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

2024-04-08

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第1篇

1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构建全程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对毕业生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引导新生能够对自己所要学习的目标、专业从事职业群体的需要, 专业素质要求, 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有针对性地的目标,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激励学习。在对未来的前景有了大概了认识后, 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应侧重于职业规划和加强就业指导的培训。不但要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利用课堂进行宣讲, 我们还可以发挥网络的优势, 包含职业规划, 职业环境意识, 求职技巧, 工作能力的扩大和工作热情, 团队合作等许多方面。学生可以在线学习, 这样可以充分满足学生个人的需求。这样就全面的增加了课程的实用性。对于应届毕业生探索采用参与性教学方法。重点在于自我体验与分享, 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开讲座分享成功的过程和创业初期的各种技巧。在学校内可以进行模拟面试, 面试由学校聘请资深的人力资源人士来操作。

2 打造一支专业与兼职相结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不少高校对就业指导老师队伍构成单一。虽然说也会派遣职业指导老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以及督促职业指导老师的自我学习。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不甚理想。目前还缺乏诸如职业规划师以及创业教育和人才测评的专业师资力量。所以培养多功能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力量, 打造具有素质高、富有特点教师队伍对于就业指导体系的有效建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提高专业老师的就业指导能力的时候还应该加强对社会资源的运用。我们可以邀请在这些方面有经验的校友以及著名的就业指导老师回校作职场简介。并可邀请著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来参加对学生的求职演说、求职的礼仪以及在求职时的心理调节等工作。这样可以使得就业指导课程能够开展的多样化也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个体帮助与集体帮助相结合, 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帮助工作

现今, 不少高校对学生的的就业指导还是停留在总体指导的层次上, 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个体咨询服务可以达到由团体辅助指导向个体辅助指导的改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况千差万别, 彼此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尤其是不少就业难度较大的学生, 他们需要指导的问题就更为与众不同。构建高校的就业指导的体系我们不但要将就业指导当作一门课程以改善学生的就业能力, 而且还应该注意个别辅导。通过个别辅导热线安排专业教师值班, 对学生在就业的困境进行对症下药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这样还能够把握住个性问题的转化, 一旦转化为共性问题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帮助。我们也可以在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中收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对不同需要的学生创办相对应的主题工作室, 在学生社团中开发职业能力拓展的比赛, 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4 整体促进与重点帮扶相结合, 扩大就业服务的覆盖面

国家每年年初都会结合本年预期的就业形式, 推广或制定相关就业促进政策。学院应组织各系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 解读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学校就业工作实施细则, 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求职技能辅导, 力争让每一位毕业生在进入职场之前就对整个就业形势有客观地分析, 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有客观的定位, 对求职过程有所了解和把握。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在整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 要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体系, 进行重点帮扶。

5 就业指导还要与就业后的情况相结合, 以满足人才需要作为导向

学生就业对学校而言不但对学校的办学过程能否正常运行同时也指导学校对于未来的人才培养和招生以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造成重要影响。所以就业指导不是简单的帮助学生找到工作, 而是要关注学生就业后所面临的困境, 开展“售后服务”。对学生以及其所在单位进行调研, 尤其是依据用人单位需要而培养的订单式学生要进行重点调查。通过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 对学生在工作的出现的各种不足情况可以在教学环节中调整, 这样可以使得教学与专业设置能够满足用人的需要。通过对学生就业后的情况调研让学校能够了解市场所需, 看到自身的问题从而把握好办学方向。

新的形势、新的政策为高校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 为积极有效应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制度要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保持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对广大毕业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带着满腔热情, 积极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全力以赴地做好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期,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重。高校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小鲁.毕业生就业概论[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范泽瑛, 等.扩招条件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兼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 2004 (2) .

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第2篇

一、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处于合理区间中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口压力不断增大;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依然偏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多月同比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金融风险。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是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 700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70%;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同比增长 1.8%,增加 307 万人。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主要食品供应较为充足,消费品市场供求大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2.3%,各个月份基本上是在 1.8% 和2.5% 之间平稳运行,远低于全年物价总水平调控目标。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 5% 以上。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没有影响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8527 元,同比名义增长 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7%。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44 元,同比名义增长 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9%。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986 元,同比名义增长 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13120 元,同比名义增长 12.1%。9 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797元,增长10.0%。

外贸出口将温和回升。今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长逐步改善,温和复苏有望延续。美国下半年在就业和房地产回暖驱动下有望加速复苏。欧洲货币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欧元区将延续复苏势头。日本将在国内消费和投资推动下继续温和复苏。新兴经济体在经历年初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的金融动荡后,经济形势趋于稳定。我国出口环境有所改善,国家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也将减轻贸易企业负担,外贸出口有望保持回升走势。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结构

当前,中国经济减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短期周期性因素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中国外需明显不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大幅升值进一步抑制出口增长;企业盈利前景不佳以及去库存化等因素导致投资出现减速;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龙头市场调整导致消费稳中略降。

从中期结构性因素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化解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

从体制机制因素来看,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但是改革尚未到位,各部门、各地方行政效率较低影响到政策落实。此外,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懒政不作为现象,稳增长政策执行不到位。

三、中国当前经济形势需要可持续性发展

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也可能是一个长期问题。首先是有害气体减排与工业化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整个大气环境被破坏,南极和北极的冰川都在融化。工业化加大了温室气体排放,使人类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与我们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减排承诺。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最近几年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较快。但是,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不能承担相同的义务。尽管如此,我们仍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其次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从南到北,我们的水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污染,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的水污染更是严重。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民生活美好,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最终目标。如果人均GDP达到一万、两万美元时,水都不能喝,GDP还有什么用?所以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应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等环境已经污染了再治理它就太难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再次,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很令人忧虑。资源匮乏了,环境污染了,我们的后代该如何生存?对石油、煤炭、水以及各类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美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美国近海油田不开发,煤矿基本上也不开发,资源得到了很好保护。美国不开发其地下资源,主要是买其他国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很自私。自私的一面我们不学,但保护环境的一面我们要学,要借鉴。我们不能耗竭式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我们现在也要学会保护资源。我们要学会资本运作,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我国外汇储备的应用,相当大部分应该放在这方面。中国这样的大国,没有海外资源做支持,经济增长是难以为继的。

最后,是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劳动力就业问题。我们给中小企业的支持不够。应该更多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要有更大的支持。

四、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化对中国有利也有挑战

今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化,不同经济体宏观政策在不断分化。先看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刚刚走出危机最差的时期,2015年经济增长可能稍好于2014年,但是2015年欧元区债务恶化不会明显缓解,通货紧缩将会持续,在此形势下,欧元区于1月推出欧版QE,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表现为“放松”。再看日本,在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后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几个季度萎缩,2015年经济不会好于2014年,为了刺激经济,实现预期通胀和增长目标,将在宏观政策上继续实行超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在宏观政策上也表现为“放松”。在这次危机中,美国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私人消费抬头、制造业回流、失业率下降等都使经济向好。但美国2014年11月宣布退出QE,并于2015年年中可能开启加息窗口,宏观政策总体趋势表现为“收缩”。发达经济体之间宏观政策的收和放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由于美国是世界超大经济体,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放松带来的影响,不足以抵消美国在宏观政策上收缩给世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再看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在新兴经济体中是表现相对较好的两个经济体,这两个经济体目前为了应对经济形势变化,都相继采取了放松的宏观政策。但是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等经济体,面对资本外流和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也分化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带来不同挑战。

总之2015年,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利有弊。去年以来美元坚挺回流、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对我国进口大宗商品价格降低成本有利。比如石油我国每年进口约三亿多吨,如果价格降一半,我们进口原油会节省一千亿美元左右,当然这是理想状态,还有铜、黄金、铁矿石、大豆棉花等。但是,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回落以后,必然引起新一轮的世界通缩。一旦通缩,国际市场需求将进一步萎缩,对中国产品出口将形成严重需求约束。还有,在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形势下,除了美国之外,世界上20多个国家开始竞争性货币贬值,这使得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对其他货币明显升值。这严重抑制了中国的出口,这对当前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五、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展望

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第3篇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对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国际政治的本质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力与实力的过程。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在当今社会,国家间对权力与实力的追求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一战时期国与国的军备竞争转变为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其竞争本质是不变的。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瞬息万变,但也并没有改变求和平谋发展的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愈演愈烈,科技革命加速前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全球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方向发展,但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局部战争依然存在。总的而言,当前的国际政治正逐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应该说当前的国际政治是进步了的。

首先,国际政治的本质依然是为了追求权力与实力。几千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但人类群体间的关系却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强者战胜弱者的概率远大于弱者战胜强者,而战胜方又必将是战后规则的制定者。在这种客观规律的支配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仍是当今国际政治的基础,仍是国际社会的行为法则。友好与敌对之间的分界限并不总是十分清晰。存在一个模糊的区域,在此区域中,政府很难判断一种脆弱的友好关系是否已让位于敌对关系,反之亦然。即便是在最为友好的国家之间,通常也存在一种潜在冲突,它有可能突然被激活。这一点很明显地表现在中法关系上。所以国际政治的本质依然是一个不断追求权力与实力的过程。

其次, 国际关系新变化。当今社会的政治局势在冷战结束以后,大国割据基本上处于人们常说的“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一般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无一能够与其比肩,造成大国力量对比的失衡状态。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定时期,但大国间正发生着力量消长的变化,逐步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多强”中最大的变化是欧盟的第五次扩大,虽然欧盟内部的“磨合”尚需较长时日,提高一体化的程度仍面临诸多困难,但其要害是内部还存在各种分歧,不能处处事事用“一个声音讲话。”但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庞大的“超级国家联盟“必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还有中国的发展,俄罗斯的复兴势头,日本经济走出低谷以及对大国地位的强烈追求,都是影响大国关系格局的新因素。印度、巴西、南非等十来个国家,虽非传统概念上的强国,但他们的发展也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上各种变化,是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之间这种软硬势力的相对此消彼长,表明多边主义是一种客观现实,无疑将对单边主义的行经形成不同程度的遏止,有助于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军事超强的美国国民经济产出约为世界的1/4,军费更近世界一半。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不仅长期支撑了美国对世界各地的干预,包括对我国台湾事务的干涉,而且助长了它对伊拉克先发制人的非法与非理性行为,对世界并对它自己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俄中等国愿意根据国情,加大国防投入,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它们的整体军力与美国相比还很落后,国防态势仍呈防御性,谈不上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国际安全失衡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2011年,世界大国之间和地区强国之间急需改善战略沟通,共同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中给各国带来公益的部分,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调整现有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

再次,国际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但也有所缓和。各种迹象表明,无论国际范围还是在美国本土,攻击或威胁这个超级大国的势力(及其人数),最近的这些年不断增多,美国变得更加不安全了。的确,在当今社会,威胁国际安全的因素还存在很多。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伊拉克问题,巴以问题也持续紧张,冲突此起彼伏;非传统威胁也有增无减。与地区热点问题相比,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则更是任重道远。此外,世界还遭受着--------------------------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其他类别的安全威胁。04年的禽流感、印尼大海啸,07年的美国飓风,乃至当今中国的汶川地震以及印度的风灾,都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丧生,造成了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2011年全球性的军备竞赛升级可能不会出现,但如果相关国家之间不能通过建立信任措施等途径展开安全合作,它们之间出现军备竞赛升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军备增长与扩大外购军备,存在于一部分地区。但这些现象并非是全球性的。欧洲也有大国近期正在紧缩军备,削减防务开支。

最后,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持续地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大,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关联;中国持续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势力与各国平等互利合作,不单追求中方利益,而是立主双赢,并积极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不断为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原则,伸张正义,更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和支援其他国家,充分发挥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国际影响日益增大。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此迅速地发展壮大,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疑虑与敌视。中国发展在世界上存在正反两种反响,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增大。

从当前的国际形势看我国目前所处的状况。

一.我国经济现状。毫无疑问我国经济正在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已经处于世界第四位。并且在可以遇见的未来我国的经济仍能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谁也无法阻挡。然而我国的人均GDP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过长期的发展是以高能耗、资源的大浪费为代价的。我国的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毫无疑问的将制约我过的发展。

二.我国的地缘政治环境。我国的周边环境目前处于和平稳定状态,但周边环境的压力空前大。目前我国是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与将近半数的国家都有领土争议,中国三百万的海域中将近有一百五十万有争议。中国北方虽然与俄罗斯,朝鲜,蒙古并没有领土争议,但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依然存在,俄罗斯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面对曾经侵占过我们,而今又与我国示好的强邻我们只能一方面乐其示好,另一方面不能对它掉以轻心。我国西方是地处要害而资源有很丰富的中亚,现在渐渐变成国际的热点,况且我过长期在新疆地区受到东突实力的骚扰,这注定了我国不能在中亚地区掉以轻心。我国正东方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日方有钓鱼岛的归属争议,有东海大陆架的争议,与韩国有大陆架及东海海域的争议。中国的东南方是我过的一切国际的争议的核心——台湾问题。虽然近几年台湾问题有所缓和但台独势力依然存在,这一地方爆发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是我国最危险的地区。中国的最南方南海海域问题,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这一地区时时刻刻都有爆发战争的危险。中国的西南方是迅速崛起的印度。印度是有领土争议最多的国家。中印有十二万的领土争议。印方控制了大部分是利益的既得者。总之,我国目前处于和平的周边环境中,但处在一个及其复杂的环境中。时时刻刻都受到海域,领土问题的困扰。

我国处于快速崛起的阶段,需要一个安定,缓和,宽松的环境中,任何**都对我国的发展的不利。因此我国要想方设法维护周边环境的和平稳定状态,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空间。 所以说,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的我国的政治外交应采用如下对策。 (1)我国应与周边国家及世界上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壮大时期任何地方的不稳地,不和平对我过的发展不利。

(2)寻求与各方面的合作。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不仅有经济利益,更有政治利益。政治是经济的外在表现。两个国家的经济的合作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关系是否稳定。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经济依靠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的--------------------------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依靠性。加强与各方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光对我国的发展有利也对保持我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

(3)搁置争议,任何争议尽量用和谈的方式解决,力避武力冲突。虽然我国周边地区争议众多,将所有注意力放在争议问题上对我国的发展不利。求同存异在一定时间内仍能概括我国的目前外交状况。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同样是在和平的框架下促进两岸统一。今年三月二十二日马英九当选,促使我国的对台政策改变,加强与中国台湾的经济合作仍是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台政策的主流。

(4)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目前我国的崛起引起了西方的恐慌,他们鼓吹“中国威胁论”,这对我国的发展不利。因此应加强与各国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让他们解除对我国的疑虑,让各国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对世界的和平稳定有利的。

(5)坚持原则。虽然我国的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但并不是为了和平的环境无原则退让妥协。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保持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原则,国际交往的和谐的原则、积极的多元化外交原则、务实的外交原则等任何国家想借机分裂中国领土,觊觎中国领土、领海我国都是不允许的。

(6)打造我国和平谦逊的姿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方面的信号已经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化条件下,超级大国挟着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必需以增强综合国力和运用“中国智慧”来应付挑战。竭力打造中国和平谦逊的形象。

在这样复杂的国际政治形势下,中国要立足,除了要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争取更多的发言权。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关注国际形势,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趁我们现在还年轻,努力拼搏,努力争取机会为国家做贡献。

--------------------------精品

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第4篇

相信现在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有一个不愿相信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大学生就业现状非常严峻。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残酷。大学生人数多,但是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中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8%,大大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水平,所以几年来中国大学生数量激增,失业率也上升。其次,虽然企业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很多公司不招收应届大学生,因为我们的经验少, 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与企业要求的不对口。这些使我们就业更加困难。

就业困难,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对本专业没有兴趣或者不擅长半专业的学生,这是一次跨专业的绝佳机遇。因为毕业之后一旦涉足某一行业并工作几年,之后的就业方向就很难在发生改变,原因有两点:第一,没有人愿意让几年的学习、精力的付出和资本的投入付之东流,都希望自己获得的经验能是以后晋升的资本和筹码,隔行如隔山,一旦再跨专业,就要从头学起;第二,年龄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希望稳定,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安定下来,跨行就要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那时的我们早就磨掉了刚毕业时的激情与冲劲,跨行艰难无比。所以说严峻的就业现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遇。挑战更不必说,如何在新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一步一步迈向理想的职业发展道路,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要想让自己在职场上有竞争力,关键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知识等等。首先,作为学生,至少要有自我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具备的,大学的学习生活相对开放,没有升学压力的束缚,有更多的自由时间,那么我们有必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例如:在大一上半年我们可以设定阅读两本计算机的相关书籍、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一些书籍,了解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以我个人为例我在读大一时才刚刚开始接触电脑,那时梦想就是能买一台自己的电脑,可是作为农村的孩子,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能承受的,没办法就是整天泡在图书馆看一些自己迫切需要的书籍,这样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台电脑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当然不要被网络游戏所吸引。其实只要是需要的,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寻找机会而得到。其次是交流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我们都知道,但如何能锻炼?要提高这种能力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去做促销员、参加社团等集体活动,往往我们参加社团那些内向的、能力不足的学生就成为部分社团干部们锻炼的看客了。如果你的能力交流能力很差的话,先试着表达自己,将自己的意思能够很清楚简洁的表达给别人。在大学校园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个现象:就是中午到食堂吃饭时,总会发现有一些同学打完饭后端着盘子找桌子,他们的标准会是,有自己不认识的同学不做、有异性同学的不做、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位置不做,找那些空的作为或者是有自己认识的人的作为,为什么?因为从内心来讲我们害怕交流,如果哪天吃饭时对面坐下一个异性的同学,也许直到吃晚饭对方离开我们也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如果这样,那我们的交流能力就确实有待提高。

最后在我看来,创业也是一种实现就业的手段,创业不仅能实现就业,还能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说到创业,我觉得我们最需要的一种素质就是能吃苦。很多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备受爱护没有受到过大的挫折,一旦创业遇到困难会容易放弃,吃不得苦头。我们不能因为以前没有受过煎熬就逃避艰苦,无论多么优秀的人都会有一个阶段来经历一些难事才能真正成熟,天将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万事开头难,当我们从零经验开始的时候,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怕失败,要有一股冲劲。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许正是这股劲能为我们杀出一条路来。

还有一点就是学习,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提高,锻炼培养自己的创业才能,通过创业实践来增长才能,也要通过创业过程中的竞争和自我否定增长才能。创业过程中需要各种知识,大学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多接触多交流多学习,让自己的才能综合性提高。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封皮的背面):

1.课程论文采用统一封面,以左侧为准装订成册。

2.课程论文一律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打印或使用标准A4复印纸手写稿形式上交。

3.论文打印的格式要求:

论文标题(使用隶书二号加黑;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使用宋体三号、四号及小四号并加加黑)

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第5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财政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环保事业倾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环保GDP将要和城市GDP挂钩”, “城市环境的好与否, 将和省市领导的政绩有直接的联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北京, 绿色奥运”, 绿色就代表好的环境。今后3年, 中国将从各方筹集一万亿元资金用于环境保护。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内需的主力军[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也是与环境有关。因此, 环境工程专业的前景看好。

1 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

环境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是“叫好不叫座”。根据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 社会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需求在过去五年里呈低速增长的趋势, 80%以上的政府环保部门明确表示今后3年内不需要环境工程毕业生。省部属事业单位如:环境监测中心、环保研究院所、各类专业研究设计单位等大多编制处于饱和状态, 且专业研究设计单位又处于由事业向企业的转型过程, 绝大多数表示今后3年不准备接受环境工程毕业生[2]。多年以来, “就业难”一直困扰着环境工程专业的大中专学生, 就连名牌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这样的困难。每年大量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绝大部分学生不得不挤身于其它行业, 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

这种“前景看好, 现实堪忧”的状况让不少在校环境专业学子忧心忡忡, 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就业能力, 是一个值得高校管理层和业内人士思考和探讨的课题。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效。我校环境工程近5年来就业率都在98%以上, 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一致肯定, 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都相继进行了报道。特别是2009年全球经融危机下, 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进行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

2 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

2.1 制定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如图1所示, 我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分为通识、学科基础和专业三大部分, 每一部分分为不同的类, 每一类设置有不同的模块可供学生选择。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 厚基础、宽专业。根据我校的学科群划分, 环境工程属于动力机械环境材料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平台。因此, 在学科基础课程中, 将动力、机械、环境、材料等学科的相关基础课程分成了6个模块, 学生在各个模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各专业互认学分, 这样所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 使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 很容易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2) 没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分。每一模块除了规定学分外, 没有必修和选修课程之分, 每学期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情况可在模块间自由选择。这样, 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具有了很大的自主权,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每一模块所设置的课程学分与要求的学分达到2∶1, 学生选择课程的的范围非常大, 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 强化实践。在三个大类的课程中, 都开设有实践教学环节, 比如通识教育中开设了实践创新类学分, 该学分没有专门对应的课程, 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科研学术活动来获得学分;学在专业课程中有一半的课程都有对应的课程设计、实验、实习, 这对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基础。

(4) “文理”渗透。环境事业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领域。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精专”人才, 而且还需要培养思想家、政治家、社会学家以及环境和政治决策的积极参与者和问题解决者。随着社会对环境工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 还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对综合知识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增加人文、管理、营销等选修课程, 满足社会对不同环境人才的需求。比如英国雷丁大学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包括了经济、管理、人文科学、语言学、文学评论、专案管理、环境分析等, 充分反映了英国向全面性人才培养方向的发展[3]。因此, 必须提倡“文理渗透”, 多引入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 借助多种学科知识全方位设置环境科学专业课程, 确定合理的课程比例来完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比如, 我们在通识中规定了6个学分的人文素养类课程。

2.2 拓展考核方法, 提高综合素质

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考试制度仍存在“重知识, 轻能力, 重记忆, 轻创新”的现象, 与教育部倡导的创新教育存在很大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突出表现为求知欲不强、动手能力低、创造能力低等, 这既不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 也很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因此, 考试方法应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 采取多样化, 如闭卷、开卷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 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等。既着重考核学生思维方法、考思路、考见解等, 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又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技能, 操作技能和水平。比如有些课程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撰写读书报告, 然后制成PPT上台演讲, 台上和台下学生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 成绩由台下学生来评定, 这种考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以及清楚地表达思想等能力。还有些课程公式多, 我们就采取一页纸开卷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节省大量机械记忆的时间, 把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上。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长时间积累许多专业知识和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及创新的模式, 提高自己真实能力。

2.3 教学与科研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反观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需求“错位”, 大学生在人才市场投出简历一摞又一摞, 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大多为知识型, 缺乏技术和实践经验。从深层次看, 暴露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已经完全脱节;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格局, 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需要, 培养创造型人才、应用型人才, 以“教学与科学研究互动”的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迫在眉睫。工科专业课教学与科研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 我们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 尝试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与科研互动。基于工科专业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如何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实现二者真正融合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年都有1/3以上的学生申请到学院、学校、上海市、全国的大学生创新基金或者参加教师和科研项目, 这些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 这为他们的就业增加了很大的竞争性。

3 结语

高等理科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本科教学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 同时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向研究型人才发展, 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模式培养理科复合型人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尤以强调培养相对意义上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环境工程创新人才, 并将人才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因此, 学生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强, 很容易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连续5年就业率平均达到98%。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形势, 结合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特点, 从制定培养计划、多种考核方式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三个方面, 探讨了本科教学体系的改革。所培养的学生具有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强, 很容易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环境工程,就业

参考文献

[1] 章轲.环保部今后3年筹1万亿元投环保[N].第一财经日报, 2008-11-13.

[2] 吕锡武.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回顾和培养模式转变[C].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本科实践教学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5, 12:10~12.

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范文第6篇

经济发展状况与就业紧密相连, 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势必会减弱对就业的拉动能力。据温州人才市场2009年一季度人才供需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受金融危机影响, 一季度入场招聘企业1994家, 提供岗位30789个, 比2008年同期分别下降7.5%和14.4%。与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 2009年和2010年全国毕业生人数却屡创历史新高, 将分别达到611和630万。

1 当前影响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因素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各级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大学生自身也转变就业观念, 主动应对就业难的挑战。但在各方一系列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中, 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1 政府因素

2008年以来,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由于政出多门, 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都结合当地情况对中央的政策有所拓展, 导致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不尽相同, 政策的多样性和分散性, 使得大学生和企业对促进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均偏低。

1.2 学校因素

近年来, 还有许多高职院校只求招生规模的扩大, 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和了解, 有关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就业指导等很多问题仍处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满足就业市场, 就业单位需求的人才质量观还没有真正形成, 专业设置一直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变化。二是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充分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1.3 毕业生自身因素

现在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不了解自身的人格特征, 因而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导致择业失业或不愿就业的现象。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 大学生中有36.5%对白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 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一些高职毕业生对本人知识掌握程度、自身素质能力等各方面过高评价, 就业过于理想化, 因而造成就业定位有偏差。有部分毕业生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学校和父母亲友推荐, 不会主动搜集信息及自我推荐, 导致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2 当前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

2.1 学校层面

2.1.1 要继续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首先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新订单教育,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进一步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提高合作企业层次, 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其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科学定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结合学院办学条件, 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再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1.2 要继续加大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积极开展就业工作研究, 提高对就业形势的研判能力和指导能力, 主动调整就业工作策略, 加大资源投入, 形成一个涵盖就业指导、毕业生推荐、就业信息发布、企业招聘服务、就业手续办理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 以服务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另一方面要探索与就业专业机构的合作, 促进就业工作市场化。密切与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关系, 形成专业负责人联系行业协会制度, 依托行业协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同时温州以外地区的就业推荐、毕业生网络推介、就业跟踪调查等领域, 可以探索与专业机构合作, 借助外部优势力量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2.1.3 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一方面要增强就业指导队伍的稳定性, 通过引进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现有队伍的正式编制人员比例, 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积极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逐步建立一支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就业指导课教学效果的监控和管理, 明确授课目标, 定期组织教研活动, 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毕业生自身层面

2.2.1 要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期望值

高职毕业生应及时合理地调整就业思路, 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思想,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 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要理性调整就业期望值, 使自己的就业预期适应社会需求与现实, 学会低姿态求职择业, 高职毕业生只有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 才能真正应对就业难的局面。

2.2.2 要客观评价自己, 找准切入点

高职毕业生应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劣势, 客观地评价自己, 不能盲目去寻找不切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具备的能力, 去定位工作岗位, 适当放低薪酬要求, 抓住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从基层做起, 从一线岗位做起。挖掘自身优势, 找准就业切入点, 从基层做起, 不失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择业上的明智之举。

2.2.3 要积累实践经验, 提升竞争力

高职学生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社会接触, 多了解一些宏观经济走势和就业形势, 积极调整个人的职业兴趣爱好, 努力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要珍惜与重视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的机会, 并将其作为积累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校期间应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和公益活动, 有意识对自己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锻炼, 尽早规划自己, 充实自己, 磨练自己, 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和管理经验。通过学中做、做中学, 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 大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不断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 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 2009届、2010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下, 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对国家、大学或者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高职院校和毕业生自身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职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09]3号[Z].

[2] 姜乃强, 崔立新.金融危机对学生就业影响有多大[N].中国教育报, 2008-11-26.

上一篇:党书记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下一篇:地税局人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