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资源范文

2023-09-15

远程教育资源范文第1篇

远程教育模式二媒体资源中的多媒体课件具有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集成的优势,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灵活。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更由于其媒体课件的丰富性和应用的简单性,为优化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整合其他资源,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一、巧用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新颖有趣、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使枯燥、繁杂的教学内容由静变动。由抽象变为学生可触、可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用好多媒体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我在教学课文《平平搭积木》时,先让学生说说平时喜不喜欢搭积木,喜欢用积木搭些什么,然后再播放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中平平用积木搭房子的动画。多媒体中愉悦轻快的音乐。丰富流畅的画面,来源于生活的情境,一下子便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我以“平平搭了几间房子,分别给谁住?”的问题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地激发起来,认真地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

二、整合其他资源。创设学习新课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用连环的问题情境把新课中的几个知识点串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深入地思考。并有所得。在教学重点、难点时,教师要善于设计动口、动手、动脑相结合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怡人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感知教材,获得新知;还要提供读、写、听、说、思的时间,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课文《我是什么》时,理解“我是水,能变成汽、云、雨、雹子、雪,既能造福于人,也能给人们带来灾难’,这句话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我播放了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当学生回答“课文中的我就是水”后,画面中的小水珠说话了:“对了,我就是水,小朋友,你们真聪明。我可喜欢变化了,再读一读课文,小组合作,把我能变成什么找出来吧。”卡通形象的设计,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合作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大门一下子打开了,他们很快便领悟了这个知识点。接着,我又播放了配以小水珠解说自己变化的动画,教学准备结束时又以小水珠提问的形式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你们喜欢我变成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注意读出感情。”由于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在画面的感染下找到了读的感觉。因此在朗读中,他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我再接着播放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小水珠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小朋友,你们这么喜欢我,可把我乐坏了。我的脾气也一样多变,我高兴时能为人们做好事,但在我发脾气时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请你们再读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我脾气有哪些变化,给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又给人们带来哪些灾难找出来。”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口、手、脑并用,思维十分活跃,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学有所得。

三、整合资源,创设课堂练习情境

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以及扩展思维。如果在练习时应用远程教育多媒体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课文《平平搭积木》时,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我播放了远程教育多媒体中的课件,“课文中的生字就躲在这些积木里,你想挑战吗?那么就请选择你喜欢的积木进行学习吧”。生字和要掌握的词语都藏在了以积木形式出现的链接里,学生选择喜欢的积木号码后,我点击链接随即出现要学习的生字和词语。这种以问题情境出现的练习,以其极强的未知性和挑战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和拓展思维

一个好的教学结尾往往能收到“曲终而音犹绕梁”“茶后余香”的效果,而这样的一个收尾,需要教学材料的适当补充和延伸以及一个良好的情境。应用远程教育模式二媒体资源开展教学,可以整合其他资源,最终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课文《望庐山瀑布》时,在总结拓展阶段,我先用提问的形式总结:“李白写的是哪里的瀑布?”学生回答后,我接着提问过渡:“我们国家美丽的瀑布还有很多,想不想看看?”然后出示关于我国著名瀑布的课件,当学生人情入境后,再播放配乐朗读叶圣陶的诗歌《瀑布》的课件。最后,我以寄托性的语言结束教学:“老师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后到这些美丽的地方走走看看。”学生在沉醉中结束了学习,但思想却走了很远,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会更浓。

远程教育资源范文第2篇

摘要 科学有效的远程教育质量管理,是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的保障。而教学资源正是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和考核内容,因此,做好教学资源建设是发展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工作。文章从讨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目前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教学资源质量管理和优化的方法,为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些改进意见。

关键词 远程教育;质量管理;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in Distance Quality Control//Sun Shuya

Key words distance education;quality management;educational resources;resource construction

Author’s addres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远程教育广泛开展的今天,远程教育的质量成为各个高校的关注热点。而获得质量的方法是科学有效的管理,即质量管理。在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中,教学资源是其重要评估指标之一[1]。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采用远程实时多点双向交互式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教育传递过程的新型教育方式。教与学的时空准分离状态是其显著特点,教学信息的传播是其本质,凡是向远程学习者传输并有助于他们知识能力提高的一切教学信息和媒体,都可以视为教学资源[2]。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要素,它是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联系的媒介,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只有在教学资源媒介的支持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学资源既是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又是开展远程教育的手段。

1 加强我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自1999年开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但实践中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学质量不达标。在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中,教学资源建设十分重要,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丁兴富在2004年通过国际比较研究,认为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共同的基本要素中首要一条就是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3]。英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表明,教学质量保证中高质量的多媒体教材和对学生快速学习的支持系统等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归结而言,就是要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性。

目前,远程教育在我国虽然有较大发展,但是情形依然不容乐观。随着近几年我国远程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学生人数和专业开设数量的日益增多,教学资源建设明显落后于远程教育的办学速度,导致远程教育院校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对于远程教育院校的总体办学效果认同度不高,网络远程教育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没有真正满足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远程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前景。因此,建设合理、科学、优质的教学资源成为保证远程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的内容。

2 我国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1 对网络远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建设方向不明确我国国内多数高校都开办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教育,但是很多院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资源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没有明确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并重”的建设方向。其根源是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理念冲突带来的观念误区。首先,远程教育思想在我国并未深入人心,许多人认为远程教育就是学生不用受学校、课堂和教师的约束,而可以轻松通过考核拿到文凭的方式。这种思想甚至影响到教师,使得一些高校教师对于远程教育的认同感不强,思想的误区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对于“学生主体论”的教育观念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教学资源的建设方向不明确,许多资源内容的建设还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不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2.2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存在重复建设问题教学资源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便于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高远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没有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资源建设中教师参与程度较低,直接影响教学资源的正确性、分类的精确性和使用的有效性,造成网络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没有做到系统规划和管理。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年度(2000)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4]这充分表明,只有当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教学优化,教育技术的本质是技术的应用而不是技术本身[5]。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参与度不高、教育技能欠缺也影响教学资源建设的有效性。现代远程教育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能具备较强的教育技术技能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很好地结合教育技术理论,将学科课程与其融为一体。而实际上我国高校许多教师缺乏这种能力,因此难以将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很好地融为一体,导致难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2.3 教学课件资源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目前,各远程教育试点校都开发出大量包含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VCD光盘和网络学习辅导站等在内的远程教学资源,但这些课件资源仍存在突出问题:一是种类、数量多,但特色不明显、实用性不强;二是内容丰富但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此外还存在课件质量难以保证、网上资源更新缓慢的问题,会使学生因难以理解和使用不便而降低学习兴趣。其原因是校园软、硬件设备支持不够。硬件方面,要求高校要有能够支持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强大校园网络环境。软件方面,要求要有保质保量的网络教学课件。但是现实中,这正是许多高校所缺乏的,也有一些院校只重视硬件投入而忽视软件建设和实际教学应用,导致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网络教学课件资源开发不足。

3 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确保教学资源质量的策略

综上所述,认识不足和投入不足是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资源建设与管理策略。

3.1 转变观念、确立目标、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正确的观念是开展建设的基础,摒弃“教学资源为教师服务”的错误观念,树立“教学资源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手段”和“服务学生”的思想,从而明确教学资源建设的目标,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教学资源建设计划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来制定,其中教学资源建设水平主要指教学开发经费、学校网络环境、开发人员水平、技术条件等综合水平。这两者的结合能够确定资源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出切实的资源建设计划。同时,计划还应具备动态性,在保证长期目标一致的同时以满足近期目标为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具体做法是:确定长期目标,根据目标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计划、评定标准和制度规章;在此前提下,可按学年或学期适时地调整近期计划,从已有的教学资源中遴选出优质资源项目进行强化和推广,以发挥其辐射作用。此外,计划应兼顾成本效益原则,实现成本效益与质量三者的平衡。

3.2 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一体化控制,实现资源整合在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将各个部门间分工独立,这样容易使资源建设的各个环节相脱节,应该有组织地管理,采用一体化管理以保证资源建设能够井然有序地协调发展。

“一体化管理”一词来源于企业管理,它是因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核心,结合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各项管理功能有机地集成为一体[6]。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整合各个管理环节,它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将这一管理模式引入教学资源建设中同样适用,能够使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控制。在教学资源制作上,采用一体化管理以保证制作过程的相互协调,使一个资源项目能够与多种资源媒体相结合,能够使不同资源媒体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3.3 建设合理的评估监管体系,做好评估监管工作建立一个合理、规范的评估监管体系对确保教学资源建设十分重要。它可以对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估、反馈和修正。

评估监管体系中的评价主体应该包括专家组、课程顾客,以及政府教育机关和社会。专家组的评审能够对教学资源在使用前进行把关,专家组成员应由课程教学专家、教育技术专家、课程管理专家等构成,专家在达成一致评审意见之后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提前修正。课程顾客即教学资源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他们对教学资源进行使用中的评价,评价结果往往最能反映资源的实用性。政府教育机关及社会评价带有宏观、长远的影响效应,对以后教学资源的发展方向有指导性影响。

评估监管过程中还要保证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评价时间的连贯性。评估监管的内容要包括开发人员水平、开发技术条件、开发经费来源及使用、开发过程的效率、开发结果的实际教育效益等。评估监管的时间要有连贯性,要把开发前、建设中和实施后的各个状态进行连贯性跟踪评价。

3.4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是培养教师整合和应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与此同时,还应该培养远程教育教师端正的教育态度,要有“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学习,这样远程教育才能取得其预期效果。

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中对教师培训目标做了4项规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观念、综合应用[7]。要求教师一要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二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要具有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以及继续学习信息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四要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3.5 加强教学课件的制作管理,提高课件质量制作高质量的课件,先要明确什么是高质量课件。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中提出的网络精品课程就是高质量课件的标准。网络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资源和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等特点和网络教育特色的示范性课程[8]。根据这一定义标准来进行课件管理与制作,力求达到高质量的要求。

网络教学课件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策划、编辑、录像、配音、设计等多个环节,参与人员多,管理难度大。课件制作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这对教学课件制作的管理协调工作很有意义。在一个课件项目确立后,根据课程的内容对参与课件制作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分工,从课程教师提供素材脚本、电子教案到视频、音频的录制和后期设计、制作,要层层把关,保证质量。

4 结束语

对于目前现代远程教育依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远程教育院校应该从“一切为了学生”的思路和“服务学生”的观念出发,坚持质量管理的理念,从整体上改善管理体系和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实践、改进,逐步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建设最优化,以切实保证远程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熊秋娥,项国雄,李卫东.论基于Web的远程教育质量管理[J].现代教育技术,2004,14(5)

[2]黄霖.试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3)

[3]丁兴富.远程教育质量保证国际比较研究及其结论[J].远程教育杂志,2004(3)

[4]The CEO Forum o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EB/OL].http://www.ceoforum.org

[5]陶祥亚,樊华.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EB/OL].http.//www.cnki.net

[6]陈志田.管理体系一体化总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7]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Z].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

[8]教育部.关于《2008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与申报工作》的通知[Z].教高司函〔2008〕

远程教育资源范文第3篇

1 目前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情况和特点。

1.1 开设国学的学校太少, 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从总体上看, 学校国学教育仍是“试点”阶段, 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仍然很少, 以重庆市为例, 仅有101所学校开展了国学教育 (注:重庆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发文确定的国学教育试点学校, 小学33所, 中学37所, 中等职业学校31所, 共计101所) , 远不及其他新兴学科的教育普及程度。

1.2 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局限在经典吟诵上

就开设国学课程的学校来说, 国学课程授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国学课程学习培训, 缺乏对国学课程体系和理论的深入理解。一些国学教师在开展学校国学教育的时候, 仅仅停留在对经典的吟诵层面, 只是要求学生读诵典籍, 而没有用心去指导学生理解国学规范和行为准则。

1.3 教学手段单一枯燥, 学生掌握程度不高

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最流行、最普遍是采用诵读记忆式教育对经典蕴含的做人、行事的准则、规范和要求不重视。

1.4 国学教育材料简单, 教与学水平低下

现今中小学国学教材, 大多采用三字经、弟子规、论文、千字文、百家姓等材料, 配套的音频、视频资料也不齐全。教与学都枯燥乏味, 导致国学教与学的水平都不高。

2 运用远教国学资源, 深化学校国学教育。

2.1 关注人文素养, 开展教师的国学教育培训

国学中最厚重的部分, 即人文精神或人文思想, 无论是为师还是执教, 都必须对国学理论、典籍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 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 开展好教师的国学教育培训, 既是提高国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需要, 更是人文国学所必不可少的, 甚至是迫不可少的。

2.2 强化课程整合, 突出学校的国学教育目标

如前所述, 加强国学教育, 就应有大国学的观念, 不能把国学教育仅仅局限于国学课或读经课上, 而应该加强学科课程与国学的联系和整合, 随时都让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受到启发, 得到对生活、生命和价值的感悟。

2.3 运用远教资源, 丰富学校的国学教育内容

远程教育国学资源相当丰富, 我们必须纠正单纯的读经诵经的狭隘的国学教育做法。应该充分运用好远教国学资源, 把国经典教材与之相结合, 还原国学之本源, 把古诗词、成语、寓言、民间传说, 把戏曲、戏剧, 把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等方面都纳入到原本就属于国学的教育之中,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国学之基本, 指导他们逐步形成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4 创新教育形式, 优化学校的国学教育活动

改变目前国学教育内容单一, 形式单调的现状, 避免国学教育枯燥乏味现象的出现, 除了运用好远教资源外, 就要在创新教育形式上多下功夫。 (1) 改传统“读诵经”为多种形式的“读呤唱”, 比如编成童谣、儿歌等, 与游戏、体操等相配合, 把经典名句变成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把单纯的记忆与身心的活动、运动相结合, 时时处处都可以得到经典国这的熏陶; (2) 演国学经典故事, 让学生演国学名剧、国学典故、成语故事, 在表演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让从具体的情境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感悟; (3) 画国学人物或故事, 在学生对国学人物或国学经典故事有一定了解熟悉的基础上, 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笔, 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国学人物或国学故事, 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4) 说国学感受, 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举行说经典的活动, 也可以家庭参与的形式进行, 说出对经典的认识和看法, 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写国学, 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或领会到的国学精神以作文的写下来, 定期交流, 加深学生对国学的理解; (6) 辩国学明事理, 挑选那些对国学理论、观点有较深领悟的学生, 让他们自言搜集材料, 对选定的话题开展辩论, 纠正他们认识的偏差, 巩固国学教育成果。

我校是重庆市101所国学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同时也是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在国学教育实践中, 使之与远程教育资源相结合, 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整合远程教育国学资源, 开发“中华传世经典咏读”校本课程读本六册;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及《四书》中的经典篇目, 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典故, 编写《中华传世经典选编读本》;校园网站建立“国学专栏”, 宣讲国学理论, 交流国学教育实践经验;班级建设开辟“国学咏园”块板, 使师生在学习各门文化功课之余受到感染和熏陶;举办了专题讲座《让国学走进课堂》、《经典立德树人礼仪彰显特色》;开展专题研讨《如何营造国学咏读氛围》, 就有关远教国学资源的运用进行研究和探讨;组织教师国学研讨课竞赛和学生的“国学咏读比赛”;举办了文明礼仪征文、手抄报、宣传画比赛系列活动, 受到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学校还把上下课铃声换成童声配乐诗朗诵, 每周经典诵诗随学生上课下课。无论是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整合, 还是国学教师培训, 以及国学教育形式和过程等等, 都坚持把远教资源中的国学资源贯穿其中, 遵循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现代文明礼仪教育之中, 内化行为, 知行结合, 弘扬中华文明, 彰显时代精神,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目前, 中小学国学教育在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 读经诵经活动得到了广泛开展。从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来看, 并没有与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有效衔接, 远程教育资源中的国学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运用, 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远程教育资源范文第4篇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工程项目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工程建设的结束,应该说工程的应用、作用的发挥更是工程的继续。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一个推动农村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使教育质量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于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各级教育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的环节上,大部分学科教师能够自觉地到微机室访问IP资源,找到为我所用的课程资源。这说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是,教师们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和观看远程教育资源,只是对资源的呈现方式、媒体类型进行简单了解,而没有对资源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没有按照科学的备课环节及备课要求去组织电子备课。现在有些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时,还存在拿过来就用的现象。由于学科教师前期备课不充分,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晰,教学活动设计不明确,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课件这边风景独好,学生不知所云”的现象。上课时,教师的任务就是一下一下地按动鼠标,把课件的内容机械地放给学生看,该停的地方不停,该问的环节不问,该评价时不评价,应质疑时不质疑。整个课堂犹如一节电影播放课。远程教育资源拥有的交互性和展示性完全没有得到落实。教师落了一身轻松,而学生却未必就学会知识。

教学活动包括内容和方式,以及这些活动如何与媒体优势相结合。在这些活动中,有些是师生互动,有些是生生互动,有些是人机互动。但是,现在的学科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并没有将互动的优势充分地展现,多数教师仅仅是一看了之、一问了之。在我们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堂上,很少能看到精彩活泼、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评价课堂教学时,许多教师借助课件给学生一些评价,很多授课教师甚至以“机器评价打分,学生感兴趣”为理由,想当然地认为电脑足以能够代替教师评价了,这显然有失偏颇。课堂中的评价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的课堂应该不但有电脑的评价,还应该有教师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这种评价的过程才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重要的阶段是应用阶段,其核心就是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资源有效共享,才能真正缩短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其症结所在就是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既有在应用方式上的问题,也有应用策略技巧上的问题。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主要方式:

(1)模仿教学式

模仿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中体会先进的教学教法,这是应用方式的初级阶段。这种方式的基本流程为:观摩——临摹教案——教学运用——评价——体会。先从远程教育资源示范课中反复观看优秀教师教学过程。根据观摩的示范课书写教案,其间学科教研组的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强化观摩效果,萌发体会。按照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再次体会先进的教学教法。评价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课堂反映,从而评价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科教研组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也可参与)共同评价、讨论。模仿教学式教学的评价不同于一般教学评价,评价重点应放在执教教师对先进的教学教法的理解和先进的教学教法与原来教学教法相比较上,注意不要拘泥学生素质、教学环境的差异。模仿教学式重要环节是体会,体会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教法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体会也是一种归纳和总结。

(2)播放教学式

这是远程教育资源普遍应用的方式,直接将完整的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这种应用方式简单易行,在农村学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教师素质低和教师缺乏的学科教学中,更能呈现其效果。播放教学式可以分为“全程播放式、间歇播放式、二元播放式、三元播放式”。专业性强的学科或能力较差的教师采取“全程播放式”,如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可直接播放教学同步配套教学光盘,组织学生进行全程模仿学习;公共性强的学科及有一定驾御能力的教师采取“间歇播放式”,如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采取由教师根据光盘资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分段播放,学生能有一个吸收和消化的时间过程;教学资源应用能力强的教师采取“二元播放式”,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使得课堂教学形成知识的高效转换;针对个体综合性强的教师采取“三元播放式”,亦称为“循环式教学模式”,即在二元式的基础上开拓性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外互动的教学模式。

(3)重构资源式

这是远程教育资源深层次应用的方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研究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素材,自制课堂教学课件。其基本流程是:熟悉资源——解析资源——选择资源——重构资源——教学应用。首先要充分了解本学科远程教育资源的类别、文件格式,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资源的重新构建。资源的选择是重要环节,要充分考虑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素质、学生生活环境、学习兴趣等因素,尽可能使用有效资源,排除无效资源。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求解圆锥体积,远程教育资源中既有类似板书的固定画面资源,也有动画资源,选择前者如同黑板搬家,选择后者就能呈现多媒体优越的效果。重构远程教育资源,就是要以最佳组合完成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有了远程教育资源,师生的活动更加丰富了。但是,要真正发挥好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远程教育资源和课堂教学的整合,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课本、远程教育手段之间的关系。一是要为我所用。由于教材版本的不同,教法的因人而异,学情的千差万别,远程教育资源与我们的实际教学有很多差异之处,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能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既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又要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媒体资源进行合理选择,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还要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避免师生双方受制于多媒体教学。二要突出“三点”。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亮点。比如,在创设问题情境、创设认知冲突、化解疑难问题时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应围绕教学需求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摒弃“花架子”,防止形式主义。

“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学科整合同样如此。学科教师不要完全依赖于资源、被资源所束缚,要更多地去研究资源给课堂带来的活力,给思想带来的冲击,给行为带来的变化。我们更多地要去学习技术之外给我们带来的过程与方法、变化与效应。农远资源与学科课堂整合是一个没有前人可以借鉴的、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学科教师只有依靠在平时的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实践创新,才能让农远资源真正成为学科教师的好助手、好工具,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参考文献

[1]农远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B/OL]. http://blog.ccedin.net/blog/more.asp?name=zxj0755&id=8328

远程教育资源范文第5篇

对寄宿制盲校来说,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点。那么,应该如何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呢?这里笔者就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原则

1.提高家长对特殊教育的认识

大多数盲生家长不了解特殊教育。在他们看来,盲校就是个托养场所。只要把孩子送进了盲校,他们就无须对孩子的教育承担责任了。而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们就必须要做到:

了解特殊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特殊教育也是教育,通过学习,盲孩子一样可以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只有接受了教育,盲孩子们才能在离开学校后更快、更顺利、更广泛的融入“主流社会”,真正做到自食其力。如果不接受教育,或者降低教育目标和标准,盲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很可能被社会边缘化,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了解特殊教育的内容和体系。要使盲生家长知道,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盲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并没有多大区别。而定向行走、康复等课程,是盲人教育的重要特色。在学制上,盲人教育一样有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的完整体系。在发达地区,盲人学生同样可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

家长们只要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会树立起对盲人教育和盲孩子们的信心,就会主动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对盲人学生的教育工作。

2.提高盲校全体工作人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在盲校里,上至领导下至校工,都或多或少的发现了家庭教育缺失在学生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可是,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职员工们很难体会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盲校的教职员工们应该做到:

A.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积极意义。教师们要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大胆设想,大胆尝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对盲生家庭教育积极意义的认识。此外,还必须借鉴普通教育相对完善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从“无”中生“有”,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盲生家庭教育的工作方法。

B.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接纳家庭教育。在将家庭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会遇到家长们的种种困惑和质疑。在此过程中,学校和家长之间必须要建立起信任、合作、相互尊重的关系,在促进盲生健康发展的大前提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真正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起来。

二、具体措施

1.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机制

学校一定要安排专人负责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并协调、统筹与家庭教育有关的工作。学校要尽力帮助家长们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在计划、决策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们的合理意见能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2.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A.“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加强家校联系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家长学校”的活动,学校和家长之间不仅可以保持定期的沟通,而且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掌握盲文、定向行走等专业技能,并利用这些技能与盲孩子更便利的交流,为盲孩子提供更好的帮助。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加深对家长们的了解,更多地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在教育家长的同时,提高自己对家庭教育以及家校融合教育方面的认识。

B.其他的联系方式

基于寄宿制盲校学生居住地分散的特点,在组织“家长学校”活动和日常与家长的联系时必须采用远程和集中活动的灵活形式。这里笔者推荐几种简单且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

标准信

在与家长进行信函联系时,为了确保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都能无障碍的理解信件内容,学校应该制定此类信件的书写标准。通过标准信,家长可以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盲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

日记

日记是盲孩子与家长直接沟通的方式之一。如果可能,日记也可以采用文字、录音等多种形式。但是,在写日记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切入点。比如,“今天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什么?”就是个不错的开头。家长在看到孩子的日记后可以就日记内容与孩子交流,这样便保持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

照片、视频剪辑和DVD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通过e-mail、QQ等工具,获得孩子们在校期间的视频资料。目前拍摄视频资料并不困难,用手机就能完成这一任务。当然,家长也可以把家庭的视频资料发给孩子,然后由教师对盲孩子描述视频内容。

总之,家校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促进盲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和教师们都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模式。

上一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下一篇:中职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