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范文

2024-05-21

高效节能范文第1篇

热交换设备强化传热过程是力求使热交换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和传热面积内完成的热传递更多。强化传热技术是使热交换设备最大限度的提高传热效率的一种技术, 这样能够更大限度的提高传热过程的传热效率。在特定条件下提高传热面积、提高传热系数、提高平均温差是提高传热效率的最终途径。对管壳式热交换器换热管普通光管进行深加工得到不同形式的异形管。较光管来说, 异形管或是增大传热面积, 或是提高传热系数, 管内插件够提高平均温差。在不同场合恰当选择使用异形管能够极大的提高传热效率。

1异形管——波纹管

波纹管按波形分为:波鼓形波纹管、梯形波纹管、缩放管和波节管。流体在经过波纹管时, 在波峰处流速降低, 静压增加, 在波谷处流速增加, 静压降低。流体在管内流动反复的压力波动会使流体产生剧烈的湍流效果, 提高雷诺系数, 干扰减薄流体的边界层。波节的存在有助于提高管内流体的湍流效果, 进而提高波纹管的传热效果, 但波纹管会降低管内流体的流动性能。高雷诺数情况下波节管与光管的换热效果比较接近;低雷诺数的情况下, 因波节管会提高管内流体的湍流效果, 传热效率会比使用光管效果更好。

2异形管——螺旋槽纹管

通过挤压光管管壁加工制作成螺旋槽纹管, 槽纹纹路有单头和多头之分。螺旋槽纹管对管内流体的扰动使得流体成大体螺旋式流动, 并在槽纹处造成流体小范围的二次流动, 消除分离边界层, 提高传热效率2~4倍。螺旋槽纹管对管内管外流体具有双面强化传热的作用, 适用于对流、沸腾和冷凝等工况。

3异形管——翅片管

通过在换热管表面添加各种形式翅片, 增大换热面积, 对流体造成极大的扰动, 从而提高传热效率。选用翅片管为传热元件, 多使用在高温烟气的工况下, 如余热锅炉用翅片管使用在高温高压且具腐蚀性的恶劣环境。这就要求翅片管应具有很高的的性能指标:1防腐性能、2耐磨性能、3低接触热阻、4高稳定性、5防积灰能力等。

4异形管——螺旋扁管

螺旋扁管由圆管加工制成, 其截面形状为扁圆或者椭圆形, 流体在管内流通呈现螺旋状提高了湍流程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低的螺旋扁管的强化传热效果比光管提高2~3倍, 随雷诺数的增大, 其强化效果有所减小, 但仍可达50%

5异形管——表面多孔管

使用烧结、火焰喷涂、电镀及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的多孔表面能够极大地强化沸腾传热, 提高传热效率, 从而能够减少热交换面积, 减少传热的不可逆损失。其多空表面还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6异形管——针翅管

针翅管表面针状结构既扩大了传热面, 又能对流体造成很大扰动, 增强了边界层与主流的混合, 在对压降影响微弱的情况下极大的强化了传热效率, 针翅管的表面针状结构可以与相邻针翅管针状结构相互支持, 从而可以代替支撑板或者支撑杆材料, 针翅管普通应用在油品热交换器以及很多低传热膜系数、高粘度介质以及含尘高温烟气的热交换设备中。

7管内插件

通过在管内插入纽带、螺旋线圈、螺旋片等插入件能够有效促进管内流体湍流, 提高传热系数, 并且能够有效降低热交换器壁温, 管内外温差, 从而强化传热。

8结语

结合管程强化传热技术的进步, 更多的强化传热技术手段逐渐被应用在更多的现实工程设备中, 在各行业热交换设备上, 强化传热技术将发挥其强大的优势。强化传热管极大地提高了热交换器的传热性能, 减小了热交换器所需的传热温差和压降损失,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简化紧凑了设备结构, 减少了设备材料成本, 结合国家推行的各种节能减排政策措施, 强化传热技术已经被国家、被企业重视, 进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实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管壳式热交换器换热管强化传热技术, 技术层面上介绍了各自的优劣以及适用场合。

关键词:热交换器,节能减排,强化传热

参考文献

[1] 陈增, 李宝宏, 李胜军, 管壳式换热器的研究进展和方向[J]2005, 8:85~87.

[2] 刘明言, 林瑞泰, 李修伦, 黄鸿鼎,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设计的新挑战[J]2005, 1 (33) :16~19.

[3] 董其伍, 刘敏珊, 苏立建, 管壳式换热器研究进展[J]2006, 1:1~3.

[4] 杨胜, 张颂, 张莉, 徐宏, 螺旋扁管强化传热技术研究进展2010.

[5] 丁铭, 阎昌琪, 缪红建, 孙立成, 整体针翅管的强化传热实验研究2005.

高效节能范文第2篇

1 我国油田的现实现状

进入新世纪后,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所需资源不断增多, 油田面临诸多问题:

其一, 开采量难以提升, 资源存储不充裕。开采缺乏科学性规划, 优质油气资源不断降低,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油田难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石油之间存在显著的矛盾。其二, 没有充分认识到风险勘探的重要性, 当前国家在这些项目上的投资不足, 有效机制缺乏, 没有全面的研究基础地质的勘探。其三, 供给保障机制缺乏, 和市场化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如今国内建立的供给保障机制存在诸多问题, 没有统一规划建设原有的原油贮存。如今, 国家在进一步完善油气资源储备体系,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供给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和完善。其四, 国内科学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储蓄上的需要难以满足, 随着开采量的提升, 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不断减少, 开采难度随之攀升, 开采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和理论支持。其五, 环保问题未得到相关重视。开发油气、提纯油漆等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有些还会导致空气、水体、土壤污染。开采导致局部环境失衡, 因此开采过程中需要强化环保意识, 提升环保能力。

2 高效、节能型油气处理工艺技术

2.1 油气处理工艺

一般情况下油气处理会设置两级换热和两级三相分离的油气处理工艺, 第一级换热使用的体系为:单井集输系统来液与成品油换热, 系统液体经过换热后通过物理方法进入一级三相分离器, 分离油气水分, 分离后的油气含有水分和破乳剂进入二级换热器, 保障蒸汽和油换热, 然后油体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进入二级三相分离器, 经过油气水分离后形成含水量低于0.5%的成品油, 然后经过降温处理后输入储罐。

2.2 油气处理工艺关键技术

第一级换热器、第一级三相分离器以及密闭输送等是该处理工艺的关键技术:一级换热器主要是进行成品油换热, 换热后不仅能够对系统来液有效预热, 也能保障形成的成品油降低温度, 保证外输稳定;一级高效三相分离器的工作环境为低温, 利用物理重力分离油气水, 主要原理是在三相分离器进口端分化为各种小液滴, 促进油气分离, 然后经由进口端进入沉降室, 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 最终分离油气和水, 经过上述两道程序之后, 能够让后续程序使用的破乳剂以及热负荷量进一步降低;就处理系统的整体来看, 对单井来液的余压加以利用, 减少中间环节动力部分的投资;同时, 使用上述系统能够把设备的投资以及能耗充分降低。

2.3 油气处理工艺技术优点

和传统油气处理工艺相比, 上述油气处理工艺具有的优点为:

其一, 首先预热单井集输系统来液后, 进入第一级高效三相分离器, 不仅把系统来液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还能保障成品油的温度适宜, 让成品油的外输更加稳定, 对热能最大程度的利用, 降低热能的损失, 提高其利用效率, 实现节能减排之思想;其二, 一级三相分离器中进行的油气水分离主要依靠其重力作用, 分离出的绝大部分水分, 后续工作的热负荷进一步降低, 节约后续工作的破乳剂用量以及提升热能效率;其三, 对单井集输系统进站之余压充分的利用, 完成一系列工艺过程, 把中间环节如脱水泵等取消, 大大降低动力消费;其四, 上述整个系统处理密闭之中, 轻质组分的损耗量极低, 对安全生产极为有利, 更能降低对空气、水体、环境的污染, 实现绿色无公害;其五, 由于在处理过程中换热负荷、动力负荷较低, 所以设计的时候可以减少动力等设备, 实现整体的简化, 投资更低。

3 结语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石油生产中油气处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发挥着突出作用,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效、节能的油气处理需要相关技术和科技的支持因此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深入分析油气处理工艺, 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 保障油气处理高效进行。

摘要:在油田生产中, 最重要的一环是油气处理, 油田综合效益的高低被该环运行的质量直接影响。就能耗角度而言, 油气处理是一个仅仅消耗的生产过程。以往在设计油气处理工艺的过程中仅仅考虑可靠、稳定、先进, 没有对其经济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如今, 随着油田改革的深入, 人们要求更加高效节能的对油气进行处理, 怎样以油气处理的可靠性、稳定性为基础, 提升其运行效率, 实现节能化处理是当前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油气处理,高效节能,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侃毅, 刘万旭, 崔玉松.哈萨克斯坦扎那诺尔油气处理新厂原油处理装置设计[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 (02) .

[2] 张永东, 张春刚, 刘春江, 李彩霞.油气处理系统综合技术的应用[J].石油工程建设.2005 (S1) .

高效节能范文第3篇

与火焰加热相比, 感应加热的加热速度快, 加热温度高, 对材料的加热温度和加热区域也较易控制, 不污染环境, 且可以进行真空加热, 同时感应加热装置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也相对较高。因此, 感应加热技术和装置在冶金领域被广泛采用, 如钢坯的热处理, 铝、铜等金属的熔炼。

1.1感应加热原理

感应加热主要是用通交流电的感应器产生交变的电磁场, 在位于磁场中的导电性物料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感应电流在物料内流动过程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流, 感应电流在物料内流动过程中克服自身的电阻作用而产生热。感应加热就是电磁热之间转换的过程。

1.2感应炉的分类

感应炉按电源频率可分为工频、中频和高频感应炉, 其中中频和高频感应炉需要变频设备。按结构可分为无心感应炉和有芯感应炉, 按工艺可分为感应熔炼炉和感应加热炉。

高频感应炉频率为10000Hz以上, 适合的特种钢和特种合金冶炼;中频炉感应炉频率为50-10000Hz, 中频炉的容量和输出功率较大, 因此主要用于特种钢、磁性合金和铜合金等的熔炼;而工频炉主要用于铸铁和钢, 特别是高强度铸铁和合金铸铁的熔炼以及铸铁溶液的升温、保温和成分调整等, 同时也用于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熔炼, 但工频炉容量小时不经济[3]。而有芯感应炉比无心感应炉更聚磁, 具有加热速度快, 电效率高, 金属烧损少等优点。

2 感应加热炉的筑造

2.1 感应加热炉的炉衬材料

为了提高感应加热炉的电效率和功率因素, 则炉衬越薄越好, 但是太薄又会影响炉衬的强度, 所以炉衬材料选择要有较高的常温和高温强度, 荷重软化温度必须要大。同时加热过程中炉温变化频繁, 电动力也很大, 因此炉衬材料的热稳定性要好, 抗冲击能力强, 耐磨性要好, 并且常温和高温下是良好的绝缘体。

2.2 感应加热炉的线圈

线圈选择紫铜材料, 经过捣打定型之后制成方形铜管, 同时要经过退火, 消除内部金属应力, 避免整形或焊接定型中导致铜管破裂。线圈铜管之间的间距不能太近, 以防接触, 同时外围线圈要经过打磨并刷上绝缘漆。

2.3 炉衬成型与烘炉工艺

炉衬是整体浇捣成型, 耐火泥浆填满线圈匝间, 感应器与炉衬浇灌成一个整体, 线圈加固了炉衬, 增加了炉衬强度。炉衬成型工艺简单, 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 也可现场进行修补。同时, 在使用前必须对炉衬进行初始烘干操作。如中频透热炉炉衬可按图1所示的曲线进行烘干操作, 其中:先以120-150℃的烘烤温度保温2 小时, 然后以500-600℃烘烤温度保温3 小时, 最后以800-950℃保温2小时。

3 感应加热炉的高效节能分析

对于感应加热炉在电能、磁能及热能的转换过程中有以下几种能量损失: (1) 电磁感应器有电阻, 必然在感应器上会产生电能损失; (2) 电能转换成的热能有一部分通过炉壁散失掉; (3) 在加料和出料的过程中, 由于热辐射也会造成一部分辐射热损; (4) 配电设备也要消耗一部分能量[4]。同时, 使物料快速被加热, 并且加热温度均匀也一直是感应加热炉需要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因此, 在近些年来感应加热炉在电源配置、谐波治理及自动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多新发展, 得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3.1电源配置

对于高频和中频感应炉, 均要进行变频处理。通常是把三相工频交流电通过三相全控整流桥整流为直流, 再经过直流电抗器进行滤波, 然后由逆变桥将直流电变换为单相中频交流电供给负荷 (感应器和补偿电容) 。目前, 还经常采用串联或并联逆变电路, 来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生产效率, 达到快速生产且节能的目的。

3.2 谐波治理

传统上通常采用LC滤波器进行谐波抑制, 因为滤波电容器、电抗器和电阻器的适当组合, 与谐波并联, 可以起到滤波作用, 还可以进行无功补偿的需要。LC滤波器的设置, 成本较低, 但是滤波效果不太好。而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较新的谐波抑制方法, 它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 主要是通过补偿装置产生一个与被检测到的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这种滤波器其成本较高, 企业很难承受[5]。所以, 通常将两者进行混合使用, 既可以进行有效抑制谐波, 造价也不是很高。

3.3 PLC自动控制

PLC控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被控对象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还可以使控制系统简单安全可靠。如通过PLC控制系统可及时采集温度信号, 然后调节电压电流, 进而调节电源的输出功率, 对感应炉的温度及时进行调节。因此, PLC控制系统的引入且不断提高, 可以使感应加热炉在温度控制和电效率提高方面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4 结语

感应加热技术及感应加热炉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 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加热和熔炼工艺中。对于感应加热炉来说, 其在内衬材料、线圈的选择和整体的筑造烘炉方面有着严格的工艺要求, 进而才可以在温度变化快, 电动力大, 震荡大等环境下稳定工作。同时, 对感应加热炉的电源、谐波治理和整体的自动控制方面的不断发展提高, 将有利于电效率和热效率的提高, 同时也将有利于加工后的工件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 因此在这些方面还有待继续加大研究。

摘要:感应加热由于其对环境无污染、热效率高且参数易控制的特点在冶金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则针对用于感应加热的加热炉进行了研究, 主要对其筑造、内衬材料的选择以及烘炉工艺进行了阐述, 并对感应加热炉的高效节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感应加热炉,炉衬材料,烘炉工艺,温度均匀,谐波,节能

参考文献

[1] 郭茂先.工业电炉[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25-126.

[2] 罗波, 吴希刚, 何曙光, 贾朝国.中频感应加热在锻造中的节能应用[J].电世界, 2015, 1:34-35.

高效节能范文第4篇

【摘 要】外墙节能保温施工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不同类型的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及相应的施工方式做出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优选。文章在对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发展与类型、施工常见问题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外墙节能保温工程优化对策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类型;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的比例已经占到了20%以上。在此背景下,建筑节能施工成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贯彻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路径。外墙节能保温技术作为建筑节能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力,而且能够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因此对新型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研制、对先进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推广,成为我國建筑工程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1 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发展与类型

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开始得到发展与应用,而随着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引入与自主开发,我国外墙节能保温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当前,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而其施工技术也各有不同。具体而言,当前得以广泛应用的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及其施工技术类型主要为以下几种。

聚合物砂浆加强面层外墙。在这种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墙体从内到外包括基层墙体、硬泡聚氨酯、界面砂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柔性耐水腻子及涂料饰面层。其中,挤塑聚苯板或者模塑聚苯板位于墙体底层,厚度需要控制在3~5 mm,在薄抹灰处理中,需要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及复合耐碱玻纤网格布,抹灰厚度需要控制在3 mm左右。这种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优势在于对建筑结构所提出的要求不高,这为这种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外墙。基于这种节能保温技术的外墙由钢筋、现浇混凝土外墙、水泥砂浆、EPS单面钢丝网架板、钢丝网架、饰面层构成。在施工过程中,保温层置放于钢筋混凝土内侧,并进行一次性浇筑。在这种施工工艺中,外墙中的结构层能够与外墙中的保温层实现紧密黏结,这不仅有利于简化保温层施工工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保温层出现下坠、脱落等问题,因此无论是在施工质量还是施工效率方面,这种技术和工艺都具有良好的表现。当然,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外墙及其施工工艺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即主体结构具有更多的施工步骤、聚苯颗粒清理难度较大等。另外,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压力不均匀问题也会导致外墙出现不平整的现象,这对于外墙的美观度产生着负面影响。

无溶剂硬泡聚氨酯无缝喷涂外墙。基于这种节能保温技术的外墙由现浇混凝土墙壁、发泡聚氨酯、加强面层及聚苯颗粒保温浆构成。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作者需要在现浇混凝土墙壁上分层喷涂15 mm以内发泡聚氨酯,从而提升结皮层的防水性能,24 h之后,施工工作者需要在使用聚苯颗粒保温浆找平的基础上为下一道工序的开展创造条件,72 h之后,施工工作者则可以开展加强面层施工。显然,这种节能保温技术凭借节能保温材料性能的优越性而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与节能保温材料性能成正比的价格,则会加大施工投入。

夹心钢筋混凝土外墙。顾名思义,夹心钢筋混凝土外墙是在将保温层夹入钢筋混凝土外墙之间并开展一次性建筑的技术。这种施工技术虽然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工艺,并且在抗震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缺陷,但是却可以在完成一次施工之后省去维护工作的投入。

轻质砌块填充墙和岩棉外墙。这种节能保温技术适用于具有框剪结构及以幕墙或者石材为主要饰面材料的建筑当中。从施工过程来看,施工工作者需要在钢制骨架上对钢筋混凝土进行锚固,并将轻质砌块和岩棉添加到钢制骨架内。此外,施工工作者也可以将石材、保温层只作为预制板块,并开展下一步的施工工作。当前,轻质砌块填充墙和岩棉外墙已经在饰面工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基于这种节能保温技术的外墙主要由墙体、界面处理砂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抗裂砂浆、柔性耐水腻子、装饰涂料构成。从施工工艺来看,施工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包括配置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及抗裂砂浆,并涂抹两遍保温砂浆和抗裂砂浆,同时需要对一些局部节点、特殊部位进行处理。

2 外墙节能保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外墙节能保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寿命问题。我国建筑寿命可以达到50年甚至100年以上,而外墙节能保温的寿命却只有30年左右,在一些施工技术不规范的项目中,外墙节能保温的寿命则更短,因此寿命问题是外墙节能保温的短板之一。二是生态环保问题。当前,许多外墙节能保温材料都属于非再生且不能重复利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在达到使用年限之后,只能作为废弃物处理。与此同时,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现场管理,也会产生一些生态环保问题,这是施工工作者与监理工作者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三是安全防火问题。当前许多外墙节能保温材料都没有达到B2防火等级以上,这些具有较低可燃点的外墙节能保温材料,会给建筑使用者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重视使用不燃、难染或者离火自熄的材料。四是高层外墙节能保温的抗风压问题。高层建筑背风面会产生较大的吸力,在这样的作用下,外墙节能保温层很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因此强化外墙节能保温层与墙体的黏结性,是外墙节能保温施工方需要探索的问题之一。

3 外墙节能保温工程的优化对策

3.1 构建外墙保温技术标准体系

外墙节能保温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外墙节能保温系统标准,如预制外墙节能保温系统及聚氨酯外墙节能保温系统等;其次,是外墙节能保温系统构造方法标准及施工设计标准;再次,是外墙节能保温工程验收标准,如针对外墙节能保温工程防火性能、环保性能的验收检查标准,外墙节能保温工程使用年限标准等;最后,是构建完善的外墙节能保温检测标准,在此方面,应当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建筑及不同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对检测方法、检测工具、检测技术进行研发并通过广泛推广来实现统一化,从而为相关标准的推行奠定良好基础。

3.2 加大示范性工程项目的推广力度

在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应用和施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重视构建示范性工程,对于先进技术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政府部门有必要以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为出发点,择优选取建筑项目,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及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特别是需要重视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的推广。与此同时,在开展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和施工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针对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应用和施工過程中外墙节能保温系统防火性、耐久性的提升,突破外墙节能保温系统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题。

3.3 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

外墙节能保温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由施工过程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节能保温材料本身的质量引起的,为此,在外墙节能保温技术的应用中,有必要重视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即从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生产、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应用方案的设计、外墙节能保温施工的开展及外墙节能保温工程验收阶段进行质量评估与效果评估。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有必要针对相关管理工作制定标准,并构建起外墙节能保温材料认证制度,从而全面推动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发展。在施工管理方面,监理工作者需要要求施工工作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流程、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工作,同时需要在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推动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与资质的提升。此外,在外墙节能保温工程施工完毕之后,有必要依托于质量回访保修制度,对外墙节能保温工程的节能保温效果和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解,并在探索解决策略的基础上为之后的施工工作提供经验。

4 结语

外墙节能保温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贯彻节能减排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国建筑行业人士需要对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发展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做出了解,从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点做出有针对性的优选。与此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应用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外墙保温技术标准体系、加大示范性工程项目的推广力度、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等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陈一全.聚苯颗粒浆料复合PU保温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研究与防火节能策略探索[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8(2):50-55.

[2]冯晓翠.绿色环保建筑外墙结构节能保温一体化技术运用推广探析[J].科技风,2018(1):111.

[3]陈一全,刘冉,朱传晟.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基于节能75%和防火设计要求的围护结构技术经济成本分析与研究(下)[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7(12):44-53.

[4]杨会江.无机保温浆料外墙内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研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4):18.

[5]汪企武,汪洁.对建筑节能有特殊要求的外墙外保温建筑的室内墙面露点温度的计算[J].华中建筑,2016,34(5):75-76.

[6]陈丹林,宋长友,季广其,等.当前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施工中防火安全应注意的几点问题[J].建筑科学,2008(2):109-111.

[责任编辑:钟声贤]

高效节能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的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工作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此外,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能源消耗量也在日益增加,节能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暖通空调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家电用品,其能耗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污染。因此,在暖通空调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其节能设计。本文就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暖通空调;节能设计;问题;措施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具体要求也明显提高。大部分人们都希望居住在冬暖夏凉且空气流通的环境中,从而使暖通空调逐渐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它具有良好的采暖以及通风作用,但是能耗却相对较大,会由于能耗的增加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因此,暖通空调的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暖通空调的能耗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一、现阶段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的设计方案制定问题

目前,许多暖通空调的相关设计人员为了保证进度,不会深入到实际生活中进行考察,仅仅是凭借,估算值进行计算,不仅增加了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忽视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专业化理论角度出发,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对节能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方案的好坏关系到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能耗程度[1]。因此,需要高度重视暖通空调在设计方案上的可行性以及操作性,应该以节能作为最终目的进行设计,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在多种设计方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确保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最佳效果的发挥。

(二)现阶段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在现阶段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过程中不够认真仔细,甚至出现看不懂暖通空调设计图纸的现象,导致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而且暖通空调的相关设计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相对淡薄,不能充分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意义。部分设计人员的年龄相对较小,工作经验不足,面对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工作期间出现的各项问题,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三)现阶段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的能源利用问题

目前,节能减排以及不断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行业需要高度重视到问题。我国暖通空调的能源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若大量使用将会加快煤炭资源的枯竭,而且还会对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暖通空调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大创新力度,通过能源的回收利用来实现暖空空调在资源利用率上的最大化[2]。在我国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不断开发对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小的绿色能源,比如地热能以及太阳能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型能源,可以有效满足我国暖通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环保要求,还能够提升暖通空调设计生产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

二、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的节能途径

(一)增强暖通空调相关设计人员的节能意识

要想推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工作的顺利运行,暖通空调的相关设计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节能意识,认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在实际设计工作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在脑海中形成一整套思路清晰且完整的节能设计思维,最大限度采用目前最好的节能措施。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空调系统的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详细地了解每一个空调在房间里的具体使用规模以及实际使用用途等情况。众所周知,负荷特性差别相对较大的房间需分别设立空调系统。在冷源的选择方面,相关设计人员应该从投资成本以及经费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在集中冷源以及自带冷源中做出决定[3]。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使用时间与一般房间使用时间存在差异的房间,需设立自带冷源系统的空调机。当设计大中型建筑物暖通空调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制冷机的台数以及制冷机的实际容量大小,在大小方面实现科学搭配。此外,暖通空调的相关设计人员还应该根据过渡季节的最小负荷科学选择相对较小的制冷机,从而满足空调在小负荷运行情况下的需要,还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能源的消耗。

(二)暖通空调设计期间围护结构的科学选择

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中,围护结构的合理选择是设计期间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要科学选择围护结构,围护结构在选择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节能型的围护结构,充分考虑到能耗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暖通空调系统的实际负荷强度,进而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由于建筑自身而造成浪费的冷热量。暖通空调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窗构造的合理设计,可以采用遮阳措施以及吸热措施等,使室外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能够直接把自然空气作为能源。

(三)暖通空调设计中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利用

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过程中,冷热源的实际能耗量占到整个暖通空调应用系统的一半左右,说明冷热源消耗的节能潜力相对较大。因此,在暖通空调冷热源的实际选择工作中,设计人员应除了选用一般的冷热源之外,还需要因地制宜的充分开发新能源[4]。如可以使用热泵系统包括目前比较常见的水源热泵系统,其水源主要是指江河湖海以及地下水等,有时污水也可以充当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之中的大量能源消耗量。

(四)暖通空调设计中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暖通空调中的节能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需要根据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其推广应用。比如排风余热回收节能技术,通常情况下,严寒的冬季会导致室内排风温度明显高于室外温度,这时可以采用热回收处理装置有效预热房间外的新风。具体做法就是在房间内部排风的出口位置安装热交换器,充分利用房间内部的余热有效预热房间外地新风,达到回收利用房间内部排风余热的最终目的。而一般情况下夏季的空调使用数量以及使用时间会出现急剧增加的现象,在空调系统下的房间内部温度会远远低于房间外面的新风温度,这时就需要利用热回收处理装置对房间外部的新风以及房间内部的排风进行科学的热交换处理,降低房间外部新风的实际温度,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以及改善房间内部空气质量的效果。此外,蓄电空调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中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已经有相对很多的蓄能节能空调被投入运作。具体来说,蓄能空调主要是通过移峰填谷来实现节能的目的,蓄能空调能够把部分暂时用不到的高峰电负荷利用转移的方式,将其转移到低谷,从而有效提高发电厂对一次性能源的实际使用效率,从根本上降低电力的具体生产规模。

结语

總而言之,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以及复杂性较强的工作,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能够有效降低能耗,改善环境问题。因此,在暖通空调的实际节能设计工作中,可以通过增强设计人员节能意识、科学选择围护结构、加大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利用以及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琳,翟荣兵,黄红.建筑工程项目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22.

[2]丁乐.浅谈暖通空调节能设计分析[J].门窗,2014,04:247.

[3]赵艳军.暖通空调节能设计探究[J].城市建筑,2012,11:21+25.

[4]刘登峰.基于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3,24:247+178.

上一篇:医学实训教学下一篇:税收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