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工作要点范文

2023-06-24

法制宣传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对外武术教学、产业开发、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活动中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技术指导、组织管理、文化传播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对外武术教学指导、产业开发、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和武术、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

3、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特别是对外武术指导与传播活动有关的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国际上相关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体育活动,特别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面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

6、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及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指导、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武术理论与实践、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语、汉语普通话。

选修课模块:理论模块、技术模块。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选择报考武术及相关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就业方向主要在国内外武术院馆校、涉外教育机构、国际社会体育组织及部门,从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组织管理、产业开发、文化传播工作。

法制宣传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力服务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加速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努力让全市人民享受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1.学前三年幼儿纯入园率保持在99.2%以上,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达到9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6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保持在98.5%以上。全市所有县(市)区均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验收。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三分之一的普通高中成为省级特色示范高中。 2.在甬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保持在14.8万人左右,本专科在校生比为62:38左右,在甬研究生达到7500人,在甬高校科研经费总量达5亿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

3.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建好16所国家和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10个优秀教学团队、30门精品课程和3个高标准实训基地。

4.小学、初中教师高一级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6%和94%,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上自主选学人均不少于72学时,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达88%以上,引进中小学高层次人才10名。

5.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建成“校企通”平台和现代服务业平台,完成校企对接会10场以上。提升在甬外来务工人员综合素质,完成企业职工培训20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10万人次,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10000名,扫除文盲38900人。

6.创建30所标准化学校,全市省定义务段标准化学校比例达到78%。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基础设施完善改造提升工程,a、b等级达标率达到66%以上。

三、主要工作

(一)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1.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和实践探索,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现代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学校决策、执行和监督机构,做好学校章程核准工作,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出台规范中小学校务委员会制度文件,启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下家长委员会建设。深化教师全员聘任制并探索退出机制,推进全员聘任制度,优化教师绩效管理,积极探索教师人事代理途径,为形成奖优罚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管理制度奠定基础。深入推进国家和省市教育体制改革项目,全面做好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落实工作。

2.积极探索教育管办评分离制度。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创新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第三方参与作用。推进教育评估社会化,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机制。依托社会审计机构,推进教育审计社会化。继续与中国社科院、长城战略研究所、麦可思公司深化合作,推进教育咨询社会化。制定出台重大教育公共政策前,认真征求两代表、一委员、家长代表等社会意见。

3.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改革。促进教育和产业协同创新,加快教育和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和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建设。围绕地方产业技术升级,引进地方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研究所和实验室,培养地方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鼓励高校、职校与区域产业集群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健全高职教育与县(市)区共建体制、行业指导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深化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推广高职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案例。

4.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关于鼓励和规范我市民办中小学校的实施意见》,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民办教育领域,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民办学校。完善鼓励和规范民办学校发展政策,研究出台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相关意见,探索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办学准入机制,推进民办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启动民办教育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我市民办学校健康发展。

5.改革招生和评价制度。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科学设置科目分值、考试内容和考试难度,优化志愿填报、录取途径和资源配置,把不同潜质的学生优化配置到最适合其发展的高中段学校。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学校特色项目招生,深化普职融通招生改革试点,完善优质示范高中保送推荐办法。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避免命制死记硬背的试题,增加一定比例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类试题,引入一定量的科学实验类试题,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考查。全面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修订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进学生形成性评价和学校发展性评估制度,切实转变育人模式,推动学校特色形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6.深化教育开放与交流合作。深入推进部市共建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政策和项目资源整合,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推进宁波中英时尚学院、中德汽车学院等一批重要机构和项目落地。积极探索中外办学新机制,加强双向留学、双向合作办学,推进高水平、特色化中外合作办学。深化港澳台合作,丰富教育合作内容,创新教育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学校管理等领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合作。继续实施宁波来华留学生政府奖学金计划,启动中东欧国家留学生奖学金计划,深化“千校结好”活动,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中外文化交流示范学校。启动建设中国(宁波)文化传播基地(阳明学堂),建立宁波教师海外培训基地。举办中东欧、中美、甬港、甬台等教育交流会,承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年会,举办宁波国际大学生节和千名海外学生暑假宁波行活动。深入推进XX市与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大院、大所、名校的战略合作。

(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全面推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建设,加紧筹建市级综合实践基地,构建中小学生实践教育资源体系、运行方式与管理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中小学德育重点改革项目,继续推进标准化心理咨询室建设,启动首批心理健康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班主任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创新,试点探索班主任职级制,完善班主任培养培训体系,打通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通道,探索学生管理组织创新。做好第四批全国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迎评工作。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

2.强化高校思政工作。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体系、实践教育体系、文化育人体系及宣传思想队伍和阵地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开展高校思政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推出一批思政课程核心团队,组织第二批校园文化品牌评选。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研究中心、辅导员培训基地、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加强专题工作研讨与重大课题研究。

3.扎实开展艺术体育教育。推进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体育中考方案,科学开展学生体质与艺术素养监测工作。建立以生源初中和生源小学为单位的学生体质监测公告制度,建立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深入实施省“十二五”教育试点项目“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工作,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进一步落实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深入开展,促进学校体育艺术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全面做好学校卫生工作。

(三)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1.积极推进中小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中小学高层次人才“百川计划”、“甬江学者计划”,进一步加快人才体制创新,多途径引进人才,促进师资队伍来源国际化和多元化,引进10名高层次人才;立足本地,充分发挥名特优骨干教师作用,评选500名左右市教坛新秀,评审60名左右名师、专业首席教师,开展新一批省特级教师推荐工作,完善名特优骨干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发挥名特优骨干教师辐射和引领作用,巩固完善全市教育系统“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人才集聚和裂变局面。进一步打通职业学校从行业企业引进优秀技能人才的绿色通道。

2.全面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曙光工程”,以县、校为主,实施青年教师岗位成长计划、师资交流计划、学历提升计划、职业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促进计划、中职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实践计划,开展“曙光工程”中期检查,提高培养实效。积极探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卓越工程”培养模式与途径,有序推进特级教师带徒计划、“影子教师”计划、中外合作学科专业博士培养计划、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创新素养教师培养及其他国内高端培训计划等,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员对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引领作用。

3.强化校长、干部队伍建设。出台《直属学校(单位)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提升理论培训实效,强化实践指导效能,严格监督检查效力。立足队伍建设实际,加大普职交流任职力度,做好校级领导班子配备和调整工作,协助省、市委组织部做好相关在甬高校校级班子配备工作。强化校(园)长岗位培训,推进名校长工程,建立名校长工作站,开展直属学校后备干部培训和异地名校挂职锻炼,举办第二期骨干幼儿园园长培训班,提升农村幼儿园园长素质能力。加强市级干训平台建设和深化应用,拓展全员培训模式和渠道。

(四)积极推进教育公益普惠

1.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力争实现93%以上乡镇(街道)均至少建有1所公办幼儿园。继续扩大优质资源,完成新一轮新(改、扩)建80所幼儿园项目,省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力争达到90%。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年检和奖补机制,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开展农村普惠性幼儿园装备扶持行动,改善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办园条件。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实施《初中教育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学区化办学,促进初中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规范义务段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就近免试入学,坚持校内均衡编班,修订完善《中小学学籍管理实施办法》,巩固阳光招生成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公报制度,所有县(市)区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验收,全市省定义务段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78%。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启动实施《XX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加快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随班就读。做好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帮困助学工作。 3.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发展。推进《XX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做好市民终身学习公共平台二期开发,完善“宁波终身学习网”建设,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强化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区教育组织网络,形成较为健全的终身学习平台管理制度与运行体系。扩大人人通网络空中课堂,免费提供“公益家教”,新增10万个网络空间教育资源,丰富空间内教育资源。深化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不断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职前和在岗培训,办好农村成校、宁波社区大学老年教育中心,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农民、退役士兵、残疾人等人群的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完成扫盲计划38900人以上。

(五)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1.打造多样化的普通高中。以中考改革为龙头,建立特长生升学和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互动机制,优化中考分值权重,引导学生对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关注。加快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计划,启动普通高中特色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做好“2.5+0.5+3”模式试点工作,打造市级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推进市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学校的发展,发挥市级课改学科基地作用,开发精品选修课程,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稳妥做好内地民族班高中教育工作。 2.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求突破,实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优化学校布局与专业结构,办好每一所中职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职学校和骨干专业,启动校企合作示范项目、职普融通推进项目、中高职衔接示范项目、现代学徒制推进项目、国际化重点发展项目、农科教结合示范项目、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试点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标准建设、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发展水平第三方评价机制建设、集团化成人教育培训平台建设,树立系统培养观念,优化“学-训-赛”互促体系,强化技术技能培养,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有效提升中职教育质量。

3.实施XX市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提升计划。开展市高校重点建设专业、第四批重点学科建设中期检查。引导高校做好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工作,提升市高校学科专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推动高校特色发展。推进智慧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继续开设智慧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核心引导课程,推进优秀课程网络化,落实核心引导课程考核工作。强化学生实训工作,推进工程中心和研发基地项目建设。

(六)持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1.全面启动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建设。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杭州湾新区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核心试验区和南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完成协同创新试验区规划和设计,细化XX区科技信息孵化园b栋运行管理管理方案。推进市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制发《XX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评估办法和资助政策,遴选若干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2.深化完善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和现代服务业公共职业培训平台。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校企通平台和现代服务业平台建设,发挥校企合作促进会的服务职能,组建实体化运行的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体制改革,全面体现平台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重要作用,为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服务。加强与教育部对接,在教育部规划司、职成司等指导下,将宁波校企通打造成为全国性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高校发明专利权、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规模和效益有突破式发展。配合做好2014“宁波人才科技周”活动,主办“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第四届“百校千企”人才培养对接洽谈会活动,为宁波企业、高校搭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交流平台。

3.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建成XX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与XX市智慧教育门户网站,依托云平台建成XX市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现有各种应用系统,实现共享和系统兼容。进一步完善与推广XX市“人人通”网络平台、XX市终身学习平台、XX市数字化学习平台等三大平台,提高智慧教育对XX市民全员、全程、全域的服务能力。

(七)扎实强化教育保障能力

1.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和项目推进力度。强化对直属学校财务、基建、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力度,加强财务监督检查,规范经费开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宁波大学双桥村拆迁安置、宁波工程学院新校区二期二阶段建设,正式启动第二技师学院分校、东部新城高中、高新区万里学校、宁波tafe学院、甬江职高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建成市特教中心、宁波教育博物馆,完成经贸学校宿舍楼维修、四中塑胶球场翻修、宁外学生公寓维修、效实中学生活楼改造等项目,实施16个《XX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中的教育项目。做好教育对口帮扶工作。

2.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XX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实施细则》,强化对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监督检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紧紧围绕保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强化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提升监督检查实效。广泛开展将廉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使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教育行风治理,推进教育阳光工程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开展《XX市科研经费使用信息公开办法》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对全市教育系统财政性企业职工培训经费进行审计调查。

3.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构建“等级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开展直属学校、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等级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大校园“三防”建设力度,加大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完善校园安防体系建设。组织做好“学生安全千万家”教师家访活动。深化落实《XX市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办法》,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做好XX市学生伤害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试行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伤害纠纷调解委员会各项职能。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做好“消防安全星级学校”创建工作。

(八)有效破解教育热点难题

1.切实减轻中小学义务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着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减负工作。督查落实义务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十二条要求。重点落实“减负”责任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分年段控制作业总量,在小学一年级全面推行“零起点上课,按进度评估”,逐步在有条件的城区小学低段推广上学时间弹性制。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市、县两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 2.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行师德师风问题查摆等十项制度。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加大对师德典型模范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努力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师德高尚、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

3.全面提高学生餐饮质量。根据a、b级食堂评定标准要求,全程参与监督全市中小学及食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年内计划投资1.9亿元,完成规划项目265个,确保年底全市66%以上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基础设施符合a、b等级要求。狠抓食品源头,实施大宗食品原料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定点采购制度,制订并推广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营养菜谱,确保学生餐安全、营养、价廉。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园直饮水工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校期间饮用水质量。

4.稳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建设,提高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段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及升学的相关政策。规范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行为,加强教研指导、年检年审和绩效评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九)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1.全面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构建以市教育局新闻宣传中心为核心,市、县、校整体联动的新闻宣传工作体系。进一步拓展教育宣传阵地,加强《中国教育报》宁波记者站、《东南商报教育周刊》、宁波教育官方微博等宣传阵地建设,开通宁波教育官方微信,创新教育宣传内容和形式,拍摄宁波教育形象宣传片。结合建国65周年、庆祝第30个教师节等契机,进一步扩大教育系统先进典型人物及重大改革创新项目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建立重点网络舆情日报告制度。建好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网评员等队伍,提高宣传工作专业化水平。

2.进一步加强督政督学工作。科学实施对县(市)区政府2014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指导县(市)区做好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初评和第二批申报工作,配合做好第二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工作。做好第二批省特色示范高中申报和评估工作,重点做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的督导评估,开展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评估,总结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发展性评价工作。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

3.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组织开展第17届全国推普周宣传活动,加强对宁海、象山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指导和督查,推进各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做好第五批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推荐工作,联合新闻媒体组织汉字大赛,加强汉字书写规范教育。

法制宣传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2006年农机化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为目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广泛宣传农机化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集中展示农机化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努力营造促进农机化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宣传重点

(一)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是财政支农“三补贴”政策的重要内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和规模。要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各界宣传购机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组织新闻单位跟踪报道补贴机具选型、公示、购机等环节,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确保机具质量,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促进补贴政策的全面落实。积极宣传各地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促进工作交流。加强对购机补贴政策实施绩效的宣传,重点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机工业振兴以及鼓励和扶持农民“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1-

(二)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解决了水稻生产“三弯腰”难题的最后一道“瓶颈”,得到了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农户期盼十分迫切,发展势头很快,成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一个新亮点。要结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试点县工作的开展,宣传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在节省秧田、节约成本和增加产量等方面发挥的效用,宣传各地农机部门在加强培训、演示示范、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加快机插秧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应用。

(三)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是北方旱作地区耕作制度的一次革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农业部今年将继续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和推广面积。要组织新闻媒体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深入报道,扩大社会影响,不断提高农民的认知程度,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四)农机跨区作业。这是近年来农机作业服务的主战场,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要继续做好“三夏”、“三秋”跨区机收的宣传报道,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和作业市场信息,大力宣传农机跨区作业取得的新成效,特别是在抗灾夺丰收、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系统的宣传,有条件的地方要免费开通对机手的短信服务,不断提高跨区作业的信息化水平。

(五)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随着农机服务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体系迅速发展壮大。要认

-2- 真总结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机推广机构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研究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新思路、新措施,大力宣传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等多种类型的农机专业化、合作化、规模化服务组织的发展经验和成效,以典型经验引路,促进新型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大、做强农机化服务品牌。

(六)农机化工作新亮点和先进典型。深入挖掘、提炼农机管理、科研、培训、推广、鉴定、监理和基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方面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果和新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培植工作新亮点。做好农机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基层农机大户、作业能手的宣传报道,突出农业机械化在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三、工作要求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农机化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有关农机化新闻宣传题材的挖掘和储备,制定2006年农机化新闻宣传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主要内容和责任处室,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要把农机化宣传工作列上重要议事日程,与重点工作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年底要进行总结,对在农机化新闻宣传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整合宣传资源,形成系统合力。加强与中央、地方重点媒体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整合农机化系统宣传资源,做好中央级媒体、地方性媒体、系统内媒体三个层次的农机化新闻宣传

-3- 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农机化新闻宣传网络。

第三,创新宣传形式,务求取得实效。积极向有关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和素材,适时召开新闻通气会、座谈会,精心组织策划重点题材的农机化新闻宣传活动。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优势,突出关键农时、突出重点作物、突出主流媒体,力争在春耕备耕时节、夏收夏种时节和秋冬种时节形成三次较大的农机化新闻宣传声势。

法制宣传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公司团委二00六年工作要点

公司团委二ОО六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团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局团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在公司党委和建设集团团委领导下,以----为中心,搞好共青团能力建设,深入开展

增强团员意识教育、“青工技能提升计划”、“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等活动,团结带领团员青年转变观念,提升素质,为打造企业优势、创建和谐环境做出新贡献。

一、围绕提高青工思想文化素质,发挥共青团教育职能作用

1、开展青工思想教育活动。各级团组织要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管理局《二次创业指导纲要》,切实把青年的思想统一到《纲要》精神上来,使学习教育的过程成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素质的过程。要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传集团化运作的重要意义和公司职代会精神,引导团员青年认清公司面临的发展形势,坚定对企业发展的信心,立足岗位,争创佳绩,多做贡献。要以“”活动为契机,开展座谈、讨论等活动,发动青年团员积极投身公司生产实践,为打造公司优势建功立业。

2、开展青工提升技能活动。各级团组织要围绕公司-----的中心,开展青工文化技术学习活动。要在全公司青工中广泛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技术擂台赛”等“学练赛”活动,引导青年团员立足岗位,苦练技能,达到“一岗精、两岗通、三岗能”。要按照局团委提出的“青工岗位技能提升计划”,结合各工种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青工岗位技校创建手册》和《青工岗位技能学习训练跟踪手册》,不断推进“青工岗位技校”工作,培养一批“品德优良、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青年人才,为打造公司优势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3、积极选树宣传青年典型。各级团组织要围绕公司中心工作,积极培养、总结、宣传在公司“市场开发、市场拓展”活动中涌现出的各方面典型。一是技术精通,热爱路桥事业岗位做贡献的青年技术人员典型;二是勇闯市场创佳绩的青年典型;三是自学成才,岗位提升素质的青工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引导和带动青工积极为公司发展做贡献。

二、围绕打造优势,发挥青年突击队作用

1、开展“号”“手”创建活动。各级团组织要紧密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周密部署本单位的青年文明号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创建水平。深入开展创效劳动竞赛,不断激励团员青年以一流的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和工作业绩,积极投身公司生产经营建设实践。围绕外埠施工特点,组织青工创精品、树信誉,争当闯市场青年先锋;围绕生产过程中的急、难、险、重任务,组织青工攻难关、解难题,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围绕经营管理和优质服务,激励广大青年自觉坚持“三老四严”,做到“五项要求”。通过行之有效的创建活动,引导团员青年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增强责任意识,强化质量管理,严格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全优。通过选树青年典型,激励广大青年勇闯市场,以一流的技术实力和一流的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把青年文明号打造成开拓外部市场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2、开展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文化,提高青年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要结合安全实际,与相关部门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班、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帮助青年职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安全责任,掌握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3、开展“金点子”和青工“五小”成果征集活动。各级团组织要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和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为主要内容的青工“五小”活动,提高青工的业务素质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为公司献计献策。

三、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共青团品牌优势

1、用真诚服务感动青年。竭诚为青年服务,是各级团组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团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青年对共青团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各级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适应青年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切实做好服务青年的工作。要本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深入了解青年的想法、呼声和需求,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扎实地、真情地为青年服务感动青年,从而调动广大青年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要开展以“情暖万家”的“红色志愿行动”和以美化厂区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弘扬社会新风为主题的“绿色志愿行动”。要重点开展“送温情到前线”志愿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与一线职工结成“心连心”对子,积极帮助一线青工及家庭解决困

难。

3、深入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各级团组织围绕打造公司优势,深入开展以“提升学习能力与打造企业优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要通过---、网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求知活动,扩大读书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面。要积极向团员青年推荐健康向上的书刊读本,广泛开展征文、读后感征集评选等活动,以此激发青工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青工的文

化素质和打造企业优势的本领。

4、广泛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各级团组织要围绕公司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行业、工期等实际,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青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要以公司每年一届的文化节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文学创作、技术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青年文化素养,提升企业文化力,在青工中形成诚信、友爱、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四、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发挥共青团青年之家作用

1、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各级团组织要从搞好服务能力、学习能力、和谐能力、创新能力入手,全面提高服务企业发展大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水平。一是要完善“双推”工作制度,加大“双推”工作力度,严格“双推”工作程序,向组织部门推荐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和成为党的后备干部。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团的组织,配齐配全各级团干部。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和团员意识教育。要组织团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不断提高专兼职团干部的综合素质。要在团员中开展以“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持团证、读团史”为主要内容的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

3、加强团的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和公司团委网页全面宣传共青团工作,加强宣传报道工作,扩大团的影响,及时向建设集团团委传递信息,加强沟通,大力宣传展示各级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的富有特色、效果显著的各项活动。

法制宣传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今年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林区企事业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和林业局“两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深化规范改革、推动现代林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宣传思想工作要牢牢把握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这一主基调,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规范林业改革和惠民工程宣传、营造建国六十周年喜庆气氛这三个重点,强化理论武装、新闻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和民族统战工作。

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点,强化理论武装工作

(一)强化理论学习和培训

(1)高度重视两级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结合当前中心工作来研究新的实践问题、发展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党委中心组和基层领导班子要制定学习制度,每月安排一次集体学习,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2)抓好科级干部和理论骨干的理论学习培训,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创新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三支队伍”的培训方法,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当前形势任务和热点、难点问题等知识。

(3)加强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法,特别是利用好早会、学习会和支部学习日等学习时间,重点学习研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读本》等相关理论知识。各单位要制定职工企业文化培训方案,强化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基本素质。

(4)利用好《宣传通讯》和林业咨询网的覆盖作用,及时刊登

-1-

学习要点和理论文章,指导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各单位和个人在学习中好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报道,以点带面,推动学习活动的整体提高。

(二)积极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

(1)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宣传,使每名党员干部都能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

(2)采取调研、宣讲和板报等方式,在职工群众中宣传当前林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使职工群众了解局情,认清林业局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前景。

(3)加强理论研讨,组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林区实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实际工作撰写一篇理论文章,对指导作用强的论文,及时推荐给林区政研会参加评选。

二、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着力点,强化宣传工作

(一)围绕“抢机遇、保增长”这一中心任务和“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发展理念,大力宣传林业局(公司)2009年各阶段取得的成绩。以林区企事业领导干部会议、第七次党代会、林业局“两会”等重要内容,宣传好今后四年和新一年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举措等。宣传好企业在木材生产、市场开拓、内部管理、旅游开发、矿业开发、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全面准确反映企业应对新形势而采取的重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措施。

(二)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分阶段、有重点、有层次的宣传报道。及时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讲话精神,引导广大职工深刻领会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准确把握主要原则和方法步骤。及时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成效,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宣传过程中注重报道方式的新鲜活泼及亲和力,以树典型、讲实绩等形式,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围绕森林旅游市场开发这个首要任务,加大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宣传、森林旅游文化宣传、旅游破题研讨与实践成绩宣传、森林旅游艺术节宣传等,为做大做强这个朝阳产业、替代产业营造良好氛围。

(四)围绕矿业这个前景广阔的开发项目,抓住前期工作的阶

段成果和亮点的宣传,形成宣传声势,为推动矿业开发的进一步发展营造舆论氛围。

(五)围绕主产业发展,在木材生产有保障、市场开发有效益、木材加工新发展等方面,在林产工业深加工开发、板厂建设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木材生产和产业新项目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相关成就,注重营造稳健理性、效益至上的氛围。

(六)围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这一重点,加大对各单位落实资源节约、成本降低的管理要求,提高盈利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宣传。通过报刊刊发、电视专栏、网站专题、动态下发等形式,集中宣传精细管理的先进典型,突出宣传各单位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七)围绕森林防火、安全生产、资源管理、营林抚育、多种经营、辅业发展等常项工作宣传,找出鲜活经验,选树先进典型,形成舆论推动。

(八)围绕科技和人才两大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宣传。要深入贯彻“科技兴企”思想,宣传企业加强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并取得良好市场效果的先进典型,深入宣传在新产品开发、品牌塑造方面的新举措。要广泛宣传群众性技术经济创新活动的进展情况,充分展现企业在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尤其是在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在推进管理方式变革、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九)加大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宣传力度,凸显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建设的丰硕成果,宣传在构建和谐企业,关注职工生活、建设现代文明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充分发挥报纸、简报、电视、网站的各自优势,重点突出庆祝建国60周年等大型文艺宣传活动,展开主题宣传报道。报纸开辟专栏、电视推出系列专题、网站开辟栏目。以多个专题集中反映企业自第七次党代会召开到新的一年来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宣传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推动职工行为规范的养成。

(十)加大生态建设和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突出宣传报道企业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措施,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进步方面的好做法、好典型,为保护森林资源和充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良好的舆

论环境。

(十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牢固树立塑造形象意识,不断扩大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注重开展强势外宣,加大外宣品的制作力度,适时编制宣传画册、画折、光碟和专题片等在各大媒体上展播,扩大企业影响力。

三、以推进文明和谐林区建设为出发点,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林业发展形势教育,用和谐的理念和思维处理思想认识问题,用“八荣八耻”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二)围绕提高文明意识和文明创建水平开展系列活动

(1)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职工学习《森林生态教育读本》和《小工队生态文明手册》,开展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一一共建美好家园”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走出家园,走进花园”的“生态脊梁”形象。

(2)深化“千里文明线”创建活动。突出抓好“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在防火检查站、木材检查站开展“文明环境为先、文明服务为本、文明礼仪为荣”活动,提高卡站工作人员文明意识和服务水平。今年文明办将推荐一个检查站参加林管局评比,工作在10月末完成。

(3)开展文明工队创建活动。下移文明创建工作重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开展文明工队创建活动。按照林管局《开展“文明工队”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太平林场主伐二队和安格林林场主伐五队获得林管局第一批文明工队称号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开展评比工作。

(4)开展“职业道德标兵”评比活动。从贮木场和生产工队基础岗位抓起,以提高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选树“职业道德标兵”,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推荐工作于10月底完成。

(三)进一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确保企业文化建设长足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党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企业生产

经营有机结合的最佳桥梁和纽带,是一项利在长远的事业。抓好企业文化的升华发展,向着“职工高素质、管理高标准、效益高水平、文化高品味”的目标迈进。

(1)抓导向,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生态意识的森工企业文化(生态文化、安全文化、广场文化、森林文化)。

(2)抓凝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将企业发展理念与职工的观念、行为融为一体,用文化力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切实提高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3)抓载体,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重点,结合森林旅游宣传,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适时开展森林旅游文化节活动,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团体作用,创作出一批具有森林特色的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和文学作品,营造文化环境。

(4)抓评比,继续开展“四杯”竞赛评比活动。结合今年开展的各项工作,重新修订评比内容和评比标准,使竞赛活动更加具有操作性,深入推进我局三个文明建设工作的健康开展。

(四)做好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统计和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迎检工作

今年是文明单位申报验收年,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和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提高创建水平。各单位要加强内业管理和环境治理工作,准备迎接检查。4月底前完成申报、复查、验收和推荐工作。

(五)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1)建立健全各级爱卫组织机构,各单位要门前三包,落实岗位责任制,积极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建立有奖有罚制度。

(2)建立健全健康领导组织机构、健康教育档案和宣传专栏,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教育活动。

(3)大力开展各单位的室内外环境整治运动,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无脏乱死角,物品摆放整齐,绿化、硬化、美化要达标,并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四、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总要求,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工作

(一)深入开展以学习宪法为核心,以林业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引导职工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观念。

(二)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构建和谐的劳务关

系,提高法治宣传效果。

(三)抓好日常性普法宣传工作,继续做好2009年度“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继续做好林业行政执法证的管理申领工作。

五、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做好统战工作

(一)抓好领导干部、统战干部、统战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努力使他们理论与工作应用相结合,为本单位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二)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和统战成员开展“我为林区生态文明献一计”活动,5月10日前上报活动方案,12月10日前上报活动总结。

上一篇:国企法制工作要点下一篇:房管局各股室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