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范文

2023-10-1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也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从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当前学术界协调两者关系的研究途径及相应对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第三产业;环境问题;第三产业与环境;研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日俱增,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正是第三产业地位的提高与范畴的扩展,特别是传统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日益增大,影响也愈加明显,如不及时协调两者的关系,将可能导致产业发展受阻,乃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第三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关注与研究;

一、研究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的必要性

提起环境污染,人们马上想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模式对自然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全球制造业中的服务活动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甚至大大超过单纯的制造活动。但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态势相比,人们对各类企业环境影响的研究投入很不均衡,服务企业和服务活动的环境影响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有比例不断增大,预计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超过40%,其中餐饮、酒店、交通运输、商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占据大部分比例。因此,传统第三产业的污染问题已成为继工业污染之后又一种必须予以重视的环境污染来源。而且由于第三产业分类广泛、领域众多,对环境的影响往往是隐形的,不易被人察觉,这同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增长对环境的显性破坏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在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第三产业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其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同时也向周围环境排出大量的废弃物,对空气、水体和土壤等介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的环境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术界认为有必要对第三产业和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1、对第三产业造成的环境影响认识不足。首先,第三产业的兴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2001年世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7.7%,在高收入国家高达70.7%(李江帆,2005)。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第三产业预计到2010年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超过40%。尽管如此,人们对第三产业的内容却不甚了解,以为第三产业只有商业、饮食业、旅游业和生活服务业,这就可能出现其它服务领域的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行业管理松弛、服务市场混乱等问题,导致其它分支行业一旦出现环境问题,管理部门无从入手。其次,第三产业有时空同一性的特点,即生产与消费过程同时发生。而目前人们对第三产业的环境治理依旧采用传统工业治污——“末端处理”的方式,这就导致本可以有效避免的环境污染悲剧发生。再次,传统环境法规和管理体系有一个隐含的基本假设,即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制造业,而不是整个经济活动。然而,对于那些第三产业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环境破坏是整个经济活动的负面后果。这些都意味着,由于第三产业对环境影响的隐蔽性,人们对第三产业环境影响的认识不足,导致了人们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问题上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当前,我国第三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如果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不顾环境承受能力盲目发展,不仅会导致生态被破坏和环境被污染,而且有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协调第三产业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日益重要。

2、资源与环境压力剧增促使人们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人类正面临一场资源环境危机,如果不对全球资源配置体系进行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这是由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环境对资源供给有限性的矛盾所造成的,这是一对内在增长机制与内在稳定机制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一方是经济发展的主观要求,另一方则是自然生产的客观规律。其次,在现行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当前效应函数最大化,政府因标榜政绩或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福利最大化,竭力满足企业和消费者的当前利益最大化等行为都从不同程度上造成环境的污染。随着第三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激化,更多复杂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矛盾的加剧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与思考。近些年来,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迫于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而变化发展的特点。比如,从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制造业逐渐转向相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第三产业;从交通运输、商业饮食等传统第三产业转向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现代第三产业;从周游列国、尽享奢华到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等。这些变化不能只是迫于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应对之策,而应该成为体现社会发展是否和谐的依据和衡量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的标准。

3、对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十分欠缺。讨论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在学术界还不多见,而且由于第三产业涉及的行业繁多,进行系统的研究十分困难。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起步较早,如今已迈入成熟阶段,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理论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并不都适用于我国目前的情况。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缺乏系统的分析,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不足;而且许多问题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证分析。因此,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认真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填补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

二、第三产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这对矛盾不断加剧而产生的,两者的关系日益密切,矛盾也日趋尖锐。第三产业对环境有影响,环境对第三产业发展也有反作用。

1、第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产业的发展与环境关系密不可分。传统观念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发展第三产业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费和环境污染,有效缓解目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而这只相对某些行业而言,从整体

上看,第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产生了一系列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对环境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第一,直接影响。首先,服务企业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涉及到许多有形产品。如旅游纪念品、医疗中的各类药品、饭店的各种食品、商店中的各种商品等等。这些有形产品虽然不是服务本身,但它们存在于服务领域,其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显然对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服务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有形的实体产品,服务过程中所使用的有形实体和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也会产生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噪音、电磁辐射等污染。比如饭店提供餐饮服务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白色污染、运输公司借助于某种运输工具提供运输服务的过程中消耗能量并排出有害气体会带来大气污染等。最后,纯粹的服务过程本身也会影响到生态环境,譬如理发、修理、浴室、裁剪等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旅游服务也会对自然生态以及人文景观带来一定损害。

第二,间接影响。第三产业在行使其管理和服务功能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益思想的引导,对社会经济和公众产生与环境不协调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支持和导向功能。在服务活动中,不但由于有形物的参与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由于服务政策、服务设计、消费导向的缺陷,也会有大量浪费。这些主要体现在:首先,缺乏对第三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低效率的产业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从而制约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次,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未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再次,政府、教育机构和大众传媒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民众的环境意识淡薄。最后,环保规章制度不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阻碍了环保事业的发展。这些虽然只是间接地产生影响,但由于涉及面广、长期被忽视,导致其他领域的环保努力难以产生预期的成果。国内也有学者把环境污染的原因与间接环境影响结合起来考虑,得出颇有见地的成果。

2、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第三产业提供的大多是服务或劳务,即服务生产过程与消费的过程同时进行,而不存在污染过后的末端治理。因此,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具重要意义,环境能够带来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也会制约第三产业的正常发展。

第一,环境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中蕴藏着大量的资源与能源,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各国环境资源状况的不同,会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各种环境资源的差异又能引导不同国家和地区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

第二,环境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具有促进作用,生态旅游的兴起是最好的例子。与此相反,不良的环境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倡导环保的时代步履维艰。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环境认证、绿色产品等掀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

三、建立第三产业与环境友好关系的途径及对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其具体要求。大多数学者认为:把循环经济思想贯穿到产业发展当中,努力发展循环型的第三产业,既兼顾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保护了环境,是传统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就应该“在3R原则的指导下,针对资源环境系统有强胁迫性和较强胁迫性的服务行业,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措施,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按照服务主体、服务途径、服务客体的顺序,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和企业形象等方面,通过实现物质和能量在输入端、过程中和输出端的良性循环,将循环经济理念实践于服务业的长远发展中”。

1、建立第三产业与环境友好关系的途径

(1)对第三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针对服务业行业多且其关系复杂等特点,在确定整个循环经济规划大纲的基础上,把服务业经济规划分为四个步骤: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一确定规划目标一确定规划内容一选择与确定优先工程项目。

(2)利用3R原则指导第三产业实践。美国营销协会制定了一套第三产业的绿化矩阵,列举出不同分类的服务企业的绿色实践,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3R原则在实践中的作用。

(3)推行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且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第三产业清洁生产有以下内容:进行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评估,通过试点单位开展实验,制定行业标准与规范,进行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评估。

(4)进行第三产业生态化建设。应从服务行业本身实施生态化转型开始,重点对生产型和非生产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大的传统服务业进行生态化建设,以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通过实施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途径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及与其他产业生态化耦合等措施,把“3R”原则和生态理念融入到“提供服务”、“实施服务”、“享用服务”的服务业产业系统结构中去。

2、协调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的对策

第一,政府层面。政府应该在协调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上担当最重要的角色,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不断深化第三产业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推进第三产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减少产业与环境的直接接触。其次,完善发展循环型第三产业的政策体系及规章制度,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循环型产业的发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职能部门的环境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再次,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投资,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最后,利用经济手段,征收环保附加税,建立抵押偿还系统。

第二,企业层面。企业的生产行为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因此,企业应该是绿色实践的主体,承担起更多的环境责任。主要从以下方面人手:首先,树立绿色经营理念,提供绿色服务。绿色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企业还可获得额外的绿色利润,这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其次,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再次,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开展产学研的联合;引进、推广生态型的工艺和技术,开发再循环型产品和绿色产品,实现绿色营销。最后,创造新兴服务项目,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比如开发生态旅游等。

第三,社会层面。社会的反响、公众的声音是环境问题的直接表达。首先,建立公众参与综合决策的渠道,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推动环保非政府组织(NGO)和中介组织的发展。其次,培养绿色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从小培养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离不开教育机构与大众传媒的共同努力。再次,创建绿色社区,完善社区的绿色服务功能,促进建立生态城市。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的分析主要侧重于从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等宏观方面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套类似于工业系统的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的研究体系,而这样的系统在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从整体系统观出发,以生态学为前提,结合第三产业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还应该注意的是,当研究两者关系的时候不能只谈环保不顾发展,而应该有的放矢,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学术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于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之中,以期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白,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适应不断对外开放的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鈜 云)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范文第2篇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行为,控制废水排放量,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公司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防止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车间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的控制管理。

第三条 引用标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国家标准GB8978-1996

(四)《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GB15581-95

(五)《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排放管理规定》 第四条 定义

(一)废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水的总称。

(二)排水量:单位时间内排放的污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三)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治理的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排放进行控制的标准,按照公司下发标准为主。

(四)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指乙炔废水、PVC废水、电解废水、氯乙烯含汞废水、各类酸、碱性废水。

(五)清净下水:是指未在工艺过程中接纳污染物的水, 其中含有机污染物浓度很低。

(六)生活废水:各部门员工日常的生活废水及厂区澡堂、厕所、冲洗排放的废水。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五条 安全环保处为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制定、修订;负责废水监测计划执行、落实情况及上报工作;负责配合各级环保管理部门及公司安全环保部对界区内的废水进行监测,同时根据结果对各不符合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或管理要求;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技术处负责监督、检查氯碱厂各车间生产运行控制及工艺指标执行情况,控制氯碱厂废水排放量;负责组织进行工艺减排技术攻关,对各车间减排方案、污水治理方案进行审核和技术指导,提出建议并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负责牵头做好氯碱厂废水回用外网管线、排污地网的日常维护管理,负责编制排污系统维修养护计划并及时督促检查落实。负责改建项目工程废水处理设施“三同时”工作的落实与执行;协调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废水排放的管理。

第七条 生产处负责统筹、协调各车间的生产,确保生产装臵平稳运行,控制氯碱厂废水排放量。负责核实、审批各车间提交的排污申报表并监督其执行情况。负责指挥协调因生产异常导致各车间废水水质恶劣、水量增大的应急排放工作,控制氯碱厂废水排放量,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八条 机械动力处负责对氯碱厂属各车间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监督,确保装臵平稳运行,控制氯碱厂废水排放量;负责监督检查辖区内计量器具的运行情况并协调力量配合电仪车间及时修复损坏的计量器具,确保计量数据可靠;

第九条 质检中心负责依据环境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分析,并负责将结果书面形式通知各相关部门。

第十条 后勤服务中心负责氯碱厂绿化节水措施的落实与执行。

第十一条 各生产车间负责做好车间内部废水减排工作,以及各污水处理装臵的运行管理与外排指标控制工作;负责对质检中心开具的环境监测不符合项进行整改;负责车间内部废水排放点的环境因素识别、更新与管理;负责对监测结果的不符合项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电仪车间负责氯碱厂各车间在线监测装臵、明渠计量设施以及生产运行中仪器仪表的检定、日常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检修车间负责做好生产装臵中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公用工程车间负责污水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外排废水达标排放。

第三章 废水分类及分布情况

第十二条废水主要分为:工业废水、清净下水、生活废水。

(一)工业废水主要包括PVC界区废水、氯碱界区废水、含汞废水。

1、PVC界区废水:指聚氯乙烯车间、氯乙烯车间、乙炔车间排放的母液废水、碱废水、次钠废水等。

2、氯碱界区废水:指烧碱车间、电解车间排放的化盐工序盐水、螯合树脂再生废水、各工序酸碱废水、蒸发工艺冷凝液等。

3、含汞废水:氯乙烯工序抽触媒废水、含汞碱洗废水。

(二)清净下水:包括循环冷却排水或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废水。

(三)生活废水:园区内各办公区、宿舍、食堂及厕所下水等。

第四章 管理内容和要求

第十三条 供、排水系统的管理

(一)各车间负责属地辖区内排污系统的管理工作,维修车间负责公共辖区内排污系统的管理工作,各排污系统必须保证畅通、无杂物,严禁因绿化、施工等原因堵塞排污井;排污井应明确标识,并定期检查维护,不得善自更改和新增排污口及排污管线,

(二)各车间要加强供、排水系统及相关设施的维护管理,因各种原因导致供、排水跑、冒、滴、漏时,各车间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各车间需对界区内废水排放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技改方案,并及时上报至安全环保处,由安环处与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第十四条 废水处理装臵的运行管理

(一)各车间针对废水处理装臵现行状况,由车间安全员牵头,组织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废水处理装臵的调试、运行、隐患整改、效果验证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对废水处理装臵运行状况、存在问题、整改的情况、合理化建议,及每套装臵进出口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确保废水处理装臵平稳、高效的运行。

(二)各车间通过对比车间内月同期耗水量,计算出日用水成本、并与废水处理设施中设计指标或废水处理装设施目前的各经济、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如:各排放指标、回用等级、回用效果、废水处理成本等),从中找出存在的各类差距,从工艺、设备、日常操作管理上找出能够改进的余地,制定改进计划、措施,并从改进效果上更深层次的挖掘整套废水处理装臵的潜力,逐渐缩短实际处理量与设计指标的差距,最终使废水处理装臵的处理指标达标,提高末端废水治理的效果,逐级降低生产成本。

(三)各车间管理技术人员对废水处理装臵根据减排回用效果、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自查、分析,促使 车间全员、全过程、最大程度的挖掘废水处理装臵的运行潜力,提高废水装臵整体运行效率。

(四)各车间需针对单套废水处理装臵存在的特性及问题,加强整套废水处理装臵的技术改造,弥补现有水处理装臵的设计缺陷,确保废水的回用最大化及排放量的最小化。

(五)各车间管理技术人员需定期深入废水处理装臵中进行环保检查,了解运行状况,并对各车间的改进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六)各车间应不断完善进、排水计量器具的加装和维护保养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废水回用率,推进本部门的废水减排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第十五条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控制因子

区域

CODCr(mg/L)

BOD5(SS(mgmg/L) /L)

S2-(mg/L)

活性氯总汞VCM(m氨氮(mg/L) (mg/L) g/L) (mg/L) pH 烧碱车间 电解车间 氯乙烯车间 聚氯乙烯车间 乙炔车间 污水站总排口 W10清静排水 6~9 6~9 6~9 6~9 6~9 6~9 6~9

—— —— —— —— —— ≤150 ≤150

—— —— —— —— —— ≤30 ≤30

—— —— —— —— —— ≤150 ≤150

—— —— —— —— —— ≤1 ≤1

—— ≤2 —— —— —— ≤2 ≤2

—— —— ≤0.005 —— —— ≤0.005 ≤0.005

—— —— ≤2 ≤2 —— ≤2 ≤2

—— —— —— —— —— ≤25 ≤25 注:

◆厂界内废水排放执行GB15581-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入管网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新建企业的二级排放标准

第十六条 废水减排工作的管理

(一)各车间废水治理原则上按照“源头治理”进行,按废水性质分类处理,梯级利用,充分发挥各个废水处理装臵的减排绩效,严格控制高浓度废水的大量排放,整体提高阜康能源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各车间应按照公司要求定期开展节水、 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实施,从源头削减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利用现有的末端治理技术结合源头、过程治理思路对水体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通过加强现有的废水治理技术力量,配合现有先进的废水治理装臵,加大精细化的管理措施逐渐消减污染防治费用,从而降低阜康能源公司整体生产成本。

(三)各车间在进行技术改造、或制定废水处理方案时,应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保证方案可行性,并将处理方案上报安全环保处审查备案。

第十七条 废水排放的监测管理

(一)质检中心、中控中心需根据公司水质分析、监测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废水监测技术,并协助设备机动处完善废水监测器具,确保废水检测分析方法和政府环保部门的方法统一。

(二)当公司废水排放标准发生变化、更新时,安全环保处负责及时修订阜康能源公司废水监测计划,确保各类废水排放符合公司标准,并对阜康能源公司内各不符合项进行考核,具体执行《阜康能源公司安全环保管理考核细则》。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阜康能源公司安全环处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与公司相关制度相抵触时,按公司规定执行。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范文第3篇

2、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3、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

4、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5、跨学科宽口径节能环保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

6、“烧锅炉”的专业,给生活带来无限动力

7、适合地区电力发展特色的专业建设探讨研究

8、试论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

9、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分析

10、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

11、空调制冷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探讨

12、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13、基于社会需求的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14、矿业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新型交叉培育模式探索

1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举行“111引智计划”首场报告会

16、“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17、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18、课程思政融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19、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位课程的案例教学设计与实践

20、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国际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21、能源与动力专业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22、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分析

23、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4、我国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25、新能源技术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26、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7、应用型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28、海洋工程与船舶装备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29、热能动力工程与传统锅炉能源间结合要素分析

30、节能减排形势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31、浅谈“翻转课堂”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2、能源与动力工程 未来就业面最宽的专业之一

33、节能技术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4、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项目动态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35、对比教学法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36、新工科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37、能源与动力工程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研究

38、新时代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发展分析

39、能源类专业“清洁燃烧技术”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探讨

40、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41、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42、浅谈能源与动力工程在锅炉领域的实践研究

43、虚实结合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44、分析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

45、“能源与动力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46、能源动力类虚拟仿真综合实践平台建设

4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能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48、“卓越计划”背景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49、多元化专业课程设计考核评价模式研究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范文第4篇

依托安徽省地军两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 构建能源安全与烟火材料工程中心, 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平台。

该工程中心两个本科专业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较高, 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强, 学术水平较高, 大部分教师都承担着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 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背景。现共有教师30余人, 其中教授5人, 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5人, 讲师、工程师11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5人, 硕士学位的16人。该专业颜事龙教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 是安徽省学科带头人, 国防科工委民爆局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 安徽省工程爆破专家组副组长, 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爆破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在“爆炸冲击”等学术期刊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科研项目6项。谢兴华教授被选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郭子如教授是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长期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努力工作,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3 0年来的专业建设在安徽省和原煤炭部主管领导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与成就。1994年荣获安徽省高校先进教学单位, 1995年被增列为煤炭部重点学科, 1996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并获得安徽省高校先进科研集体称号, 1997年“爆炸技术及应用学科建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学校由煤炭部划为安徽省管理, 同时以本专业为核心平台的应用化学学科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01年底本学科经评估验收认定为安徽省优秀重点学科, 2002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首批本科示范专业。

该工程中心在新校区建设中会得到更好的科研教学硬件投入, 研究和教学用房与仪器设备将在原有好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改善。所依托的两个本科专业将形成紧密结合爆炸材料、烟花炮竹、核能防护和爆炸技术的四个研究方向。1978年以来, 工程中心的专业已4次修订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每年召开规模较大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研讨会。与毕业生和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和保持着密切地联系, 经常参加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全国性协会和学术组织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行业协会、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中国民用爆破器材学会等) 召开的行业管理、规划和学术交流会议, 能按照行业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已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300余篇,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30余, 编写教材20册, 公开出版发行8册。

2 工程中心建设的背景和依据

该工程中心有全国高校中唯一一个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结合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点。两专业的特色在于爆炸材料化学、工艺学与爆炸技术相结合, 毕业生主要面向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炮竹等的生产和管理、工程爆破施工等, 近年来亦有相当多数量毕业生服务于军工与军队。爆炸材料化学与制造属于化学化工学科, 而爆炸技术则涉及力学。从行业来看, 国内爆炸材料生产企业为更好地作好售后服务, 也需要具备足够爆炸力学理论知识的人才, 而工程建设单位为更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爆炸材料亦要求有充分的爆炸材料性能方面知识毕业生。国外爆破器材行业的现状是爆炸材料和爆破技术是一体化的, 我国已经加入W T O, 我国的爆破器材好烟花炮竹行业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何在化学化工和力学两大学科之间找到本专业教学改革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总体要求培养人才是该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 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最具特色之处。

3 工程中心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解决爆破器材、烟花炮竹、火工烟火和核能与防护的科学技术难题, 增强工程适应性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目标为建成在国内相关院校及爆炸技术、核工程防护、火工烟火、爆破器材生产与流通、航空航天和公共安全管理部门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科研教学机构, 为我国军民两用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行业转型升级和增强国际自主创新能力而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4 工程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科研教学队伍, 出成果, 培养更多高质量合格特专业人才。

高水平的科研教学队伍是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 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和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门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这些人才培养要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兼顾与协调。我们认为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手段等改革是根本出路, 而作好这些改革的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名师出高徒”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仍然适用, 没有一流的教师, 就培养不出一流的学生。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中, 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师资力量。如果教师水平高, 就会对所讲授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和认识, 就能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既能使学生基础扎实又能给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主动培养又要积极引进, 使教师队伍在学历、职称方面有较大的改善。为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和技术创新, 选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投身于行业发展, 到爆破器材工厂挂职培养, 同时选派教师到学术水平高的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培养。另外教师不能只教书, 还要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教育教学研究, 这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校地处以农业为基础、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学校的科技实力具有明显的优势。地方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 当地政策的优惠指导, 这是我校利用科技开发促进发展的机遇。同时, 经济发展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 年龄结构变化使生源萎缩, 消费提高对薪金需求的影响等, 都是我校不可避免的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本文探讨了构建能源安全与烟火材料工程中心的建设规划与措施。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范文第5篇

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化学工程专业创办于1985年, 以化学电源、电镀、表面处理为主要研究方向, 是继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之后全国第三个工科本科电化学专业, 同时也是河南省唯一的本科电化学专业, 具有较强的师资和实验条件。为了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需要, 郑州轻工业学院在现有的电化学工程的基础上设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该专业从2015 年开始招生, 因学科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处于探索之中,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与总结。

1 明确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学院电化学工程专业主要开展化学电源、电解、电镀、金属腐蚀与防护等领域的研究, 培养的学生具备电化学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能在能源、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质量分析与测试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拓宽和优化了原有的研究领域, 以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 设定了培养目标:培养适合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同时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备化学电源、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的设计、制造、应用以及材料表面加工与改性工艺设计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自主的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可在化学能源、表面处理、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及新工艺的研究、技术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学生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 攻读材料学、化学工程、新能源相关技术及交叉学科的研究生。

2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涉及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等多学科基础, 涵盖动力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生物质能材料、核能材料、风能材料等。知识体系强调数理基础, 理化结合, 材料、器件、系统的结合。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 教学体系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相对于郑州轻工业学院传统的电化学工程专业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特别是如何处理和平衡材料与器件关系成为课程体系设置的难点。因此, 在培养方案中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 合理搭配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的总学时、开设时间和时长2。专业任选课可适量增加学科门类, 突出课程重点, 以利于学生对不同学科门类的融会贯通。目前我校按照本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五个技能教育层面设置课程。

人文社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健康教育等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VB程序设计技术等课程,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理论电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学、电子电工技术、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仪器分析等课程, 使学生掌握化学类、物理类和材料类的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依据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和新能源材料三个方向开设了电化学测量、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化学电源、太阳能电池系统设计等专业课程, 同时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业选修课, 意在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集中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主要环节, 增加了实验教学的比重, 同时化学类、物理类和材料类专业课程均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程, 意在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实践教学方面, 除了原有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认识实习外, 还开设了素质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3 改革现有教学手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涉及专业课程范围宽且庞杂, 并且有些课程较为抽象, 学生首次接触常会遇到知识过于抽象不便于理解的问题, 因此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培养高素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人才的需要, 必须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例如可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3。针对一些抽象知识, 利用多媒体数字化资源像动画、图片等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可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化学电源中各种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 负极处于富锂态, 正极处于贫锂态, 同时电子的补偿电荷从外电路供给到负极, 保证负极电荷平衡。放电时Li+从负极脱嵌, 经过电解质嵌入正极, 正极处于富锂态, 同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到正极提供电流。若将该原理做成动画, 将有助于学生对该原理更直观、轻松的理解和掌握, 能更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利用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 可增强师生间相互联系, 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 教师可通过网络手段如邮件、QQ、微信等将教学资料提供给学生, 同时又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答疑。学生可通过网络对所学知识进行扩充,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习效果。例如, 学生从课本上学习到了各种储能器件的基本机构和原理, 可通过网络资源直观认识到其生产过程和应用领域。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通过该方法的学习, 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动态, 提高创造性思维, 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 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对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作为一门新兴、高新技术专业, 在21 世纪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发展的速度也必将越来越快。为了培养出国家和地方急需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技术人才, 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郑州轻工业学院将根据其专业特点, 以传统优势专业电化学工程为依托, 探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 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而有效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综合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

摘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与技术水平不仅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而且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力。本文依据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电化学工程的教学经验, 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培养目标出发, 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 安春爱, 米晓云, 柏朝晖.浅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107-108.

[2] 柏朝晖, 米晓云, 张希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育, 2013, 11:52-53.

上一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下一篇:全球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