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指标论文范文

2023-09-15

评价指标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根据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分析公共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吉林省的全年气候特点,依据国家相关的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等,建立了适用于吉林省气候特点的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为吉林省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公共建筑数量剧增,而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尚不完善,公共建筑物产生巨大能耗[ 1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约1/3[ 2 ]。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我国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2倍[ 3 ],吉林省冬季长且寒冷,供暖时间长、热量需求大,其建筑节能潜力巨大。目前,人们对建筑节能评价仍处在主观凭判阶段,尚缺乏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评价本地区建筑节能效果、诊断建筑节能病因[ 4 ],同时可对吉林省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建筑节能意识的普及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并且对于当地政府部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体系概括

两类别:依据相关规范,把公共建筑分为两类:甲类建筑和乙类建筑;

两阶段:建筑评价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

两层次:两个体系中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分别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组成,各一级指标包含若干二级指标。其中,定性评价阶段包含五项一级指标,包括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情况;定量评价阶段包含四项一级指标,包括墙体、窗体、屋顶、冷风渗透量。

三等级:依照定性评价阶段和定量评价阶段各一级、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能耗的总得分,根据最终的得分情况,将建筑划分三个等级。

2 体系构建

依据国内外学者建立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参考国内现行有关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节能类的最新规范和標准: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 ]、DGJ08-107-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 ]、DB22/436-2007《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7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8 ]等,将节能指标划分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与围护结构细部构造、运营管理五项一级指标,各一级指标下设二级指标。

3 研究步骤

给出各二级指标得分。依照各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得分与权重乘积再逐级相加求和,得到建筑定性评价阶段的总得分。

3.1 定性指标权重设置

定性指标权重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在一起,在深入的分析问题之后,将要解决问题逐层分解细化,形成目标、准则和方案等层次,通过逐层分析计算确定各层次和各指标权重值。

定性指标的权重设置是采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 1-8 ],借鉴德尔菲法的层次分析法,不仅发挥层次分析法的优点,而且发挥多名专家的优势,扬长避短,查缺补漏,可避免权重数据的片面性,改善主观权重赋分方法的随意性。

3.2 定量指标的确定

根据国家及严寒地区公共现有的有关节能设计标准、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的强制性条文或重要条文规定,将各二级指标得分分为三个等级:10分、6分、0分;按照二级指标满足程度

定量指标是可量化计算的指标,传统的权重分析方法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在里面,不能完全凸显指标本身的定量性。因此,本文在研究定量指标权重时,不再运用层次分析法,而依靠指標本身可定量的特质,通过对各定量指标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来计算指标权重大小。

具体方法为:利用模拟和实测手段计算各定量指标能耗后,通过计算出的各指标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系数作为该建筑的该定量指标的权重,计算公式如下所示,由于定量指标确定为4项,其中i表示定量指标i=1,…,4。

通过上述公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实例计算,依据各定量指标能耗算出建筑各定量指标权重,将权重整合并计算后,最终可得到建筑各定量指标权重。

3.3 评价体系数据库建立

通过公共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将其开发成软件,建立数据库,使其成为公共建筑节能评价的通用便捷手段。

4 结论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公共建筑节能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实现对公共建筑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检测与评估,不仅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的等级划分,同时还实现诊断公共建筑能耗的原因,并完善了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梅兰.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2,38(5):214-216.

[2] 郭伟,陈曦.中国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现状研究[J].建筑节能,2013,(9):61-65.

[3] 陈国义.中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研究概述[J].中国建设信息.2008,(6):28-31.

[4] 李运华,张吉礼.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评价指标的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S].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S].

[7] 吉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S].

[8] FrankT.Climatechangeimpactsonbuildingheatingandcoolingenergy demand in Switzerland[J]. Energy and Building. 2005, (37): 1175-1185.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编号:201610191149)

作者简介:战乃岩(197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传热、建筑节能。

评价指标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理论。结合该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学而全面的评价指标群,提出了一种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方法。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可行性,为通信工程项目的顺利实行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项目管理;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是对通信工程每个周期各个阶段进行过程管理。会涉及到通信工程时间、范围、质量。沟通、人力资源、费用管理、采购和综合等九大职能领域的内容。

1、通信工程设计范围管理

经营范围包含通信工程设计范围在通信工程设计管理(服务)范围内的2个方面:(1)通信工程设计和开发阶段,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范围说明书,确定和规划,通信运营商对项目进程的需要(为计划/成本/质量测量指标)形式的书面文件(项目计划或委托书),并通过通信运营商的确认,这是管理的基础通信设计阶段。(2)通信工程设计项目,你可以很容易地从设计招标文件及设计任务书,这是设计的基础投标和设计单位的设计基础。

2、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含义包括通信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设计过程(服务)质量方面。通过控制过程质量达到预期的产品质量,是项目管理的原则。

(1)载波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计划的范围,项目说明,使用的功能,技术要求,产品质量为目标,以质量管理。如果项目计划不完整或缺乏,那么运营商和设计讨论计划的建筑风格,标准,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计算软件,制定质量计划。

(2)质量保证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项目过程质量审核。在该方案中,扩大和施工三个阶段,阶段的计划是特别重要的。充分的时间研究和协商,以满足业主的需求和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包括部门)。项目经理应组织和业主,设计和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并留下足迹(批准文件或摘要)。

(3)设计中各阶段的质量审核,不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设计标准,提出改革意见或最佳。形成书面咨询报告,特别报告和审查。当需要运营商或与设计方。建议由运营商决定是否采纳。整改意见必须设计批复:同意修改,如何,不同意的理由。

3、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开展步骤,以及已经确定的通信设计项目组织结构评价指标,我们来确定整个评价过程的具体实现方法。

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以确定影响的项目组织相关因素的层次和指标之间的关系。通信工程项目组织结构评价指标体系:整个结构分为四层,分别为,为目标层,准则层,一层和方案层指数。

其次,建立判断矩阵,包括主要因素判断矩阵-乙,指标层的判断矩阵双丙,词-解决方案层判断矩阵。再次,通过二二比较判断的方法来确定的相对重要性每个级别的每个元素的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这也是重量分布。同时,对判断矩阵和一致性测试。

最后,根据各层次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各方案的总和重要度,通过对最终计算结果的比较确定根据案例实际的情况所应采用的最恰当的项目组织方案。需要指出的是,评价过程的进行和评价因素的两两比较必须结合工程实例的具体情况进行。

在计算各层次要素对上一级的相对重要度以后,即可从最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地求出各层要素关于系统总体的综合重要度,对所有因素的权重进行优先排序。假设上一层次c包含rn个因素:C1,C2,…,Cm,它们关于系统总体的重要度分别为c1,c2,…,cm。下一层次D包含n个因素:D1,D2,…,Dn,它们关于ci的相对重要度分别为dli,d2i,…,dni,则D层的因素Dj的综合重要度为:

即下层j因素的综合重要度是以上层因素的综合重要度为权重的相对重要度的加权和。

4、实例验证

4.1项目实例

在制定项目组织结构之前,我们必须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信设计院进入通信运营商在市场近两年,在这期间,完全按照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专业协作,支持服务,客户的需求不足,所以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具体情况,分析,确定合适的项目组织结构。

从项目的情况下,承运人项目投资每年超过30亿,涉及无线,传输,交换,数据,能源,建筑,塔和其他专业。项目涉及的特大型城市通信网络结构,技术要求高,但由于竞争因素和载体保护的原因,设计院承接的项目类型,项目具有很高的需求。

从企业的现状情况,现有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丰富的工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经验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项目经理个人负责短缺。从近两年的项目运营情况,完全依照现行组织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工程建设,客户服务和企业战略的要求。

从市场状况来看,近40%的市场份额,市场稳定度高,业务收入占设计院率高,25%以上的市场,设计费也很好,费用率在设计院各大市场在高位持续也;投资相当好的。服务要求比较高,响应速度和支持的要求是高标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作为承运人移动通信市场的领导者,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4.2构建判断矩阵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主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并根据SaatyT.L.教授提出的标度表赋值,构建判断矩阵如下:

限于篇幅关系,指标层判断矩阵B2-C、B3-C、B4-C,方案层判断矩阵Cl2-D、C21-D、C22-D、C23-D、C24-D、C25-D、C31-D、C32-D、C33-D、C34-D、C35-D、C41-D、C42-D的具体数值在此不再具体列出。

4.3计算各层次因素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判断矩阵,求出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权数分配(权重)。限于篇幅关系,仅列出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参见层次分析法的相关文献资料。

经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均小于<0.10因此,可以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值分配合理。

4.4计算各方案的综合重要度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情况

四种通信设计项目组织方案的综合权重值:D1=O.106,D2=0.523,D3=0.109,D4=0.262。一致性指标小于0.10,通过一致性检验,表明针对评价实例的四种项目组织方案的综合权重值是合理可靠的。

从各方案的综合权重值可以得出结论,递阶层次的总排序结果为D2>D4>D3>D1,也就是说明针对本文的评价实例,综合分院或属地子公司项目组织方案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要远高于其他三种项目组织方案,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首选实施方案。

5、结语

本文提出的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组织结构的评价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的验证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和更具说服力,增强了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评价指标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需要高职学校、学生、合作企业一起参与,管理上具有多元化、实习地点相对较为分散等特点,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实习是高职院校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的理解,而且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因而,实习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1.建立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实习质量评价是基于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综合评价,实质上是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测评依据和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实习管理工作的改进,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此,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就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习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2.建立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顶岗实习评价的基础,评价的成效取决于指标体系的科学系统性。

2.1科学性原则

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是为了掌握物流经营、管理、服务的一般规律,提高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顶岗实习的评价和考核不同于在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这种考核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2.2实效性原则

评价的实施必须强调实效性。该原则主要体现可操作性:一是指标要简化,方法要简便;二是数据要易于获取。评价指标所需要的数据易于采集,定性评价指标或定量评价指标的信息来源必须可靠;三是整体操作要规范。各项评价指标有其相应的计算方法,数据尽量标准、规范。

2.3导向性原则

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施与评价,都要以实现实践环节教学目标为最高原则和终极目的。评价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具体化、规范化,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有效地反映学院及指导教师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水平、指导工作的质量、促进管理工作的手段、内容、方法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同时现在用人单位从看重学历转到学历、素质能力并重,甚至以素质能力为主。因此考核中必需包含对素质的评价,关注认知能力的高低,也要关注行为习惯的养成。

2.4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原则

评价项目的确定,既要反映顶岗实习的全面性,又要突出其环节的基本条件及重点环节的重要性。评价项目中根据各评价因素对实习质量影响程度的不同,分别给它们赋予相应的权重值。

3.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能否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实习是检验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和最终手段。学校的学生实习工作实施在分管教学校长领导下,学校、院(部)、专业三级管理。分管教学副校长主管全校的学生实习指导工作,教务处、督导室和各教学院(部)应依照规范做好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为取保和提升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组织一整套严谨、务实、有效的规章体系,从而规范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顶岗实习目的的实现。

3.1组织保障

院系成立有学院和实习企业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等组成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负责院系顶岗实习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院系组织校内外专家,审定各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大纲、制定校外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并组织实施。

3.2制度建设

结合本学院学生校外实习的特点,制定本学院顶岗实习指导书、学生校外实习协议书、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评定办法等格式文件,并设计编印本学院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记录本。

3.3具体要求

要求各专业在学生去企业实习前与接收实习的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顶岗实习协议书”,与实习单位协调做好实习工作安排,保证学生实习的单位或实习岗位与专业尽可能对口,并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需要向指导教师提交“学生自行联系校外实习申请表”,经系部主任批准后方可自行实习;学校指导与实习学生所在实习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协商确定实习的指导、考核方法等,通过电话、网络及现场走访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的总体情况,并协助实习单位管理学生;实习过程中,学生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纪律与相关规范,保证实习安全。有事必须向实习单位和学校双方的实习指导教师请假,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岗。无故旷工一周的即取消实习成绩,并于下一学期补课,成绩合格后方予以毕业。

3.4量化考核

顶岗实习时间为暑假及第五个学期第1-9周,保证达到至少四个月的实习时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每周记录工作内容及心得体会,不少于500 字,要完成至少8 周的记录。学生实习全过程完成后,应在《顶岗实习考核记录本》上写出综合实习报告,及由实习单位在《顶岗实习考核记录本》上填写考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将顶岗实习考核记录本及时交给实习指导教师。实习记录本不规范,不达标者不能获的本门课程成绩。为保证顶岗实习质量,必须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考评,考评项目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考评办法。

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结合本地区和各个专业的特点,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顶岗实习实施办法,充分发挥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欢.职业院校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务[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徐冬冬.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钟毓华,杨朝晖.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评价指标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在论述了研究背景以及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训评估在当下培训的管理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培训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通过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非医技能力培训课程,进行了培训评估层次分析法的运用,验证了该培训评估研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培训评估

一、培训及培训评估概述

企业培训已经成为当今人力资源管理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培训,进而从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提高人力资本价值。而培训后的评估则是检验培训效果尤为重要的过程。培训评估就是企业在人员培训时,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运用一定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检查和评定培训效果的过程。传统的培训评估,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学员问卷发放,通过对学员问卷题目的粗略统计,得出学员对每个单一指标的满意度,进而得出总体满意度。这种评估方法得出的总体满意度,因为没有计算各指标所占整体满意度的权重,因此得到的满意度指标会比实际的有所偏差,无法准确的反应既定事实。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评价法相结合,所得出的整体满意度结果能更好的反应培训的实际效果,可以为培训评估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和更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二、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运筹学专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客观地描述了人们主观的判断,是一种新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

2.模糊综合评价法理论

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比如培训效果“好”、“差”等都是难以精确计量的。1965年美国著名控制论专家查德(Zadeh)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论”的论文,标志着模糊数学的诞生。模糊数学把待考察的对象及反映它的模糊概念作为一定的模糊集合,建立适当的隶属函数,通过模糊集合的有关运算和变换,对模糊对象进行分析,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评估模型建立

本论文对针对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非医技能力培训课程中的“家庭医生职业素养塑造”这一课程进行培训效果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样本进行收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计算,根据建立的评价模型对该课程培训的评估进行实证分析。

1.采集方法及样本介绍

此次评估选择样本50人,全部为上海市Q区家庭医生,样本数据主要由问卷调查法采集。

2.培训评估指标体系

第一层级:A={A1,A2,A3,A4}={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组织,培训效果};

第二层级:A1={a11,a12、a13,a14}= {课程是否容易理解,讲义与课程的相关性,课程与实际工作的相关性,课程的时间分配};

A2= {a21,a22,a23}={讲师授课的专业水平,讲师的授课经验,讲师与学员的互动};

A3={a31,a32}={培训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培训场地、设施是否满意};

A4={a41,a42,a43,a44,a45,a46}={培训带来的知识的增长,培训印证了观点,培训改变了工作态度,培训给了一个客观认识自己以及所从事工作的机会,培训对目前工作的帮助,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帮助}。

评价级V={v1、v2、v3、v4、v5}={不满意,一般,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

3.建立各培训指标权重集

本论文采用实际调研的方法,向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发放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问卷,对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比较。根据专家打分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A层专家打分情况

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组织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115305

培训讲师0667120333

培训组织03330510167

培训效果2361

A1层专家打分情况

课程内容是否容易理解讲义与课程的相关性课程与工作的相关性课程的时间分配合理性

课程内容是否容易理解12614

讲义与课程的相关性0385103851538

课程与工作的相关性12614

课程的时间分配合理性0250650251

A2层专家打分情况

讲师授课的专业水平讲师的授课经验讲师与学员的互动

讲师授课的专业水平12877647143

讲师的授课经验03475141429

讲师与学员的互动02121024141

A3层专家打分情况

培训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对培训场地、设施是否满意

培训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12

对培训场地、设施是否满意051

A4层专家打分情况

培训带来的知识的增长培训印证了观点培训改变了工作态度培训给了一个客观认识自己以及所从事工作的机会培训对目前工作的帮助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帮助

培训带来的知识的增长14428618109179120407714190

培训印证了观点02258109855066350209104540

培训改变了工作态度05522101471252382123821429

培训给了一个客观认识自己以及所从事工作的机会05583150720443711038111714

培训对目前工作的帮助24528478240470908537126190

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帮助07047220260466708536038181

4.对层级A进行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1)权重计算

根据专家打分情况,得到判断矩阵如下:

判断矩阵A= 1 15 3 05

0667 1 2 0333

0333 05 1 0167

2 3 6 1

由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经标准化以后得到权重向量,为使计算简单,用近似方法求权重向量:

W1’=nnk=1A1k=41×15×3×05=12247

W2’=nnk=1A2k=40667×1×1×0333=08164

W3’=nnk=1A3k=40333×05×1×0167=04084

W4’=nnk=1A4k=42×3×6×1=24495

W=(12247, 08164, 04084, 24495)

对向量W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求出特征向量W: Wi=Wi∑nk=1Wk

求得w=(02500 01666 00833 05000),為指标A1,A2,A3,A4在目标层级中的权重,即“培训内容”在该培训体系中的权重为02500,“培训讲师”在该培训体系中的权重为01667,“培训组织”在该培训体系中的权重为00833,“培训效果”在该培训体系中的权重为05000。

(2)一致性检验

利用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的方法,检验该矩阵的一致性,得到:

λ1=∑nk=1A1k*WkW1

=1×02500+15×01667+3×00833+05×0500002500=39998

λ2=∑nk=1A2k*WkW2

=0667×02500+1×01667+2×00833+0333×0500001667=39985

λ3=∑nk=1A3k*WkW3

=0333×02500+05×01667+l×00833+0167×0500000833=40024

λ4=∑nk=1A4k*WkW4

=2×02500+3×01667+6×00833+l×0500005000=40001

λmax=∑nk=1λkn=39998+39985+40024+399984=40001

CI=λmax-nn-1=400014-1=000003

CR=CIRI=00000309=000003<01,通过一致性检验。

5.对A1、A2、A3、A4进行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采用同上方法对A1、A2、A3、A4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对A1层进行权重的计算以及检验,结果如下表:

A1层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指标a11a12a13a14

权重037960014600379600948

最大特征根λmax=40005

一致性指标CI=000013

一致性比率CR=000014

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

A2层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指标a21a22a23

权重061380290600956

最大特征根30964

一致性指标CI=00482

一致性比率CR=0083

A3层进行检验与前面方法不同,因为A3是二阶矩阵,故直接计算权重,如下表:

A3层指标权重计算

指标a31a32

权重0666703333

A4层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指标a41a42a43a44a45a46

权重022030076002111013570235301217

最大特征根65093

一致性指标010186

一致性比率0082

四、对培训课程的评估

本文针对青浦区家庭医生非医技能力培训中的“家庭医生职业素养塑造”这门课程进行评估,培训结束后共收回问卷52份,根据学员打分情况分别对A1、A2、A3、A4以及A层进行评估。

1.A1层评估

学员对A1层培训满意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

W1= (037960, 01460, 03796, 00948)

则学员对此次培训课程A1层满意综合评价分值为:

M1=w1×R1= (037960, 01460, 03796, 00948)×

0 0 00962 02692 06346

0 0 01346 02692 05962

0 0 01538 02308 06154

0 0 00962 02308 06730=(0, 0, 01237, 02510, 06253)

从上述模糊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1237%的学员对“培训内容”的评价为“满意”,有251%的学员评价为“很满意”,有6253%的学员的评价为“非常满意”。

2.A2层评估

学员对A2层培训满意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

W2= (06138, 02906, 00956)

则学员对此次培训课程A2层满意综合评价分值为:

M2=w2×R2=(06138, 02906, 00956)×

0 0 00769 01923 07308

0 0 00385 02115 075

0 0 00577 02692 06731= (0, 0, 00639, 02052, 07309)

从模糊评价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639%的学员对“培训讲师”表示满意,有2052%的学员表示很满意,有7309%的学员表示非常满意。

3.A3层评估

学员对A3层培训满意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

W3= (06667, 03333)

则学员对此次培训课程A3层满意综合评价分值为:

M3=w3×R3= (06667, 03333)×

0 0 00577 03269 06154

0 00192 00577 03654 05577= (0, 00064, 00577, 03397, 05962)

从模糊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064%的学员对“培训的组织工作”评价为“一般”,有577%的学员认为满意,有3397%的学员表示“很满意”,有5962%的学员表示“非常满意”。

4.A4层评估

学员对A4层培训满意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

W4= (02203, 00760, 02111, 01357, 02353, 01217 )

则学员对此次培训课程A4层满意综合评价分值为:

M4=w4×R4 =(02203,00760,02111,01357,02353,01217)x

0 0 01346 03077 05577

0 0 01346 03654 05

0 0 01538 03269 05192

0 00192 01731 01731 06346

0 0 01538 03077 05385

0 0 01731 02885 05385=(0, 00026, 01531, 02956, 05488)

从模糊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有026%的学员对“培训效果”评价为“一般”,有1531%的学员认为满意,有2956%的学员表示“很满意”,有5488%的学员表示“非常满意”。

5.A层的评价:

对A层进行模糊评价,结果如下:

学员对A层培训满意评价指标的权重集为:

W=(02500 01666 00833 05000)

则学员对“家庭医生职业素养塑造”课程A层满意综合评价分值为:

M=w×R=(02500 01666 00833 05000)×

0 0 01346 03077 05577

0 0 01346 03654 05

0 00192 01538 03269 05

0 00192 01731 01731 06346=(0, 00112, 01554, 02516, 05817)

根據模糊计算结果,我们看到有的112%的学员对该培训课程的评价是“一般”,1554%的学员认为该模块“满意”,2516%的学员的评价是“很满意”,5817%的学员的评价是“非常满意”。

五、结论

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培训评估指标构建,可以使培训评估更加准确。在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培训的不同需求,为将来的培训设计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在提高培训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者单位:东华大学管理学院)

评价指标论文范文第5篇

我个人认为,成功沟通应该把握十四点要领。

一、分清对象。分清对象是成功沟通最重要的前提。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首先明确沟通对象的社会身份,对方是商人?还是官员?还是其它什么身份;其次要清晰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还是合作关系?还是亲情关系;再次要明确自己与沟通对象之间有没有利害冲突,有没有沟通的禁区;再次要明确对方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当然这有赖于对沟通对象的了解;最后要把握沟通对象喜欢的沟通方式,对方是喜欢开门见山、直言不讳;还是喜欢点到为止、心照不宣。

二、明确目标。在沟通之前明确沟通的目标非常重要。也就是通过沟通,期望达到怎样的结果。很多时候,往往沟通成为了一种闲扯,沟通了很久,结果什么问题都没解决,浪费了双方很多时间。这是典型的没有明确沟通目标造成的结果。

三、做好准备。分清沟通对象、明确沟通目标都是沟通前的准备。但是最重要的沟通准备是制定沟通方案,也就是明确如何去沟通;该说那些话;该以怎样的方式讲话;该如何应答对方可能提到的问题等。这些都要在沟通前做到心中有数。

四、尊重第一。无论是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沟通,还是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沟通,都要尊重对方。这种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而不是做样子。在沟通过程中,自己的肢体语言非常重要,也许自己一个不经意小动作、一个眼神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形象,影响对方的沟通情绪。

五、适当寒暄。在沟通正事前,适当寒暄是必需的,尤其是当双方还不够熟悉时。适当的寒暄是为沟通营造好的氛围,是为正式沟通热场,是让双方都进入正式沟通的状态。

六、控制语速。在沟通中,要做到有话好好说,有话慢慢说,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语速。语速太快,容易给对方造成压迫感,会给对方留下“不沉稳、心浮气躁”的印象。控制语速还可以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让自己做到边想边说,想好再说。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历练。要切记:要用脑袋指挥嘴巴,而不是想到那里讲到那里。真诚不等于说心里话。

七、语气、语调。语气、语调的掌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多时候,讲话的语气、语调体现了自己的身份。讲话能否做到有节奏感、有感染力,给人以信赖感,很多时候看语气、语调的掌握。在语气、语调的把握上要做到:语气、语调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娇柔做作;沉稳有底气。

八、注意互动。沟通是双方的事情,不是一个人演讲,要注意与沟通对象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仅是语言的互动、适当的赞美、沟通内容的确认,还包括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与互动。没有高质量的互动,就没有成功的沟通。

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不管沟通对象的身份如何,都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轻易打断对方显得自己很不礼貌。打断对方,会影响对方的讲话思路,也会影响对方讲话的积极性。如果对方觉得自己不受尊重,可能很多想讲的话都不讲了。有问题,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在对方讲完后再说。即使对方有些言语是错误的,也要让对方讲,也不要轻易打断对方。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十、善于启发。那些沟通的高手,总是善于激发别人讲话,他们总是善于把握对方的闪光点,给对方以鼓励,调动对方的讲话热情。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自己的知识水平,也取决于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把握程度。沟通的功夫也在“诗外”。

十一、多听少说。沟通是听的水平,然后才是说的艺术。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认真地听,深入把握对方语言的内在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另外,言多必失,不该说的一定不要说。该说的,也要想好再好。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十二、交浅不言深。“交浅不言深”是沟通的一条重要原则。说话要分对象,说话的分寸要看与沟通对方的关系到了什么份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往往却忽视了这一点。比如与关系不是很贴的人开过头的玩笑,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的不足等,虽然是自己出于好心,结果反而引起对方的不快。

十三、懂得包容。由于大家的知识背景不同、价值观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也就造成了大家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误解也就产生了。在沟通中,产生误解是很正常的事情。化解误解的方法惟有包容,要站在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对方的语言,而不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来理解对方的语言。做到这一点非常的不容易,这需要开阔的心胸、比较高的人生觉悟。 十

四、完美收尾。对沟通而言,有一个好的收尾非常重要。沟通该结束的时候,一定要立刻结束,否则不仅浪费双方的时间,更会让双方很尴尬。一般沟通收尾时,会确认一下双方沟通的内容、达成的共识。另外,沟通收尾要礼貌、有礼节,有时甚至要向对方表达谢意。

上一篇:小学语文朗读下一篇:中职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