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论文范文

2023-03-26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初试专业课:

(1)建筑学基础355 考试内容范围:

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与理论、政策与法规、职业建筑师基本知识以及近年来建筑领域的相关热点问题等。 参考书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潘谷西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

(2)城市规划基础356 考试内容范围:

城市发展历史与保护更新、城市规划主要理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各类型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规划领域当前相关热点问题等。 主要参考书目: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下册),徐循初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综合化学704 考试内容范围:

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反应、实验原理及应用的相关内容。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徐寿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材料力学901 考试内容范围:

四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强度与刚度计算,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及实验;超静定问题。应力状态的概念和计算,广义胡克定律及四个常见的强度理论的应用,组合变形的计算;压杆稳定的概念与计算;能量法的概念与计算;动荷载问题。 参考书目: 《材料力学》(Ⅰ)(Ⅱ),第5版,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结构力学902 考试内容范围:

1、结构力学要点、计算简图;

2、平面体系几何构成分析 ;

3、静定结构分析: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

4、静定结构影响线;

5、超静定结构分析;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 参考书目:

《结构力学教程》(上、下册),龙驭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水力学903 考试内容范围: 水静力学、恒定不可压缩液体总流连续性方程及其运用、元流和总流的能量方程、水头损失、层流与紊流、沿程水力损失的计算计算、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的水力计算、明渠均匀流水力最佳断面、堰流基本公式、渗流基本理论。 参考书目: 《水力学》,柯葵、朱立明、李嵘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7)工程热力学904 考试内容范围: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及实际气体的性质;水蒸汽与湿空气;动力循环与致冷循环。 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廉乐明,李力能等编著,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年版。

(8)环境工程学905 考试内容范围:

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包括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污水自然生物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污泥处理处置(45%);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包括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管理、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30%);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包括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25%)。 参考书目: 《环境工程学》,王晓昌,张承中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9)管理学906 考试内容范围:

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组织文化、 管理决策、计划与计划工作、战略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组织设计、组织力量的整合、领导与领导者、激励与沟通、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管理的创新职能、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 参考书目: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

(10)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907 考试内容范围:

8086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存储器、计数器/定时器82

53、中断控制器8259A、DMA控制器8237A、数/模和模/数转换、人机交互接口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参考书目: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周荷琴,吴秀清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1)C语言程序设计908 考试内容范围:

数据描述与操作;选择和循环型程序设计;迭代和枚举计算方法;函数的结构、定义、声明、虚实、调用与递归;变量的存储属性;编译预处理;指针、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指针作为函数参数及返回值;结构体数组、指针和链表;共用体和枚举;文件及操作。 参考书目: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谭浩强,张基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2)数据结构909 考试内容范围:

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内排序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点、相关结论和各种数据类型的不同存储结构以及主要操作的实现算法。 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三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

(13)电路原理910 考试内容范围: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相量分析,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及谐振,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等。 参考书目:

《电路》(第5版), 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四版。

(14)物理化学911 考试内容范围:

化学热力学基础,多组分体系,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

参考书目: 《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编; 《物理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编著。

(15)材料科学基础912 考试内容范围: 晶体结构、晶体结构缺陷、非晶体结构与性质、表面结构与性质、相平衡和相图、基本动力学过程—扩散、材料中的相变、材料制备中的固态反应、烧结。 参考书目:

《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高分子化学913 考试内容范围: 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聚合反应原理,要求考生熟悉相关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及大分子化学反应,能够写出主要聚合物的结构式,熟悉其性能并且能够对给出的现象给以正确、合理的解释。 参考书目: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2007年版; 《高分子化学》,潘才元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 《高分子化学教程》,王槐

三、寇晓康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机械原理914 考试内容范围: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平面机构的平衡,机械的效率与自锁,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等。 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机械原理》(第七版),孙桓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8)城市管理理论与实务915 考试内容范围:

城市管理的一般原理、城市体系、城市管理的组织体系、现代城市政府、城市规划及其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住房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危机管理、现代城市管治、“数字城市”及城市管理相关热点问题等。 参考书目:

《城市管理理论与实务》,杨宏山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1月出版;

《城市管理学》,冯云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19)运筹学916 考试内容范围:

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存储论、对策论、排队论。 参考书目:

《运筹学(第四版)》,运筹学教材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概率论917 考试内容范围:

事件与概率、条件概率与统计独立性、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数字特征与特征函数、极限定理。 参考书目: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茆诗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1)遥感原理与应用918 考试内容范围:

遥感基础: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遥感数据处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几何处理、辐射处理;遥感分析:遥感图像判读,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遥感应用:遥感在环境、地理、土地、旅游、生态、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参考书目: 《遥感导论》,梅安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著,科学出版社。

二、复试专业课:

(1)结构力学 参考书目:《结构力学教程》(上、下册),龙驭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 参考书目:《混凝土结构》(上、中册),东南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建筑知识综合 参考书目:大学本科相关教材及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规定,近年《建筑学报》等专业杂志。 (4)区域规划 参考书目:《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彭震伟,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参考书目: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6)水质工程学 参考书目:《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暖通空调 参考书目:《暖通空调》,陆亚俊等编著,中国工业出版社,第2版。 (8)水污染控制工程: 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 (9)环境遥感 参考书目:《环境遥感》,王桥著,科学出版社。 (10)工程经济学 参考书目:《工程经济学》,黄渝详、邢爱芳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010版。

(11)应用统计学 参考书目:《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智能建筑概论 参考书目:《智能建筑概论》,陈志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3)自动控制原理

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7.6月第五版。 (14)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麦中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5)电路 参考书目:《电路》(第5版), 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6)计算机控制技术 参考书目:《计算机控制技术》,曹佃国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 (17)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参考书目:《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版)》,周荷琴,吴秀清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8)C语言程序设计 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谭浩强,张基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参考书目:《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2版) 》,王珊、李盛恩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无机化学

参考书目:《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1)有机化学

参考书目:《有机化学》,徐寿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2)高分子化学

参考书目:《高分子化学》,潘祖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 (23)材料概论 参考书目:《材料概论》,施惠生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 (24)材料测试方法 参考书目:《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杨南如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材料研究方法》,王培铭、许乾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高分子物理 参考书目:《高分子物理》,金日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0年版。 (26)常微分方程 参考书目:《常微分方程教程》,丁同仁、李承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参考书目:《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8)城市学 参考书目:《城市学概论》,董增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

(29)专业快题设计(4小时)

手绘表达及设计能力考察,在短时间内将设计思路和意图快速表达出来,解决题目中设计问题,体现基本设计素养,注重综合创意表现。 参考书目:无。

三、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1)岩石力学 参考书目:《岩体力学》,沈明荣,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土力学 参考书目:《土力学》,浙江大学等四所院校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土木工程施工 参考书目:《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4)流体力学 参考书目:《流体力学》第二版,刘鹤年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桥梁工程

参考书目: 《桥梁工程》(第2版),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版。 (6)路基路面工程 参考书目:《路基路面工程》,孙学钧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年版。

(7)设计基础

参考书目:建筑学专业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8)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

参考书目:建筑学专业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9)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参考书目: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10)城市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

参考书目:城市规划专业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11)风景园林基础

参考书目:风景园林专业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12)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

参考书目:风景园林专业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13)水处理微生物学 参考书目:《水处理微生物学》,顾夏声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14)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参考书目:《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李广贺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15)传热学 参考书目:《传热学》,章熙民、任泽霈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五版。 (16)工业通风 参考书目:《工业通风》,孙一坚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17)环境监测 参考书目:《环境监测》,奚旦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8)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参考书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周群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给排水管道系统 参考书目:《给排水管道系统》(第三版),严煦世,刘遂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工程项目管理 参考书目:《工程项目管理》,成虎、陈群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1)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黄梯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现代经济学 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3)土木工程概论 参考书目:《土木工程概论》,丁大钧等主编,安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4)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五版)。 (25)城市经济学 参考书目:《城市经济学》,栾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26)城市社会学 参考书目:《城市社会学》,刘珊,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27)建筑电气 参考书目:《建筑电气》,段春丽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28)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9)C程序设计语言 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第3版)》,谭浩强,张基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0)模拟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六版。 (31)数字电子技术 参考书目:《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软件工程 参考书目:《软件工程导论》(第6版),张海藩,牟永敏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3)机械设计 参考书目:《机械设计》(第八版),濮良贵、纪名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4)液压与气压传动 参考书目:《液压与气压传动》,左健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35)物理化学 参考书目:《物理化学》(第五版),南京大学编;《物理化学》(第五版),天津大学编著。

(36)材料科学基础 参考书目:《材料科学基础》,张联盟、黄学辉、宋晓岚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高分子化学 参考书目:《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2007年版;《高分子化学》,潘才元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高分子化学教程》,王槐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大力发展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之一,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河北省也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进入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新时代背景下,我省城镇化推进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产业也面临全新升级的挑战,在这一境遇下,提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科学论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集群;河北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4.121

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城乡一体、四化协同道路的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练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演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我省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分析

新型城镇化和文化产业集群都是文化经济集聚的结果,两者相互促进,通过提高中心地带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将成为实现文化富民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平衡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集中在城市,城市汇集了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创意、资本等核心要素,拥有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这也使得都市圈、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呈现涟漪状的分布。但就未来文化产业的集体式崛起而言,必须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依赖症,使广大县域地区、乡村地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

2.1 文化产业集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集群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文化产业集群具备明显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且涵盖面大、产业链长,在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发挥显著的带动作用,释放出可观的乘数效应。其次,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产业自身,而且会给更多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最后,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人是经济活动中最核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这其中文化产业集群会在塑造新型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扮演着潜移默化的重要角色。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社会行为作用于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与重塑,推动了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等要素的跨界整合,从而实现了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有效破解了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打破了区域行政壁垒制约,拓展了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宽度。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文化产业集群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同时,城镇化对消费的刺激和扩张,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集群文化生产消费链条形成良性循环,重构了城镇文化产业空间形态。新型城镇化对空间形态的重塑,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有效节约了文化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提高了文化产业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知识产业链的升级。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增强了创新活力,为文化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提供了动力。同时,新型城镇化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而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将人力资本以及专业化和迂回生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带来的隐性知识创新形成了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它们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加速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效率。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3.1 科学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其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严格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安排部署,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化建设同步规划、联动实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化特色的呈现,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留出位置、给足空间,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方面,都应做到全方位的文化考量、交互性的文化表现,促使文化产业前置引领、多点开花。

3.2 依托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度呈现城镇化建设的特色文化魅力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就在于它总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只有充分依托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名城”。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应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元素,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厘清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于地域文化的创新,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树立符合世界潮流的生态环保、低碳绿色理念,认真观察、审慎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使之为我所用。应立足自身的生态特质、资源禀赋、文化内涵、经济水平,以内外兼得、相承相容的文化个性和包容理念实现“美美与共”的文化图景,打造出更多的城市文化景观和建筑艺术精品,凸显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叙事风格、创意特点和美学价值。

3.3 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文化业态,形成特色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在不断扩大。2012年,中宣部、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做了进一步修订,文化产业已扩充为16个大类、59个中类、120个小类。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精心培育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填补产业功能空白的文化业态,并使其延伸、渗透到其他行业和领域中。如,成都市的“宽窄巷子”就是对历史遗留的清朝古街道进行改造升级,不仅将其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片区,而且衍生出精品酒店、私房餐饮、演艺娱乐、情景消费等多种业态,以及成都“慢生活”“闲生活”“新生活”等城市文化。此外,还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特种电影、数字动漫等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意为灵魂的新兴文化业态的生成与汇聚,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效益。

3.4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动力

应牢牢把握《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机遇,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协调适应的前提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要求,更多利用市场机制,辅之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税收减免等措施,在土地、财税、投融资等领域切实降低文化企业的进入门槛和发展成本,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激活更多的发展动力。

3.5 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增强城镇化建设的自我造血功能

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后劲所在。提升产业的成熟度和贡献率,需要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地方政府层面,尽快完成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角色转变,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建设一批内涵丰富、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区域集约式、联动化、“智造型”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融合其他相关产业,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就业岗位。

在社会公众层面,一方面,发展建立一批代表性强、公信度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协会组织;另一方面,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倡树文明新风等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和大众人文素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向市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奠定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科学时代,2014(4).

[2]花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东岳论丛,2013(1).

[3]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4]姜德辉、杨玉娟.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J].人民论坛,2014(3).

[5]齐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维度与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4(3).

[6]贾舒宁.中小城市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师,2014(6).

[7]金江磊.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5(3).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徽区域; 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 文化促进

2008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力抓手。此前,安徽省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中也曾强调:“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省旅游局主持编制的《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围绕 “建设旅游大省并向旅游强省推进”的总目标,创新性地提出着力打造全省旅游格局的三大板块,即“大皖南国际旅游区”、“泛巢湖国家旅游区”和“新皖北区域旅游区”(下文简称皖南区、泛巢区、皖北区),对发展乡村旅游更是给予了充分关注。

据安徽旅游资讯网统计:全省仅重点景区2008年1-11月间累计接待游客2657.15万人次,同比增长9.18%,累计门票收入12.17亿元,同比增长6.34%。其中如皖南区黄山市宏村共接待78.84万人,门票收入3731.10万元;西递是53.67万人,2180.70万元;宣城市江村为30.80万人,825.56万元。泛巢区滁州市狼巷迷谷风景区共接待9.33万人,门票收入329.27万元;巢湖市金孔雀温泉旅游度假区是22.82万人,2256.60万元;合肥市三河古镇为42.70万人,179.30万元。皖北区阜阳市八里河景区共接待135.48万人,门票收入1872.62万元;淮南市八公山旅游区是72.56万人,679.87万元。[1]由此可见,安徽乡村旅游已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呈现出快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调查也表明,安徽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层面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乡村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是对优美的山水田园环境和浓郁的地域文化韵味相结合的乡村文化的审美追求。乡村文化主要包括田园景观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手工艺文化的乡村物质文化;包括权力制度、礼仪文化、布局文化的乡村制度文化;包括节日文化、家庭生活文化、民间歌舞艺术的乡村精神文化。它集中展现了一个乡村的审美思维、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生存智慧,是乡村旅游不可缺少的底蕴和灵魂,也是乡村旅游保持自身特色、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然而,在对我省三大旅游区域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开发较为成熟的皖南区,还是正在打造中的泛巢区和皖北区,在乡村文化整体氛围的保护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

(一)硬件“乡味”失却

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主要体现为自然景观、乡村风貌、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在于淳朴的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而目前我省很多旅游乡村在建筑布局等方面的“乡村意象”正逐渐丧失。一些村民为迎合城市游客的到来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们全面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设施,运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将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改建成洋房,或者建造一些与当地风格极不相称的建筑。更有一些乡村,其建筑风格已完全 “城市化”,村内大规模地建造高层住宿楼房,房屋装修过于现代,甚至购置了卡拉OK机、游戏机等现代设施,失去了淳朴自然的乡土文化韵味。显然,如此建设已难以让城里人体会到有别于城市的乡村风土、风物、风俗、风情、风景,因而也就使这样的乡村旅游失去了它应有的吸引力和独特价值。

(二)淳朴民风失范

随着城市游客的大量涌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原本憨厚善良的乡民学会了用五花八门的手段坑蒙拐骗、敲诈勒索游客;一些村民在村口对游人围追堵截、商品短斤少两、见游客就伸手要钱;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村民之间纠纷不断,甚至大打出手。也有少数村民为了能通过旅游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谓不择手段,把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引入乡村,如在村内设赌局以吸引游客,使村庄成为黄、赌、毒的窝点。还有一些乡民为能以“吃野味”招揽游客,不惜以身试法,私制猎枪去深山或江湖猎取国家禁捕生物。更有部分乡民受高消费、追求时尚的城市游客的影响,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采取偷、盗、抢、夺等极端方式获取不义之财。[2]这些道德失范现象均使乡村的淳朴民风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本源文化失真

乡村旅游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乡村文化体验,城市游客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深入的异质化感受。可是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为迎合城市旅游者求新、求异的心理,往往把乡村风俗民情如一些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庆典等等舞台化、快餐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断章取义地、移花接木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此外,由于受城市文化的影响,部分乡村居民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开始追求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使得一些乡风民俗、农耕文化等乡村传统文化渐次改变。这就变相地削弱了乡村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的积极性,而独特的乡村传统文化原本才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源泉。另一方面,城市游客在乡村旅游时所表现出的一些不遵守公众道德的行为亦破坏了当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也加速了乡村本源文化的失真。

(四)旅游商品失“色”

目前,乡村旅游的内容大都是参加欢迎仪式、参观村容、一起过节,或者加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总体上看,乡村旅游的特色不强、文化内涵不足。仅就乡村旅游商品而言,虽然不乏皖南区泾县宣纸、徽州三雕、芜湖腐乳及瓜子、铜陵姜片,泛巢区凤阳画和花鼓、舒城舒席、安庆胡玉美蚕豆辣酱,皖北区灵璧观赏石、界首陶瓷、濉溪酱包瓜、宿州符离集烧鸡等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但离农业部提出的“一村一品”还相差甚远。不少乡村旅游商品的外在包装和内在质地也都缺乏应有的文化品位,有的甚至缺少对原材料最基本的加工,文化内涵苍白,致使价格低廉,减少了乡村旅游应有的经济效益。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城乡文化的差异上。城乡文化的差异越大,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越大。[3]104-108要满足城市游客“求知、求新、求异、求奇、求乐、求美”的心理需求,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使乡村旅游向纵深发展,我省应从以下方面继承、发扬并提升乡村文化的魅力。

(一)突出“古朴”

乡村旅游从外在形态看,是因为乡村具有与城市不同的景观、设施;就内在特质说,是因为乡村相对完整地保存了传统的民风民俗,具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舒缓、融洽、富有亲和力的生活方式。喧嚣的声音、拥挤的人口、恶化的环境、超负荷的工作方式日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迫使他们去城市之外寻求解脱。而乡村文化特有的古朴正是他们追寻的意象。这种古朴,主要表现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古典的乡村建筑及古淳的民风、民俗。

首先,乡村蕴藏着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它们或土生土长,或兼收并蓄,如阜阳剪纸、安庆雪木画、芜湖铁画、徽州盆景,池州目连戏、宿州泗州戏、亳州二夹弦、巢湖含弓戏,当涂民歌、潜山弹腔、祁门傩舞、东至花灯等。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大多在热闹的乡村节庆庙会如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天贶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冬至节、腊八节等表演。故在乡村旅游开发时,要注意挖掘这些乡村传统手工艺品、戏曲及民歌傩舞的艺术魅力。而这将对厌倦了KTV包房和酒吧的城市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其次,乡村农舍等设计应保持传统的民居风貌,渗透出独特的文化意味。如皖南区徽派民居的黛瓦、粉壁、马头墙,砖、木、石三雕,黑白相间的建筑色调,虽然和皖北区古民居常见的青砖小瓦和山墙挑大梁的简约风格不同,却一样透出古朴之气。而这些与现代都市钢筋、混凝土的摩天高楼相比别具情趣,应注意保护。一些“建新仿旧”、“修新如旧”的方法值得提倡。还要充分发挥乡村中的古弄堂、祠堂及牌坊等的文化功能,尽量保留其原有韵味。同时,在乡村民居室内设计上,也应考虑与当地的传统建材相结合,家具的选用与摆放均要体现地域文化风味,让游客住进去真正有农家人的感觉。

最后,乡村旅游的文化建设要以徽商的“仁、义、礼、智、信”为意旨,发扬“以义为利、崇儒兴教、恤贫济困、诚信友善、爱乡爱国”的优良传统,把乡村打造成为“崇礼教、正名分、安生业、敦正道、敦睦邻”的“乐土”,让来此旅游的人们真正感受到乡村民风的淳朴,真正体验到身心回归后的自在。

(二)凸显“原始”

当人们把城市文化视作“现代”的标志时,乡村文化的“原始性”就随之产生了。正是这种原始性吸引着城市游客,使之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文化特性。

乡村文化的“原始”主要体现在农耕文化的神韵上。农耕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它范围广博、内涵丰富,如农耕形式、传统农用器具、乡村生活习俗、农事劳动、农业节庆、农业工艺等。突出农耕文化,就是要吸引城里游客重温先辈旅程,追忆童年往事,了解现代乡民春锄夏种的农事。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可以考虑在室内摆放雕花木架床、花木窗、八仙桌、长条凳、藤椅、竹凳、单绳直拉的布帘等过去的生活物件和拌桶、斗笠、蓑衣、升子、木纺车、斗等农家器具;在室外的庭院中,放置现已少用或不用的水磨、石磨、驴拉磨、风车、手推车、脚踏水车、石臼、犁、耙、锄、镐等农业生产工具。也可以在实物展示之外再布置一些相关的照片、图片,配上详尽的解说词。

农家院落的这种原始与粗野,对于心理压力过大、工作过度疲劳的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城市居民来说,是一种补偿与疗救。尤其对于那些父辈或自身早年生长于乡村具有浓厚 “故乡情结”的城市游客来说,看到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用具,甚至墙上依稀可辨的斑驳标语,一定会沉浸于往事的追忆,也更感受到今日生活的美好。

(三)呈露“纯真”

乡村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体现了乡村旅游的个性特征,也是城市居民的游览目标。作为乡村原生态的风物景观,不能改变其原 “真”风貌。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保持乡村田园原味,再现“天人合一”的环境。如农舍边的篱笆墙上要攀爬着豇豆、扁豆或丝瓜等藤蔓植物;村旁的田畦要长有水稻、棉花、小麦等农作物;池塘、小河里应有水草或荷叶、菱角,水面上要有鸭、鹅等嬉戏,水中应有鱼、虾游动。使城市游客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他们“回归自然”的绿色怀抱。另外,乡村的夜晚要突出“天籁”,让城市游客可以在竹椅草榻之上静数夜幕流星、漫观萤光树影,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疏阔和神秘。

其次,要保留农家人文生活的本真。乡村旅游的开发要保护乡村原有的自然古朴风貌,乡村的道路、建筑、院墙、桥梁、水域、花草树木都要能够突出和强化乡村的文化特质,决不能失真。如在村旁屋边应栽种向日葵、梨、杏、桃之类的农村常见植物;村内的小道路面可以是石板、碎石甚至是泥地;民宅的院墙可用竹篱、木篱;室内照明可采用灯笼或竹、木框架的灯具,并使用一些农民画、手工编织物等装饰。在村庄的一些主要通道、重要区域要特别设置一些标志性的物体,如水车、稻草人、打谷机等,来强化农家特有的韵味,增添乡土气息。同时,还应意识到非农忙时一些村民们随心所欲地做着农事的“慢节奏”生活方式本身也是一种乡间独有的休闲文化。城市人由于来自工作、学业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大都希望借助乡村旅游作一次远离尘嚣的空间置换。他们渴望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和真情。而乡村文化的这种率真及闲适的生活情调正好可以满足他们求真求缓的心理诉求和回归自然的愿望。

(四)保持“土野”

乡村旅游还要注意提升乡村餐饮的文化内涵以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某种意义上,追求乡土美味,已是当今城市人的一种时尚。为城市游客提供乡村饮食可从食品本身和餐饮环境两方面着手,让他们在旅游的同时既品味到美味的绿色食品,又体验到农村的乡土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食品要充分体现出“土”味和“野”味。选用自然养殖、不受污染的动植物作为加工原料,制作方法也采用乡村地方传统工艺。以原汁原味的民间菜和农家菜为主,以“土”、“野”为本,如土鸡、土鸭、土猪肉、野鱼、野兔、野山珍和当地蔬菜,真正体现出农家“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养身怡年”的饮食风格。[4]116

乡村旅游饮食环境的布置也应有浓郁的乡土味。接待城市游客,不仅要保持热情、真诚、周到、细致的服务态度,还应营造出浓郁的田园风味和农家氛围,让城市游客产生一种置身田野和农舍的感受。可以把杂糙粮、野菜、土碗、陶钵、粗勺呈现在农家的餐桌上,也可以在房间的墙壁上适当悬挂一些具有农家特色的葫芦瓢、红辣椒串、老玉米、干艾蒿等,餐桌、凳子也最好用当地的木、石、竹、藤等天然材料加工而成。总之,乡村旅游的餐饮应充分体现土气和野性,尽可能地传达出乡情之真、乡风之淳、乡貌之实的浓厚乡土味,从而使城市游客流连忘返。如今都市中大酒店专门开辟的“乡土风味餐厅”或“村野风味美食”可从反面佐证“土野”风味在乡村旅游中的必要性。

(五)注重“参与”

乡村旅游的精髓正是在于让都市人回眸传统农家生活的自然乐趣,使他们在旅游中通过参与和体验获得身心的愉悦。因此,经营者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依托自身不同的区位与自然条件,大到田园风光、自然山色,小到农户居家生活,设计出一些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的注重游客参与性的项目,如农事活动、民俗、竞体健身等。

安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农业大省,在长期的农业活动中,由于耕作方式悬殊,使用的农具各异,不同作物耕种与收获的时令有别,形成了各地丰富多彩的农事文化,如养殖、放牧、挤奶、采茶、摘果等。故在乡村旅游开发时,可结合当地实际为城市游客策划一些轻松愉快的参与性项目,如打井水、剥毛豆、拔萝卜、捉小虫、推石磨、包粽子、打麻糖、扳包谷、榨菜油、酿米酒、搓草绳、编藤篮以及水磨磨米面、水车灌溉、石臼舂米、木机织布、破竹编篾、刨木打榫、简单农具制作、陶制品制造等活动。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现象。在浅层的观光旅游之后,城市游客往往更注重对深层次的民俗文化的关注和追求。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大众性,因而也蕴藏了很强的可参与性。故乡村旅游开发中也要注意设计一些易于操作的民俗活动,如学剪纸、学刺绣、学做农家节令小吃、登鸳鸯楼、抛球择婿、坐花轿等。

此外,开发乡村旅游,还要注重发展竞体健身等项目,如游泳、垂钓、舞龙狮、走高跷、放爆竹、燃烟花、放风筝、看花灯、唱山歌、扭秧歌、打腰鼓、赛龙舟、滚铁环、踢毽子、下五子棋、丢沙包等。

多样化的参与活动,可以使城市游客体验在城里体会不到的快乐,得到身心的极大满足。也能让那些不知稼樯之难的未成年人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苦辛,从而在返城后获得学习的动力。目前,黄山市政府本着“村落文化搭台,体验经济唱戏”的理念,提炼出“当一回徽州人”、“做一天民居人”、“我爱古民居”的体验主题,努力打造出本地区的特色品牌,这一成功经验,很值得提倡。

(六)体现“品位”

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对旅游产品的策划一定要有文化品位,要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深度的文化发掘和整合,其核心就是要把自然景观资源变成文化景观。[5]220而具体到乡村旅游商品,就是在商品的选材、加工、包装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丰富的文化韵味,突出文化吸引、文化品牌和文化体验,使旅游商品凸显文化魅力。

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设计,不仅要注意文化蕴涵,还要符合审美的要求。一个成功的乡村旅游景点的设置,既能通过展示、陈列、表演等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宾主之间的互动,使游客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也能使游客的心灵得到升华。[6]如村民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能贪大求洋,把旅游乡村的建设当作城市建设,村内过于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不仅抹去了历史的遗迹,也使乡村旅游产品失去了应有的美感。

在乡村民居的修缮、物品的摆放等方面也应有明确的美学追求。有时不仅要修旧如旧,还要修旧如初。一些旅游村的乡民在自家的墙上画着金灿灿的油菜花、翠绿的柳树竹林、成行无际的水稻麦田等,这种如同绘在大地上的美丽图画,吸引了很多城市游客留连其中。也有乡民把自家的房屋装饰成“竹篱茅舍”,用“辘轳”提水浇地,当城市游客到来时,他们戴“笠”荷“锄”,用自酿米酒及“鸡黍”款待游客,早晚以鸡鸣犬吠之声反衬乡居的宁静。还有一些乡民将旅游车辆荫蔽于豆棚瓜架之下,甚至用“麦秸垛”来隐性处理停放的汽车。这些做法均值得借鉴。

无疑,当城市人熟视了高楼林立、听腻了马达汽笛、感受了空间促狭、领略了大气污浊、厌烦了人情冷暖时,便产生了回归大自然、追求自然美的强烈愿望。而乡村旅游产品所蕴涵的丰富美感正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丰富独特的乡村文化,不仅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所在。但是,仅仅依靠乡村旅游个体经营者的力量,还无法打造出真正可以支撑乡村旅游得以深度发展的优质文化。为此,地方政府还应遵循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宏观上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领乡村文化朝着有利于乡村旅游持续深入发展的方向迈进。

(一)立足人文,兼具自然

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在于乡村拥有与城市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这种“乡村生活方式”。它外在地表现为与城市不同的田园风光、农家院落,内在地表现为浓郁的乡土文化、民俗传统,舒缓、自然的生活节奏,以及融洽、随和、亲切的人际关系。所以我省各地政府要倡导坚持历史文化景观与自然风光景观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开发原则。因为自然景色如果没有人文景观的点缀就显得缺乏灵性,而人文景观如果没有自然风景的衬托装饰也会缺乏生机。故要注意引导村民对乡村古民居等地的绿化美化,融历史人文景观于美丽的自然风景之中。像农家旅馆、游乐园等的布局造型都要与乡村景观的文化特色相一致。如皖南区古村落大都遵循山水的自然规律,满足“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模式,村内古民居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五岳朝天”、“四水归堂”的态势,十分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创造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人居大环境。而皖北区的古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庄严肃穆、南方的玲珑俊秀,也有很强的地域人文特质。这一精神在开发及新建其它旅游设施时应以提倡。总之,要大力倡扬自然与人文兼具,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让城市游客从中品味民俗传统、领略乡土文化、感悟和谐人生的自然和文化之旅。

(二)传统为先,不忘现代

前文已经阐述了任何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都建立在乡村的自然状态上,不应引入与乡村传统文化不和谐的“异域文化”,如不能在古村落中修建星级宾馆,不可将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拆建、整修成洋房等。否则将会导致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自然环境受到破坏,从而从根本上摧毁乡村旅游的物质资源。但这并不等于说乡村旅游只要传统不要现代。首先,乡村文化的一些传统因素本身就存在不足,需要扬弃;其次乡村居民也需要分享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科技成果;再次,打造适应城市游客需求的乡村旅游市场也并不是越自然越好。试想:乡村娱乐中如果缺少现代器乐的参与,注定效果不会理想;在一些炎热的乡村旅游,若没有空调等辅助设施,也很难吸引到“回头客”。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要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引导村民关注旅游设施的卫生标准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水平,等等。以乡村旅游景点建设为例,对一些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挖掘整理,使其恢复本来面貌;对一些人文遗迹,需要进行借形造景,加以合理想象。既要照顾到人文景观的存生环境,又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融古典和现代于一体,让昨天的“丽”与今天的“美”相得益彰。此外,还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来设计景点,努力将吸引顾客的“奇、妙、趣、新”与自然高度融和。[7]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能获得持久的活力,从而实现深度发展。

(三)特色为尚,稳步推进

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与内在的文化品味成正比。只有注重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才可能提高乡村旅游的附加值。但是由于城乡文化价值观的分歧,导致了文化审美及理解上的偏差,开发过程中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大量开发各种类型的休闲农庄和观光果园等项目而忽视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特色资源的挖掘正是一个显例。地方政府应该在乡村旅游开发前摸清“家底”,决不能盲目开发。要突出特色和重点,形成层次,稳步推进,否则极易造成建设性的破坏。可以根据乡村旅游的自身特点,精选出若干乡土文化保存完整、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乡村进行深层次开发,不但要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创效的新途径,而且要使乡村旅游成为保护乡土文化,特别是各地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如就皖北区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而言,首先需要抢救一批濒临湮灭的且具有重大旅游价值的乡村旅游景点,如古祠堂、巷道等;其次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开发面,整修、复原旧景点以及做好与新建筑间的配套与协调;最后再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逐步向边远的、落后的、基础设施较差的、但旅游潜在价值较大的待开发乡村推进,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四)教育为重,服务“三农”

村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要激发他们兴办旅游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奉献及服务意识,使其最终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地方政府要在乡村旅游经营理念、旅游项目和内容的设计、农产品品种、饮食文化、建筑风格、经营规模等方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帮助村民开阔眼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而且,由于现有的旅游农户大都素质偏低,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尤为必要。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道德、旅游相关基础知识、服务技能、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只有建成一个与乡村旅游发展相适应的从业人员队伍,才能推动乡村旅游走上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轨道。另外,发展乡村旅游还要把治理环境污染和加强生态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对村民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使他们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真正将农村打造成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社会繁荣的乐土。

(五)“开保”并尊,持续发展

良好的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标志,也是乡村旅游能够深度开发的前提。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审批乡村旅游产品开发项目时强调与环境、资源保持和谐统一。不仅要考虑旅游产品的设计和乡村自然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对当地土地、水体、森林等的影响和消耗,保持自然景观的本真,还要考虑因发展旅游业而修建的村庄饭店、旅馆、道路等设施所带来的污水和垃圾处理问题,以确保乡村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另外,还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乡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文物、古迹造成损害,只有保护好,才能长久利用。对于那些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人文遗迹、文物古迹等,由于它们具有不可再生性,要重点保护;而对于那些具有独特的地域风俗文化、建筑艺术及饮食文化等,也应保持它们原有的文化风貌。当前,许多乡村古迹已“亮起了红灯”,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甚至濒临湮没,如泛巢区金寨县当年的红军保卫局成了猪圈,皖北区固镇的垓下古战场三千谷堆现仅存模糊的轮廓;临泉沈子国古城遗址内外城廓依稀难辨。保护的目的是为开发,只有“开保”并尊,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六)上下联动,多措并举

相对于自然风光而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在硬件建设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加之时下许多乡村旅游资源残破现象严重,保护、开发都需要大笔资金,而这让乡村自身来投入根本就不可能。因此,地方政府要正确引导旅游投资方向,优化旅游投资结构,促进旅游产业与资本市场的有效结合。当前,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主体、外资参与为主要成分的投资结构,坚持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各旅游乡村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来广泛宣传自己,努力扩大乡村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一可利用当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如在电台、电视台等上开辟专题节目等;二可通过邮电、出版等部门发行明信片、宣传画,图文并茂地对乡村旅游景点细解详述,或是出版专门介绍乡村文化旅游的书籍、刊物;三可充分利用互联网鼓励乡村建立旅游专题网站;四可牵线搭桥,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旅行社的合作,进一步挖掘整理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旅游效益。

(七)拓宽视阈,互利共赢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地方政府要有全局意识和远大的眼光,要注意联手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协作开发,共同建设旅游带或旅游圈,共创品牌、共谋发展。只有这样,乡村旅游才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自身也才能做大做强。要以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项目开发策划为指导,集中连片开发,实施资源共享、线路共连、客源互送,以整合资源,最终建立一个产品各异、市场一体、效益共生的无边界的大旅游区,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乡村旅游的倍增效益。同时,还要将乡村旅游与其它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形成具有互补性、差异性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如将乡村旅游与山水旅游、生态旅游进行联合开发;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合作,利用城市中知名旅游景点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等。就皖北区乡村旅游而言,该区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景点众多:宿州市的大泽乡起义遗址、砀山的陈胜墓、萧县刘邦避难的皇藏峪、固镇的垓下古战场、灵壁的虞姬墓等。可将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创造整体效益。[9]同时还要注意与泛巢区、皖南区乡村旅游接轨,依托“两山一湖”,吸引江南、江淮之间的游客北移,如将涡阳老子下清宫、蒙城庄子祠、亳州老子道德中宫、凤阳庄子观鱼台与齐云山、天柱山等景区协同开发,以遍览道家文化。此外,还应注意与有着鲜明特色的周边地区如江苏徐州、山东曲阜、河南开封、洛阳等地的乡村展开旅游联营,共同规划旅游路线,以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http://www.ahta.com.cn/plan/2008-12-15(安徽旅游资讯网).

[2]唐勇·浅谈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J].企业经济,2007(4):102-104.

[3][美]丹尼逊·纳什.旅游人类学[M].宗晓莲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4]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5][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M].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曹毓.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几点构想[J].农业考古,2008(3):149-151.

[7]李伟.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性[J].思想战线,2002(6):36-39.

[8][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张晓萍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9]章尚正.冷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北旅游区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7-130.

(责任编辑 岳毅平)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目前,国内外的专家还没有对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国学者谢金文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加拿大媒介素养学者Jane Tallim认为媒介素养是筛选、分析那些每天由各种媒体传递的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受众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对媒介素养的认识虽然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但多数学者大体上将媒介素养分为三部分——批判性认识媒介的能力,利用媒介获取自己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参与媒介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迅速的群体。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公民素养。近年来,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纷纷组织了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作为中等城市代表的合肥,这一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状况与上海、南京等发达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我们在合肥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鉴于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城市,高校众多,我们把这次的调查范围放在本科生内,按照一本、二本、三本等级原则选择了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合肥炮兵学院和新华学院等8所院校,每校60份问卷。问卷调查对象选择了最能代表该校特色的专业,比如在中国科技大学选择了物理专业(基础学科),安徽大学则选择了哲学系(文科类),合肥工业大学选择电子科技专业(工科类)。按各专业分四个年级,每个年级15份(新华学院三个年级)。如果该校有涉及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则在此专业再发放问卷10份。由于合肥地区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安徽省,故本调查对于安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20份,实际回收为505份,有效问卷4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调查样本的性别构成情况为男性76.9%,女性23.1%,文科30.9%,理生69.1%,大学本科一年级为22.0%,二年级为28.0%,三年级为36.0%,四年级占样本总体的14.0%。

问卷调查外我们还选择了数十位同学进行深度访谈,其结果同样印证了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并让我们对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动机和行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限于篇幅,仅呈现和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中的媒介接触与媒介使用情况。

1、媒介接触时间:网络最多,电视最少

合肥地区大学生每天接触各种媒介的具体时间是多少呢?问卷要求被访者回忆自己平均一周使用媒介的时间,经过综合计算得出:合肥大学生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为59分钟,广播31分钟,杂志24分钟,报纸22分钟,电视15分钟,我们与2004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南京大学进行的同类调查的调查数据相比较,制作了“表一”和“图一”。

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具有一定的共性,即网络接触时间最长。相比之下,合肥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或网络接触时间均远远落后于上海和南京两座城市,由此也看出发达城市和中部城市大学生利用媒介的意识还有差距。合肥作为中等省会城市,经济建设处在快速发展期,大学里的校园建设的条件有限,很少有寝室里装有电视,校园局域网的铺设也只是几个学校完成,种种硬件的限制使合肥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状况有着特殊性,但在中等城市中又有代表性。比如,从广播的收听时间上来看,与前两座城市的差距最小,这也和广播媒介对硬件要求不高有关。

2、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与报纸平分秋色,人际传播不容忽视

合肥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怎样?他们最希望获得信息的媒介是什么?他们更多通过什么媒介了解在合肥本地发生的事件呢?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各媒介均有涉及,在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中,27.3%、24.8%的人分别选择了网络和报纸,占据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比例;在最希望获得信息的媒介中,40.9%的人选择了电视,占压倒性比例,报纸和网络分占18.6%和17.6%,这与其它城市的调查中区别极大;在获得本地新闻的途径中,报纸、听别人说、广播各占28.8%、24.8%和21.6%,电视以13.1%的选择率也占有一定份额。从统计中可以看出,报纸的接触度和信任度基本平均,属于主流媒体。电视是最希望获得信息的媒介,可以看出青年学生对电视特殊的情感。在上大学后接触电视变得不方便,反而激发起大学生看电视的渴望。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和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相一致的,学生在上网娱乐、学习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浏览新闻。在获得本地新闻方面,调查结果显得相对多元化。因为本地信息往往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甚至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所以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反而成为不容小觑的传播渠道。

3、媒介接触动机和内容:娱乐战胜了资讯

现在大学生接触媒介都在干什么,对于媒介的使用是否恰当和健康,直接反映出他们对于媒介的态度。

有关大学生报刊接触的主要目的,四个选项的人数和百分比如下:

有关大学生网络接触的主要内容,四个选项的选择情况如下表:

有关大学生收听广播的主要内容,选项如下:

通过以上三个图表的数据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合肥大学生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无论接触的是报刊、网络或广播,其结果都惊人的一致。他们更多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娱乐休闲方面,媒介最主要的功能——提供信息,反而在大学生群体那里位居其次。不过,针对不同媒介,接触目的略有些不同。

在接触报刊的主要目的中,除了休闲娱乐和了解信息两大首要需求外,41.9%的同学选择了学习知识。报纸作为传统媒介,它的严肃性、公信力和知识承载能力在大多数同学那里得到肯定。在网络接触中,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信息寻求,大多停留在看客的层面,而实际参与互动的只有28.8%。大学生经常登陆的网站是新浪(55.1%)、腾讯(48.3%)、搜狐(41.5%)、雅虎(32.6%)、网易(28.8%)。由此可以看出,9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门户网站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且这些商业门户网站的资讯内容丰富,还带有电子邮箱等私人网络空间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仅次于新浪的腾讯,在我们后期的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并不是有意去打开网页,而是在登陆QQ时,网页自动弹跳出来,顺便打开而已,也印证了合肥大学生上网的娱乐性质。

4、报刊接触:“刊”胜于“报”

合肥大学生报刊的接触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如下图所示: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无孔不入的现代传媒几乎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媒介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怎样和媒介打交道,怎样利用它为自己服务而不是为它所控制,这是每一个现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合肥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中,我们发现,代表合肥地区准知识阶层的大学生,对于媒介性质的理解力和利用媒体获取信息的能力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这里,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各大专院校应该尽全力完善媒介接触的硬件设施,比如铺设校内网,在宿舍楼里安装电视等,硬件和技术对大学生的媒介观念影响很大,不能让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知识文盲”。其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媒介素养公共课,或者以讲座的方式,教授大学生利用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媒体使用习惯。第三,利用本校或者外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力量,普及传媒知识,引导学生接触媒体行业,打破大学生对传媒的神秘感。最后,我们认为素养教育最为重要的还是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大学生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保持清醒、独立和自由。

(感谢刘凤仪、李树娟等同学对问卷调查的帮助,感谢欧阳艳琴、杨露、李燕华、张欣、高东九等同学的统计支持。本文是姜红主持的“2007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07sk043。)

参考文献

[1]孔祥武,南京地区媒介素养接触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2]蔡帼芬等,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马移萍,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导刊,20052

[4]淘喜红,王艳等 武汉市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J] 教书育人,20066

[5]刘佳 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2063

[6]水延凯等,社会调查教程(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作者姜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朱静: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郜磊 姚少宝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2、“校长的手”和“AI教师进课堂”

3、中小学体育微课制作与应用策略

4、试论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5、微课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6、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研究

7、小学音乐教学与现代技术运用

8、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

9、山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一线三点”培训模式的探索

10、用新理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新课堂

11、小学音乐学科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12、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思考

13、六安霍山县“在线课堂”缩短城乡教育差距

14、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中的应用

15、安徽省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调查及对策*

16、浅谈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7、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18、浅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19、信息技术下数学P-OUT实验教学模式

20、裴翠新:游戏教学法,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更活跃

21、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践探究

22、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

2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4、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25、基于体验学习圈的小学信息技术拓展课程实践研究

26、构建导游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7、核心素养下新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析

28、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研究

29、“互联网+”视角下安徽高校网球运动课程模式探讨

30、芜湖三山区举行“Scratch编程教学”市级同课异构活动

31、亳州市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提升教师应用能力

32、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现状分析

3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分析

34、六安地区特设岗位教师调查研究

35、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制约因素的研究

36、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方法

37、小学写字教学如何巧妙融入信息技术

38、Windows画图软件与小学生电脑绘画

39、数字化校园建设调查分析

40、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马鞍山市一案例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42、信息时代下的小学班主任信息沟通模式探析

43、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作业设计原则与方法浅谈

44、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5、师风化雨润心田,师德优雅显魅力

46、安徽亳州推进多媒体教学暨智慧课堂教学

47、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思考

48、新课改中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9、小学信息技术实施层次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上一篇:材料工程论文下一篇:工程结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