信息的缺乏、就业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因素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传递就业信息,改革现有就业政策,创造公正、公开、公平的就业环境,从而消除各种歧视现象,是政府、学校及社会共同面临的任务。

为进一步验证以上调查的结论,笔者在北京地区部分高校进行了个案访谈(采访对象是2008届本科毕业生),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知程度如何,他们最关心哪类就业政策,从中反映出哪些问题。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非常缺乏,很多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知只停留在网上查看一些信息和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到一些不太系统的政策。相比较而言,大学生了解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招聘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新政策及劳动合同、户口转移等方面。大学生最关心的政策主要集中在能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岗位的诸多政策上。例如,很多学生说“我最关心的是有关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的就业政策”“我最关心举行招聘会、鼓励去基层工作的就业政策”“我最关心的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的有关规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同时,大学生最感到迷惑的也是这些政策的一些具体细节。

二、原因分析: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参与的缺乏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大学生为什么对就业政策缺乏认知,大学生就业政策为什么距离大学生如此之远?许多研究者将原因归结为“政府宣传不够,需加大宣传力度”,这当然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的“集体缺位”,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政策的“集体无意识”或者“弱意识”。访谈中对于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现状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关于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现状调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意愿,二是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现状。调查发现,就是否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问题,大学生的意见并不是很一致,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参与。典型的三种观点分别是无须参与、代表参与和积极参与。在调查个案中,约有2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不必参与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因为该过程是复杂的。如有的学生认为:“虽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对大学生就业特点、形势都没有很好的了解,因此,我认为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中我自身还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现在大学生队伍非常庞大,如果人人都想参与政策制定是不可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不一定要大学生参与,因为大学生群体属于待就业人员,他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市场的熟悉,所以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说实话,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这个对我来说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甚至是遥不可及的。我没有专门地去了解过国家的具体政策,这与我个人知识积累不够丰富有关。”另有20%的学生主张代表参与,因为这样更可行。“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但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参与,有代表就可以。”“从我自身的发展来说,我个人当然希望国家在制定宏观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能考虑个人的需要,如果有机会参与其中我会积极参与。原因在于我自身的需要代表的是一些有相似需要的大学生的心声,政策是对每个大学生都发生作用的,如果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身所属的利益群体的要求,制定出来的政策就很有可能与我个人的需求相悖,在实际过程中就会限制我的发展。”更多的学生赞成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如有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就业政策过程,因为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的对象就是大学生,这就更需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因为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的,应当广泛征询大学生的意见。”“需要正处于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的参与。毕竟大学生就业政策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就业政策应该需要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因为这本身就是在解决我们的事情,应该听听我们的意见,了解我们的需求。”“只有就业者积极地参与,才能在互动中了解彼此间的供需不足和信息盲点。”由上可见,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参加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渠道。在访谈的学生中,没有人曾通过正式渠道直接参与或者影响政策制定。正如有的学生所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给学生这样一个表达愿望、参与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机会,或者说不知道有这样一条途径。”而如果说有参与的话,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网络参与等方式。“如果说对政策制定能产生影响的话,主要还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比如大学生在一起议论,如果议论的影响范围扩大,最终会对政策制定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我有时候会在网络上写一些文章,有些表达的就是我对自身就业前途的想法”“我主要通过就业部门的相关网站,如教育部网站、智联招聘网等发表一些看法。”“我参与的渠道包括通过官方网站留言、在BBS上发帖等形式。”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是相当缺乏的,因此,他们对就业政策缺乏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就业政策的正确理解。即使有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政策也很理想,可是大学生不很熟悉,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政策效果“缩水”的现象。关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过程参与的期待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高。大学生希望采用座谈会、论坛、意见征询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开展问卷及社会调查,及时向社会公布大学生的相关意愿;采用实际票决和虚拟票决的方式征询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认知;在重大就业政策出台前吸纳大学生参与听证;通过网络平台、电话连线广泛征询大学生的政策意愿,转化为政策实践。同时,在就业政策执行、监控、评估等环节中,大学生认为自身也不能缺位。

三、问题解决: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有序参与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认知缺陷与大学生在就业决策过程中缺乏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现状和愿望值得政策决策者们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大学生在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的参与问题。笔者已在上文中用大量篇幅详细地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政策认知和大学生就业参与的关系,参与是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认知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好的政策认知才有更好的政策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大学生就业政策牵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如果缺乏大学生主体,肯定会有重大缺陷,特别是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难以得到全面的表达。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与智联招聘网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求职者遭遇过正当权益被侵害事件。如果政府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政策,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表现。实践表明,只有大学生群体更多地参与政策过程之中,大学生的权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青少年面临着困惑、限制、压力和选择,青少年群体集中面临的问题是青少年对社会的参与将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缺乏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这会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形成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青年问题。

其次,我们要将大学生在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纳入有序的渠道。政策参与方式无非分为制度内表达和制度外表达。制度内表达是有序的,制度外表达是无序的,并会为社会带来危机和负面影响。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目前在构建大学生政策参与机制上还比较欠缺,相反,大学生的非正式表达却越来越多。例如,前一阶段澳抗阳性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歧视的现象引起的大学生的抗议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周一超的悲剧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同时,网络上日益活跃的自组织现象已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客观地说,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学校教育部门、共青团及学联组织的作用,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高效率的参与系统。但目前这些系统还需要更好地强化自身的功能。从现实的角度看,共青团在这方面的职能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共青团组织应该成为带领青年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和维护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主体,而不是创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主体,团组织在介入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还应该具有更清晰的定位。虽然教育部门充当大学生就业需求的“代理人”,但在代理机制和代理效果上仍有待加强,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体系设计中缺乏大学生自身声音的现象更亟须改变。

最后,我们要将大学生的参与纳入整个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大学生参与整个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最主要的是大学生群体要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各部门建立形式多样的联系,及时表达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这些部门包括制定政策过程、执行过程及政策监控评估等众多机构。我们应该根据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原则,全面建立参与点,采取合适的参与方式,使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平稳顺利,真正实现和发挥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李家华,吴庆.北京地区大学生择业与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2(增刊).

[3]陆士桢.治理网络游戏成瘾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辅导的系统工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决策参与

[作者简介]吴庆(1969- ),男,湖北黄石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决策参与、青少年发展等。(北京100089)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年全国共有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增幅达46.2%。之后,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人,2007年达到495万人,就业任务十分艰巨。基于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问题缘起: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认知偏低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正处于发展之中,正面临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轨,试图在计划和市场之间找到恰当的均衡点。具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发展正紧紧围绕以下目标进行: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立,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引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育,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共服务、人才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公平等。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来源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问题的提出,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执行、监控、评估等环节,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政策优化、封闭、完整的系统。

近几年,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主要包括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等九大类,它们构成了大学生就业中的完整政策体系。但是,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是片面、肤浅的,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到大学生顺利就业。

例如,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与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在2007年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对政策知晓率低,在涉及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时,有21.62%的学生将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视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当被问及学生对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了解程度时,分别有11.18%和51.6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该调查组在2006年开展的调查也表明: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实践环节,是将公共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但是,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仍没有深入下去,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上。例如,在关于“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的认识程度上,“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2.56%,“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分别为23.77%、58.39%和13.93%。可见,在就业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层面仍需加大力度。笔者参与的“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课题组在2000~2002年对北京高校的调查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信息与政策依然是大学生就业中最关心的两个问题,需加大服务及改革力度。就业信息的缺乏、就业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因素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传递就业信息,改革现有就业政策,创造公正、公开、公平的就业环境,从而消除各种歧视现象,是政府、学校及社会共同面临的任务。

为进一步验证以上调查的结论,笔者在北京地区部分高校进行了个案访谈(采访对象是2008届本科毕业生),了解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知程度如何,他们最关心哪类就业政策,从中反映出哪些问题。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非常缺乏,很多学生对就业政策的认知只停留在网上查看一些信息和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了解到一些不太系统的政策。相比较而言,大学生了解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招聘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新政策及劳动合同、户口转移等方面。大学生最关心的政策主要集中在能为大学生就业带来岗位的诸多政策上。例如,很多学生说“我最关心的是有关增加就业机会方面的就业政策”“我最关心举行招聘会、鼓励去基层工作的就业政策”“我最关心的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业的有关规定,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同时,大学生最感到迷惑的也是这些政策的一些具体细节。

二、原因分析:大学生对于就业政策参与的缺乏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大学生为什么对就业政策缺乏认知,大学生就业政策为什么距离大学生如此之远?许多研究者将原因归结为“政府宣传不够,需加大宣传力度”,这当然是其中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的“集体缺位”,导致了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政策的“集体无意识”或者“弱意识”。访谈中对于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现状调查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

关于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现状调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意愿,二是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现状。调查发现,就是否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问题,大学生的意见并不是很一致,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参与。典型的三种观点分别是无须参与、代表参与和积极参与。在调查个案中,约有2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不必参与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因为该过程是复杂的。如有的学生认为:“虽然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对大学生就业特点、形势都没有很好的了解,因此,我认为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中我自身还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现在大学生队伍非常庞大,如果人人都想参与政策制定是不可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不一定要大学生参与,因为大学生群体属于待就业人员,他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市场的熟悉,所以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说实话,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这个对我来说似乎还是很遥远的事情,甚至是遥不可及的。我没有专门地去了解过国家的具体政策,这与我个人知识积累不够丰富有关。”另有20%的学生主张代表参与,因为这样更可行。“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但不一定是每一个人都参与,有代表就可以。”“从我自身的发展来说,我个人当然希望国家在制定宏观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能考虑个人的需要,如果有机会参与其中我会积极参与。原因在于我自身的需要代表的是一些有相似需要的大学生的心声,政策是对每个大学生都发生作用的,如果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自身所属的利益群体的要求,制定出来的政策就很有可能与我个人的需求相悖,在实际过程中就会限制我的发展。”更多的学生赞成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如有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就业政策过程,因为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的对象就是大学生,这就更需要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因为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的,应当广泛征询大学生的意见。”“需要正处于就业阶段的大学生的参与。毕竟大学生就业政策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就业政策应该需要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因为这本身就是在解决我们的事情,应该听听我们的意见,了解我们的需求。”“只有就业者积极地参与,才能在互动中了解彼此间的供需不足和信息盲点。”由上可见,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

调查还发现,大学生普遍缺乏参加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的渠道。在访谈的学生中,没有人曾通过正式渠道直接参与或者影响政策制定。正如有的学生所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给学生这样一个表达愿望、参与制定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机会,或者说不知道有这样一条途径。”而如果说有参与的话,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网络参与等方式。“如果说对政策制定能产生影响的话,主要还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比如大学生在一起议论,如果议论的影响范围扩大,最终会对政策制定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我有时候会在网络上写一些文章,有些表达的就是我对自身就业前途的想法”“我主要通过就业部门的相关网站,如教育部网站、智联招聘网等发表一些看法。”“我参与的渠道包括通过官方网站留言、在BBS上发帖等形式。”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是相当缺乏的,因此,他们对就业政策缺乏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对就业政策的正确理解。即使有些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政策也很理想,可是大学生不很熟悉,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政策效果“缩水”的现象。关于大学生对就业政策过程参与的期待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调查发现,在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高。大学生希望采用座谈会、论坛、意见征询会、新闻发布会等多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开展问卷及社会调查,及时向社会公布大学生的相关意愿;采用实际票决和虚拟票决的方式征询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认知;在重大就业政策出台前吸纳大学生参与听证;通过网络平台、电话连线广泛征询大学生的政策意愿,转化为政策实践。同时,在就业政策执行、监控、评估等环节中,大学生认为自身也不能缺位。

三、问题解决:强化大学生在就业政策过程中的有序参与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认知缺陷与大学生在就业决策过程中缺乏参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现状和愿望值得政策决策者们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大学生在大学生就业政策中的参与问题。笔者已在上文中用大量篇幅详细地论述了大学生就业政策认知和大学生就业参与的关系,参与是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认知大学生就业政策,更好的政策认知才有更好的政策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大学生就业政策牵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如果缺乏大学生主体,肯定会有重大缺陷,特别是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难以得到全面的表达。2005年12月,中央电视台与智联招聘网对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求职者遭遇过正当权益被侵害事件。如果政府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权益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政策,随着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学生的权益受损问题将呈现上升趋势,这些情况的出现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表现。实践表明,只有大学生群体更多地参与政策过程之中,大学生的权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进程中,青少年面临着困惑、限制、压力和选择,青少年群体集中面临的问题是青少年对社会的参与将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缺乏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这会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形成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青年问题。

其次,我们要将大学生在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纳入有序的渠道。政策参与方式无非分为制度内表达和制度外表达。制度内表达是有序的,制度外表达是无序的,并会为社会带来危机和负面影响。从我国的现实来看,目前在构建大学生政策参与机制上还比较欠缺,相反,大学生的非正式表达却越来越多。例如,前一阶段澳抗阳性大学生在就业时受到歧视的现象引起的大学生的抗议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周一超的悲剧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同时,网络上日益活跃的自组织现象已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客观地说,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发挥学校教育部门、共青团及学联组织的作用,调动大学生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设计出高效率的参与系统。但目前这些系统还需要更好地强化自身的功能。从现实的角度看,共青团在这方面的职能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共青团组织应该成为带领青年参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和维护大学生就业权利的主体,而不是创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主体,团组织在介入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还应该具有更清晰的定位。虽然教育部门充当大学生就业需求的“代理人”,但在代理机制和代理效果上仍有待加强,特别是在这样的一个体系设计中缺乏大学生自身声音的现象更亟须改变。

最后,我们要将大学生的参与纳入整个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大学生参与整个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最主要的是大学生群体要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各部门建立形式多样的联系,及时表达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这些部门包括制定政策过程、执行过程及政策监控评估等众多机构。我们应该根据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原则,全面建立参与点,采取合适的参与方式,使大学生就业政策过程平稳顺利,真正实现和发挥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李家华,吴庆.北京地区大学生择业与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2(增刊).

[3]陆士桢.治理网络游戏成瘾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辅导的系统工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1.1 大学生上网的尝试、猎奇心理

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 大大激励了当代大学生的尝试心理。不管大学生装身处何地, 不管时间早晚, 不管身份为何, 只要进入了因特网, 就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 以互相平等的方式从事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利用。大学生的烦恼、苦闷、喜悦、欢娱、追求、理想和抱负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尽情的表达和宣泄。对崇尚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大学生而言, 网络世界无疑是一个崭新的时空, 网络交往是一次最新的革命。在这里大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到主人的自豪感, 而不受任何时空的约束, 不受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因此, 大学生产生这样的尝试心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喜新猎奇是青年大学生的鲜明的个性特点。网络资源的丰富、内容的剌激更催化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想像力丰富的人生最佳阶段, 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足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1.2 大学生上网的满足、减压心理

大学生在寻求满足、进取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其产生避免伤害、自我防卫的行为, 以求获得心理的平衡。网络由于具有隐匿性、开放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点, 这给大学生适时地转移、倾诉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提供了机会和场所。通过这一方式, 他们可以宣泄被压捣蛋的不良情绪, 获得一定的心理自疗效果, 让他们从日常的精神紧张中解脱出来。因此, 网络极易成为许多大学生躲避孤独和排解心理压力的场所。上网成了他们释放心理压力、松驰身心的一种有效方式。他们或到QQ聊天室向网友倾诉自己的不快, 或到对抗游戏里冲杀一番。这如同人们喜欢唱卡拉OK、听摇滚乐、喜爱足球一样, 是因为可以通过尽情地呼喊、喧闹发泄心中的郁闷。

1.3 大学生上网的娱乐、情感表达心理

在网上参加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在线播放电影、读娱乐性网上文章是大学生网上娱乐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期, 情感表达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心理需求。通过上网来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为要素的广义的人类之爱, 是一种潜藏的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极为深刻的上网动机。通过与网友的交往可以使他们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对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在网络里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聊天、建立个人主页、网恋和在BBS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他们在网络里绝不会感到孤独, 因为无论兴趣爱好是什么, 总有许多人在“虚拟社区”里相互交谈、互相倾吐着秘密。

2 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2.1 大学生崇尚科学而忽视人文素质

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使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奋发学习, 求知的渴望更加强烈,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以获取更多的科技知识, 为更好地立足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做好知识储备。但是, 大学生因受因特网的影响, 在认识到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 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 就是对人文科学的忽视, 他们未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自身成长过程中同样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以及两者在科学上的互相作用的重要性, 在价值观念上过分注重实惠, 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怀逐渐淡化, 甚至导致人文品格和道德水平的滑坡。

2.2 大学生观念开放而性格趋于内向

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上, 成为“所谓”的网虫。正因为他们沉溺于网上, 在一定程序上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交友、看书、锻炼的时间少了, 大量的时间都在网上, 长时间地缺乏人际交往, 有些同学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僻, 不善言辞, 人际交往能力偏低, 个别人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他们除了能在网上一显身手以外, 在其他场合却一筹莫展。计算机和网络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朋友和工具, 同时也是他们人际交往的一堵墙, 操作计算机是得心应手, 而对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却无所适从。

2.3 大学生奋发向上的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在当今IT行业中, 涌现了一批凭借自己技术力量而白手起家的中外名人, 许多大学生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个体的梦想。这种梦想就是把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信息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是在电脑繁荣的背后, 出现“黑客攻击”、“金额偷盗”、“贸易诈骗”和“隐私侵犯”, 散布虚假广告和有害信息、恶意的人身攻击、黄色游戏等, 网络的安全、管理以及法律建设问题日益突出。比尔.盖茨神话及辍学创业, 都在不同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对未来的目标也时有游离, 他们更趋向于金钱来衡量一切, 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 对大学生上网健康发展的指导

3.1 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序”

当代大学生这一“网络新生代”的上网也应该强调和提倡有序, 大学生不能一旦上网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无法无天、胡搅蛮缠。而应该是理性的、健康的、积极的和向上的。大学生可以将上网作为自己获取科技文化信息、沟通人际交往、进行健康娱乐、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手段, 可以将上网作为自己大脑的延伸, 作为个体智慧的拓展。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3.2 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节”

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往今来不论做任何工作, 干任何事业, 都得有章法。当代大学生的上网也应该有个“度”, 这个“度”就是有节制。不能只图痛快, 只求过瘾, 只讲玩命。有的大学生缺乏节制能力, 结果因为迷失在网络, 严重贻误了学业, 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 更有甚者, 盲目跟风, 消极摹仿, 结果铤而走险, 走上犯罪的道路, 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上网有“度”, 上网有“节”, 是当代大学生这一“网络新生代”的自我保护机制。

3.3 大学生上网应提倡有“益”

网络没有红绿灯, 但也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全凭当代大学生自己的理性和灵性, 来驾驭心理的航船, 游天下。大学生应该提倡有选择地获取信息, 而不应该“拉到篮里都是菜”。“开卷有益”的古训是颇有道理的, 我们可以以是否对自己有“益”, 作为一个取舍的标准, 对于那些网络垃圾和色情毒素, 我们应该不屑一顾。对于那些含金量较高的科技文化信息, 应该如获至宝。事实证明, 理性上网, 坚持有益, 持之以恒必有好处。诸多年轻有为的可用人才的成长历程, 有力的证明:他们都从网络获“益”匪浅。

互联网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 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 以多边性、全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制, 使当代大学生网络上如鱼得水。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使“网络新生代”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迅速成长为社会所接纳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标志着一个新文明的兴起, 它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里程碑。作为“网络新生代”的大学生上网具有尝试、猎奇、减压、娱乐、价值、情感表达心理特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积极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让大学生上网倡导“有序”、“有节”、“有益”的原则。

关键词:大学生上网的心理扫描,心理影响,具体指导

参考文献

[1] 贾晓波.大学生心理辅导实用教程[M].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2] 李鸿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 陶国富.大学生网络心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4.

大学生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作者简介:杨晓丹(1985-),女,陕西宝鸡人,硕士,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辅导员,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立德功能;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养成功能;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熏陶功能。大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是:建设寝室物质文化,为文化育人奠定物质基础;构建寝室制度文化,为文化育人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寝室精神文化,为文化育人占领崇高精神领地;净化寝室网络文化,为文化育人创设健康虚拟环境。

关键词:寝室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大学生

寝室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物质载体和互动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化场所,同样是一个精神家园,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在校大学生与周围世界关系(包括朋辈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网际关系等) 的深层感悟和现实体验。高校大学生虽然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成长经历,但他们有共同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一方面,独立意识、创新意识、自强意识等方面不断增强,另一方面,情感归属、社会认知、心理状态等方面还未成熟,各种文化所塑造的“他人观念”和“他人行为”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青年大学生认知世界、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因而,如何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建设好大学生的寝室文化,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意义世界和育人世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面临的育人困境

(一)开放社会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开放社会中,大学生寝室文化不可能是“绝缘体”,无论高等院校的围墙怎么设计,学校大门、寝室门卫的管理制度多么严格,高校寝室文化在文化的海洋中绝不会成为“孤岛”,寝室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一定会深受其它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的存在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文化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下,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异己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等的激荡碰撞,在某种程度上,给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境和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物质至上”价值观的流行、功利主义的严重影响,社会上盛行的不同程度的炫耀文化、呆萌文化、玩世文化、过度消费文化等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各种消极、低俗、奢靡文化让心理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很容易处于一种找不到真实自我的虚幻体验,而这种虚幻体验带来的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痛苦和茫然,一种“对异化的变形记式的痛苦感受”,一种“找不到场景(frame)从而失去家园时的茫然。”[1](p.78)

(二)压力环境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影响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比如:就业压力、发展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各种压力迫使大学生对自我所处的当下处境及其未来命运进行思考,如果压力没有及时转化为动力,那么,系统性、交互性的压力不仅不能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反而会挤压自我生存的时空。一方面,自我在各种压力下会不断回避困难、远离现实、拒斥挑战,变得自卑而懦弱;另一方面,自我在压力矛盾的冲击下也可能无限膨胀、虚妄自傲、目中无人,变成一种碎片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自我的碎片化导致“我思-反思”能力的严重弱化,“我思-反思”的意识结构是“人类对自我-非我生存发展的检讨和关照,是对先验-经验及其生存实践活动的能动反映。”“我思-反思”的能力是“对自我存在处境的审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这一能力的提高使人的发展不断地受到自身的监控,这种监控反过来又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2]压力环境对大学生自我的消解,冲击着寝室文化的完整建构,寝室文化实际上是寝室成员对寝室文化价值指向的共同认同,共同的认同促进着不同成员的价值观念和各种行为方式的塑造,“认同可以共享,具有同样认同的人往往会一致行动起来保护和提高他们共同的认同。”[3](p.53)如果大学生压力过大,从而在压力中丢掉了自我,就难以建立寝室文化的共同认同。

(三)网络世界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挑战

网络世界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它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同时又以虚拟空间的形式超越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虚拟空间改变了现实自我的生活体验和存在方式,成为人们通向想象世界和虚拟生活的绿色通道;成为一种“脱域”状态,使现实的时空空虚化、无限化、平面化;成为一种“移情”享受,在张显、宣泄、夸张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需要;成为一种“异化”存在,网络世界的迷人诱惑与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刚好对接,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关注,使部分大学生被异化为“低头族”和“孤独者”,异化为网络的附在。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对网络的专注性、迷恋性、依赖性超过了其它社会群体,而网络世界所建构的多元价值图景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的界限,这一多元价值图景表现出的片面性、表面性、复杂性、盲目性等特征,容易导致大学生缺乏对网络价值的正确判断。[4]因而,网络世界对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挑战存在着客观必然性。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立德功能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远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诉我们: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寝室文化的立德功能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所设定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育人价值标准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办学定位、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手段、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框架和实现标准在寝室文化建设中的综合体现。高校寝室文化所承载的立德目标、立德内容、立德实现路径的最终表现就是培育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明德惟馨的高贵品质。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养成功能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是存放在人生银行中的增值资本,而坏习惯则是人的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务。好习惯是人生的助飞器,坏习惯是人生的绊脚石。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习惯不同,而造成寝室生活的不和谐,甚至产生严重的冲突。寝室成员能否养成好的习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有些寝室团结互助、勤奋刻苦、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大学毕业后,这些学生往往事业有成、人生幸福指数较高;而有些寝室关系冷漠、懒散浮拖、消极萎靡、悲观失望,大学毕业后,这些学生往往事业无望、人生幸福指数较低。因此,寝室文化的养成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习惯收获性格,习惯支配人生。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熏陶功能

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习惯、品行、思想有一种“润物细无声”影响,良好的寝室文化有利于美化心灵、激发灵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大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达到精神世界的升华,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滋生出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寝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张书柜、每一盆盆景、每一个角落,都展现青春的个性风采、都蕴涵丰富的文化魅力,比如,在墙上张挂为人、治学的名言警语,体现催人上进的奋斗主题,营造真善美的寝室氛围。通过美化、绿化、净化、知识化,让每一间寝室成为锤炼高尚品质的熔炉,成为培植良木嘉禾的园地,成为大学生成才的沃土、幸福的家园、温馨的乐园。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一)建设寝室物质文化,为文化育人奠定物质基础

大学生寝室物质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良好的寝室物质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如果寝室陈旧破败、年久失修,就会在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压力甚至严重的心理焦虑,当然,一系列安全隐患问题也不容乐观;如果室内潮湿、光线阴暗、通风不畅,就会给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甚至生命健康造成一定伤害。大学生虽然是一个求知的群体而不是享乐的群体,但是,正常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住宿条件也不是过分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满足学生需要的硬件设施中,比如,在学生寝室安装空调、热水管道、网络终端等,寝室条件的大大改善,为文化育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5]

(二)构建寝室制度文化,为文化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理性规制,好的制度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撑。制度的有效性体现在相关主体的自觉自愿的遵守,制度的科学性体现在制度的制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的建设应该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各级各类高校的培养目的和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在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第一,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虽然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但是,良好的习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比如,卫生保洁、早睡早起、安全用电、节约用水,多锻炼身体、多参加活动、多跟人沟通,早做人生规划、早做职业准备,等等。

第二,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共生共在的依存关系,一个没有责任意识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康德认为,责任是对外在对象的深刻关切,体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善良意志;培根认为,责任是对整体之善的维护和推进,整体之善比单一个体之善要宝贵得多;海德格尔认为,责任是一种良知,责任的深处是良知和罪责感的存在,不负责任所造成的损失必须遭到良知的谴责和其它形式的惩罚。在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中,多为学生搭建培育责任意识的平台,比如,制定 “寝室长工作制度”,寝室成员轮流担任寝室长,开展寝室长素质培训、设计寝室长工作条例、成立寝室长工作协会,等等。让每一个寝室成员都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担当意识,人人成为“生活中的小红帽、学习上的领头羊、情感上的排雷兵”。

第三,大学生寝室制度文化建设,重在培养学生的榜样效应。

大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大学生的个体行为很容易受到朋辈群体的影响,朋辈群体中的先进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为大学生提供了行为参考,并且产生了较好的引导、示范、激励的作用。除了“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奖学金”评选制度外,在寝室制度文化建设中,可以设立“星级文明寝室”评选制度,包括考试诚信寝室、学风先进寝室、社会实践先进寝室、就业先进寝室等;“优秀寝室长”评选制度;“优秀校友寝室榜样”评选制度;“寝室朋辈互助工程” 评选制度,等等。

(三)营造寝室精神文化,为文化育人占领崇高精神领地

人活着必须要有精、气、神,人的精神来自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觉、知觉、表象、意识等的内在表达和深层体验,客观物质世界在人的面前是人的客体,人在客观物质世界面前是选择、认同客观世界的主体。人的精神状态与人如何面对、解释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密切相关,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面对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一些人的精神状态萎靡了,精神家园荒芜了,尤其是“三观”还处在形成过程中的当代大学生,各种诱惑让他们防不胜防,因而,在大学阶段,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寝室精神文化,优化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寝室环境,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世界,美化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袭。比如,设计寝室梦想墙,举办寝室设计大赛、开展寝室沙龙周、寝室文化节、寝室互助月等活动,让小小寝室释放出正能量、大能量,成为大学生的精神乐园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互助互谅互尊的重要平台。[6]

(四)净化寝室网络文化,为文化育人创设健康虚拟环境

寝室网络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网络中的信息海量在编织着“他人世界”的同时也强烈地塑造着“自我世界”,各种信息的渗透交织、不同意见的冲突交锋,构成一幅幅扑朔迷离的世界图景,这些图景中庸俗与高尚的对抗、腐朽与神奇的混淆、谬误与真理的争夺,不断地冲击着青年大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尤其是那些悲观、落后、消极、愚蠢的言论容易误导甚至扭曲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一步消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崇高性,比如,眼花缭乱的奇谈怪论、屡禁不止的虚假信息、卑鄙下流的色情泛滥,等等。因此,寝室网络文化需要给大学生营建一个纯净的精神天地,比如,开辟网络新平台,创建“寝室 QQ 群”、“寝室一家亲”、“寝室微信群”、“寝室人人网”等,实现朋辈群体之间面对面的沟通、键对键的交流、心与心的融合,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文明共建,净化网络环境、强占精神高地、抵制不良诱惑。充分发挥大学生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让寝室文化的价值资源熔铸于青年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过程之中。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

参考文献:

[1]汪丁丁.回家的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张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与核心价值体系[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7.02.

[3]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4]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3.

[5]曹秀军,等: 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6]甘 霖.切实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效[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上一篇:口腔科护士论文范文下一篇:消防安全小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