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摩擦试析论文

2022-05-0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球贸易摩擦试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全球贸易中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形成重大障碍。一些国家和地区转向采用更具隐蔽性、针对性和表面合法性的新贸易壁垒,使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随着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今后中国不得不直面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全球贸易摩擦试析论文 篇1: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 要:中日农产品贸易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两国贸易的增多,农产品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中日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出发,结合近年两国农产品贸易摩擦事件,从中国和日本两方面分析了产生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日农产品;农产品贸易;贸易摩擦

文献标识码:A

1 中日农产品贸易现状及摩擦表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不断增长,而日本是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2001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总额为57.2亿美元,占到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35.78%。但从2002年开始,由于受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影响,致使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出现了较大波动。此外,在金融危机、经济波动等宏观环境的影响下,2008年和2009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出现了负增长,直到2010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才走出困境,恢复增长。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是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问题,但由于中国农产品质量欠佳,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没有取得国际身份证,给中国农产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日本为维护本国农产品市场,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台了众多政策措施,激化了两国的摩擦,2002年的冷冻菠菜事件,2004年的禽流感疫情事件,2006年的“肯定列表制度”,以及2008年初发生的“饺子中毒事件”,这一系列事件都是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激烈的集中体现,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2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

当今世界正逐步走向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各国贸易更加頻繁。但是由于各国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使得贸易摩擦难以避免。此外,关于农产品贸易问题,国际没有统一制定可以参考的标准,各国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作出决策,增大了贸易摩擦发生的概率。除了国际方面的因素之外,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中日两方分析。

2.1 中国方面的原因

(1)我国农产品质量较差。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的污染,在当今时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致使我国农产品污染不断加剧。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虽然近几年此状况有所好转,农产品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距离国际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中国个别的农产品质量较差,并且其中存在化肥、农药等残留超标问题,日本常以我国的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为理由对我国农产品实行非关税壁垒,我国农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了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摩擦。

(2)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单一,且以为初级产品为主。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并且日本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对象,在2010年,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配额占中国对全球贸易配额的18.72%。并且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制造技术还十分不成熟,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因此,一旦出现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就会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造成强烈的冲击。

(3)外贸体制不健全,监管体系落后。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产品出口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外贸体制。由于缺乏组织的领导和协调,农产品难以形成一致的价格,对外报价时尽量压低造成恶性竞争,影响了农产品出口的秩序,并且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遭受损失的往往是农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追求短期利益,农产品以次充好。此外,我国农产品的监管体系落后,没有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联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相关技术也很不成熟,给不法农民和商人创造了“可乘之机”,使得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落到国际市场。

2.2 日本方面的原因

(1)为保护国内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农业是一个国家中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农产品完全依靠进口,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就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而日本耕地面积仅有504万公顷,大部分农产品依赖进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相当于日本农产品价格的10%左右,以绝对的优势进入了日本市场。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和农产品的发展,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很高的关税和对一些农产品要加征国内批发价,不仅控制了农产品的进口总量,而且提高了农产品价格。2010年,日本的食品自给率从以前的40%提高到45%,实现国内食品生产、进口及储备的稳定平衡,确保对居民食品的稳定供给。日本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经济背景下,实行自由贸易保护是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2)日本农产品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在日本农产品市场,除了中国出口占有较大比重之外,越南、巴西、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对日农产品出口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日本农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制造业迅速发展,但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生产成本过高等因素,使得农业发展趋于衰退,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日本农业部门的生产率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价格水平却是远远高于国际水平。日本国内市场高居不下的农产品价格,为其他国家农产品进口提供了条件,中国因为价格优势和地理优势大量进入日本市场。日本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只能通过设限措施来保护本国农产品。

(3)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促使技术贸易壁垒的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消费者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日本为发达国家,居民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标准也相对较高,绿色、健康、无污染为其基本的要求,因此对农产品的进口制订了严格、复杂的技术标准。但是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过于苛刻,如日本厚生劳动省制定的农药残留标准(MRLS)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另外,WTO相关规定为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提供了某些依据和依靠。

3 解决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对策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频发,严重影响了中日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策略缓解贸易摩擦,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充分发挥中日两国的贸易互补优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农产品质量。

近些年日本频繁对我国农产品发难,很大部分都是利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不高这一缺陷。中国要想缓解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就必须提高本国农产品质量。

首先,农民和企业应该树立以科技促发展的经营理念,摒弃重量不重质的生产模式,以环保、健康、绿色的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确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另外,在产品准入制度和检测标准上的提高改善也是促使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关管理部门结合当前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在国内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我国农产品检验检疫水平,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从而在源头上就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2)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较晚,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还不健全,要想在世界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要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为我国农产品出口保驾护航。首先,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通过预警机制收集国际农产品市场出口信息,特别是针对日本农业部和海关部门,为我国外贸企业对日本出台的农产品出口限制提供应对的准备和预案。其次,完善出口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在原有检测制度的基础上,发挥中立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减少出口企业通过寻租而降低出口产品质量的情况,严格把守出口农产品质量。最后,还可以奖励优质产品出口企业,对于优质出口品牌和企业给予出口免检或者是资金奖励等措施,从而引导出口企业自觉提高出口产品的标准。

(3)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

日本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对象,在农产品对外贸易额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过分狭窄的销售市场,会加大我国对其的依赖程度,一旦发生贸易摩擦或是经济的动荡就会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甚至对整个外贸易市场造成强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实施出口市场的多路径化,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不同的出口政策,重点发展扶持新兴市场、稳定东南亚市场、积极开发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理分布的市场结构。因此,我们就应该加强市场调研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偏好,进而“对症下药”,同时有针对性地打造本国的农产品品牌,拓展我国农产品的市场。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利用不同的出口市场规避风险,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4)積极使用WTO规则。

WTO 是一个建立在复杂规则体系之上的多边贸易组织,每个成员国都承担了非常广泛的义务,也享受到相应的权利。WTO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确保WTO各项协议的实施,保证所有成员国履行义务和承诺,废除各成员国与WTO各项协议不一致的有关措施,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协商解决贸易争议是首选,也是WTO所要求的。我们应该加紧对WTO规则和协议的研究,在中日农产品发生摩擦时,积极使用WTO赋予的权利和措施,减少贸易摩擦危害。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措施,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绿箱”措施包括一般农业服务支出,粮食援助补贴,粮食安全储备补贴,单亲家庭农场补贴,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等一系列措施。

(5)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协调组织。

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行业协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组织形式还很不规范。我国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协调组织,在贸易摩擦中积极协调、斡旋,加强交流,缓解矛盾冲突,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完善和建设:首先,通过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协调组织建立倾销和反倾销的监督机制,并充当反倾销的起诉人和应诉人,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由其作为代表与出口过进行协商。其次,在相关检测设备和技术应用上,行业企业可以合作开发,节约成本,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再次,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商会应该协调农产品在不同市场的分布,避免在同一市场上数量过分集中,减少遭受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可能性。总之,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商会等协调组织等促进市场机制的规范化和秩序化,更好地促进中日农产品贸易的进行。

4 结语

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互相之间发生贸易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只要两国遵守WTO协议,合理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完善双方贸易方式,中日农产品贸易必将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商伟,管娜.试析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J].日本问题研究,2009,(2):16-19.

[2]高瑞荣,曹炳汝.中日农产品贸易与贸易摩擦分析[J].江苏商论(国际商务班),2011.

[3]杨胜利.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3):119-122.

[4]孟金花.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分析及我国对应的策略[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孙占军.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历史回顾与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

作者:赵晓梦

全球贸易摩擦试析论文 篇2: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 要 在全球贸易中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形成重大障碍。一些国家和地区转向采用更具隐蔽性、针对性和表面合法性的新贸易壁垒,使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随着贸易摩擦多发期的到来,今后中国不得不直面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

关键词 贸易摩擦 反倾销 争端解决

一、中国贸易摩擦现状

自我国出口的铜版纸、服装等产品相继遭到贸易救济调查。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不少专家在去年做出的“2010年我国产品将遭遇更多贸易壁垒”的预测已成真,而作为我国出口主力产品,纺织、服装等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贸易调查步入“全球化”,中国企业如何破解困局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危机导致我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加剧

相对美国、欧盟等热衷于调查我国产品的发达经济体,经济危机让发展中国家对贸易救济调查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国去年便曾破纪录地对我国发起多起调查,据世贸组织统计,在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1/4针对中国产品。

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报告说,2009年中国和阿根廷的双边贸易额为88.29亿美元,和2008年相比下降了35.8%。目前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农产品(14.91,0.00,0.00%)出口目的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和阿根廷对进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被认为是造成去年中阿双边贸易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发达经济体频繁“出手”

除了阿根廷,上周欧盟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将在未来15个月内对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做出最终裁决。本月初,美国方面曾表示,要对中国内地产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1%的反倾销税。

(三)出口主力产品成重灾区

去年曾有不少专家认为,尽管2010年全球经济逐渐回暖,但中国产品仍将面临更多的贸易救济调查。近期新提起的贸易案需要调查的是去年的情况,因此尽管去年我国某些产品出口没有增长或者增速较慢,但如果对方的国内生产数量增长得更慢,相对来看,他们仍然可以提起贸易救济调查申请。屠新泉认为,如果发起国去年的经济形势比较差,今年就会频繁发起调查。

从另一方面看,纺织、服装、机电产品不仅是中国出口主力,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全力发展的产业,因此这类产品出口国外很容易与当地产品发生冲突。与此同时,许多产品在被欧美国家挡在门外后,又集中将市场转向发展中国家。随着今年这些国家经济转好,生产恢复,这也将成为我国产品“被调查”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特点

首先,贸易摩擦将呈现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更多的国家将以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为借口,以偏概全、夸大事实,对我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技术性贸易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成为影响我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知识产权、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加。

其次,我国遭遇反补贴等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将继续增加,反补贴案仍为未来两年的焦点。肖鹞飞认为,与反倾销调查以企业为主要目标不同,反补贴调查的對象包括政府和企业,且主要矛头指向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被指控的项目一旦被认定为补贴,就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的运用产生负面影响。被裁定为补贴的项目,往往会成为后续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证据,从而诱发更多反补贴调查。

再次,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新热点。发达国家对涉及这些行业的贸易争端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以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另外,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一些东欧、拉美国家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同样以制造业为主,与我国在经济结构上缺少互补性,其国内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容易受我国产品冲击。

三、中国应如何应对当前越演愈烈的贸易保卫战

(一)认真分析中国对外贸易频繁遭遇贸易壁垒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虽然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使世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使全世界的总体福利得到提高,但独立的民族国家在参与经济贸易往来时,首要目标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在WTO的协调与约束下,世界各国贸易政策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始终存在,并时有抬头甚至呈加剧之势。

(2)一些国家对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担忧。过去的几年里,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较为疲软的状态,虽然从2003年底开始了非常缓慢的复苏,但在全球需求不能迅速提高,各国对外出口增长幅度较低的背景下,中国出口的迅猛发展势必影响到现有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给一些国家传统出口结构带来竞争压力。

(3)WTO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为协调各成员方的利益,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国内经济的过分冲击,WTO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使缔约国能够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特定工业的建立、维护国家安全、保护环境等理由暂停、修改或撤消WTO的各项义务。但由于WTO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过于模糊、存在漏洞,使合法的贸易救济措施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成为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同时,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相对于GATT时期的争端解决机制已有很大改进,但仍有不足之处。

2.内部原因

(1)外贸结构的不合理。首先,出口产品结构过于单一。中国出口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大都已进入产品成熟期,市场上供大于求,势必导致激烈竞争。由于低技术含量的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小,此类产品的大量出口只会导致价格的不断下降,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

(2)外贸经营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由于产品技术更新能力薄弱、品牌核心价值低、同质性替代性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习惯于采取传统的单一价格竞争。这种低价出口和出口的无序增长往往授人以柄,引发国外对华频频发动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进口限制措施。此外,中国政府对出口贸易在产品生产、价格制定、出口规模约束、出口市场选择与划分等一系列环节上的管理、协调弱化,行业协会的功能尚未健全,对“违规”企业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加之一些部门盲目鼓励出口创汇,出口秩序混乱的现象恶化,增大了贸易摩擦的几率。

(3)入世不利条款的影响。中国加入WTO后,虽然可以借助多边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但由于中国在入世时承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特保条款”等不利条款,而这些承诺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使得中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在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时,中国政府和出口企业仍处于不利地位。

(二)中国应当采取的态度和措施

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摩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越来越多的 出口产品收到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制约和惩罚,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的受害国。这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产品为主有密切关系。

地段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的特点是: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的成本优势和产品价格优势生存;技术含量少、企业资金规模要求不高。因而,企业的进入壁垒低、退出成本也低,产品可替代性强。如果对中国产品实行贸易制裁,限制中国产品进口,可以很快在其他国家找到替代中国的产品;如果中国的成本优势削弱,投资者可以迅速转移投资,撤离中国市场,在其他低成本地区生产,然后进口以满足过呗市场需求。这样,使用贸易救济措施、制裁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代价较低,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才会越来越盛行。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应对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面对的长期战略性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不可能永远在低端的制造业上分享微薄的利润,必须调整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谋求进入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参考文献:

[1]赵阳,刘阳.再论中国崛起之“国际贸易摩擦时代”.国际经济评论.2005(2).

[2]秦法萍.试析中国面临的国经摩擦及应对措施.生产力研究. 2006(2).

[3]吕中军.中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之思考.生产力研究.2007(1).

[4]华慧婷.浅论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商业经济.2007 (5).

[5]胡齐.中外贸易摩擦.研究探讨.2007(2).

作者:肖 肖

全球贸易摩擦试析论文 篇3:

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提升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日益凸显。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之势,而且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与此同时,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尤其2018年3月,美国以知识产权盗窃和强迫技术转移为理由不断对中国施压,并最終导致两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发达国家凭借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明显的垄断地位,使其他国家的正常经贸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知识产权风险。因此,出现贸易摩擦是中国经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贸易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知识产权贸易;贸易摩擦;创新驱动战略;贸易竞争力

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发展,伴随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是知识产权事业的迅猛发展,自2011年起,我国专利申请量一直保持全球第一的规模,知识产权进出口额也迅速增加。知识产权贸易是服务贸易拓展能力与水平的反映。近年来,中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力度不断加大,原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实施,其发展的取向为微笑曲线左侧。知识产权贸易作为服务贸易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决定了我国在全球总价值链当中所处的地位。我国与贸易伙伴国出现贸易摩擦的原因在于彼此间在价值链分工中处于更加接近的位置。合作伙伴通过制造贸易摩擦以阻挠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顶端攀升,由于知识产权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更容易因摩擦而产生严重结果。

一、我国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显现新特征

(一)知识产权贸易额增长迅速

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道桥梁,知识产权贸易能够使企业的创新能力获得有效提升。现在,我国在很多领域通过研发所取得的专利逐年增多。这就为发展知识产权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贸易市场至少在1100家,而且从国际上看与中国建立起这方面贸易关系的国家就已经突破130个国家。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2355.2亿元,增长22%,出口368亿元,增长14.4%。技术服务出口1153.5亿元,增长14.4%,进口839.2亿元,增长7.9%。我国知识产权进出口使用费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对高端生产性服务需求仍然旺盛,同时高端生产性服务出口竞争力也在提升。对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主要由我国产业向价值链两端的不断延伸导致国内产业对知识产权进口需求的大量增加,同时,自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重要会议场合多次表示中国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得企业对技术研发的意愿和动力不断增强,对购买知识产权也更加积极。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降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知识产权风险而采取购买海外知识产权或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共享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短期内,这一趋势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创造和运营能力的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出口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逆差也会收窄甚至实现知识产权贸易顺差。

(二)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专利技术构成了知识产权的核心要素,更是知识产权贸易的重要内容。自2011年以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已经连续8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0.2万件,同比增长18.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超过1800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近6600件。2018年,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5.5万件,同比增长9.0%。华为、京东方等科技企业的PCT申请量居前。2018年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发布的全球5G标准核心必要专利数量排名中,华为公司以1970件排名第一。2019年3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数据,通过该组织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超过25万件,其中华为公司的申请量达到5405件,位居全球第一。华为公司一直注重在美国的专利申请,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增长,2018年以1680件位居美国专利授权量第16位。与华为的专利布局有相似之处,京东方也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研发和专利申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18年,京东方在美国的专利授权量全球排名第17位。WIPO发布2018年全球国际专利申请(PCT)情况,京东方以1813件PCT申请位列全球第七。

(三)知识产权贸易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执法与立法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满意程度显著提升。在执法办案的结构上不断得到优化,不仅案件的结案速度较以往明显加快,而且执法办案在效率上也不断提升。同时,在国际相关法律的框架之下,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合作。不仅建构起“一带一路”“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而且还促进了多边合作机制的形成。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贸易的政策环境,通过鼓励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创造,扶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必要支持。在国际交流方面,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平台,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知识产权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019年11月,中国与欧盟签署了《关于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的联合声明》,宣布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谈判结束。该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对加强中欧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推动双方经贸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发展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知识产权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贸易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也为我国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贸易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知识产权质量影响贸易发展

自2011年以来,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一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大国。但是还不能称为知识产权强国,因为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扶持政策的引导,我国产生了很多低质量专利。大部分企业是根据企业所在的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优势进行专利布局,并申请相关知识产权。同时进行知识产权的海外申请和布局,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部分企業存在大量申请低质量专利从而套取国家的专利申请资助和授权后的奖励,破坏了知识产权创造和市场化运营秩序,影响了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的顺利发展,致使我国在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中处于被动局面。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出口不但与英美等国相比数量较低,而且与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其贸易额也位列其后,说明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偏低。

(二)知识产权贸易逆差趋势增大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进出口逆差达到1987亿元,逆差主要是与美、日、德等国家的知识产权贸易有关。三国的逆差数额在全球总额中就达60.0%。在知识产权贸易中,我国出现逆差的事实表明此方面的竞争能力极弱。当前国际上对知识产权方面有一个衡量的指数,即TC。以某个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差额与贸易总额的比值进行反映,这一数值可以使通货膨胀的波动受到影响情况得到有效反映。运用相对值的办法对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贸易的实际竞争情况进行反映。该TC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如果这一数值越趋向于1,则其贸易竞争能力则越强。否则,其竞争能力则相对弱化。分析发现,我国的数值为低于0而高于-1,说明我国在知识权权贸易方面的差距相当明显。

(三)知识产权贸易诉讼案件多发

自1986年开始我国就遭受美国知识产权方面的调查,至2018年,受调查总量达到240项。2017年与我国企业相关的23宗案件几乎都与知识产权侵权有关,而且所涉及到的领域众多,越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越是容易在这方面沦为侵权的主体。因为立案过程相对简单,诉讼的费用居高不下,且相关程序又极为繁杂,实施的救济手段又极其严厉,假使是在不得的情况下进行的调查,那就会使企业深陷窘境而不能自拔。我国台湾的HTC企业在美国及欧洲市场拓展的速度较快,仅2011年即已经抢占欧美一半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来自美国的“337调查”,企业多次出现败诉的现象,致使业绩不断下降,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竞争力都受到不应有的影响。在知识产权贸易开展时,对国际贸易和东道国相关法律同样在认识方面存在问题。

三、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知识产权贸易

以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为契机,建构起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政策引领机制,促进技术创新的不断实施。在国际贸易呈现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我国必须将其作为自我发展的新起点,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实施好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要做到创新的自主性,实施重点领域的跨越,以此对未来进行科学引领。我国无论在中介机构、各个行业及政府机关都必须形成独有的创新意识,以知识产权作为重点要素实施创新型驱动。要强化技术与知识等高级别要素在贸易中的占比,促进贸易中知识因素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要使各个行业向价值链的高位阶聚焦,特别是在具有战略地位的新兴产业及高技术领域应该形成一种先发制人的优势,要在这方面争取主动地位,促进贸易质量的不断提升。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布局,对各项规划超前实施,加快重点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进程。要以最快的速度对先进技术的发展实施引领,不断提升知识在贸易中的重要支撑。要在向高价位价值链攀升过程加快追赶进程,要尽快成为在价值链中起主导作用的链主。同时,注意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合规性审查方面更应该如此。贸易出现摩擦是表面现象,其本质在于产业的竞争和技术实力的竞争。而产业竞争与技术竞争其根源又在于创新的竞争,这就要求我国在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政策。

(二)建构知识产权贸易风险防控体系

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贸易摩擦应对体系,提升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对知识产权贸易的相关规则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要实现以企业为主、社会各组织广泛参与,建立起覆盖多领域、多层次的贸易摩擦应对体系。在政府层面要对已经走出国门的企业强化知识产权领域的管理,严格遵循有关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规定,特别是坚持把握相关标准,强化对相关案件的跟踪。如果发现有风险隐患,就需要及时进行预警,尽早制定并实施相关举措。强化保险赔偿及海外产权保护机制,让知识产权的网络化建设覆盖到海外相关区域。企业要注重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对高技术产业的中间产品加大进口力度。另外,通过直接向对方投资的形式代替我国对外实施的产品出口,以有效规避贸易壁垒。对于已经出现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的情况,要积极进行应诉。要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完成各类调查取证活动。可通过就侵权事件与原告签订协议和解,也可通过谈判的方式对事件进行协商解决。当然,以特有的商业的方式进行解决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就专利进行交叉许可方面的尝试等举措。针对个别企业因为规模较小而无能力应诉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委托订单接受之前在所签合同中载入相关的免责内容。行业组织应该经常进行事关知识产权内容的培训,熟悉世贸组织规则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三)强化知识产权贸易的部门协调与法律保护

将知识产权贸易上升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和实施,针对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政府机关的作用,聚焦知识产权贸易,实施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组建知识产权保护组织,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知识产权贸易,在相关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具体负责。另外,可以协助企业在海外建立相应的产权保护协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重点领域里的知识产权的依法保护。当前,我国已经将积极主动加大进口力度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内容加以实施。加强知识产权关系、各类产权标准及对其实施的国际保护。同时,强化知识产权贸易的法律保护,在涉外知识产权贸易获得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除了需要建立并实施相关的贸易战略,更有必要强化世界范围内的产权保护意识。强化产权的布局,打造竞争优势。超前进行布局着眼于专利侵权而进行的一种防御性手段,更是参与竞争与挤占市场的重要举措。要使专利布局呈现多层次的特点,不但要加强核心专利管理,更要强化防御性专利的管理,实施外围布局,降低海外风险,保护合法权益。以建立专利联盟和专利池的方式,使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挥。企业要通过团结协作的方式强化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海外的援助措施要不断完善,使维权与互助更见实效。

(四)促进知识产权贸易在全球价值链增值中发挥作用

服务贸易集聚了诸多高端技术和服务要素,其技术进行与加工贸易相比进展的速度要快得多。知識产权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十分巨大,对于未来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规模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竞争力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贸易在服务贸易乃至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品牌、设计与技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经营中日益突出,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形象。同时,合理开发企业蕴含的品牌价值,使其转化为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进出口贸易的真正动力和保障。针对我国生产的很多产品处于价值链下游偏上的位置,要关注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和企业的经营和知识产权交易,并做出适当的策略调整。拥有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企业基本会掌握着产品相关标准的裁定权和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知识产权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这将成为一个国家步入价值链的中游偏上的位置,并且最终获得利润的最关键性的因素。促进多边贸易合作,提升中国产品贸易在价值链中的位阶已经成为我国新的目标。要与外资展开积极的合作,鼓励企业要与那些能够对全球价值链产生主导作用的公司进行合作,采取特许权的方式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出口。同时,提高进口资产中知识资产的比重,尤其是高技术知识与设备应该成为关键内容加以重视。此外,注重全球性智力资源的引进,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和高水平运营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和知识产权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栋.周俊宏.美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J].华章,2014(27):73.

[2]赵棣.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10):154-155.

[3]马治国.新时代如何更好完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基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的观察与思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7):4-17.

[4]宁彦昕.论中美知识产权争端新动向及中国应对措施[J].法制与社会,2018(19):18-20.

[5]冯晓青.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以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为考察对象[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7):27-37.

[6]闫晓旭.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7]曹盼.论国际法视野下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D].南宁:广西大学,2017.

[8]沈雁飞.试析中美贸易战背后的知识产权分歧[J];中国商论,2018(19):90-91.

[9]单晓光.中美贸易战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7):18-26.

作者:牛士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后勤物资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