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23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论文转载的整体情况,从转载来源期刊、第一作者情况、论文研究领域、基金项目情况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转载论文的内容及特点,进而提出化学核心素养、学业水平考试评析、化学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融合等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中学化学教与学》;转载情况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0.015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紧盯最新的化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重视化学教学理念与思想的创新,精选优秀的化学教育教学论文,为读者提供了高效掌握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热点与方向的平台。通过对转载情況进行梳理与解读,有助于为化学教育研究者指明化学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更好地指导化学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

一、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论文转载统计分析

(一)转载论文的来源期刊情况统计

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共转载化学学科相关论文170篇(不包括观点摘编和相关题录),分布在38种刊物上。其中,《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4篇、《化学教育》23篇、《化学教学》21篇、《化学教与学》15篇、《实验教学与仪器》12篇。5种期刊的被转载数占总数的55.9%(如表1),成为我国化学教育研究精华的凝聚点,研究者发表研究成果的主要选择,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代表性,对其他研究者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这标志着我国化学教育教学已形成高标准、高水平、有方向、有重点的研究体系。

(二)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情况统计

对2018年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进行分析,从地域分布来看,共来自全国26个省市,排名前5名的地区分别是江苏41篇,占24.1%、北京20篇,占11.8%、福建19篇,占11.2%、广东18篇,占10.6%、浙江14篇,占8.2%,转载论文的所占比例高达65.9%,而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作者占比仅为0.6%。相比而言,江苏作者占比远高于其他地区,总体表现出地区分布范围广、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此现象与当地经济、政治和教育水平有关。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有57.6%来自中学(98篇)、30.0%来自高校(51篇)、11.2%来自科研机构(19篇)、1.2%来自出版机构(2篇)。可以看出,中学教师已成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主力军。

(三)转载论文的基金项目情况统计

基金项目是科研部门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经专家论证而确立的科研课题[1],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代表性。在2018年《中学化学教与学》转载的170篇论文中,获得基金项目支持的转文有68篇,占转文总数的40.0%,基金项目所占比例较为合理。其中,国家级项目占30.9%、省市级项目占58.8%、学校层级项目仅占10.3%。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高考的试行,化学学科宏观理论研究较为丰富、成熟,学校层面的课题较为匮乏,对校本课程及化学课堂教学等细节研究不足。同时,科研部门对中学化学教师在基金项目申请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他们申请基金项目存在难度。

(四)转载论文的研究领域情况统计

《中学化学教与学》共设有8个专栏(如表2),研究者对化学教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教学和实验上,占转文总数的66.5%,这折射出专题、教学、实验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另外,对教师和教育督导、评价的研究较为匮乏,各领域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状态,不利于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 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关键词视角研究热点分析

期刊的关键词是期刊体系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研究问题网格的节点,反映了杂志所关注的不同问题取向与视角[2]。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关键词的分布情况,可以了解2018年我国化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

(一)关键词的统计分析

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转载论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共有671个,为简化统计和避免重复,运用同义词替换的方法,去除掉重复词,最终统计出29个关键词,极大地简化了统计过程(如表3)。

根据转载论文关键词的频率高低和分布情况,发现2018年度化学教育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主要涉及核心素养、实验、中学化学、概念、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对作业、国外/外国、课堂、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虽有涉及,但有所欠缺。从表3中不难看出,关键词“核心素养”的占比远高于其他关键词,占总数的20.0%,已成为化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首要焦点与热点,折射出《中学化学教与学》的研究重点在核心素养,这与化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风向和前沿热点相一致。

(二)热点分析概述

高频关键词可以清晰、准确地反映出2018年化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笔者根据关键词的分布情况,将频数≥30的关键词定义为高频关键词,并从中归纳出2018年的6大研究热点:化学核心素养研究、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课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化学核心素养研究。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确立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有效贯彻。2018年,众多化学教育教学研究者都将目光投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解读与分析。第一,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解读。吴星从课程的角度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他指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是要让学生认同并践行科学精神,培养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科技兴邦的责任,培养学习科技创新本领的责任,培养普及科学、推广应用科技的责任,培养理性认识科技应用、减小科技应用负面影响的责任;形成化学学科学习能力,包括学习理解能力、学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和思想,发展学科思维,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认同并践行学科价值追求[3]。第二,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其研究及运用价值最终要落实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方法上。胡红杏通过项目式学习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她认为,项目式学习在引领学生探索真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价值,提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以学生素养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4]。姚梦娟从氧化还原的视角培养学生模型认知能力。她以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为导向,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两个角度自主建构“元素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模型”[5],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思维模型。

2.化学实验及教学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的发展和教育教学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清晰、透彻地理解化学概念原理,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科学品质、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等。第一,实验方案的改进。李琪琪将常见的生活用品作为微型实验仪器,改进教材中的氢气制备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实验药品用量少、实验操作简单、实验过程有趣、仪器拆除清洗方便的特点,便于存放收集到的氢气,且可以控制氢气的用量,方便做氢气性质实验,适合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6]。第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陈贵新利用滤纸具有吸湿性、白颜色的特点,设计了几个在滤纸上进行的电化学补充实验,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和例证,巧妙地变抽象为形象,帮助他们克服认知困难[7]。第三,实验理论的优化。胡尚生通过对比组的相关数据分析,结合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从学习中的认知编码、编码在实验优化中的有效指导、结果分析与启示3个方面分析不同水平编码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从而给出认知编码对实验优化的一些启示[8]。

3.教学研究。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活动,在教育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关于教学的研究大部分出自于中学化学教师,实践出真知,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读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第一,教学设计的研究。俞建锋以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维度的素养为导向,在设计中凸显大情境主题、核心素养和分层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在这一素养维度中较好地发展,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实践课例[9]。第二,教学策略的研究。阳万品认为,将艺术融入化学教育,旨在通过化学与艺术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化学漫画、思维导图、摄影摄像等艺术手法与化学教育相结合方面,分享了如何将艺术融入化學教育的尝试[10]。第三,教学方法研究。徐燕在教学设计中引入生活素材,创设学习情境,以问题任务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其“思之新、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惑”的良好思维品质[11]。

4.教材研究。化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托,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发展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的重要工具,研究者主要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材的比较、教材的使用与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教材内容的分析。韩水霞从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方式、编写特点及衔接的含义等方面来分析教材内容的衔接,体现出知识深度的增加、广度的扩增,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增加及知识前后关联性良好等特点[12]。第二,教材的比较研究。杨宝权通过对3个版本教科书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内容的比较,解释初中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的合理性,并寻求教学合适的广度与深度[13]。姚娟娟分析中美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的呈现范围、图像表征2个方面的异同点,阐述2套教材编写的特点,从中获得启示[14]。第三,教材的使用与开发研究。张旭东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高中化学教材,如何利用教材内容落实情感教育目标[15]。

5.课程研究。2018年1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成为化学教育教学的研究焦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第一,课程的开发研究。宋华强以“物质的构成”知识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为例,对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单元与主题设计、教材编写与栏目设置、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加以研究[16]。第二,课程标准的变化。李俊对比2003年版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出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是2003年版的具体化与提升,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结构化,实施建议倡导“素养为本”的教学改革,注重日常学习评价和试题命制方面的评价改革[17]。

6.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能力、专业思想、专业知识3个方面的不断完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第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赵雷洪从引导过程、引导设计、引导标准、引导培训等4个角度提出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引导力的策略[18]。第二,教师素养的培养。刘炳华指出,当前中学化学教师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资料利用能力不足、教学资料处理效果欠佳、已有教学资料的利用率偏低、时事资料课堂利用不足、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不佳[19]。第三,教师培训的改进。沈世红提出,化学教师培训必须实现从知识传递到学科育人的转型、从病理假设到问诊开方的转型、从学科问题到学科课题的转型、从学习技术到学习科学的转型、从短效近利到长效变革的转型[20]。

三、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展望

通过对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转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018年度我国化学教育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除此以外,对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的研究也占据了较大比重。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之间的内在关联受到重视,师生发展及评价研究也在逐步推进,但对以核心素养为本的高考改革、信息技术、跨学科等方面的研究仍有不足。展望2019年,研究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更好地促进化学教育教学全面、协调发展。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自《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以来,化学核心素养成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但研究者多将目光聚焦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4个方面的化学核心素养,对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研究有所欠缺。因此,建议研究者加大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研究,使5个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保证合理比例。另外,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也亟待有效评价,建议研究者通过理论研究、教学实施、对比评价及反思分析,逐步细化与完善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改变重设计、轻评价的教学现状,建立多元评价模式,有效指导教师设计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实化学核心素养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评析的研究

招生考试制度是国家的基本教育制度[21]。自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研究者开始研究新高考背景下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从2018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的转载情况来看,研究者对于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评析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建议研究者加强以化学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为导向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评析研究,围绕化学核心素养,聚焦新课程变革与高考试题的内在联系,以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为依托,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化学教学全面发展,推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化学课程标准变化的研究化学课程标准是指导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目标、实施建议及评价等的重要文件。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对我国化学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其变化有利于促进化学教育的发展。回顾2018年,研究者对新课标变化的研究虽有涉足,但仍有欠缺,建议研究者更深入地解读化学新课标的本质与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化学核心素养内涵与结构、化学课程教学设计新指向、学业质量标准新解读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对新课标的落实情况、实施难点、运行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充分发挥化学新课标引领我国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价值。

(四)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融合的研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变量。化学教育教学与网络化教学、数字化实验、信息化资源共享等的结合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化学教育信息化是在新课程目标下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育的教与学,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同时改变化学教育的体系与结构,推进其多元化快速发展。建议化学教育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本质特征、运行体系、评价方式,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及师生评价方式变革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定强,闫佳洁.高中数学教与学研究——论文梳理与内容解读:基于2016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论文转载视角[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2017(6):8-12.

[2]张定强,朱秀珍.从“栏目”与“关键词”的变迁看《电化教育研究》的基本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3]吴星,吕琳.高中化学课程应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8):3-7.

[4]胡红杏.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4):8-12.

[5]姚梦娟,何彩霞.化学核心素养“模型认知”导向教学实践与反思——以“氧化还原”视角再认识物质的转化[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8):28-31.

[6]李琪琪,郭巧云,丁仕美,田维维,蒋书兰.氢气制备的微型化实验的改进[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8):51-52.

[7]陈贵新,林洪.巧用滤纸设计电化学实验[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11):53-54.

[8]胡尚生,赵玉珍.认知心理编码对化学实验优化的启示[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6):46-48.

[9]俞建锋.基于宏微结合导向下的“离子反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6):38-42.

[10]阳万品.在化学教育中融入艺术的思考与尝试[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7):33-38.

[11]徐燕.思维品质在科学课堂中的生长之路——以初中“酸碱盐复习”拓展课教学为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11):47-50.

[12]韩水霞,王喜贵.人教版化学教材中部分有机化合物的衔接性分析——以“卤代烃、醇、酸、氨基酸”为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11):24-29.

[13]杨宝权.基于教材比较的教学内容重构初探——以“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价”为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1):34-36.

[14]姚娟娟,王婧子,王世存.中美化学必修阶段“化学键”内容的教材编排对比研究[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2):26-28.

[15]张旭东,韩冬雪,江锡钧.对化学教材使用与开发的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5):26-27.

[16]宋华强,魏林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知识拓展性课程的开发研究——以“物质的构成”为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1):30-33.

[17]李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变化[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9):31-36.

[18]赵雷洪,肖恒,陈殿兵.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引导力的研究:以化学教师为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10):55-60.

[19]刘炳华.信息时代中学化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分析[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5):55-57.

[20]沈世红.教师立场:化学教师培训的深度思考[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8):53-55.

[21]钟立.高考改革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的若干思考——以广东省化学学科为例[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18(07):60-63.

(责任编辑:申寅子)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新时代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其在社会各界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课堂中,这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实践中,高中化学教师要特别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新时代下,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较以往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實际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能显著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另一方面,能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灵活地应用信息技术,以增强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很大优势,其主要表现在:

(1)优化实验教学。化学学科本身涉及各种实验,但是在高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无法直接操作、演示的实验。而在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大多是直接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将这类实验讲给学生,造成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不透彻。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复杂的、难以在课堂上操作的实验直观地在学生面前演示,同时还可以制作相应的微课发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观看,还能在课下反复观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2)提高师生综合素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主整理在学习中需要的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独立思考,更要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教师来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对传统教学活动的颠覆,教师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还要从网络中查找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资料,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做到与学生共同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需要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料,并进行信息分析,从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独立探索,通过自主实践来掌握知识,学生自己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开展学习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原则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必须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1)师生同主体原则。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教学思维,改变以往“学生不如教师”的思想,树立师生同主体的观念,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这样才能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2)协作学习原则。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加上其教育起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知识理解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学生与学生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尽可能做到资源共享,使得学生之间可以更加便捷地交流学习经验、学习心得,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注重个性与能力培养原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自己。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极大影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更新自身的教学思维,灵活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导入活动,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动画、视频、音频等播放功能,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感受,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课堂学习内容的趣味化、直观化,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促进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现象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特别是一些危险性比较高或者十分复杂的实验。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口头讲解实验,学生就很难深入地理解实验知识。对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实验视频或者模拟实验过程展示到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对实验有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实验时,由于在电解质溶解中,离子间的反应属于微观反应,并不是宏观现象,教师要是采用传统的实验方式,学生很难直观地感受实验过程,也无法观看到实验现象,对实验本质了解不足。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先将电解质离子间的反应动态过程形象化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电离难度高的物质的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过程的模拟,能让学生更全面地把握离子反应本质及反应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流行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顺序颠倒,学生在课前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而课堂教学则是对课外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疑惑进行处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更加有计划性地规划自身学习、娱乐时间,而教师则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协助、引导,让学生能更加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获取。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微视频、PPT课件,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这些学习资料开展自主学习。

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课前利用学习资料实施自主学习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而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欲望、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调查,结合下节课讲解的内容,制作必要的教学微视频,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如微信、QQ等,将教学微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同时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前自主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在视频中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指引学生实施课前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灵活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化学综合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结合教学需求,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淑贞.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J].高考,2018(28):57-58.

[2]杨秋艳.化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中学版,2017(8):155.

[3]宋西强.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应用[J].考试周刊,2019(16):169.

[4]胡一猛.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0):89-90.

[5]张建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高效化学课堂[J].中小学电教,2018(11):34.

[6]杜奕红.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的深度融合[J].考试周刊,2019(16):163.

[7]李俊杰.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學版,2017(5):121.

[8]曾 霖.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教学[J].好家长,2018(12):168.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相整合,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提供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及支撑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

关键词 信息技术;生物学科;课程整合

1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主要指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代表,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

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而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相整合,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提供课程资源,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以及支撑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互动的课程整体。生物学科知识是学习的载体,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去,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整合的主要目的

中学生物课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极具动态性的课程。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地体现这一特点,这样不仅使整个课堂显得呆板、枯燥,而且更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学得无味,教师教得无趣,严重影响该课程目标的实现,产生让人痛心的后果。而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人们不断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另一方面更要积极探索,努力地去体现和活化其实验性强、动态性强的特点,以便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益。眼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便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整合”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3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课程整合的现存问题

3.1 形式化

目前,信息技术常被应用在一些公开课中,网上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能够真正与教材结合紧密的教学软件却非常少,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大量课余时间去搜索视频、图片、动画用于教学。但是教师的辛苦工作却往往没有换来学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因为很多信息技术的应用过于形式化,如同做秀表演,并没有完成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真正整合。虽然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却一带而过,敷衍了事。信息技术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不但不能发挥它的优势,反而成了干扰弱化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干扰学生课堂注意力和思维发展的因素。

3.2 泛滥化

随着信息技术设备在各个学校中的普及,教师可以更方便地利用网上资源辅助教学,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对网络资源不加筛选,“拿来主义”,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等不利于教学的现象。信息技术被不加筛选地应用在每一堂生物课上。有些课件并不完全适用于本节教学内容,或并不适用于本班学生的理解水平,但是教师却强行使用。有些教师甚至用多媒体完全取代必要的板书和讲解。省去板书固然可以节省时间,增大课容量,但这种狂轰滥炸使学生失去思维所需要的空间和时间,减弱学生的关注,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另外,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虽然是一个趋势,可以达到资源共享,但是如果大家都用那一个好的课件,教师也就失去个性化教学的魅力。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曾经说过:“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

3.3 两极化

尽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都很高,但是各个学校都存在教师计算机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在部分教师大量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由于计算机操作技能方面的生疏,使得课件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因操作失误而失败,这样就抑制了教师自制与课堂和教材相匹配课件的积极性。

4 精心备课,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校高一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喜欢趣味性内容的特点,笔者从教材、教学工具书及网络上挖掘并组合出适合于他们探究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视频材料、动画及网上资源等,并将这些材料制作成一个适合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网页课件。

5 导入激趣

教师能否在上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就看他的课堂导入如何了。在上课伊始,学生一打开课件,呈现在眼前的就是有着精彩画面的课件;点击“导入新课”,呈现的是一个精心布置的氛围,学生的神经、情感都被激活。在随后的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都沉浸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

6 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 形象思维的能力

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分解、组合、类比、概括、联想和想象等。其中的联想方法是形象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联想是由所感知或所想到的事物引起相关的事物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能为联想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作用是牵引已断开的着丝点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在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根据第一次减数分裂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点上的特点,让学生通过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功能进行联想,想象纺锤丝的作用结果导致了什么变化?第二次减数分裂纺锤丝的变化又如何?

在进行“人的呼吸过程”的教学时,利用反映呼吸过程中肺、膈肌、肋骨、胸廓等器官运动状态的动画片,结合电影片、实验教具、教师板画、模拟实验、气压原理及学生自己的身体等多种方式,展示呼吸的基本过程。这样做是充分发挥多种教学资源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联想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利用联想进行想象,达到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目的。

7 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形象思维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是通过表象的改造,在已有表象基础上创造新的形象,它是最具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20世纪生物学伟大的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是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和美国生物化学家沃森,经过近20年的努力,在分析前人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历了两次失败以后,在1953年巧妙地想象出的DNA分子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图像,使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立起DNA的表象。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根据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想象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网络设备,在传统教学结构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更高层次的融合。整合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将整合的研究工作细化,切实拿出一套有科学性、可操作的方案,使每位教师在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势的同时,能够真正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每位学生能够自觉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一中)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部确定的两门新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包含两个方面,既是一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又是一种渗透于其它学科课程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具有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自主性、协作性等特性。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性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要做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整合,是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向前发展的需要,也是将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实际的发展需求,本文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五个特性:

1 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的、超链接的学习。

2 实践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实践性,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现代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能与人合作、交往;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责任感和意志力等素质。使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问题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学习为载体,整体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的产生,可以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的优势在于课题比较成熟,理性成度高,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较容易指导,学生的想象力、兴趣和特长发挥受到一定局限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其潜力。这种模式增加了课程实施中的大量不确定因素,给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特别对教师的教学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

4 自主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

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协作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协作性,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开放性、实践性、问题性、自主性、协作性,充分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出现代教育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通过以上的五个特性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o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1(1-2)

[2] 周平儒.CAI与化学教学的整合[J]中小学电教,2002(7)

[3] 张晓冰.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双赢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2(12)

[4] 王奕标.现代教育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2(8)

收稿日期:2008-4-07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体系发展为基础。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要因;价值取向

1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

1.1 面向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课程同样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譬如英国ICT课程标准中提出了ICT课程促进学生的四个方面的发展、六种关键技能的发展和五种思维技能的发展。

1.2 面向社会需求的信息技术课程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首先是因信息文化的不断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文化正在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重塑,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社会发展对其成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所谓“信息素养”的要求,而要完成这个培养任务,必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对未来成员的要求规格是导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此次基础教育明确提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三大纬度,这同样是指导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三大纬度。“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相对来讲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信息技术课程同样必须加以重视。在“过程与方法”上,要着重体现在通过体验、感悟并掌握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且强调将信息技术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反过来可以促进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过去我们常常提及但却总是被遗忘的方面,而从个人内在素养的角度考虑信息技术课程时,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等内容绝对不容忽视,并且要通过恰当的学习方法将其融合在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内化。

1.3 面向学科体系的信息技术课程

课程构成的另外一个视角是学科体系。信息技术课程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不断扩展的过程。首先可以确认,信息技术教育包含着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呼应。其次,是否有另外的学科方向或者学科群的发展也在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如社会学、传播学、图书馆学等等,然而如何施加影响的问题正在众说纷纭之中,难以给出确切的结论。

2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2.1 发展性取向

众所周知,文化继承是教学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全部,批判创新就是其不可忽视的另一个功能。就信息技术课程而言,笔者认为,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基础,而批判创新则是发展的动力。信息技术课程在承担文化继承的同时还必须承担批判创新的任务,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特别是持续发展。信息的共享具有明显的文化继承性,但在信息的选择、运用方面我们的批判意识无时不在发挥作用。

2.2 多样化取向

首先,我们国家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这对于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的中小学来说,在信息技术设施与设备以及软件配置方面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其次,不同地区,例如繁华都市与偏僻乡村在信息化社会环境方面也是很不相同的,信息化推进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有时间长短之区别。再次,由于多种原因,作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主体的教师实际上差异甚大。最后,即便是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基础差异也是很大的。

2.3 全人化取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大组成部分,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又是历史演进的概念,表现出强烈的、鲜明的时代主题和内涵。现代的科学精神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或“理性主义”,更不能简单地与科学教育、科学知识划等号;同样,现代的人文精神也不等同于“西方人本主义”,更不能简单地与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划等号。郭垒指出:“科学主义是与西方人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潮,确切地说,是人本主义学者给那些极端推崇科学至上的学者冠以带有贬义味道的名称。”与此相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强调只有非理性的生命体验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是人的本质,而科学与理性只不过是人类意志的工具,并无实在的意义。他们批判科学抹煞人的情感与个性,让人服从于外部世界的逻辑,将世界变成为一个机械的、无意义的世界。因此他们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恶性发展的后果,使得现代人丧失人生根基,道德衰退、灵魂空虚与精神沦丧,科学成为使西方陷于‘病态社会’的根源”。对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龚育之的观点是:“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徐晓东.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的质的分析(下)[J].中小学电教.2004(03).

[2]郭垒.科学、人文及教育理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2).

[3]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4).

化学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信息技术在教育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可为, 在教学过程中, 将信息资源、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等人力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 实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

而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 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 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提出、探讨与解决。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并一直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之间的整合后。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是可以更加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 改善学习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未来社会学习的主流方式。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 同是也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本质和教学结构。

2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特点

现代教学中, 信息技术在很多学科中都得到了利用。而在化学教学方面, 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添更多的情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使很多复杂的教学内容更容易理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2.1 搭配互补性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应配合传统的肢体语言、口述等方式, 加强学生对内容的接受程度。一堂课里只使用多媒体, 那教学效果也未必会满足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的重点是辅助传统教学, 相互补充

2.2 直观性

很多教学资源都是通过互联网而实现共享。教学案例中分子的运动方式, 以及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大小比例, 都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得以形象的呈现出来, 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能够更好的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可见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学教学过程中, 能更好的表现其直观性。

2.3 适应性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和知识载体, 同时也是扩大学习知识视野的窗口。在网络普及的时代, 其适应性也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

3 影响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因素

由于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的整合才刚刚起步,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辅助软件的非系统化, 精品软件的乏溃

目前辅助教学的软件有很多, 但是适合化学教学的软件屈指可数, 软件也普及不够, 网络分享的精品课程也比较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背景画面很复杂、几何图形的变化也是变幻莫测、使用的太过于“丰富”的动画和音响效果,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们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时间久了, 也是使学生产生疲倦的效果, 不利于学习。课件的制作方面表现为:辅助软件的不够系统化、课件的实用性不足、交互性不够等特点。

3.2 教师过于追求大容量的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 力图方便省事, 制作课件和选取过程中, 无意中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密度和容量。例如将三节课的内容, 整合为一堂课内容。由于信息量大, 教学中, 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过于机械式的灌输, 没有考虑学者的接收能力。

3.3 缺乏情感交流

信息技术本身是不含有感情的, 而在教师们制作课程时, 也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的程序化进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因此将教学变得过于程序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 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教师的教学特色和魅力, 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这一点上就显得尤为缺乏。这也影响到学生们的兴趣, 不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4 实现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策略

4.1 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

社会对教师资源提出了要求。教师们除了对书本知识的熟练掌握之外, 还应该加强自身的计算机基础技术、对网络的操作以及课件制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心应手的对课件的熟练编辑和掌握, 根据化学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优秀课件。

4.2 适度的运用多媒体, 以引导学生为主

频繁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层次, 因此需要教师们在合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同时, 也多与学生进行学习交流, 利用自身的肢体语言, 多普及一些课件外的知识, 并且要注意多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必要时, 也应该回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交换进行。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

4.3 帮助学生建立的知识框架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对所听到以及所看到的内容进行整合, 最终实现属于学生们自己的知识框架。只有建立的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 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后期的内容, 实现化学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

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 在教学中有着明显的辅助效果, 在化学教学中已逐步得到推广与使用。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 郑爱民.多媒体的应用与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D].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 张巍.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4]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 2002.

上一篇:住宅建筑节能评估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分娩后忧郁症心理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