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论文范文

2023-03-15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护理人员素质

2、重症医学科固定在岗护士条件:①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②在医院其它科室试用3个月,经理论、技能考试合格;③在全院内、外大科轮转满3年,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④经过三个月的专科准入培训,培训结束后经理论、技能考核,成绩达标,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3、重症医学科收住的均为危重病人,随机性大,病情严重而复杂,病情程度难以估计,往往需要紧急抢救。因此重症医学科护士还必需具备以下条件:①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认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掌握护理新动向,了解各种危重病的临床表现、抢救程序,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有精湛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②镇定自如,反应灵敏,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争分夺秒地配合医生进行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③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八对”。④ 语言要有专业性、逻辑性,符合职业道德要求。具有双向法律防护意识,既要保护病人的利益,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4、综合培训

1、在临床内、外大科轮转了三年的护士已具有一定的护理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但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如何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紧急情况下抢救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尚有欠缺,因此,对她们进行重症医学科的专科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2、专科准入培训 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如下:第一周:①熟悉重症医学科的概况、环境布局;②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职责;③掌握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护理。第二周:①介绍接、送病人的程序;②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看护一个病情较稳定的病人;③讲解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消毒及保管。第三周:①熟练掌握病人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②熟练插胃管、喂食,留取各种检验标本。第四周:熟悉外科各类导管相关知识及护理操作规程。第五周:①掌握深静脉置管护理;②学习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及血气分析报告的阅读。第六周:学习本科表格式护理文件书写格式,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书写护理记录。第七周:熟悉有创血压监测相关知识,掌握有创血压监测。第八周:掌握输液泵、微量泵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能独立进行人工气道的护理。第九周:①掌握简易呼吸器使用的相关知识;②学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巧;③掌握医嘱处理流程,熟悉使用电脑处理医嘱。第十周:熟悉呼吸机使用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第十一周:熟悉呼吸衰竭及ARDS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第十二周:学习心电除颤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术。

2.2.2 专科理论知识培训 科内理论培训:每月二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护士长晨间提问及护理业务查房;每二个月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每季度一次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并做好记录。护理部理论培训:①五年以下护士:每月一次护理业务学习,每月进行一次专科、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②五年以上护士:每季度一次护理业务学习、专科及三基理论考试,成绩达标。每季度一次全院护理业务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

2.2.3 专科操作培训 护理操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通过示教、讲解、提问、讨论的方法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认识,加深对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印象。最需要接受的操作培训项目是: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心肺复苏术,这也是患者突发心跳骤停后,在医生未到抢救现场时护士可以独立完成的急救操作,尽早实施此类操作能为患者获得成功复苏奠定良好的基础[1]。其次是:监护仪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气管切开护理、气管内吸痰、经口鼻吸痰、接手术后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静脉滴(推)注泵的使用、动脉穿刺术、轴线翻身法、心电图机的使用等。

科内操作培训: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操作考核,并做好记录。护理部专科操作培训:指定专人负责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专科操作培训,每季度有计划地进行专科各项操作考核,成绩达标,与个人年终考核成绩挂钩。

2.2.4 规范交接班培训 采取主动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交接班,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较传统的交接班模式更全面,更能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对患者病情的观察能力,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护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每周二次进行跟班检查,以强化规范化交接班。

2.2.5 专科再培训 重症医学科护士每两年需参加各级护理学会举办的学习班、专题讲座或学术论文交流,培训率达100%;每两年接受院部专科再培训,考核成绩必需达标,方可继续从事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

2.2.6 选派外出培训 为了掌握护理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在临床实践、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护理部每年选派重症医学科优秀护士参加国内各种短期培训班或进修学习;为了配合医疗开展各种新业务、新项目,选派优秀骨干与医生同步外出进修学习,以提高专科技术水平。

2.3 科室考核与综合鉴定

2.3.1 重症医学科上岗护士培训结束后,由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考试。

2.3.2 护士长组织全科医务人员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工作表现进行无计名投票,对新上岗护士进行综合鉴定,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对确实不能适应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的护士,由护士长递交书面报告上交护理部,严格把好留用关。

2.4 满意度调查

2.4.1 护士长带领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住院患者每月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做好记录,并与个人奖金分配挂钩。

2.4.2 护理部每月一次对科室住院患者及全院医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

2.4.3 将各种问卷调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考核、护士长个人考核及十佳护士考核挂钩。

3 小结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1流行病学特征

自从1882 年Ogston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在脓毒症及脓肿形成中的作用后,S. aureus 就一直被认为是感染的一个病因,正常情况下,葡萄球菌在人体许多部位都可以找到,如腋窝、肛周、腹股沟以及前鼻孔等部位。健康成人带菌率在11 %~32 %之间,住院病人的带菌率则为25 % ,其中85 %的带菌者可通过前鼻孔拭子检查发现。高带菌率主要出现在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皮肤病以及长期留置静脉内导管等病人。带菌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任何侵袭性操作及渗出性皮肤病都将使带菌者比非带菌者更易于受感染,而这种感染往往是由所携带的同一菌株所引起 。最近20 年来,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显示,在所有医院,MRSA 在S. aureus 中的比例由2 %增加至29 % ,而在500 张病床以上的医院, 则增加到了38 % 。在我国,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在ICU 获得性感染中的比例在逐步增加,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如MRSA) 的大量增多已成为目前医院感染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张亚莉等对ICU 医院感染情况的研究显示,所分离出的127 株病原菌中,S. aureus 有15 株, 而其中MRSA14株。在美国城市医院,入院48 h 内即已分离出MRSA ,这主要发生在以下病人:最近有住院史或6 个月内曾在门诊就诊过,

 新近曾使用抗生素或者是从长期护理机构转来的病人

这些病原称为社区菌株,但并不一定是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从社区入住ICU 的患者,绝大多数有上述情况,从而增加了ICU 病房MRSA的来源。目前,医院内MRSA 感染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健康的医务人员暂时带菌的手,最近的研究发现,带菌负荷(MRSA 带菌病人天数/ 总病人天数) 的作用是MR2SA 感染的独立性先兆, 带菌负荷超过30 % ,则获得MRSA 的危险度增加5 倍,这个因素的作用超过疾病的严重度,通过严格的隔离措施可大大降低MRSA 的感染率。

2临床特征

Girou (1998) 对一个ICU 的研究发现,在4 年内,共收治病人3 686人,有293人(719 %) 感染了新的MRSA ,其中411 %病例为“输入”性,其余病例均为ICU 获得性,Pujol (1996) 等人发现, 鼻孔携带MRSA的ICU 病人,有38 %的病人出现MRSA 菌血症,比MSSA 高出4 倍,住院期间,三分之一的带菌者发展为感染,这些感染的半数是肺炎或血液感染,医院获得MRSA 感染的死亡率在血液感染中达到50 % ,在肺炎则为33 %。在ICU 病人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病原菌,Vincent 等研究的836 例ICU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菌株分布依次为:金葡菌(3117 %) 、铜绿假单胞菌(2918 %) 、酵母菌(14 %) 、不动杆菌属(919 %) 、埃氏大肠杆菌(618 %) 、肠球菌(514 %) 。一些需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如心肺停止、创伤后早期出现的肺炎以及神经系统或神经外科疾病似乎容易被金葡菌感染。Sirvent 等研究了因头部创伤而入住ICU 的病人,其气管带菌与早期通气性肺炎发生的关系, 他们发现68 %的病人有金葡菌种植,而且,如果是在24 h 内种植,那么发生早期通气性肺炎的危险度为2819 ( 95 %可信区间为1159~4815) 。

3危险因素

医院获得性MRSA 带菌和感染的危险因素通常认为是:老年患者、男性、曾有住院史时间住

院、入住ICU、慢性病患者、先前和长期应用抗生素、伤口的存在及大小、暴露于带菌或感染病人之中、侵袭性留置设备的存在 。暂时或长期带菌(3 年以上) 可发生于身体的多个部位,最常见的部位为伤口、鼻咽、气管(特别是有插管时) 以及会阴。在特殊情况下,可通过环境表面或空气传播,如在烧伤病房或插管病人。Rello 等的研究结果显示,ICU MRSA 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类固醇治疗(RR = 3145) ,机械通气大于6 d (RR = 2103) ,先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R = 2176) ,年龄> 25 岁(RR =1150) ,然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似乎是先期使用抗生素( P = 01000 001) 。与其他许多研究一样,这一研究提示,早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MRSA 感染,另外,系统性抗生素的使用,病人接受选择性的消化性去污染,可增加葡萄球菌在口咽的种植。肝移植患者感染一些耐药菌株(包括MRSA) 的机率在不断增加,在1990 年到1998 年,23 %的肝移植患者感染了MRSA ,特别是手术后早期(32 %是在手术后14 d 内) ,感染的主要来源是血管内导管(39 %) 、伤口(18 %) ,腹部(18 %) 和肺(13 %) ,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早期、巨细胞病毒血清阴性、以及术后转院。在那些MRSA 感染中,30 d 内的病死率为29 % ,但源于肺部和腹部的菌血症病死率为86 % ,而源于血管内导管的感染,病死率仅为6 %。慢性病及急性重症可能在皮肤或胃肠道形成耐药微生物, ICU 病人与其他住院及门诊病人比较,其前臂MRSA的浓度要高得多(RR :2148 , 95 %可信区间1134~4143 , P = 01000 4)。MRSA 感染不仅在肝移植患者,同样在修复术患者如血管内移植术、矫形外科等,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识别和控制这些因素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术部位、表皮、深部组织器官等均可被MRSA 感染。最近的一个研究显示,前鼻孔携带MRSA 的单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是腹部获得性MRSA 感染的一个显著性危险因素(RR : 6112 ,95 %可信区间1141~2616) ,

感染MRSA 的病人比无MRSA 感染者在ICU 的住院时间要长,重复手术次数要多 。 4感染控制方法

由于MRSA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公立医院都是获得性的,因此需要制订相应的方案以降低进一步的传播,通常用来控制MRSA 传播的方案如表1 。

表1MRSA 的感染控制方法

方法效果评价

1 、筛选

病人对阳性者隔离,则效果佳,花费少

工作人员阳性率低,费用高

2 、洗手有效,但依从性差

3 、抗生素

特效药广泛应用莫匹罗星有效,但会出现耐药

系统性用药使用常用药会出现耐药,其他如利福平、梭链孢酸副作用大

4 、清洁身体一些消毒剂有效(如聚烯吡酮碘、洗必泰、三氯生)

5 、集中病人

完全隔离/ 病房封闭有效,但难度大

单间隔离有效,但需严格病房间的封闭

6 、事先识别带菌者和先前感染者采取整体隔离,有效

7 、使用隔离服尚无证明有价值

8 、使用手套诊治不同病人时更换则有效

9 、清洁环境在慢性爆发中无效

ICU 的环境物表有可能是MRSA 的来源,包括先前并未被注意的物表,最近的研究发现,26 %的计算机键盘和15 %的洗涤槽水龙头把柄种植有MRSA ,这个带菌率实际上比ICU 其他环境物表要高,由此可认为病人感染并非仅局限于房间内 。引起爆发的MRSA 与零星感染的MRSA 比较,前者具有显著长的存活时间(1~3 月) 及较高的浓度。这再次强调了MRSA 重

感染和重暴露的重要性。虽然MRSA 带菌和感染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有人对这些控制方案的效率及费用提出了质疑, 不过, Chaix等的研究表明,每治疗一位MRSA 患者,其平均费用为9 275美元,而感染控制方案的费用平均每人340~1 480美元,方案对降低费用及患病率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对入住ICU 的患者,进行选择性的检查筛选及严格的隔离措施,是最有效的控制ICU MRSA 感染的方法。

5防 治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效果;重症病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绝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死亡率高的医学特征,病患总会发生烦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较差等状况。针对重症病患而言,只予以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会有病情恶化、紧接着转入高危状态,引发死亡[1]。所以说,除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按时、有效地治疗外,还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护理任务,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实降低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手段,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时对比与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43.8±2.4岁。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构成如下: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小组在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重症监护的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重点从下列几方面开展[2]。

1.2.1运用药物加以治疗护理对病患的药物治疗需护理员工立足于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发展以及癥状等多项要素科学规定药物剂量。在此期间,护理员工在用药时需牢记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员工还应系统了解各位患者有无药物的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控注射的速度,用药之后也要密切观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药性,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则要第一时间科学采取护理举措[3]。

1.2.2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因受重症疾病的层层困扰,病患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眠、抑郁、心慌、忧虑、烦恼、情绪不稳、过度担心等不良症状,所以说,在重症监护护理中,护理员工要经得起考验,结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对病患开展适当地心理护理。护理员工在护理中,态度应表现为最佳,时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对于个别反应迟缓、话语较多的病患,护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说话时插话,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态,平日里应多与病患聊天,并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为本。在进入重症病房时,护理员工也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对重症病房及医院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与信任感。护理人员可通过自编一些小幽默调剂病房氛围,促使患者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时护理时,还要注重稳定病患的心理,当病患们对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有所疑惑,护理员工要周密地讲解。

1.2.3对病情的实时监测护理护理员工需仔细观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频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患者有无并发疾病及潜在要素,并精确记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则要立马给患者吸氧,必要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务,假若吸氧时用鼻导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维持在2L至4L,尽量间隔20min探视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钟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当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氧气的实际流量进行有规律的调整,进一步对相关仪器开展消毒工作。

1.2.4就医环境的护理相较于其他疾病,呼吸内科病症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给就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表明,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不仅给重症病患带来积极的情绪,还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与痊愈,更能显著地减少重症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创建一流的就医环境,就要从病房的通风、温湿度的调节、按时消毒、空气的清洁等诸方面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1.3护理效果的观察指标对两个小组病患的疾病恢复状况开展科学地统计与探析。

1.4统计学分析把获取的数据置入计算机中构建数据库,两组的对比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明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上述80例患者开展及时、科学、精确的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在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中,有效的病患总计为69例,所占比例为86.3%。其中,在观察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进行科学地重症监护,对于病患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两组详细的病情结果数据,见表1。差异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对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时护理在实际治疗时,要依据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药物科学选择抗生素。轻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为减轻患者的症状,处于急性发作阶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疗时,需用镇咳、祛痰等药物辅助治疗。针对一些年老体衰或体内痰量比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为主、帮助排痰为辅,确保呼吸通道的顺畅,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症,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5]。假若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可运用气雾治疗法。在常规疗法方面,除运用护理对策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

3.2重症监护下,呼吸重症病患恢复好转的护理对策重症呼吸系统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转阶段,要鼓励患者适度加强有氧呼吸锻炼,适量从事有氧运动,切实提高免疫能力。这时期的患者必须严禁烟酒,维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机能的恢复。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增减衣物,遇到天气变冷时,要特别避免感冒。搞好周边居住的卫生,杜绝粉尘、烟雾等恶性刺激气体侵入呼吸道。

3.3及时应对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大都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动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减弱、反应迟钝等症状,因此,要避免患者饮食起居中所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在室外、卫生间地面和病房内均应一直保持干燥、无任何不良废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设置护栏,外出散步、下楼或从事户外锻炼时均要有医务人员协同并搀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保证患者所居环境周边无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护理员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脉搏与呼吸的节律和频率,所排痰的色泽及性质变化。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因自身病症的独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会轻易诱发,因此,重症监护对重症病患的护理极为重要[6]。在护理时,从业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变化,促进各项护理办法的落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治并发疾病的出现,尽快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3(16:23-28.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100-101.

[3]韩海霞,李娜,亓霞,商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0,6(11:29-32.

[4]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2(33:3-5.

[5]张淑丽,徐淑杰.呼吸内科吸氧患者的指导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红,倪惠红.11例危急重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0(03:40-42.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的重症病患,研究对其开展重症监护的措施,并对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对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实时对比与分析。结果在本次观察中,观察组中的40例重症患者,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结论推行一系列重症监护的措施对于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治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有助于病患病情的稳定,进而为病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效果;重症病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绝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死亡率高的医学特征,病患总会发生烦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较差等状况。针对重症病患而言,只予以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会有病情恶化、紧接着转入高危状态,引发死亡[1]。所以说,除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按时、有效地治疗外,还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护理任务,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实降低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手段,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时对比与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43.8±2.4岁。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构成如下: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小组在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重症监护的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重点从下列几方面开展[2]

1.2.1运用药物加以治疗护理对病患的药物治疗需护理员工立足于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发展以及癥状等多项要素科学规定药物剂量。在此期间,护理员工在用药时需牢记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员工还应系统了解各位患者有无药物的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控注射的速度,用药之后也要密切观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药性,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则要第一时间科学采取护理举措[3]

1.2.2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因受重症疾病的层层困扰,病患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眠、抑郁、心慌、忧虑、烦恼、情绪不稳、过度担心等不良症状,所以说,在重症监护护理中,护理员工要经得起考验,结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对病患开展适当地心理护理。护理员工在护理中,态度应表现为最佳,时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对于个别反应迟缓、话语较多的病患,护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说话时插话,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态,平日里应多与病患聊天,并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为本。在进入重症病房时,护理员工也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对重症病房及医院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与信任感。护理人员可通过自编一些小幽默调剂病房氛围,促使患者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时护理时,还要注重稳定病患的心理,当病患们对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有所疑惑,护理员工要周密地讲解。

1.2.3对病情的实时监测护理护理员工需仔细观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频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患者有无并发疾病及潜在要素,并精确记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则要立马给患者吸氧,必要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务,假若吸氧时用鼻导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维持在2L至4L,尽量间隔20min探视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钟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当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氧气的实际流量进行有规律的调整,进一步对相关仪器开展消毒工作。

1.2.4就医环境的护理相较于其他疾病,呼吸内科病症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给就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表明,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不仅给重症病患带来积极的情绪,还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与痊愈,更能显著地减少重症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创建一流的就医环境,就要从病房的通风、温湿度的调节、按时消毒、空气的清洁等诸方面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1.3护理效果的观察指标对两个小组病患的疾病恢复状况开展科学地统计与探析。

1.4统计学分析把获取的数据置入计算机中构建数据库,两组的对比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明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上述80例患者开展及时、科学、精确的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在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中,有效的病患总计为69例,所占比例为86.3%。其中,在观察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进行科学地重症监护,对于病患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两组详细的病情结果数据,见表1。差异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对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时护理在实际治疗时,要依据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药物科学选择抗生素。轻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为减轻患者的症状,处于急性发作阶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疗时,需用镇咳、祛痰等药物辅助治疗。针对一些年老体衰或体内痰量比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为主、帮助排痰为辅,确保呼吸通道的顺畅,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症,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5]。假若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可运用气雾治疗法。在常规疗法方面,除运用护理对策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

3.2重症监护下,呼吸重症病患恢复好转的护理对策重症呼吸系统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转阶段,要鼓励患者适度加强有氧呼吸锻炼,适量从事有氧运动,切实提高免疫能力。这时期的患者必须严禁烟酒,维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机能的恢复。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增减衣物,遇到天气变冷时,要特别避免感冒。搞好周边居住的卫生,杜绝粉尘、烟雾等恶性刺激气体侵入呼吸道。

3.3及时应对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大都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动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减弱、反应迟钝等症状,因此,要避免患者饮食起居中所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在室外、卫生间地面和病房内均应一直保持干燥、无任何不良废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设置护栏,外出散步、下楼或从事户外锻炼时均要有医务人员协同并搀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保证患者所居环境周边无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护理员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脉搏与呼吸的节律和频率,所排痰的色泽及性质变化。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因自身病症的独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会轻易诱发,因此,重症监护对重症病患的护理极为重要[6]。在护理时,从业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变化,促进各项护理办法的落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治并发疾病的出现,尽快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3(16:23-28.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100-101.

[3]韩海霞,李娜,亓霞,商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0,6(11:29-32.

[4]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2(33:3-5.

[5]张淑丽,徐淑杰.呼吸内科吸氧患者的指导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红,倪惠红.11例危急重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0(03:40-42.

重症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我院的ICU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位于医院的外科楼(3号楼)九层西侧,总面积约800平方米。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甘于奉献、工作严谨的专职医护团队,全科现有医生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8人;护士16人,其中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10人。ICU实行封闭式管理,不设陪护,拥有独立的护理单元,可对病人的医疗、生活进行精心的护理。

病区环境优雅、整洁,设中心监护站,周围设有11张监护病床,呈开放式设置,利于观察病情变化。监护大厅装备中央空调、中央供氧、中央负压系统,及层流空气净化系统、紫外线循环系统,体现了现代ICU的特点。并配备多参数中央监护仪、谊安VT5250多功能高档呼吸机、罗氏Cobas b123血气分析仪、心电除颤起搏仪、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营养泵、亚低温治疗仪、电动排痰仪、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等所需的各种急救器材,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重要保障。

ICU病人收治范围,包括:(1)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后 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的支持者;(2)需要心肺脑复苏者;(3)某个脏器(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病人;(4)急性心肌梗塞;(5)重症休克、脓毒血症及中毒病人;(6)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各系统、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

上一篇:中医医学论文下一篇: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