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

2023-09-23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第1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由于本工程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仅限于井下作业,故本预案主要针对下井作业。

1、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工程施工人员下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池、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在本公司具体包括涉及进

第 1 页 共 6 页 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回流泵房、所有阀门井及放空井等在内的作业环节。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4.1检测

4.1.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4.1.2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井墙破除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4.1.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4.1.4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4.1.5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4.2危害评估

4.2.1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

第 2 页 共 6 页 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4.2.2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12331《有毒作业分级》等标准进行。

4.3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4.3.1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4.3.2在有限空间实施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可采用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害,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4.3.3呼吸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6220-2009《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要求》;缺氧条件下,应符合GB8958-2006《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要求。

4.4应急救援装备

施工单位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第 3 页 共 6 页 4.5其他技术措施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5、应急处置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置井下作业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孙雪松 副 组 长:高哲飞

现场指挥: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队现场职务最高者) 组 员:现场监护人员 参与部门:生产技术部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负责组织井下作业事故的应急事故处理,在第一时间对应急现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及预防措施,将事故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6、应急处置措施

6.1异常现象的判断:监护人员观察到井下作业人员行为异常,(如慢慢昏倒等);每分钟例行的喊话没有回应;以上两种情况一旦发生,则立即执行本应急预案。

6.2现场监护人员应立即拽拉安全绳,将井下作业人员吊出井底。如发生不能拽出现象(安全绳缠绕井底阀门或者绳扣松开等),则应派人下井救援,同时立即报告井下作业应急领导小组,并拨打120救护电话。(医疗救护报警要点:报警人单位、姓名以及电话号码,受伤害的地点以及到救护地点的最佳行驶路线;中毒人的人数与状况(包括中毒原因等有利于救护的各种情况))。

第 4 页 共 6 页 6.3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6.4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7、现场医疗救护

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

7.1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

7.2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7.3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

2)若脉搏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6)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7)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或有无

第 5 页 共 6 页 脉搏。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搏,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7.4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服从专业人员安排抢救。

8、应急通信联络

医疗救护电话: 120 项目经理电话: 13810281009 孙雪松 生产负责人电话:13911870432 高哲飞

医院地址:309医院;路线:北五环

北五环黑山扈路 医院电话:63467631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第2篇

一、演练前准备工作

1、进行学习动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大教育活动,组织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国银行办公楼安全管理办法》,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由各部门为单位在支行分管领导和安全员的组织指导下,认真学习和模拟演练我行制订的消防应急预案,熟悉在消防突发事件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熟练掌握每一种消防器材的性能和用途,掌握火灾中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保障自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2、为明确责任,严格组织实施演练活动,确保演练活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成立消防演练领导小组和执行人员,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事务执行:

灭火小组成员:

二、演练要求

1、加强领导,确保演练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在**的统一部署下,全部人员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积极参加,确保演练效果。

2、各部门调整好工作,确保全员参加。这次演练是全面性的、较大规模的消防演练,各部门要组织好员工积极参加这次演练学习,增强自己处理火灾隐患、躲避火灾危险的能力等消防技能。

3、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责任制的落实。演练结束后,办公室要对这次演练活动进行认真的总结,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设施、器材需要更新的立即请示领导进行解决,制度不完善的立即着手完善,个别员工需要补课的要坚决补上。对于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再次加以明确和落实。

三、疏散逃生演练

举行发生火灾后员工疏散逃生的模拟演练。首先组织员工熟悉逃生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火灾中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了解疏散通道的路线和集中地点。第二是设定起火点在三楼,在发出起火警报后,由办公室人员在各楼梯口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下楼梯注意安全。逃生时要注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安全到达天井。

四、消防演练

举行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的防火模拟演练。由消防安全员向全所人员讲解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日常维护检查注意事项,并进行操作示范。

办公室事先在开阔地带准备好洒了汽油的柴堆,演练开始,

点燃柴堆,组织人员利用须更换的灭火器,进行防火演练的模拟操作。

四、材料的准备:

1、汽油少许

2、水桶1个

3、灭火器8只

4、毛巾若干

以上材料由办公室准备

五、演练目的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第3篇

物业公司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公司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员工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特组织各部门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 演练时间: 2015年--月--日 二 演练目的: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对汛情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一旦临灾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 演练规则:

防洪防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防汛抗洪工程、设施设备、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1 陕西六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

四 演练方案:

(一) 应急预案演练背景 因连日暴雨,引发水灾事故。

(二) 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

(三) 演练救援分工:

1、宣传报道组:

组长:

成员:

职责:做好防汛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的防汛意识,确保人员无伤亡,无塌方。通过板报、会议等形式对公司成员进行防汛防雷知识教育。

2、联络通信及善后工作组 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及时与业主、上级主管部门、医院及相关部门进行联系,随时报告事故发生的最新情况,及时请示、听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

2)、主要对暴雨后的事宜进行妥善的安排,加强事后的经验总结教训和应对灾害事故结果的处理。

2 陕西六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

3)、协调组织各部门的防汛抢险工作。

3、检测排查及物资供应组

组长:

成员:

1)、组织检查建筑物,特别围墙、道路、桥梁的安全情况等。

2)、后勤部门要准备足够的防汛抢险物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等。

4、抢险组:

组长:

抢险队成员: 全体员工

职责:负责洪水来临时现场抢险救人、协助维持秩序等工作。前两个组根据安排,及时赶赴抢险地点。

(四) 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 物资准备:

对讲机4台、深水潜水泵1台、排水管50米、移动配电箱1台、铁线1捆、普通潜水泵1台、排水管50米、编织袋100条、铁锹30把。潜水泵、排水管、移动配电箱由维护部准备(随车到演练现场),铁锹、编织袋、铁线准备(随车到现场)。

2防汛指挥部应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护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等,以备随时应用。 同时各施工单位要准备必要的应急电源和防汛物资、车辆等。

3 陕西六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

3、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防汛指挥部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抗洪抢险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

4、演练出动部门人员及车辆 -----客服中心

(五)演练地点: -------客服中心

(六)演练程序:

1、2015年7月--日上午-点整,各部门参加演练人员到凤城四路客服中心集合待命。

2、9点05分,由演练总指挥宣布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活动开始。

3、演练开始:

9点10分,接到汛情报告,必须问清受灾地点、受灾范围、时间、设备、设施的完好程度,是否有遇险人员等,并作好详细记录,随后,立即向防洪防汛救灾现场总指挥报告。

9点15分,防洪防汛救灾现场总指挥下达命令,集结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9点20分,到达事故现场后,抢险组组长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汛情,人员到位情况及物资准备情况。

9点25分,抢险组得到救援指令后,迅速果断组织救援人员展开施救。

9点35分,将救援人员分成4个小组,从中指定小组长1名,

4 陕西六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

负责落实组长的指令和本小组的组织协调。

9点45分,保卫组,迅速组织现场工作人员撤离,抢险组迅速进入水灾区域进行抗洪救援工作,抢救受困人员。

9点55分,抢险组得到救援指令后,4个小组根据现场水灾情况,合理分布救援区域,开展救援,由主任指挥,开启排污泵、如果排水不及时,开启应急排污泵,维护部人员接泵、管路连接,其他人员配合。在发生暴雨时,要特别注意项目排水通畅。如果出现地下停车场大门有进水险情时,应立即用沙袋堵住地下车场出入口大门,沙袋高度不得低于一米,防止雨水灌入。

10点25分,救援结束后,抢险组组长向总指挥汇报救援结果。 10点30分,得到救援结束,可以退场的指令后,组织救援人员离场。做好疏散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10点35分,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根据各客服中心实际情况制定处置方案,要求带场景,情景再现。各组组长了解本组职责,人员安排。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第4篇

2015年8月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提高我矿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推进我矿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开展应急演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经矿领导研究决定,拟定于2015年8月9日组织开展2015矿井顶板事故应急专项演练。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目的

(一)、检验职工在井下发生顶板事故时的应变避灾能力及应急处置能力。

(二)、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可行性和可靠性。

(三)、检验全体人员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急救援程序。

(四)、积累经验以改进应急救援预案。

二、演练原则

(一)、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二)、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三)、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周密组织演练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四)、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三、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指挥部设在生产指挥中心,演练开始之前,由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各单位、各有关人员立即进入演练状态。

总 指 挥:王会春 副总指挥:王 春、杜开亮

成 员:朱凤武、韩 生、范礼军、张福厚、杨克宏 指挥部下设八个小组,在统一指挥和管理下,实行分口负责,各尽其责的应急救援处理行动。

1、事故技术组 组 长:王会春

成 员:朱凤武、张福厚、韩 生、范礼军

2、抢险救援组 组 长:杨克宏

成 员:榆林市专职救护队、芦则沟矿井辅助救护队

3、医疗救护组 组 长:郭永生

成 员:芦则沟矿井急救员、子洲县医院医护人员

4、治安保卫组 组 长:朱凤武 成 员:保卫室人员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范礼军

成 员:郝世党、周建国、张淳胜、孙山海等有关工作人员

6、应急通讯组 组 长:韩 生

成 员:杜成满、李志刚、马青云

7、善后处理组

组 长:张福厚

成 员:郝世党、张淳胜、王连套

8、事故调查组 组 长:王 春

成 员:范礼军、张福厚、韩 生、朱凤武

龙镇煤矿芦则沟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警电话:外线0912—6429920、内线6000),办公室主任由朱凤武担任。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通知总指挥,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预案,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各个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或由总指挥决定设置地点)。

职责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矿长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人员要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总指挥职责:

1、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指挥全矿的应急救援工作。

3、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响应级别。

4、指挥、协调各个小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组织制定营救遇险(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方案和措施。

2、负责调用本矿范围内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3、负责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行动顺利执行。 (3)成员职责:

1、范礼军: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调整主扇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作,并掌握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

2、朱凤武:负责使用监测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姓名及其所在位置,并迅速报告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并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

3、张福厚:负责对抢险救援工作的各项安全措施实行有效的监督及事故的善后工作。

4、韩 生:负责协助总指挥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必要的采掘、避灾图纸和相关资料,根据总指挥命令完成测量打钻工作。

5、杨克宏:负责协助榆林市救护队开展救援工作。 (4)事故技术组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制定方案、措施。

2、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处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议。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灾害程度。

3、负责准备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其它工作;对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技术指导。

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

5、组织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5)抢险救援组职责: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2、评价现场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

3、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变更的建议。

4、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进展情况。 (6)医疗救护组职责: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方案,并实施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工作,护送伤员到医疗点救治。

2、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3、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7)治安保卫组职责:

1、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做好事故抢险期间的现场秩序维护,为抢险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负责协调、配合公安、保卫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3、协助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4、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 (8)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

2、负责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成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3、负责抢险救灾期间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上级领导及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任务。

4、协助调度有关人员做好通信联络。 (9)应急通讯组职责:

1、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现场的通讯和联络工作,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启动应急预案。

3、负责传达总指挥指令,及时通知救援指挥成员迅速进行集合。 (10)善后处理组职责:

1、做好事故发生时的善后处置工作。充分协调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车辆配备,人员安置及安抚等工作。

2、做好遇险(难)家属以及伤员的慰抚工作。

3、按规定提出对遇险(难)家属和伤员的补偿报告。 (11)事故调查组职责:

1、在应急救援总指挥领导下,在其他小组的配合下,负责事故的调查与取证工作。

2、提出事故调查书面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评估报告。

四、应急演练目标

(一)报警

当发生顶板事故时,由现场施工单位当班第一责任者采用电话报警的方式进行报警。

(二)接警、处警

生产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由生产指挥中心主任安排人员立即向当天带班领导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董事长)汇报,同时通知顶板应急演练指挥部有关人员到生产指挥中心待命,根据指挥部意见,启动应急预案。

(三)应急指挥

1、 基层单位:

一旦发生矿井顶板事故,现场施工单位立即成立顶板事故现场处理小组,当班跟班队长为第一责任人,为事故小组组长。

2、矿级应急指挥:

生产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警后,矿成立顶板事故应急演练小组,指挥部设在生产指挥中心。

(四)应急行动

1、现场应急行动

值班矿领导、相关科室、跟班队长及瓦检员、安检员等特殊工种人员对顶板冒落危险的处理有绝对的处置权,立即停止生产,调集必要的人力、物力进行处理,可以先处理后汇报,相关人员须无条件配合。

2、地面应急行动

生产指挥中心根据事故地点情况汇报内容,快速有效的调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及时传达事故地点信息及矿领导下达的处理方案。

五、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

1、演练场景:

假设8月9日9点,因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

2、实施步骤具体内容: (1)背景:

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 (2)过程控制:

按演练方案控制演练过程。在演练过程中要通过传递控制消息来控制演练过程。参演人员接到消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来采取应急行动。

六、 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步骤

(一)、2015年8月9日9点,因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11502运输顺槽发生局部冒顶,井下发生顶板冒落事故。跟班队长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11502运输顺槽发生顶板冒落事故,并组织本工作面人员撤离。

(二)、值班调度员接到11502运输顺槽跟班队长的汇报立即下达井下停产、撤人的指令,同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汇报情

况,总指挥立即下令启动《芦则沟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井下其它地点接到调度室撤人命令后跟班队长、班组长迅速组织人员向地面撤离。

(四)、接到灾害通知后,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生产指挥中心集合,由总指挥组织制定抢险救灾方案、落实责任、统一安排工作。各部门进入紧急状态,开始抢险工作,同时通知辅助救护队集合待命。

(五)、应急救援队各组长在接到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后,迅速集合本组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

(六)、安质部派人负责副斜井井口的人员清点和安全维护工作(演习中在副斜井井口清点撤出的人员)。

(七)、供应科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救援物资的发放工作。

(八)、各应急救援小队按照指挥部指令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九)、演练结束后,总指挥下达演练结束命令,芦则沟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演练结束。

七、演练记录

演练小组安排专人对演练各过程所发生的时间、事件、方案等进行详细记录。

八、井下人员撤离路线

1、11502运输顺槽发生顶板事故:事故前端人员由运输顺槽→Ⅱ盘区西运输巷→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事故后端人员由回风顺槽→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

2、11502回风顺槽→南运输巷→主要运输巷→副斜井→地面。

九、演练安全注意事项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演练过程中所有消息或沟通必须以“这是一次XX事故应

急演练”作为开头或结束语,以便保证演练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二)参与演练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严禁违章作业。

(三)各参演队伍和人员在演练过程中必须听从现场领导的统一指挥,在指定的安全处待命并不得阻断人行道。

(四)现场参演人员不得随意开动各种机电设备。

(五)当出现真实的紧急情况时,现场人员要在现场领导的统一安排下迅速回到本职岗位。

十、处理顶板事故注意事项

1、处理冒顶事故的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及恢复通风等。抢救人员时,首先应直接与预先人员联络,用呼叫、敲打等方法来判定遇险人员所在的位置和人数,与他们保持联系,并鼓励他们配合抢救。若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

2、在抢救中,必须时刻注意救护人员的安全,如果察觉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的做好安全退路。在处理冒顶事故中,始终要派专人观察周围顶板变化,注意检查瓦斯变化情况。在消除冒落矸石时,要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在处理冒顶时,要根据冒顶的范围大小、地压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3、在处理中必须坚持由外向里,加固附近巷道支护,防止冒顶范围进一步扩大。遇有大块矸石威胁遇险人员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石,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根据现场情况,积极组织

人力物力对事故区域进行处理,加强支护并及时清理外运冒落矸石,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救援。

十、评估标准与评估方法

按照以下标准对应急演练活动进行评估,圆满完成的为优秀,基本能够完成任务无明显不足的为合格,存在明显不足或完不成任务的为差。

(一)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人员及有关单位必须按照要求认真组织人员参加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二)在各采、掘工作面撤人过程中,安质部安排各工作面安检员负责抽查考核员工对压风自救呼吸器使用的熟练情况及所负责区域压风自救系统的完好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并汇报到安质部。

(三)通风队安排各工作面瓦检员负责抽查考核员工对供水施救系统的熟练程度及所负责区域供水施救系统的完好情况,同时做好记录并汇报到通风部门。通风队安排各地点瓦检员在接到撤离命令准备撤离的同时,检测并汇报所在地点的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四)在演练过程中安质部负责派人在副斜井井口统计撤人情况并派人到主井、管道井模拟进行安全维护工作;调度室通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核实撤人情况、记录人员全部撤离到副斜井井口的时间。通风科和通风队分别派人协同在副斜井井口负责抽查员工对自救器使用操作的熟练程度。

(五)调度室负责记录指挥部人员到达指挥部的情况及时间、应急救援方案从制定到组织实施的时间。

(六)通风队安排辅助救护队员检测并汇报各井口风流中有害气体情况。

(七)机电队安排人员检查汇报主扇运行情况及其辅助设施的完

好情况。

(八)生产部负责检查各应急救援队伍组织情况和救援物资的储备情况。

(九)监测中心负责检查通讯系统的畅通情况、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监测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核实有害气体、温度等监测数据。

(十)通风队在接到井下发生事故的通知后立即派主管技术人员准备好通风系统图、网络图、供水系统图、防尘及防灭火系统图到调度室,动力科准备好供电系统图、压风系统图到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准备好采掘平面图等到调度室。

十一、演练动员与培训

演练开始前由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组织对演练进行动员工作,确保所有参与演练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所有演练参与人员都要经过应急基本知识、演练基本概念、演练过程方面的培训;对控制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过程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对评估人员要进行岗位职责、演练评估方法方面的培训;对参演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应急技能及个体防护装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十二、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演练评估是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比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做出客观评价。因此演练结束后由评估小组组织相关单位对本次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等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在演练结束后一周内,根据评估人员在演练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

资料以及演练人员在演练中获得的信息,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对演练过程进行充分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练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十三、文件归档与备案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第5篇

防洪防汛应急演练

活动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厦漳公路(厦门段)A7标东孚隧道工程项目部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厦漳公路(厦门段)A7标东孚隧道工程项目部

防洪防汛应急演练总结

为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保障措施的落实,提高项目部应对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教育员工如何正确、准确、迅速处理突发事件,我项目部于2012年6月21组织各部门开展防洪防汛应急演练。

二、演习内容

根据工程地点及施工时节,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本次演习主要针对隧道洞口汛期可能涌水的演习,以及整个项目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汛期演习。具体演习内容如下:

针对

6、

7、

8、9月份易出现台风等强降雨天气的汛期,为了保证工程实体及施工场地不被雨水长期浸泡,保证工程质量、人员和财产安全,现场配备挖掘机2台、装载机2台、发电机2台、汽车2台、大功率污水泵3台,深水潜水泵10台、排水管200米、移动配电箱1台、铁线1捆、编织袋1000条、铁锹30等把作为防汛物资。

假设台风、雨季汛期出现险情,现场巡逻小组三班倒24小时值班,巡逻小组发现险情立即向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险情,包括受灾地点、受灾范围、时间、是否有被困受伤人员等,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根据险情启动应急预案,集结抢险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各小组根据分工不同分别采取相应救援措施。保卫组,迅速组织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撤离,抢险组迅速进入抗洪救援工作,抢救受困人员。抢险组得到救援指令后,3个小组根据现场水灾情况,合理分布救援区域,开展救援,布设水泵排水,堆码沙袋筑堤。险情解除后,恢复正常施工状态。演练结束后,总指挥对本次演练做简要评析。

三、演练总结

由于

6、

7、

8、9月份属厦门地区台风、汛期高发季节,相关业主、监

理单位非常重视防洪防汛工作,进行此次防洪防汛演习检验了项目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体制运行的正常性和完善性。

本次演习达到了以下目的:

1、检验了项目部防洪防汛应急体制运行的畅通性,各职能部门组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通过各项防汛工作的配合,提高了协同作战能力,强化了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增加了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指挥决策的准确性、规范性,防汛抢险调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对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了预案体系,提高了预案的严谨性、针对性和操作性;

3、整个演习过程中,应急体制内各责任人均能熟悉在防汛防台时各自的工作职责,为遇到实际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此次演练,体现了项目部在防汛防台方面所做的充分准备,现场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充分,全部有效;

5、通过实际参与防洪防汛演练,使所有参建人员均能熟悉防洪防汛过程和具体操作方案,一旦遇到台风、强降雨汛期时能及时避险,并有条不紊的投入到应急抢险工作中。

本次演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1、由于部分人员第一次参加防汛抢险演练,对各职能组有效配合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出现各自为战的现象,相互协调配合不够;

2、一线作业人员在防汛安全意识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3、各职能组职责虽明确,但动作不够熟练;

4、演练时说台词不够伶俐,气氛不够紧张。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厦漳公路(厦门段)A7标东孚隧道项目经理部

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方案范文第6篇

为了提高项目部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普及火灾常识,掌握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和技能,有效预防各类火灾事故,项目部本着以直观、规范的火灾演练观摩,使职工掌握简单的火灾预防和逃生自救常识。以此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建设。

二、危险性分析

冬季风高物燥,是火灾隐患的高发期。进入冬季以来,生活区用电、用火日趋增加,有发火灾的各种可能因素逐渐增加。

三、参观人员

驻地办、总监办相关人员、项目总工、副总工、现场专职安全员及全体员工。

四、应急演练组织体系和职责划分 (1)消防演练指挥中心

总指挥:吴启英

职 责:负责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和启动级别。负责应急演练期间总体工作的安排。

分项指挥:黄启民

职 责:与总指挥一起负责应急演练期间总体工作的安排或受总指挥委托行使总指挥职责。

技术负责人:苏强

职 责:具体负责应急现场结构物评估以及应急措施技术性决策和协助灭火指挥工作。

信息联络负责人:陈况

职 责:应急预案期间保证项目部内、外通讯的正常。 协调工作负责人:潘金峰

职 责:应急预案期间对各项应急工作所需人员、物资进行协调处理。

安全负责人:吴昆华

职责:对应急预案演练期间各项灭火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2)专业应急小组负责人及其职责

a)义务消防队:A、队长:薛丽娟沈民 B、队长:陈景清 设两个义务消防队:A队主要实施灭火行动 B队主要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b)人员分配:

A队:沈民、徐肖云、李扬、王展、张煊、程靖国、郝党科 B队:惠乐、何敏、沈盼、陈生军、张帅、张胜 拍照:朱军平

五、需要准备的物资

1、灭火器6个、铁质垃圾桶一个

2、木材10kg、柴油5kg

3、口罩10个、手套10双

六、消防应急演练时间 2012年5月20日10:00

七、消防演练地点:

项目部内生活区虚设一个着火点

八、应急演练实施步骤

1)2012年5月20日8:30~9:00召开一次现场消防演练专项会议,进行应急演练工作的指示和传达。

2)5月20日上午9点消防物资准备组检查仓库消防器材和物资,并上报消防演练指挥中心。

3)消防知识现场讲解灭火器使用方法 演练步骤:

1、15点整有人发现项目部内一处起火,立即查看并报告安质部,安质部立即报告消防指挥中心总指挥请示,总指挥下达启动应急救援指令,让通讯组长通知所有参加义务消防队员在火警附近集合进行应急处理。

2、预警信号发布后领导小组成员、各专业组人员、义务消防队在五分钟内赶到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向总指挥报告人员到位情

况,由应急领导总指挥统一指挥。

3、总指挥视现场火势情况确定应急等级,当时火势较小,确定带领义务消防队自行扑灭火灾,组织人员扑灭。

4、突来大风,火势变大,总指挥立即安排义务消防B队组织人员撤离,自行扑灭火灾较困难,立即安排通讯组长陈祖斌拨打119报警电话(告诉消防部门起火的详细地址、火势情况)并尽最大的努力实施火灾自救。

5、安排人员在119车辆必经路口等待,以最快的速度引导119火灾救援人员到达准确目的地。

6、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点评,请项目办、总监办观摩的领导讲话,最后由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

上一篇: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总结范文下一篇:综合执法个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