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大学生旅游群体是旅游消费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本文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消费行为动机、消费特点和偏好等方面做出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着重分析,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并针对大学生旅游群体发展提出有效建议,科学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

第一篇: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摘要]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群体中重要的一部分,隐藏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在旅游消费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发放问卷对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展开实证调查,结合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现状,深入分析其旅游消费特征、影响其旅游消费的因素,进而为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旅游消费;消费特征

[DOI]10.13939/j.cnki.zgsc.2020.12.126

1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转型升级的战略关键期,也是安徽省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攻坚时期。中国有名的铜基地——铜陵,目前拥有3所大学,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本专科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并且铜陵邻近芜湖、池州、黄山等旅游城市,旅游市场广阔。基于此,文章通过对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大学生旅游消费提出建议。

2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大

2.1大学生人数规模巨大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规模继续呈现稳步发展态势,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高校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

2019年7月24日教育部发布了《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比2017年增加29.50万人,增长3.87%;在校生2831.03万人,比2017年增加77.45万人,增长2.81%。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在扩招等政策影响下逐渐增多,增速一直维持在平稳状态。

2.2大学生消费潜力无限

2011年以来我国的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庞大的数量基数也创造了千亿级别的市场规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大学生成长在21世纪的新时代,也是自由开放的好时代,其消费和娱乐自主决策性高。根据艾瑞数据库《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调查显示,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达3800亿元,其日常可支配金额为1405元/月,其中非必要支出593元/月,必要支出812元/月,而大学生旅游就包含在非必要支出之内。

3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

3.1调查设计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安徽铜陵学院在校大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时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72份,有效回收率为90.67%。在本次调查中,男女大学生比例为35∶33,各个年级都有参与,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参与人数的比例为19.12%、14.71%、33.82%和32.35%,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此次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和广泛性。在问及对旅游的态度时,高达79.41%的人选择支持,只有20.59%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调查中选择反对的人数为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出游愿望强烈,对旅游很感兴趣,也是此次调查的意义所在。

3.2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热爱新鲜事物的群体,对未知领域充满探索与好奇。旅游消费特征的研究对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2.1旅游动机与偏好多样化

在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中,旅游目的的调查以及会选择旅游目的地类型的调查是多选题的形式。

关于旅游目的方面,由图2分析可知,大学生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动机的选择也具有相关性,75%的人在追求放松心情的同时可能还想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开阔眼界;63.24%的人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渴望增加阅历、获取知识。

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类型方面,如图3调查发现,77.94%的人偏好自然风光类型,民族风情、历史古迹类也很受青睐,比例分别为55.88%和54.41%。传统乡村、古都风貌、现代都市、探险冒险和海滨沙滩类的选择人数虽然相对前三者较少一些,但是比例也不小。在校大学生在除去自己偏好的选项之外,也愿意去尝试不同的类型,体验不同的景色。

3.2.2旅游时间较为集中,多数青睐与人结伴的短期旅游

在校大学生空余时间较多,且对旅游时间的选择有很大的自由度。除了法定的节假日外,还有传统的寒暑假,大约有172天假期,此外,教育部门还为大学生提供许多社会实践和自我学习时间。据本次对铜陵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为避免黄金周和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期,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出去旅游。

此外,54.41%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2~3次,36.76%的大学生平均每年出游0~1次,高频率出游次数占较小比例。并且大部分大学生的出游都是以短期的省外游为主,70.59%的人选择的出游时间是2~3天,63.24%的人選择省外游。据数据显示,在出游形式方面的选择,极少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独自出游,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与朋友和家人一起出游,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能看出大学生对朋友、家人的重视。

3.2.3出行方式多为火车,住宿最先考虑安全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供选择的旅游交通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由于可支配的时间较多,70.59%的人选择较为经济实惠的火车出行,也有小部分选择汽车和飞机。

网络新时代的发展也便捷了大学生旅游。在住宿方式的选择问题上,多数人选择互联网或订房App预定,少数人会通过旅行社介绍或者直接到酒店预定,比起网络订房的快捷和方便,这也说明一些旅行社的相关服务不够全面周到,没有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同时,在对酒店的住宿标准方面,据数据显示,考虑因素占比最高的是安全因素和价格因素,其次是卫生状况和地理环境。

3.2.4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旅游信息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人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获取旅游信息更青睐信息全面、获取便捷且可信度高的渠道,逐渐地从传统的亲友介绍过渡到移动社交网络。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对于获取旅游景点信息的途径选择,73.53%的人选择移动社交网络,亲友介绍、旅游机构的营销推广与电视、广播、报纸等广告媒介这三种途径分别占比7.35%、2.94%和16.18%,这也反映出了旅游机构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在大学生市场树立较好的企业形象。

4影响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因素

4.1个人的经济状况

在对铜陵学院的在校大学生调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的最大因素为价格,比例高达41.18%。由调查分析可知,原因有两个方面:①旅游花费较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新一批的“00后”已迈入大学校园,他们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大学生外出旅游的平均消费金额较大部分在500~999元,在1000~1499元和15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也不少,都达到20%以上,而500元以下的比例最低。所以,相对于传统观念来看,大学生在旅游花费方面已经今时不同往日,趋向于高追求与高消费。②主要依靠父母,支付能力有限。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完成学业,没有稳定的收入。调查发现,88.18%的大学生月生活费平均在1000~1999元,而且44.12%的大学生的主要旅游花费是来源父母的支持。父母不仅要支付每个月的生活费,还要为孩子的出游埋单,所以对大学生旅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价格,他们更接受物有所值,而不是盲目消费。

4.2个人的兴趣爱好

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大学生爱好旅游,但还是有较小部分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也说明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前提是愿意为出行花费。大学生长期适应学校三点一线的生活,旅游偏好也各有不同,多数更偏向与城市生活不同的自然风光,也有去感受民族风情、历史古迹的。这些不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的开销花费也会有所不同。

4.3个人的消费观念

不同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也会有所不同,父母的收入、年龄、学历等都对消费观念有很大影响,比如高学历的父母由于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接受新观念的速度快,在消费观念上就更前卫,此时这种环境教育下的孩子的消费观念可能也相对前卫。而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大学生,相对来说更提倡节俭节约,消费观念相对保守。

5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的建议

5.1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

5.1.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适当、合理的消费,避免盲目和攀比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适合和喜爱的旅游方式,确保物有所值。此外,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比如在校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勤工俭学,在校内找一份工作或在学校附近找一份兼职。一方面给旅游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也锻炼了自己,一个人出游也更有保障。

5.1.2避免旅游高峰期,学会制作旅游攻略

旅游产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季节性,最显著的表现是在较短的特定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客流。旅游高峰期即旅游旺季不论在门票、吃饭还是住宿方面,价格都会比旅游淡季要高得多。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为避免黄金周和节假日的旅游高峰期,大多数还是选择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出去旅游,这不免是學生旅游消费的明智之举。

与此同时,提前做好旅游攻略也十分有必要。在去目的地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旅游时会更加有计划性,才能做到性价比最高,在吃住行方面不走弯路,提高旅途的效率和意义。

5.2对于旅游企业来说

5.2.1扩大学生旅游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都是来源于网络,通过旅游企业获取信息的人数很少,这也充分说明了旅游企业对大学生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特点和新意吸引大学生。旅游企业可以从学生经常接触的地方入手,投放广告在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印制一些明星宣传单发放,并及时做好满意度调查与售后服务,扩大旅游企业的知名度。

5.2.2提高学生旅游安全系数,与高校建立合作

根据调查,大学生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因素,旅游企业应该确保从出游前一直到出游结束的安全,并制定相关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让学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旅游企业。

另外,旅游企业应积极建立与学校的合作实现双赢,在高校成立专属学生定制的旅行社或者建立大学生旅行社团,打消学生的顾虑,让学生真正做到“放心去玩,放肆去嗨”。

5.2.3打造学生专属旅游线路,提倡自由组合

结合此次调查得出的大学生的消费特征与影响因素,旅游企业可以据此调整旅游线路,打造适合大学生的独特旅游专线。

具体方法列出以下四条:①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动机与偏好多样化,旅游企业应消除以往的捆绑式消费,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推出畅玩多种类型的组合旅游;②由于多数大学生的旅游时间较为集中,可以选择在开学季或者临近期末推出优惠活动,组织学生报团出游更划算;③对于旅行中花费较多的餐饮以及住宿条件问题,旅游企业可以与旅游目的地的酒店建立合作,一方面可以为当地酒店提供稳定的客源,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住宿提供保障;④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青睐与人结伴的短期旅游。旅游企业可以推出双人游或多人游模式,根据不同的节日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比如母亲节或父亲节期间的“亲子游”、情人节期间的“情侣游”、圣诞节期间的“闺蜜游”等,旅游时间由大学生自主选择。

6结论

国家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旅游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旅游企业应根据大学生旅游消费特征,结合实际做好规划,推进大学生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9-07-02)[2019-09-1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2]邓国良.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调查——以宜宾学院为例[J].度假旅游,2018(11):101.

[3]刘雨珊,罗群.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49-52,55.

[4]黄彩微.新时代下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广州市高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9(8):149-150.

[5]彭荣蓉.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7):98-101.

[基金项目]2018年度铜陵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项目编号:2018tlxydxs067);2018年铜陵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比邻大学多功能服务工作室策划案”(项目编号:201810383015)。

[作者简介]储召莹(1997—),女,汉族,安徽池州人,就读于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企业管理。

作者:储召莹

第二篇: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大学生旅游群体是旅游消费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本文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消费行为动机、消费特点和偏好等方面做出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着重分析,从而达到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并针对大学生旅游群体发展提出有效建议,科学合理地引导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

关键词:旅游消费行为;在校大学生;合理消费

1 调查背景及目的

1.1 调查背景

大学生这个庞大群体的数量还在逐年上涨,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生旅游群体对我国旅游业影响至关重要,成为旅游消费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有着活跃的思想,接受新事物有着较强的能力强,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心理。通过对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分析,对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的开发有着启发作用。

1.2 调查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以沈阳工学院为例,通过展开问卷调查研究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动机。对其旅游行为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发展的建议。

2 沈阳工学院概况

沈阳工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隶属于辽宁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院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学生人数多,招收学生地区广泛,是辽宁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代表。

3 调查方法及对象

3.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用问卷星APP制作一份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调查问卷,利用QQ、朋友圈社交软件发布问卷链接,邀请在校大学生进行网上填写问卷。经过为期三天的问卷调查,系统自动进行整合生成数据,最后对结果进行了一个数据收集。

3.2 调查对象

调研对象为使用网络频率高的,沈阳市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

此次问卷星调查问卷共有75份有效问卷,其中女性占76%男性占24%,大三占比重最多72%,大四占比重最少6.67%,统计结果见表一。

4.2旅游需求特征

4.2.1获取信息渠道多样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工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旅游信息获取的渠道非常多,有64%的人选择了网络渠道,有20%的人是朋友推荐,有5.33%的人获取渠道来源于书籍,有4%的人源于旅行社宣传,还有6.67%的人选择了其他,如源电视节目的吸引等。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旅游信息,由于网络的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所以最主要的渠道还是来源于网络。

4.2.2选择旅游目的地多样性

沈阳工学院在校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非常多样,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选自然风光类型有78.67%,历史古迹类型占56%,民族风情类型占48%,选现代都市类型有44%,乡村度假类型有17.33%,大學生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充分的好奇心,旅行也更偏向于大自然的接触和一种求知心理。

4.3出行时间的特征

由于大学生群体空闲时间比较多,所以他们对于出行时间的选择也比较多。有48%的人选择像周末2~3天的短途出行时间,旅游目的地比较近,花费时间费用也会相对较少。有28%的人选像小长假这样4~5天的出行时间,有20%的人选择6天以上的时间出行,可能利用寒暑假期来进行计划周密的旅行。还有4%的人选择1天的出游时间,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对周边景区娱乐场所进行游玩。

4.4旅游行为特征

4.4.1 食

在调查问卷中,选择在当地特色小吃店的人比重最多,占78.64%,选择当地大众化饭店的人占9.33%,由于是大学生收入来源不多,主要是父母资助所以选择当地高档餐厅的只有5.33%。

4.4.2 住

可能考虑费用和安全的原因,有50.67%的人选择住在经济型酒店,有30.67%的人选择住在个性化的民宿,有12%的人选择住在经济实惠的青年旅馆,有5.33%的人选择住星级酒店,还有1.33%的会住在亲朋家中。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住宿要求经济实惠具有个性化。

4.4.3 行

在出行方式上,选择与朋友出行的比重最高占72%,和朋友出行比较灵活方便,也有利于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有45.33%的人选择和家人一起出行,有22.67%的人选择和恋人一起出行,有20%的人会选择自己出行。在交通工具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火车,长短途皆可,经济实惠,比重占61.33%,选择私家车和飞机的比重都是14.67%,选择私家车适合短途旅行,方便灵活。选择飞机可以节省时间,但价格相对较贵。

4.4.4 游

大学生出游目的是以比重92%的观光游览和比重68%的休闲购物为主,大学生更注重享受生活和满足需求。排名第三的是比重26.67%的探索猎奇,了解体验异地文化,求知欲望强烈,满足精神需要。

4.4.5 购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费用最多用在住宿(占62.67%),餐饮(占54.67%),交通(占40%),每年旅行的费用最多的是800~2000元(占36%),费用在3500元以上的占26.67%。大学生旅游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家庭支持(占50.67%),生活费节省用于旅游的大学生占24%。在旅游中购物通常会买最多的是工艺纪念品28%、当地土特产26.67%、食品类22.67%,购物的主要原因是纪念48%和馈赠20%。

4.4.6 娱

大学生旅游最喜欢的娱乐项目是自然风景观光游览类,占比重70.67%,其次是娱乐设施类,占比重66.67%,文化文物历史人文类占比重46.67%,探险冒险类占34.67%,亲子项目占1.33%。大学生的娱乐项目主要还是以休闲娱乐为主,开阔眼界,加强对外界的探索。

5 大学生旅游群体发展建议

5.1 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项目,针对大学生群体提供具有特色的项目。如大学生交友广泛喜爱交友,可以开展各高校联合举办的旅游项目;开展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性的公益旅行活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充分体现社会意义;大学生假期时间的不同可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不同节日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等。大学生群体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开具有针对性个性化项目能够促进旅游业发展。

5.2 深化旅游文化的活动内涵

组织深化旅游文化内涵的活动,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学校社团可以开展一些学校内的旅行项目,如参观校史馆,校园马拉松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对本校历史和校园全貌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学生对学校的热爱;社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历史文化等。如沈阳故宫,雷锋纪念馆,让学生充分了解沈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留住人才。

5.3 設计性价比高的特色纪念品

旅游企业设计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色纪念品,大学生旅游群体在旅游中购物主要是以纪念和馈赠为主,由于旅游资金有限并且主要来源于父母支持,所以在购物中通常会购买有纪念意义,使用性强且物美价廉的商品,旅游企业可以设计具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纪念品,如印有当地特色的书签、笔记本、书包、水杯等,既可以回忆起旅行的美好经历,又能够直接使用有使用价值。

5.4 推出针对大学生散客特色线路

旅游企业推出针对大学生小型团体的服务项目,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出行喜欢和朋友一起,人数少,行程灵活性高。但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太多针对大学生小型团体的服务项目,所以大学生小团体出行安全隐患较高。旅游企业可以推出针对大学生小型团体3~5人的服务项目,一些门票优惠打折,提供一些安全性高的酒店、饭店、交通工具、旅游线路供他们选择,弥补市场空缺。

参考文献:

[1] 王斌.旅游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1.

[2] 保继刚.旅游者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87(6):19-22.

[3] 甘昭有.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26-29.

[4] 陈春梅.重视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99-100.

[5] 安颖.哈尔滨大学生旅游旅游行为特征及市场开发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4):312-313.

附表一

调查问卷

1.您的年级是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2.您的性别

◎男◎女

3.您出游的目的是(多选)

◎观光游览◎休闲购物◎探索猎奇◎探访亲友◎宗教朝拜◎其他

4.您通常会选什么类型的旅游景点(多选)

◎自然风光型◎历史古迹型◎民族风情型◎现代都市型◎乡村度假型◎宗教文化型◎其他

5.您通常以怎样的方式出游

◎单独出行◎与朋友同行◎与家人同行◎班级社团组织出游◎参加旅行团◎与恋人一同出游

6.您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

◎朋友推荐◎网络◎书籍◎旅行社宣传◎其他

7.您出游前的主要阻碍因素(多选)

◎目的地太远交通不便◎食宿安全◎时间不足◎资金有限◎身体健康问题◎同伴意愿不一致◎天气不好◎其他

8.您一般旅游时间期限

◎1天◎2~3天◎4~5天◎6天以上

选择在哪里用餐

◎当地高档餐厅◎当地大众化饭馆◎当地特色小吃店◎快餐类连锁店◎自备干粮◎其他

10.您在旅途中一般会选择住在

◎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青年旅馆◎民宿◎亲朋家中◎其他

11.您一般选用什么交通工具出游

◎火车◎大巴车◎私家车◎飞机◎轮船◎其他

12.您每年旅游花费是

◎800元以下◎800~2000元◎2000~3500元◎3500元以上

13.您每次的旅游花费大多数用在

◎交通◎住宿◎门票◎餐饮◎购物◎娱乐

14.您旅游经费的主要来源是

◎家庭支持◎兼职挣钱◎生活费节省◎奖学金◎其他

15.您在旅游目的地通常购物会买

◎当地土特产◎工艺纪念品◎食品类◎服饰类◎珠宝类◎药品类◎钟表类◎其他

16.您购物的原因是

◎纪念◎馈赠◎收藏◎从众◎经济实惠

17.您最喜欢的娱乐项目

◎自然风景观光游览类◎文化文物历史人文类◎探险冒险类◎娱乐设施类◎亲子项目类

【通联编辑:梁书】

作者:刘航 李薇薇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析①

[摘 要] 大学生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业中新的消费热点,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旅游客源市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细分市场,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设计出更受大学生喜爱的旅游产品 ,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分析高校大学生的旅游动机,总结他们独特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掌握他们旅游的消费规律,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旅游消费。

[关 键 词] 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

一、引言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大学生作为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也由于休闲娱乐、结交好友、开阔眼界等原因喜欢上旅游这项休闲活动。

不同于社会的校园生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跟其他群体相比,有着不同的消费心理特点。他们既是旅游消费市场中的主力军,又有独立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点,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取向,而他们作为未来中国市场的主力军和引领者,由此也可以看到未来中国市场消费的走向。因此,研究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进行分析,以便能设计出适合大学生的旅游产品,更好地开拓大学生旅游消费市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安徽省部分高校(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池州学院、铜陵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我共发放约600张问卷,回收了约480张,回收率为80%;其中有效问卷约519张,有效率为86.5%。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大致持平,均为大一至大四的在校生。

这次的问卷调查表用Word制成,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出游频率、旅游信息来源、出游动机、旅游形式、旅游偏好、旅游时间、目的地选择、旅游费用来源、旅游花费、出游限制因素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从旅游态度上看,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旅游,并且基本上一学年旅游一次甚至多次。而且62%的学生提倡旅游,他们认为旅游不仅能使身心得到放松,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30%的学生保持中立态度,他们觉得旅游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8%的学生反对大学生旅游,在他们看来旅游不仅影响学习又增加经济负担。

从出游动机上看,68%的被调查者表明旅游是为了休闲娱乐,缓解压力;43%的答案是为了开阔眼界;37%的学生是希望能借此机会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18%的学生想借此机会去购物和品尝美食。另外,还有极少数学生出游是专业所需。

从大学生出游的限制因素上看,86%的学生都认为最大的限制因素是缺少足够的金钱。据调查结果显示,62%的大学生的旅游经费是从日常生活中节省出来的,还有30%的经费是自己做兼职获取或父母给予的。还有70%的学生认为,缺少时间是限制因素;54%的答案是节假日游客多,出游不便;25%的学生觉得自身缺乏经验,担心安全得不到保证。

从旅游“六要素”上看:

1.吃:尤其经济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饮食要求普遍不高。80%的学生出游费用在500~1200元,而他们更愿意把大部分钱花在参观游览和娱乐活动上,对饮食也就仅限于干净、经济、实惠这些基本要求。

2.住:在回答“对住宿条件的选择”时,有48%的学生倾向于中档宾馆,他们觉得和平时住的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增加旅游开支;有44%的学生选择低档旅店,在他们看来,能满足住的基本需求就行了,尽量节省开支。

3.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出游方式上,90%的学生都选择和朋友或恋人相伴出行;只有8%的学生选择和家人相伴。在出游形式上,64%的学生倾向于自助游;20%的学生参加班级团队组织的旅游。另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旅行社全包价或半包价旅游。

4.游、娱:调查结果显示,名胜古迹是大学生出游的首选(占63%)。而倾向于海滨沙滩的占到39%,喜欢游览园林景区的占到34%,对游乐场的喜爱者占到27%,森林探险和农家乡村加起来只有11%的人偏爱。

5.购:在被问到“旅游中最注重哪些环节的消费”时,有41%的学生选择了购物这一环节。现如今,大部分大学生外出旅游有购物的习惯,他们喜欢买当地的纪念品送给亲朋好友或给自己留作紀念。

(二)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

1.大学生出游动机分析

大学生出游动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解压心理。现代社会就业竞争日益加剧,学生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为了毕业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生都开始拼命地考证,都想着多条路多份保障。这也使现在很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变成了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巨大的压力摧残着学生的身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走走,放松心情,缓解精神压力。

(2)好奇心理。二十几岁的青少年,正值人生中最绚丽多彩的时刻,年少轻狂,总想着趁自己年轻,多去见见大千世界。现在的校园生活,尤其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学生觉得无比的枯燥乏味,毫无色彩而言,因此,“出去开开眼界”就成了学生的最佳选择。

(3)求知心理。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被问到“您的出游目的是什么”时,有43%的学生选择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旅游不只是“贪玩”,更是为了寻求知识。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他们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自身也有较高的要求,他们不满足于书本知识,希望通过外出旅游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见识。

(4)跟风心理。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旅游的习惯,上大学前也很少旅游,但在大学期间,看着身边的朋友都相邀出游,心里也渴望出去见见大千世界,于是,在朋友的怂恿下也就跟着出去走走了。

(5)攀比心理。现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心头宝。当一些学生率先进入大千世界享受生活时,就会刺激到其他学生的攀比心理,让他们就是平时省吃俭用,也要出去“潇洒”一回。

(6)时尚心理。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那些时刻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少年,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项时髦的娱乐活动呢?

(7)访友心理。中学的友谊往往是最单纯、最深厚的,上了大学后,大家各奔东西,朋友遍布全国各地。于是,得了空闲,去老朋友那玩玩,顺便放松放松心情,再加上包吃包住,听起来美极了!

2.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1)消费行为更理性

作为一名大学生,各方面都成熟些了,尤其在消费方面表现得不再那么冲动。在外出旅游时,更讲究经济实惠,对酒店的星级没有过多要求,也不强调饮食的高档,只要满足基本需求即可。对他们来说,一次旅游活动中所经历的种种,看到的新奇事物才是旅游最大的收获,也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2)出游方式大多以自助游为主

学生出去旅游本就是为了放松身心、享受自由的时光,因此,他们并不太喜欢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更愿意和几个朋友相伴一起外出游玩,这种方式不管在时间安排上还是活动内容上都更为灵活,也能玩得更为尽兴。同时,从调查数据上看,90%的学生都倾向于和朋友或恋人相伴出行,而通常和家人一起游玩的学生很少。学生之间兴趣相似,玩得更为热闹,更为痛快,也加固了友情,何乐而不为呢?

(3)出游前顾虑较多

不管是出于解压心理、求知心理或是攀比心理,致使大学生旅游活动日益增加,但因其长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保护下,独自出远門的经验不足,社会实践能力薄弱,因此,大学生旅游前顾虑颇多,尤其担心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学生一方面倾向于选择自助游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担心大家旅游经验不够,自助游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个顾虑是一些大学生不参加旅游活动的原因之一。同时,就住宿条件来说,虽然大部分学生要求不高,但他们也会要求住宿的旅馆正规、安全,尤其对女生这一弱势群体,对旅管的安全方面更为看重。

(4)从众心理明显

大学生生活较为集中,联系也相对广泛,互相受影响程度高。相比宣传册、旅行社的推荐和报纸、杂志的宣传而言,亲朋好友的介绍更容易被大学生接纳。如今,大学生的同学基本上遍布全国各地,如果同学去了某景区感觉很好,他就会向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宣传,在很多同学的推荐和怂恿下,也就跟大家一起出去转一转。相比宣传册这种盈利性强的宣传方式,在学生看来,朋友推荐还是“单纯”多了。

(5)旅游时间充裕且集中

我国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还是相对充裕的,单单国家法定节假日就有11天,再加上周末,大学生平均一周十几节大课,尤其周五学校通常安排较少的课,很多学生就会利用国假再加上周末进行一场短途旅游,当然,这时候学生一般会选择周边的景点游玩。而作为学生的专属假期寒暑假更是大学生出游的最佳时期,寒暑假不仅时间长而且集中,是学生出游的好时期,尤其对那些想去北京、海南、云南等较远城市的人来说,就可以趁寒暑假这个大好时期去领略那儿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32.

[2]王双.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3]任静.大学生旅游心理及旅游开发的若干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4]沈祖祥.旅游心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5]叶虹.论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8).

[6]张小红,陈全.当代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4).

[7]王林,蒋晓.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研究[J].科技视界,2013(13).

[8]张瑞青.浅析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需求及其行为特点[J].新校园(上旬),2016(2).

编辑 王 敏

作者:舒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幸福心理学结课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