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音乐范文

2023-09-19

舞蹈音乐范文第1篇

一、舞蹈艺术形象

舞蹈艺术形象是通过舞蹈的文学形象和舞蹈的表现形象之间的结合来表达的。形象是通过能够引起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和实物来表达作者的具体思想, 而艺术形象是指艺术家利用艺术的方式来完成形象的创作, 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高度概括其创作理念。

在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过程中, 舞蹈的文字形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的文字形象是舞蹈的文字剧本, 也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 不但要有肢体语言的表演, 而且还需要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而恰恰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就是源于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的存在使得舞蹈表演源于现实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的意境, 创作者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选择性地记录到舞蹈表演中去, 可以让观众能够在欣赏舞蹈表演的同时进一步地产生共鸣, 以及遐想和思考。

同时, 舞蹈的表现形象也是舞蹈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舞蹈家们以人体的动作以及线条等作为表达方法, 来表达和完善主体, 从而吸引观众对于生活情景的自由联想。通过这些方法, 使得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文学形象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产生舞蹈艺术的艺术魅力。

二、舞蹈音乐形象

舞蹈音乐形象的形成是通过主题音乐形象和情绪音乐形象的结合。舞蹈的音乐形象对于舞蹈表演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舞蹈表演是需要音乐来衬托的。舞蹈音乐形象中的主题音乐形象是舞蹈作品的核心, 这一核心需要贯穿始终。主题音乐形象的展示应该是相当明确的, 因为它是整个舞蹈文学形象最想表达做的中心思想, 观众们可以在主体音乐中体会舞蹈者的思想感情。

情绪音乐形象是在主题音乐形象上发展进行而来的, 情绪音乐形象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主题音乐形象的作用, 使得观众们能够更好地欣赏舞蹈者们的表演。

三、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形象的结合

一部舞蹈作品要想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必须要做到的是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的充分有机结合。

首先, 关于艺术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 艺术形象包括视觉、听觉以及文学的综合形象。音乐形象是通过音乐而帮助舞蹈者塑造的辅助工具, 但其又是不可或缺的。其次, 舞蹈音乐的作用就是利用音乐这种国际化的语言塑造鲜活的形象, 将视觉和听觉能够充分地结合起来, 才能让舞蹈家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舞蹈的魅力。并且, 舞蹈文学形象和舞蹈表现形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舞蹈的整体形象, 只有在舞蹈表现形象的衬托之下, 舞蹈文学形象能够凭借自身的文学性使得舞蹈的艺术创作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 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 彰显舞蹈艺术的魅力。最后, 作为在舞蹈音乐形象中核心的主题音乐形象, 贯穿整个舞蹈表演作品的始终, 在情绪音乐形象的辅助之下, 二者完美结合, 从而使得舞蹈作品达到一个完美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分析, 可以发现: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者的结合可以使得舞蹈这个整体艺术更加生机勃勃。舞蹈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 是舞蹈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并且也是舞蹈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 包含了部分的主观因素和主观色彩。舞蹈家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将其传到给大众, 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意会舞蹈家的思想。通过对舞蹈艺术和舞蹈音乐的结合, 不但可以使观众在欣赏唯美画面的同时, 更能聆听到悠扬的音乐。而且, 在欣赏舞蹈者表演的同时, 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与舞蹈者进行交流, 能够换位体会舞蹈者的情感逻辑。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审美的感受, 才能了解舞蹈者的真实感情。这不但可以帮助观众们更好地理解舞蹈者的思想感情, 而且还能帮助整个舞蹈艺术蓬勃发展。

摘要:舞蹈艺术拥有自我的艺术形象, 舞蹈音乐也拥有自我的艺术形象, 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者的结合可以使得舞蹈这个整体艺术更加生机勃勃。舞蹈这门艺术, 源于我们的生活, 又高于我们的生活, 往往包含着舞蹈家的主观感情, 舞蹈家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将其传到给大众, 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意会舞蹈家的思想。通过对舞蹈艺术和舞蹈音乐的结合, 不但可以使观众在欣赏唯美画面的同时, 更能聆听到悠扬的音乐。由于舞蹈艺术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 而是包含很多内容, 所以需要探讨的也有很多。本文探讨分析一些关于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研究的问题, 并发表一些自我的观点, 希望对今后舞蹈艺术形象和舞蹈音乐形象的研究能够带来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舞蹈艺术,舞蹈音乐,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萍.舞蹈艺术形象审美欣赏简论[J].河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0 (2) :123-125.

[2] 朱秀清.舞蹈艺术形象应与舞蹈音乐形象相统一[J].艺术百家, 2007 (2) :195-196.

[3] 张海涛, 黄妲.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初探[J].音乐时空, 2013 (17) :71-72.

[4] 王鸿昀.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1, 30 (4) :107-112.

舞蹈音乐范文第2篇

摘  要: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舞蹈必不可少的元素。舞蹈与音乐相辅相成,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蹈不是真正的舞蹈,完整的舞蹈必然包含着音乐。本文在分析音乐与舞蹈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音乐对舞蹈的作用,进而分析了音乐对舞蹈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舞蹈;关系;作用;影响;

引言

“音乐是舞蹈的伴侣,而不是舞蹈的伴奏,在一部舞蹈作品中,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犹如一条铁路上的两根铁轨,共同承载着感情的列车向前奔驰,把观众带进人物的感情氛围之中,与人物共喜共悲。”由此可见,音乐是舞蹈必不可少的元素,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以音乐为伴奏,以动作为表演手段,目的是表达人的真实情感。要创作高水平的舞蹈作品,除了要有较好的编舞技法、舞蹈演员,还要有好的音乐,舞蹈与音乐相辅相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离开了音乐不可能存在真正的舞蹈。音乐在舞蹈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整体水平受音乐的影响。音乐能加强舞蹈的情感色彩,音乐能打动观众情感,使观众跟着音乐旋律走进舞者的内心,激发情感共鸣。所以,在舞蹈创作中必须高度重视音乐。我们要了解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必须弄明白两者的关系,还要了解音乐对舞蹈的影响。

一、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一)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

音乐与舞蹈不可分割,舞蹈创作中,舞蹈需要借助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可以说没有音乐的节奏,舞蹈创作就没有了规矩,最终会导致创作的失败。比如群舞中,不同的舞者心态不同,如果没有节奏加以规范,就不能创作中完美的舞蹈。因此有统一的音乐节奏,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舞蹈。不断是群舞,对独舞来说也是如此,舞蹈创作中舞蹈者也要按照音乐节奏或者对音乐的理解来创作舞蹈,可以说独舞就是创作一个与音乐对应的舞蹈作品的过程。

音乐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但有些音乐本身无法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借助舞蹈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从而体现出音乐的魅力。由此可见,舞蹈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凸显各自的魅力。

(二)音乐与舞蹈相互促进

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两者有着共同的特质,也正基于此,音乐才在舞蹈创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音乐与舞蹈能相互促进,舞蹈创作中运用音乐能给观众带来更大的感染力,激发舞者的情绪,使表演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完美的舞蹈能更形象的阐释音乐的内涵,对音乐中没有的东西进行阐释,或者用其他的方式阐释音乐中已有的东西,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二、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一)音乐对舞蹈具有启发作用

舞蹈创作中编舞者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创作,根据音乐表达的情感来选择相应的形式创作舞蹈,这样既能增加舞蹈的魅力,又能充分展现音乐的价值与魅力。从这一点上来说,音乐对舞蹈创作有启发作用。舞蹈创作中,音乐能烘托舞蹈情绪,并通过音乐来表现出视听的结合。

舞蹈类型多样,根据风格的不同可以把舞蹈分为古典舞、现代舞、芭蕾舞、民间舞等;也可以根据塑造舞蹈形象的特点把舞蹈分为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舞蹈等。不同的舞蹈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所以音乐要与舞蹈风格相一致。舞蹈创作中,乐曲在舞蹈动作构思中有着重要作用,会影响到舞蹈的风格,还会影响动作时的心态、气息等。如果采用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变化就大;如果采用平和流畅的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就柔和松弛。用不规则的音乐伴奏,动作气息变化也表现出不规则;用规则的音乐伴奏,动作气息变化也会富有规则。因此真正的舞蹈需要音乐,音乐在舞蹈创作中要发挥出作用,就要注重音乐选材,这是很重要的。要为舞蹈选择好的音乐,先要弄明白音乐的内涵,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作舞蹈,使之渗入到音乐中,才能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这即是说,舞蹈创作中编舞者要根据音乐本身的节奏创作,这对于高水平的创作是非常有用的,并在创作中加强对音乐的了解,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舞蹈作品。

(二)音乐渲染舞蹈气氛

音乐的风格与主体是舞蹈渲染气氛的主要途径。音乐是舞蹈的声音,韵律则是舞蹈的形体,二者之间的结合将会给人们在舞蹈的世界中带来整体的美感和韵律的享受。观舞者正是根据舞蹈附乐的韵律来走进舞蹈者内心世界。表演人员的动作都是根据音乐的节奏展开,肢体语言通过与声音的交汇传达,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营造了编舞者所想要创造的舞蹈氛围。

(三)音乐决定舞蹈风格

音乐与舞蹈是相生相伴融为一体的,烘托气氛又增强艺术感染力,最终决定出舞蹈的艺术风格。在舞蹈创作中,音乐与舞蹈紧密配合,音乐中包含了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接用节奏、韵律、调性的相关特征,创造出属于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创作中要想拥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就要理解并充分利用富于变化的音乐,舞蹈的动态感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使舞蹈音乐这样一种特有的艺术表演规律更加生动而富有活力,使编舞者的艺术风格得到凸显。

(四)旋律体现舞蹈情绪

舞蹈具有独特的情绪与思想,在三三拍的音乐中,舞蹈表现出的多是轻柔与漫步,而四四拍的音乐显得相应的激烈和振奋。利用各个节奏的不同来掌控舞蹈的情绪,这是每个编舞,每个舞蹈创作者都应该掌握的基本要素。好的作品一定需要相应的音乐旋律来配合物资,并利用旋律丰富舞蹈的内涵,创造舞蹈的灵魂,让音乐和舞蹈共同走进观众的心灵深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舞蹈者来说说,相宜旋律的音乐除了丰富舞蹈本身外,也给舞者带来了发挥的余地,让他们得以根据旋律的渲染尽情释放,展示出他们心中对于舞蹈任务内心的理解。

(五)音乐对舞蹈具有规范作用

音乐在舞蹈创作中还起规范作用,音乐的节奏、创作方式都会对舞蹈创作带来影响。也即是说舞蹈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音乐节拍的规范。舞蹈创作需要一定的规范,只有在规范前提下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不管音乐在舞蹈创作中起规范作用还是启发作用,都要消化音乐,吃透音乐的品质,在准确把握音乐品质的基础上,探寻音乐与舞蹈创作的完美结合。

三、音乐对舞蹈的影响

(一)帮助组织舞蹈动作

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舞蹈作品不是把动作设计成之后,再配上音乐的,而是在进行动作设计之前就必须有音乐,或者说是节奏。舞蹈音乐的采用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现成的音乐,二是为既定舞蹈的主题和情节创作的音乐。在当然,舞蹈并非只是服从音乐。首先,舞蹈要对音乐进行选择,因为不是任何音乐都适合于舞蹈的。初学者在舞蹈创作中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适合自己舞蹈情绪风格的音乐,用这个音乐来配合自己的舞蹈动作。其优点有三点:1.无须任何资金,只用在网上找到自己喜爱的音乐,根据动作结构剧情剧情进行剪辑和拼凑,几乎就是零成本;2.在音乐中找到灵感,配合音乐要述说的情节编舞,容易把握舞蹈结构;3.结构清晰、节奏明确。缺点:容易雷同,毫无新意,如初学者对舞种和音乐分类不熟悉的话,容易出现音乐与动作风格严重不符合,太过于跳跃,并显得业余。其次,如果是专业舞蹈编导,他们喜欢根据自己构思和舞蹈结构创作音乐,使音乐完全服从于舞蹈。当然,成本高是必然的,但是,这样的音乐更加适合舞蹈编导的剧情安排,更加灵活。

(二)配合并帮助舞蹈在作品中表达情绪,烘托气氛

在舞蹈作品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舞蹈有些动作不完全够表达人物情感,或是有一些情节,需要音乐来点明。比如说新兴优秀舞蹈编导王舸的舞蹈作品《中国妈妈》中,童谣的出现配着劳作的动作,包括小女孩分担母亲劳作,也参与到农耕中。这个童谣的出现,体现了小女孩善良、纯真以及对母亲的爱,也没有任何音乐适合这一段的情感。这一段的情绪能够在这首童谣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抨击着观众的心,使观众产生共鸣,深深地被母亲的爱和小女孩的纯真所打动。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感情来体验。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要对自己的音乐和每一段的舞蹈情绪把握准确,自己能够感动到自己,能够分清楚每段的气氛。用好了音乐,可以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与舞者、编导达成一致,做到感动观众的效果。

(三)在舞蹈和舞剧中担负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有的时候,如果没有音乐,舞蹈的章节和时空的变化难以直接转换展现给观众,这个时候,音乐起着交代和展现剧情的任务。比如说《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剧,时间较长,分为三章,还有引子和尾声,每个章节有自己的段落。章节容易区分,可是段落却不好区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第二章节有高堂会和麻将舞,高堂会是怎样过渡到麻将舞的,这两个段落靠的就是音乐的交代。编导选择了较弱的音乐男女主角情感交融,随后麻将的声音出来,时空直接转换到麻将舞中,让观众不会感到唐突和不自然,这也就是音乐的任务。

四、小结

总之,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没有音乐伴奏的舞蹈不是好的舞蹈。音乐能为舞蹈添彩增辉,对舞蹈编导在舞蹈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音乐本是一家,不分彼此。所以,舞蹈编导在学好舞蹈创作以外,也要更加关注音乐在舞蹈作品中的作品,发挥音乐的特点,创做出更加精彩的舞蹈。

参考文献:

[1]王俊博.音乐对舞蹈作品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5,10:85.

[2]朱婷婷.论舞蹈音乐结构与舞蹈表演的关系[J].赤子(上中旬),2015,18:97.

[3]徐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舞者永恒的修行[J].音乐创作,2015,07:140-141.

[4]何凯.试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5,07:101.

[5]宗伟艳.浅谈舞蹈音乐的艺术特征[J].品牌(下半月),2015,04:116-117.

舞蹈音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舞蹈;教学改革;高校;融合

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富裕精神文明逐渐提高,舞蹈教育逐步深入人们生活,各层次学校都开展了相应的舞蹈课程。在舞蹈教学不断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为舞蹈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些失败,有些得以保留。在新时代中,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舞蹈是复合型人才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不断改善舞蹈教育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措施。在此基础上,舞蹈教学中融合音乐是大势所趋。

一、高校音乐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一)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如今,教育界中的教育理论有两大理论派别,即“自律论”和“从属论”。自律论观点认为,音乐教育自身便是一种教育类型,不从属于任何其他教育,拥有自己独立的特征形态和教育目的。从属论观点认为,音乐是为了完善人类的人格,是德育或智育的一种方法途径,它自身仅仅为德育或智育而存在,反驳音乐教育是独立的这一观点。现今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现象表明了教育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知都偏向“自律论”。然而,在现实的高校教学中,音乐教学的地位有些尴尬,音乐教育虽被大众认可,但在高校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冷落,发配冷宫,音乐教育仅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关注度而呈现忽升忽降如同心率图的态势,在教育过程中是实打实的“从属”之位,暗中符合了从属论的观点。

音乐教育在实践方面问题可大致划分为三部分。其一是,音乐教育在不同高校开展进度方面差异巨大。每个学校对音乐的看中程度各不相同,较为看重的高校在音乐课程时长、内容方面都做到极致,臻至完美,教学效果自然不错;但对音乐教育不太重视的学校,音乐实打实的处于附属之位,关注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育思想观念落后,课程建设不足等。其二是,音乐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學目的不明确,教育内容随意,教师往往只是教授自己擅长的部分,其他教学关键内容一概不管。音乐不同其他专业,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技能,这种特殊性也往往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其三是,音乐教学研究落后,一些学校本身对音乐的研究并不深入,开设音乐课程也仅仅是随大流,对音乐课程本身没有多大重视。

(二)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舞蹈教育人才不足,各个高校的舞蹈教育起步较晚,在舞蹈教育上往往是一师难求,难以找到名师去指导有天赋的学生。艺术学院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而重视,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既具有娱乐功能,也具有教育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乃至国家都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但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问题有三:其一,舞蹈教学未与创新科研型课程相结合。目前,高校教育课程大多偏向单一教学目的,科学性人才只学习科学,艺术类人才只学习艺术,如此固然使学生精神专一,不在其他方面耗费精力,但难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有人认为,科学与艺术不沾边,科学严谨,艺术抽象,但仍有相似之处,科学有时需要抽象型思维打开思想空间,艺术需要拥有逻辑展现思想,两者有机整合,更能开发人的内在潜力。高校若忽视艺术作用,将真正与素质教育脱节。其二,舞蹈教育与社会思想型教育脱离。在高校中舞蹈教育除了教授舞蹈等基本专业技能,还会教授艺术鉴赏等科目,培养出艺术学院独有的审美艺术,但大多高校只看中艺术学生对自身艺术技能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却忽视了对社会人文的教育,忽视了艺术与生活结合的美学,脱离了现实。在舞蹈专业课上,不能只注重对舞蹈的培养与理解,还应教授学生从自我感觉出发,将感受从哲学的角度阐释,丰富艺术素质教育内涵。其三,舞蹈教育在艺术类教育中地位不明确。目前,高效开设艺术课程主要是选修课,一般分为三类:一技巧性课程;二鉴赏类课程;三基础知识型课程。第一类较为专业,按照学校自身拥有的资源数量而有所不同;第二类根据学校性质而有所偏好,从而在各个高校中产生差异;第三类每个高校基本都具备,主要是为了补充学生艺术知识,因此造成舞蹈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没有确切的定位。

二、音乐在舞蹈中的应用

(一)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合鸣

在舞蹈教学中,单一的动作练习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惫。单一的动作也很容易模仿学会,但将单一舞蹈动作连接而成一支舞蹈则难上加难,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是很难迅速学会的。学习舞蹈的基础是体态律动,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通过听觉经由大脑转化为肢体动作。如果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课堂教学将事半功倍。音乐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舒适的精神状态下舒展躯体,让舞蹈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取一些节奏感适合的教学内容,通过语言动作等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下容易找到舞蹈的感觉,同时也容易锻炼乐感,将作品表达到极致。

(二)保障训练量的适度

音乐舞蹈教育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音乐的节奏有难易之分,简单明快的节奏对于舞蹈初学者更容易掌握,也更容易引起他们对舞蹈的热情与兴趣;节奏紧凑或难以把握节奏的音乐则适合舞蹈基础较好、乐感较好的人去学习。通过音乐学习舞蹈容易让学生记忆深刻。在练习中,随着音乐节奏摆动,在不断练习中对舞蹈动作逐步深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完成音乐舞蹈教学目标。

三、音乐舞蹈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起初的舞蹈是原始人祈祷祭祀上苍的一种方式,进而渐渐演变成舞蹈,成为人民精神生活的反映,转变为一种艺术形式。将各种内容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表达,使看到的人不自觉地理解其中内容,进而明白它所传达的内容。而今,舞蹈教学的目标大致是教会学生舞蹈姿势,忽视了舞姿精神内容的传达。如果只是教给学生舞蹈姿势和变幻的节奏,那么机器人做得岂不是更好?舞蹈的核心在于舞姿的意蕴,并不是说舞姿不重要,而是意蕴和舞姿同样重要,只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告诉学生们舞蹈作品的意蕴。

(二)改善教学方式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在音乐舞蹈教学中,要改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在学习中,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用不可忽视,学生将学习作为兴趣爱好,主动接收外界信息才能将知识最大化地吸收。同时,将正确的学习方式教授给学生,对学生学习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舞蹈的理解表述后教师对其进行完善改编,让学生的舞蹈获得音乐的灵性,音乐获得舞蹈的动感,两者在互融中互相充实对方,得到完美的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应用于舞蹈教学领域,可以强化舞蹈自身节奏感,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舞蹈的理解。然而,音乐在舞蹈中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对两者的融合产生了制约。需要从事舞蹈教学的工作者不断探索,为音乐舞蹈融合之路作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超.关于新时代下高校舞蹈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2019(1):223-224.

[2]吴卉连.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文化生态传承路径探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6):108-111.

作者简介:邵曼曼(1981—),汉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研部教师。

舞蹈音乐范文第4篇

本年度具体工作如下:

一. 社团内部建设。

新生开学时期,追梦音乐社并没有像其他社团急于招新,而是把重点工作放在了举办首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首场演出工作上,众望所归“追梦”音乐社顶住压力,在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汽车系团总支、以及全院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首场有专业音乐家参与的演唱会——“追梦”联谊演唱会,这次大型活动也为追梦音乐社建立了良好的学生基础。此后大家认识了这个社团,了解了这个社团,大家都纷纷报名参与竞选,由于追梦音乐社会员名额有限,历经2次预选会,终于有36名优秀音乐才子在100多名音乐爱好者中脱颖而出,被追梦音乐社理事会推选为新一批骨干成员。自此我们也赶上学院其他兄弟社团的脚步,圆满的完成了招新工作。

二. 大型活动的组织。

1.举办巢湖职业职业 技术学院社团文化节首场演出——“追梦”联谊演唱

10月22日晚,由追梦音乐社主办,读书互助爱心协会(医学分院)协办,

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拉开了巢湖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文化节的序幕。

院党委胡其云副书记、巢湖音乐家协会周俊秘书长、院团委副书记佘海月

副书记、汽车应用技术系书记汪春荣书记应邀观看了晚会。

整台晚会以歌曲为主穿插舞蹈、武术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节目。原追梦音乐社长黄焰演唱的《无间道》、特约嘉宾郭文华老师表演的黄梅戏。现任追梦音乐社社长张刚的《暗香》以及特邀嘉宾王玉英、汪孟平、吴景来等演唱的歌曲引起全场热烈掌声。

2. 三次音乐讲堂。

音乐讲堂每次都会邀请巢湖市的专业歌曲老师来为同学们讲授音乐知识,旨在让每一位喜欢音乐的同学都有机会接触到专业正规的训练。本学期共举办了三期音乐讲堂。第一次主要教授大家如何鉴赏音乐中的情感;第二次则主要教授情景中的歌唱艺术;第三次教授的是运用歌唱技巧书法歌曲中和自己内心的情感。讲堂中,老师亲切而耐心,不时穿插许多乐曲实例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同学们也积极响应,踊跃发言、表现自己。三次音乐讲堂都吸引了不少同学前去参加,为扩大学校社团的影响力,营造高雅的文艺气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积极参加系里及院里的活动

xx年元应邀月经贸系”三月文学社”迎新年晚会——追梦音乐社代表演唱《星星》

xx年3月应邀汽车系“吉他社”成立2周年庆祝晚会——追梦音乐社代表演唱《kiss goodbye》

xx年5月参加巢湖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追梦音乐社荣获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一名

xx年5月汽车系秀车模大赛——追梦音乐社代表演唱《中国人》

xx年6月院文艺团新校区首场晚会——追梦音乐社代表《涛声依旧》

xx年7~10月参加巢湖地区各乡镇的文化下乡活动

xx年12月汽车技术应用系元旦晚会——追梦音乐社多名代表参加演出

xx年巢湖职业技术学院首届社团文化节表彰晚会——追梦音乐社代表演唱《霸王别姬》等等

下学期工作展望

在上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团内部的一些问题。经总结经验教训,特拟定下学期工作思路如下:

1. 继续定期举行社团的例行活动,包括音乐交流会、音乐讲堂等,以进一步扩大社团影响力,沉淀本社团特有的文化。

2. 加强与其他社团及学生组织的交流互动,为社团的管理和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 优化社团规章,进一步完善社团管理和考核机制。将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用考核来实现激励,用制度来规范作风。

4. 加强社团干部的培养以及内部人员的人才交流体制。使干部们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得以进一步提升。各部门人才可充分发挥各种才能,促进社团内部各部门的互动。

回望来之路,xx年的追梦音乐社硕果累累,成绩喜人;展望去之路,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汽车应用技术系团总支、社管委、以及全院校友的信任与帮助,以及社团的所有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追梦音乐社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

追梦音乐社

舞蹈音乐范文第5篇

舞蹈室标语:

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的韵律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陶醉的人门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舞是乐之心,乐为舞之声。(黑色,宋体,30*30) 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身在动,心在跳!

用舞蹈艺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道德观念。 我不算聪明,但我不笨;在艺术的迷宫里,多走几圈 必会更快找到出口

音乐室舞蹈室宣传标语

1步入音乐的殿堂,能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 2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3你把生命旋律给了我,我用理想把他谱成一首歌。 4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人的精神品质。 5歌声的童年,七彩的世界。 6美在音乐中。

7童心名曲悠扬的歌声。 8美在这里诞生。

9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10用音乐打开想象的闸门。 11跳动的音符放飞的歌声。

12.有音乐灵魂便不会寂莫,用美妙的音符,编出灿烂的人生乐章 13.跟上时代的节奏,演绎未来的韵律 14.有音乐的地方就有陶醉的人们 15.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6.舞是乐之心.乐为舞之声。 17.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18.放飞想象翅膀,创造艺术人生

19.我不算聪明,但我不笨;在艺术的迷宫里,多走几圈必会更快找到出口 20.必须认真地练习所有的音阶。

21.让我们潇洒的起舞释放青春的激情,让我们尽情地歌唱伴随美好的年华。 22.舞蹈是人类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她能激发人们无限的遐想。 23.一路倾听花开的声音,真情凝聚芬芳的足

舞蹈音乐范文第6篇

摘要: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运用情境式教学法,创设与幼儿性格特点相贴合的学习情境,将幼儿带入学习舞蹈的情境之中,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能使幼儿主动投入到舞蹈的学习之中。科学、合理的舞蹈动作能够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的身体素质将得到有效的锻炼与加强。学习舞蹈能令幼儿的身姿更加挺拔,能使幼儿拥有良好的个人气质,与此同时,舞蹈是由动作、音乐、表情、姿态来表达内心世界的,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将得到良好的建立。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舞蹈  情景式教学

幼师带领幼儿学习舞蹈时,应当充分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幼儿的舞蹈特质,深入地挖掘和培养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以舞蹈教学的形式培养幼儿的思维情感。情景式教学法能为幼儿提供带有情绪色彩的学习氛围,这能为幼儿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通过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潜移默化之中让幼儿掌握舞蹈动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情感能力得到有效地激发,这促进了幼儿情感意识的进步。

一、幼儿园舞蹈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不具备创新性

部分幼师没有认识到普通舞蹈与幼儿舞蹈之间的区别,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基本功的教学,将快乐的课堂变成了枯燥又乏味的舞蹈基本功练习课。基本功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部分幼师整节课都在让幼儿练习基本功,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会令幼儿腰酸背痛,面对如此枯燥无味的课堂,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直线下降,这不能为幼儿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并且会令幼儿丧失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不具备科学性

尽管幼儿舞蹈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青睐,但由于部分幼师没有对幼儿舞蹈进行科学的教学研究,致使部分幼儿舞蹈教学无法处于规范有序的状态之中。幼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甚至将自己学舞蹈的过程硬套在幼儿舞蹈教学之中,没有深入的研究符合幼儿学习舞蹈的方式。幼师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舞蹈教学,幼儿的学习需求得不到良好的满足,这为幼儿的身心发育带来了消极影响,幼儿对舞蹈课程不具备正确的认知,因此,幼儿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舞蹈。

二、情境式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意义

幼儿的年龄稚嫩,缺乏生活经验,因而不具备完整的认知能力,并且,幼儿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幼师进行幼儿舞蹈授课时,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学习、理解能力,开创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具备良好的学习情绪。情境式教学法能够深化幼儿的情感意识,幼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自身的消极情绪被剔除,这种情感体验具有感染性,幼儿的心灵得到了有效的净化。情境式教学法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师运用语言为幼儿创设形象而具体的教学情境,幼师的教学语言在无形之中积极的影响着幼儿的思维。

例如幼师为幼儿讲述舞蹈动作时用两种不同的形容和语气,幼儿所受到的影响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幼师带领幼儿做单脚跳并旋转的舞蹈动作时,第一种方法是:幼师:“我们将脚抬起来,边跳边向右旋转。”幼儿能够跟着教师的指令中规中矩的学习,但这种形式会让幼儿感觉到舞蹈课程是非常乏味和无趣的。第二种方法是:幼师:“我们在‘旋风’山谷遇到了超级强大的风暴,大风的力量令我们站不稳,我们有一种自救的办法,就是单脚跳的同时伴随着强风的方向旋转,这样我们就不会被大风吹走了!”这种被丰富情境所铺设出来的教学形式,能将幼儿带入学习情境之中,幼儿能在游戏的氛围中乐此不疲地练习舞蹈动作,并且完全不会感到乏味。

三、情景式教学法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舞蹈

幼师应当设计符合幼儿喜好的舞蹈内容,让幼儿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幼儿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幼师应当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引导的形式弱化学习的僵硬气氛,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幼儿投入到舞蹈学习之中。与此同时,幼儿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长较短,幼师要抓住幼儿的学习注意力,让幼儿专心的听讲和认真地练习舞蹈动作。

例如,幼师以“汽车小镇”该舞蹈作为教学情境。幼师与助教示范青蛙跨的坐姿并说:“找到你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去坐摇摇车吧”幼儿做好动作后,幼师:“你们有没有成为最好的,最密不可分的朋友,我来检查一下就会知道了。”幼师与助教一起将幼儿向后拉,检查幼儿的姿势是否正确。检查完成后,幼师带领幼儿跪坐,为幼儿展示玩具汽车。幼师:“汽车小镇要举办一场汽车比赛,小汽车们都觉得自己跑得最快,他们踊跃报名参加比赛,但是每一辆小汽车都需要找到一位小伙伴做自己的司机,才能获得报名资格,你们谁是最厉害的司机呢?”将幼儿带入情景后,幼师继续说:“来寻找伙伴的是一辆小警车,他需要找一位坐姿最骄傲的司机,请于同学表演一下你是如何开车的呢?”幼师带领幼儿做压胯压腿的练习组合,幼师:“让我们抱坐小蛋蛋准备去赛车,开胯,团身、挺身前压,打开横叉,左右压胖腿,同学们太棒了,完成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练习一下,要准备去比赛咯。”幼师带领幼儿练习使幼儿掌握动作,幼师:“同学们的姿势都很标准,现在你们可以开你们最喜欢的小汽车,去参加赛车比赛了!让我们看看谁开得又快又稳呢?”接着幼师带领幼兒开始新姿势的学习,幼师:“太糟糕了,小汽车来到了‘旋风’山谷,被大风吹得晕头转向了,你们能帮助小汽车安全离开这里吗?”幼师做出单脚跳旋转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情境,让幼儿与自己一同做单脚跳旋转的动作,与此同时幼师的手势做大飞机状,带领幼儿做十次。幼师:“同学们做得很棒,你们的车都开得很快很稳,现在你们可以来领奖了!”幼师:“汽车小镇的镇长来了,他要一一点名表扬你们呢。”幼师播放《公交车》的音乐,让幼儿站好,被点名则向前一步并立正站好,幼师点评完幼儿的姿势后,让幼儿进行舞蹈练习。幼师:“现在我们可以进行冠军游行了!”幼师让幼儿将双手举砖在头顶,以踏步走的走姿走出教室,在教室门口处收砖,奖励幼儿积分卡。幼师运用情景式教学法,为幼儿创设有趣的比赛内容,带领幼儿学习舞蹈,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舞蹈,这弱化了舞蹈的学习难度,幼儿的理解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强化。

(二)用情景式教学法,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幼师运用情景式教学法为幼儿带来富有情感的舞蹈课堂,这对幼儿情感意识的建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幼师应当采取劳逸结合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幼儿的训练量,使基本功的训练始终在幼儿的身心接受范围之内。幼师带领幼儿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时,要针对幼儿的身体特点展开教学与练习,通过训练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身型和气质。幼儿的接受能力、耐力、毅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很容易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感到疲乏,这会令幼儿失去学习舞蹈的兴趣,幼师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幼儿的学习热情得到了良好的维持。

例如,幼师以“小猪佩奇的太阳”创设舞蹈教学情境。幼师为幼儿示范正确的舞蹈坐姿,让幼儿与幼师保持一致的盘腿坐姿,幼师展开情景导入,幼师:“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温暖的太阳還是一个小宝宝,它呀,是一个实打实的小懒虫。这一天的清晨天亮了,太阳宝宝又想偷懒,不想起床,它在云上扭过来扭去,竟然‘扑通’一声掉进了大海中。太阳不见了,大家都急坏了,赶忙拿着望远镜去找太阳宝宝,草地上没有、花园中没有、森林里也没有!”这时,幼师做舞蹈示范动作,幼师将手摆成望远镜,放在自己的眼前,接着做阔指摆手动作,引导幼儿跟着自己做。幼师要放慢自己的动作,让幼儿的动作与情境内容保持一致。幼师继续:“乔治都哭了!”幼师引导幼儿做难过哭泣的表情。幼师:“乔治爸爸拿来了一张大网,罩在了太阳宝宝的身上,大家一起用力拉,嘿呦——嘿呦——”幼师引导幼儿做抱腿团身的动作,幼师做用力拉但是拉不动的动作,幼师:“不好啦,不好啦,网都拉破啦,太阳宝宝还在呼噜呼噜睡大觉呢!”幼师做燕式压旁腿的动作,让幼儿与幼师一同做。幼师:“这时,小猪佩奇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她找来一根又大又长的粗绳子,拴在了太阳宝宝的身上,大家一起用力拉嘿呦——嘿呦——不好了,绳子又断了,太阳宝宝还在呼噜呼噜睡大觉!”这时,幼师可以让幼儿站起来蹦蹦跳跳活动身体,以此缓解幼儿保持训练动作的疲乏,待幼儿伸展完身体后,幼师再继续教学。幼师:“太阳宝宝依旧在睡大觉,小猪佩奇需要大家的帮助来找太阳了,学过了前面的动作,离成功找到太阳宝宝更进一步了。”幼师做跪下撑腰动作,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姿势,幼师:“多亏你们的帮助,小猪佩奇成功地将太阳宝宝从大海中捞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太阳宝宝还是不是圆圆的了?”经过学习,幼儿掌握了舞蹈的动作,幼师带领幼儿学习舞蹈表情,深化幼儿的舞蹈情感。幼师:“太阳宝宝不见了,乔治是什么表情呢?”幼师边说边引导幼儿做出难过的表情;幼师:“找到太阳时,大家的表情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幼师边说边引导幼儿作出开心的表情;幼师:“太阳不肯和我们一起玩,我们会感到怎么样呢?”幼师边说边引导幼儿做出气愤的表情;幼师:“太阳又同意和我们一起玩耍,我们的心情就变成了怎么样?”幼师边说边引导幼儿做出很开心的表情;幼师:“太阳宝宝成功地回到了天空,花儿盛开了,让我们来看看哪朵花儿最美丽?”幼师边说边做出寻找的动作与神情,让幼儿进行模仿。接着,幼师播放《小猪佩奇》的音乐,带领幼儿进行完整的舞蹈表演。幼师运用情景式教学法,带领幼儿学习舞蹈,以劳逸结合的形式保持幼儿的学习热情,这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情景式教学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幼儿时期是其想象力、创造力最丰富的人生阶段,幼师应当以幼儿的身心发育为基准,开创符合幼儿性格特点的舞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教学情境,开展符合幼儿成长发育的舞蹈教学内容,能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良好的培育。例如,幼师以“筷子和勺子”该舞蹈作为教学情境。幼师先带领幼儿做美人鱼坐姿,手拿砖放到脚背上,接着幼师展开情景导入,幼师:“筷子先生和勺子小姐吵架了,他们两个谁也不服谁,筷子先生认为自己长长直直,夹东西最有力,而勺子小姐认为筷子先生只能直,而自己又能弯又能直。”幼师边说边示范青蛙坐姿,立背和团身下压,幼师:“勺子小姐对筷子先生说我挖得好吃的比你夹的好吃得多多了!同学们认为谁的本领更大?”幼师:“同学们先模仿一下筷子先生,感受一下他的厉害之处。”幼师将砖放在双脚之间用手去摸,幼儿做出压前腿的动作后,幼师继续说:“现在你们是筷子先生,筷子先生说自己夹东西很牢固,但是我不信,被我拔脚尖的小筷子要去镜子前面充好力气再回来哦。”幼师一一去拔,使幼儿的脚尖绷直。幼师:“现在同学们请模仿勺子小姐,看看你们是不是可直可弯,还能挖到很多好吃的!”幼师带领幼儿进行压垮的动作,做四次,说到挖到很多好吃的时候,让幼儿挺身前压,接着幼师示范跪下撑腰的姿势,并说:“谁的本领大,你们说了不算,大肚皮厨师说了算,他说谁的肚皮比他的大,他就告诉我们谁更厉害。”幼师带领幼儿练习后让幼儿休息一下,接着,幼师模仿大肚子厨师用悄悄话说:“你的本领最大!”幼师继续说:“大肚子厨师说,他要给筷子先生和勺子小姐洗澡,要洗出很多的泡泡,最使劲儿的奖励两张公主卡牌哦!”幼师为幼儿播放音乐让幼儿跳舞《吹泡泡》,幼师借助情景式教学法为幼儿提供内容丰富、氛围有趣的舞蹈课堂,这令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有效地激发。

四、结语

幼师想让幼儿对舞蹈感兴趣,爱上学舞蹈,就必须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情境式教学法能为幼儿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意识得到了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情感形态得到了升华。通过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学习热情,使幼儿在训练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气质与艺术修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幼师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让幼儿爱上舞蹈,这弱化了舞蹈课程的学习难度,幼儿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燕.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教学中情景式教学的发展与创新[J].速读(中旬),2019(11):257.

[2]于文文.基于情景教学法的幼儿舞蹈教学模式研究[J].神州,2019(10):187-187.

[3]李飒.情景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知识文库,2017(13):136-137.

[4]温济民.情景式舞蹈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19(11):140-141.

[5]宁灵鑫.在情境中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J].吉林教育,2017(35):66-66.

[6]段丽.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教学[J].新一代(下半月),2018(08):244.

上一篇:科研课题研究基础范文下一篇:日凌现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