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涉农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

2022-09-14

现代学徒制将教学场所与企业实操环境有机结合, 实训基地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重要载体,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有力的保障。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在实施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学徒制过程中, 探讨建设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法, 希望能为涉农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培养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在涉农专业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学徒制案例躲在制造业服务业中实施, 涉农专业由于植物生产受季节性约束, 生产周期较长, 植物种类繁琐, 其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起来难度较大, 但只要根据农时需要, 紧密与企业对接, 创造适合农业人才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条件, 尤其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

(一) 涉农专业学徒制的实行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 种植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师傅的言传身教, 中国近代的花匠、盆景世家也是遵循这种古老的师徒形式, 一般是将从业者送到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家, 边劳动边学习, 一段时间后出师, 通过这种方式将古老的种植修剪技能传递给从业者, 同时也将传统的文化和职业道德传承下去, 从古至今农业专业实行学徒制有着较好的社会认可度。

(二) 现代农业要求涉农专业实行学徒制的育人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规律的产业, 除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外, 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农产品生长的自然规律。

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挑战, 农业将越来越成为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解决这些问题, 靠科技和专门的农业人, 这就需要在农业人才的培养中融入更多的精益求精的农匠精神, 通过培养不仅具有先进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的职业道德的农业人才来抵御各种风险。学徒制的育人模式正是给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鲜的养分, 从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给予相对应的师傅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迅速成长为符合行业要求的技术能手。

(三) 涉农专业学徒制的实行必须要以植物生产规律为基础

农作物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 有利于开展半工半读的学徒制教学, 只要涉及合理, 涉农专业实施学徒制育人模式是可行的。在生产的关键时期, 如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杂交授粉、收获等环节, 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参与生产实践学习技能, 农闲时, 以学生的身份学习理论技术, 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 既满足了企业的生产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 同时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教学模式, 学生带着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回到理论中学习探究, 用理论学习的知识指导生产时间岗位, 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现代学徒制运行的关键条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围绕培养适应湖北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学生认知规律, 践行学徒制人才培养规律, 遵循两个教育主体、两个教学主体、两个教学场所..的原则, 实行分段是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身份的递进转变。

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阶段主要进行单项的技能训练, 依托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开展职业素养训练, 同时, 企业主体进行企业文化讲座, 将企业文化慢慢进行渗透;第二学年, 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学习, 这里主要是根据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安排教学, 在学校时学生身份, 在企业是学徒身份, 在教室学习理论知识, 在企业“场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的岗位技能训练;第三学年, 学生已经是企业的准员工了, 只要以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习, 同时增加开设企业管理课程, 培养企业骨干。职业能力培养的每个环节、校内专项、学徒轮岗、学徒顶岗的每个实践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其关键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融入教学过程, 边生产边学习, 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要素。

(一) 突出单项技能的训练, 将校内基地建成师徒工作室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校内基地建设主要满足专业单项技能的训练, 单项技能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反复训练的基础, 因此基地建设在突出实践性的同时, 还要全天对学生开放, 根据农业生产任务, 采取小组生产进行教学, 考虑技能的训练的常态化及专项技能的技术性, 我们根据单项技能训练的项目成立师徒工作室, 它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和培训, 部分具有技能鉴定、生产服务功能, 主要教学培训形式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 突出优点是使技能训练常态化、师徒交流便捷化。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根据训练项目成立了农作物生产工作室、农作物种子生产工作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室, 实行师傅负责制, 师傅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担任, 优秀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 实行学生自治, 师傅指导, 工作室全天对专业学生开放。

(二) 突出真实项目的轮岗, 将轮岗实训建在“场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轮岗实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 按照企业真实任务设计实训项目, 按照基地的实际生产项目来安排教学, 将学生的岗位与企业的真实岗位对接, 结合农作物生长的季节特点, 在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推广基地实行现场教学, 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轮完生产岗、销售岗和科研助理岗, 一般由学校师傅先讲授相关理论, 再由企业师傅进行实践指导, 学校师傅适时补充讲解, 确保学徒更好地吸收消化。教学的过程主要涉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种子销售和种子质量检测等于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环节, 按照项目提出—项目的分析 (教师完成项目中所需知识、技能的教学) —项目的实施 (学生按照师傅的要求来完成农作物的生产) —项目的评估 (对工作态度、技能操作和产品的质量) 组织实训教学。

(三) 突出学生特点, 将顶岗实训基地建在在大型企业工作一线

在第5-6学期, 学生开始进行顶岗实训阶段, 为了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现代学徒制的基地建设是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建设示范性深度合作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全面带动顶岗实训基地建设。我们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学徒制的建设, 通过轮岗实训“场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企业的工作流程, 第三年通过双向选择, 可以以“准员工”身份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企业根据前面两年的学习和了解, 安排准员工合适的岗位, 享受企业员工见习期的待遇, 学生可以比其他条件下培养的学生提前半年进入拿薪酬阶段,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 经过前两年的轮岗时讯, 学生早已经熟悉了岗位的工作流程, 准员工阶段能够迅速上手, 即刻适应工作岗位。整个实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学徒从专项技能到核心技能到独挡一面的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

四、建设的成效和启示

(一) 现代学徒制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企业的作用, 体现了学徒培养的特色, 有力的支撑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三年, 种子生产养护经营专业已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实训基地也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 建设成果获得农职委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专业建设成效初显。

(二) 现代学徒制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启示

(1)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实训基地建设是重要环节, 校企深度合作是必备要素, 我们在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同时, 也要能够更好地为合作企业服务, 成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员工培训基地。

(2) 必须努力扩展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 将校内师徒工作室也就是校内单项技能训练场所对外开放, 成为学生学习技能的住课堂, 服务社会的主渠道;校外实训基地在满足生产教学的同时, 要加强现场教学的有效性, 可以通过现场录像, 网络直播等方式把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效的转变为教学过程, 解决校外基地上课难的问题, 提高校外基地的教学功能。

摘要: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 践行“六双”原则, 实行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身份的递进转变, 建设如何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建设适合学徒制培养的实训基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种子生产与经营,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9号.

[2] 刘桂香.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7 (8) :98-101.

[3] 朱建军.依托产学研实训基地培养时尚农业专门人才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 2016 (1) .

[4] 黄享苟, 陈卓.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 :93-93+92.

[5] 罗泽榕, 王江锐, 林滔, 罗少郁.基于现代学徒制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21) :46-4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区综合治疗干预模式对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下一篇: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创新型实践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