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临床论文范文

2023-09-16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1篇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眼科实习的92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临床见习的医学生均为五年制本科班的学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 对照组:46名, 男22名, 女24名, 年龄为22-25岁, 平均年龄为 (23.5±1.5) 岁;观察组:46名, 男21名, 女25名, 年龄为23-25岁, 平均年龄为 (24±1.0) 岁。将两组医学生的基本资料 (年龄、性别、学历) 利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衡性显著 (P>0.05) , 可进行对比研究。

(二) 方法

对照组医学生给予传统教学法:即在具体的临床见习教学中, 教师以“眼科教学大纲”为原则, 在课堂上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同时, 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 根据所讲述的内容, 配合一定的手术视频等进行同步讲解, 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和解释等。

观察组医学生给予Wet-lab教学模式: (1) 在眼科见习教室中组建Wet-lab见习室, 并配备便携式的手术显微镜、眼科纤维操作器械、常规操作器械等, 同时以新摘取的猪眼为手术模型, 模仿临床手术操作平台; (2) 上课时,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例如:眼球的解剖。同时, 在此基础上对操作器械的使用要点的那个进行讲解, 并利用猪眼解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眼球的解耦结构, 同时在猪眼上进行简单的临床操作。

(三)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利用笔试问卷的方式, 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成绩、临床实践操作成绩和总成绩。

利用问卷的方式, 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 主要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和带教教师三个方面。

(四)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92名医学生的资料进行整理, 并将其输入到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 以X2检验。以P<0.05为标准, 判断其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 两组医学生学习成绩对比

对两组医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对比 (如下表1所示) , 结果显示:观察组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总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二) 两组医学生学习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医学生的临床见习满意度进行对比 (如下表2所示) , 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对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讨论

在临床上, 眼科是学生专业课程的必修科目之一, 从本质上来说, 眼科主要是对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学科, 是整个临床医学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而眼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是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 使得学生掌握眼睛这一器官的解剖结构、一般检查方法、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通常都是采用教师讲授为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此一来, 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限制, 且学习模式处于“记忆——考试——遗忘”的循环规律中, 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几年,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 但一直从未停止眼科医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2]。

其中, Wet—lab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验和操作模式。通过这一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借助于新鲜摘取的猪眼作为手术的模型, 并在相关操作器械下, 对整个临床手术进行模式, 进而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眼部的生理结构和解剖图, 并熟悉相关的器械, 以及手术操作的流程。不仅如此, 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 使用Wet—lab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 课堂教学氛围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氛围,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并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及时向教师反馈,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3,4]。

在眼科临床见习中, 眼部手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但鉴于人体眼部结构极为精细, 在手术的过程中, 一旦出现稍微差错, 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 眼科生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有创性的操作,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Wet—lab教学模式下, 通过新鲜摘取的猪眼, 不仅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对眼部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掌握, 还使得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占给我了眼科学的精髓, 培养了眼科的兴趣。同时, 在Wet—lab教学模式下, 可让学生借助于动物的眼科, 从无风险的临床模拟中掌握相应的操作技巧[5,6]。如此一来, 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证明:采用Wet—lab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总成绩得分分别为: (19.05±2.31) 、 (68.13±4.06) 、 (87.18±3.19) ;其对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分别为89.13%、93.48%和95.65%, 所有数据均高于常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

综上所述, Wet—lab教学模式下, 不仅教学模式新颖灵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同时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明显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成绩, 临床教学质量显著, 具有极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Wet-lab教学模式提升眼科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眼科实习的92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医学生给予传统教学法, 观察组医学生给予Wet-lab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医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理论知识、总成绩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实习生对实习内容、实习形式和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眼科生临床教学给予Wetlab教学模式,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提高了医学生对临床见习的满意度, 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Wet-lab教学,眼科生,教学质量,效果

参考文献

[1] 廖妙云, 张文彬, 邱梅园, 曾新生.PBL教学在眼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际眼科杂志, 2018, 18 (12) :2225-2227.

[2] 陈丽, 高珊, 刘钊, 崔丽珺.Wet-lab教学模式提升眼科生临床教学质量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 (33) :19-21.

[3] 盛莉杰, 吴兢, 宫学武, 张志长, 董铎.Sandwich教学法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情况[J].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 (29) :138-139.

[4] 刘小天, 吴善君, 周和定, 王育文.谈眼科进修生临床教学的过程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 (61) :279+282.

[5] 唐丹梅, 孙士平.临床案例教学法在眼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 2018, 15 (04) :111-112.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简化版护理评估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方法 成立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设计、修订新版护理评估单,在试点科室运行,而后在全院范围内推行,评价其应用效果。 结果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护理人员用于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缩短(t=37.71,P=0.000),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明显提升(t=34.30,P=0.000),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导管滑脱)的识别率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5,P=0.000)。 结论 基于移动护理系统的新版护理评估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提高护理文书的记录质量,保证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移动护理系统;护理评估单;护理文书;简化

Simpl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ursing assessment sheets based on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SUN Yujuan TIAN Fenghua LIANG Jing

Department of Nursing,Chifeng Municipal Hospital,Chifeng 024000,China

[Key words] Mobile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ursing assessment sheets;Nursing documents;Simplification

護理评估单是护理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对患者入院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全面的护理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护理评估单的书写结果反映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影响着护理安全和质量,在医疗争议时有着重要的举证作用[2-3]。本院于2014年开始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各类评估单重复记录、内容缺乏实用性、评估分值手工计算等问题,浪费护理人员大量时间。为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护理人员用于护理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记录的满意度,本院自2015年6月成立“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对院

内各项评估单进行重新设计,经临床1年的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0~12月期间在试点病房住院时间≥3d的住院患者178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048例,女741例,年龄11~95岁,平均(49.9±12.5)岁,观察组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进行护理评估与记录。以2015年7~9月期间在试点病房住院时间≥3d的住院患者17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046例,女679例,年龄10~96岁,平均(49.9±16.4)岁,对照组使用旧版护理评估单进行评估与记录。本研究应用新版护理评估系统前后为同一组医护人员,两组患者在诊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成立“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 护理部成立“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深入临床一线,采用问卷调查、质性访谈等方法对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现存问题,并广泛征求临床科室对简化护理评估单的意见和建议。

1.2.2 设计新版护理评估单 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依据现状调查、Gordon功能性健康型态评估、约翰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Barthel(BI)指数等设计新版护理评估单,去除重复和不必要填写的项目,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导管滑脱高风险评估单,将医用导管分为Ⅰ、Ⅱ、Ⅲ类进行风险评估。新版的护理评估单包括:入院评估单、护理分级评估单、压疮高风险评估单、跌倒/坠床高风险评估单、导管滑脱高风险评估单。

1.2.3 运行新版护理评估系统 将新版护理评估单维护至移动护理系统,实现护理评估单的电子化,同时修订各类护理评估单填写规范及质控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后,选择试点病区运行3个月。在试运行期间收集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运行正常后,进行全员培训,全院上线运行。

1.3 效果评价

对比分析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前后护理记录时间、护理评估单记录质量、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满意度;统计使用新版护理评估系统前后高危患者的识别率及其护理措施的落实率。

1.3.1 护理评估及记录时间 新版护理评估单使用前后派实习生一对一跟踪记录护理人员用于护理评估的时间,应用前后各对300人次进行记录。

1.3.2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抽取试点病房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前后病历各200例,护理部派专人根据医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考核标准》对护理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满分为100分。

1.3.3 高危患者的识别率及护理措施的落实率 统计2015年7~9月、10~12月期间6个试点病房压疮、跌倒/坠床、导管滑脱等高危患者的识别率及相应护理措施的落实率。

1.3.4 护理人员满意度 自制护理人员护理文书书写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理评估单的记录方式、内容实用性、书写频次与时长、书写压力、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于新版护理评估单应用前及应用6个月后由护理评估单简化小组负责发放问卷,所有问卷均现场填写,当场收回。各发放问卷300份,均有效收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用于护理评估的时间比较

本研究结果发现,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护理人员每班次用于评估患者病情的时间为(21.82±6.35)min,应用旧版护理评估单护理人员每班次用于评估的时间为(45.20±7.46)min,兩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比较

经护理部质量考核发现,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明显提升,从应用前的(89.36±1.03)分提高到(96.28±2.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高危患者识别率及护理措施落实率比较

研究发现,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高危患者的识别率提高,压疮、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落实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2.4 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的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护理人员对护理评估的总体满意度及各单项满意度均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3.1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有利于缩短护理文书记录时间

国家卫计委相关文件指出,要使护士从繁重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鼓励医院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4-6]。表1显示,新版护理评估单填写时间明显少于旧版护理评估单(P<0.01)。新版护理评估单多为客观选项,需文字书写的内容减少,既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整体情况,又能减轻护理人员的书写负担[6]。同时,运行新版护理评估单,实现了相关数据的自动统计,去除了手工计算分值的麻烦,减少了护理人员在单位时间的工作量,降低护理记录书写时间在工作时间的比重,使其能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服务患者,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7-8]。

3.2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有利于提高护理文书的记录质量

表2结果显示,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护理文书的记录质量有了显著提升(P<0.05)。新版护理评估单设置项目齐全,多为客观选项,避免了护理人员带有主观性、冗长的文字叙述,使护理评估单的书写简洁、规范、省时。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提高了护理人员使用PDA的依从性,通过PDA实现在患者床旁进行评估内容的实时记录,确保记录的及时、真实、客观、准确、完整,保持做与记的一致性[9-10];同时,新版护理评估单的设置还能引导护士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护理评估,避免了低年资护士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导致评估不到位的现象,保证了护理记录内容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护理记录质量[11-13]。

3.3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有利于提高高危患者识别率及护理措施落实率

表3~4显示,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以来,跌倒/坠床、压疮及导管滑脱高危患者的识别率及相应护理措施的落实率有所提高。可能是旧版纸质护理评估单存在评估少、不能实现动态记录、不能及时给予提醒等缺点,造成信息掌握不全面、安全防范不到位等不足,已不能满足当前护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的发展[14]。新版评估系统会自动默认并标识出高危患者,提高了护理人员对高危患者的识别,同时系统会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给予护理措施提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护理措施提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及时对高危患者进行动态的观察、评估及指导,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接触患者,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对其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护理安全,可以实现护理质量管理的动态优化,达到持续改进与提高的目的。

3.4 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满意度

在满意度调查中发现(表5),护理人员普遍认为新版护理评估单的应用可以减轻书写压力,避免重复劳动,让护理人员从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新版护理评估单的内容更具实用性,提高了护理评估效果,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全面掌握,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问题[16],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提高。应用新版护理评估单后,实现了护理评估记录的无纸化、信息化、数据收集的自动化,但在运行新版护理评估单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高危患者连续评估落实不好、特殊护理单元(如新生儿科、普儿科、重症医学科等)护理评估单专科性不强、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理解存在差异等问题。因此,在推行新版护理评估单的过程中,需根据专科特点及需求,不断调整、完善护理评估单内容,更切合临床护理实际,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辉,刘茂才,刘贵真,等.新版护理评估单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1):56-59.

[2] 麻春英,何慧,裴莉萍,等.以戈登理论为框架的智能化护理评估单的开发及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29(8):2860-2862.

[3] 马江帆,马兴乐.神经科表格式入院护理评估单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59-261.

[4] 卫生部.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医院护理工作的通知[EB/OL].[2010-01-26] http://www.nhfpc.gov.cn/mohbgt/s10697/201001/45757.shtml

[5]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EB/OL].[2010-08-02]http://www.nhfpc.gov.cn/yzygj/s7659/201008/53f920fd75534d4f98bf65809fc27ace.shtml

[6] 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EB/OL].[2010-01-26] 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001/33eb0904961b487c9cc780685e4a33bf.shtml

[7] 凌云霞,肖丽佳,商艳霞,等.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使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445-446.

[8] 徐成惠,曹勍,敬洁.日间眼科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华西医学,2016,31(4):611-614.

[9] 吴永霞,李永红,孙雪玲,等.PDA的应用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5,29(1A):122-124.

[10] 任定玉,韩智云,朱大茹.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表格式记录单的设计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7):1559-1561.

[11] 何芳梅,曾小清.两种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0,(11):200-202.

[12] 田金萍,言克莉,蒋书娣.肿瘤化疗病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9):1765-1766.

[13] Horsman S,Olson K,Au H,et al.Symptom assessment in ambulatory oncology: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nurse-developed Modified Ambulatory Care Flow Sheet (MACFS)[J].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12,21(5):899-908.

[14] 王玲玲,李萍,賁艳丽,等.护理人员对移动护士工作站接受情况的质性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3,27(10):3222-3224.

[15] 陈芳.基于移动护理理念下护理文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3.

(收稿日期:2017-01-13)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干预组的住院时间(7.6±1.1)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0.0±1.2) d,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总依从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术前、术后围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疾病尽快的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急,致盲率高,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1]。临床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取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本研究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0例,其中男29例,女51例,年龄22~78岁,平均(48.6±2.0)岁。其中左眼发病26例,右眼发病19例,双眼发病35例,伴耳鸣28例、恶心、眩晕16例,起病数小时~1 d内来就诊的患者共20例,2~3 d内来就诊的患者共52例,超过7 d以上来就诊的患者共8例。无明显诱因15例,有明显诱因65例。用1%~2%毛果云香碱滴眼降眼压,使眼压控制在12~25 mmHg;平均住院7 d,治疗后随访2个月~1年。8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白内障,其中10例为白内障近成熟期。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根据需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及时解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耐心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术中的注意事项、与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使患者能够充满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充分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训练患者患眼各方面运动,尤其向下方固视、消毒皮肤,用眼包包封术眼。②术后:一般术后取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勿需绝对卧床休息,除有前房出血需要半卧位休息,滤过性手术后2 d内应卧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滤过性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同时注意观察对侧眼,如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每日测量眼压,在裂隙灯下检查前房及限底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眼睛胀痛等眼压升高症状,必要时随时测眼压,眼压低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给予处理[3]。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第l天开始换药,注意观察术眼切口,滤过泡及前房形成等情况,同时注意保持术眼清洁。禁止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引起呛咳和牵拉伤口,导致眼压升高或切口裂开。要求饮食要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提高组织的修复能力,促进创口的愈合[4]。另外也要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观察术眼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嘱患者平时保持乐观情绪、勿急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用眼过度、指导患者正确应用滴眼液、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眼球按摩,注意用药禁忌证,定期复诊,定期测量眼压[5]。

1.3 观察指标

依从性标准[6]:完全依从是指治疗中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不完全依从是指治疗过程中基本按照医嘱执行,偶尔不规范治疗者;不能依从是指治疗过程中时常按照医嘱执行,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依从性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沟通能力、责任心、手术室温度、适度及手术室环境、麻醉效果等方面。总依从=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

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包括轻度角膜水肿、前房少量出血、黄斑囊样水肿、角膜后弹层脱离、驱逐性大出血、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7.6±1.1) d,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 n 轻度角膜水肿 前房少量出血 黄斑囊样水肿 角膜后弹层脱离 驱逐性大出血 感染 合计(%)

干预组 40 2 0 0 0 0 2 4(10.0)

对照组 40 5 1 0 0 0 6 12(30.0)

x2 4.42 3.88 5.12 6.26

P <0.05 <0.05 <0.05 <0.05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0.0±1.2) d,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总依从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组别 n 完全依从 不完全依从 不能依从 总依从率(%)

干预组 40 21 17 2 95.0

对照组 40 16 15 9 77.5

3 讨论

护理干预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患者自觉的改变不良行为,最终建立健康行为,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7]。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减轻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根源,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加强护患交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况,以减少患者对预后的担忧。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说明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手术[8]。

本研究中,笔者发现,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干预组的住院时间(7.6±1.1) 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0.0±1.2) d,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总依从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围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5-97.

[2] 刘丽宏,金娅芳,付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7,28(4):524.

[3] 刘士香,张英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65例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5(3):278-279.

[4] 贺小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72-73.

[5] 许奕如,邹祝华.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2326-2327.

[6] 方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7(8):77-78.

[7] 钱祥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66-67.

[8] 黄海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术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145-146.

(收稿日期:2011-10-26)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09例,按照初次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100量表评分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领域及社会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近年来,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每年呈7%的速度增长,血液透析治疗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血液透析治疗具有疗程长、费用高、依从性高等特点,但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自我护理能力不足导致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协同护理干预(collaborative care model,CCM)是依据Orem自理理论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协同护理干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发挥患者自我决策及护理能力,同时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一方面降低了护理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观察协同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共109例,纳入与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满足血液透析治疗指征。(3)患者意识清楚,有完整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表述能力。(4)排除合并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5)排除出现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的患者。(6)排除不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的患者。研究内容及分组方法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将所有患者按照初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54例,男31例,女23例,年龄36~58岁,平均(43.1±9.5)岁,慢性肾衰竭病程(6.43±3.15)年,平均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42±3.14)个月,小学文化24例,初中文化20例,高中以上文化10例。观察组共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34~59岁,平均(44.1±9.5)岁,慢性肾衰竭病程(6.56±3.21)年,平均血液透析治疗时间(6.52±3.21)个月,小学文化21例,初中文化22例,高中以上文化12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症状管理、血液透析常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1)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由管床医生、主管护士、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共同商讨患者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制定个性化血液透析护理措施。(2)心理干预。血液透析疗程较长,过程较痛苦,故大部分患者会对血液透析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严重影响到了血液透析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及时开导患者,耐心细致的鼓励患者面对疾病,同时保持亲切的姿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基本的心理干预技巧,包括聊天、散步、听音乐等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3)理论指导。由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护理人员编撰一本血液透析的小册子供患者阅读学习,小册子内容使用通俗易懂的科普性知识,内容介绍血液透析相关知识、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运动饮食相关内容,同时指导患者血液透析服用药物用法,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及家属进行依从教育,告知患者定期进行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等检测。对患者家属进行饮食理论指导,血液透析期间少盐饮食,适当摄入蛋白质、多补充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血液透析期间运动强度适中,每日进行散步,运动时注意保暖防护。(4)动静脉瘘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的防护直接影响能否进行血液透析,故护理人員应耐心仔细的进行动静脉瘘护理,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日常生活时注意防护,避免沾水及佩戴手表首饰,动静脉瘘周围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并每日进行动静脉瘘手臂活动,保持血管充盈。(5)护理技能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腹围、体重的基本技巧,并每日记录。指导患者动静脉瘘自瘘检查,现场模拟教学,告知患者如若动静脉瘘处出现出血、水肿、感染等情况立即就诊,禁止动静脉瘘手臂提重物、静脉输液,指导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后压迫带的松解方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血液透析期间发生的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测量,ESCA量表是基于Orem自我护理理论提出的,分为四个维度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及自我概念共43个条目,满分172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能力越高。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价,QOL-100量表分为六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ESCA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ESCA量表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感念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3,-16.171,-13.049,-11.396,-8.031,P<0.05)。

2.2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QOL-100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领域及社会领域得分分别为(49.5±8.5),(59.5±8.6),(54.5±9.2),(60.1±9.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环境领域、信仰领域得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3簧全性分析

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出现动静脉瘘感染4例,电解质紊乱3例,低血压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10/54)。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电解质紊乱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160,P<0.05)。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的血液透析维持治疗,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疗程较长、费用较高、过程较繁琐,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依从性变差,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模式转变,血液透析治疗的目标明确为:一方面尽量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另一方面尽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观察协同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协同护理干预(CCM)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在心内科、眼科、癌症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我科多年来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发现,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包括脑血管意外、动静脉瘘闭、急性心衰的发生率较高,同时大部分患者非住院患者,与医师、护士接触时间较短,患者自身缺乏护理技巧与意识。同时由于长期治疗会导致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协同护理干预模式是基于Orem自理护理理念提出的,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协同合作,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地护理措施。

本研究首先由住院医师、主管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個性化的护理模式,一方面提高了护理效果,另一方面满足现代医学个性化诊治的要求。协同护理干预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勇敢面对,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不仅有利于患者依从性提高,同时还改善了医患关系。本研究还通过理论指导、动静脉瘘护理、护理技能指导提高了患者护理能力。传统的健康宣教多偏向于“灌输式教育”,宣教效果不佳,协同护理干预注重交流与沟通,不仅通过理论书面指导,还通过现场模拟教学,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护理人员临床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协同护理要求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其中,发挥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由被动变主动,充分节约了一部分医疗资源,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由于患者自身与家属的参与,可有效提高自身护理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发现,观察组QOL-100生存质量量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领域及社会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协同护理干预通过心理干预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心理领域的生存质量,患者有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痛苦,协同护理干预可有效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需求,达到了血液透析治疗中关于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要求。此外,笔者认为,协同护理干预实施较容易,护士通过简单培训及科室配合定期总结经验即可,同时协同护理干预还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改善紧张地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液透析治疗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5篇

 何永奇

 云波

 李杨

 李冬梅

 吴君卿

 徐亮

 王军

 张之毅

 张丰菊

眼科临床论文范文第6篇

15年前我到眼科上班时,科里有一位老前辈,每天的门诊人次多的时候只有8个,很多时候常常剃光头,一个病人也没有。能开展的业务也只是给病人开点红霉素眼药膏,麻黄素滴鼻剂,填塞一下鼻出血等,设备更是简陋,只有一把苏州六六视觉产的眼底镜,一台便携式裂隙灯显微镜(见图),一把鼻镜,一把枪状镊,除此之外没有像样的东西了。

我上班后的第二年,医院就派我到省级医院眼科进修学习,学习期间我认识了当时负责青海项目的“爱德基金会”主任,他对我的学习非常关心和支持,为我创造了很多临床动手学习的机会,为期一年的进修结束时我基本掌握了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和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回单位上班不久,他还为我所在医院的眼科免费赠送了一台裂隙灯显微镜,一台手术显微镜和一套眼科手术显微器械,为我在基层医院的眼科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些宝贝,加上进修时学来的技术,我是“艺高人胆大”,第一例单独做的手术是一个双眼上眼睑内翻倒睫的病人,没有助手,也没有专门的手术室,是在外科的门诊换药室里做的,历经一个半小时,我一个人独自完成了我们医院眼科有史以来第一例手术,术后效果非常好,领导得知此事,自然也高兴。再后来,各种小手术相继开展起来,包括翼状胬肉切除、睑裂斑切除、鼻腔泪囊吻合术等,2001年3月我一个人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我院眼科第一例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随着业务的不断开展,病人也越来越多,我的声誉也逐渐好了起来,领导也开始重视起眼耳鼻咽喉科的发展,先后给科室配了3名医生。

2005年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国际奥比斯驻上海办事处的一封信,信里有一份关于西部地区县级医院眼科发展现状的调查表,要求如实填写当地医院眼科业务开展情况,设备、人员资质等有关资料,填表的好处是有机会免费到上海参加全国县级眼科医生培训班,来回度可以免费坐飞机约,高兴之余,我详细填写了调查表,还给主持人写了一份信,更加详细的介绍了当地眼科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很快接到对方的电话通知,要求我按时参加国际奥比斯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县级医院眼科医生培训班”,交通费先行垫付,到上海后报销,我找医院领导谈了参加培训班的事,领导不屑一顾,不许我参加。当时心里非常不痛快,我请了当年的高原休假,自行前往上海参加培训。培训班上我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眼科医生,也认识了很多国际奥比斯的官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此后我又先后多次参加了国际奥比斯在山西太原、云南等地举办的各种眼科医生培训班,并且向国际奥比斯申请了一个“儿童眼病防治项目”,该项目为我院眼科先后免费培训了4明眼科医生,有视光学专业、小儿眼科专业、白内障专业等,还赠送了电脑验光仪、电脑焦度计、半自动磨边机、开槽机、进口手术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眼底镜、非接触式眼压计、电脑视野计、快速高压灭菌器、眼科冷冻治疗仪等先进设备,在国际奥比斯帮助下,我院眼科旧颜换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除了眼后节的手术没有开展以外,我们什么手术度开展了,每年的门诊人次从当年的1800人增加到了5000人次,业务收入从当年的180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50万元。

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眼科医生,平时要多学习,多于他人交流,交流当中在别人了解了你的想法的同时,你也了解了别人的想法,也许灵感或者机遇就存在于此,只要你留心,机会就在交流当中,也许你和我一样,抓住机会,乘势而上,你就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眼科医生。

上一篇:关于财务论文范文下一篇:寿险责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