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分析整改措施

2023-02-08

第一篇:护理质量分析整改措施

2014.4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质量分析及整改措施

2014年4月护理质量检查汇总

一、护理组织管理:

1、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上班有玩手机的现象

2、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

3、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

4、按要求完善业务学习,次数不够

5、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

6、护士长手册按要求及时填写,有人员变动的及时登记

7、科室应急预案没有培训

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

1、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

2、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

3、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4、氧气筒用后要放余气并关总开关,“空”“满”标识按要求挂(不要自己写的)

5、输液瓶签加药后未签名及时间。无菌观念差,有不消毒就换瓶的现象,输液瓶有留在病房的现象

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1、无输液卡,有输液卡的个别没签名及时间

2、个别床单元晨间护理不到位

3、管道没有标识,静脉留置针穿刺完没有记录日期

4、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要有标识

5、健康宣教进一步完善,个别做的不到位

四、消毒隔离

1、有过期物品的现象,吸痰器没有及时清理

2、压脉带用后没有及时消毒

3、冰箱内有杂物,肝素液当天用当天配

4、治疗车用后及时擦拭干净,治疗盘不要放病人床上

5、消毒液更换后没有记录

五、急救药品、物品

1、有交接不及时的,有质控不及时的,有没有记录的

2、个别科室有“两卡一本”不健全的

3、急救药品有没固定数量的

4、有有效期不明确的,有过期的

六、护理文书

1、体温记录单(原始)要规范记录,写床号、姓名,新入院的写下面,按表格要求书写,并保存。体温单有漏项、涂改、刮,新入院病人15:00之前血压要靠前

2、医嘱单打印不及时(督促)、漏签名,血压记录单在同一年内写了两次(应写一次)

3、核对医嘱没核对病历

4、个别科室没有核对医嘱登记本

5、个别科室没有出入院登记本

6、护理交接本漏项,涂改

护理质量检查问题分析:

1、个别护士对护士素质及纪律认识不足,护士长监督力度不够。

2、基础护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基础护理对于病人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但执行力度不大。

3、急救药品:个别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欠缺,个别科室缺乏急救药品知识的学习,交接班流于形式不认真不及时,质控不到位。

4、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个别护士无菌观念差,护士长对院感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监督和检查。

5、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质控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落实规章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各科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理各项制度及护理文书书写要求,严格落实各项护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职能: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人人参与科室管理的意识及科室质控小组的检查力度。

3、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危重、特、一级护理的病人的管理,达到“六洁、四无”

4、急救物品专人管理,每日严格检查有登记,护士长每周认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必须保证完好备用。

5、护士长要严格按照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和工作检查标准以及护理质量质控要求履行好职责。

6、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全体护士认真分析、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再次检查落实。

7、提高护士长管理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注重细节质量,争取护理质量零缺陷。

第二篇:2013年1月份护理质量检查缺陷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基础护理

存在问题 :

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巡视填写不规范,巡视不及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

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床头卡填写错误。

5、床单元不洁。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检查不仔细。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仔细。

2、加强基础护理。

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

二、整体护理

存在问题:

1、病人不知用药知识。

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

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三、消毒隔离

存在问题:

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

2、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

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2小时。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

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

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知识,并落实。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四、病区管理

存在问题:

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

2、陪护多、坐、睡床上。

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及时。

4、病房使用电饭锅。

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与病房管理。

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

五、管道护理

存在问题:

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

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

3、留置导尿管过期。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六、护理文件书写

存在问题:

1、体温单未记录过敏药物。

2、临时用药护理单未记录及反馈,无追踪记录。

缺陷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

2、护士书写不认真,检查不仔细。

3、护士长督查不到位。

整改措施:

1、护士长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

3、要求护士认真学习病历书写标准,按规范书写,写后及时检查。

七、危重病人

存在问题:

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

2、当班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全。

3、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缺陷分析:

1、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的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2、加强危重病人的护理。

3、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八、急救车

存在问题:急救物品不能正常使用。

缺陷分析:

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检查不到位。

整改措施:

1、加强护士责任心。

2、认真落实抢救工作制度。

3、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护 理 部

2013年1月25日

第三篇:ICU护理质量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二、原因分析

(1)、健康指导。个别年轻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并对健康指导工作未引起重视。

(2)、护士长、护理组长对病区的质量管理意识需要继续加强。

(3)、护士们存在个别坏习惯,有时随手将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扔在地上。

三、整改措施

(1)、护士长及护理组长对健康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让所有护理人员对健康指导工作引起重视。

(2)、更衣室的卫生责任到人,责任到仪器维护,并监督大家不能养成随手扔垃圾的坏习惯。

(3)、室内不用的个人物品、衣服不用后随时收起来,更衣室放置医疗垃圾筒一个。

第四篇:ICU第一季度护理质量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护理记录中记录的护理措施少。

2.床单更换不及时。

3.不能按患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尤其是用药指导、康复指导、心理护理。

4.值班期间护理人员着装不规范,没有佩戴胸卡,尤其是夜间。

5.更衣室不整洁,物品放置杂乱。

二、问题原因

1.个别年轻护士不注意自己的职业形象。

2.基础护理工作没有引起个别护理人员的重视、工作拖拉、不认真。

3.年轻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缺乏内涵质量,也于护士长培训不到位有关。

4.更衣室没有责任到人,大家都不注意卫生,一次性帽子、口罩随地扔。

三、整改措施

1.护士长、护理组长加强护理文件书写方面的指导、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做好培训。

2.护士长持续抓好基础护理工作不放松。

3.护士长加强对年轻护士职业形象的监督和检查,例如工作时间佩戴胸卡、不戴首饰、不浓妆艳抹等。

4.护士长制定2014年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并严格进行培训。

5.把更衣室的卫生落实到仪器维护班(周

一、

三、五)和护工班(周

二、

四、六),室内放入一个医疗垃圾筒以方便大家,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6.以上存在的问题落实到绩效考核。

重症医学科

2014年4月2日

ICU第一季度护理安全整改措施

一、存在问题:

1.输液分组签名不清、未签全名。

2.药品管理不规范,药品柜较乱,没有做到每周整理,药品没有分类放置。

二、原因分析:

1.护士长、护理组长对输液卡用药后不打勾,签名、签时间这项工作重视不够,检查力度不够。

2.ICU所用药物品种繁多,所以备用药品也较杂,导致对备用药品的管理不规范。冰箱内、药柜内的药品没有做到专人管理。

三、整改措施:

1.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抓好新进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大护理安全检查力度,确保护理安全。

2.护士长多在如何保障护士和患者双重安全上下功夫,将安全检查落实到日常的每项工作中。

3.护士长认真抓好药品柜和冰箱内药品的管理,并做到专人管理、每日整理、每周大整理。做到先用先出,按日期使用。

4.要求护士用药后认真对输液卡进行签名、打钩、签时间,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重症医学科

2014年4月2日

第五篇: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时间: 2021.08.12

地点:消化内科学习室

主持人: 何翠玲

参加人员:

N4级

3人

何翠玲

黄燕华

谭敏玲

             
                   

N3级

13人

邓雪凤

杨小梅

龚丽梅

康倩红

李志群

谢明丽

陈丽媚

李 敏

卢丽霞

杨杰媚

                   

黄敏

钟巧玲

廖秋玉

             
                   

N2级

23人

梁琼方

谭肖琴

何文杏

梁 晨

郑容梅

徐庆玲

黄伟芬

候泳秀

覃锐菲

陆遇春

                   

梁肖敏

曾钰清

曾瑶瑶

韦爱娟

朱怡静

陈智玲

刘 莹

罗 雪

谭欢华

曹樱莉

                   

甘幼芳

陈 雅

杨海瑶

刘燕玲

           

轮转

轮转

轮转

             

N1级 4人

温秀芬

刘月玲

杨 清

吴俊蓉

赖丽婷

         
   

支援

支援

           

值班后补学

                   
                   

不良事件经过:

患者15:30在B超室等候检查时发现自己静脉点滴的药水不是自己的,而是1345床陈群英的,马上报告B超室护士,即电话通知我科护士前往处理。经核实,是护士错把1345床陈群英的药水(0.9%NS100ml+西咪替丁2ml)接给了她,马上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重新接上该患者的药水(0.9%NS100ml+泮托拉唑80mg),并向病人道歉和解释,取得病人的谅解。

不良事件处理:

马上停止输液,更换输液管,重新接上该患者的药水(0.9%NS100ml+泮托拉唑80mg),并向病人道歉和解释,取得病人的谅解。

讨论分析问题:

1.为什么会接错药水?主要问题出现在哪里?

2.整改措施?

韦爱娟:年轻护士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病人不负责任,思想上不集中,凭主管心理,违反操作流程。

卢丽霞:①护士因素: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未双人查对,未反问式查对,习惯性思维,注意力不集中;②环境因素:环境吵杂,病人多,红灯响铃多,人力未达到预期配置;③病人因素:接药水时患者不在病房,患者未能配合护士执行严格查对,护士重视不够。整改措施: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落实对患者的身份识别,核对的方式采用询问式。反问式,腕带识别等两种以上的识别方式核对确保输液和病人是否相符,告知输液作用、不良反应等;②加强护士安全教育与培训,告知非必要不带输液外出检查;③对患者外出输液,做好记录,并做好交接班。

李敏:未执行三查七对,未查对床头牌、手碗带,做事情过于自信,凭感觉。

刘燕玲:原因分析: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只与患者进行口头核对,因一时疏忽接错了液体。

整改措施:1. 护理操作前都要按要求做到“三查七对’以及查对的方法要正确。操作前、中、后查对。查对床号、姓名、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过程要认真负责,忙而不乱。不能凭主观印象,遇到不明白或者不肯定的问题应及时请教、汇报。

2.非危重病人外出检查必须封管,不允许带输液去,除非危重患者或有护士陪同。

梁晨:加强护理差错事故分析。护士长应该向轮转护士介绍科室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要重点介绍本科室常见的护理差错,提醒引以为戒,与共同分析差错原因,引导轮转护士想办法如何避免犯错。

李志群:护士接液体时,要认真落实三查七对工作,不是口头上的喊口号,接上以前,要让病人或者家属看过瓶签上的名字,无误后方可接上,并告知药物的作用,送检员送病人外出前,应核对病人的所有信息,包括手腕带及输液液体上的信息,无误后方可送出。

何文杏:原因在于①未严格按照流程、未严格三查七对,没有使用反问式语言询问患者名字,未核对住院号,确认患者后操作也未查对。②责任心不够强③对患者的病情不够了解④急于接完药去接其他铃⑥未从之前的不良事件中吸取教训,思想不够重视。

曾瑶瑶:时刻强调查对制度。工作过程中,要不断提醒护士们注意无菌操作原则、三差八对原则、双人核对原则,即便工作再忙碌,也要严格遵守这些原则,护长要适时提醒各位护士,强化安全意识,杜绝各种差错事故发生,即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患者。

黄敏:1、护士未做好查对制度;2、护士责任心不强;3、护士执行医嘱不准确,未能按医嘱严格给药;4、科室监察和督导不到位;5、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查对错误。整改措施:1、护士应核对医嘱,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按床号;2、护士到床旁,应询问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手腕带、相关信息,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给药时间,并输液单签名;3、加强工作责任心;4、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养,保证病人的安全。

陆遇春:1347这个病人再走廊接的药水,责任护士见从45房间走出来就误认为是45,说到底也就是一个查对问题。没做好三查七对,没有行反问式。操作后未查对。送检员互送病人带药水外出也是不符合规定。

杨杰媚:护士无论执行哪一项操作必须做好严格查对,消化内科加床多,必须认真做好查对工作,患者外出时不能将输液带出,必要带输液时应该做好交班,送检员再次确认无误。

谭欢华:护士责任心不强,责任护士未做到“三查七对”未认真查对。

整改措施:责任护士接药水前,应反问式查对,查对病人名字,床号、住院号、手腕带,确认无误,方可接上,接上后再次去查对,在治疗单上签字。

邓雪凤:没有认真查对,查对过于形式化。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反问查对,查手腕带,病人或家属参与查对工作。

杨海瑶:培训不到位,管理者督促不到位。

杨小梅:1 .查对制度没有做到位,2.查对的方式不对。3.主观意识过强,缺乏客观意识,缺乏法律法规知识

候泳秀:原因分析:1.护士思想不重视,心思不够缜密2.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3.未严格执行给药流程。4.未严格执行医嘱。整改措施:1、科室定期学习并考核查对制度,给药流程,用药错误应急预案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核对病人的用药3.坚持双人查对,必要时可跟家属查对。4.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龚丽梅:核对过于形式化、口头化只核对病人的床号,没有做到三查八对,准确无误核对病人的所有信息。

刘月玲:1.该护士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没有做到三查八对;2.该护士缺乏责任心;3.病房环境嘈杂;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到三查八对,采用多种核对方式,如核对床头牌、手腕带,反问式查对等;2.加强护士安全教育与培训。

梁琼方: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注意三查七对。外出检查的患者没有必要不可将输液外带。

梁肖敏:1.查对制度不严,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只喊床号不喊姓名,致使给患者输错液体。2.不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3.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

甘幼芳:1.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操作前只核对床号、操作中、操作后均未进行查对,2未进行反问式查对。3.核对患者身份方式错误。4.工作中安全意识薄弱,思想不够重视,缺乏责任心。

陈雅:1.三查七对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按照三查七对工作执行,只是核对手腕带床号,床头牌信息和反问式查对没有做到。

吴俊蓉:护士三查七对不到位。整改措施:①做好三查七对;②护理员送检之前再看一次药水是否正确

朱怡静:责任护士未按照三查七对工作进行患者查询,也没有给家属查对,而且当时患者是已经推出来做检查发现没有药水,既没有查对,也没有在输液单上签字。过后也没有发现药水数目不对,责任心不强,工作流于形式。

整改:查对患者信息,遵循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特别是已经不在床位的病人检查时候接药水更注意查对。

陈丽媚:就是认真三查七对,接药后再次查对。

徐庆玲:护士未做好查对制度;2、护士责任心不强;3、护士工作不在状态。

钟巧玲:违反了查对制度,没有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二,工作粗心大意七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对每一位病人口服药都要仔细查对。2,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还是要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不能粗心大意,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黄伟芬:查对不到,未进行三查七对,简化及违反操作流程,存在想当然思想。

陈智玲:护士未做到操作前中后的三查七对,不严格执行医嘱,护士责任心不强,沟通不到位。

曾钰清: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未与家属共同核对。

康倩红:应该与患者查对,问到他答应为止。

谭肖琴: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整改措施:接液体时要采用反问式查对,查三查七对的内容,查手腕带。

郑容梅:没有认真进行查对制度。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规范带教实习生,做好放手不放眼.

其他护士发言几乎同上观点。

护长总结:

原因分析:1.三查七对不严格,反问式核查流于形式:如果护士严格进行了核对及反问式核查,就不会有换错液体的事件发生。2 换药高峰期,护士工作量大,值班人员相对较少,护士一次拿好几个床位的液体,存在隐患。3 患者年龄大,反应慢:这也是导致护士换错液体的原因。3.非危重病人外出检查必须封管,不允许带输液去,除非危重患者或有护士陪同。

措施:1 严格三查九对,应用反问式核查,换完液体再行核对一次。如果有可能,最好采用二人查对。2 护士长采用弹性排班,换液高峰期如上午时间可适当增加人力,换完液体及时巡视。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3 安排床位尽量合理,住院患者多的时段减少单间及二人间的分配,各病室病员尽量均匀安排,避免一个病房床位多于拥挤,影响护士视觉,这样可有效的减少换错液事件发生。4 对于年龄偏大,反应不及时的患者,护士长多安排人力巡视,适当放慢核对速度,杜绝换错液体等不良事件发生。5.对于那些刚刚参加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得过且过的护士,护士长加强教育,用正能量的榜样鼓励她,使之改变工作态度,减少差错发生。

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策:1、严格执行护理三查八对制度;织护士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护士认真执行护理查对制度;2、定期进行业务考核、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以确保护理安全。3、护士应积极调整心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紧张和焦虑,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护理工作。4、规范流程,理性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多与核心制度执行不严格相关。因此,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于身份识别制度、医嘱执行制度、进行合理修订并制定简单、清晰的流程。结合以上流程对全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要求全员知晓并能正确实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年度考核个人总结下一篇:护理三基三严考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