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办学探究——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京东班”为例

2023-02-01

一、校企一体化办学背景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 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教育部教职成[2018]1号文件《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中提出校企双方应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 校企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 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此为契机, 携手京东, 以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为目标, 致力校企深度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育物流管理人才。

2017年,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基础上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 先后成立了“京东订单班”“京东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本着“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原则, 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合作, 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定, 课程体系、实训实习基地共建, 双师型师资队伍共育, 学生实习就业共管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成效。

二、“京东班”校企一体化办学途径

(一) 开展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专业优秀院校调研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团队成立调研组, 由系领导及专业负责人带队, 对京东及其他大型物流企业及与之合作的国内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优秀院校进行了调研, 调研物流企业类型、物流人才质量需求、岗位能力要求, 校企合作意向等、兄弟院校校企合作先进经验。

(二)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调研基础上, 结合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兄弟院校企合作先进经验, 在学院“双主体, 双责任, 互惠双赢”原则指导下, 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需要, 在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专业知识、岗位能要求, 结合物流企业需求和企业现代学徒岗位培养方向, 建立了在每一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初级认知、专业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分阶段三级阶梯递进式培养模式, 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交替式教学过程的实施, 使学生完成从物流作业技能到物流岗位技能, 再到物流管理职业综合技能能培养, 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三) 引入行业标准开展课程改革

具体做法是引入行业标准与北京京东世纪有限公司合作, 校企共同开发课程, 开展开展课程改革, 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课岗融合、学练融合、岗证融合、学赛融合”手段, 引入企业评价机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一阶段—课岗融合:专业课程开发全面体现岗位能力要求。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 根据工作岗位分解出在库管理、出库、入库等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 设计行动领域, 根据行动领域中的情景, 设计课程知识要点、技能, 在第三学期前14周在学校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评价考核成绩占到60%。第一阶段—学练融合:以“京东班”《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 在第三学期前后4周, 把课堂搬到京东车间, 开展跟岗教学, 实施产教一体化教学, 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参与京东“6.18大促”, 进行岗位实战演练, 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企业参与课程考核评价, 企业考核成绩占到40%。企业根据学生实战表现为学生评星, 评星分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三个等级对应不同分值。第三阶段—岗证融合:为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实行岗证融合的“双证书”制。学生除可以选择职业资格证书外, 也可考取合作期的岗位能力证书。还以“京东班”《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 学生在完成企业教学实战演练后, 考核合格的同学京东为学生发放《仓储岗位能力证书》, 真正实现岗证融合。第四阶段—学赛融合: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目的, 在班级中成立竞赛小组团队, 以物流管理专业国赛及省赛赛制及流程、内容搭建竞赛平台, 选拔优秀团队参加比赛, 极大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 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2018年, 学院与京东企业合作, 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了京东物流实训中心的建设项目协议。京东物流实训中心按照将“工厂搬进校园”, 将“课堂搬到车间”理念, 硬件采购完全按照京东企业仓储车间的设备与材料标准购置, 软件采用的是京东仓储车间使用的功能强大的ZWMS系统, 完全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五) 校企合作, 双主体教学

专业建设期间, 采用校企“双向互聘、双向考核、双向流动”的方式建设师资队伍。聘请北京京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王琦、闫圣东等4名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为师傅, 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顶岗实践, 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学院选派3人次参加企业培训, 培训后提交相应培训总结, 并通过学院培训汇报会和讲座, 分享教师培训成果。课程共建, 由企业专家指导, 通过对职业岗位所需要专业能力的分析, 进行课程设计, 制订课程标准, 共完成《仓储与配送实务》等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 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战演练与绩效评价, 实现双主体育人目标。

三、“京东班”校企一体化办学成效

(一) 专业共建形成了“六段交替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京东建有长期合作关系, 双方在六年的合作基础上, 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六段交替三级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六段交替是指校企六个阶段的工学交替, 包括三阶段的理论学习和三阶段的实践学习, 通过在校专业平台课学习—企业认识实习;在校专业核心课学习—企业跟岗实习;在校专业拓展课学习与集中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的工学六段交替, 形成职业能力的三级递进。一级递进为专业与职业认知阶段:在经历第一学期的在校专业平台课及专业导学后, 第二学期到企业工作岗位参观见习, 企业的师傅为学生进行岗位见习培训, 完成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识。二级递进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阶段;在经历在校第三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 第四学期到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跟岗实习。教师根据行动领域及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实训情景,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分组完成任务, 教师对实训过程进行点评, 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三级递进为在校专业拓展课程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在经历第五学期前半学期的专业拓展课程学习后, 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第五学期后半学期和第六学期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

(二) 校企共建形成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院与京东商城合作建成了生产性的京东物流实训中心, 实现了将“工厂搬进校园”, 将“课堂搬到车间”, 营造一个真实的生产企业的环境, 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 在专业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 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 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 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培养, 实现了双主体育人, 学生双身份学习, 学生到企业车间真实环境中“实训教学, 无缝对接”, 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 校企共建建成了生产性的校园京东物流实训中心

校企合作, 建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京东物流实训中心。学生兼学徒身份在专业老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 开展生产性实训。京东物流实训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 双导师培养、学生双身份学习、产教一体的目标。

(四) 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成效显著

专业教师通过校企联合教研活动, 参加企业短期技能培训和下企业实践活动, 形成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专业学生通过认识实习、跟岗实习过程, 依托京东618大促活动, 培育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多次受到京东商城华北物流仓储公司表彰, 多名学生被评为明星学员和优秀员工, 获得京东物流仓储体系认证证书。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在众多学院中多次被评为优秀合作院校, 连续三年发来锦旗和感谢信。

校企协同育人技能竞赛屡获佳绩。学院聘请京东企业高管、业务骨干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到京东企业进行培训。校企协同育人, 教学成效显著, 一年来师生参加两次全国物流大赛, 四次省级以上竞赛, 师生屡获佳绩。

四、结语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成立的“京东订单班”, 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共订, 课程标准共构, 实训基地共建, 实习就业共管的校企一体化办学, 实现了产教一体化对接, 理实一体化教学, 搭建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 建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 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京东) 合作, 成立“京东订单班”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模式为例, 探索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化办学的途径与成效。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京东班

参考文献

[1] 胡小凤, 赵太平.“校企一体、双核共赢”办学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 2016 (8) .

[2] 邓小彬.基于校企合作的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J].职业, 2016 (6) .

[3] 张荣康, 林昱.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下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以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为例[J].才智, 2017 (13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探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兼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一篇: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