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想范文

2024-04-14

人文思想范文第1篇

【摘 要】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十七大报告无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发展和走向成熟。报告在谈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时,第一次使用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概念,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者; 新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代化进程

思想政治工作要成为富有思想魅力和精神内涵的教育活动,就必须以尊重个体生命为起点,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目中无人到目中有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1 完善帮扶联系网,稳定各类群体

(1)建立了服务退休职工、退养家属的依靠组织。形成了退休职工、退养家属以行政管理站为依托的管理网,完善了人员基础资料、台账和数据库,建立了“亲情服务卡”、开通了服务热线、信访接待日,并通过定期走访、上门服务、交流谈话等方式,实现了各类群体有话有处说,有苦有处诉,有难有人帮的畅通渠道。

(2)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今年以来,我们以落实“双亮”、“心田”工程为契机,加强干部管理职责,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干部帮扶制度》,开展了“这个周末我上岗”、“下基层、进班组、上岗位、入病房”等活动,使广大干部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地拉家常,交朋友,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和结对帮扶职工群众家中,推心置腹,促膝谈心,架起了干群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使联系群众制度化、经常化。

(3)完善帮扶机制。为职工办实事、解忧愁才是最有效的贴心的服务。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了“包帮扶,促和谐”“手拉手,情暖家庭”等活动,建立困难群体帮扶档案和扶贫帮困网络,通过组织协调渠道解决了部分困难职工长期住院治疗需子女护理的困难,有5户困难职工家庭得到了生活困难救助。

2 抓好本质安全工作,让职工在安全的氛围下放心工作

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保障职工的生命和单位的财产安全为前提,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抓安全、搞建设。安全管理的对象不仅是设备和环境,更重要的是人。因此,在抓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对职工生命负全责。

(1)安全教育常抓。安全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的安全思想麻痹的隐患以及由此带来的造成其他隐患的必然结果,所以安全思想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是安全事故之源。因此,我们在抓安全教育上,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以开展“我要安全”、深化“查改争提”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实施了“六项安全健康行动”,不断加强安全责任感教育,积极开展“警示”教育、人本安全意识教育,并通过“唱安全之歌、讲安全故事、看安全事故案例”等形式,在班组中开展了“反违章、查隐患安全传递”活动,在岗位上开展了“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在职工中树立了“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尽责”的安全责任意识,增强了职工参与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实现了中心本质安全。

(2)安全技能常练。随着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迫切要求职工的安全能力素质与之相适应。目前,天然气管理中心职工的知识水平、接收能力、工作姿态、经验积累等各尽不同,提高职工技术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加大现场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改善和更新职工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重点在提高“精通业务”、“熟知政策”、“反应敏捷”的素质培训上下功夫,通过举办HSE管理知识讲座,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大检查、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经常性地灌输各项安全规章,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敏锐性,不断提高了职工自身应对复杂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

(3)安康文化常渗透。作为企业来讲,深层的安全文化层面包括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理论、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等,它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通常称之为企业安全精神文化。

3 建设好工作生活环境,让职工在绿色的环境中安心工作

体现人文关怀,就要渗透于职工的生活之中。关心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现实课题,是一以贯之的执政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关注、协调和解决职工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提升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指数,才能赢得职工的信任。因此,我们启动了三个“为民工程”,努力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

(1)启动“绿化”工程。我们倡导广大干部职工从节约每一滴水、一度电、不乱扔垃圾做起,让职工充分认识到改善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随着美化“家园”行动的深入推进,大家的环境意识,参与意识和爱护环境道德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全中心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绿色岗位的浓厚氛围。

(2)启动“满意”工程。我们本着“最好一餐在食堂”的原则,切实办好职工食堂,搞好“两堂一室一舍”建设,为一线职工创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多年来,我们从关心职工吃、住、行入手,加大了基层食堂的建设投入,开展了“三餐满意在食堂”活动,配置了食堂餐具设施,改善了食堂质量,推出了岗位职工生日餐,为职工送上了生日贺卡。同时在部分基层站队建立了职工青年之家,配备了流动书箱,实现了职工食堂餐馆化,居住环境“园林”化,为职工营造了温馨的“家”环境。

启动“暖化”工程。职工群众的冷暖应该是我们永远的牵挂。在基层岗位值班室建设中,我们把职工的冬暖夏凉作为大事来抓,开展了“暖化”工程,在每个值班室都安装了采暖设施,并加装了空调,增添了饮水机、工具箱等辅助设施,使每位职工都处在环境舒适、无污染的环境中工作,让家人放心。

4 采取多种保障措施,让职工在健康的条件下舒心工作

作为国有企业,既要强调奉献精神,又要理解解决职工的实际困惑和生活困难,使职工能够真正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关怀和尊重,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履行好管理和教育者的职责。因此我们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

(1)搭建“情暖关怀”平台。多年来,我们大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坚持一年一个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三爱三讲”等主题教育活动,用和谐的氛围感染人,美好的愿景激励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让整个团队始终充满着温情和关爱,保持着激情和活力。在职工中倡导“放心精神”,深化“放心活动”,努力培养“干放心活、办放心事、做放心人”的“三放心”职工。通过开展“做胜利人、传石油魂”图片展,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数字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我们从职工素质需求出发,不断加强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以高技术人才的名字命名了“李勇创新工作室”,设立了“岗位课堂”、“互动课堂”,为职工学习交流营造了良好环境,涌现出了一批素质高、作风硬的技能操作人才,为天然气管理中心的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强劲动力,文化的优势真正转化成了队伍竞争的强势。

(2)搭建“健康服务”平台。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氛围,我们每年定期对各基层单位职工下发书籍和健康知识手册,组织职工进行查体,安排职工健康疗养,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职业病教育。同时我们还专门为职工建立了健康追踪档案,对患有慢性病的岗位职工开展了跟踪走访和回访服务,并根据健康状况,适时进行调整岗位,对困难职工家庭进行了“结对帮扶”,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3)搭建“心理沟通”平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提出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加以沟通交流。多年来,我们坚持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推行了“四字工作法”、“说事日制度”,开通了“思想政治工作直通车”、“短信温馨提示平台”、“车厢聊天室”等,为广大职工解开心理症結提供了渠道。同时我们以支部为单位建立了职工小档案,把职工个人的行为、思想、爱好、家庭、违纪等情况记录齐全,有针对性的进行动态管理,对于那些吃热不吃冷的要抓住“火候”,趁热打铁,进行热处理;对于那些吃冷不吃热的要头脑冷静,先降温再作处理;还有课堂施教法、激励施教法、娱乐施教法、自我施教法等方面的交叉运用,互相补充,使思想政治工作的说理性、直观性、艺术性、生动性融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天然气管理中心自2007年5月份成立至今一直保持着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 刘长华,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创新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作者单位:广东深汕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人文思想范文第2篇

摘 要: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禁锢和干扰,对梁实秋的研究与定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疏漏与盲点,有关于梁实秋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文艺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生存空间重新得以确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建构所做出的贡献也重新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势必会产生某种“错位”。本文将通过对梁实秋和白璧德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对梁实秋文学批评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展开讨论。在这个论述的过程中,分别将儒家传统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梁实秋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阐述。在研究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时,重点讨论儒家学说对其思想产生的建设性作用以及白璧德对儒家文化的错位理解。与之相对,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直接照搬了白璧德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批评,这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关键词:梁实秋 文学批评 白璧德 错位

在现代中国文学起源之初林林总总的文学批评中,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是无法令人忽视的。曾有学者指出:“梁实秋不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学史家,却是一个很有理论个性的批评家,他对20世纪20年代很多文学热点背后潜伏的问题和危机,有相当敏锐的体察。”a我们无法否认,在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脉流中,梁实秋的理论影响是具有贯穿性的。新人文主义二元人性论是梁实秋文学理论的辐射中心,也是他文学批评的出发点。这一产生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否会产生某种“错位”?而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实际上也是直接照搬了白璧德的概念,同样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一、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首先,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说起。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的重要理论依据,要更为深入地了解其文化错位的产生,就要从“新人文主义”对中国儒家文化的误读说起。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的形成,不可否认会受到他身处其中的西方传统思想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来自东方印度的佛教和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白璧德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在白璧德的著作中,最早出现“儒家思想”痕迹的是1919年出版的《卢梭与浪漫主义》。在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理论构建中,“儒家思想”被用来阐释新人文主义理论,并疗救西方现代精神的弊病。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完善和证明西方经验——“远东的经验还以一种最令人感兴趣的方式完善和證明了西方的经验。如果我们想提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智慧来反对我们目前流行的自然主义的可怕的片面性,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人——孔子和佛的教育与影响来概括远东的道德经验。” b

但是有研究者指出,白璧德关注的多是先秦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而并非汉代之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 c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的就是:白璧德在他的论著中引用了大量孔子的观点,但是否“引用”就代表着白璧德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符合呢?比如他文章中的这些引用部分:“但他并不单独倚重节度法则,而是同样注重谦卑法则,他的谦卑一则体现为‘顺从天命’,另则体现在对先贤的态度上面。” d“孔子与其他亚洲大师们则独重谦卑这一美德。” e

可以发现,在解读孔子的思想时,白璧德非常看重“中庸”“谦卑”和“道德约束”等概念,对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却没有做出更多解释。而且,白璧德对于“礼”的理解似乎有一些断章取义:“孔子本人对‘人之何以为人’这个问题有着深刻地、真切地洞察,他称之为‘内在制约的原理’,而这一原则,有时亦与各种繁文缛节联系在一起。” f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似乎白璧德认为孔子所说的“礼”是用来进行“内在制约”的。但在《论语·为政》篇中写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恵,齐之以礼,有耻且格。”g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礼”并非是白璧德所理解的“节制”和“约束”,而是孔子所说的,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普遍性要求。白璧德还忽略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礼”的归属问题与文化语境。在中国,“礼”是一个独特的具有民族属性的概念。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礼”的含义也从单纯的“礼俗”发展到了“礼制”,最后又到“礼义”,并逐渐与政治、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等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中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独特代言。然而,白璧德却将对孔子儒家学说所期望的“节制”和“制约”,错位地使用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人身上。从整体背景上来说,白璧德当时身处于现代民主社会,而儒家学说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之完全不同。所以,白璧德对“儒家思想”的解读是建立在一种“理想化”的想象之上的,他没有考虑到儒家学说背后深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因素,而是专注于文学表面的理解。这就使得他对于儒家学说的理解与运用实际上是一种断章取义式的简单移植,而这种“移植”的后果,就是产生了一种根本上的“水土不服”。

二、梁实秋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错位应用

那么,在文化源头上已经发生了一次思想的“错位”,而梁实秋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使得这种“错位”又延续到思想的再次传递中去,这正是基于既有的“错位”而产生的另一重“错位”。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是从批判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的。显而易见,在这个时期,白璧德及其学说对梁实秋的影响是深刻而直接的。在文学批评上,白璧德一直以古典主义为立场,批判西方近代文艺思潮中的浪漫主义,并希望能够建立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但是白璧德所批判的浪漫主义,是除却古典主义之外,所有的西方文艺思潮,他把这些文艺思潮当成一个概括的整体加以否定。白璧德认为,浪漫主义不加节制地放纵感情和想象,完全摒弃了古典主义的理性与节制,这是十分危险的,使之成为“一种放纵的乃至泛滥无度的情感主义”和“一种无政府的想象的混合”。同时浪漫主义还过分地推崇个性而忽略了艺术的普遍性,而过分地追求个性、推崇新奇即为情感的泛滥,是需要批判与节制的。古典主义崇尚一种和谐、均衡的审美理想,这恰恰是其在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上的节制与理性,也就是所谓的“合适”原则;而浪漫主义无节制的宣泄感情,违背了“合适”原则。这是白璧德所不能容忍的。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批判,他是以一种反浪漫主义的姿态来面对新文学、批判“五四”新文学,并大量借用了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批判。在梁实秋1925年底所写的《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这篇文章中,他依持新人文主义“二元人性论”的观点,对五四新文学运动进行了根本的否定性的批判。文章开篇即开宗明义指出,全文的主旨即在“证明这全运动之趋向于‘浪漫主义’”,他认为整个五四新文学运动,就是一场“浪漫的混乱”。他从极端受外国影响、推崇感情缺乏节制、受印象主义支配,以及推崇自然与独创四个方面印证自己的观点。这几点描述恰恰与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描写相吻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梁实秋的表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的确包含着鲜明的浪漫主义因素,这是饱含着解放、进取和重生的、青春洋溢的时代所赋予文学的特殊性格与使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仅仅只有浪漫主义,它是多种思潮和多种主义碰撞、融合的运动。梁实秋显然没有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他只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五四新文学运动纳入到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论框架中,以便使用“新人文主义”对其进行批判,而忽略了批判对象是否可以真正称之为“批判对象”。比如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返归自然”的趋势,但是梁实秋依然认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初步即是攻击旧文学,主张‘归返自然’”,“这一个呼声震遍了全欧,声浪不断的鼓动了一百多年,一直到现代中国的文学里还展转的发生了个回响” h。将卢梭的“返归自然”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导火索”。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似乎有些为了批判而批判,这就是另一重的“错位”移植。

总之,任何文学批评都不是完美的,都不能立刻有效地解決所有文学问题。梁实秋的批评理论与实践有得有失,无论得失,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总结。

a 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华夏文化论坛》2010年第00期,第23页。

b 〔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学宜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c 王凯莉:《“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第18页。

def〔美〕欧文·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张沛、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第124页,第27页。

g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h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2期,第258页。

参考文献:

[1] 毛虹.新人文主义与梁实秋的文学批评(1919—1936)[D].重庆大学,2016.

[2]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

[3]陈胤瑾. 选择与重构[D].江南大学,2009.

[4] 王凯莉.“学衡派”对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的“误读”及利用[D].东南大学,2016.

[5] 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4).

[6]罗钢.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J].文学评论,1988(2).

[7]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2).

[8] 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9] 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作 者: 杜越,南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人文思想范文第3篇

他是杰出的社会学家,在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中名列社会学组第三名;他早年接受西式教育,却对中国古典文化感情至深;他在清华求学时因体育锻炼失去右腿,却拄着双拐漂洋过海;他是一位中国人,说起英语却让隔壁的美国人误以为是本土人士;他是中国优生学第一人,晚年转向民族学研究,为土家族的民族识别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他倡导严肃的性教育,由他翻译的《性心理学》被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他主张通才教育,被誉为清华的“功勋教务长”;他本人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通才,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学人之一。他就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潘光旦。

通才“独腿客”

潘光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学者,他以社会学、优生学和民族学研究名世。有学者评价潘光旦“学贯中西、融汇古今、打通文理”。费孝通先生则指出:“在他同代的学者中,在国学的造诣上超过潘先生的固然不少,但同时兼通西学者则屈指难计。”潘光旦1913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而他的文章经常出经入史,方志、家谱、笔记小说等材料屡见不鲜。对于西学名词,他尽量用中国旧学原有说法来表达。他翻译英国学者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不但“信、达、雅”,还在注释中运用大量中国古典文献印证、补充、修正原书观点,被张中行先生评价为“可以给125分”。

1915年,还在清华求学的潘光旦因为体育锻炼失去了右腿,从此成为“独腿客”。1921年,他曾问清华代理校长严鹤龄:“我一条腿能否出洋?”严说:“不大好吧,我们把一个只有一条腿的人送出去,美国人怕会想到,中国太没有人了。”然而因成绩优异,美籍教员司达女士为他打抱不平说:“潘光旦不出洋,谁该出洋。”

潘光旦虽然早年肢残,但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行动敏捷,性格开朗”。他的女儿在文章中写道:“奇怪的是我从小到大,思想上似乎从未把他和‘残废’二字联系在一起。”在校友调查表的“爱好”栏里,他填的竟然是“旅行”。潘光旦体残而性格通达,别人拿他独腿打趣,他从不以为忤。人们评价潘光旦外圆内方,豁达宽厚,而他对通才教育(潘认为“通达教育”的说法“最切合”)又情有独钟,到底是性格影响了思想,还是思想影响了性格,我们无从解说。但他的思想和做人高度和谐,体现了古人“其学即其人,其人即其学”的精神。

1926年潘光旦留学回国后,开始在上海的多所大学任教。1934年,潘光旦受聘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从此开始了他与清华的十八年因缘。他为清华大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清华大学“通才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者,被誉为“功勋教务长”。1952年院校调整,潘光旦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从事民族历史和民族学研究,直至1967年逝世。潘光旦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学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是一位典型的“教育界”人士,他不仅在自己的专业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还就教育问题发表了大量真知灼见。

潘光旦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学术研究体现着鲜明的现实关怀,他“毕生萦萦于怀的是中华民族在人类进化历史中的位育问题”。其教育论述多为针砭教育时弊有感而发,从留学美国至新中国成立前后时间跨度三十年之久,内容涉及通才教育、教育与政治、留学问题、大学招生、专业设置、优生教育、性教育等多方面。在这为数众多的教育见解当中,究竟潘光旦“一以贯之”的教育主张是什么呢?对此,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知识背景和阅历出发认识有所不同。有学者突出了人格教育的地位,有学者强调“位育”教育的重要性,而比较通行的提法是通才教育。诸多提炼和概括,都具有一定合理性,这恰恰反映出潘光旦思想的多重面相。

笔者将潘光旦教育思想的精髓概括为“追求自由”,认为其教育主张都围绕着“自由”这一追求展开。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潘光旦作为一介书生从自己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正如他所说:“自由是生命的最大目的,个人要自由,社会也要自由。”这种自由首先是社会意义上的,但“自由社会必须由自由的人组合起来,而自由人格的产生端赖一番普通教育的努力”。

“惟有不偏蔽而通达的人才真是自由的人”

潘光旦主张全面地认识人和社会,他认为人应该通达,“自由就是中庸,就是通达”,“惟有不偏蔽而通达的人才真是自由的人。”不全面、不通达、蔽于一端也就不可能自由。但是,自由又不等于放任自流,“散漫与放纵都不是自由,而都极容易被假借为自由。”回答“自由究竟是什么”必须说明自由的两种先决条件,即“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潘光旦认为:“控制的过程中虽也可以增加认识,但两者大体上有个先后;知行难易,虽可容辩论,知行先后,却不容怀疑。所以一个人完成他的人格的过程中,学问的努力比较在前,而涵养与历练的功夫比较在后。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核心,应该就是这些;他如一般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职业的准备、专家的造就,有如近代学校教育所能供给的种切,都是末节,都是边际,有时候还不大着边际。”

自由是对本能和环境的“调适”、应付。然而,“应付本能与应付环境的力量,在人类也不过是一种‘潜能’,而不是一种‘动能’。要化潜能为动能,端赖教育。”所以,自由教育便是以自由为目的教育,是促人达“位育”和自由的教育。在潘光旦看来,西方“近代教育”无视人的“整体性”存在,使人变为“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而中国“对于西洋式的教育,亦步亦趋了四五十年,晚近对于西洋教育的某几个方面更有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趋势”,所以他在著作中处处流露出对自由教育的向往。

在潘光旦看来,在中国“二千年来,因为误解了中庸与中行的原则,就一般士大夫言,狷的一流是远超过了狂的一流,就一般民众言,不狂不狷与可狂可狷的分子自然是占绝大多数,而因为士大夫始终执社会与文化生活的牛耳,在可狂可狷的大众不能不惟他们马首是瞻,换言之,也就不得不趋向于狷的一途”。于是,少数上层领袖往往洁身自好,有所不为;而民众则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息事宁人的信仰。结果便导致社会与文化生活两千多年的静止与平凡。所以,教育的原则虽然是中行和自由,但应更侧重在进取和冒险,“唯有把狂的分量相对的增加,才可以教狷的分量相对减少”。潘光旦认为,“狂狷一类型的过度发展是要防止的。防止的方法不出两途:一是选择,二是教育。”而“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原则。这原则就是自由”。

《大学一解》历来被视为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作品,事实上潘光旦为该文的写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潘光旦文集》(第11卷)所附“潘光旦生平和著作年表”记载:1941年4月“代梅贻琦校长作《大学一解》稿”。《大学一解》中有这样一段话:“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自由的教育是自求自得的,是“为己”之学,教师不过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大学一解》中的这段话正是对自由教育的形象诠释。

人性的“三面一体”与人格自由

潘光旦的教育探讨始于对人的分析,人格是其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人格的分析构成了潘光旦的教育对象观。

“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1948年7月,潘光旦在《新路》周刊发表《论教育的更张》一文,同时邀请北平的几位教育界朋友写出了他们的讨论意见,这些朋友包括朱光潜、邱椿、吴泽霖、周先庚、樊际昌。

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我们要承认每一个人是一个本体,是囫囵的,而不是零碎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囫囵的人。所谓囫囵或整体指的当然是人的性格。人性究属是什么,有些什么内容,多少方面,科学虽发达,至今还没有能弄清楚。”关于“囫囵的人”,关于人格,潘光旦提出了“三面一体”的解释。具体说,“人格基于人性,人性不是一种单纯的东西,众人相同的部分是通性,异于众人的是个性,男女的基本不同我们又统称之为性别”。通性、个性、性别是人格的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是一个整体。“人人既有此三部分的人性,人人即不能无一种要求,就是此三部分的并重与协调的发展,发展的过程是教育。”

与众多人文学者不同,潘光旦兼通文理。他留学美国学的是生物学专业,达茂大学(Dartmouth College)毕业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动物学、古生物学和遗传学。留美期间他曾经利用1924年暑期在纽约州长岛冷泉港优生记录馆“优生与遗传”研习班学习并参加研究工作,1925年还在卡纳奇研究院参加内分泌学的讲习班,1926年在马萨诸塞州林洞镇海滨生物研究所学习单细胞生物学。“三面一体”说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他的生物学和优生学知识背景。

在清华建校36年之际,潘光旦对师生作风培养进行了总结,在讲到养成什么样的人格时他说,“用近来的话说,就是客观与毋我的精神,用旧一点而今人已经不大习惯的话说,就是明恕之道。名称不同,实质则一,用此精神于事物,于求知,于学问,其表见即是科学。用之于人,于一己的行为态度,于人我的交相感应,其表见即是自由,是民治。”可见,潘光旦关于教育的最终追求在于自由。

以“位育”达“自由”

“位育”是潘光旦提出的独特概念,被认为是西学本土化最成功的典范。他认为把生物学中的adaptation译为“适应”只考虑了个体对坏境对历史的被动顺应,忽视了其积极的一面。“位育”出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句,潘光旦根据“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的注释指出,“安所遂生”不妨叫做“位育”。

“位育”是理解潘光旦思想的关键词之一,费孝通甚至说,“新人文思想的关键词就是‘位育’两字,‘位育’是潘老师全部思想的核心。”也有人评价,潘光旦“毕生萦萦于怀的是中华民族在人类进化历史中的位育问题”。

笔者发现,“位育”和自由的意义在潘光旦的思想里具有一致性。潘光旦指出,“人又未尝没有本能,但本能可容制裁疏导;人又未尝不仰仗环境,但环境可容选择、修润,以至于开辟创制。能抑制疏导我们的本能,能选择、修润、开辟、创制我们的环境,就是自由”。这段关于自由的解释和他对“位育”的解释如出一辙,足以证明“位育”一词与自由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安所遂生,就是调适,也就是我们时常说到的‘位育’。”“位育”的目的就是达到自由,能够“位育”便有了自由,不能“位育”就是缺乏自由。

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可以翻译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或者通识教育,意义相近但旨趣不同。潘光旦曾说,“英文‘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一词时或与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一词互相通用,我近来喜欢把它们都译作‘通达教育’,觉得最为切合。惟有不偏蔽而通达的人才真是自由的人。”虽然“自由、通达、中庸一类的概念是名异实同的一回事”,但自由教育一方面具有和通才教育、博雅教育相通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的意蕴,因此最为传神。

潘光旦毕生追求“位育”之道、“解蔽”之法、会通之境,他的人生历程就是这些主张的具体化。特立“独行”的潘光旦架着双拐漂洋过海、翻山越岭,他用自己人生诠释了自由的丰富内涵。

作者系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

注:文中潘光旦教育论述均引自14卷本《潘光旦文集》(潘乃穆、潘乃和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亦可参见《潘光旦教育文存》(潘乃谷、潘乃和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人文思想范文第4篇

1 人文教育应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

环境意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的环境意识可以指导我们认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位置, 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过程, 自觉依据规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而能够使人们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保护环境和创造美好环境。社会教学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 应利用社会教学中的环境教学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使学生树立环境意识。

1.1 注重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

环境教育不仅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全社会应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加强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 同时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也使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频发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资源破坏现象已层出不穷, 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一些实例, 如无数的小煤窑, 使国家的矿产遭受严重的破坏, 同时也无法使矿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森林植被及草原的破坏, 使我国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展, 并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偷盗珍惜动植物资源, 使珍稀动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 以及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不仅侵害了人类的利益, 也侵犯了生物物种和自然界的利益, 是一种急功近利, 竭泽而渔的行为;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生态危机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愿望。从历史与社会教育的角度, 建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 有助于我们合理利用资源, 最终以道德的力量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1.2 注重全球观念的培养,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目前国际上环境的新趋向,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有许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特别是初中的各章节教学中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结合更为紧密, 使得社会教学已成为中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依托。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融入历史与社会教育之中, 使学生能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某一区域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潜力, 是对中学社会教育的巨大挑战。首先, 根据可持续发展各要素, 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如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教育, 渗透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其中人口可持续发展是核心, 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和前提,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终极目标, 但在教学中必须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其次, 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 由近及远讲述各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里再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如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式, 先是乡土的可持续发展, 然后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最后, 引导学生对过去和目前环境的比较, 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的环境的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造成的, 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更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只有采取行动保护和管理环境, 才能保证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 唤起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1.3 关注世界环境发展, 从小心系天下

现在的学生往往会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相反, 如果学生发现理论与实际是并不冲突的, 并且在实际中运用理论分析时政时, 老师能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无疑是以个良性循环。例如, 2009年年末被人无数次提起的哥本哈根世界环境大会。当我在课堂上拿着《人民日报》让学生传阅的时候, 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原来这些都是真的啊!我知道他们一直觉得书本所用的词汇太过于危言耸听, 所描述的地球环境的现状太过于糟糕。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学生也开始为世界未来的环境担忧, 主动为世界环境的改善献计献策。尽管这些计策还不够成熟, 也过于理想化, 但是这对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 养成主动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时政的习惯, 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2 人文教育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面对信息网络时代, 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 新思想,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使他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观念更新与否,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调整、更新, 整全成新的方法, 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素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教师要善于利用师生情感交流,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他们探求问题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善于思考, 乐于提问。根据社会学科特点, 设置问题情景可采用以下方式。首先, 借直观方法 (如地图、图表、照片、模型等) 设置问题情景。其次, 利用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点或矛盾 (如三峡工程利弊谈或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 气温反而最低等) 设置问题情景。第三, 利用某些社会现象的特殊性 (如澳大利亚西海岸沙漠, 东非高原赤道附近为草原等) 设置问题情景。第四, 抓住学生典型错误 (如东经就是东半球等) 设置问题情景。第五, 利用有新境、有趣味的问题 (如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 假如地球逆向自转等) 设置问题情景。第六, 利用学生关注时政热点、焦点问题设置情景。在教师引导下,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 开拓智慧。

2.2 发散思维, 注重启发

这是体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的过程, 是对思维过程的启发, 而不是对思维结果的启发, 所以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中加以引导, 启迪、点拨, 使学生既能增加思维的浓度和广度, 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例如:“西部大开发”问题, 北方地区严重的沙尘暴现象背后深刻的问题, 黄河的地上悬河及断流现象, 民工潮现象等。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这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在“疑问—思考—解疑—新的质疑”的积极的思维活动中,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 实现知识的拓展、深化和迁移, 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而且能让学生始终与时代同呼吸, 共命运, 增强社会责任感。

2.3 开展研究, 加强实践

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因此,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 加强野外考察, 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例如2006年, 我和学生一起去诸暨参加农校的社会实践。从这个活动开展以来,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它充满了向往。虽然大部分学生看到的是活动,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实践的兴趣和能力。印象最深的是, 学生在室外零下3~4℃的环境中, 却用比平时在学校上课还要专注的神情听老师傅讲关于草鞋的种种。当讲到红军当年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 我发现他们眼中所流露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仰。也不再怀疑我在课堂上所讲的红军长征条件的艰苦。也终于能够体会到红军长征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乐于吃苦, 勇于战斗, 坚忍不拔, 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博物馆、动物园, 植物园;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人口, 水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在考察和调查的基础上, 写出考察和调查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合理建议, 为家乡经济献计、献策, 从而使学生由知识学习者向知识探求者转变。这样,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既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 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增长了见识, 学会了思考, 培养了能力。

3 人文教育应注重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

在历史与社会教育中, 人为教育涉及面广, 综合性强。一部社会科学发展史, 也是人类是的奋斗史。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开始, 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尖端科学, 这是无数社会学者为之奋斗的结果, 是他们坚毅品格的具体体现。他们为科学而献身, 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称颂。社会学的发展过程, 不乏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而献身的科学家。如布鲁诺、加例略、魏格纳;不乏不畏艰险困苦, 向着既定目标, 勇往直前而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如哥伦布、麦哲伦, 徐霞客等。在教学中, 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社会学知识背后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 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的伟大人格力量来影响教育学生, 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塑造学生坚毅的品格, 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近几年, 每届新生的第一堂课, 我都会讲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故事, 我总是告诉学生如果他们有怀疑可以去网上搜索看看是不是确有其事。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讲的一个关于网络病毒制造者的故事。2006年, 一款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恐慌, 使上百万台电脑崩溃。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的败坏, 更是要负起法律责任的。2009年, 这位病毒制造者出狱了, 却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这无疑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应出, 即使是曾经道德上的迷失, 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一辈子的。所以,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 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一片土地, “注重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这一课题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4 人文教育应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即使是在学校里, 应对残酷的竞争也需要一分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在《历史与社会》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心理学是一门描述规律的学科, 教育自然要遵循规律, 应用科学规律, 这更是一种艺术, 需要教师依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

例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思维明显受到前面思维的影响, 这种现象被称为思维定势。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 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近年来, 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喀斯特地形, 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 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 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 不具备上述条件, 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 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 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1]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 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 后来地壳上升, 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 气候高温多雨, 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 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又串联了有关知识, 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总之, 人文教育是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侧重环境意识的形成,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着重优良品格的塑造, 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就一定能为将来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将人文思想教育渗透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旨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创新精神, 优良品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人文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人文思想范文第5篇

那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人文关怀该如何理解呢?了解这个概念, 有助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 更好的贯彻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这表明, 思想政治教育是让社会成员接受思想教育的行为。就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让中国的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 提升政治素养,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这个概念是明确的。但是, 学界对人文关怀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人文”一词, 较早的出现在《周易》当中, 所谓“文明以止, 人文也……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代表着世间的各种条例规范, 代表着一种人为的美。这个概念是相对于自然之美而言。人文关怀是一个现代的概念, 其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 是对人类的生命的生存、发展、出路、意义的体察, 通俗的讲, 就是要有人情味。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 关照其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关怀其身体心灵的各类体验, 尤其是他们的发展和对真善美的追求的关切。中国现代高等教育, 必须以人文精神为重要原则, 重视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实际上就是指要以人为本, 考虑问题从学生出发, 尊重和理解大学生的各类成长过程中的合理需求, 要肯定他们的价值, 包容他们一定范围内的个性张扬, 切实关切其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和实现。

对于教育者而言, 如高校党政领导、教师、辅导员等, 应该以平等的心态来和学生对话,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关注其思想的成长,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 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三观, 使其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前进;要关心大学生政治进步, 主要是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政治立场, 培养政治情感, 要对社会主义事业抱有热情和期待, 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要关心大学生的道德提升, 对其提高认知、形成理念、激发情感、加深信仰, 促成意识自觉;要关怀大学生的心理, 使其认识自我、学会与人相处、正确面对困难, 让情感、道德、心理、意志平衡, 养成自信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健康的心理习惯;要关怀大学生的价值状态, 满足自我需求, 以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 更好的找到人生的方向, 实现自己的价值;要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强化校园服务意识, 尊重其应得的奖励、报酬、机会和荣誉等。这样, 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虽然知名度高, 影响范围广, 党的十七大也曾将指出起重要性。各个高校也非常重视, 采取了一些了的措施, 来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 实践证明, 仍然有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第一, 存在误解。主要是各个高校对待怎样关怀, 理解各不相同。有的认为, 政治思想教育在于政治思想, 提高其政治觉悟和精神素养是主要的。有的认为, 大学生就业才是主要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片面的。上文已经提到, 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文关怀, 其实是从大学生群体出发, 考虑他们的问题。但大学生的问题, 涉及方面方面, 例如升学、就业、物质、精神、心理、政治、道德等等, 应该是全方位的。第二, 方式有误。做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并非父母长辈式的苦劝, 以情感来换取大学生的认可。这仅对大学生其实是有害的, 容易造成没有纪律、随意、放任的危险境地。教育当谆谆善诱, 并非一味讨好。第三, 形式主义。有少部分教育者, 不肯放低姿态, 把政治思想教育想得过于简单, 只在行政层面上提出, 并未实际中实施, 流于形式。这种状况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 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研究不够, 不够重视, 也不太注重学生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另一方面, 教育者本身学识素养欠缺, 难以应对各种问题。

该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呢?至少以下三个方面, 值得尝试。首先, 对于大学生, 要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不仅是高校教育的任务, 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提高其政治思想教育, 有助于他们的完善和提高自我, 在社会上有更多的竞争力。包括教师和辅导员在内的教育者, 要改变策略, 仔细调查大学生的需要, 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群体性、个体性、层次性和复杂性。一个重要的方面是, 要掌握真实有效的信息, 并适时更新, 以便于更好的展开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且持久性的事物, 必须进行制度建设, 长期做工作。其次, 对于大学教育者来说, 他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不仅不能缺失, 反而应该加强。他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学生, 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生存状况, 教育的方式适当而亲切。也要树立平等观念, 对学生一视同仁, 乐观的对待学生的教育, 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 拒绝命令式、强制式的作风。“以平等的身份、平和的口气、平常的心态, 把思想政治工作对象视为自己的朋友、伙伴和亲人, 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交心知心、以诚相待, 以达到思想上的互相信任, 感情上的互相理解, 认识上的共同提升。”最重要的是以情感人, 强调关怀着的角色意识。当然, 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 但在生活上和心理上, 则需给予充分的关爱。

在具体而重要的问题上, 教育者一定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比如大学生关注度极高的就业, 要给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将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 关心学生关注的问题, 帮助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正是人文关怀的最切实的体现。此外, 优化高校校园环境, 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也同等重要。

总之,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人文关怀是密切不可分割的。对于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应该清醒认识, 好的应该长期坚持, 没到位的应该及时完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从政治思想教育中受益良好。

参考文献

[1] 孙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第4页.

上一篇:灌溉工程技术下一篇:车间管理