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阅读答案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童趣阅读答案范文

《童趣》阅读答案

守望童年,陪伴成长,浓缩精华,阅读收藏,让童真童趣永葆新鲜,共享一份温暖关怀。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童趣》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故时有物外之趣( )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3)鞭数十,驱之别院( )

(4)徐喷以烟( )

2、文中有很多词语作为成语保留下来,请你摘录一个并说说它的意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一种平常的景象或景物,在儿童眼里可能会变得美丽而又神奇,你在童年时代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请写出其中的一个事例。不少于40字。

参考答案:

1、(1)故,所以

(2)强,通僵,僵硬

(3)鞭,用鞭子打

(4)徐,慢慢地

2、解释合理即可。

(示例: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庞然大物: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3、(1)心里这样想着,那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成了白鹤。

(2)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吞下。(意思对即可)

4、略

第二篇:中考阅读之《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忆童稚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项为之强 以弱为强者 ..C.徐喷以烟 清风徐来 ..D.观之,兴正浓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时有物外之趣 学而时习之 ..B.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 然胡不已乎 ..D.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将“夏蚊成雷”联想成“群鹤舞空”的情景,并从中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B.文章最后一段的“捉”“鞭”“驱”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以大欺小、残忍粗暴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表现力强,“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流传至今,称为成语。 D.文章启迪我们:只要热爱自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就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

(2)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

13.C 【解析】C中“徐”意思都是“慢慢的”;A中“余”前一个是“我”,后一个是“剩下的”;B中“强”前一个通“僵”,僵硬,后一个“强大”;D中“观”前一个是“观看”,后一个是“景观”。 14.B 【解析】A中“之”前一个是“的”,后一个是“它”;C中“然”前一个 “„的样子”,后一个“那么,既然这样”;D中“以”前一个是“把”,后一个是“认为”。 15.B 【解析】B项表现的是主人公的纯真善良。 16.(1)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关键词“藐小”“必”)(2分)

(2)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关键词“鞭”“之”)(2分)

第三篇:《童趣》同步练习和答案

《童趣》同步练习

一、自学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童稚 ( ) 鹤唳( ) 瓦砾( ) 凹凸( ) .....拟作( ) 癞虾蟆( ) 项为之强 ( ) .....藐小之物( ) 冲烟而飞鸣( ) 为( )之怡( )然称快 .... páng 然大物 凹者为hè yí 然自乐 2. 划分句中停顿。

(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 能张目对日。 (5)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6)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7)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8) 蹲其身,使与台齐。(9) 见二虫斗草间。

3、填空:(1) 《童趣》的作者是 代的 家 (姓名),字 ,他的代表作是自传体散文集 。

(2)全文紧紧围绕一个 “ ” 字 依次写了 、 、 三件童年趣事,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4、解释句中加点的字或画线的词:

(1) 故时有物外之趣 ( ) (2) 明察秋毫( )(3)项( )为之强( ) ..(4)怡然自得 ( )(5)凸者为丘( ),凹者为壑( ) ..(6)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7)捉虾蟆,鞭( )数十,驱( )之别院 ...(8)兴( )正浓(9)方( )出神 ..

5、记住下列通假字。项为之强 通 ,义 。 .记下一个词性活用。鞭数十 义 ,活用

明白下列“然”字的意义。怡然称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呀然一惊

6、选出没有比喻义的句子( ) A.夏蚊成雷。 B.果如鹤唳云端。

C.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D.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7、记住下列五个成语的意思。

怡然称快: 明察秋毫:

1 / 7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8、对比理解:

观:昂首观之( ) 以:徐喷以烟 ( )

观之,兴正浓( ) 以丛草为林( )

作青云白鹤观( )

之:有物外之趣( ) 为:项为之强( )

昂首观之( ) 以虫蚁为兽( )

驱之别院(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二)目标达成检测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我”能得到许多物外之趣的原因是

2.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 张( )昂( )素( ) 3.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 作青云白鹤观( ) A、创作 B、构成 C、作品 .(2)能张目对日 ( ) A、看 B、分开 C、睁开 .(3)蹲其身 ( ) A、他 B、他们的 C、自己的 .(4)神游其中 ( ) A、神态 B、精神 C、神志 .4.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

。 5.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

。 6.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

。 7.写出文中的四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 / 7 8.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

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9.第一段与

二、

三、四段的关系是

10.第③段叙述了观察的地点在“

, ”

观察时身体的姿势是“ ”。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文中用“ ”、“ ”两个字体现。

1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一”和“尽”两字关联,表现了癞蛤蟆“ ”和“ ”的动作非常敏捷。“捉”“鞭”“驱”表现了我对癞蛤蟆的 之情。

12、第四段表现了“我”的 、 。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 吞。

(3)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14、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三)训练与拓展

学 奕(孟子)

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④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①奕:古代一种围棋。 ②数:技艺。 ③奕秋:善奕者,名秋。 ④为:谓,说。) 1.给加点的字注音。诲二人奕( ) 鸿鹄将至( ) ..2.用“∕”划分朗读节奏。 使 奕 秋 诲 二 人 奕 3.解释加点的字。

①通国之善奕者也 ②惟奕秋之为听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4.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

3 / 7 ①②

③5.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 6.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杨布打狗

[原文]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②衣而出。天雨③,解素衣,衣缁④(zī)衣而返⑤。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⑥扑矣,子亦犹⑦是也。向者⑧使⑨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⑩能无怪⑩哉?”

[注释]1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

2 素:白色的。

3 雨:下雨

4缁(zī):黑色的。5. 反:通“返”,返回。

6. 无:不要。

7.犹:通“訧”,责怪。8.向者:刚才。

9.使:假使。

10.岂:怎么

11.怪:感到奇怪.

1、解释加点的字:

(1)衣素衣而出 ( ) (2)天雨 ( ) ..(3)解素衣 ( ) (4)岂能无怪哉 ( ) ..(5)将扑之 ( ) (6)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2)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3、这则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说明了什么)? (四)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18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节选自《闲情记趣》) 1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盘盂(yū ) B.探汤(tāng) C.鹤唳(lì) D.怡然(yí)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4 / 7 (1)日始出时去人近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日初出沧沧凉凉 (4)项为之强 20.翻译句子。(6分)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1.[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5 / 7

《童趣》参考答案

一、

1、zhì lì lì āo tū nĭ háma jiāng miǎo chîng wèi yí 贻 殆 戾 籁

2、(1)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 能/张目对日(5)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6)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7)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8) 蹲其身,使/与台齐(9) 见/二虫斗草间。

3、(1)清 文学 沈复 三白 《浮生六记》 (2)趣 观察蚊飞的乐趣 观察花台草木的乐趣 观虫斗驱蛤蟆的乐趣

4、(1)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2)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3)颈,脖颈 通“僵”,僵硬(4)安适、愉快的样子(5)丘陵、山丘 壕沟(6)被 (7)用鞭子打 赶,驱逐(8)兴趣 (9)正

5、D

二、

1、我的视力极佳, 我有“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

2、东张西望(张牙舞爪、张灯结彩、张口结舌、剑拔弩张) 昂首阔步(昂首挺胸) 素昧平生(艰苦朴素、素不相识)

3、(1)B(2)C(3)C(4)B

4、心之所向

5、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 余年幼

7、(1)明察秋毫:视力好,连鸟类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都看得清楚。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2)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4)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5)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8、A

9、总分关系

10、土墙凹凸处 花台小草从杂处 蹲 定 细

11、吐 吞 厌恶

12、正直可爱 天真无邪

13、(1)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2)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3)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4)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5)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

14、(1)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和培养自己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2)要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浓厚兴趣,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生活。

三、

1、(1)穿,穿着 (2)下雨 (3)脱,脱下 (4)难道 (5)打(6)假如,假使(如果)

2、(1)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2)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

3、这篇寓言故事说明: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

6 / 7 答案: 18.A(2分) 19.(1)去:距离(2)故:所以 (3)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以上每小题1分,共4分)20.(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或:谁说你很智慧呢?谁说你很聪明呢?) (2)(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以上每小题3分,共6分。“孰、汝、知、私、拟”等几个词要落实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1~2分。翻译的句子与原意相差甚远的.不给分。)21.探求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凝神观察,大胆想象,富有好奇心 示例;欣赏第一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大胆质疑;欣赏第二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因为他能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题6分,前两空每空2分,意义相近即可。后一问2分,分析合理即可。第二空中的三句答案任答出一句都可给满分)22.略 文言文译文

【甲】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在辩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碗口那样小,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而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嘲笑说:“谁说你多智慧呢?”

【乙】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夏日的蚊子声音像

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变成仙鹤了。我抬起头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让蚊子留在帐子里面,慢慢地吸口烟喷出来,叫蚊子冲烟飞鸣,当作青云中的白鹤观看,果然就像鹤唳云端一样,令人怡然称快

7 / 7

第四篇:2014年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童趣》学习及答案(新人教版)

一、

1、识记字音。鹤呖怡然

土砾沟壑虾蟆蹲其身

2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二、词义。[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细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

[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昂首]抬头。昂,抬。[项]颈,脖颈。[素帐] 白色的帐子。素:白色。

[徐]慢慢地。[观]看,观赏。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砾(lì)]碎石、碎瓦。[定神]使精神安定。[以„为„]把„当作„。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兴趣。[盖]原来。[为(wèi)]被。[方]正。[鞭]用鞭子打。

[果]果然,果真[数十]几十。 [驱]驱赶。[强]通“僵”,僵硬。[藐小]细微。。[作青云白鹤观]景观。[壑(hè)]山沟。

项为之强(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 徐喷以烟(徐:慢慢地。以:用) 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唳:鸟鸣) 以从草为林(林:树林) 兴正浓(兴:兴趣)方出神(方:正) 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察,观察) 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译句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暗自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成语 [明察秋毫]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 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四、指出词所指代事物。必细察其纹理(代词,代“它的”具体指“藐小之物”)

驱之别院(代词,代“癞虾蟆”)蹲其身(代词,代“我的”) 昂首观之(代词,代“蚊子”)

使之冲烟(代词,代“蚊子”)物外之趣(助词,的)

五、一词多义。藐小之物(助词,的)

项为之强使之冲烟(代)

以丛草为林(当作)以丛草为林(把,介词)昂首观之(代

词,代“蚊子”)驱之别院(代词,代“癞虾蟆”)

作青云白鹤观(景观)观之兴正浓(代)

昂首观之(观看)心之所向(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六1选择题。①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昂首观之使之冲烟飞鸣 B、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C项为之强以虫蚁为兽D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

②下列短语理解有误的一项()A明察秋毫:清楚的看到秋天的景色。 B怡

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C庞然大物: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D夏蚊成雷:夏夜里蚊子成群地飞,发出雷鸣般的叫声。

③选出词义相同一项()

A必细察其纹理其如土石何B以丛草为林二虫尽为所吞

C、徐喷以烟以虫蚁为兽D、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④选出加点词意思不相近的一项()

A定神细视昂首观之B鹤呖云端冲烟飞鸣

C怡然称快故时有物外之趣D作青云白鹤观留蚊于素帐中 ⑤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张目:睁开眼B、怡然:喜悦C、昂首:仰着头D、藐小:轻视小看

⑥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一段统领全文的一个词是“物外之趣”。B、二段表明作者展开联想和想像的一个词是“私拟作”。C、段写作者细察神游的乐趣。D、段“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写出作者的疾恶如仇,爱憎分明。

⑦二段中“又”字用法应该是()A表转折,有“可是”之意。B表意思更进一层 C表示集中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D表示重复或延续。

⑧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明察秋毫:比喻细小的事物 B徐喷以烟:慢慢的C留蚊于素帐中:朴素的帐子D观之兴正浓 :兴趣

七、阅读理解1. 从

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答: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 3围绕“物外之趣”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③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 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答: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 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答:察。关键:丰富的想像。

8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答① 有强烈的好奇心。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9 命和睦相处。②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③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第五篇:阅读一路开花的阅读答案

篇一:阅读一路开花的阅读答案 我是你的一道难题(一路开花)

那是上午十点十五分。校园内,一片书声琅琅,而我,却不在其中。

跟你说了一百八十遍,我不喜欢读书,也不是读书的料,可你偏不听,硬要逼着我来。没办法,我只好阳奉阴违,暗渡陈仓。

为了使我彻底摆脱网瘾,你黔驴技穷,竟然狠心克扣我的零花钱。于是,导致我现在虽然逃学在外,却无处可去。

没的说,那糟老头子肯定又给你打了电话。他生来就和我是对冤家,见不得我有半点自由。至于你,我更是想都不用想,就能在脑中刻画出你此刻面目狰狞的表情。

挂完电话,你和平常一样,__________地丢下菜摊子,裹着油腻腻的大花围裙四处找我。网吧一个挨一个搜,马路一条接一条跑。

你绝对想不到,逃学后的我竟会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唉,我都忍不住暗自感谢,土里土气的你给我生了一个那么聪明的脑袋。

知子莫若母,这话,点不假。我真没料到,你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我。

可怜,你寻到我的那一刻,我正躲在教学楼背后,靠着书包呼呼大睡。阳光遍地,四处草香,实在惹人心醉。

你杀猪般的咆哮,差点没让我在梦中就心肌梗死。你解下脏兮兮的围裙,拧成绳状,二话不说,便朝我劈头盖脸袭来。

你说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放学的时候来。为了保命,我在人群里跑啊跑;而你,为了捉到我,就不顾一切地追啊追。追就追吧,你还舍不得搁下你的大花围裙。 你自己想想,一个一百六十多斤重的泼辣妇人,在校园里鬼哭狼嚎张牙舞爪地追着一个不过一百一十斤的消瘦少年又打又骂,成何体统?

好吧,我输了。因为,你又在风声呼呼的足球场上哭了。

我回过身来,看着你,不知所措。你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外围的跑道上,一面仰天大哭,一面____地诉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的不易。

我爸去得早。我知道,你的确不易。可你不易和我努力读书,没多大关系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又没说不养你。

行,你赢了。你唾沫横飞的叙述,再一次使我满怀愧疚。我提着书包,晃晃悠悠地朝你走去,蹲下身来,轻声安慰你。

在你的软硬兼施下,我没办法,只好臣服,答应你重回学堂,好好念书。

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 你哭天抹泪,好话说尽,差点给校长跪下,可他就是不愿收回成命。如果不是先前答应过你,我真想把手里的书包甩在他的脑袋上,而后拉着你,一走了之。

你跟着校长一路走啊走,求啊求。最后,铁石心肠的他还是把你拒之门外。

那夜,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很多。其中,包括将来如何让你幸福。如何让你幸福呢?我真是没个谱儿。走出学校,踏进社会,我又没有一技之长,生存都是难事,更别说养你。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早,我尚没起床,同桌就跑来砸门了。他气喘吁吁地说你病了,在校医务室里,高烧,四十度。

原来,昨天晚饭过后,你又去校长家门口了。为了让他改变主意,你无畏大雨滂沱,在教师宿舍的楼下站了整整一夜。

那老头,真的被你感动了。他决定撤消勒令退学的处分。

我刚跑进医务室,你就哭了。你拉着我的手说,宝啊,快谢谢校长,谢谢老师,你又可以回来读书了。 你看,你多不争气,又把我给弄哭了。你不知道么?我可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期末考试,作文是以难题为主线,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结果,我写了你。因为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 (选自《宁波晚报》 2011年9月18日,有改动) 16.文章第二段中“阳奉阴违,暗渡陈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慨括。(2分) “我”不喜欢读书,母亲硬要逼着“我”去。“我”离开了家后没去学校上课,却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睡觉。

17.体会下列句子中母亲的心理,把横线上省略的词语补写出来。(2分) (1)挂完电话,你和平常一样,________地丢下菜摊子,裹着油腻腻的大花围裙四处找我。 (2)你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外围的跑道上,一面仰天大哭,一面________地诉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的不易。

示例:(1)急匆匆(2)凄婉(伤心)(与此相近,符合语境即可)18.作者为什么说“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3分) 母亲一直想让“我”努力读书,但是“我”却对读不上心,没能如她所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她“解不开”的难题;然而不管“我”如何差劲,母亲都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对“我”始终充满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母亲“放不下”的难题。(表意相近即可)

[1] 篇二:阅读一路开花的阅读答案

一路开花《一张纸上的46个名字》初中小说阅读及答案作者:tc123100 文章来源:会员上传 他是个怪人。

他很少说话,经常迟到,脾气还特别大。我没见他跟谁一起走过路或者吃过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交。

他成绩不好,又不大合群,因此,同学老师都不太喜欢他,尤其是,隔三岔五就在课堂上点名让他交学费。他不说话,把头埋得很低很低,像要塞进课桌里一样。 再后来,他与我同桌。可不到一周,我们就被调开了。 他喜欢把书堆得乱七八糟,有时还会闯进我的地界。我和他不熟,因此,就会板着脸数落他。有一次,我怒了,指着他的脑袋问他:“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呢?你爸爸是怎么教你的?” 因为这句话,他忽然跳起来踹了我一脚。年少血气方刚,我哪儿忍得住?我们大干了一场之后,彻底成冤家仇人了。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忽然莫名其妙地跳起来打我。

初二上学期,他继续欠缴学费。天天站在讲台上点名,问他具体什么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仍旧不说话,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那时,他大概十五岁吧,因为没人愿意和他同桌,加上他学习成绩极为糟糕,所以被调到清洁区的角落里一个人坐。

没人理他,他也没有朋友。体育课,他通常都是一个人躲在教室里睡大觉。很快,我们便把他忘却了。

初二票选,是个女生,不但温善勤奋,还弹得一手钢琴,因此人缘超好。

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她拿着一张绿色的信纸来找班里的每个人签名。她说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想把大家的字迹都留在一起,这样比较有意义,而且,只要签字,就免费请喝一瓶可乐。所有人都高兴坏了,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签。

最后,46个人拿着46瓶可乐回到教室,有说有笑,更把角落里的他衬显得孤独与落寞。 再后来,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起初我以为是错觉,后来一问,大家都这么认为。 他不但把整个班里的卫生都承包下来,还天天顶着大太阳去操场上提水给同学喝。最离谱的是秋季运动会,他陪跑、送糖水不算,还把加油两个字喊得比谁都热血沸腾。

没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但他的行为的确像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在努力汇聚的同时,也已把周围的心灵全然濡湿。

很多人觉得感动,对他伸出援助之手。有人帮他补习,有人给他买早餐,甚至有人提议在新学期秘密募捐,帮他把学费的问题给解决掉。

期末考试过后,他虽然只是中等,但仍旧被选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上台发言。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流泪。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绿色的信纸,小心翼翼地摊开:“我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很辛苦。那天我来得很早,打算收拾书本然后退学,没想到,竟收到了这封信。真的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你们会看不起我„„没有你们给我凑的学费,我可能已经是苦命的煤炭工„„” 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那张绿色的信纸上,有46种不同的笔迹和46个熟悉的名字。 没人说话,也没人转头去看。很久之后,教室里才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故事情节。

他不合群,大家都不喜欢他→ →他发生改变,成为进步最大的学生→ 2. 第六段提到当他听到“我”的数落时,“忽然跳起来踹了我一脚”。认真阅读文章,说说他这一举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文中的班长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 文章前三段交代“他”的“怪”和“不合群”有什么作用? 5. 认真阅读文章,说说题目“一张纸上的46个名字”的含义。 参考答案

1. 班长找每个人签名,46人都签了名 他上台发言感谢大家,掏出写有46个名字的信纸 2. 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很早就去世了,“我”对他的数落揭了他心灵的伤疤,所以他会跳起来打“我”。

3. 班长乐于助人、讲究方式方法,用独特的方法帮助他走出孤独与落寞,成为进步学生;她温善勤奋,不光学习好,而且弹得一手钢琴;她人缘超好,拿着信纸找班里的每个人签名,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签名。

4. 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大家都不喜欢他,以及写他的改变作铺垫。 5. 表面是指那张绿色的信纸上有46种不同的笔迹和46个熟悉的名字,实际上是指大家对他的帮助使他走出了孤独与落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疼痛完成青春范文下一篇:特色学校管理范文

热门文章

童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