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范文

2023-06-24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范文第1篇

严格依法履职。监管人员要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依法担负起各自的职责,将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监管既不交叉,又不脱节。

逐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监管部门要把全面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作为重点,建立工业品和食品两个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实现从源头抓质量。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质量承诺和协议准入制度。对于流通环节中有缺陷、不合格的产品,要实行货源回溯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确保产品质量。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具体的承诺,保证承担食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的产前环境质量检测、产中生产技术操作达标到产品出厂检验,全过程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与管理,从源头上提供质量保证。

健全完善检测体系。要实现全过程、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基层监管部门应该大力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检测体系,配齐配强检验人员,购置添加先进的检测设备,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严把产品质量关。

建立健全监督网络。监管部门应该着力建设两个监管网络。一是加速建设科技监管网络。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电子手段,把食品、药品、农产品、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消费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纳入监管网络。二是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管网络。不仅要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干部的监管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挥乡镇、社区居(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范文第2篇

亮点二:全县食品经营户证照及承诺书在指定位置挂起来。工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实行一把钉锤一块标牌一张承诺书一颗热心,为全县1049户食品经营者实现亮照经营,依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

亮点三:全县食品经营户进销货台账统一装订了起来。县局统一发放进销货台账封面20000余册,经营者按要求将供货商提供的“票证通”出具的票据按月顺时装订成册。

亮点四:全县食品经营户的自律意识要增强了起来。今年共组织开展3次对食品经营者的集中培训,发放学习资料3000余份,提高了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亮点五:全县食品批发单位“票证通”系统连接了起来。目前已为125户食品批发户单位开通“票证通”,已打印票证通票据48145份,“票证通”票据在城关的覆盖率达90%。

亮点六:基层工商干部食品安全巡查记录按规定完善了起来。县局制作市场巡查记录本2000份,各工商所突出巡查检查重点,通过每周市场巡查1次以上、网络化巡查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巡查,着力解决食品经营者的突出问题。

亮点七:基层工商所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正在完善起来。为此县局强化了网络信息技术(利用GPS导航系统),为基层工商干部配备GPS定位手机,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强化在流通环节食品市场主体许可、登记注册、食品质量监管、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等方面的综合应用。

亮点八: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今年以来共查办各类食品违法经营案件95件,案值50万元,其中10万元大案2件,万元以上案件9件。查获无标签桶装色拉油2790公斤,超范围经营食品添加剂4户,查扣各类食用添加剂500余袋,查获三无过期食品900余公斤,假冒系列白酒13000余瓶。

亮点九:在春谷市场设立了农贸市场服务岗亭,设立了快速检测台。以加强农贸市场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局专门成立工作组,配备检测箱和仪器,今年共检测食品455组,合格率98%。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范文第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现将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报告如下,请审查。

一、主要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市质监局和县食安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中省市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开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为突破口,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夯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人员的监管责任,加强食品安全联合检查力度,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等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确保了我县食品安全,为构建和谐西乡平安西乡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局也先后多次被县食安委、县政府以及市食安委评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回顾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保障有力

2011年,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局一是下发了《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二是制定了《西乡县质监局2011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全面安排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三是局里除了每周一例会上讲食品安全工作外,还专门召开食品安全专题会

议19次,专题安排部署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四是在年初质量工作会上全面安排了食品安全工作并与食品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夯实了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分管县长与各乡镇签订了《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五是进一步加大食品实验室建设力度,3月21日,我局食品实验室获得了省质监局颁发的认证证书,为我县食品监管奠定了技术保障。六是加强局食品监管股力量,两次调整食品监管股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并为食品股配备了电脑、电话、办公柜以及车辆和专职司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保障。2012年,我局及早制定了《西乡县质监局2012年食品监管工作要点》,3月13日以县政府名义召开了质量工作会,会上分管县长与18个镇签订了2012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书,我局与80家食品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同时又为食品股增加了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台电脑,由局长亲自分管食品安全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我们加大了宣传培训力度。一是在2011年1月

11、18日,对食品企业进行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小作坊监管办法》以及各种制度、各种记录的培训,免费为企业印制了原材料采购记录、生产记录、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检验记录等3个记录和5项制度 。二是在3.15活动日联合工商、药监、农业等部门进行了食品法宣传。三是在科技四下乡活动中,深入堰口、杨河等乡镇巡回宣传法律法规。四是5月20日,我局在山河酒店召开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治工作会,卫生、工商、广电

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80余家食品企业参加了会。五是7月19日,我局组织25家酱卤肉和13家糕点面包小作坊召开了食品质量分析整改会。六是8月16日,汉中市质监系统“岗位扬善、诚信为民”巡回演讲活动在西乡县隆重举行,县上四大家领导和市质监局领导出席了演讲活动,县上各部门、乡镇和企业共300余人一起认真倾听了精彩的演讲。七是9月1日,在利家超市广场举行了隆重的“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12家企业参与了启动仪式。八是在县城樱花大道显著位置制作了3面1.97米2.75米的食品安全法制宣传长廊。九是每次活动的盛况我们都邀请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不仅极大地宣传了食品安全工作,同时也宣传了质监工作。电视台对我局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和食品安全检查工作进行了15次新闻报道。十是成立宣传投诉处,加强宣传工作。2011年反映我局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分别在《汉中日报》、《陕西质监》、《汉中质量与安全》、《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人民网》陕西频道、《中国日报网》、《新华网》《中国食品科技网》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动态》等多家媒体上刊登25篇,极大的宣传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三)加大质量抽检,做好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西乡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状况,进一步发挥西乡县食品实验室的作用,2011年我局加大了食品质量抽检工作,全年抽检大米3个批次、挂面7个批次、茶叶54个批次、酱卤肉25个批次、糕点13个批次、白酒9个批次、奶品9个批次,共计抽检117个批次、合格111个批次,合格率达95% 。将抽检结果联合食

安办进行公告,并及时召开食品整改会,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素质。2012年,我局根据县食安委下达的抽检150个批次的任务制定了抽检计划,目前已对挂面抽样8个、酱卤肉12个、白酒6个,目前正在加班加点检验之中。

(四)严把市场准入,狠抓日常监管

为把好生产源头,我局加大了对获证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一是对准备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帮扶的基础上,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把好市场准入关,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流程,严禁办人情证。二是按照《市质监局食品小作坊监管办法》的要求,对食品小作坊开业进行审查,对进过现场审查后符号生产条件的颁发开业证明,并限区域销售。三是加大日常监管。加大巡查次数,要求局食品办对食品小作坊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每年检查不少于2次。四是抓好生产许可证的年审工作。五是落实食品企业的14种主体责任,和企业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与51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签订责任书51份,与66家食品小作坊签订责任书66份,签订率达100%。

(五)扎实开展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

为确保食品安全,我局加大了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力度,先后在五

一、六

一、国庆节、中秋节、春节期间开展了食品安全检查,为消费者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六)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为贯彻落实中省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

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局一是行动迅速,在4月21 日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后立即行动,当天就制定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宣传动员营造声势,5月20日,在山河酒店召开了由8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参加的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同时加大宣传,悬挂了3条过街横幅,局领导在西乡电视台做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专项整治工作电视讲话。三是开展联合整治,形成打击合力。2011年我局联合药监局、公安局、工商局、农业局、电视台等部门开展6次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联合检查,新闻媒体也进行了6次宣传。特别是5月1日,我局接到群众电话举报,莲花路上有一家在炼制回收火锅油,接举报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在药监、公安、卫生等多部门配合下,成功端掉一加工回收火锅油的窝点,现场没收用于包装熬制成的火锅油60余张重庆乡水源火锅“清油锅中锅”包装袋及“肉香王”等食品添加剂,并对添加剂和包装袋予以了没收,并对金某下达了处罚五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5月18日该局又在公安局、广电局的配合下,将没收的现场加工设备、原辅材料、回收火锅油,现场进行了销毁。6月19日,我局联合药监局、卫生局查处民安街刘氏桂花鸡卤菜店生产加工环境脏、乱、差,防蝇措施不到位等,我局向该卤菜店下达了责令停止生产进行整改和处罚1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两个星期内该卤菜店主动去银行缴纳了8000元罚款,并进行了彻底整改。这些都极大的营造了浓厚的高压打击态势。6月24日,我局再一次在药监局、公安的配合下成

功端掉了又一回收油窝点,当场下达责令停止生产加工责令书,并现场对180公斤回收油进行销毁。一举打掉两个地沟油加工窝点,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人民网》、《腾讯网》、《汉中日报》、西乡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我局打击地沟油事件。四是曝光一批案件,震慑一批违法行为。8月1日—7日我局联合药监局、工商局、广电局等部门在西乡电视一台、二台对我局查处的11个案件进行了集中曝光,再次引起了西乡广大群众对我们质监部门在这次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尽职尽责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广泛宣传。这次整治共出动326人次、检查食品企业156家、没收食品添加剂6个品种、没收一次性餐盒3000个、整改26家、处罚11家,先后捣毁两个加工回收火锅油的窝点和提炼回收油的窝点。

(七)抓食品实验室运行,促技术支撑作用日渐显现。2011年3月21日,汉中市县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室建成启动仪式以后,我局食品实验室正式进入运行,在4月份西乡县2011中国西乡茶文化节暨樱桃旅游节活动期间,我局积极配合茶叶赛事活动,在茶叶评比之前,加班加点对茶叶进行抽样检测,不仅为茶叶评比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还专门抽人参与茶叶感官、品赏评审等一系列活动,圆满完成了茶文化节的各项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通报。3月份省局魏恒星副局长来我局视察食品实验室工作,对食品实验室在既无经验借鉴,又无检验人员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获得资质认定和运行情况表示满意和肯定。县人大在《食品安全法》实施情况检查和食品添加剂

专项整治期间先后两次组织人大代表和有关部门来到食品实验室,在参观完实验室设备仪器、观看食品检验操作、听取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后,一致认为西乡县食品实验室的建成为西乡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为食品质量安全起到了技术把关作用。实验室全年对茶叶、酱卤肉、挂面、散白酒、糕点进行了检验,共抽检117个产品,合格率达95 %,检验结果在电视和网站上做了公告,并向县政府和食安办做了汇报,也正因为实验室在食品监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食品检验工作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11年县财政解决经费15万元 ,用于食品抽检。

总之,201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市质监局和县食安委的正确领导下狠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到了监管到位,确保了食品安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局也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五普法先进集体、2011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单位、2011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1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机关、2011政风行风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市质监局党组评为2011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全市质监系统目标责任考核先进集体、全市质监系统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被汉中市人民政府授予质量兴市先进县,受到表彰奖励。

二、存在问题

1、食品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食品监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缺乏,监管力量薄弱。

3、食品抽检经费监管经费严重不足。

4、食品实验室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1、进一步夯实食品三方责任。

2、加大食品实验室运行和建设力度。

3、加大对食品从业人员素质的培训。

4、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形成打击合力。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范文第4篇

2011年,在省局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市质监局认真履行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职责,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服务企业为抓手,强化自身建设,逐一落实了食品生产监管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全年工作开展情况

1、突出重点,开展“严打”专项工作。根据省质监局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工作。突出“三个重点”,开展“三查”行动:一是以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添加剂为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行为;二是以相关制度落实情况为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记录;三是以规范标签标注为重点,检查企业产品的标签标识。同时,深入食品生产企业宣传“严打”专项工作,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材料,张贴《公告》800余张;在局网站上设立了“严打”专项工作宣传专栏,编印了11期“严打”专项工作专刊。“严打”活动开展以来,全系统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420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单位1256家,确保我市的“严打”专项工作做到看得重、抓得实、管得严、打得狠。

2、加大帮扶,全力做好豆制品行业整治工作。一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对新建企业XX公司进行帮扶指导,完善生产条件,培训检验员、质量管理员,规范检验室,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尽快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确

保了豆制品整治工作的平稳推进;另一方面采取“关停取缔一批、整顿规范一批、帮扶提高一批”的做法,帮助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联小做大”,提高豆制品生产加工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确保豆制品质量安全。今年 9月份,省局对我市豆制品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有举措、有特色、有成效,整治工作在全省走在了前列。

3、全力以赴,开展重点专项检查。一是开展了“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XX市质监局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按照“源头治理、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在全市生产加工环节排查、清理、取缔非法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二是开展了“塑化剂”专项监督检查。针对台湾起云剂食品安全事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监管动态报告制,确保上下联系畅通。同时,加强对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排查,重点对使用稳定剂、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现场监督检查;三是按照省局的部署,组织开展了“瘦肉精”、问题乳粉、酒类食品等一系列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四是以严厉打击手工灌装和使用PET水桶两种违法行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桶装水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71人次,对56家获证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抽样60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6份,立案查处24起。通过整治,取缔了无证生产的桶装水小作坊4家,基本杜绝了手工灌装的违法行为,大力规范了

我市桶装饮用水企业的生产行为,提高了全市桶装水的质量安全水平。

4、认真履职,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扎实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全年抽样XX组,合格XX组,合格率XX%。每季度在市局网站上发布食品市级监督抽查结果通报。通过大力开展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做到全覆盖,产品抽检率达到100%以上,掌握了全市食品企业的真实质量状况,切实为党委政府质量决策当好参谋,为企业产品质量改进做好指导。

5、严格许可,抓好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今年是大米等八类食品生产许可权限下放的第一年,我们狠抓了市级许可工作,确保市级许可工作要求不放松、质量不降低。1-11月份,我市共有176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市级许可发证65家、省级许可发证111家。同时,将28家停产或转产企业的29张食品生产许可证报省局注销,并将注销情况函告市食安办和市工商局。

二、体制调整期间的食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在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期间,我们按照工作不断、秩序不乱、监管不放的原则,切实履行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责,确保全市食品质量安全。

1、制定下发了《转发省局关于做好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期间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局持续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一是按照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继

续做好“严打”专项工作,认真总结专项工作开展情况;二是生产许可与日常监管两手抓,保证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要求不放松、质量不降低,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开展区域整治,督促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依法严厉查处食品生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2、开展了食品监管工作督查。市局组织督查组,对部分县局进行了现场督查,查阅县局的食品监管档案资料,走访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了解县局对今年以来食品监管重点工作的部署、实施、进展和完成情况,与食品监管人员开展座谈,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就如何做好近期有关重点工作,征求基层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督查,稳定了我市的食品监管队伍,保障了体制调整期间食品监管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明年工作打算

1、开展区域整治工作。以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工作重点,开展肉制品、蜜饯和淀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严防出现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

2、进一步完善监督抽查工作。强化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坚持“立足治本、深化服务”的工作理念,从规范后处理程序;狠抓质量分析,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加强跟踪巡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开展行业整治,提高后处理的行业效应这几个方面入手,完善监督抽查工作,真正达到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最终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目的,提升XX市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3、继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控及应急机制。进一步落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意见范文第5篇

各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甘肃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局稽查局,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药品市场监管重点工作任务,省局决定由药品市场监督处牵头,抽调省局稽查局、省药检所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督查组,自8月6日至20日期间对各地药品市场监管工作集中进行督查,督查期间分三个片区召开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通过现场督查和座谈交流,针对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下半年工作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座谈重点内容

(一)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重点是打击药品批发企业“走票”、“挂靠”等出租、转让证照、零售药店出租出借柜台、药品购销不纳入企业经营质量管理等行为的安排部署和落实情况。

(二)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重点是中药材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利用已批准的中药材补充检验方法对容易发生染色、人工增重、掺杂、掺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中药材进行监督抽验,对我省地产党参、当归等中药材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针对性抽验情况;对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流通环节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督检查工作情况。

(三)铬限量超标胶囊剂药品的市场查控和处置工作。重点是国家局公布的33批、各省(区、市)局公布的669批不合格药品停售下架,监督涉药单位协助召回工作的落实情况;国家局通知暂停销售使用所有胶囊剂药品的9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胶囊剂药品停售下架、按规定解封销售的执行情况和后续处理情况;对2012年4月30日以前出厂的胶囊剂药品按照国家局批批检要求,进行质量确认的执行情况和后续处理情况;省局药品市场监督处通知的108家外省药品生产企业主动召回胶囊剂药品的暂停销售使用和协助召回工作落实情况。

(四)药品抽验工作进展情况。重点是本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品种全品种覆盖抽验、我省中标基本药物流通环节计划抽验、中药材中药饮片评价性抽验的进展情况,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地方抽验品种系统录入工作的实施情况。

(五)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推进情况。重点是先期确定的5个国家级、13个省级试点县创建工作的推进情况。

(六)药品电子监管工作的实施情况。重点是药品批发企业核注核销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引导企业将电子监管工作融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开展情况。

二、座谈会安排

(一)会议地点

1、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甘肃矿区局在嘉峪关市参会;

2、平凉市、庆阳市、天水市、陇南市局在天水市参会;

3、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甘南州、临夏州局在白银市参会;

4、会议地点和时间由嘉峪关市、天水市、白银市局负责通知。

(二)参会人员

各市州局分管市场监管工作的局领导、市场监管工作的负责人。

(三)有关事项

1、请各市州局参会时提交督查重点内容阶段性工作的书面材料;

2、参会人员食宿费用由省局承担(各市州局含司机1人),交通费自理。

联系人:柳煊0931-213287018693102518

张燕玲0931-213283018609499379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上一篇:教育教学工作意见下一篇: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