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森林规划设计调查林地的优先级划分

2022-09-13

河北省在2015-2017年间, 要进行全省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所谓二类调查, 是以森林经营单位或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 无缝隙调查, 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质量, 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 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规划设计、林业区划、制定森林采伐限额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等提供基础数据[1]。

二类调查中工作量最大的是小班的地类划分和调查, 而林地的划分与调查更是重中之重, 首先必须明确林地分类系统。

1 河北省林地分类

根据河北省实际情况以及林地的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将林地划分为7个一级地类, 细分为14个二级地类, 具体为:乔木林、疏林、特灌、灌木林、未成林、苗圃、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其他迹地、失败地、荒山、辅林地、困难地和规划外。

2 各林地地类简述

乔木林: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2且连续面积≥0.067 hm2的片林或林带, 其中, 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8 m或单行林带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 m以上, 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 应视为2条林带;或人工造林达到成林年限且生长稳定, 保存有效株数达到规定数量的幼林地, 郁闭度虽然达不到0.2, 仍视为乔木林。

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郁闭度在0.10~0.19的林地。经济树种不能构成疏林, 林带无疏林。

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 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 灌木盖度达30%以上的林地, 包括特灌和一般灌木林地[2]。特灌, 指分布在年均降水量400 mm以下的干旱地区;或乔木分布 (垂直分布) 上限以上, 专为防护用途;或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经营的灌木经济林。一般灌木林地:不属于特灌的其他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简称未成林, 指未达到有林地标准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指植苗造林开始展叶生长, 直播或飞播造林明显出苗, 整体 (含补植) 成活率≥40%, 不足林分标准, 尚未达到成林年限, 仅人工起源的幼林地, 取消“封育未成林”地类。

苗圃:固定的林木和木本花卉育苗用地, 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和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工、贮藏等设施用地。

迹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迹地。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 包括造林失败地、荒山、辅林地、困难地和规划外。

3 林地地类划分优先级

3.1 简单地类

林地小班内情况简单明了, 只有乔木、灌木、新栽植苗木和苗圃中的一类植被或某一类植被占绝对优势;或者没有可辨识人工造林、采伐痕迹和无法利用的闲置土地;或达不到乔木林、疏林、灌木林和未成林的地类, 如迹地和宜林地, 都属于简单地类。直接根据定义确定地类, 平原以及山区耕地以及人为干预少的山地多半如此。

3.2 复杂地类

复杂地类是指在植被构成上由生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灌木和新植苗木几种植被混在一起, 且树种起源、年龄、树高和胸径各不一样的地块。碰到这样的地块就需要先认真分析, 再确定地类, 人为干预剧烈的地块往往如此。

3.2.1 优先考虑郁闭度

只要小班内各类乔木、亚乔木郁闭度之和≥0.2且大于667 m2时, 则优先定为乔木林, 再根据蓄积或株数定优势树种 (某一乔木树种在小班主林层蓄积量中占小班总蓄积65%以上时, 确定为小班优势树种;无蓄积小班以株数占比达65%以上的树种为优势树种;很多树种分不清优势时, 将树种合并为树种组记载, 即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混) 。

3.2.2 生态用材树种优先于经济树种

当一乔木林小班是由生态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组成时, 经济树种不算蓄积, 小班因子主要有生态用材树种决定, 这也符合先生态公益林、后商品林的区划原则, 同时在林种上用材林优先于经济林。

3.2.3疏林地与乔木蓄积

当小班内各类乔木、亚乔木郁闭度之和在0.10~0.19时, 乔木有无蓄积对地类优先级起决定作用, 其优先级如下:当疏林地下层灌木覆盖度达到30%以上, 如果上层疏林有蓄积, 优先定为疏林, 否则定为灌木林;当疏林下层栽植未成林, 如果上层疏林有蓄积, 优先定为疏林, 否则定为未成林;乔木林择伐后保留上层木达到疏林标准且有蓄积, 下层天然萌生苗尚不足成林年限的, 优先定为疏林, 如果达到成林年限且生长稳定, 保存有效株数达到乔木林规定数量的, 优先定为乔木林;由山杏、山榆、野皂角、山桃、丁香和白蜡等亚乔木 (有乔木特征但很难有蓄积的小乔木) 构成的疏林, 其优先级低于灌木林与未成林[3]。

3.2.4 灌木与未成林

灌木和未成林混一起以及割灌造林, 如果灌木覆盖度≥30%, 优先界定为灌木林, 如果灌木覆盖度小于30%, 则界定为未成林。

3.2.5 未成林或乔木林与苗圃

未成林或乔木林与苗圃的优先级关系:留床超过2a生长稳定的大苗, 栽植密度与合理造林密度接近的, 优先定为乔木林;高速公路、国道、高铁两侧100 m范围内, 通道绿化成果, 介于未成林或乔木林与苗圃之间的, 优先定为未成林或乔木林;林苗间作模式, 优先定为未成林或乔木林;高密度 (222株/667 m2以上666株/667 m2以下) 栽植的有明显株行距的单一树种, 优先定为未成林或乔木林, 准确记录密度;扦插苗、灌木、园林树种混交的, 定为苗圃。

4 结语

小班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统计和经营管理的基本单位, 地类的划分决定着小班的本质, 如果地类错了整个小班就错了, 其他的调查因子都失去意义。非林地小班容易区划地类, 因此, 能否掌握林地地类划分的优先级, 决定着小班调查的正确与否, 决定着小班的经营管理模式, 决定着各类林地面积和权属的统计精度, 决定着生态公益林 (地) 和商品林 (地) 及其下各林种的统计精度, 决定着森林覆盖率和蓄积的统计精度等。可以说, 能否掌握林地地类划分的优先级完全能够左右河北省二类调查的精度。

摘要:小班的地类划分和调查是二类调查中工作量最大、最基础的工作, 而林地的划分与调查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更精确地查清全省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质量, 掌握林地地类划分的优先级最为重要。

关键词:二类调查,林地,地类,优先级划分

参考文献

[1] 孟宪宇.测树学[M].第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2] 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 田建辉, 曹迎春, 赵连清.河北省森林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S].石家庄: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201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和价值下一篇:高中语文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