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

2023-12-06

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当前学校体育本质功能迷失的现实问题,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探究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并对其回归路径进行解读。研究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具有“特殊性”,“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它承担着对学生外在身体素质培养和内在生命价值提升的双重使命,因此,有必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课来教,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去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自愿走上终身“修行”的道路,真正实现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学校体育;本质功能;教学内容;回归路径

学校体育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盛世修典,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将极大地促进我们对学校体育内在价值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以此为契机,触发学校体育观念、实践活动方法等方面革新的热情。

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尽管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了牢固地位,但是学校体育目前的发展现状,无论是和卢梭、马克思、毛泽东所论述的关于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相比,还是与现代人由于对健康的危机意识而掀起的全民性健身运动相比,都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尤其是在人们的心目中,从小养成锻炼习惯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致使在社会上出现了中老年人锻炼热、青少年锻炼冷的反差。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体育实施者认识的偏差,究其原因在于学校体育本质功能未能充分实现。

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本质功能进行梳理,并探寻其正确、恰当的回归路径,以期为深入认识和充分实现其“育人功能”提供有益参考。

1.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困惑

1.1学校体育功能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具备的功效和作用。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是随着对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和人类自身需求的不断加大而不断深入的,对学校体育各种属性认识得越透彻,学校体育所具备的功能就会越清晰。

1.2学校体育功能认识的困惑

1.2.1学校体育功能泛化现象严重 如今人们对学校体育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诠释和理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就已从“生物、心理、社会”3方面拓展开来,发展到涉及个体的身体、心理、道德以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竞技、娱乐、休闲等各个领域。

学校体育被赋予了多重功能(图1),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显然,学校体育功能被泛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我们承认,学校体育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但作为实践活动范围和资源有限的学校体育而言,这种“无所不能”论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合理定位,在众多的功能职责中,使人们对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的认识弱化、模糊,将目光纷纷引向与学校体育无关紧要的方向上,忘记了学校体育本应干些什么。

1.2.2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迷失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什么,这是在学校体育功能泛化现象严重的今天,许多研究者相互争论的问题。传统体育理论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方面,这种定位过于狭隘,将学校体育仅仅窄化为单纯的生理练习,有失全面整体地看待学校体育;另一方面,这种定位又过于极端化,将“增强体质”这一重任全部推给学校体育,使学校体育成为引起学生体质监测结果逐年下降的“罪魁祸首”。

近年来有关学校体育的研究中,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定位出现了较大变化,认为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承载教育的全部功能,进而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无限放大,与教育功能等同。诚然,学校体育具有育人的教育功能,但是由于学校体育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承载了特殊的教育使命。这种将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教育功能完全相混淆,表面上看是对体育本质功能的添光增彩,实际上却是角色错位,使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迷失了。

2.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定位

2.1学校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性 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校体育的基点和出发点。依据人类学的理论,人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具有完整性特征。从静态的角度来看,人具有三重生命,第一重是其自然的肉体生命;第二重是其超越了自然的肉体生命但却与之相关的精神生命;第三重是在这两者基础上赋予的具有存在性的社会生命。三重生命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包容,共同构成了其生命的完整形态。然而,这种生命的完整形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必须通过重要的手段不断地去建构和完善这种生命的完整形态,而这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教育,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生命的完整形态。

与其它教育相比,体育教育便是实现人类生命完整形态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体育教育是从两方面对人进行塑造,从而实现教育的2种目的。一方面是现存的物质世界,实现受教育者肉体生命展现的外在目的;另一方面是人的自由心灵,实现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内在目的。

那么,体育之中的‘体”就不应仅仅理解为‘肉身之体”,还应凸显其智慧之体、审美之体和道德之体。因此,学校体育具有特殊性,即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以人的自然生命为基础,精神生命为中介,社会生命为延伸,促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的各项活动谱写其完满的生命篇章,实现自身各方面品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2.2“文化”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现在的学校体育,已经不是启蒙时代作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课间休息时安排的调整活动,也不是“富国强兵”时代积极的身体操练,而是肩负着提升现代人的文化修养,维护现代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展现着鲜明的文化内涵。

文化的构成具有多层次的特征,包括外层、中层、内层文化,其不同层次的文化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效果体现着学校体育的不同教育功能,作为学校内传授体育文化的学校体育,只有当不同层次的文化对受教育者产生真正的影响时、学校体育具有对学生外在身体素质培养和内在生命价值提升的功能时,才得以完全展现。从而,学校体育所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必然成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作为衡量学校体育能否发挥全面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志。

因此,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一种“文化”教育。这种文化教育具有整体性特征,不仅仅要实现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承和技术、技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和价值取向的形成,最终实现人类生命完整形态的构建和完善。

3.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理性回归

3.1促进学校体育外在功能展现

3.1.1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衡量个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形成个人风度、体现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身体姿势是一种动态系统,是由骨骼的相对位置和对抗肌的紧张关系构成的,由于它是骨骼肌肉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对人的一生都大有裨益。

大多数情况下,身体姿势与儿童青少年早期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状态息息相关,经过一定练习,良好的身体姿势很容易形成。

因此,学校体育应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通过设计各种身体的矫正性练习,预防儿童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塌腰驼背现象,强化正确身体姿势的养成,为日后高效掌握运动能力和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3.1.2获得良好的基本运动能力 基本运动能力是个体完成各项身体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陛,如完成走、跑、跨、攀、爬等动作时髋、膝、踝等表现出的灵活性情况。

青少年时期良好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是其高效执行各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也是获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

人类早期具有不受限制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水平,但是随着久坐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人们的基本运动能力出现退化现象,因此,学校体育应该从源头出发,针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能力的退化现象,发挥体育所具有的育体功能,改善青少年的基本运动能力水平。

3.1.3促进运动技能的传承和发展 运动技能传习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潮中,素有“体质论”和“技能论”之争,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还是以传授技能为主,一直纷争不断。而张洪潭先生提出的“技术健身论”则为我们拨开迷雾,明晰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路,即“学校体育具有强化体质和技能传习的双重功效,但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就是应当以传习能强化体质的特殊知识为主旨,这种特殊知识就是运动技能。

在体育教学上强调运动技能的传习,同时也强调这种运动技能传习具有却不追求而虽追求却必有强化体质之功效”。

此外,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都会受到当时当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技能的传习过程即是文化的传承过程。

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明确观念,将运动技能传习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运动技能的传习实现运动技能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作为一种健身方式、教育方式共同存在的运动技能,当某方面因素难于开展时,选择具有民族性的运动技能乃是一种绝佳的选择,使刻有悠久文化烙印的运动技能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3.2实现学校体育内在功能提升

3.2.1培养良好的交往态度与方式 体育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以球会友、以拳会友、以武会友是很普遍的交往方式,体育也可以成为企业之间、各国人民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

学校中,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从事体育活动使他们建立个人关系的纽带。在体育课中,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和别人交往、容纳别人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讲究一定的交往礼仪。

在这方面,中国是有良好传统的,如孔子时代的‘射”、“御”等都与“礼”密切联系。现代的礼节然没有那么多,但合群的态度、开朗的性格、礼貌待人都是体育课应着重培养的。

3.2.2树立平等与民主意识 体育活动规则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这不仅体现在跑步、游泳中的同等条件参赛,乒乓球中的轮换发球,甚至体现在举重中不同体重的人按不同级别比赛,在严格按同一规则进行体育活动时就能培养这种平等的思想。

因此,体育考核中,不应过于注重运动成绩,应客观分析,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衡量其运动结果。在青少年体育游戏中,应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性活动,通过制订协议和规则,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发挥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功能,即“多数决定”。

3.2.3建立公正与法制的评判精神 学校体育活动中,存在许多需要教师进行评价和裁判的地方,此时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好时机。教师应依据运动规则,采取公正的态度来处理引起争议的问题,避免犹豫不决和模棱两可的态度。

裁决一旦做出,就须得到严格的执行,使学生养成服从裁判的习惯。在一些对抗性的、情绪较冲动的活动中,如足球比赛中双方撞到一起,有可能双方都觉得是对方犯规,此时,教师应迅速合理地妥善处理犯规者对裁决的反应。使其将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遵守规则和尊重裁判的行为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一个人如果能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他就能在生活中守“法”。

3.2.4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当下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所缺乏的心理品质。学校体育是培养青少年竞争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体育课中有许多内容很适合开展竞争,竞争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柔和的,也可以是激烈的,要创造条件使所有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体育活动中,不但要培养竞争的意识,也要培养竞争的品质,既让胜利者体会到获胜的喜悦,也让失败者培养“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坦荡心怀。

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回归路径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具有内在功能展现和外在功能提升的文化内涵,要想真正提高体育课的地位,使学校体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课来教。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强化体育精神的培养,增强体育艺术的分量,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引导学生体会体育愈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自愿走上终身“修行”的道路。

4.1更新体育观念,由身体教育观向文化教育观转变 传统的学校体育观念,将身体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性质,其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然而,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具有文化性,这种文化性不应局限于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文化,而应将其看成是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在内的作为人们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的文化。因此,这里所说的文化教育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更要使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逐渐将体育作为自身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完成学校体育对学生外在身体素质培养和内在生命价值和意义提升的双重使命。

由此,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及体育教育相关人员要及时更新观念,明确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确立新时期体育文化教育的基本观念,适时调整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中的课程性质、工作方式及评估标准,使其朝着展现文化教育功能的方向上发展,同时,学校体育教育者应从体育工作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强化自身的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夯实文化基础,提高自身体育文化素养,促使学校体育教育者在这一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好先导性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只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首先在教育中完成这种转变,才能使受教育者逐步适应并成功地完成这种转变。

4.2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学校体育的文化教育观,要求学校体育要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作为其工作的主要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有朝气的健全的人。

4.2.1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观是指引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风向标,对人们的体育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首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现代体育观认为,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三层次结构,即物质、精神、制度。在体育文化传习过程中,应该表现出完整性的特点。促使体育成为培养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成为培养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的必然途径。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践行体育活动,从中感受到体育的多重价值。

4.2.2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 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指技术、技能、保健等方面的体育基础知识,还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如与体育相关的政治、哲学、宗教、法律等。体育文化知识的获得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引导学生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去践行体育,融入体育文化之中,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最大收获。

由此,为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就应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体育人文知识,使他们在饱尝体育文化丰富成果、感受体育文化巨大力量的同时,能够更加广泛而深入地理解体育文化的概念,并逐步深入人心。

4.2.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公平竞争的精神、自强不息和完善自我的精神,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它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作为提高体育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进而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在践行体育的过程中,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体育精神映射到他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使他们始终保持一个斗志昂扬、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

4.3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形式,充分发挥体育课对体育文化的传播作用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内容的建设问题日益凸显,课程内容是展现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培养完整的人的基础保障。课程内容、形式的综合化和多样化是由学校体育目标培养人的多功能性特点决定的,不仅要实现学生的身心完善、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诚恳的态度和较强的能力,使体育精神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作为课程内容实施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以丰富课程内容及形式,以实现学校体育的多重目标。

4.3.1课程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现代化特征 体育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设定,应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

科学性是指课程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动作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要体现出具有增强学生体质的外在功能,又要展现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公平竞争精神的内在价值。趣味性是指课程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陛,促使学生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得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收获。实效陛是指学生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发展的能力应具有实用性,要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体育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4.3.2广泛吸纳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充实体育课程体系 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各地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打下了各具特色的民族烙印。鉴于体育项目体现出的民族特色,学校体育教育应该与此相适应,广泛吸纳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充实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在充分发挥其健身功效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担当起传承地域民族体育文化的责任,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在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长培养,可以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发扬、终身体育精神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这不仅弘扬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还能够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发展。

4.3.3优选可作为竞技运动基础的体育项目 作为体育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竞技体育具有的竞争性和娱乐性是其显著特点,它对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等功效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是竞技体育运动最大的人才基础,随着竞技运动社会化的发展,学校也应该代替体校成为提供高水平运动人才的基地。此外,大部分学生即使不能成为一名运动员为国争光,但通过学习竞技体育项目,成为一名具有高度体育欣赏水平的观众也是对体育的一种贡献,这些学生毕业以后无疑会成为社会体育的骨干。因此,在同类的练习中,应优先选择可作为竞技运动基础的体育项目,使学生在竞技运动技能学习中,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良好的道德规范、合作精神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体育教学具有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4.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其成为体育课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良好补充 作为体育课的延伸,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体育课相比而言,课外活动更具体育文化的性质,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将其作为体育课的良好补充并充分加以利用。课外活动大体可以分为3种类型:主动参与体验式、被动接受欣赏式及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

4.4.1主动参与体验式的课外活动 这种课外活动具有自发性,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自愿组织的活动,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活动方式、时间及地点等,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鉴于此,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各级学校应该为其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制度保障,促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其中,个个有所感、有所获,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4.4.2被动接受欣赏式的课外活动 欣赏式的课外活动是中国学校体育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奥运会、世界杯为代表的一流体育赛事已掀起了巨大的体育文化热潮,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已成为文化热潮的助燃剂,向周围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各级学校必须把握时机,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各种讨论的机会,释放他们的体育文化能量,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并帮助他们将这种体育精神带到学习和生活中,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4.3学校运动会 学校运动会是主动参与体验式和被动接受欣赏式的有机结合,各级学校应该充分借助学校运动会具有的辐射功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定期举办,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心中的盛大节日。运动会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形式应该更加多样,使其能够成为全体师生共同展现美、感受美的舞台,体现人人参与的宗旨,真正发挥学校体育运动会具有的双重功能。

5.小结

文化教育功能作为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具有其不可替代性。为保证其本质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应挖掘学校体育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更新体育观念,将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丰富课程内容到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体会这种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学校体育具有的外在功能展现和内在功能提升的双重价值。

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处世、修身思想渗透到德育教学中,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华经典文化;实践探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1理论依据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德育课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德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学生人格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冲击。由于中职学生是16~18岁的青少年,思想可塑性大,好奇心强,明辨是非能力差,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西方腐朽反动文化的侵蚀渗透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极易导致学生政治信仰、民族观念、价值标准和思想道德规范的混乱和偏差。

作为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的德育课,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和时代的要求,深入研究与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课教学中,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用优秀传统文化占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坚定学生的理念信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

3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有效渗透中华经典文化

关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来树立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而职业理想信念是中职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在其的主观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中职学生职业活动的精神动力。通过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民族,正确處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职业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理想。

引导中职学生树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各类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爱国主义素质和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不乏为了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幸福而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楷模。当代中职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时代的磨炼和革命战争的洗礼,缺乏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素养教育,就是要让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国家贡献的精神。教师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培养热爱祖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学习、无私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经典文化,势必能够引导中职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4应用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项目的研究,将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存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充实教材内容。教师还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再者,还可以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文化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总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经典教育,使得学生在回归经典本身的文句和文意当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并吸纳中国哲学经典蕴含的人生智慧,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

参考文献

[1]王金朝, 王永军. 责任教育: 树立职校精神坐标[J].河南教育( 职成教),2019(03):58-60.

[2]陈艳.中职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策略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423.

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首先应用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当地薄弱学校德育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思考与建议。从建立学生档案、抓好班级文化建设、采取多渠道渗透德育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指出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教育关键期,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德育作为教育的重心之一,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薄弱学校;德育;思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为我们今后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认清学校德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我们每个德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总体概况

近年来,我校在学生德育工作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统考指挥棒的因素,德育状况出现了滑坡趋势。表面上看,问题在学生,实际根子在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偏重“智育”,轻视“德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在沉重的升学压力面前,许多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首位,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高唱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切向“成绩”看齐。片面地认为分数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2.德育工作滞后,没有实效性

学校对教师德育情况的考核在评优评先、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少之又少,看重的只是教师个人的教学成绩。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致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3.德育内容学科化,方法单一

目前,我校的德育方式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师一般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缺乏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只是将课本出现的知识照本宣科教给学生,内容过于学科化和知识化,而且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说服教育法,方法单一,学生接受到的只是一些德育语言符号,不符合学生的心理实际,收效甚微。

二、对策思考

1.落实德育为首,完善德育评价机制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塑造健康人生观的最佳时期,学校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改变“唯分数的倾向”,再筑“道德长城”。学校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有较强操作性的德育评价体系,提升德育评价在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要将德育评价真正落到实处,跟学生升学、教师的评优评先、年终绩效考核等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对德育工作真正重视,对学生的约束力也必将大幅提升。

2.环境育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光靠说教是不行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生活的实例,来进行善恶对比,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如学校可以通过举行文娱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墙报、黑板报强化宣传,渗透德育;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成长的天地,同时也是育人的摇篮,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各式各样的活动把德育的内容渗透其中,这样德育就不再是以前那副呆板的說教面孔,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

3.多方结合,齐抓共管

一般学校每周安排2节左右的思想品德课,但是德育是一个需要长期维持并不断进行渗透的过程。仅仅靠思想品德课进行教育,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大力倡导其他学科的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将自己的教学与德育融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感染和熏陶,以有效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中。再者还可以听取家长意见,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学生的德育中来,大家齐抓共管,共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合力,这样我们的德育就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性格和习惯的重要阶段,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教育关键期,将学生的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视为教育的重心,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多管齐下,多渠道渗透德育,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哲男.初中生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郑琦.薄弱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新西部,2012(8).

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大数据”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尤其是在学校的德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让学生们提起学习的兴趣了,也很难让学生们适应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加的重视,而大数据的出现恰好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也让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而本文就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学校;德育教育;改革;探讨

在现在的新社会时代,大数据的出现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教学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德育教育,在大数据模式下,要学校根据大数据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当下学生们在德育教育上的不足,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探索找到新的关于德育教育的方法,要在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德育教育的素质水平,让他们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1 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首先就是说比做多,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在以往德育教育中,老师们往往将德育教育作为一种课本的知识教育,很少重视学生们的情感和思绪,只是知道将课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们,以为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也从来不主动和学生们去进行交流,也不创新方式,最终让课堂教学变得没有任何的气氛和活力,最终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事与愿违。

1.2 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略学生们个性的培养

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一般都是进行集體教学,虽然很容易培养学生们团队意识和精神,但是很容易忽略学生们的个性培养,同时在进行集体教学时候,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适合这种教学模式,长此以往下去,会让不适合这种方法的学生眼中偏离轨道,影响发展。

1.3 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并与实际的生活脱轨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老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从不会创新,最终使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也仅局限于我们常说的最老爱幼,爱护公物等,缺乏创新的德育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方案,最后就是在德育教育上,老师重视课本知识大于生活,最终导致偏离生活的轨迹,带给学生们的知识比较抽象,没有实用性。

1.4 在评价方面评价的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将实际的生活反映出来

关于评价的方法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自身的德育素质和水平,如果老师的德育素质不高的话,那么很难对学生们做出正确的评价,而目前所用的评价体系一般就只有在评分标准上打个勾或者差,根本没有将学生们真正的德育素质和真实水平显现出来,最终失去评价的意义。

2在大数据背景下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

2.1 多说多做,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使我们更加重视起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发达的速度较快,各种对学生们不利的信息接踵而来,所以为学生们能正常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采用的方式都是理论知识偏多,很少重视实践,也就是说,我们在大数据时代,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多多创新其他的教学方法,最好是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并要及时的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发现他们的不足,从而实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我们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内容延伸到课外教学,比如爱护公物这堂课,带学生去操场进行观看,看看是否有学生对公共设施进行破坏,一经发现,要让学生们进行制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德育素质,还能锻炼他们的勇气。

2.2 要老师和学生们一同参与到德育教育的学习中,不但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促进师生一起学习和成长

在新课标中,老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是引导,而学生才是上课的主体,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们更要发挥出自己主体的地位,通过利用网络教学的平台和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同时需要老师一起参与教学,对于网络平台出现的不好消息,或者不利于学生们成长的信息,老师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抵御诱惑,最终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步,例如,网络信心平台经常会蹦出来一些校园暴力事件,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们找出他们的错误之处,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老师引导解决,千万不要发现后,立即让学生们关闭显示页面,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不好的消息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导致反结果的现象出现。

2.3 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多带学生们走出教学,将德育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

我们都知道在大数据时代下,它的出现和运用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我们也要通过生活,来展开大数据背景下,关于德育教育的改革。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场生活实践的测试题,老师要在学生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看看学生们在公园、公交车以及超市等人多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德育素质的地方,让学生们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最好是分组进行,如果单人进行的话老师的工作量会加大很多,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角色代入,才能真正发现学生们德育素质的真实水平,看看学生们是否真的做到,老师还可以利用小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这些问题带回课堂,并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讨论对策,这样的话不但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缺点,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学校更应该重视起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培养,毕竟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传播的消息是十分快的,同时各种对学生们有影响的阻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消息也多了起来,我们只有将德育教育的工作重视起来,并培养学生们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帮助学生们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和不利因素,也才能最终保证学生们的身心都能够正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旭东.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探讨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05):128-129.

[2]朱静嫣.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9):140.

[3]兰淇,孟军,刘冰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2):146-151.

[4]张茗.大数据时代的学校德育管理创新[J].青年时代,2017,(10):217.

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分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等,从意识层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三个维度提出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

【关键词】中职学校 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各民族文化认同而建立的心理契约,同时也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将会有助于中职德育的开展、提升德育的有效性。但是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中职学校德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从创新中职学校德育方面提出应然的策略。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应然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价值,随着民族文化越来越被学术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意义被挖掘出来。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中职学校德育中来不仅仅有助于中职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而且也有助于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养成。

(一)塑造中职生健全的人格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具有民族气质特点的文化,对于规范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一定的善良、朴实、为善、孝顺、爱国等教育内容都是中职学生为人所需,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学方式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是中职学生为学所需。《大学》中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告诉人们既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道德人格,又要修身养性,以到达人格的理想境界,实现齐家、修身、平天下的目标。而中職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来实现人格的提升,使中职学校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培养中职生职业道德

中职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树人”,将优秀的文化传统嵌入中职德育之中重点在于落实到人才培养上,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相融合。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经济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跨界性决定了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其中职业道德的培养尤为重要。传统文化中蕴含一定的职业道德成分,与中职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在潜隐默化中将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敬业乐业等思想精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意识和行为方面实现嬗变。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现状

虽然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校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职学校在开展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却暴露出一些问题,具体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与现有中职德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将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实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等问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与现有中职德育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虽然说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实施,对塑造中职学生的人格和职业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仅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作德育的一种内容,有些中职学校并没有认识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受就业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市场的影响,中职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习得,无形中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应用。集中表现在中职学校缺乏对德育的整体规划,也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德育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仅仅将其作为临时性的、辅助性的一种手段而已。甚至有些中职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仅仅就是为了一时的时髦,根本没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德育的作用。

(二)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与现有课程体系缺乏全方位嵌入

有些中职学校即使比较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但是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与学校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嵌入,导致简单迁移传统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造。因为没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德育国家规划教材,所以如果要将其作为德育的内容就必须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改造。而中职学校在师资、课程改革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改造比较困难,这也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简单迁移的问题频繁出现。例如,某一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引入了《弟子规》作为德育教育的内容,但是没有将《弟子规》与现有的德育教育融合,而是强行叫学生背诵其中的内容。这种简单的背诵不但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反倒使中职生反感。

(三)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实施,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缺乏有效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典故和故事来作为教学实施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德育的趣味性,弥补了传统教育趣味性不够。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现有的德育已经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如果盲目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德育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结合,那么会忽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有的德育内容相融合起来,导致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德育教学内容形成“两张皮”,呈现出两者“格格不入”的状态,根本无法形成德育的合力。就其原因在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容改造过程中与现有德育教育内容无法形成有效的融合,如何古为今用便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转化为现代德育的关键。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中职学校德育的策略

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的实然问题,就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前提条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校德育应用的策略,以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一)意識层面: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

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创新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中职学校将其转化为校本教材,形成了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德育内容。但是有些中职学校往往说起来重视、行动上却忽视。因此,中职学校从意识层面上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德育的价值。一方面,从意识层面上,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要辩证地处理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中职道德的重要性,既不能保守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开发,更不能夸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德育化;另一方面,从行动层面上,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德育建设的规划中来,从组织、制度、师资、经费等多个层面给予保障。切勿为了时髦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建设、切勿为了政绩开展传统文化德育建设,要将发挥传统文化德育的功效实现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规划。

(二)课程体系:全方位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

课程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得以落实的有效载体。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要将其融入中职德育中,并且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果。如果仅仅是通过简单的背诵、讲解等方式,那么无疑难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出来。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嵌入德育课程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多种层面上的德育内容,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开发,并将其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开发,以便将零散的文化元素转变为可操作的课程,例如,某中职学校将壮族优秀文化编写成校本教材,并且将之作为选修课由学生选修,深受中职学生的喜欢。

(三)教学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融合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师生相互传递的信息符号的统称,一般包括教材、课程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内容可以不沿袭严格的学科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其中,在教学内容层面上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切勿出现两种教育内容形成“两张皮”的问题。首先,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与改造,切勿将所有的传统文化都纳入学校德育建设中,要选择那些与学校德育相适应的、符合本地区学生心理需求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对文化的现代意义进行系统改造。其次,中职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的德育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教育体系。从形式上,优秀传统文化要纳入现有的德育课程体系之中;从内容上,优秀传统文化要以典型例子等多种形式与现有的德育内容相融合;从实施上,优秀传统文化要与原有的德育协同并进、相辅相成。例如,某中职学校开展“六步颂扬经典”的活动,通过听优秀传统文化、看优秀传统文化、读优秀传统文化、抄优秀传统文化、讲优秀传统文化、演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相互配合、协同并进,发挥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王 屹,方绪军.职业教育教研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刘爱香,高 荣,韩永胜,周 玮.诵读经典与中职艺术学生德育教育的整合[J]教育现代化,2018(39)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分级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B117)的成果,项目主持人:方绪军。

(责编 卢建龙)

当前学校德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儒家优秀文化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思想内源,“反求诸己”是具有“德性”与“反思性”的教育思想。师生双方通过“反求诸己”,加强自身对德性的内省,进而从“德性内求”的角度提高德育实效。于师言,可使其明白“君子不器”;于生言,则能引导其“为学由己”。此外,“反求诸己”的德育方法在现代学校德育中仍可“古为今用”,具体可通过四个层面加以继承:一是反身以诚;二是取人为善;三是克己省察;四是仁者爱人。

关 键 词 反求诸己;学校德育;内省;继承

“反求诸己”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德育思想,其与现代学校德育之间具有历史联系性和现代继承性。儒家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既是我国道德体系的基础,也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思想内源。“反求诸己”思想中渗透出的“德性”与“反思性”,能够加强师生对“德”之重要性的反思与对自我的内省:于师言,可使其明白“君子不器”;于生言,则能引导学生“为学由己”。这便能从“德性内求”的角度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本文旨在探析“反求诸己”德育思想在现代学校德育中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对其继承发展。

一、“反求诸己”是具有“德性”与“反思性”的教育思想

“反求诸己”语源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此处,孔子所说的“求诸己”与其提出的“内自省”“内自讼”具有相似性,他认为内省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方法。随后,孟子真正提出“反求诸己”的命题,他认为,从性善论出发,“仁义礼智”是人之禀赋,而后天的道德修养则需“反求诸己”。

对此处加以分析,孟子提出的“反求诸己”思想既体现出个体道德内修的主动性,也包含个体内省的反思性,其内涵可从辩证的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从“求放心”的角度来讲,另一方面是要反躬自省。[1]先从“求放心”的角度来看修己内省,孟子语:“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指出人要以仁义礼智为发端,继而求其心求其得,若是未达目标,也不会怨天尤人,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主动反省自我的不足,从而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第二是以他人为镜,要求反躬自省。孟子提倡“爱人不亲,反其仁;仁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任何求而不得、有所不达,都应回归本心,从自身之处寻找原因。以上可见,德性修养的重要方法就是修己内省与反躬自省。

总结来看,个体修己修德修身的目标体现出“反求诸己”德育思想中的“德性”,而“内省”与“反躬”则体现出“反求诸己”德育思想中的“反思性”。在学校德育中,教师与学生都应利用“反求诸己”的德育思想来补充现实中自身所欠缺的“道德性”与“反思性”,从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动机上出发去反思自我,在困境之时不应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不断砥砺自我,以实现人格培养以及自我道德要求的目标。

二、“反求诸己”在学校德育中的现实意义

如前所言,“反求诸己”思想承载着修己内省与反躬自省两层意涵,是师生提高自身修养与自我反思的德育方法,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时代意义。在现代学校德育中,这种思想对师生双方皆有积极作用:于师言,可使其明白“君子不器”;于生言,则能引导学生“为学由己不由人”,立足自身,克己自省。

1.于师言:君子不器

現代社会中教师不应囿于完成学科任务,还应不断提高自我、丰富自我的职业价值。因此教师角色不能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应当成为“改革型知识分子”,应由文化实践者走向智慧引导者。[2]孔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提出君子不应自限其用,而应志于道,志于有所为,因此,新时代教师应通过自省,不断提高自我,成为新时期的“君子”型教师。

第一,在反省自修中,教师能够提高教学敏感性与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道德教育的榜样与示范者。教师在日常教学的一言一行中,都渗透出德育影响,其本身就是一门隐形的“德育课程”,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教师的影响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泛起的波纹一样”[3]8,反映着生成的教育性。通过反思内省,教师能提高自身对教育细节的敏感性,以发挥其在细节处的德育影响。

此外,学生具有模仿的天赋与能力,也有观察比照的认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德行高尚,学生自然会亲师、敬师,在解决师生问题时,教师也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教师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之上,便能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儒家传统将教、学都视作具体化的行为,因此教育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自我的各个方面:身体、思想、心灵、精神都包括在内。榜样最为紧要,因而也就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4]此时,教师既可用实际行动来印证“言教”,也能以“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

第二,在反思性实践中,教师能够成为智慧型教师——既有“匠人之心”,也有“专家之能”。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可以扩充自我的感性经验,而在回顾自身实践经验之时,教师可以针对相同问题自我对话,从而将非概念化的“默会知识”加工成为自身的教育教学智慧。教师的工作是文化的与实践的,既具有艺术性也具有科学性,因而教师应成为“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3]8“教师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面。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的秘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则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的。另外,匠人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而专家则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3]8教师通过学习匠人的“模仿”,保持对细节的机敏与严谨的态度,以具备匠人“一技一生”的职业精神;通过学习专家的“反思”,不断对经验加工研究,以具备专家之科研能力。教师结合两者从而在实践中形成真正的教育智慧,成为智慧型教师。

第三,在对德育理论政策的批判选择中,教师能够形成自身独特的教育哲学。“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仅有理论知识的教师不是优秀的教师,仅有感性经验的教师也并非实践研究者,仅仅靠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而行动也并非是智慧的教育者。

教师在回顾总结之时,可以在理论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批判与反思,进一步走向教育超越。批判本身便蕴涵着选择与建构[5],即对既有的理论前提产生质疑与挑战,并使其为我所用,这能在印证理论科学性的同时也创生其丰富性;教师还可以在校本研究中,在相同德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与评论中,根据具体情境与自身的教学气质作出选择与判断,直抵问题的实质,从而超越自我经验的褊狭,将自身、理论以及现实情境三者结合,形成自我独特的教育哲学。

2.于生言:为己之学

学生学习的目的应是为了提高自我的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反求诸己”的思想能帮助学生引导自我、砥砺自我、修正自我,从而提高自我修学养德的能力。道德的提升应是学生的主动追求,而不应是被动要求,学生应明白道德修养对于自身的意义。“为己之学”强调了道德主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强调以自身为体察之资源,肯定自我向善的本质与自我教育的作用。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这是对古之学者“为己之学”的肯定与赞赏。他强调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内在的修养水平,成就自我的德性,并非为了外在的“虚名”,“反求诸己”是道德自修之良方,能发挥学生在自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提高自我的道德水平。清初儒者曾指出:“先儒谓‘个个心中有仲尼’,盖以个个人心有良知也。良知之在人,不以圣而增,不以凡而减,不以类而殊,无平凡、无贵贱,一也。”(《二曲集》卷二十二)人人若识此理,存志养性,则皆可成圣贤。

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只要心之所向,皆能到达。学生在反省自修中,可激发道德动机,在得到肯定之后,更趋于走向进步,因为“人是一种不断探求其自身的存在,这种存在物在其存在的每一时刻都必须审视和反省自身的生存状况”[6]。所以当学生个体拥有内省的能力时,便能够思考其自身的意识、行为及其产生结果之间的前后关系,再而引导自我积极成长。

第二,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境界,追求自我人生之“格”。道德人格藏于人心,是一个人品行德性之总和,是人之内隐的社会特质。[7]道德人格在教育中可以不断深化,在自省中可以赋予道德规范实际性的内涵,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在日常行为实践中,不断内化于心,达到形式与内容、主题目标与主体对象相统一,真正发挥德育的实效性。此外,学生在内省中能够不断实现道德自律,提升自我对人生之“格”的要求,内省还可以帮助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我人生格调。在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膨胀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更应树立自我意识,立足于自我,在价值选择前保有自我的思考与判断力,否则易于被舆论利用与引导,卷入其特设的心理陷阱,成为“被消费”的一员。

第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有助于其更好地进行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活动是自身道德修养的外显,也是道德需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品德才能得到发展,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道德知识内涵,获得道德情感共鸣以及道德意志的锤炼。在自省中,学生能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在道德学习之后也能有选择地使用科学方法对行为加以指导。[8]

以上可见,学生领会“为己之学”道德自修的意义,便能够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反省思考中激发道德动机,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支撑实践活动。

三、“反求诸己”在学校德育中的方法继承

君子若想保持赤子之心成为高尚之人,要依据正确的方法,“反求诸己”是古之学者修德修身的重要方法,在现代学校德育中它仍具有方法指导的意义,其可分为四个层面来看:一是反身以诚;二是取人为善;三是克己省察;四是仁者爱人。

1.反身以诚

反身以诚是“反求诸己”思想中重要的道德修养前提,“诚”即真实、真诚、诚心。孟子言:“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此处,孟子将“诚”视为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诚”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为人”的规律,即“诚”是行为评价的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自我反思与内省的前提与基础。在现实中,师生反思的前提就是真实地看待自我,这才能“明白自我”与“解读自我”。王阳明也曾指出:“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传习录》上)“真”与“诚”是本体明白自我的过程,而本体通晓自我是其一切行为的始端与基础,因而“诚意”是道德教育的起点。“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答聂文尉二》)只有真诚面对,师生才会有自省之良好开端,才不会将自我与客观事件剥离,一味归因于客观原因,怨天尤人;抑或陷于极端,无限加壓责备自我。教师与学生一切改变与突破的先决条件,便是“反身以诚”,在内心接受自我,是自我对话与倾听的前提。

2.取人为善

除却自我内省,也应以他人为鉴,向他人学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孟子也曾举例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孟子认为,取人为善便是与人为善,学习他人的优点来修养自我的品德,就是协同他人一道修养品德,而君子最大的特征即是助人修德行善。

如此可见,师生之间的相处,可以“以近取譬”,从日常教学的关系中,取人为善。具体而言,可以在“师—师”之间借鉴合作,构建学术平台;可以在“师—生”之间对话交流,互为补充,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还可以在“生—生”之间构建学习共同体,分享学习技巧,共同营造向学向善之风。

3.克己省察

“克己”即约束与克制自我,“省察”即要求自觉地反省与检查自我的思想及言行,从而自觉地进行品德修养。“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断也。”朱子强调个体要时时省察,他认为“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然而若是被私欲蒙蔽,则犹如明镜之上布满尘垢,而“克己省察”的过程则可拂尘明镜。他指出省察分为两种:一是“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二是“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其也可理解为在行动前反思与行动后反思的区分,师生省察于“将发之际”,则可以防微杜渐,积极防御不良因子;省察于“已发之后”,则可以及时发现与纠正错误行为与思想的偏移,改过迁善。无论是教师的自我要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克己省察,这对他们彼此良好道德修养的形成与错误思想的纠正都有积极意义。

4.仁者爱人

以上三个层面都将视角落在“修己”之上,此处“仁者爱人”旨在通过反省自身从而体察他人的处境,体现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仁”是儒家道德教育的核心,孔子以“爱人”来解释“仁”,体现出仁的本质即对人的同情与关爱。孟子也说:“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以仁爱居于心中的教师,学生必会爱戴他;同样有仁爱之心的学生,教师也定会有所回应。“仁”修内以求自觉内省,“礼”修外以求反思躬行,仁礼兼修从而达到内圣外王之境界。此外,“仁”处在关系之中,更注重由我及他,孔子以孝悌之情为“仁”之起源,由血亲之私爱不断延伸至众人之博爱;“仁”还注重将内在的道德落于日常,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从实践落实到“修己以敬”,到“修己安人”,再到“修己以安百姓”。每個人心中皆有“仁”,有“万物一体”的本心之仁。王阳明将“天”“仁”“人”合一,仁者即人者,“仁”既是人天性拥有,也是主观可得的。

在学校关系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矛盾不可避免,然而矛盾之因不一而足,双方皆有责任,这时的相互推诿必会激化矛盾,若是人人反省自修,都以“仁”居心,或唤起内心的“恻隐之心”,师生双方便能学会换位体察,推己及人,最终达成师生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王啸.中外德育思想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

[2]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宏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

[3]佐藤学.教师花传书:专家型的教师成长[M].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3.

[5]冯建军,周兴国,梁燕冰等.教育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8.

[6]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9:18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9.

[8]冯文全.现代德育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9.

责任编辑︱李 敏

上一篇:文学教育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县域金融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