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2022-05-0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安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安徽花鼓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集歌谣、舞蹈、乐器于一体,广泛流传于我国淮河流域。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他们正处于思想、形体以及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花鼓灯民俗艺术所隐含的价值观念以及运动形式,对培养我国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身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篇1:

皖北民间喇叭现状考察与发展情况初探

摘要:“喇叭”作为安徽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在安徽非遗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重点分析安徽以北地区的民间喇叭艺术现状和市场发展。笔者从皖北喇叭的流派划分、传统曲目收集、唢呐班的编制传承这三个角度去深入探究皖北民间喇叭的现状,再从现今市场需求的角度去思考皖北民间喇叭的发展去向。

关键词:喇叭   传承   发展   市场

一、什么是“喇叭”

一说“喇叭”现代人往往会联想到街边买卖吆喝,帮助扩大音响的声音媒介,但实际上“喇叭”是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一种是管类乐器;另一种便是现代的电声元件,也叫扬声器。我们今天所要谈及的当然是前者,作为管乐器,“喇叭”又称为“唢呐”。历史记载,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再从新疆传入内地。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

喇叭发音嘹亮,动人心魄。过去多用于民间的歌会、鼓乐班或作为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在无数喇叭艺人的不断挖掘积累中,渐渐丰富了喇叭的吹奏技巧,扩大了表演张力,使其成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乐器。安徽是我国民间喇叭盛行的重要地区,比如安徽砀山县就是闻名国内的喇叭之乡。乐手如张连生等,他们不仅活跃在砀山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艺术舞台上也都有他们的身影;又比如安徽省灵璧县申报的传统音乐“灵璧菠林喇叭”,也于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于2019年11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二、皖北民间喇叭的现状考察

(一)皖北民间喇叭的流派划分

1.以长江为界,将安徽分为长江以北和长江以南。在皖北地区和皖南地区,语言及音乐类型等方面,南北方有较大不同。长江以南属山区地带,佛、道教文化胜地九华山,八公山聚集在此,使得宗教音乐兴盛。因此喇叭艺术在皖南地区主要使用于宗教音乐。在皖北地区,皖北民间喇叭音乐中的音乐素材大多来自这些在当地盛行的坠子戏、梆子戏等较晚产生的戏曲和曲艺音乐,并广泛运用于民间的风俗活动,如婚丧嫁娶等。因此安徽民间喇叭艺术在皖北地区由于市场需求而十分兴盛,安徽喇叭艺术流派也主要分布在安徽省的北部地区。

2.安徽省长江以北为皖北地区,皖北又以淮河为界分为淮河以北——皖西北和皖东北,以及淮河以南,这三个地区相继发展成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民间喇叭流派,在这三个流派集中发展的地区,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曲目以及每个流派独特的演奏技巧。

首先来看淮河以北的两个流派:皖西北和皖东北。其中皖西北部的代表性人物是隋兰魁,隋兰魁先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基本上遍布在安徽多个市、县地区。在当时,很多当地的民间艺人围坐一起集思广益、广纳谏言,探讨喇叭艺术的吹奏技巧和音色表现。隋兰魁先生通过这种艺术交流,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赞赏与肯定。他的演奏风格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同时又不乏风趣幽默、活泼。他常在演奏乐曲时即兴创作,使樂曲的情绪更加灵动、多变。

皖东北地区则是以张连生为代表,形成了以张连生先生为核心代表人物的皖东北流派,主要流行于砀山县、萧县、淮北市、宿州市等城市。东北流派的吹奏,从整体演奏特色上逐渐形成一种潇洒不羁、自由生动、流畅自然之感。音色绵润、柔美;尤其擅长旋律的即兴吹奏。在去当地考察时,那里的民间艺人说起先生张连生,十分崇拜的说,“他一辈子都是吹大喇叭,没见过他吹过小喇叭”。

第三个流派则是淮河以南,以刘凤鸣为代表,位于安徽的东部,包括蚌埠地区、滁州地区、定远县、凤阳县一带。刘凤鸣先生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喇叭艺术家,不仅有过硬的吹奏技巧,更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刘凤鸣先生的演奏忽而豪迈,忽而细腻,音色优美,处理精致,旋律完整性突出,丰富的舞台经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也使得其对喇叭技艺的操控游刃有余。

皖北地区这三个流派,他们互相影响又各有特色,为我国民间喇叭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增添了色彩。

(二)皖北民间唢呐的传统器乐曲目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民间喇叭艺术几乎没有独奏性曲目和创作性曲目。众所周知,一件乐器的曲目量和技巧性直接影响它的市场生存和艺术价值。为了使喇叭的曲目丰富,喇叭艺人们做了很多工作。为了使喇叭音乐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要把传统的东西整理出来,然后才能加以改编创造,这样既不失传统,又能给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目前,笔者参阅《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安徽卷》以及其他文献考据,统计到皖北地区亳州、涡阳、阜阳一带以喇叭为主奏的统器乐曲共计31首。并将这一带现存的主要传统器乐曲目绘制成表格如下,供大家参考:

(三)皖北民间喇叭班的编制与传承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皖北民间喇叭在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便渐渐地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规模但较小的艺术团体,既是喇叭艺人们技艺展示和传承的平台,又是旧社会喇叭艺人赖以为生勉强糊口的寄身之处。喇叭班的编制少则3-5人,多则8-12人。比如电影《百鸟朝凤》中就有适应各种类型演出的人数编制。电影中根据需求人的不同要求,所出的喇叭人数也不一样。像剧中大门大户家中就需要人数较多的喇叭班来进行演出,这样才符合他们所需要的“排面儿”。对于一些家中条件一般的,则是3-5人的小班底,也算是过了一种“仪式感”。在电影的片尾,喇叭班日渐萧条,但是近年来,民间喇叭因受电声乐器和流行乐的影响及介入,开始改革创新,编入了流行音乐元素,在皖北地区,有的喇叭班扩大为20余人的队伍,演出收入也比传统类型高出许多。

皖北民间喇叭班的传承方式有着与其他艺术行业相同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由于喇叭的音色嘹亮、明朗,所以当时的皖北地区吹打班都是以唢呐领奏为主,后来也就渐渐称为“喇叭班”。当时“喇叭班”这种民间班社大部分属于商业性质。他们的师承关系早期具有家传性、族群性,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逐渐开放,不再拘泥于“传内不传外”或“传男不传女”,从“传承”转向“散播”,使得传承脉络更加的宽泛和包容。喇叭班呈现出百花争鸣的繁荣景像。

过去的喇叭班都是由某个姓氏的班主带头讨生活,有些绝技只传内不传外,只能师傅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通过这种渠道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渐渐的一些喇叭艺术名气越来越大,学生越来越多,后来就出现了喇叭名人办班教学的模式。在皖北地区,喇叭的传承则要开阔很多。他们广收学生,为农村城乡、集镇培养了大量的民间喇叭艺术人才。

总之,没有喇叭班,民间喇叭艺人不仅无法生存,社会职能也不能得到体现,那么乡村的各种礼仪活动就缺少了气氛,民间喇叭艺术的发展也会因此受阻从而枯槁凋零。所以喇叭班的产生使得喇叭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得到了肥沃的生存土壤。

三、皖北民间喇叭的发展与思考

(一)皖北民间喇叭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前,喇叭艺人社会地位低。在旧社会,民间有句俗语:“王八戏子吹鼓手,剌头修脚下九流”,这句话出自任光椿《戊戌喋血记》,反应了旧社会人们对服务业、戏曲艺人们所持的偏见。新中国成立后,原来社会地位低下的喇叭艺人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从事乐曲的改编和创作工作。政府对传统民族文化更是全力扶持。随着我省的不断发展,民间喇叭艺术也开始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

上一章笔者曾提到的隋兰魁先生,先生是使得安徽民间喇叭艺术走向全国的重要人物。隋兰魁先生早年追随父辈学习,在学有所成后,他开始不遗余力的教授学生,后来他的学生有的成为专业艺术院校教师,有的成为国内著名的演奏家,还有的大多数留在当地,成了农村的民间喇叭班名手。隋兰魁先生的学生活跃在豫、鲁、皖、苏、京等地。

目前在皖北一些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地区,仍然有一大部分的民间喇叭艺人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教育水平导致很多民间喇叭艺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而造成了他們对喇叭演奏理论的缺乏,觉得只要吹得好就行了。有些曲目因为喇叭艺人的目不识丁,使得一些地方民间乐曲出现曲名错传的现象。比如把《柳青娘》误叫作《柳生芽》,《凡字调》变成了《凡四调》。由此可见,民间喇叭艺人的技艺再高,如果没有理论基础,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会“走出去”“走得远”“走得稳“。

(二)皖北民间喇叭的发展思考

笔者根据新闻资料和实地考察,皖北民间喇叭近些年发展可谓是“喜忧参半”。上文中,笔者提到民间艺人的文化水平影响了其发展力,这是“忧”;“喜”的是近年来一部分民间喇叭艺人不断精进,发展出“科学化”“市场化”“规范化”的优秀艺术文化,不仅让皖北民间喇叭走出安徽,也迈向了世界舞台。走出安徽,我们有隋景山先生;迈向世界舞台,我们有菠林喇叭。下文将从这两个优秀成功案例,探索皖北民间喇叭的发展思考。

走出安徽。隋景山,作为我国民族管乐界首位唢呐硕士,隋先生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深入研究,从技术层面与礼俗层面了解安徽民间喇叭艺术的历史、流派,编写著作《安徽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将安徽省民间喇叭艺术收集归纳记录,促进安徽喇叭艺术的发展,也使民间喇叭艺术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除此之外,他曾数次发表喇叭艺术的文章,为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民间喇叭的当下发展提供了较大启发。隋景山先生在艺术道路上一直严于律己,精益求精,执着追求。为了让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及演奏技能世代相传,他曾数度北上南下,遍访名家,不断地与民间艺人及音乐界前辈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所学及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不管是唢呐艺术的学术研究、舞台表演还是喇叭艺术教育,隋景山先生都为中国民间喇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迈向世界舞台。2010 年,灵璧县周家班菠林喇叭入选安徽省第三批传统音乐类非遗保护名录,2014 年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扩展项目名录,随后,周家班在全国声名鹊起。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传承了七代。据统计,目前,周家班的直系乐手有100多人,外姓学徒已近千人,形成了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横跨苏鲁豫皖,享誉民间海外。2017年,周家班受北京大学邀请举办了“摄心魂惊天地”独奏音乐会,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同年七月受德国“鲁多尔斯塔特”音乐节、瑞典马尔默-夏日音乐节等官方邀请,在欧洲一共参演了十多场,大英博物馆对周家班的演出进行了跟踪和采录,并永久珍藏。这次欧洲巡演让世界认识了喇叭的艺术魅力和浓浓的中国民族音乐氛围。这也为我们优秀的非遗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为皖北民间喇叭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探索。

从上述案例思考得出,皖北民间喇叭在求发展的现状下,必须要务实两项内容:学术研究的积累和社会活动的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去、走得远、走的稳”。

参考文献:

[1]张黎黎,顾大海.安徽非遗传承路径的个案分析与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9,(07).

[2]陈福伟.皖西北唢呐的吹奏特征[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3]高长春.唢呐的传承与发展[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4]隋景山.安徽民间唢呐流派及演奏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作者:张艺琼 朱慧子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篇2:

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普及发展研究

摘 要:安徽花鼓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集歌谣、舞蹈、乐器于一体,广泛流传于我国淮河流域。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基础,他们正处于思想、形体以及价值观塑造的黄金时期。花鼓灯民俗艺术所隐含的价值观念以及运动形式,对培养我国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念以及身体素质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就如何更好地根据花鼓灯的价值特点,有针对性地普及与发展芜湖市青少年花鼓灯舞蹈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花鼓灯;青少年;舞蹈教学

一、引言

当前,文化生态保护以及传统文化传承已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在青少年教育当中,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当中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淮河流域,安徽花鼓灯文化是传承最久、保留最为全面的集舞蹈、灯歌以及乐器为一体的重要舞蹈形式之一,并与安徽省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密切相关,带有浓郁的淮南流域民俗特点。每年安徽花鼓灯节都会聚集众多的表演者、参与者以及观看者,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安徽花鼓灯的熏陶。而教育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重要载体,不仅肩负着人类文明传承的使命,还肩负着国家兴衰的重任。我国青少年正处于思想、身体塑造时期,学习民俗文化能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让安徽花鼓灯课程进入青少年学习的课堂,对保护安徽花鼓灯、传承发展花鼓灯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安徽花鼓灯的文化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安徽花鼓灯文化是从西汉开始到宋代发展成熟的古老文化形式之一,其经过多年发展蕴含了我国六朝十代的文化基因。我国舞蹈大多数兴盛于唐朝,在唐朝进入艺术的高峰期,安徽花鼓灯同样也在唐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从唐朝的尚武文化到宋朝的重文轻武,社会风气以及社会习惯剧烈变革。安徽花鼓灯继承了唐朝的舞蹈美感,融入了宋朝宫廷队舞,引进其他民俗舞蹈中的竹竿,变通为岔伞灯,对花鼓灯舞蹈起着舞队以及念白、领舞的作用。宋代的宫廷队舞与民间的花鼓灯舞有着密切的联系,汴梁的豫南文化受江淮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到了明清,安徽花鼓灯同其他民间歌舞转变相同。当时众多的民间歌舞都引入了戏剧、戏曲成分,安徽花鼓灯同样在这个时期引入了戏曲成分。在这个时期,一人的击唱舞蹈逐渐转变为放溜子、打五件的舞蹈形式,再从该形式进一步转变为二至三人的灯歌舞,最终演变为如今的花鼓灯歌舞、戏曲的形式。安徽花鼓灯在历代文化的积淀中逐渐演变并在六朝十代的更替中保存下来,成为安徽当地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

(二)区域文化价值

花鼓灯是淮河流域广为流传的综合性艺术,主要以舞蹈为代表。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环境和习惯不同,花鼓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安徽花鼓灯文化具有浓郁的江淮文化特征,经历了长久的历史沉淀与转变,现已成为当地综合性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之一。当前安徽花鼓灯的舞蹈部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男性的架鼓舞蹈,二是女性的兰花舞蹈。安徽花鼓灯的表现形式主要为花鼓灯歌、灯鼓灯舞蹈以及花鼓灯,而花鼓灯舞蹈是安徽花鼓灯的主要表现。安徽花鼓灯舞蹈主要部分包括盘鼓、大花场和小花场三种艺术形式。大花场是指情绪舞蹈,是由多人集体表演;小花场是指抒情舞,由男性的鼓架子和双人或三人女性的兰花表演;盘鼓是指由舞蹈、武术以及杂技结合的表演。

(三)民俗文化价值

民俗舞蹈是表现民俗特征的重要媒介之一,被我国民俗学者们誉为民俗界的活化石。特别是民间的传统舞蹈,蕴含着浓郁的民族风俗,与民族文化、民间习俗相互融合,是民间风俗的重要表现。安徽花鼓灯民间舞蹈蕴含了“安徽人将伞喻为天,将灯喻为人,将鼓喻为神”思想观念,这体现了安徽人民对天、地以及人文独有的认识,这种认识体现了安徽人民对向往美好生活的祈福。

三、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

普及程度调研

(一)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普及程度较低

在对芜湖市学习舞蹈的青少年进行调研后发现,许多孩子表示对安徽花鼓灯并不了解,有的表示从未听说过安徽花鼓灯。由于花鼓灯发源在淮河以北,而芜湖地处淮河以南,所以对于花鼓灯的学习与普及方面力度较弱,并且花鼓灯采风活动、相关讲座与花鼓灯继承人教学等交流活动也开展得较少,所以导致了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普及程度较低的状况。

(二)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较低

通过对芜湖舞蹈大众教育(培训机构、少年宫等)调研,笔者发现,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较低。在中国舞的学习中,绝大部分是学习舞蹈考级教材,采用的教材基本为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教材、华彩中国舞考级教材三种,在这些教材中并未涉及到安徽花鼓灯相关的学习,因此导致了芜湖青少年在学习舞蹈中很难接触到安徽花鼓灯。舞蹈老师也并未将安徽花鼓灯应用在教学课堂中。

(三)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中发展前景强,学生兴趣高涨

在芜湖市各类舞蹈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安徽花鼓灯作品出现在舞台上。安徽花鼓灯是安徽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许多舞蹈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安徽花鼓灯的教学,并进行作品编创,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安徽花鼓灯,力求传承与延续这一宝贵的民间文化。

四、安徽花鼓灯在芜湖市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安徽花鼓灯作为安徽省独特的艺术种类,应当融入于青少年的舞蹈教学当中,根据安徽花鼓灯独具风格的艺术特点与青少年身体发展特点,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的青少年舞蹈教学中,有一点常常被老师们忽略,那就是理论知识的传导。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完舞蹈后,并不清楚这个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其中蕴含的精神含义,导致学生在跳舞时无法做到传情达意。因此,老师可以先通过文献等理论进行教学,让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安徽花鼓灯的起源、背景以及风格特征等内容,并了解花鼓灯舞蹈中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以及民族文化价值,再以放映安徽花鼓灯作品、讲述安徽花鼓灯历史、描述安徽花鼓灯风格特点等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展开后面花鼓灯舞蹈的教学。

(二)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节奏引导

安徽花鼓灯的民俗风格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花鼓灯舞蹈风格是由独有的节奏与独特的动作结合而成。不同的民族舞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果该舞蹈要通过独有的特点广为流传,那么就必须要重视该舞蹈的节奏性。安徽花鼓灯舞蹈的教学当中,首先要重视花鼓灯舞蹈的节奏。在花鼓灯舞蹈教学中,教授舞蹈动作练习的教师以及进行锣鼓点教学的老师要在教学当中,根据鼓点节奏融入感情教学,让青少年在学习花鼓灯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带上感情。在进行锣鼓点教学时,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要着重讲解锣鼓点节奏的强弱、快慢,解释为什么进行到该步骤时锣鼓点要放缓或放慢节奏。在进行动作舞蹈教学时,老师要着重讲解动作、脚步的内容,通过节奏感染学生,通过感情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表演花鼓灯舞时所表达的情感。

(三)创新教学方法,多方位辅助教学

在传统的花鼓灯教学当中,花鼓灯的传承与教学通常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然而在现在网络及多媒体发达的今天,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应着重考虑多媒体等网络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现在社會当中优势的硬软件资源,如通过录像、小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刻录光盘或者网盘存储等方式将花鼓灯优秀教学内容进行资料存储,在进行花鼓灯教学之前向青少年播放。在教学当中,通过动作分解录入幻灯片等方式进行步骤拆分教学,以帮助青少年学习花鼓灯舞蹈的各个动作要领。充分利用多媒体、小视频等方式加深青少年群体对花鼓灯舞蹈的印象。通过小视频、网络直播等方式加强花鼓灯教学的力度、拓展花鼓灯教学的教学渠道,以期更好地调动青少年花鼓灯学习的积极性。

五、结语

安徽省花鼓灯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江淮地区文化,蕴含着独有的历史价值、区域价值以及民俗文化价值。青少年是我国未来的传承者与发展者,注重安徽省芜湖市青少年对安徽花鼓灯舞蹈的学习,对传承本土文化以及发扬本土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徽花鼓灯的教学是一种摸索式的教学,要注意普及花鼓灯知识,根据花鼓灯的特色节奏进行教学,通过引入多媒体、互联网以及云视频等方式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兴趣。通过对安徽花鼓灯教学,培养青少年尊重民俗文化、热爱民俗文化的民族情感,使花鼓灯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万哲旭.数据分析与比较: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17.

[2]钮瑞.在实践教学中探析幼师花鼓灯舞蹈教学的创新[J].家教世界,2015(22):55-56.

[3]杨浩.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之多维度延伸——谈安徽花鼓灯网络资源库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4):118-120.

[4]高莎.“三道弯”体态形成的文化背景与地域特征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3.

[5]李岩.安徽花鼓灯教学中鼓架子的训练价值[J].辽宁高职学报,2009(9):71-72,80.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周甜甜

安徽传统民间艺术论文 篇3:

论民间艺术“土、俗、野、艳”的设色风格

摘要:从遥远的古代到现代,中国人民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一直没有停止,因为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民间艺术的种类也变得多而复杂。在民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直乐于使用固定的色彩,其中有深刻的含义。本文分析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并以淮阳泥泥狗、年画为例,探究其在配色上的共同特点。从中国古代五色观念和传统手工艺品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具有“土、俗、野、艳”设色风格的民间艺术将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并探讨在当前国潮风行的社会环境中,鲜艳跳脱的民间艺术再次流行的可能性。

关键词:民间艺术;设色风格;五色观;传统手工艺品;国潮

1 民间艺术“土、俗、野、艳”的设色风格

1.1 民间艺术的色彩风格

色彩作为一种对人眼视觉冲击力最强的画面要素,在多种艺术形式中对主题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何一个地区都可能会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1]。当地的民间艺术可以反映出地区的文化,信仰和精神物质追求。中国的民间艺术的主要创作者是农民和劳动者,民间艺术是他们为了满足自己与家庭的生活需求和娱乐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的地区与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民间艺术各不相同又各有联系,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审美,表达情感。所以各地区都存在各具特色的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还有泥塑、印染、雕刻、绘画等。

人们唱曲时,希望将中国古老的故事生动地展现给观众,或是王侯将相,或是风花雪月。一张张生动精细的京剧脸谱上,几乎少不了高饱和的红色、蓝色、黄色、黑色、白色。这些鲜艳的色彩对视觉的刺激强,人们能直观地感受到脸谱夸张鲜艳的颜色。在设色风格上,脸谱也十分讲究,“红忠白奸,蓝威猛,绿多怪,金粉表神仙”。[2]例如,用红色表现关羽的忠勇義气,白色表现曹操的奸诈,黑色表现包拯的公正无私。脸谱的设色,利用了颜色在想象中被人类赋予的独特寓意,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从而达到人们通过脸谱颜色直观地感受到人物性格的目的[3]。新年时,家家户户都有一抹红色,人们乐于用鲜艳的大红色装饰住宅,将对生活、对生命的美好期望寄托在这看起来“俗气”的大红色上。最明显的就是民间剪纸,剪纸或是年年有“鱼”,或是“马”上封“猴”,形状风格多样,颜色却都是红色。颜色使民间艺术有了内涵,有了生命。在大部分民间艺术形式中,无论是平面的剪纸、年画、农民画,还是泥塑、面塑等,它们造型不同,颜色却相近。各种民间艺术用高饱和度的颜色搭配,使工艺品看起来“土、俗、野、艳”。

1.2 民间艺术中色彩的寓意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效应,与传统文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被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色彩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情感和文化理念,内在性质得到拓展,以最大限度的概括性和表现力来表达思想情感[4]。民间艺术通过民间艺人主观的手法,表达人们最真挚的情感和思想追求。这决定了民间艺术的设色风格没有具体的方式表达,而是在民间艺人的主观感受中,手中的民间艺术品好看就行,所以他们做出来的民间艺术品普遍呈现出“土、俗、野、艳”的设色风格[5]。在更早的时代,颜色仅仅停留在直观感觉上的时候,人们觉得黄色与土地的颜色相同,是他们生活的家园;黑色与白色是天空;红色是太阳,是血液;青色是树木,是生命。五种颜色与自然有相同之处,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息息相关[6]。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敬畏自然,仰慕神明。渐渐地,颜色这一最简单、最直接的物体联想与直观感受,有了代表的意义。人们常常认为红色喜庆、吉祥,黄色尊贵,黑色庄重,白色纯净,青色奋进。在一些民间艺术形式中,人们用黑、红、白、青、黄五种颜色代表五个方位的神灵,所以民间艺人充分使用黑、红、白、青、黄五种颜色装饰民间艺术品,用色彩鲜艳的民间艺术品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7]。

2 不同民间艺术形式配色的共同特点

2.1 淮阳泥泥狗

以淮阳泥泥狗为例,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周口区淮阳县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艺术。泥泥狗造型夸张、质朴,颜色鲜艳、复杂,有着讨人喜爱的外观。百年来,人们用泥泥狗表达对生殖的崇拜,表达繁衍生息的美好愿望,它是神灵,是祥瑞的象征。泥泥狗是民间泥塑,在多年的手艺传承中,它的造型简单而又抽象,并不是标准的泥塑狗的造型。在颜色上,泥泥狗主要使用黑、红、白、青、黄五种颜色。颜色和造型相辅相成,共同表现出了泥泥狗“土、俗、野、艳”的外部特征,体现了泥泥狗完美的艺术效果。黑、红、白、青、黄这样的高纯度色彩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强,且其他颜色在黑色的背景上更容易显现出来,受人瞩目。在具体的制作中,泥泥狗以黑色为底,装饰以红、青、黄、白四种颜色,整体有黑、红、白、青、黄五色。红色、黄色、青色、白色饱和度高,色彩明亮,在黑色底的衬托下更加丰富,艳丽。鲜艳的配色和随意的造型让泥泥狗显得土气、奔放,看起来十分跳脱,也因此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喜爱[8]。

2.2 年画

木板年画是在木刻版上雕刻之后,翻印到纸张上的。年画中的神灵都有着夸张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泥泥狗大面积地使用黑色,木版年画与泥泥狗不同的是,大面积地使用红色,辅以白色、青色、黄色、黑色等。红色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它更容易被人注意,随着纯度和明度的变化,红色的特点和含义也不尽相同。正红色热烈、奔放,朱红色明亮、复古,粉红色温柔、浪漫[9]。因此,大面积使用红色的木版年画的含义也是多变的。虽然木版年画上不同的神灵有着不同的设色风格,但是使用高纯度颜色的木版年画与淮阳泥泥狗相同,有着“土、俗、野、艳”的色彩特征。民间艺术的配色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和生活特征,民间艺术用强烈的色彩和多变的搭配方式刺激人的视觉感官,利用“土、俗、野、艳”的设色风格展现千百年来人们朴实、热烈的生活[10]。

3 民间艺术的设色风格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流行的可能性

3.1 五色观在民间艺术中的文化传承

历朝历代,民间都推崇黑色、黄色、红色、青色、白色五种颜色。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人们对五色的感知不仅仅停留在神化的崇拜上,更是将五色与情感联系在一起,寄托心中的美好愿景。在中国民间艺术中,颜色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人们愿望的纯净,在民间艺术中,各种颜色都有各自的使用规则。颜色渐渐成为一个体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部分[11]。古代中国推崇的五色一直流传到今天,民间艺人们常常将这五种颜色使用在做出来的艺术品上,使艺术品的色彩看起来鲜艳、跳脱。民间艺人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做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品在人们眼中是俗气的、土气的。但与普通的俗气不同,民间艺术品色彩的俗气指的是质朴不加修饰,有着朴实的美感[12]。大胆的外形,无章法的配色,民间艺术品不是校园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它带着家乡的野气,也因鲜艳的颜色也受到了普通民众的喜爱。民间艺术色彩不断传承发展,独特的色彩体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人们希望通过研究找到民间艺术独特的“土、俗、野、艳”风格的特点。

3.2 民间艺术的设色风格在传统手工艺品上的体现

在端午节,人们会画五毒图,栓五色线或做五毒荷包佩戴。五色线有白、红、黑、黄、青五色,在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里,白、红、黑、黄、青这五种颜分别代表金、火、水、土、木五行,也分别代表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这五种生物[13]。在传统习俗中,人们画五毒图,缝制五毒荷包,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灾病和祸事。特别是将用五色线缝制的五毒荷包佩戴在孩子的身上,有驱邪避瘟的意义。在传统的民间习俗和泥泥狗等民间艺术对色彩的使用上,人们都运用了常用的白、红、黑、黄、青五种颜色。人们对五色的情感不仅仅体现在使用上,在人们心中,五色有着具体的象征意义,大量运用五色的中国民间艺术能够唤醒人们对家乡的依恋,成为人们与家乡的纽带,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14]。

3.3 民间艺术的设色风格与现代国潮的结合

当前社会逐渐兴起的中国风、国潮风,是设计师将现代的时尚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形成的风格,旨在打造中国风情的流行品牌。例如,我国的传统服装品牌李宁、太平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遇沉重打击,转型发展国潮后,渐渐跻身世界前列。因此用现代雕刻手法或绘画技巧改造传统民间艺术,为其注入新鲜血液,可以让沉寂的民间艺术复苏[15]。在现代,各种高级的配色、精细的造型,会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因为普及度不高,民间艺术逐渐小众化,但艳丽的色彩风格与质朴的造型,更容易使其在众多的高级配色中吸引人的注意。民间艺术可以凭借“土、俗、野、艳”的独特色彩风格,质朴且直接的外形和更深层次的回归本源的意义被人们喜爱。在国潮的风向下,民间艺术可以发展更多独特的形式,被更多人接受,从而焕发生命力,成为人们对家乡的精神寄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工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各种各样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工艺品出现,民间艺术的脚步似乎越来越慢,在街头也很少看见质朴鲜艳的民间艺术品。在经济与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似乎慢慢失去了方向,迅速崛起的工业对民间艺术造成了沉重的冲击[16]。在人们的生活需求、生产需要发生变化的同时,民间艺术正渐渐失去活力,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渐渐失传,不少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面对民间艺术惨淡的现状,我们需要找到文化自信,需要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找到精神的寄托。民间艺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正是我们需要和追求的。

4 结语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民间艺术似乎正在被时代慢慢忘记,但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土地上,那些凝结了一代代人智慧的民间艺术,那些综合了鲜明的地区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那些生长于人们精神之中的民间艺术。它们拙朴的外形、鲜明的色彩会让人瞬间想起一片黄土地,它们是工业时代到来之后小城尚存的记忆,是信息时代中人们与家乡的对话筒。

参考文献:

[1] 任可心,张博豪,湛磊.李唐绘画特点及艺术风格[J].大众文艺,2019(23):138-139.

[2] 谭征.京剧服装与脸谱的色彩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8.

[3] 郭之华,朱润.浅析涂鸦与城市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9(24):71-72.

[4] 丁润怡,吴冬蕾.中国传统式园林在澳大利亚的地域化演进[J].设计,2019(10):143-145.

[5] 張思琪,梁晶.博特罗魔幻现实主义的拉美精神研究[J].大众文艺,2019(15):134-135.

[6] 智会.传统与当代形式的融合——以苏州虎丘雕塑[J].大众文艺,2019(18):138-139.

[7] 孙威,时潇潇,李雪艳.生态浮床的审美效用实现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9(18):62-63.

[8] 孙家正,狄文和.浅析南京鼓楼欢乐祥和主题绿雕的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2019(20):79-80.

[9] 吴哲楷,耿涛.画出童心——让儿童水墨画充满生命色彩[J].大众文艺,2019(21):93-94.

[10] 林熙蓝,湛磊.浅谈游戏原画设计以及原画师对游戏设计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9(22):72-73.

[11] 姜琳,李元媛.南京明代的建筑艺术彩画设计——明孝陵[J].大众文艺,2019(22):80-81.

[12] 郑翠霞,李玲.京剧脸谱图式的色彩美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0(10):74-75.

[13] 田卓明.民艺学视野下民间艺人的现状研究与反思[J].湖南包装,2018,33(05):33-37.

[14] 于靓.中国当代农民画艺术形态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8.

[15] 李欣怡.金山农民画的艺术性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16] 周天文.唐山皮影的装饰语言艺术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9.

作者简介:刘云(2000—),女,安徽芜湖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曹磊(1978—),男,江苏南京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朱宇婷(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作者:刘云 曹磊 朱宇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论文下一篇:水库库岸生态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