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说课范文

2023-12-11

狼和鹿说课范文第1篇

七里甸中心小学王薇

《九色鹿》安排在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诚信”为主题,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外,同时对学生进行“诚实笃信、相互尊重”这一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九色鹿》作为本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体裁是民间故事。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所以,我将“美”定位为本课的主题,这心灵的“美”包括“守信”。

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用对比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诚信的追求。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能通过朗读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学习这种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开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教材在主题、体裁特点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四上提出的四方面重点学习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用“竟然”和“只好”造句。

3.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4.明白真正的美在于拥有一颗善良、诚信、弃恶从善的心,懂得做人要学会恪守信用的道理。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品读语言,体会、想象人物的形象,对九色鹿的和调达的品格特点有鲜明的感受,从故事中形成对“美”的正确的价值观和对“诚信”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

(设计意图:在本文的教学目标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目标便是依托文本语言,有效达成情感目标。这是由民间故事的特点所决定。这个民间故事是寄托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美好理想和愿望,故事通过九色鹿和调达的对比描写,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九色鹿是美丽善良的化身,劳动人民把美好的理想寄托在九色鹿身上。我在设计上充分挖掘人文内涵,营造情感氛围和人文空间,引导学生在这情节生动的故事中获得审美体验。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老师的说教能实现的,必须依托文本语言所承载的人文、思想,通过品读语言,理解体会,才能获得情感的熏陶,所以我结合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法,没有什么经典创意之处,遵循“因学而教”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需求安排教的策略,将“学权”还于学生。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进入角色朗读体验的教学法,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进通过角色的体验加深对人物的印象,提高与文本的温度,充分感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品读、想象、对话、演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尽量体现“还生于学”的设计理念,我对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朗读故事,指导阅读方法。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

三、续编故事,提升故事内涵。

四、阅读推荐,拓展学习空间。

一、朗读故事,指导阅读方法。

1.指读课文,用老师提供的三个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知恩图报见利忘义恩将仇报)指导民间故事的阅读方法。板书:人物,情节(国王 调达 乌鸦 王妃)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称这只鹿为九色鹿?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九色鹿,你会用哪个字形容?它的反义词是谁?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特别配得上这个字?板书:美──丑

3.质疑:哪些地方体现出九色鹿的美,为什么调达与这个字为伴呢?

(设计意图:读始终是语文教学永恒的法则。学前的朗读即是达到了复习课文,整体感知的目的,也是为了明确接下来的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目标做好铺垫。板书:九色鹿──调达美──丑也定下了文本情感价值取向的基调。)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第二部分,围绕以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探究,探究的过程教师遵循故事的一般顺序,也就是通过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引导学生进行边读边悟。这样的品读,我认为比较符合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也有利于指导学生遵循故事的结构展开学习的方法,逐步深入,层层递进。)

(一)走进故事的起因

1.指读2~5自然段,画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然后把最能体现九色鹿“美”的词语圈出来,说说理由,体会九色鹿舍己为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

2.现场采访:九色鹿啊,有人愿意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伺候你,多好呀!

3.想象说话:看着插图,想象调达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对自己恩重如山九色鹿,会怎样起誓?(情境表演)

4.分角色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人物与自我角色的切换中,在品味、揣摩、体验、想象等学习活动中进行表达、朗读的语言实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切体会九色鹿的心灵的美,体会调达起誓的郑重,为下文体会调达背信弃义作好铺垫。)

(二)走进故事的经过

1.老师朗读介绍故事的发展,学生想象情节,体会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丑恶嘴脸。

2.想象补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就进宫对国王说:“。”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目的在于与上一环节的郑重起誓形成鲜明的行为反差,突显一个“利”字,想象调达在重金面前的所思所行,调动学生涵泳品味的积极性,读出自己的个性感悟,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

(三)走进故事的高潮

1.师生轮读:

师: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她怎么也没有想到:

生:国王调集的军队,正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自己的住地进发。

师:突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生:国王调集的军队,正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自己的住地进发。

2.情景说话:此时此刻,九色鹿回想起调达感激的话,回想调达在自己面前的郑重起誓:,然而现在。

3. 演读体会:带着气愤的心情指着调达读。说说“灵魂肮脏的小人”指谁?无辜指谁?调达灵魂的肮脏体现在哪里?

(设计意图:在轮读、演读中,激发学生对调达背信弃义的唾弃,对九色鹿伸张正义的敬佩。)

(三)走进故事的结局

1.情境交流:国王看清了眼前这个想一心想领取重金的人,竟然他觉得非

2.是啊,作为一国之君,言行举止应是天下人的榜样,怎能同这种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小人为伍,不分善恶,不辨是非呢?还差点被这背信弃义的小人给利用了!

3.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国王?为什么?(追问:国王的本意)

三、续编故事,提升故事内涵。

1.想象写话:孩子们,敦煌壁画上画着这样一幅画,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报应,他身上长满烂疮,嘴里散发着恶臭。走到哪里,他都会受到人们的斥责和驱逐,每当这时,调达的心里是什么感受?请把他心里的话写下来。

2.故事是虚构的,但是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其实,这九色鹿就象征着善良勇敢的劳动人民,而调达则象征着不守信义的卑鄙小人。

3.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你觉它们应该属于哪种人?为什么?

(设计意图:想象是民间故事主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宣扬正义、善良的人性美是民间故事思想的核心,想象写话,还孩子表达价值观的机会,通过调达的内心独白,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将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灵活地渗透于语言训练中,体现思想教育的“无痕”。)

四、阅读推荐,拓展学习空间。

视频图片推荐:民间故事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寄托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故事通过九色鹿和调达的对比,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希望大家再去读读这些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当我们的孩子真正将阅读当成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精神的需求,文字就实现了传承文化目的。《九色鹿》这个民间故事,这九色鹿就是美丽善良的化身,劳动人民把美好的理想寄托在九色鹿身上,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课堂的学习应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起点。我想,读一个故事,它仅仅是文化的“沧海一粟”,学习的目的如果只停留于故事个体的解读,是否显得太狭隘?我将这一个故事根植于充盈着文化气息的民间故事这个大的阅读主题之上,我想《九色鹿》便起到了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的一个导向点,实现了为孩子的阅读打开了一片向往的天空。)

板书设计:

人物:九色鹿调达

美──丑

情节:舍己救人见利忘义

不图回报恩将仇报

指恶劝善背信弃义

国王 弃恶从善王妃贪婪乌鸦 临危相助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1、习字册21课

2、语补21课第

一、二题

第二课时

1、语补21课第三题

上一篇:留学邀请函范文下一篇:旅游度假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