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

2023-09-16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第1篇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疯狂掠夺。据统计,近百年来,外国侵略者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达白银1000亿两。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8个不平等条约就勒索赔款19.5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而日本仅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的赔款2.3亿两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财政四年半的收入。侵略者在战争中的破坏和抢劫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中国有930余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过5000亿美元。国家主权丧失,社会财富遭洗劫,使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吃饱穿暖,这是长期陷于饥寒交迫困境的中国人民的最低要求。旧中国的历代政府不仅没有能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灾难。在旧中国,只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雇农却只占有10%的土地;占人口极少数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着80%的工业资本,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中国人民遭受着地租、赋税、高利贷和工商资本的层层盘剥,其所受的剥削和贫困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据统计,1932年,仅苛捐杂税的名目就多达1656种,捐额约占农民收获量的60%至90%。加上反动政府在政治上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充当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大小军阀割据,长期战乱不已,使人民灾骏深重,生存维艰。据估算,旧中国有80%的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几乎每年都有几万到几十万人因饥饿而死。一遇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野。1931年,华东地区水灾,造成370多万人死亡。1943年,仅河南省饿死者就达300万人,另有1500万人靠啃草根、吃树皮度日,濒临死亡边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榨取民脂民膏,造成经济全面崩溃。1946年,各地饿死1000万人。1947年,全国饥民竟达1亿多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2%。 成就:

一五建设时期:到1957年,一五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一五”计划建设项目主要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这些重要项目都主要在东北地区,究其原因是东北地区原有工业基础好,当时接受苏联的技术等方面的援助方便,所以集中于东北。结果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交通运输业成就很大,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和各地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当时还涌现了工业劳动模范王崇伦、赵梦桃;农业劳动模范李顺达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就:建成大中型项目五百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建设起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到1965年,石油已经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十年中,农村用电量增长了近70倍。新建铁路八千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尖端科技方面,成功试验了第一个原子弹,研制成功了结晶牛胰岛素,并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

“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总计约5000亿元,但仍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等。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第2篇

1978年以后的根本没有成就 向《党的女儿》《江姐》《红珊瑚》《洪湖赤卫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刘胡兰》

《傲蕾一兰》《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红色娘子军》《沂蒙颂》这些都是很就以前的好段子了 现在的艺术家门只是从新拍了 所谓的成就也有 中国的音乐厅多了 学音乐的人多了``演出多了 ``还有什么成就 在世界上获大奖的中国人都是在国外学习的音乐 弹的别人国家的曲子 唱的美声 是意大利语的 这些算是中国的音乐成就么?如果算我可以找很多 只是为了这次作业我真的没办法去骗你``随便找几个所谓的成就来蒙你

如果你真的要的只是新中国的音乐成就的话 我也没话说了 所谓的中国音乐成就`` 出了花儿乐队``出了超级男生女生``什么音乐修养什么音乐理论```什么音乐功底```呵呵噢 中国有很优秀的音乐人 艺术家 向今年来新疆演出的中国一级歌唱家吆红```还有李双江 马可、贺禄汀、雷振邦、施光南、士心、王立平、傅庚辰、谷建芬、铁源、吕远、吕其明这些对中国的音乐作出巨大贡献的人`艺术家但是他们都已经年龄很大了``真正的音乐成就我想要应该是让跟多的中国人去了借音乐 去体会音乐中的含义不是随便 听一下决的不错就完了 要从中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来``这才是重要的 但是所付出的人太少了``

` 要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成就很多 但要说音乐成就 就不太好说了 ``中国从古代以来音乐成就是巨大的 向前面我给你发的编钟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气的乐器 还有12平均率也是在世界上很有名的```但是从文革以后中国的文化思想我决的一方面的思想得意解放 一方面的思想就比以前还退后``` 比如说 ``中国的音乐现在是一种单一局面 纯流行````哪一个国家是现在中国的局面呢??几乎所有的国家的音乐都不是单一局势`是很多音乐并存的局势```为什么中国的音乐会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就是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有问题```还有中国人的所谓的一些观念问题 ``` 很多人都不喜欢什么金属音乐 PUNK、RAP有些人听都没听过 甚至连歌剧都不喜欢 就算去听的有几个能听的懂的 `?有几个会欣赏的 有些人去听一听 听完回来给别人说我去听音乐剧怎么怎么的``感觉自己很高雅`````跨入了艺术这个层次`` 我只能说中国人还有共产党``思想真的该解放了 说中国人解放思想了这几年 是解放思想了 全解放的庸俗的底下的思想``有意义么

中国的音乐现状 就是这样 我不是没事给你发牢骚 既然我静下心来说要交这个作业我就想好好的谈一下我对中国的音乐看法和所谓的成就 中国的音乐成就有什么``你去想一想中国改革开放的音乐成就有什么 ````就是会弹钢琴的小孩多了会唱歌的多了 ``会乐器的小孩多了 但是他们愿意 天天从小练琴么不愿意 都是家长逼的 到最后只是学到一点点的皮毛``说中国现在有6000万的会弹钢琴的小孩 真正会的又有多少???``

共产党知道要开放国门搞经济, 必定要使社会文化氛围相对宽松,使人们能够有相对自由的生存空间. 那么,至少不能堂而皇之地禁止任何一种没有直接毒害人们精神的文化. 如果说色情的, 所谓‘反动‘文艺形式的是直接毒害的话, 那至少现在的任何一种音乐,都不构成这样的罪名. 然而, 共产党也知道, 摇滚乐毕竟与颓废(精神不振,肮脏衣着,吸毒), 反叛(反叛政府), 自由主义(不听共产党的话,不守传统规矩)有种种联系. 因此, 既不能无理的一刀切, 也不能任其发展,不加约束. 那么, 摇滚在媒体(在中国也就是党的喉舌)上的亮相, 必定受到了种种限制. 演出审批机构也可以种种理由限制摇滚乐的演出. 现在, 再看一看共产党到底推行什么样的文艺路线呢. 条文纲领我背不出,就看一看我们的文化现状吧. 电影,电视剧稀奇古怪的可以拍. 但每年必须指定几个大导演,大明星,拍几个所谓的‘主旋律‘. 弘扬正气,精神如果是百姓心底里的呼声和需求, 拍电视电影,也是自然的. 但艺术这种非常情感化的东西, 在今天还在为某种目的违心的服务, 真是我们的悲哀. 再看看京剧. 几年前开始, 共产党为了保住传统的根子, 怕老百姓思想腐朽西化, 提出了弘扬民族文化, 振兴国粹的方向. 现在的媒体由许多对京剧的宣传,美其名曰‘高雅艺术‘,学校组织(不如说强迫)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观看. 但艺术的规律, 不是政治能左右的. 京剧无论有多么丰富, 博大精深, 它的基调毕竟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情趣和方式. 从纯物质角度看, 西方的各种生活用品, 服装, 工具, 机器等等更适合于一个工业化以及讲究效率的社会. 我们也不得不将绝大多数的服从这一规律. 而文化是建筑在物质生活之上的形态. 这就注定了京剧不可能在现代社会成为一门真正普及的艺术. 第二, 京剧尽管博大精深,技艺复杂, 但从根子上来说是一种市井文化, 与马戏杂耍是一个层次的艺术. 它远远无法与歌剧等出身于宫廷的艺术比‘高雅‘. 如此,怎能让现代的观众从心里喜欢呢? 说到这里, 我又想起了与之类似的推广民乐的‘政府行为‘. 中国民乐也不乏优美动听, 催人泪下的好作品. 但它的艺术深度相对西方音乐体系来说, 实在是太单薄,太没有力量了. 无论那一种场景, 情感, 氛围, 用西方音乐(这里主要指古典)都能完美的, 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而中国民族音乐不管表现欢乐喜庆,还是委婉凄凉, 总脱离不开阴柔细巧的一股小家子气. 这怎么能硬说成是‘高雅艺术‘呢? 共产党为了人民群众的思想不要走偏, 也只能用各种说法来迷惑人了.

那么回头看看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音乐,ro ck, metal, punk, latin, jazz, funk, fusion, ska, hip-hop, reaggie, techno, rap,以及许多comtemporary musi c 和更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音乐类型. 在欧美各国, 没有一种绝对主流的音乐, 没有那一个门类有着绝对占优的观众群. 那里的文化是多元的, 自由的. 作为老百姓, 有喜欢这一类的一群,有喜欢那一类的一伙, 更有这张唱片也听听,那场演唱会也瞧瞧的普通观众. 每一个门类的艺术家, 都有或多或少的一圈知音,一片市场. 抛开政治不说, 中国的社会,中国的民众, 有没有欣赏多元化艺术的需求? 事实上, 大部分国人还没有把欣赏某一种艺术作为生活乐趣的需要. 除了像球迷一样热情的极少数专业级歌迷,舞迷,乐迷外. 只有少部分中产白领附庸风雅的去听听交响,jazz,芭蕾,也不管看得懂与否. 绝大多数人还是随波逐流得听那些为流行歌手度身定做的骗人歌. 没有大众(其实只需要一小部分大众)作为市场基础, 任何一种音乐都是没有前途的. 那音乐人也是没有前途的.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第3篇

第二,铁路提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1997年实行第一次大提速以来,现在已经实现了四次大面积提速。目前已经形成了“四纵两横”的提速网络,提速总营业里程已经达到13000公里,应该说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主要城市。现在铁路列车的速度普遍提高,跟1997年相比,客车的平均速度提高到25%,特快列车的速度最高时速从120公里已经提到140公里、160公里,直到200公里,这样从根本上扭转了铁路列车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的局面。

随着铁路的提速,铁路的产品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铁路系统推出了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城际 快车、旅游专列,在货运方面,我们开了新装班列,叫“五定”班列,这样更加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此外,最低档的列车——绿皮车,就是普通客车,经过这两年的集中整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服务质量也相应的得到改善。与此同时,铁路的客货运输指标在不断的刷新,去年铁路运输的周转量增长了31%,货物增长量增长了9.2%,这个数字虽然不算高。但应该提到的,在1998年,中国遇到了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水,这个大水对我们的冲击非常大,当时又碰上了亚洲金融危机,货源不足,如果去掉这个因素,从1998年到2001年,我国每年客运周转量的增幅是7.9%,货运增长量的增幅是5.2%,这几个数字在中国铁路运输史上也是少见的。

尽管铁路的市场份额在这几年内有所下降,但是旅客周转量还占到了36.3%,货物周转量仍然占到了54.6%,中国目前只有七万公里铁路,美国现在是二十万公里铁路,但是中国铁路所完成的运量已经接近美国的水平,也就是说,中国铁路现在每公里铁路所完成的运量,也叫做运输强度是世界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是世界第一。

第三,铁路的运输经营实现了扭亏为盈。从1994年到1997年,铁路连续四年累计亏损了154亿,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1999年实现了扭亏,2000年和2001年,铁路的运输形势进一步好转,在不提价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了扭亏增盈的成果。

第四,铁路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几年来,铁道部以实行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提效为重点,积极的推进改革。从1999年开始,14个铁路局实行了资产经营制,实行了货运和客网的分开,组建了运输公司,增强了运输企业自主经营的动力和活力,同时,铁道部大力推进了主附分离、干支分离,为铁路总体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铁路工程、建筑、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和土木工程五大公司和铁路部门脱钩,十所普通高校和一批中专交给了地方,这样分离了80万人。去年,运输企业内部也实现了与铁路多经企业的产权明晰,工程、工业、房建、医疗、卫生和教育部门分离工作,全路一共有100条支线实现了单独核算、单独考核,这样就取得了减亏、减员的明显成效。我们实行了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全路职工总数从1997年的334万人,减到2001年底的248万人,其中运输业从190万人减到了148.8万人,这样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按实务工作量,也就是按周转量来看,劳动生产率在四年当中提高了49.1%,如果按收入来算提高了106.9%.

第五,铁路对外开放有了新的发展。几年来,铁路加强了与国外的联系,对外运输发展得非常迅速,从1998年到2001年,铁路系统共完成口岸进口运量8585万吨,平均每年递增的幅度是20%。同时,铁路系统还积极引进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目前建了200家合资企业。

第六,铁路科技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几年铁路系统抓住了信息化建设、既有线改造、高速技术、行车安全和建筑施工等方面,应该说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成果。信息系统建设不断完善,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另外,铁路系统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开发一大批“中华牌”的机车、客车和动车组,这样为铁路的提速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应该提到,正在建设当中的京沈客运专线,时速在200公里和200公里以上,完全是利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勘测、施工,而且利用的是我国自己研制的机车车辆和动车组。

1中国铁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网是在广大的空间范围内分布的,由于点多线长,生产过程分散,为建立必要的生产秩序并保证安全,铁路一直采用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形成了严格的层级结构组织。目前国铁系统中最上层是铁道部;第二层是按地域划分的 18个铁路管理局;第三层是直接负责铁路运输生产或维护保障工作的基层车站和车务、机务、车辆、客运、工务、电务等段。因为各个铁路局地域上的差别,客货运输分为了现“局管内”和“跨局”两类,铁路局由于既不能为市场提供完整运输产品,也不能取得独立的运输收入,甚至在运输生产的指挥调度权上面也不完整,因此并不能真正获得作为市场主体所应具备的若干基本素质。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现行体制人为不合理地分割铁路网而造成的。

各铁路局作为承运人实际上无法对超出自己管界以外的运输过程实施有效的准时和安全等基本质量控制及成本控制,也增加了运输过程中出现货损货差的责任确定和赔付难度。铁路局靠与铁道部“清算”取得自己绝大部分收入,其数额大体等于在管界内完成的工作量与清算单价和调节系数的乘积,这种体制也有着十分明显的负激励作用。

中国铁路重组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应该形成真正具有市场主体地位的铁路企业。在各种体制改革之中,一个中间层组织—中铁快运却在国铁系统的边缘迅速成长和壮大起来,这也给铁路经济与政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2 中铁快运的创建与成长过程

2.1 在体制边缘上创业(1993~1997 年)

中国铁路在 1993 年以前并没有目前意义上的货物快运服务,绝大多数集装箱、零担货物和包裹的承运交付。都分别在货场或客运站的行包房进行,没有门到门服务。行包运输长期来并不属于铁路的主要业务,也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而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快递业务已经迅速发展起来,需求十分旺盛。

由于意识到潜力的巨大,铁路局决定发展这一业务,所以1994年中铁外服注册成立了北京中铁外服快运公司,中铁快运事业开始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开展业务经营。中铁快运成功地走了一条低成本的创建和扩张之路,这主要是由于它借助了铁路系统已有的网络。同时,中铁快运在自己运营网络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开展业务所需要的大部分运输能力和设施

该公司在创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型快运服务网络,成为与邮政、民航快递并列的全国三大快递系统之一。 2.2 组织与产权结构的不断调整(1997~2003 年)

中铁快运是在现有铁路体制边缘成长起来的一个新企业,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使其本身的战略目标与现有国铁管理体制、运输生产组织以及产权结构等实现顺利对接,并满足快递业务对全程控制的需要。

中铁快运一般都以倒三七的比例让铁路部门占 70%的股份和收益权,中铁快运还要向相应的铁路局按一定比例支付劳务成本,并对相关车站工作人员办理中铁快运货物发到中转作业实行额外激励,这些都有利于快运业务链条上各相关车站的铁路员工发挥积极性。

然而各合资公司倒三七的产权比例也使中铁快运在经营和继续发展等方面产生出一定的问题,例如总公司对各合资子公司在主要经理人员任命、发展战略与规划、资金调度与使用等重大问题上的控制力都遇到一定限制。所以总公司决定增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力度。中铁快运企业组织形式演变,即从合作经营到较规范的参股,到总公司实行控股,再到取消子公司建制、更紧密的经营体制,包括加盟条件的设定、产权形式、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快递企业无缝隙服务这一目标。

2.3 面对新挑战的转型与提升(2003~2005 年)

中铁行包既是整个铁路上行包运输的总承运人,又是国铁系统所有旅客列车行李车和行邮专列等运输资源的所有人和经营者。中铁行包的成立改变了过去铁路行包运输属于客运业务,并且由各个铁路局分散经营的局面。中铁行包一方面在各个铁路局设立了分公司,在其统一控制下共同负责经营铁路的普通行包运输业务;同时又拥有新时速运递公司和中铁行包吉盛物流基地公司等公司,分别负责行邮专列的开行和货源组织。所有铁路行包运输收入都属于中铁行包,当然中铁行包也要向有关铁路局支付相关的机车牵引费用、线路使用费和车站服务费等费用。而中铁行包和中铁快运在业务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二者有一定的竞争性在资源设备人员的分配上需要共享以及调配。所以中铁快运采取了新的办法,一是完善多元灵活且能够自主控制的快递系统,二是继续创造和开拓新的市场。

服务质量的差异化,盯住更高层次市场,是中铁快运在快递业务上力图用不断创新保持优势的主要战略。中铁快运近来注重快递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途径是把自己快递服务的概念不断扩充。在业务拓展方面,中铁快运除了要保持快递这一核心业务,还着力在以下领域进行开拓:一是属于本地项目物流的仓储配送,二是把项目物流与快递业务结合起来的快递物流,三是国际海运集装箱联运代理,四是国际航空货运代理。

3 中间层企业理论与运输市场的微观结构

3.1 企业的中间层组织理论

企业的中间层理论对于为什么存在企业的解释是,企业的出现是因为经由中间人的交易比消费者和供货人之间的直接交易能够带来更多的利益;该理论对于市场运作方式的解释则是,市场是通过中间层组织的策略定价和缔约行为来实现市场均衡或出清市场的。该理论认为由中间层进行的交换比直接交换更具有优势,而市场是通过中间层组织的策略定价和缔约行为来实现市场均衡或出清市场的。 3.2 运输市场的微观结构与中间层组织

在运输市场及其相关的物流市场上,同样存在着需求方、基本运输供货方和中间层组织这样三类市场主体。运输市场上需求方和供货方之间的交易成本如果过高,相关的运输交易就会受阻。而运输市场上的中间层组织在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上起到了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运输中间商的主要特点一般是不拥有运输设施或运输工具,或不拥有主要运输工具,但也可以再分成不同形态。运输活动中间商优势的来源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减少搜寻成本;二是运输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存在;三是长期履行可信承诺的信誉。完整运输产品的概念对理解运输市场微观结构和运输活动中间层组织也具有十分重要定的意义。由于运输活动中间层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运输市场的微观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运输交易效率明显提高,中间层组织成为运输市场中实现有效连接的粘合剂。

4 中铁快运作为中间层组织的分析与解释

(1) 以开发新的服务领域创造市场。 (2) 决定价格与收费标准。 (3) 减少运输市场逆向选择的成本。

(4) 避免大量专用资产的投资与拥有成本,但积极进行战略性投资。 (5) 处理好业务外包与加强业务控制的关系。 (6) 抑制道德风险。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第4篇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但是交通工业和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国家建设基本在徘徊中前进。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第5篇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

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

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

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 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

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

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

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

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

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

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

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

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

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

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

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

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

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

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21)

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

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

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

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22)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

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 ——激光技术

(23)

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

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

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

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

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

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

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

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

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

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

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

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

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

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六、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

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

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

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

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37)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

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

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

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

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

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

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

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

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

,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

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9)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

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

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

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

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41)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

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

为2.7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六

、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44)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

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

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

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

、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 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

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

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6)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

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

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

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

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

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 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

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50)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

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

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范文第6篇

1. 中英 广州和约 余保纯

六百七十万两 27-5-1841;

2. 中英 南京条约 耆英,伊布里 二千一百万两 29-8-1842;

3. 中英 南京条约补充条款 耆英 22-7-1843;

4. 中英 虎门条约 耆英 8-10-1843;

5. 中美 望厦条约 耆英 3-7-1844;

6. 中法 黄埔条约 耆英 24-10-1844;

7. 中俄 瑗珲条约 奕山 六十万方公里 28-5-1858;

8. 中俄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3-6-1858;

9. 中美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18-6-1858;

10. 中英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6-6-1858;

11. 中法 天津条约 桂良,花沙纳 27-6-1858;

12. 中英 天津条约补充 桂良 8-11-1858;

13. 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一千叁百万两 24-10-1860;

14. 中法 北京条约 奕欣 25-10-1860;

15. 16. 17. 18. 中俄 中俄 中美 中英 北京条约 奕欣 四十多万方公里? 4-11-1860;

勘分西北界约记 明谊 四十四万方公里 10-7-1864;

增续条约 前美公使蒲安臣 7-28-1868;

新修条约普后章程 不详 23-10-1869;

19. 中日 修好条约 李鸿章 13-8-1871;

20. 中日 北京条约 奕欣 31-10-1874;

21. 中英 烟台条约 李鸿章 13-9-1876;

22. 中俄 里瓦几亚条约 崇厚 2-10-1879;

23. 中俄 伊黎条约 曾纪泽 七万方公里 二百八十万两 24-2-1881;

24. 中法 会议简明条款 李鸿章 11-5-1884;

25. 中日 天津条约 李鸿章 18-4-1885;

26. 中法 新约 李鸿章 9-6-1885;

27. 中英 烟台条约 续增条约 不详 9-6-1885;

28. 中葡 北京条约 奕□ 1-12-1887;

29. 中英 印藏条约 升泰 17-3-1890;

30. 中美 华工条约 杨儒 7-3-1894;

31. 中日 马关条约 李鸿章 二亿两 7-4-1895;

32. 中日 辽南条约 李鸿章 叁千万两 8-11-1895;

33. 中俄 密约 李鸿章 3-6-1896;

34. 中德 胶澳租借条约 李鸿章 6-3-1896;

35. 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李鸿章 9-6-1898;

36. 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李鸿章 十亿二千二百七十万两 7-9-1901;

37. 中英 续定印藏条约 罗生戛尔曾 7-9-1904;

38. 中日 会议[满州善后条约] 22-12-1905;

39. 中日 二十一条条约 陆征祥 9-5-1915;

40. 中日 军事协定 □云鹏 16-5-1918;

新中国的成就:

1.军事科技上:两弹成功爆炸,火箭、卫星顺利上天、神

六、神七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与国外合作发射卫星计划,我国开始向航天科技领域发展。

2.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为发展中国谋福利,参与到各个国际事项。

3.外交上:与各个国家开展友好关系,加强地区经济间的合作,增加对非洲的援助,参与到更多的国际事物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4.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经济圈到西部大开放,从少数人致富到全国人民慢慢都富裕起来,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社会文化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中。

体育上: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有较大的争金优势,在亚洲地区连续运动会上,自1990年来一直在金牌和奖牌榜上名列第一。刘翔、姚明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使全世界更了解中国,近几年经常承办国际赛事,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

1、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上一篇:任务阶段性学习测验范文下一篇:3d打印技术国内外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