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

2023-09-23

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们的生活中是种种的物品组成,这些物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和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随着世道变换和技术的提高产品被淘汰率的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了既浪费资源有污染环境,由于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回收问题造成大部分的淘汰产品没办法被大自然吸收,至今仍然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产品的产生过程中设计师起到重大的作用,这就需要设计师提高自己的技能,创造更绿色的材料替代原有材料,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设计;材质;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感

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设计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扮演者双刃剑角色,在促进社会文化进步的同时,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走向边缘。作为设计师,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设计师是产品生命的赋予者,涉及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涉及产品材质的选用为例,产品的既定年限,和产品后期的循环利用等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的一切活动都会留下痕迹,生活垃圾包括生活工具,生活垃圾,生活废气,活动范围等,这些都需要大自然来吸收消化。这些都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产品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的产品设计师就有着直接的责任。

二、中国产品设计面临的问题

设计师社会责任的缺失,随着社会发展的大众化,多元化格局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得越来越明显。“设计的公共性”受到了设计师们广泛的关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裕以及钱权利益的诱惑不断增加,设计师们应有的责任感趋于淡薄,随之而来的价值取向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主要表现在,在文化方面,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摒弃中国与元素,从艺术主体标准到审美视角,对西方设计理念完全照搬。在生态方面,设计目的过于功利化,缺乏可持续发展性考虑,没有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世俗利益的冲击和影响,一些设计师不顾职业道德,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生态环境长远未来。忽视了产品本身设计、绿色设计、功能设计、以及材料回收各个环节的可持续设计考虑。

三、产品设计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如果我们视可持续发展为一个过程,那么可持续设计业应该是以过程为导向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策划、选材、制作、运输、使用和回收各个环节的考虑都是必要的。确定产品最佳使用寿命。设计的创作过程是表现的过程,是设计意念的展现过程,是为人类贡献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产品的使用寿命时,设计师要把产品的实际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并作出全面的评估,最终确定产品的最佳使用寿命。

(一)一方面,对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越少,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环境收到的影响也就越小。另一方面,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对产品的性能和外观要求日新月异,这就造成了众多产品被淘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把握好各方面的关系,确定出科学合理的产品使用寿命。

(二)选择健康环保材料。再设计时,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审美要求以及技术要求,还要保证产品的环保性能。目前市场常见的材料有很多种,也同时有多种材料可以代替,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功能特点等。设计师在选择材料时首先扩大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材料的多样性。其次,减少材料的耗用,尽量避免过量使用。再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可回收利用材料。

(三)降低产品耗能。设计师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耗能,还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耗能。一家用电器为例,在设计时就要减少水电消耗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是要通过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把产品的耗能降到最低。

(四)实现产品的回收利用。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全面考虑要从五个方面对产品进行考虑:分别是减少消耗、可替代、可循环利用、可再使用、易于维修。一个好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产品使用期间对环境带来的部分伤害,还要考虑到当他生命结束后是否能够回归大自然,甚至反馈大自然。

(五)做到为大众设计,而不是为少数人设计的理念。最重要的就是从实际出发,以民生需求为设计点,政府和社会人士鼓励设计师们走进民众生活,把自己及的社会责任与大众的生活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四、结论

我们的健康乃至人类的生存都在受到环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不仅是改善目前环境状况的要求,更是为了子孙后代創造更宽发展道路的要求。作为设计师,其社会责任就是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设计出环保,可循环利用的产品。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将这一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从业道德,并以此作为设计活动的基本准则。设计师要对社会负责对人类未来负责。

作者简介:李雪艳,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生,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文化创意与品牌视觉设计。

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提倡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化包括广义的生态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文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二、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众参与生态自觉意识缺失。一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环保行为贯彻渗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二是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但公众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公众没有真正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监督。

(2)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态失衡。当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时代感的把握,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倾向严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发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生产行为无法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引导。

(3)培养人才职能中的生态失衡。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教育。教育是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等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质主义导致目前人才培养职能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偏重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受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致使科学主义泛滥,大学功能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失衡。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术的影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杂技、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人们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商业化运作,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特质与美感。

三、加强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实现教育生态化,培养生态型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应着眼于通识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人才生态化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入人类活动的各個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

(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实现人才文化环境生态化。(1)优化教育结构,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教育中强调科技创新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制定科技人才创新计划,实施高等教育奖学金计划,吸引、培养、激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突出科技主体的协同效力,优化科技创新团队。辽宁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让人才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第一,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机遇,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放手让科技人员和企业自主创新,放开让市场自主转化创新成果,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第二,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领军型企业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并积极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来辽宁创新创业。第三,建立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代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的对接转化机制和联合攻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同提升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第四,从人才发展的优化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整合、优化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海外研发团队,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开展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第五,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3)培育自主创新文化,激励自主创新精神。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的转型,在构建自主创新文化时特别需要以辽宁省传统文化的精华作为基础,提高全民创新素质,实施青少年创新计划,为青少年认识科学、建立创新意识搭建平台。其次,辽宁省要努力培育建设创新型公众素质。要扎扎实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对我国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重塑人类的新型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并外化为人们持之以恒的生态习惯和行为,打造全面发展的理性“生态人”来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关键词:中职;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对策

生态文明教育是近年来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一种重要的德育活动。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枢纽环节,其教育对象是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成长中的学生,尤其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加强相关研究工作。对培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拓展和延伸中职生的环境教育有重要意义。

1 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人类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趋势,以政府为主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人”为目标,全面覆盖社会各领域、各群体而展开的一种社会性生态教育活动。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政府政策倡导、新闻舆论宣传、网络传播、环保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旨在引导受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视为整体生态循环系统,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及消费行为,推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2 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环境对中职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职生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易受社会公共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伴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迅速,然而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进程却没有随之得到推进,由此形成了很多社会不良风气。如政府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味强求经济的发展,忽视生态保护;公众盲目攀比,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泛滥,社会文化格局混乱,出现经济为主,其他靠边的怪相。身处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中职生不可避免的沾染了不良习气,对于自身发展的错误定位,在诸多要素的作用下生态文明教育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岌岌可危。

2.2 中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缺失

当前环境下,国内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在其培养规划中融入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而且还有部分中职学校已经将其归为人文素质类的选修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多为浅层次类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未能延伸拓展至更深层次类的教育。總的来说,课程设置数量少、课程内容层次低、课程体系不完整。也正是因为在全国范围内未能形成统一的课程规划与课程体系,所以除了生态环境专业外,在国内中职学校并没有通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缺乏课程理论支撑,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成效。

2.3 中职学校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应有的重视

我国尽管一直倡导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观念,特别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学校、教师、乃至社会仍然以考试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素质好坏的唯一标准,将成绩和素质教育分割开来,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分开甚至对立起来的极端思想,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此外,部分中职学校管理者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环境保护是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教育主体单位不用为此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3 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

3.1 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首先,加大正面舆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正视当今思想文化多元的局面,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权,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导向,树立正面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实时报道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优秀事迹;其次,统筹正面与负面宣传。在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时,正面宣传是首要、关键的工作,但是负面揭露报道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消极的生态文明行为,不是姑息隐瞒,而是及时彻底地揭露,还原真实全面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中职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推动社会在相互影响、制约中进步,使社会舆论环境在正反两面宣传中不断优化;最后,完善社会抑恶扬善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依托,执行手段为保障。在日常的生态保护工作中要做到奖罚分明,对于一些生态破坏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处,提升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构建良好的环保工作环境,形成积极的环保舆论导向。

3.2 转变育人理念 形成相应的评价机制

中职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地方,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发展方向受到教育理念的直接影响。首先中职学校要以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学校在制定教育培养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并将相关知识更好的传递给中职生群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育发展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将生态文明教育切实的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从而促进生态文明教育地位的提高和教育价值的提升;其次要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并落实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和规范。一方面,及时制定相关制度,确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制度执行,规范约束师生言行,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

3.3 提升专业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水平

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而专业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中职院校要注重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以此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生态专业教师为主体,定期举办一些生态文明教育交流和培训活动,特别是要积极挖掘和引进国内外环保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利用现代化交流方式定期开展环保教育信息共享,加强中外的学术研究合作和交流。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培养师资队伍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打造专业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团队。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水平,必须以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支撑,由此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下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3.4 营造良好的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校园环境

学校是中职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地带,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社会,中职学生的生态保护水平的提升,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创造美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根据学校的发展规模,创造出良好的物质条件,构建良好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大学生切身的体会到良好的环境对其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激发起他们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之情,让他们主动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的接受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从而对其日常的工作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更好的实现生态保护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总之,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中需要着力强化政府专项支持力度,加速构筑学校教育主阵地,深入挖掘家庭教育潜力,并有机整合社会教育力量,凝聚各方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系统育人的生动局面,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理性生态人”。在当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开展中学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紧要。随着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入落实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中职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必将在实践中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赵俊娜.中职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03):234-235.

[2]刘文静.中职院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析[J].才智,2016(16):41.

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生态文明型物流模式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是解决中国物流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新常态视角剖析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意义及建设重点,并结合物流体系特点,就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发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对未来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常态;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

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態的主要特征: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得到更新的要求,逐渐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和“循环”等与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进步相关的词语面相结合。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之路就更加重要。

一、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世界资源丰富的主要国家,中国的人均资源非常稀缺。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的人均水平和分布情况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行长期实践经验后,便凝固形成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股力量。实现与建设美丽中国,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新改革的必然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然保证与选择。

2.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发展的重心与GDP的增长水平联系紧密。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将增长与发展的数字放在首要位置,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害至少是GDP的10%。物流也得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与效益和质量,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为基础,才能迈步至提升环节;促进传统产业向新兴的节能环保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进步,才能实现经济与效益的统一。因此,只有将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效益结合,才能够实现人们的富足与幸福,推进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二、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新常态”的现状

1.“新常态”理论为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带来了新思路

生态文明物流体系建设的“新常态”推行的发展模式,包含低碳物流、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减量物流和循环物流等。这种价值观成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成为立足传统理念与新思想的新碰撞,成为未来进步的新趋势。“新常态”论认为,绿水青山可以不断带来财富与资源。传统的经济发展观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抗衡,将征服自然放在经济发展之前的位置。在生态文明时代,面对新经济与新资源,我们对自然的现状与规律、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认识又有了新变化。在享受物流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新经济观是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为前提发展经济,不再将国民生产总值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依据。

2.新型的生态外交上升至关乎中国未来国际地位的重心

物流体系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正在不断地探索和转变,然而,重点而尖锐的问题也时常困扰我们。首先,高速增长的经济已经成为常态化。其次,气候问题仍然是当下各国讨论的重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主张”进一步加大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中国也面临着紧迫的气候减排要求。大范围的雾霾污染以及激烈争论的污染源,都给我国今后的物流体系建设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迫使物流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三、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的重点

1.健全有效约束物流体系发展制度

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广泛的自然资源开发导致产能过剩,这与新常态的目标是不相容的。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将制裁与约束放在开发活动的主要内容中。这需要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入制度。及时将较为落后或无环境意识的物流企业淘汰。建立更健全的自然资源控制体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战略,建立资源保护指导思想,消除自由浪费资源和不遵守环境保护约定的企业行为。

2.重视物流体系网络整合

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物流体系也应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系统。首先,网络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其次,宣传与要求对物流体系发展也十分重要。例如,网络的沟通能够实现物流企业无纸化的目标,将传统的“单据”收款逐渐过渡为网络签章,不仅与环保理念结合,也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

3.科学监管,立法严惩

有必要规范立法程序,使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够尽可能反映生态文明的客观规律。加强法律法规的更新工作尤为紧迫和重要。应重点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或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立法技术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中国的生态文明型物流体系建设。只有依法严惩,同时发挥相关监管部门的最大职能,严格执行问责、执法与处罚制度,才能做到监管环节的尽责尽能。

4.大力培养物流人员生态文明意识

绿色物流依托于绿色供应链建设的大背景,应该被大力推广。意识的形成决定了管理理念的转变,而物流业的进步与各行业的变革联系紧密。因此,加大培养物流人员生态文明意识,要突出体制建设的保障作用,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为子孙后代留下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波,李钰,杨奇明.工商大数据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6):34-37.

[2]周生贤.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境界的重大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环境保护,2014(10):10-12.

[3]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3-11.

[4]施志源.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家自然资源权益的制度保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46-50.

[5]夏广毅.新常态背景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赤子(上中旬)[J].2015(22):20-25.

[6]蔡永海.现代发展观的局限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把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6-11.

[7]刘战豫,孙夏令,薛金礼.我国绿色物流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18,390(05):103-107.

[8]Marcus B,Gerd J H,Tobias R.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Organizations and Supply Chains[M].Berlin:Springer Netherlands,2018.

[9]Lakerveld A V,Tulder R V.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Evidence from Dutch leader firms in Sub-Saharan Africa[J].Review of Social Economy,2017,75(2):1-25.

[10]Rajeev B.Sustainability Challenges in the Agrofood Sector[M].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Ltd,2017.

作者简介:孙楚绿(1992- ),女,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张迎新,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

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5篇

对于生态文明的发展来讲,不是一个轻松的文明转型话题,而是在我们偿付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发展代价、人文代价,这样沉重的历史和现实代价之后召唤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因此,各位发言人所表现的忧患意识,展示了中国将要为人类文明、生态文明的新发展尽到我们的责任。这个论坛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当意识,这种担当意识表现在大家的想法上、制度设计上、做法上、技术的创新上,都有自己的设想。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在致辞中提出三点认识:一、生态文明道路是中国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唯一正确的选择。西方的现代化在狂飙突进两个多世纪后,其种种弊病日渐显露,在“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强者生存法则的主导下,自由经济不受约束的发展,造成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敌视和尖锐冲突,唤起了人们的无止境贪求,致使人类社会道德沦丧:由“科学万能”引发的“工具理性”,使自然环境惨遭破坏。对我国而言,在现代化道路上数十年的紧紧追赶,遗留下了大量的问题和矛盾,资源和生态已远比西方更为紧张和脆弱。选择生态文明,已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历史上的每次重大转型时代,全新领域爆发的革命都是后发国家迅速崛起的最佳机会。错过工业革命,使我国长期被动挨打;滞后于信息革命,使我国在新兴领域话语权弱小,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证,并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这次金融危机必将倒逼出的全球绿色革命,为中国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会。世界各国正处于一个全新的起点,若能主动以绿色能源和绿色产业为代表的全球新技术革命,来引领全球新文明转型,将为中国在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创造先发优势。三、生物质能源的第三代革命是绿色革命的重大战略方向。在全球资源加速消耗的大前提下,能否开发好非石化的可再生能源,将决定世界各国未来命运。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中的第三代(3G)技术——微藻制油可能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开再生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尝试。对于中国来说,完成第三代革命意义特别重大,因为它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有利于三农发展和国土整治,更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若能探索一条自主开放的超越战略,革命性地建造支撑未来二、三十年的能源生产方式,将促使世界上传统落后的最大能源体系转型为全球最先进的能源构型。这将不但涉及所有中国人的利益,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和子孙幸福,还关乎缓解全球性的粮食、能源和环境危机。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胡德平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的高度阐释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说,生态文明是后工业化时代人类进步事业所积极追求的重要文明,也是人类对以往文明负作用的反思和觉悟。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四者密不可分,生态文明所涉及的对象中,人是最有智慧且有劳动能力的动物。但人万万不可把自己独立于生物界之外,骄傲地高居于生物种群之上,破坏生态平衡的任何行为,都会引起对人类本身严重的伤害,甚至毁灭性的报复。在后工业化时代,实体经济应该建立在运用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层面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现在不少的海外专家也是实践家,与企业家一起,把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联系起来,把新能源和空间信息技术联系起来。我国现在已是世界上使用资源、能源最多的国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东营市有志、有兴趣建设生态文明城,不仅应该成为江海会合,绿色文明和蓝色文明相交的舞台,也希望成为打造新能源、人才汇集的舞台。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就“行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做主题发言。赖明回顾了九三学社长期以来对绿色经济的关注,尤其是围绕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提出工业绿色经济面临的问题:认识不到位;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底数不清;符合市场规律的绿色发展促进机制没有形成;资源能源价格扭曲;监管的机制也有待健全和落实;我们的税收政策不完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六大建议:第一,建议把工业的绿色发展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无论如何,工业还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工业能耗非常大,因此,应该把工业的绿色发展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第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第三,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第四,强化科技支撑,鼓励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核心。第五,建立健全法规政策。第六,大力扶持绿色服务业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从赋税的角度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势在必行。首先,他列举了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性:我国实体经济非常发达,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但虚拟经济相对比较弱:前二三十年我们创造的财富很多,但获取的财富很少;相对而言,现在我们对劳动力的补偿是很不充分的;我们的资源价格很低,现在的资源价格不能体现资源的稀缺性;还有就是环境成本,很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是超过国家标准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很多,但我们获得的财富相对比较少。所以中国要恢复经济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换言之,我们要强调绿色的发展。而实现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政府在各项政策上通盘研究。税制是其中的一项。既要把现有的政策落到实处,又要对目前还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尽快地制定新的政策。

两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近年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中央的政策决策也发挥了直接的影响。石元春教授从最近出版的一本关于生态文明和能源危机的书——《噬水之煤》出发,揭示了中国生态问题面临的严峻局面。他尤其对生态脆弱区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度担忧,对“竭泽而煤”这样的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呼吁必须以法律形式来限制资源的失控和过度开采,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关停低效益高耗能的行业。在此基础上,他反省了风电的“大跃进”、光伏发电的“大跃进”,批评了把“清洁送给外国,把污染留给自己”这种新兴能源开发的不当举措。石教授提出,仅仅是中国,每年烧掉的秸秆就相当于一个三峡的发电量。这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必须要走上石教授所提的生物能源的替代路径,对燃料乙醇、生物天然气等等要有一个崭新的认知。石教授最后落到了环渤海地区,更做实到东营市,怎么样开发滩涂,使得生物能源成为建构生态文明切实有效的替代性能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副会长石小敏教授从经济发展这样一个专业视角来提倡生态文明,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他用一个S形(莫8循环带)表明了中国经济循环的国内处境和国际处境。我们用原料加工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为了出口而出口,赢得外汇,这样的一个S形的循环,本来是很有效的,但是前提条件是什么,那就是要面对整体上的国际经济循环的有效性,以及这个S形运转的流畅性。但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内部循环的一些障碍,带来了运转的不畅。比如,外贸支撑着国内的GDP增长,双顺差使得广义货币达到GDP的180%。运转不畅导致了双造,造城造房——高铁、动车、房地产。在这样的情境下,整个经济循环遇到困难以后,结果就出现了一个倒勾的机制,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遇到障碍,使得城市生态的发展成为GDP的牺牲品。为了避免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或者说因为这种发展模式所显现的内在障碍,我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突破经济发展的困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的研究员李晓宁先生不仅对整个生态文明有深入的研究,更关键的是他从比较历史、比较现代化的角度展示了他对生态文明发展的看法。尤其让人感怀的是,李晓宁教授的发言充满忧患意识,表达了一种对我们既有发展模式的高度愤慨,使用的词汇虽然是比较粗犷,但是用得非常精准、非常形象、非常贴近生活,提醒我们现在需要及早地发现问题,及早地解决问题。而他发言的核心思路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一是中国人不能浑浑噩噩地挣钱,二是要走环保路线。李晓宁教授特别强调,我们现在的环保路线仅仅以种树为核心,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宪法中更清晰明确地规定综合的环保理念和生态文明理念,对有关的宪法条文进行修订,这些建议都非常有力度。最后,李晓宁教授强调,要让权力人物、企业家、银行家,尤其我们重量级的院士们来发挥引领作用,克服现有发展模式的弊端,进入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状态,而且要依宪治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教授的视野在长三角、珠三角、黄三角这个大的国家版图中展开,他特别强调黄三角为什么现在才提出问题?在珠三角、长三角发展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黄三角提出这个问题,虽然晚了一点,但非常及时。秦院士特别指出,对基于胜利油田而建立的东营市,这样一个新兴城市的环保问题,需要有同类城市的比较视野。他以自己在大庆考察的经验和来到东营了解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特别落在东营的城市定位上。东营市的自我定位跟大庆市的自我定位是不一样的,他表扬了东营。东营有超前的定位,有总体的规划,而大庆的规划相对比较落后,结果跟东营是没法比的。他对东营的旅游发展,对人文旅游的有限性和景观旅游的可为性做出了对比性的说明,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秦院士特别强调要在环渤海湾的大背景中来展望东营生态文明发展的定位。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他指出,“和而不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世界绿色论坛执行主席黄海峰教授特别强调,全球能源新政的凸现,促使中国要对能源政策进行反省。而中国可持续发展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通常说的“两型社会”的建构,促使我们走上一条从物质化的经济到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道路。他对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的深刻内在联系做出了勾画、分析,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两型社会”的建构进行了展望,指出了两者的高度相关性以及“两型社会”的建构路径。他把绿色经济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指出节能减排是建设绿色经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山东师范大学张峰教授特别强调现代文明正处在文明的生态化转变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张峰教授的关注点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问题上。她特别强调,在人口膨胀、技术失控这样的条件下,在人们需要走向绿色消费而克制消费主义弊病的情况下,我们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处理上要强调自然的法律主体地位。我们要批判古典的自然权利,要兴起以自然为原告的诉讼活动。她举出了美国、日本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强调要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制化,而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情感化。所以,我们要以法制化的方法来推进自然权利的司法救济,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使得自然权利的代理人,也就是环保的非政府组织能够浮现出来。

《战略与管理》杂志执行总编郭琼虎先生指出,目前人类面临三大危机:粮食、能源、环境和气候,核心是能源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我国能源安全受到严重挑战。一是石油资源接近枯竭,对外依存度过高,二是能源输送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能否开发好非石化的可再生能源,决定世界各国未来命运。由于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受自然限制,核能受环境风险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于是,生物质能源开发成了全球各大经济体争相发动的能源革命。生物质能源从原材料上分,有第一代“田里种的”,“树上挂的”,以及第二代“水里漂的”,第三代“盐碱渍的”(微藻)。第一、二代生物燃油开发不可避免遭遇“燃料-粮食”困境:要燃料,就加剧粮食危机;要粮食,就缓解不了能源危机。而第三代微藻制油不与粮争地,出油率高,适应各种环境,符合我国盐碱地荒漠滩涂多的国情。因此真正的能源革命在生物质能源的第三代微藻革命。对于中国来说,完成3G革命意义特别重大。郭琼虎特别强调,微藻制油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大规模产业化,而它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民营企业很难承受其压力。因此他建议,应把微藻燃油革命上升到国家重点战略的高度。

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叶自成教授的发言展现了中国古典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底蕴,并把这样的古典智慧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紧密地勾连起来。他认为我们应该有更开阔的视野,将道家也纳入到古典智慧或者生态文明智慧之中,从而超越单纯以儒家来概观华夏文明的主张。他提出了华夏主义的命题,他认为老子的自然思想,实际上就是1.0版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我们怎么去激活这个1.0版本的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自然比人博大,人应效仿自然。这既是道家的古典智慧,也是当下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问题。他从日常生活出发,从人们怎么节约水资源等生活细节着眼,对当代中国以社区为基本支点进行系统生态设计提出了看法。他强调人们必须要重建生活伦理,每个人的生活态度决定城市的生态品质。

中国建筑文化协会环境委员会的副会长顾孟潮教授强调指出,对于人的生存环境来讲,城市、人、自然的关系怎么审度,中国确实落后于世界。没有先期规划的大庆与规划良好的东营,生态差别巨大。他总结了我们这次绿色论坛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需要建构人类生态系统的全环境,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他认为应加强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挖掘,这一点跟叶自成教授有非常强烈的呼应。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的客座教授东梅女士是一个技术的开发者,实际事务的行动者,她特别强调制度会改变人。比如,她说德国规定城市取水必须在城市的下游,这就使得这个城市的人不至于污染他们这一段水。她说要汲取这样一种经验,就像建筑理念上的一个讲法一样,先有软体,然后建造。东营要立足自己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做出综合性的考虑。先有软体后建造这种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有着综合的意义。

匡廷云院士关于如何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做了精彩的发言。她认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我国现阶段有划时代的意义,可引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她比较了很多三角洲,世界的、中国的,认为我们唯一一个真正没有开发的是黄河三角洲。因此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在中国将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意义重大,建议国家要全面支持。她还为生态区的发展提了很多建议。首先她认为一定要搞好生态经济区的规划问题。实际上我们中国很多东西都是最早规划没做好,规划应是有理论战略指导下的规划,而不是为规划而规划,我们很多城市规划都是为了规划而规划。第二,她特别强调了要建立生态农业、生物质能跟生物基化工原料,还有药用植物,就是生物制药的生态工业园区,在边际土壤,海滩跟盐碱地建设盐碱植物科技园区。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赵永生研究员以自然为师为理论基础,特别强调要天人合一,提出了一个产业模型,提出由以微藻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电热中心、畜牧养殖、作物种植和海水淡化五个行业板块为核心,来建设东营生态资源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围绕粮食安全与生态能源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七大难题,如大量农村真正劳动力流失、地力下降、耕地撂荒等,并且分析了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五大因素,提出绿色有机之路是农业的真正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长期认为绿色有机农业肯定得减产,但他做了很多实验,结果显示生态农业有增产效果。因此他建议建立生态循环粮食生产实验示范区。

李廷栋院士的讲话围绕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惨不忍睹,开发利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生态破坏严重,污染严重,我们的所谓大发展完全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他建议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应该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加强矿山复垦,依靠科技进步对矿产进行综合利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很多地方水资源严重短缺,超采严重,出现了好多“天坑”,前一阶段还在东部发现“天坑”。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万元产值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数的四倍。我国地形复杂,地震跟地质灾害严重。我国国土面积只占全球陆地的7%,地震却占世界地震的33%。要加强地震灾害的防治研究。

生态文明发展方式不同于一般认识上的节能减排、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它意味着工业时代向生态时代、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深刻变化和转变。与会代表认同,黄河流域具有的历史、生态条件和黄河三角洲独具的自然区位优势,以及东营市所进行的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有益尝试,是率先推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和突破口。以黄河战略的展开和在黄河三角洲打造“生态特区”来启动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并溯河而上,牵引带动黄河流域9省38个主要地市及全部国土,进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化强国之路是我们现实和可行的选择。

大庆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极其丰富而深刻。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之无机身体,二者共生共荣,内在统一;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这一物质交换必须以伟大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的需要为尺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根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在于依靠科学技术,扬弃资本主义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生态思想对于我们理性分析中国当前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文明;现实启示

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就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由于奉行赶超型发展战略,其发展之路在相当大程度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环境受破坏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寻求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需要向经典作家请教,汲取他们思想的智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丰富而深刻,不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而且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路径,这对理性认识中国当前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系统的生态思想的专门性著作,但是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散见于其宏大的哲学、经济学等相关著作中。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1.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之无机身体,二者共生共荣,内在统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首先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其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不是游离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再次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另一方面,“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与自然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作为对象的存在物,其活动无时无刻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其二,人作为类存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支配和利用自然。马克思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人类正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和自觉性,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2.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中介——劳动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在阐述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物质交换的中介或纽带。恩格斯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通过劳动,人类创造对象世界,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从而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体现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他们还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调节”。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域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马克思特别用“调整和控制”,说明这种物质交换过程并非随心所欲,而必须以伟大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本性的需要为尺度,既充分考虑自然承受能力,又满足人类需要,造福人类自身。他们深刻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其中,“消耗最小”、“最无愧”和“最适合”的物质交换即不扰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将人类生产、消费和废弃置于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破坏,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住行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这样,它同时就破坏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导致人地矛盾和工人身心痛苦的罪魁祸首。再者,资本主义生产以资本增值为目的,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恩格斯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至于商品和买主以后会怎样,他并不关心。关于这些行为在自然方面的影响,情况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所引发的河流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给予了深刻的揭露。马克思说:“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恩格斯指出:“波尔顿算是这些城市中最坏的了……即使在天气最好的时候,这个城市也是一个阴森森的讨厌的大窟窿……一条黑水流过这个城市,很难说这是一条小河还是一长列臭水洼。这条黑水把本来就很不清洁的空气弄得更加污浊不堪。”“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目前在德国和美国也是如此;气候改变、江河干涸在俄国大概比任何地方都厉害,因为给各大河流提供水源的地带是平原,没有像为莱茵河、多瑙河、罗纳河及波河提供水源的阿尔卑斯山那样的积雪。”

4.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依靠科学技术和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解决生态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由此蜕变为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只有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化,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真正统一。“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还主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生产排泄物问题,实现生产过程的物质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们在《资本论》中用专门章节论述“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通过科学技术和新兴工艺去发现、揭示废料的新用途,不仅可以利用该行业的废料,而且可以利用其他行业的废料。化学工业就是废物利用的最显著例子。废物的减少,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机器和工具的质量,同时还与原料本身的质量有关系,这取决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而且他们还注意到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成为人的异己的对立和敌视的力量。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着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因此,必须科学把握和规范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正方向,努力克服其负面效应。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哲学的高度,深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环境问题,将解决自然问题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重温经典是为了更好地为现实服务。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极具丰富而深刻,对当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愿景,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敬畏自然,善待自然,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

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强调人对自然的绝对支配,将人的利益置于自然之上,无视自然对人类的承受能力以及各种协调的关系,忽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人类的长远价值。事实上,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不管其能动性有多大,都摆脱不了对自然的依赖和被制约性。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开战”观念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的转变。否则,“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无论人,还是动物、植物,都是生物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社会人践踏动物、植物仍屡见不鲜。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尊重,人与自然不可能和谐,生态环境问题将无法遏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一定要更要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当然,也不能陷入“生态中心主义”的泥沼中,过分贬低人的主体价值,主张回到原始的自然。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幼稚的。人是自然界中的人,而自然界也是人的自然界,只有打上人类实践的自然界才不至于变成空洞的抽象。人类应有目的、有计划、有节制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自觉担当起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实现人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的统一。

2.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构建“两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却以牺牲环境和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GDP世界排名不断上升的背后,是令人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的思想启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两型”社会。而传统工业文明由于奉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自然界被迫吸纳了大量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大大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和自我净化的能力,生态平衡被破坏,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此,在生产方式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构建生态化的工业体系、农业体系、服务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绿色企业体系,真正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在生活方式上,摒弃把享受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幸福的错误观念,倡导把追求更多知识和智慧、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作为人真正的价值追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追求绿色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倡导低碳生活,积极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3.充分发挥科技的建设性功能,克服其负面效应,实现科技的“绿色化”转向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和循环再生产的思想既精辟又深刻。科学技术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有些学者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危机的原因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赋予科学技术一种“原罪”的性质。这是不可取的。就科学技术本身而言,它是中性的,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种种偏差,表现出来的副作用,从根本上说,仍然是其“资本主义应用”问题。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科学技术,抛弃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之所以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是由对其非理性使用造成的。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建设性功能,努力克服其负面效应,促使科学技术回归到其合人性的本然状态,实现科学技术的“绿色化”转向。为此,党和国家以及相关部门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应着力侧重引进和开发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科技项目,充分估计科技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科技可能造成的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加大生态文明领域重大课题的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协同创新,构筑生态科技研发体系;加大相关科技人才和队伍的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致力于投资研发有利于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科研项目的企业或个人,国家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风气,使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逐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践行生态价值观。

4.坚持社会主义,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的根源,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这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奠定了理论基础。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更能达到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不以利润为生产目的,其现实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所致,而恰恰是对它的违背。为此,建设生态文明,应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制度自信”,通过行之有效的经济、法律和社会调控手段,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下,抑制市场的趋利导向可能带来的生产与消费的恶性循环,引导市场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此外,还须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制度设计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将生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对干部的任用考核,实施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公众生态权益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责任编辑:侯庆海〕

上一篇:高职酒店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城市公共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