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浅谈

2022-10-15

实践教学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1]。染整专业实践教学是“染整工艺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之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染整工艺原理的理解, 并得到技能训练。为此, 在染整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 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兴趣为宗旨, 重点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同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技能, 为大学生将来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积极主动及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实践过程中, 我们采用以下措施。

1 解除实验课对理论课的依附, 将主干实验课单独设课

通过单独设课, 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目前, 我们已对染整专业开设的主干实验课程实行单独设课, 单独考核, 单独记学分。其课程实验包括《染整工艺与检测》、《染料与助剂实验》;综合实验有《染料与助剂合成综合实验》、《染色大型实验》、《染整实验综合设计》等大型实验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立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及专业操作技能都至关重要。

2 创造条件,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1 开设多样实践活动

为满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尝试开设多样实验。如:扎染、不同图案的印染、目前流行的渐变染色等等,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可扎染成手帕等实用物品, 这样, 学生看着自己的成果, 心理油然产生成就感, 下次实验就会很积极、认真。同时, 我们学院每学年举办一次学院设计大赛, 染整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扎染成不同的图案做靠垫、通过不同染色方法制成T恤等多种创意作品, 巩固学生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创新思维。

2.2 改进实验设备

在印花实验过程中, 我们学院购买的现成印花网, 花色相对比较单一, 图案千篇一律, 学生对这样的印花实验兴趣不高。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通过向同等学校交流学习取经, 改变这种单一印花网的限制, 改由学生自制空白筛网, 染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花型图案, 并剪成纸样贴于筛网下面进行印花实验。当最后印花产品完成时, 学生为自己的设计成果欢呼,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2.3 PPT教学

在理论教学中, 目前高校已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教学很少被采用。在实验教改过程中, 我们既要重视按照教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操作规范, 又注重贴近实际引进专业性和现代性教学内容, 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才能达到提高实际水平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2]。一方面, 我们可尝试把老师提前试做的实验过程录下来, 在录制过程中, 老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 上课之时, 播放给学生观看, 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在自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疑虑, 解决老师忙不过来的现象, 同时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更能使学生充分理解。另一方面, 部分实验项目处理时间近一小时左右, 如涤/棉混纺织物退煮漂一浴法工艺、阳离子染料染色等, 学生把织物放入水浴中后, 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内, 他们各自忙各自的, 聊天、玩手机、看电子书等等, 时间白白浪费, 如果我们在这段时间, 利用多媒体播放生产车间里和本实验项目相关的生产过程, 可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自己目前所做的实验在工厂里如何操作生产, 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做的实验有一定的意义, 一方面充分利用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学生, 增加学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知识面。

3 明确实验目的, 加强操作能力培养

以往实验教学的模式过于程式化, 实验书中操作的每一步骤都详细写明。教师讲解“照本宣科”, 学生操作“照方抓药”, 从而使学生存在实验兴趣不高, 实验效果不好等现象[3]。为适应创新型人材和实用型人材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验教改中, 尝试增加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的环节, 要求学生在开展实验之前, 自己查阅资料, 制定实验目的, 设计实验方案, 确定实验需要的仪器、药品、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现象, 自行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不仅可以满足社会所需人才, 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各种要素中占有显要的地位。对工科学生来说这种实验能使是需要学生亲自操作、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的一种能力。而技能的实用性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基础。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通过由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到专业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方式, 制定合理的实验项目, 从入门性实验到专业基础实验再到专业实验最后综合大型实验, 按照这种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规律, 逐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熟练程度。

4 专业相互结合

在我们学院, 染整专业包括两个方向:一是染整方向, 另一个是助剂方向。这里的助剂主要是染色整理过程中所要使用到的染料、表面活性剂及整理剂等。助剂专业在染整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开设《染料与助剂实验》及《染料与助剂合成综合实验》,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学生合成出产品往往不知道如何使用, 如果可以用他们自己合成出来的染料即整理剂等做染整实验, 如:染料“对位红”的合成、整理剂低甲醛耐久整理剂2D树脂即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的合成, 合成后简单测试后留着备用, 在做染整实验项目:棉织物染色即棉织物防皱整理时, 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合成的染料及2D树脂进行对织物处理染色及后整理, 这样合成后加使用, 连贯成一体系, 更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染整专业本来就是交叉学科, 在染整专业中渗透着一些如电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助剂方向更是如此, 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可拓宽学生知识面, 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增强学生自身修养。

5 考核评价

根据学院关于学生成绩考核、考试改革的意见, 实践教学的考核正向多元化延伸, 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 如目前我学院实施的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课内提问与实验报告相结合、抽签现场操作等。其目的是要引起学生及老师对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 改变学生实验课仅是混混就可以过关的错误思想。

6 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实训锻炼

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核心条件, 要努力构建出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实训基地网供学生实习、实训[4]。校内实验室供学生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拓宽专业知识, 但不能模拟企业生产, 在质量、成本、数量、交货期、安全、生产组织、管理等等企业经营各要素中不具备满足人才培养的全部环境, 因此只能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来弥补这一缺陷。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实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 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的是一种直接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 所以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今后的就业质量。

上述是我们学院对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措施及本人对实践教学改革一些探索。实践证明, 实行改革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观念发生改变, 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使得学生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

摘要:改革染整专业实践教学, 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比例, 是目前高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方法、明确实践教学目的、改变考核形式及增强实训等方面, 对我校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介绍。

关键词:染整专业,实践教学,实验,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志群.染整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纺织教育, 2007, 11 (4) :53~54.

[2] 汪海晴.染整专业化学实验教改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9) :52.

[3] 吴建华.染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构建[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100~101.

[4] 袁近.以就业为导向:染整专业教改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107~1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意识形态与精神文明建设角度看扶持科幻影片的重要意义下一篇: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