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7

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探讨了如何提高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提高服务质量;具体在,一要制定有效的激励与考核评价制度,二要激励图书馆员高层次需求方面。在制定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方面,一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二要将绩效考核与个人收入相结合。在激励图书馆员高层次方面,一要适当授权,二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共建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三要提高图书馆地位,提升图书馆员自信心。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员;服务质量;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图书馆在人们心日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近来各高校图书馆在馆舍、馆藏、软硬件设施、引进高学历人才等方面有进展,但对人才的心理因素有所忽视。图书馆馆员是使藏书与读者的介媒,是构成图书馆系统的其他因素(包括设备、馆藏)能否发生作用的关键。因此,馆员是构成系统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需要关注的要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心理状态支配。压抑、不满、消极状态,即使图书馆馆舍再漂亮、设备再先进、馆藏再丰富、人员文化层次再高,也不可能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反之。如果馆员心态良好,则创新思维活跃、办事果断,工作效率高,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服务效果。因此,研究图书馆员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理念,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图书馆人员倦怠和消极因素产生的原因

1.1 传统地位不高

图书馆长期以来被看做是“借借还还”的地方,是安插闲人、剩余人员的地方。馆员的工作每天无非就是借书、还书、上书以及修补破损图书,再就是采购图书、期刊等资料,工作性质单一,技术含量不高。虽然同在学校工作,图书馆员与教师相比,地位较低不被读者尊重,甚至被其他教学部门轻视排挤。这与外界对图书馆的历史认知以及校领导的不够重视有一定关系。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到现在,许多工作人员都会产生自卑心理,觉得低人一等,发展前景有限。甚至有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就因此远走高飞、跳槽到其他行业另谋职位。这种偏见也会就造成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的碰撞、冲突以及矛盾增多,因为自己的工作成果不被重视,人格常常受到损伤,心理常常受到伤害,从而产生抱怨、不满等心理不平衡现象。

1.2 自身专业素质不够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业务中文献信息的采集、整合、传输和服务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服务内容由传统收集、整理、借阅服务向文献资源和网络资源高层次开发、建立特色数据库等内容转变;服务形式由单一的提供具体文献向检索服务、定题服务、信息中介、个体咨询、信息导航服务等多种形式转变;服务手段变为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为读者提供网上借阅、预约、续借、检索、咨询、资源享等服务。这些变化要求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网络信息技术知识、图书馆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技术环境的高要求。而高校图书馆部分馆员现有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会有一定的恐慌心理,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从而感到力不从心,造成一定心理压力。

1.3 凝聚力的缺乏

因图书馆开放时间的特殊性,馆员一般是两班甚至三班倒,各人的岗位又不在一起,不常见面也就容易缺乏交流和沟通,大家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也就不如其他部门的同事。长期的室内工作环境和伏案工作,会使人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低下。集体活动的减少和相对封闭的人际交往会造成馆员出现精神状态疲惫、易怒和工作能力的减退。

1.4 心理不平衡

图书馆员的收入、待遇低以及发展前景不明是造成倦怠和消极的一个最主要因素。现在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职称聘任工资,图书馆内部工作由于存在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差别,利益分配难尽如人意。而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相同的部门,由于职称不同则收入不同,收入低的馆员觉得不合理,就会造成心理失衡状态。同时图书馆馆员的职称聘任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困难,发展很受局限,这也是造成心理失衡的一个原因。

2 提高图书馆馆员主观能动性的方法

2.1 制定有效的激励与考核评价制度

图书馆员在教学科研服务中,提供的智力支持有多大,倾注的服务热情有多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本人。从图书馆员的需要出发,一切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图书馆员的需要做文章,对图书馆员采取有效的激励,可以强化图书馆员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信息意识、法制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对于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⑴建立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是现代组织实施激励的关键因素之一。考核的公正与否是能否调动图书馆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先决条件。显然,考核评价离不开统一的准则。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行业职业考核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而过去的激励大都采用评优、评先,进而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这种外在激励多于内在激励的政策和方法也确实使图书馆的事业繁荣过,也确实调动了图书馆员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专业技术职务的改革以及专业技术职称的淡化,强化岗位,注重个人内涵的评价观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的管理者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能满足图书馆员的个体需要,绩效评价的标准要具有科学性、公平性,还要有充分的灵活性,要结合学校发展特点,根据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评价办法中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图书馆要把过程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图书馆员本人,即激发图书馆员本人对其服务工作过程进行自我管理,以提高服务质量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通过绩效评价实现管理者与图书馆员以及用户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信任。

⑵将绩效考核与个人收入相结合。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可采用绩效考核制度,将现任职称资格、实际工作业绩和获得学术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按量化分数高低分配收入。实行“激励”管理手段,奖勤罚懒。对接待读者和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数量多、质量高、效果显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的馆员,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尽量缩小个人差距,消除各人的心理不平衡,这些措施将更好地激发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2.2 激励图书馆员的高层次需要

⑴适当授权。今天的图书馆员,除了需要掌握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在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的同时,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所谓授权就是创造条件的形式之一,即图书馆的领导者赋予图书馆员一定的权力,使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的监管和约束机制下,行使一定的自主权和行动权。例如:允许图书馆员在履行为学校科研服务职能总目标原则下,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和读者需求特点,结合和各部(室)岗位职责制定自己的分目标。允许图书馆员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类科研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作为服务对象,实行定题跟踪服务。有资料显示,美国大学图书馆员自主参与学校的教学、教改,有些课程的设计和课题计划是由教师和图书馆员共同完成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共建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丰富的工作内容对高校图书馆员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图书馆员工作兴趣,增强图书馆员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图书馆员参加进修学习和岗位培训提供机会和组织保障,拓展其知识面。鼓励馆员从事科学研究,并将科研成果融人到服务工作中,不断进行服务内容、服务方法和技术的改革。要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有专人负责,组织馆员广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和人文活动实践,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激发图书馆员的价值欲、表现欲。通过活动培养图书馆员的团队精神,增强其公关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通过快乐轻松和丰富的集体活动,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服务工作与学术环境。要为图书馆员充分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发挥图书馆员在服务工作和科研上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⑶提高图书馆地位,提升图书馆员自信心。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作用如何,关键是馆长如何带领馆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创造更多的业绩,图书馆是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地位、以创新求发展。馆长要有一种给领导找“麻烦”的劲头,即要经常汇报图书馆工作,主动伸手要资金,腿要勤,嘴、脑反应快,让领导真正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也带动图书馆员地位的提升,加强其自信心与自豪感,赢得读者与其他教师的尊重和理解!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也是图书馆馆员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的过程。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或几代图书馆人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教育、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营造学术氛围、建设图书馆文化、提高图书馆及馆员地位等方法,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目的,作为图书馆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依据,作为图书馆发展战略的支撑点,不断地挖掘和培育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提高图书馆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桂平.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状态与服务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9-50.

[2]杨波.谈高校图书馆员的倦怠现象[J].经济研究导刊.2011.(6).263,283.

[3]吕立.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J].读书情报.2010.(11).70-71.

[4]王舒元.关于促进高校图书馆员提高服务质量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36-37.

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投诉;应对措施

摘 要:文章对读者投诉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探讨了读者投诉对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的积极作用,发现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了减少读者投诉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读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目标。虽然,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服务时会尽量做到细致、周全,但还会有各种原因不能使读者百分之百的满意,因此当读者期望得到的服务与实际得到的服务质量不相符时,读者就会产生不满情绪,从而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读者的投诉。从读者的投诉可以反映出图书馆在服务和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有待改进的问题。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读者的投诉,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愿望,是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 读者投诉的主要原因

从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近年来读者投诉统计情况来看,以2012年为例,全年共接收到读者意见326件,其中投诉占22.3%,建议占52.7%,咨询占20.3%,表扬占4.7%。投诉的主要内容有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的问题。从投诉的具体情况分析,造成投诉的主要原因有馆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环境的问题。

1.1 馆员的服务态度

图书馆多数馆员从事的工作繁重而且枯燥,有时面对读者同样的问题一天要回答几十遍,甚至一些简单明了的制度也要不厌其烦地解释,正是由于他们长时间从事这种单调、重复的工作,导致了他们对工作的热情有所降低。具体表现有:①不尊重读者,服务态度不热情、语言不规范。②解答读者咨询的问题时缺乏耐心,与读者缺乏有效的沟通,造成读者的误解。③上班时间闲聊,随便接打电话,影响室内读者的阅读。④与读者发生分歧时,认为自己是管理者便说话语气强硬,使读者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1.2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①图书馆的资源有限满足不了读者多样化的需求。②网络的速度太慢或者有些数据库经常登陆不上,不能顺利获取所需信息。③借还图书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未及时更新读者信息,致使阅读器读错借阅证上的数据,造成读者本人所持证件的数据与扫描出来的数据不一致,致使读者误借甚至不能再借的情况。④借阅系统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排除,不能使读者正常检索、借还图书。⑤开架借阅的图书未能及时整理排架,图书乱架严重,不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文献。⑥图书破损严重,影响读者借阅。

1.3 读者方面的原因

读者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①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值过高,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服务。②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服务内容、设备设施和检索技能不够熟悉,造成读者投诉[1]。③有些读者的素质较低。如:不爱惜图书资料,在书刊上随意写画做标记,有的甚至撕页,给其他读者借阅造成不便,还有一些将存包柜当成私人物品长期上锁占用,影响其他读者的正常使用。

2 读者投诉的形式

2.1 现场投诉

读者有不满时当场向图书馆提出意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且要求就地即时解决。

2.2 间接投诉

读者通过电话、意见簿、电子邮件、图书馆网站上等间接方式向图书馆管理部门甚至上级主管部门投诉,也是常见的读者投诉方式。

2.3 媒体曝光

读者通过报社、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曝光,借助社会影响力,促使图书馆解决存在的问题。[2]

3 正确看待读者投诉

3.1 读者投诉能帮助图书馆发现存在的问题

读者投诉源于读者的不满。读者投诉时通常会向图书馆反映自己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麻烦,读者希望通过投诉使图书馆管理者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希望图书馆因此而改进服务。对读者投诉的问题不论大小,在处理过程中,都应做到耐心、认真、仔细地倾听读者的意见,要充分理解读者的心情,态度诚恳、语言亲和,并要快速、高效地解决读者投诉的问题,这样才能赢得读者的好感和信任,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

3.2 读者投诉能让图书馆获得一些好的建议

读者投诉并不都是坏事,从读者反映的信息来看,大部分读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是善意的、经过了理性思考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对图书馆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服务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图书馆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深刻反思自己的工作中的失误,对于读者在投诉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好建议,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3.3 读者投诉有利于提升图书馆形象

图书馆在处理读者投诉时,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读者的不满。如果一个读者将自己的不满经历告诉了身边的朋友同学,甚至在网络上发泄,其结果将会在一定范围内给图书馆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图书馆及时妥善地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能提高读者的满意度,而且能让读者看到图书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诚意,有利于图书馆树立和维护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4 减少读者投诉的措施

4.1 完善图书馆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图书馆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读者维护自身权力和利益的保障。因此,图书馆要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制定合理、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并利用图书馆网页、印制读者入馆指南宣传册和新读者入馆教育等方式,使读者了解图书馆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借阅规则、违规处理规定、文明借阅守则等,对于一些新的规章制度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将这些制度悬挂在馆内墙上醒目的位置,这样读者就会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同样,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时也能够做到有章可循。[3]

4.2 加强馆藏资源的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管理

读者来图书馆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和利用馆藏文献资源。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基础,是图书馆实现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要重视质量,纳入精品。图书馆应加强对服务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定严格完善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或维修,以保证其正常使用。此外,还应增加读者不够使用的设施,如:存包柜、桌椅等,为读者提供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条件,减少读者因这些原因引起的不满。

4.3 加强馆员培训,提升馆员业务水平

图书馆要注重提升馆员特别是一线馆员的业务水平。业务水平是馆员的专业能力,是馆员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馆员最基本的业务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组织能力、信息资源评价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知识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一方面需要靠馆员自己积极主动地通过工作和学习获得;另一方面,要靠图书馆管理层的重视和培养。馆员业务水平的提升,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保证。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专家讲座、馆内业务培训班、职工业务技能竞赛和馆际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此外,还要开展语言表达、处理人际关系、随机应变处理矛盾等服务技巧的培训,减少人为原因引起的读者投诉发生。

4.4 加强读者培训

读者对图书馆产生不满情绪的原因很多,有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了解,有读者对检索技能不熟悉,这就需要图书馆在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发挥其教育和指导功能。例如: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场合宣传借阅制度,制定制度是为了让读者能公平利用图书资源,提高藏书利用率等,减少由于超期罚款所引起的读者不满。图书馆还应针对有些缺乏必要的文献检索知识的读者,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数据库利用及检索技能培训等,帮助读者在自助的环境下顺利、高效地使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获取他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消除读者不满因素。[4]

4.5 增强读者的主人翁意识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和老师,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是图书馆追求的目标。及时、高效地解决好读者投诉的问题,会使读者心理上产生被重视的感觉,那些经常使用图书馆并得到满意服务的读者,就会把图书馆当作家一样,感到温馨,会更自觉地去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去关心和尊重图书馆。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读者投诉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帮助图书馆及时发现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问题。因此,图书馆应重视读者投诉,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才能使高校图书馆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月仙.读者投诉与图书馆应对措施[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3):16-17,40 .

[2] 孙畅,李援朝.读者投诉及其补救措施[J].图书馆学刊,2006(3):93-94.

[3] 葛文琴.图书馆读者投诉问题之分析[J].攀登,2010(4):135-137.

[4] 刘吉洋.应对读者投诉的图书馆服务补救[J].图书馆学刊,2011(1):74-77.

(编校:马怀云)

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图书馆 馆员素质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图书馆馆员的工作,而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馆员的素质对于一个图书馆的发展与兴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是普遍共识。而图书馆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又系于图书馆馆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的提高。当前图书馆正努力实践从传统图书馆到网络数字图书馆的转变,以期实现馆员素质的提升,但在很多地区,图书馆传统管理现象仍然盛行。究其根本,馆员的素质存在严重提升问题是重要的原因。

图书馆馆员首先必须具备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这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图书情报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可以为图书馆员提供指导,掌握图书馆工作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许多图书馆都开设了电子阅览室。网络在当今图书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与应用技能成为图书馆员的必备素质。

关于网络数字图书馆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描述,大多认为数字图书馆是基于因特网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信息资源进行剥离、深加工、整合与分流,并向所有连接网络的用户提供数字信息资源的共享网。数字图书馆所具备的这些特征,要求图书馆馆员有较高的素质。可以说,馆员素质决定图书馆的兴盛。因此,不首先提高馆员素质,管理数字图书馆就会成为一句口号。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仍有许多馆员素质不佳,难以适应网络数字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落后,缺乏创新意识,管理方式因循守旧、管理方法因循简单、管理手段传统滞后、管理行为放任随意,缺乏现代管理理论的支撑;二是馆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倦怠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三是馆员专业知识结构狭隘陈旧,科技素养较低,知识更新能力较差;四是业务能力较差,缺乏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能力;五是身心素质令人担忧。上述种种缺陷和不足,都对管理数字图书馆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一、与数字图书馆要求相适应的馆员素质

1.正确、科学的管理教育观。要首先摒弃传统管理教育观,树立网络管理教育观,注重能力和实践培养的科学方法。

2.崇高的职业理想。这是献身事业的强大动力,包括馆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是馆员对图书事业的深刻认识、浓厚兴趣和坚定信念的统合,表现为馆员不仅仅把图书管理当做一项崇高的事业,对图书事业无限忠诚,全身心地投入,矢志不移,无私奉献,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其成长全面负责,为人师表,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塑造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3.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这是从事专业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专博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其最基础的层面是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些知识应相互支撑与渗透并有机结合,从而做到广博以蓄涵养、精深以厚基础、贯通以厚教情和学情。

4.精湛的管理能力。这是从事图书管理的核心要求,它包括馆员的自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交际能力、管理科研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

5.健康的身心素质。馆员应有良好的作息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强健其体魄。同时,还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力、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尚的动机、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开放的性格及完善各个性,从而拥有强者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

总而言之,对图书事业的热爱,对学生成长的关怀,良好的文化素养,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康的身心素质、高超的管理和实践操作能力,这些是数字图书馆馆员应有的风采。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图书馆将逐步数字化和网络化,各种交互信息网名目繁多,阅读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成为学者型的馆员,对用户无法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信息予以“导读”,从而成为有良好敬业精神、素质一流的学者。

二、提高馆员素质的措施

1.要提高馆员起点,加强大学教育,培养和引进优秀图书馆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没有优秀人才,图书馆的作用难以发挥,当务之急是采用一些有利于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的措施,鼓励有为青年报考图书馆专业,严格图书专业学生入学资格,把好入学观,培养图书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锻炼基本现代管理技能。

2.要健全完善馆员在职进修制度。制定馆员培训法规,使培训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更新师资培训观念,改变传统的学历进修旧观念,树立以素质提高为宗旨的新观念,大力开展职位岗位培训,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培训机制。

3.要提倡个人奋斗,建立激励机制,创造条件使馆员自修成长,岗位练兵成长。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评先激励,晋升激励等机制,促使个人不断进取,在管理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

4.实践与科研相结合,积极采取科学现代的管理方法。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强化现代管理意识,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其次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使现代管理为读者服务,为实施网络数字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世芳.数字图书馆含义之我见.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9,VOL16(5).

[2]翁怀灿.浅谈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员的素质修养.福建图书馆学会“知识经济与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2000.3.

[3]蔡惠.完善馆员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

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上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对工程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的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重要前提,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总结有效的施工策略,促使相关工作有效开展。文章概述了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理念,并且对建筑工程设计当中所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还提出了相关的解決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在建筑工程当中,建筑工程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良好发展,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所以需要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工作水平,以期能够提升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1、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

1.1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社会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工作的开展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具体的设计当中,就要能按照建筑工程的要求以及技术水平等相结合,通过技术以及经济的论证之后,展开科学设计,绘制工程建设图纸,为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指导。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只有按照程序执行,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

1.2原则

建筑工程设计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按照安全、经济的原则进行设计。建筑工程是系统化的工程,设计中需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确保建筑工程能满足建筑质量的要求,在安全方面达到应用的要求,保障工程最大的经济效益。再者,建筑工程设计当中,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要能将建筑工程设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确保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另外,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将因地制宜的原则应用其中。在设计的时候,要就不同的环境及时转变设计方式,保证整个工程的设计质量。

2、建筑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2.1缺乏建筑设计管理意识

当前,多数建筑工程单位缺乏建筑设计管理意识,且未能严格实施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多数建筑工程单位偏重于施工管理,相对忽视了设计管理,导致所采用的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且存在较多的规划不合理现象,对工程施工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阻碍了施工进度,影响了施工质量。

2.2设计尺寸与实际需求问题

建筑工程根据建筑用途的不同,对于建筑的实际高度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从节约成本,控制预算上等来说,有时候设计师需要从实际需求上进行调整,而非只是从商业角度来商榷。比如,建筑居民楼,在楼房的层高和室内的高度来说,为了满足成本控制,将室内房高降到 4.6m,而居民入住后,挑高层用户进行室内设计时,会发现居住起来并不舒适。

2.3各分管部门缺乏沟通

很多设计单位接收到建筑设计的任务时,仅仅将设计任务分解分配到各分管部门中,忽视了建筑工程各部分设计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举个例子,设计单位接到一栋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任务,直接将桩基部分、土建结构部分、建筑内部功能部分、给排水部分及配电部分等分派到各个部门,各部门独立完成所负责的部分,完成后上交到总工设计部门,由专门的负责人员整理并交给建设单位。这时各部门之间没有具体的联系,仅仅是在后期施工中发生问题时两个部分负责人再单独进行修改,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施工困难,拖慢了工程进度,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不能按时交付,直接影响力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3、强化建筑工程设计的完善对策探讨

3.1强化建筑设计管理意识

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强化建筑工程单位的建筑设计管理意识。建筑工程单位要深入考察建设项目工程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设计管理实施综合考量,有效促进工程效益与施工工艺的紧密结合,有效保障建设项目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并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效益。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建筑设计管理的相关规定,并强化对建筑设计的优化调整,增强建筑设计管理的高效性。

3.2严格监察建筑工程设计图纸是否符合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图纸要进行仔细的审查,除了预算外,还要检查设计图纸是否足够自信,从实用功能上来说,是否能够满足。比如,楼房的层高,如果是做为挑高层,那么在楼房隔成 2层后,居住的舒服度是否收到影响。如果居住舒适感受到影响,为了公司的长久发展来看,那必然是需要做出调整的。其次,建筑工程设计上根据建筑的需求要做出严格的审查,不能因为利益最大化,就随意地撤销设计中的节能或者是抗震结构的设计。

3.3规范建筑工程设计流程

首先,可以根据建筑行业的标准,制定相关的设计流程。比如,规定设计方案进行前,必须要进行实际的规划区域调查,确定设计方案与之相关的土质、交通、周围建筑、当地人居住特点等来进行图纸的设计。其次,在建筑外形的构建上,除了其实际应用性外,还需要考虑其美观性、与周围建筑是否相符合,并与相关的领导进行多次沟通,从而确定实际的设计方案。最后,建筑工程设计在要求符合国家的建设标准,比如:防水性、抗震设计、防火上等,建筑公司应该对设计师提出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够避免施工过成中的监测不合格。

3.4强化设计的优化创新

增强设计人员的优化创新意识,对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实施良好的优化创新,促进建筑设计价值的大幅度提高。要周密地安排各专业设计和各类相互交叉的设计程序,加强各专业设计的内部联系,避免各类设计错误和设计冲突,有效缩短建筑设计所需时间,并显著提高建筑设计工作效率。另外,要充分借鉴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经验,实现对建筑设计的优化创新。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各设计单位完善现有工作体制,健全工作流程,帮助设计人员丰富自身专业素养,积极汲取新兴设计知识,推进建筑工程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葛志红.试述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51):105-106.

[2]  侯岳君,于文龙.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44.

[3]  苏晓峰.我国住宅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32+63.

[4]  周耀.基于现代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探讨[J].建设科技,2017(21):95-96.

[5]  张慧敏.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解析[J].门窗,2017(10):125.

图书馆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图书馆是现代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集收集整理和保存传播相关图书资料文献的专业机构。随着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发展的逐渐提升,各种资料和图书正在逐步提升人类追求实现自身价值,创建和谐人文发展环境的目标。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崇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结合实际,实行人性化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管理工作中人本管理德育的有效应用,以达到实现创新管理工作,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工作;人本管理

一、图书馆人本管理的概念分析

图书管的人本管理关键在于如何“以人为本”,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整体氛围积极向上,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积极、团结,以最大程度的正能量去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为了达到图书管全方位的提升,以人为本,把人当做管理核心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现代图书馆的管理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如何才能让图书馆的管理方式有质的飞跃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发展目标。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方式都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现代图书馆却与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了,现代图书馆追求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目标,这就充分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掌握更多的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已必不可少。还有传统图书馆的资源图书和文献主要都是以纸质文件为主。而现代图书管所藏的文献却是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网络资源与多媒体信息资源共同存在。繁杂的种类就必须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当读者有需求时,工作人员能很好的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和信息导航服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创新,增进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服务能力,使图书馆的人本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建立健全合理运行机制已成为人本管理的必要途径。积极引导人本管理思维和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在新时代中生存发展的唯一目标和方法。[1]

二、图书馆管理工作人本管理德育的有效应用

1、创造自身价值,树立正确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的管理采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努力地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创建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无论是读者还是馆员,在图书馆中都能自觉的遵守相关规范,创建良好学习氛围和阅读环境,使得读者和工作人员都能对图书馆产生认可和归属,真正的将图书馆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创新意识来说,图书管最重要的管理对象并不应是书,而是广大的读者人群和工作人员,将管理对象核心从书藉转移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上来。工作人员必须要通过积极不断地改进相关工作,树立平等和爱心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针对各类读者的借阅需求,工作人员应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关信息资源,打破工作人员与读者间的身份,让读者在感受到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时,获得心灵愉悦。例如,读者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读者的阅读情绪,这时工作人员就要上前耐心劝阻,询问原因,针对这名读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服务,在劝阻过程中语气要温和亲切。另外,图书馆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讀者座谈会,用于听取广大读者对于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将读者与工作人员的关系紧密的结合起来,鼓励读者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让读者对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水平进行实时监督,这样更有利于图书馆工作方式的改进,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善于用人、人尽其用.构成图书馆有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固定的场所、管理人员和图书资料缺一不可。有图书馆的地方就有人才,对于一些高校的图书馆来说,汇聚了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而人本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对人才的能力、特长和状态进行持续关注。优秀的人才就像一汪春水,给图水馆注入新鲜的血液。通过重视人才、发展人才,合理的利用人才都是图书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图书馆通过聘请这些优秀人才进行人本管理。通过自身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吸引优秀的人才。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更要善于发现一些具备创新思维、信息意识强烈的人才,将它们合理的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之中去。图书馆应为优秀的人才创造更多的再学习机会,使工作人员的知识系统得到全面增强,利用更广泛精深的系统知识去为广大读者服务。例如图纸馆可以通过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度,让员工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和继续教育,鼓励员工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使其真正成为骨干人才。[2]

工作人员在为大量的读者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与深造机会,图书馆的管理队伍的知识构架和综合素质也会进一步大幅度提升,真正的实现了善于用人、人尽其用的目标。例如在平时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通过聘请一些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担当管理要职,善于统计技能的工作人员可以安排到相关统计工作之中去,善长管理技能的可以安排到管理岗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等。

3、健立健全有效激励员工制度。图书馆在以往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与图书馆之间处于一种雇佣关系,双方形成了阶级鲜明的上下层关系。在这种管理下,就会让工作人員产生懈怠心理,在工作当中缺乏热情,态度消极,归属感缺失。而人本管理的理念,却是从本质上关注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对他们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心,使其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培养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在工作当中以读者的需求为己任,勇于激流勇进,创新思想,真正的带动服务,引导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质量大大提升。例如员工消极怠工,图书馆方面就要针对性地考虑这名员工消极原因,从生活中的一些方面帮助员工恢复积极状态,这样做不仅会让员工的归属意识提升,对于其他员工也有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建立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通过采取行政和民主等激励手段,公平、公正、公开的鼓励员工竞争,使员工能够积极地融入进去、参与进去。在竞争的过程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

二、结语

现代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和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本管理是图书管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员工和读者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服务意识,才能实现人类的自身价值与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小军.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理念的应用探究[J]. 科技经济导刊 , 2016, (33): 19-21.

[2] 陈晓杰.高职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的应用分析[J].群文天地, 2012, (12): 9-11.

上一篇:政工师职称论文下一篇:评中级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